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北武邑中学20182019学年下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各组生物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 狗的长毛与卷毛B. 人的身高与体重C. 棉花的掌状叶与鸡脚叶D. 豌豆的高茎与蚕豆的矮茎【答案】C【解析】【分析】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相对性状的内涵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狗的长毛与卷毛、人的身高与体重、豌豆的高茎与蚕豆的矮茎,都不属于相对性状,A、B、D均错误;棉花的掌状叶与鸡脚叶,属于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因此属于相对性状,C正确。【点睛】依据相对性状概念的内涵,注意从“同种生物”“同一种性状”“
2、不同表现类型”三个方面理解并加以判断各选项。2. 与酵母菌相比,硝化细菌具有的特点是A. 无线粒体,只能通过无氧呼吸获得能量B. 无固氮酶,只能以含氮有机物作为氮源C. 无细胞核,只能通过出芽生殖方式繁殖后代D. 无染色体,只能在DNA水平产生可遗传变异【答案】D【解析】硝化细菌属于原核生物,虽然无线粒体,但是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因此也能进行有氧呼吸获得能量,A错误;硝化细菌没有固氮能力,但是具有化能合成能力,能够将氨氧化成硝酸盐吸收,并且利用其中的化学能合成有机物,B错误;硝化细菌无细胞核,一般通过二分裂方式繁殖后代,C错误;原核生物均无染色体,也不能进行有性生殖,但是有遗传物质DNA,因
3、此发生基因突变这种类型的变异,D正确【考点定位】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3. 下列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 原核生物细胞无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B. 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有丝分裂,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无丝分裂C. 真核生物以DNA为遗传物质,部分原核生物以RNA为遗传物质D. 真核生物细胞具有细胞膜系统(生物膜系统),有利于细胞代谢有序进行【答案】D【解析】蓝藻是原核生物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原核生物细胞进行二分裂,具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物质是DNA,真核生物细胞具有细胞膜系统(生物膜系统),有利于细胞代谢有序进行,所以D选项正确。4. 只有在保持细胞活性的条件下,才能显
4、示细胞中某物质或结构的实验是A. 苏丹染色体观察花生种子子叶细胞中的脂肪B. 龙胆紫染色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C. 健那绿(詹纳斯绿B)染色观察动物细胞的线粒体D. 甲基绿、派洛宁(呲罗红)染色观察动物细胞中的DNA和RNA【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苏丹染色观察花生种子子叶细胞中的脂肪属于化合物鉴定,不需要细胞保持活性;用龙胆紫染色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必须先用15%的盐酸对细胞进行解离,从而使细胞失去活性;用健那绿染色观察动物细胞的线粒体,健那绿是活体染色剂,所以细胞是活的;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观察洋葱细胞中的DNA和RNA,也要用盐酸处理细胞,改变细胞膜的透性,从而
5、使细胞失去活性。考点:考查实验材料的分析。点评:难度中等,熟悉常见的实验分析。5.小麦的抗病(T)对不抗病(t)是显性。两株抗病小麦杂交,后代中有一株不抗病,其余未知,这个杂交组成是()A. TtttB. TTTtC. TtTtD. TTTT【答案】C【解析】【分析】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基因的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两株抗病(T_)小麦杂交,后代中有一株不抗病(tt)小麦,说明双亲的基因型均为Tt,C正确,A、B、D均错误。6.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千差万别,即使像催产素、牛加压素、血管舒张素等由相同数量的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生理功能也差异很大。其原因不可能是(
6、 )A. 组成肽键的化学元素或合成场所不同B.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不同C. 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D.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答案】A【解析】【分析】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有关。【详解】不同蛋白质中的肽键的化学元素相同,蛋白质合成的场所相同,都是核糖体,A错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及比例不同是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之一,B正确;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不同是蛋白质分子多样性的原因之一,C正确;蛋白质空间结构不同是蛋白质分子多样性的原因之一,D正确;故选A。【点睛】对蛋白质分析多样性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7.下列关于核酸的表述正确的是( )A. 核酸是一切生
7、物的遗传物质,仅存在于细胞核中B. DNA只分布在细胞核内,RNA只分布在细胞质中C. DNA和RNA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核苷酸D. 细胞中包括蛋白质、核酸在内的有机物都能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答案】C【解析】【分析】1、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2、核酸包括DNA和RNA,在真核细胞中,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在原核细胞中,DNA主要分布在拟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含细胞核,其所含的核酸分布在蛋白质外壳内部。【详解】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真核细胞存在于细胞核中,原核细胞存在于拟核,A错误;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RNA主要分布在
