1、(考试时间:100分钟 总分:120分)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分两部分,第卷为选择题,第卷为非选择题。2.第卷请将答案直接涂在答题卡上。3.试卷范围:生活与哲学第1-7课。第卷(选择题 共66分)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33题,每题2分,共66分。1.“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恩格斯的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A.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思考 B.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C.哲学的智慧在于指导人的认识活动 D.哲学的智慧在于指导人的实践活动2.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曾经说:“我近30年来一直在学习马克思主义
2、哲学,并总是试图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我们的工作。”这表明A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发展B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C哲学能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D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3.五行学说认为世界的本原就是木、火、土、金、水五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同时,还以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来阐释事物之间的制约关系,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在不断的相生、相克的运动之中维持着协调平衡。这即是五行学说的基本涵义。这种观点把物质的具体形态混同于哲学上讲的“物质”概念 在世界本原问题回答上有合理性包含有联系的观点 是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A B C D 4.下列选项与“我思故我在”观
3、点相一致的是A未有这事,先有这理 B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C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D世界的本质是“绝对精神”5.马克思说,一切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这是因为它真正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正确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把握了时代的脉搏 正确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A. B. C. D.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它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A B C D7.“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唐代诗人李贺的这一诗句体现了A运动
4、是永恒的、绝对的和有条件的 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C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D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8.孟子云:“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表明A自然界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B客观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改造的C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是客观的 D改造世界必须遵循客观规律9.右边的漫画爱鸟工程给我们的启示是 A人能够认识和改造世界B要勇于突破和改变现状C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D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10.“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郑板桥的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是 A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B意识活动具有客观实在性C意
5、识活动具有生动形象性 D意识活动具有主观随意性11.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客观实在性 B运动性 C主观能动性 D永恒性12.我们搞经济建设要遵循速度和效率相一致的原则,做到从实际出发,既量力而行,又尽力而为。从哲学上看,“要尽力而为”符合的哲理是A.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 B.物质决定意识C.要办好事情,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D.客观规律制约主观能动性的发挥13.“人神不是别的,就是人本身。”费尔巴哈的这一观点表明A人神是人按照自身的形象创造出来的 B人是由人神创造出来的 C人神主宰着人的命运 D人神是人凭空想象出来的14.从哲学上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说的是A意识对
6、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B人的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C人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D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15.元好问有诗:眼处欣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下列选项中与此诗所包含的哲理相同的是A.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B.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C. 暗潮已到无人会,只有篙师识水痕 D.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16.国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从原来国家经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提法的变化说明A世界是物质的,同时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B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C价值观对人们的实践活动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7、D真理是相对的,认识总是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变化发展17.“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外科医学奠基人裘法祖的“座右铭”。其中“做学问要知不足”,是因为 A.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B.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C.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D.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18.必须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坚持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的统一,确保社会安定团结、和谐稳定。这在哲学上主要体现了A.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内在联系 B.事物的联系是多样的C.事物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D.事物的联系是有条件的19.苏州、南通和新加坡三方决定,在苏通长江大桥北侧40
8、平方公里左右的区域内建成一个融生产、生活、商贸、居住于一体的生态保护示范区、综合产业示范区和现代化城区。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无条件的B联系就是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C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相互制约的D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20.“一个人敷衍了事,两个人互相推诿,三个人则永无成事之日。”这是有名的“华盛顿合作规律”。 它说明了A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甚至决定整体的功能B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C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同时也是多种多样的D注重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整体功能才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21.美国生物技术Arterioc
9、yte公司最近利用脐带的造血细胞制造出首批人造血液。人造血液的出现表明了A自然的东西是由意识创造的B意识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C认识是客体对主体的能动的反映D创新意识是实践的来源22.右侧漫画启示我们,意识具有A.计划性B.目的性C.自觉选择性D.主动创造性23.19世纪英国作家惠兹里特说:“一个除了书本以外一无所知的纯粹学者,必然对书本也是无知的。”与这句话在内涵上不一致的名言是A.尽信书,则不如无书B.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C.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D.饱经风霜的老人与缺乏阅历的少年对同一句格言的理解是不同的24.附着在大地上,你是土壤。沉浮在空间里,你是尘埃。林希的短诗土蕴含的哲理是
10、整体与部分是对立的 整体与部分是统一的整体离不开部分 部分离不开整体A. B. C. D.25.黑格尔认为,实践就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去“规定”和“改造”客观世界。这一观点否认了实践的A.社会性 B.客观物质性 C.主观能动性D.历史性26.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A客观性 B条件性 C反复性D主观性27.贯穿哲学发展始终的基本问题是A.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B.客观精神与主观精神的关系C.可知与不可知的关系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28.贺岁片非诚勿扰2捧红一首小诗见与不见:“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下列与这句诗所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A.古今异俗,新故异备 B.我在故我思C.理在事先,