8、细胞质中,B错误;DNA和RNA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核苷酸,C正确;核酸不能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D错误;故选C。8.下列各项功能中,与固醇类物质无直接关系的是( )A. 降低血糖浓度B. 生物膜的成分C. 维持第二性征D. 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答案】A【解析】【分析】固醇类物质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胆固醇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还参与脂质在血液中的运输,性激素能促进性器官的发育,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维生素D能促进动物肠道对钙、磷的吸收。【详解】降低血糖的激素是胰岛素,胰岛素是蛋白质,因此降低血糖与固醇类物质无直接关系,A正确;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细胞膜成分与固醇类物质
9、有直接关系,B错误;维持第二性征是性激素的功能,性激素属于固醇类物质,C错误;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是维生素D的功能,维生素D属于固醇类物质,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脂质的分类和功能,对于脂质分类和功能的记忆是解题的关键9.如图为对刚收获的种子所做的一系列处理,据图分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和是同一种物质,但是在细胞中存在形式不同B. 和均能够能萌发形成幼苗C. 在生物体内主要以化合物形式存在D. 点燃后产生CO2中的C只来自于种子的糖类【答案】A【解析】图中是自由水,是结合水,在细胞中存在形式不同,A正确;晒干的种子能萌发形成幼苗,烘干的种子不能萌发形成幼苗,B错误;是无机盐,
10、在生物体内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C错误;点燃后产生C02中的C来自于种子的有机物,D错误。【考点定位】细胞内水和无机盐存在形式及功能【名师点睛】1种子晒干的过程中主要失去自由水,烘干或烤干的过程主要失去结合水,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主要成分,结合水丧失,相应的细胞结构被破坏,种子不再萌发。2细胞内自由水/结合水的比值越高,细胞代谢越旺盛,但抗逆性越弱。10.很多实验必须先制作装片,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下面的实验步骤错误的是A. 脂肪鉴定:切取花生子叶薄片染色去浮色制片观察B.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步骤:制片水解染色冲洗涂片观察C. 质壁分离观察:撕取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制片观察滴加
11、蔗糖溶液观察D. 叶绿体形态分布观察:取黑藻小叶制片观察【答案】B【解析】【分析】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原理是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其中甲基绿能将DNA染成绿色,吡罗红能将RNA染成红色。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细胞进行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该实验的操作步骤是:取口腔上皮细胞制作装片用盐酸水解冲洗装片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进行染色观察。【详解】鉴定脂肪的操作步骤是切取花生子叶薄片染色去浮色制片观察,A正确;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操作步骤是取洋葱鳞片叶内表皮制片水解冲洗染色观察,B错误;观察细胞中的叶绿体
12、的操作步骤是取菠菜叶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制片观察,C正确;质壁分离观察:撕取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制片观察滴加蔗糖溶液观察,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课本上的几个常考实验的操作步骤。需要考生理解相关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所以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归纳和积累。11. 如欲观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可选用的材料是( )。A. 马蛔虫受精卵B. 成熟花粉粒C. 小鼠睾丸D. 叶芽【答案】C【解析】A、受精卵只进行有丝分裂;B、成熟花粉粒本身就是性细胞,自身不会再分裂了;C、小鼠睾丸内要形成大量精子,有大量的精原细胞进行
13、减数分裂,所以适合观察减数分裂过程;D、叶芽是植物的普通体细胞,只会进行有丝分裂。12.下图表示人体内氧元素随化合物代谢转移过程,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 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中,水中的H只来自于NH2B. 在缺氧的情况下,过程中不会发生C. M物质是丙酮酸,过程不会发生在线粒体中D. 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过程发生于线粒体中【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考查学生对蛋白质的合成、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识图分析能力。【详解】过程为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发生在核糖体中,水中的H分别来自于相邻两个氨基酸的氨基(-NH2)和羧基(-COOH),A错误;过程为有氧呼吸或无氧呼
14、吸的第一阶段,在缺氧的情况下也会发生,B错误;M物质是丙酮酸,过程为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不会发生在线粒体中,C正确;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过程为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过程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发生于线粒体中,D错误。【点睛】理清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的过程、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正确解答此题的关键。13.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中所用试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需将NaOH溶液和CuSO4溶液混匀后使用B. 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料处理细胞可以观察到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C. 用苏丹鉴定含油多的细胞,显微镜下可见染成红色
15、的颗粒D. 判断酵母菌是否进行酒精发酵可选择斐林试剂【答案】B【解析】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需先加NaOH溶液,造成碱性环境,再加CuSO4溶液,使Cu2+与蛋白质中的肽键发生紫色反应,A项错误;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需要使用甲基绿吡罗红染色,DNA可以被甲基绿染成绿色,RNA可以被吡罗红染成红色,B项正确;脂肪可以被苏丹染液染成橘黄色,C项错误;用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可以用来判断酵母菌是否进行酒精发酵,D项错误。【点睛】本题考查课本基础实验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生掌握和理解这些实验的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能将这些
16、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并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处理。14.溶酶体来源于高尔基体,其内有酸性水解酶,能从弱碱性的细胞质中吸收pH在5.0左右。下列关于溶酶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溶酶体合成的酸性水解酶需要高尔基体加工才具有活性B. 由细胞质运入溶酶体时需要载体,是一个消耗能量的过程C. 溶酶体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及侵入细胞内的病原微生物D. 溶酶体内酸性水解酶活性受温度和pH的影响【答案】A【解析】溶酶体中含有酸性水解酶是在核糖体合成的,A错误;H+由细胞质运入溶酶体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的协助,还需要消耗能量,B正确;溶酶体含有大量的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
17、细胞器及侵入细胞内的病原微生物,C正确;溶酶体内酸性水解酶活性受温度和pH的影响,D正确。15. 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每次抓取的小球应如何处理,原因是A. 重新放回,避免实验结果出现误差B. 重新放回,保证每次模拟过程中D、d出现概率相同C. 不得放回,避免实现结果出现误差D. 不得放回,避免出现重复计数现象【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甲、乙两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小桶内的小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随机从每个小桶中抓取一个小球组成一组是模拟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为了保证每次模拟过程中D、d出现概率相同,每种配子被抓取的概率相等(即被抓取的随机性),在每次抓取小球时,都应摇晃小桶以将桶
18、内的小球充分混合,并且每次抓取小球统计后,应将小球放回原来的小桶内,B项正确,A、C、D三项均错误。考点: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16.如图所示为过氧化氢被分解的速度曲线,其体现了酶的( )化学本质高效性催化特性作用条件较温和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酶的特性:1、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更高,使得反应速率更快;2、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底物,如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质水解成多肽;3、温和性:是指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一般是在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4、催化特性。图中表示该实验中,三只试管分别做了加入了H2O2酶,加入FeCl3,未加酶的处理,该实验证明了酶具有高效
19、性、催化特性。【详解】过氧化氢酶的本质为蛋白质,但从图中不能看出,错误;酶的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更高,使得反应速率更快,体现了高效性,正确;酶是高效的催化剂,从酶能催化反应进行可以得出酶具有催化作用,正确;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一般是在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但从此图中无法看出这一信息,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关于影响探究酶的特性的有关知识,同时也考察了考生识图能力,解答的关键是正确分析题图,做出正确判断。17. 粉红色康乃馨传说是圣母玛利亚看到耶稣受难时流下伤心的泪水,眼泪掉下的地方就长出康乃馨,因此粉红色康乃馨成为了不朽的母爱的象征。康乃馨叶片呈绿色,花呈粉红色的物质分别分布在A. 细