11、理生万物 D.心外无物29.诗仙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写道“遥看瀑布挂前川”,后人评述此句意境全在“挂”字上,是因为此字体现了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A. B. C. D.30.2011年2月,我国部分地区实施人工降雪,人工降雪是利用云层中的水汽、温度,辅之以人工喷洒干冰,使雪花从云层中飘落。这表明A.人们可以创造规律利用自然B.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和基础C.人们可以根据意愿改变规律、趋利避害D.人们可以根据自然规律,改变或创造条件为人类造福31.讽刺漫画紧迫工程寓意启示我们A.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B.要树立创新意识C.意识促进
12、社会经济发展 D.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32南京市委、市政府从实际出发,为全面展示南京历史文化名城魅力,进一步加快南京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中办2014年第二届复季青年奥运会的重大决策。这体现了A物质与意识不可分 B物质与意识同等重要C物质决定意识D意识是对物质的正确反映33.下列选项中属于规律的一组是新陈代谢 大雁冬天南飞春天北来 生物体的自然选择,适者生存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变化 商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A.B. C. D.第卷(非选择题 共54分)二.简析题:本大题共3题,每题12分,共36分。要求紧扣题意,结合材料或实际,简明扼要分析问题。34.随着地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
13、:全球气候变暖、飓风频频登陆、非洲洪水泛滥、美国南方龙卷风肆虐人类既是受害者,又是肇事者。我国是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冰雪、干旱等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可是每当发生灾难的时候,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总是亲临第一线,制定周密的计划;全国军民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生产自救、重建家园,万众一心,取得一次又一次抗灾救灾的重大胜利。(1)结合材料说明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2)世界物质性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试结合材料,谈谈在抗震救灾的过程中怎样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35.材料一:2011年9月,由希腊、意大利等国爆发的主权债务危机席卷整个欧洲。温家宝总理曾对美国金
14、融界知名人士说“在经济困难面前,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回顾中国30多年来的改革,每次都会找到克服困难的办法,都能使经济发展跃上一个新台阶。材料二:当前的金融危机是“危”中有“机”,是传统发展模式之“危”,科学发展模式之“机”。广东东莞某玩具厂从自身实际出发,不拼价格拼品质,企业拿出3000万元资金主要用于科技研发,其拳头产品畅销海外,供不应求。(1)结合材料一,试说明“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的哲学依据。(2)结合材料二,用联系的观点说明企业应如何科学发展,应对金融危机。36.材料一: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强调到新中国成立1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
15、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只要我们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胜利实现这一宏伟蓝图和奋斗目标。材料二:2011年7月1日,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强调: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注重创新的政党,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提出: “三个有利于”是衡量我们一切工作成败的标准;今天,“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对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要求。(1)结合材料一,分别从唯物论和认识论角度,谈谈如何才能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做到“不折腾”。(2)中国共产党是创新的政党,有人认为:判断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应该不断变化。试用所学知识评析
16、上述观点。三.探究题:本题18分。以探究性学习和实践活动为背景,要求紧扣题意,结合情境,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有关理论或显示问题展开探究和说明。37.2011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和批准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某校高二(3)班的同学通过学习,查阅资料,对“十二五”规划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弱化指标,转变方式】指标设置体现规划的意图和重点,其中约束性指标是政府要确保实现的。与“十一五”规划相比,“十二五”规划纲要的经济增长预期指标从年均增长75%下调为7%,也就是说,在今后五年以至相当长时期,我国将立足国情,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主线,真正使中国经济转到主要
17、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着重提高经济的增长质量和效益。(1)调低经济增长预期指标体现了唯物论的哪些道理?【注重民生,公平正义】着力改善民生是“十二五”规划纲要的重点所在,特别是在促进人民收入分配公平上要做好文章。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党和政府在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的问题上不断探索和完善。十四大提出收入分配要“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十五大和十六大又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十七大又提出“初次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公平与效率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2)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知识,分析党和政府对效率与公平关系认识的发展过程。【节能减排,低碳经济】 “十
18、二五”规划指出今后五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31%,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中增加了氨氮和氮氧化物,森林覆盖率指标中增加了森林蓄积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绿色低碳,也是“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内容。(3)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谈谈我们应该如何践行低碳意识?试列举两个具体做法。江都育才中学参 考 答 案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BCABCBCDCAACAACD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DCDDBCBCBADBADDCD36.答:(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
19、发,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立足我国国情,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规律是客观的,要求我们坚持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走历史的必由之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理能够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要求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6分,任意1点3分) (2)一切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人类的认识也会随着实践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认识的变化必须根据实践的变化发展的需要而提出来的,客观事物自身不能回答认识是否正确,人们可以把指导自己
20、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所以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是唯一的,而实践也是变化发展的,题目是片面的。(6分,考生若只判断未分析,不给分。)37.答:(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规划指标的调整立足我国国情,符合我国实际。意识对事物发展具有能动作用,用科学的决策指导经济建设的实践,促进社会的发展。规律是客观的,人们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主线,真正使中国经济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着重提高经济的增长质量
21、和效益。(6分)(2)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十四大提出收入分配要“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形成了党对效率与公平关系的初步认识,改革开放以来,从十四大到十七大,党对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的认识伴随者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而不断发展完善。真理具有条件性、具体性,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改革开放以来,党对效率与公平关系的认识就是一个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的过程。(6分)(3)立足实践,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从企业和家庭的实际出发,节约资源。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加强宣传,树立低碳环保的社会风尚,提高人们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低碳环保,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带动全社会的环保行为。尊重自然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