20、胞核和溶酶体B. 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C. 叶绿体和液泡D. 叶绿体和线粒体【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植物的叶片呈现绿色的原因是叶绿体中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花的颜色由液泡中的花青素决定。考点:本题考查色素在细胞中的分布,意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的识记。18.下列关于“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属于概念模型B. 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属于物理模型C. 在设计并制作细胞模型时美观是第一位的D. 在设计并制作细胞模型时科学性是第二位的【答案】B【解析】【分析】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
21、,也可以是定量的。模型的形式很多,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等。以实物或图画的形式直观的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这种模型是物理模型,如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在设计制作细胞模型时,科学性、准确性应该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模型的美观与否。【详解】生物科学中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就是一种物理模型,A错误,B正确;在设计并制作细胞模型时,准确和科学性,真实体现原型的特征是第一位,C错误;设计并制作细胞模型美观是第二位,D错误。故选B。19.切开的苹果不马上食用,果肉很快变成棕褐色,这是因为细胞被破坏后,其中的酚氧化酶与酚类物质接触,使其被氧化成棕褐色的物质完整的苹果中不会出现上
22、述现象,是因为()A. 酚氧化酶只能在细胞外催化酚类物质氧化成棕褐色的物质B. 小分子的酚类物质可自由通过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生物膜C. 细胞有生物膜系统存在,使酚氧化酶与酚类物质不接触D. 酚氧化酶是溶酶体中的酶,也能促进H2O2的分解【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里酚氧化酶与酚类底物是分开存放的,组织细胞受损或衰老解体时,酚氧化酶便有机会与酚类底物接触而使底物氧化成棕褐色的物质,细胞内的生物膜把细胞分隔成一个个小的区室,这样就使得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而不会相互干扰,保证了细胞的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详解】酶只要有适宜的条件就可起作用,并不是只能在细胞外起作用,A错误;如果酚类
23、物质可自由通过,那么生物膜在细胞破坏之前,小分子的酚类物质就会酚氧化酶接触生成棕褐色的物质,B错误;据题意可知,“细胞被破坏后,其中的酚氧化酶与酚类物质接触”,说明在细胞破坏前,细胞里酚氧化酶与酚类底物是分开存放的,这是细胞中生物膜系统的功能,细胞内的生物膜把细胞分隔成一个个小的区室,这样就使得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而不会相互干扰,保证了细胞的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C正确;H2O2的分解需要过氧化氢酶催化,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生物膜系统的功能,意在考查考生的审题能力,理解所学知识点,掌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20.关于细胞物质运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叶绿体合
24、成的ATP需要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B. 葡萄糖进入人体红细胞方式为协助扩散C. 溶酶体内的酶由核糖体合成、并经过一系列加工后运入D. 内质网的膜结构成分可以通过高尔基体转移到细胞膜中【答案】A【解析】【分析】1、ATP的合成途径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但光合作用光反应过程合成的ATP只能供给暗反应过程,不供给其他生命活动。2、在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中,内质网粗加工后“出芽”形成囊泡,囊泡与高尔基体膜融合,这样内质网膜转化为高尔基体膜;高尔基体再加工后,也“出芽”形成囊泡,囊泡与细胞膜融合,这样高尔基体膜就转化为细胞膜。所以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中,内质网膜面积减少,细胞膜面积增多,高尔基体膜面积
25、几乎不变。3、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详解】叶绿体合成的ATP只供给其暗反应过程,不供给其他生命活动,A错误;葡萄糖进入人体红细胞方式为协助扩散,B正确;溶酶体中的酶由核糖体合成,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后运入,C正确;在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过程为: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可见内质网的膜结构成分可以通过高尔基体转移到细胞膜中,D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重点考查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
26、能,掌握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过程;识记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21.人的红绿色盲是由X染色体隐性基因控制的,如图是某家族红绿色盲的遗传系谱图,图中一定不带致病基因的个体是( )A. 5号B. 6号C. 9号D. 10号【答案】B【解析】【分析】已知人类的红绿色盲是由X染色体隐性基因控制的,女性正常的基因型是XBXB、女性携带的基因型是XBXb、女性色盲的基因型是XbXb;男性正常的基因型是XBY、男性色盲的基因型是XbY。【详解】由于图中2号个体的基因型为XbY,则5号的基因型肯定为XBXb,A错误;6号是一个正常的男性,基因型
27、为XBY,肯定不带致病基因,B正确;由于5号的基因型为XBXb,则9号的基因型可能为XBXB或XBXb,C错误;10号是患者,基因型为XbY,肯定带有致病基因,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伴X隐性遗传病的特点,能够写出正常、患者和携带者的基因型,明确男性患者的女儿肯定携带致病基因,女性携带者的女儿可能携带致病基因。22.下列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 ( ) 体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卵母细胞 精子 精原细胞 受精卵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同源染色体是指减数分裂过程中两两配对的染色体,它们形态、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
28、体分离,所以次级性母细胞及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不含同源染色体,其他细胞均会同源染色体。【详解】体细胞中虽然未发生联会等现象,但是存在同源染色体,正确;初级精母细胞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配对和分离现象,存在同源染色体,正确;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所以次级卵母细胞不含同源染色,错误;精子是经过减数分裂产生生殖细胞,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错误;精原细胞中染色体组成等同于体细胞,因此具有同源染色体,正确;精子和卵细胞通过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此时两个细胞的染色体集合到一个细胞中,因此具有同源染色体,正确故选:D。【点睛】总结规律:除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的细胞和最终产生的配子细胞内不含同源染色
29、体,其余时期或其余细胞中都含有同源染色体。23.如图所示细胞最可能是()A. 次级精母细胞B. 精细胞C. 卵细胞D. 初级精母细胞【答案】A【解析】【分析】据题文描述和图示分析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识图分析能力。【详解】图示细胞没有同源染色体,但有染色单体,最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A正确;精细胞与卵细胞均不含染色单体,而图示细胞有染色单体,B、C错误;初级精母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而图示细胞没有同源染色体,D错误。24.以抗螟非糯性水稻(GGHH)与不抗螟糯性水稻(gghh)为亲本杂交得F1,F1自交得F2,F2的性状分离比为9 : 3 :
30、3 : 1。则F1中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是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F2的性状分离比为9:3:3:1,可知控制性状的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中,且每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中,故C选项正确。考点:本题主要考查自由组合规律,意在考查考生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25. 牵牛花的红花(A)对白花(a)为显性,阔叶(B)对窄叶(b)为显性。纯合红花窄叶和纯合白花阔叶杂交的后代再与“某植株”杂交,其后代中红花阔叶、红花窄叶、白花阔叶、白花窄叶的比例依次是3:1:3:1,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某植株”的基因型是A. aaBbB.
31、aaBBC. AaBbD. Aabb【答案】D【解析】已知牵牛花的红花(A)对白花(a)为显性,阔叶(B)对窄叶(b)为显性则纯合红花窄叶(AAbb)和纯合白花阔叶(aaBB)杂交的后代基因型是AaBb,让其与“某植株”杂交,其后代中红花阔叶:红花窄叶:白花阔叶:白花窄叶是3:1:3:1,分析子代中红花:白色=1:1,阔叶:窄叶=3:1,说明前者是测交亲本相关基因型为Aa、aa;后者是杂合子自交亲本相关基因型为Bb、Bb,所以与AaBb杂交的“某植株”基因型为aaBb,故选A。26.将具有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逐代自交n代后,Fn中杂合子占的比例为1/16,请推算n的数值()A. 2B. 3C
32、. 5D. 4【答案】D【解析】【分析】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基因的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详解】设该对等位基因用A和a表示,则具有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连续两次自交的结果如下:综上分析并结合题意可推知:具有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逐代自交n代后,Fn中杂合子占的比例为(1/2)n1/16,解得n4,A、B、C均错误,D正确。27.克隆羊多莉的诞生,说明已分化的动物细胞中,细胞核仍具有( )A. 减数分裂能力B. 单能性C. 全能性D. 受精能力【答案】C【解析】【分析】1、全能性是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株的潜能。2原因:生物体的每一个
33、细胞都包含有该物种所特有的全套遗传物质,都有发育成为完整个体所必需的全部基因,从理论上讲,生物体的每一个活细胞都应该具有全能性。【详解】克隆羊是将动物的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一个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的胚胎,这个新的胚胎最终发育为克隆动物个体,所以克隆动物的诞生说明已分化的动物细胞的细胞核仍具有全能性,故选C。28.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分化会使细胞的遗传物质产生差异B.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都是正常的生命现象C. 细胞分化只是发生于胚胎发育阶段D. 所有体细胞都不断地进行细胞分裂【答案】B【解析】【分析】1.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
34、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2.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详解】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其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并没有发生遗传物质的改变,A错误;细胞的衰老和凋亡都是正常的生命活动,是生物界的正常现象,B正确;细胞分化在胚胎期达
35、到高峰,在整个生命历程都有细胞分化过程,C错误;大多数体细胞已经高度分化,失去了分裂能力,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识记癌细胞和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识记细胞凋亡的概念,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29.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细胞凋亡的是A. 皮肤和消化道上皮每天都会有大量细胞死亡脱落B. 人的红细胞在经历120天左右的寿命后死亡C. 蝌蚪变态发育过程中尾部消失D. 骨折时造成的细胞死亡【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凋亡指为维持内环境稳定,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的有序的死亡。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不同,细胞凋亡不是一件被动的过程,而是主动过程,它涉
36、及一系列基因的激活、表达以及调控等的作用,它并不是病理条件下,自体损伤的一种现象,而是为更好地适应生存环境而主动争取的一种死亡过程。【详解】皮肤和消化道上皮每天都会有大量细胞死亡脱落,是正常死亡,属于凋亡,A正确;人的红细胞成熟后细胞核消失,在经历120天左右的寿命后死亡,属于凋亡,B正确;蝌蚪变态发育过程中尾部消失,是受遗传物质控制的正常死亡,属于凋亡,C正确;骨折是外界因素引起的细胞死亡,不是在遗传机制的控制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属于细胞坏死,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关键能区分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细胞凋亡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而由环境因素导致的细胞死亡称为细胞坏死。30.
37、下列关于基因型和表现型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 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B. 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C. 环境相同,基因型相同的个体表现型也一定相同D. 环境相同,基因型不同的个体表现型一定不同【答案】D【解析】【分析】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如基因型为DD和Dd的豌豆均表现为高茎,A正确;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但在环境相同的情况下,基因型相同的个体表现型也一定相同,基因型不同的个体表现型也可能相同,B、C正确,D错误。3
38、1.下列哪一项不是孟德尔遗传实验成功的原因()A. 选用豌豆作实验材料B. 首先只针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C. 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D. 知道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答案】D【解析】【分析】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启示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孟德尔遗传实验成功的原因有:正确地选用豌豆作实验材料;由单因子到多因子的研究方法,首先只针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然后再针对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进行研究;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科学地设计了实验程序。可见,知道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不是孟德尔遗传实验成功的原因,A、B、C均错误,D正确。32
39、.下列杂交组合属于测交的是()A. EeFfGgEeFfGgB. EeFfGgeeFfGgC. eeffGgEeFfGgD. EeFfGgeeffgg【答案】D【解析】【分析】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测交的内涵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测交是让杂合子与隐性纯合子交配,A、B、C均错误,D正确。33.关于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和染色单体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有丝分裂的全过程都能看到染色体B. 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染色单体数量随着染色体数量的增加而增加C. 细胞分裂后期和末期核DNA分子数与染色体数相同D. 有丝分裂的全过程中核DNA和染色单体的数量始终保持一致【答案
40、】C【解析】【分析】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变化特点(体细胞染色体为2N):染色体数目变化:后期加倍(4N),平时不变(2N);核DNA含量变化:间期加倍(2N4N),末期还原(2N);染色单体数目变化:间期出现(04N),后期消失(4N0),存在时数目同DNA。【详解】染色体从有丝分裂前期出现到末期消失,因此不是全过程都能看到染色体,A错误;在细胞周期中,染色单体随着染色体数量的增加而消失(后期),B错误;后期核DNA分子数与染色体数都是体细胞的两倍,末期核DNA分子数与染色体数都与体细胞相同,C正确;有丝分裂末期染色单体数目与核DNA数目不相等,该时期没有染色单体,而核DNA数量与体细胞相
41、同,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要求考生识记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核DNA含量和染色单体数目变化规律,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34.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复制、着丝点的分裂、姐妹染色单体的形成及消失依次发生在A. 间期、后期、间期、后期B. 间期、后期、中期、后期C. 间期、后期、末期、后期D. 前期、中期、后期、末期【答案】A【解析】DNA分子的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着丝点的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染色单体是间期DNA复制后形成的;染色单体是后期着丝点分裂后消失的,故A正确。【考点定位】
42、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名师点睛】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35. 在细胞的生命历程中,会出现分裂、分化等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的有丝分裂对生物性状的遗传有贡献B. 哺乳动物的造血干细胞是未经分化的细胞C. 细胞分化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D. 通过组织培养可将植物叶肉细胞培育成新的植株【答案】B【解析】细胞增殖是重要的
43、细胞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而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是有丝分裂,A项正确;哺乳动物的造血干细胞是已经分化的细胞,B项错误;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在个体发育中,在遗传物质的控制下合成特异性蛋白质的过程,即细胞分化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C项正确;借助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将离体的植物叶肉细胞培育成新的植株,D项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分裂、分化、植物组织培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二非选择题36.如图为细胞中生物膜系统的概念图,AK为结构名称,、代表分泌蛋白分泌时的转移途径回答下列问题:(1)填写下列两个结
44、构名称:A:_ K:_(2)图中未表示出来的两种具膜细胞器是_、 _。(3)完成过程和的膜结构是_,这个过程依赖于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_。【答案】 (1). 核膜 (2). 高尔基体 (3). 液泡 (4). 溶酶体 (5). 囊泡 (6). 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或具流动性)【解析】【分析】据图示可知,A具有双层膜,故为核膜;B为细胞膜,C为叶绿体,E能产生氧气,故为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DF为叶绿体的内膜和外膜,H消耗氧气,故为线粒体内膜,则I为线粒体外膜,G为线粒体;J为内质网,K与细胞膜间能转化,故为高尔基体。【详解】(1)A具有双层膜,故为核膜; K与细胞膜间能转化,故为高尔基体。(2)图中
45、未表示出来的两种具膜细胞器是液泡、溶酶体。 (3)J、K、B间具有间接联系,故完成过程和的膜结构是囊泡,这个过程依赖于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点睛】本题以生物膜系统的概念图为载体,考查了生物膜系统的组成、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点等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准确分析题图确定各结构名称。37.下图1是 A、B、C 三种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物质 A、B、C 跨膜运输的方式依次是_、_、_。(2)某种物质能专一性地破坏物质 C 的载体蛋白,若用其处理细胞后,物质 B 跨膜运输的速率将_,物质 C 跨膜运输的速率将_。(3)A、B、C三种物质的运输中,与图2曲线相符
46、的是_,与图3中乙曲线相符的是_。(4)B的载体蛋白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其结构通式是_。若该蛋白质分子由n个x(基本组成单位)分子(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m)组成的2条链组成,则该蛋白质分子相对分子质量大约为_。【答案】 (1). 自由扩散 (2). 协助扩散 (3). 主动运输 (4). 不变 (5). 下降 (6). 物质C (7). 物质B或物质C (8). 氨基酸 (9). (10). mn18(n2)【解析】【分析】本题以图文结合为情境,考查学生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及其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识图分析能力。【详解】(1)分析图1可知:物质A是从
47、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不需要消耗能量,其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物质B是从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但不需要消耗能量,其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物质C是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需要ATP提供能量,其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2) 用能专一性地破坏物质 C 的载体蛋白的某种物质处理细胞后,C 的载体蛋白因被破坏而失活,但B 的载体蛋白活性依旧,所以物质 B 跨膜运输的速率将不变,物质 C 跨膜运输的速率将下降。(3) 图2曲线所示物质,当细胞内浓度高于细胞外浓度时,其细胞内浓度仍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增加,说明该物质可以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
48、,其运输的方式是主动运输;图3中乙曲线所示物质的运输速度,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被转运分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超过该范围,不再随被转运分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说明受到载体蛋白数量的限制,可判断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综上分析,A、B、C三种物质的运输中,与图2曲线相符的是物质C,与图3中乙曲线相符的是物质B或物质C。(4) B的载体蛋白(属于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其结构通式见答案。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脱去的水分子数18,脱去的水分子数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数肽链数,据此可推知:若B的载体蛋白分子由n个x(基本组成单位)分子(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m)组成的2条链组成,则该蛋白质分
49、子相对分子质量大约为mn18(n2)。【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在于:要明确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三种跨膜运输方式的区别和联系,主要从物质运输方向、是否需要能量和载体几方面考虑;要把握蛋白质分子合成过程中的脱去水分子数、肽键数、氨基酸数和肽链数的数量关系。在此基础上,结合题意并从图示中提取信息对各问题情境进行分析解答。38.甲图是某高等雄性动物(2N=4)体内细胞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染色体、染色单体和细胞核DNA含量的关系,乙图是减数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图。请据图回答:甲图中a、b、c柱表示细胞核DNA含量的是_(填字母)。甲图中的代表_(时期),对应于乙图中_段。乙图
50、中AB段表示的时期是_,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乙图中CD段变化发生的原因是_。【答案】 (1). c (2). 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或中期 (3). BC (4). 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5). 染色体复制(或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6).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子染色体【解析】【分析】由题文描述和图示信息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识图分析能力。【详解】(1) 甲图中,由的过程中,a的数目不变、c的含量增倍、形成了b,据此可推知:a柱表示染色体,b柱表示染色单体,c柱表示核DNA。(2) 乙图中BC段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说明
51、存在染色单体。甲图中的染色体数减半,且有染色单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或中期,对应于乙图中的BC段。(3) 乙图中AB段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由1增加至2,是DNA 复制所致,因此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发生的主要变化是染色体复制(或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4) 乙图中 CD段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由2减少至1,说明姐妹染色单体消失,发生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子染色体。【点睛】若要正确解答本题,需要熟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含量变化规律,能结合柱形图或曲线图准确判断各段相应细胞类型及所处的时期,再结合
52、所学的知识答题。39.如图甲是物质A通过细胞膜的示意图,图乙是与物质A跨膜运输相关的曲线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由图甲可知,物质A跨膜运输的方式是_,判断理由是_。其运输方式也可用图乙中的曲线_(填数字)表示。如果物质A释放到细胞外,则转运方向是_(填“”或“”)。(2)图中物质B指的是_,该物质彻底水解的产物是_。(3)图乙中曲线反映出物质运输速率与_有关,曲线Q点时影响物质运输速率的因素可能有_和_。【答案】 (1). 主动运输 (2). 物质运输逆浓度梯度进行 (3). (4). (5). 载体蛋白 (6). 氨基酸 (7). 膜两侧物质的浓度差 (8). 载体数量 (9). 能量【
53、解析】【分析】1、据图甲分析,物质A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应属于主动运输,其中B物质表示载体蛋白;侧含有糖蛋白,表示细胞膜外。2、根据图乙分析,曲线图表示细胞外浓度与运输速率成正比,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曲线图表示物质运输可逆浓度进行,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详解】(1)物质A物质的跨膜运输能逆浓度运输,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图乙中,曲线反映出物质进入细胞可以逆浓度梯度进行,说明物质运输方式与A相同;侧含有糖蛋白,代表膜外,如果物质A进入到细胞外,则转运方向是。(2)图中物质B指的是载体蛋白,该物质彻底水解的产物是氨基酸。(3)分析题图可知,曲线反映出物质运输速率与膜两侧物质的浓度差有关;曲线表示主
54、动运输,需要载体协助和消耗能力,因此Q点之前影响物质运输速率的因素可能是载体数量和能量。【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条件,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分析题图获取信息是解题的突破口,对于相关知识的综合理解应用,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40.现有等量的A、B两个品种的小麦种子,将它们分别置于两个容积相同、密闭的棕色广口瓶内,各加入适量(等量)的水。在25 的条件下,瓶内O2含量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1)在t1t2期间,瓶内O2含量的降低主要是由种子的_引起的,A种子比B种子的呼吸速率_,A、B种子释放CO2的量的变化趋势是_。(2)在0t1期间,广口瓶内的CO2有少量增加,主要原因可能是_。【答案】有氧呼吸 快 先递增后递减; 种子的无氧呼吸产生了CO2。【解析】试题分析:(1)在t1t2期间,种子可进行有氧呼吸消耗O2使O2含量减少;A种子消耗的O2多,呼吸速率快;刚开始时O2充足,种子进行有氧呼吸释放大量的CO2及热量,使温度上升,有氧呼吸加快,CO2释放速率增加,随着O2的消耗,有氧呼吸受抑制,无氧呼吸增强,CO2释放速率降低。(2)在0t1期间,O2含量不变,种子不进行有氧呼吸,而瓶内CO2有少量增加,即通过无氧呼吸释放。并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考点:呼吸作用点评: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图文转换能力,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