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10-11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课时练习):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078 上传时间:2024-05-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10-11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课时练习):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10-11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课时练习):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10-11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课时练习):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10-11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课时练习):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10-11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课时练习):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10-11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课时练习):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10-11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课时练习):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1章 第2节一、单项选择题(2010秦皇岛高一质检)萧湘的爸爸在北京工作,妈妈是合肥市某中学老师。小学时每年暑假,萧湘都随妈妈去北京度假;2003年,由于工作需要,妈妈调到北京市某中学任教,萧湘随妈妈去北京上中学,2008年萧湘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复旦大学。萧湘是环保志愿者,寒假准备随学校环保组织去西北考察。据此回答12题。1萧湘的经历中属于人口迁移的是()小学时夏天去北京度假到北京上中学到上海上大学去西北考察ABC D2萧湘的爸爸去北京工作的原因不可能是()A北京有更多的就业机会B北京的城市问题少C改善个人及家庭的生活D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答案】1.B2.B【解析】第1题,度假和考察由于时

2、间短不属于人口迁移。第2题,北京属于特大城市,城市问题多。其吸引人口迁入的原因之一是有更多的就业机会,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改善个人和家庭生活。读下面“经济发展阶段与人口迁移量关系图”回答34题。3阶段处于()A原始社会B农业社会C工业化阶段 D后工业化阶段4影响、阶段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A自然环境 B国家政策C社会经济 D战争【答案】3.C4.C【解析】应属于工业化阶段,属于后工业化阶段的人口迁移量,这两个阶段人口迁移量的增多主要受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读下面人口迁移示意图,回答57题。5若此图表示“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A从欧洲迁往非洲 B从北美迁往拉美C从亚洲

3、迁往拉美 D从非洲迁往西亚6若该图表示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该图表示的可能是()A从湖北流向四川 B从湖南流向广东C从山东流向河北 D从新疆流向内地7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移到乙地的是()A甲地优美的环境B乙地较低的工资待遇C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D家庭成员甲、乙两地分居【答案】5.D6.B7.D【解析】第5题,二战后,西亚各国石油收入大大增加,吸引非洲等地居民大量迁入。第6题,近年来,我国由于沿海经济发展迅速,使我国民工流向主要是由内地迁往沿海地区。第7题,家庭成员的两地分居可促使人口从甲地迁往乙地。深圳市位于珠江口东侧,广深铁路终点。1980年建立经济特区以后,城市经济发展迅

4、速,现已成为工业为主、工贸结合、旅游和农林牧渔并举的外向型综合性港口城市。西藏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南边疆,青藏高原西南部。全区面积约123万平方千米,人口为252万,有藏、汉、门巴、珞巴、回等族,据此回答89题。8当分析深圳市人口数量变化时,应重点分析其()A人口的迁移 B人口的出生率C人口的自然增长 D人口的死亡率9西藏自治区预测其人口发展时,应重点考虑的指标是()A人口的出生率 B人口的死亡率C人口的迁移 D人口的自然增长【答案】8.A9.D【解析】第8题,深圳属于新的移民城市,人口迁移是影响其人口变化的主要因素。第9题,西藏地区人口增长是以人口自然增长为主。10西亚和北非能够吸引大批外籍工人

5、的原因是()A自然资源的开发B工业化、城市化的实现C人口增长缓慢、劳动力缺乏D农业经济迅速发展【答案】A【解析】石油资源的开发使西亚和北非收入增加,而吸引了大批的外籍工人。(2010青岛一中期末)中国经济网2008年12月29日消息由于省外流动人口增长较快和提前进入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期,我国第一经济大省广东省2007年常住人口已达9 449万人,首次成为我国第一人口大省。据此回答1112题。11导致人口向广东省流动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原因 B政治原因C经济原因 D文化原因12若m是广东省户籍人口的老年化比例值,n是总人口的老年化比例值,则()Amn BmnCmn D无法判断【答案】11.C1

6、2.B【解析】第11题,广东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吸引人口大量迁入。第12题,由于迁入人口年龄较轻,降低了广东省老年化比例。13下图是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四个省份的有关人口数据统计分析图。读图判断、所代表的省份依次是()A辽宁、江苏、湖北、贵州 B贵州、湖北、江苏、辽宁C江苏、辽宁、贵州、湖北 D湖北、江苏、辽宁、贵州【答案】A【解析】选项所给的四个省中,辽宁、江苏位于我国东部经济地带,湖北位于中部经济地带,贵州位于西部经济地带。经济越发达,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越低,老年人口比重越高,人口迁入指数越大。如下图为2000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口迁移示意图。人口净迁入区是指迁入人口数大于迁出人口数的区

7、域;反之,为人口净迁出区。读图,回答1415题。14关于我国不同地区人口迁移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西南地区为人口净迁出区B西北地区为人口净迁出区C东南沿海地区为人口主要迁出区D东北地区为人口主要迁出区15主要因资源开发而引起人口净迁入的省级行政区有()A山西 B江苏C山东 D黑龙江【答案】14.A15.A【解析】第14题,从图中各地迁入和迁出人数的对比可判断西南地区为净迁出区。第15题,山西由于煤炭等资源开发可成为净迁入区。二、综合题16结合以下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巴西政府于2007年公布加强家庭农业国家计划,目的是加强家庭农业,减缓农村人口迁移进城的趋势,并起到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效果

8、。材料二不同时期户籍迁移记忆漫画材料三据2007年6月份出版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透露:中国3/4的村庄已无青壮年劳动力可转移,为了挖掘劳动力供给的潜力,应加快户籍制度及相关制度的改革,消除各种阻碍劳动力流动和人口迁移的制度性障碍。(1)当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A由城市到乡村 B由城市到城市C由乡村到城市 D由乡村到乡村(2)目前我国的国内人口流动和迁移以务工和经商为主要形式,这对我国乡村有何影响?(3)巴西政府公布加强家庭农业国家计划为什么能减缓农村人口迁移进城的趋势?(4)材料二、三说明了人口迁移的什么问题?【答案】(1)C(2)加强与外界的联系与交流,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缓解人地矛

9、盾,保护生态环境;更好地利用和开发土地资源;人才外流,劳动力减少。(3)因为经济因素是引起人口迁移的最经常和主要的因素,而巴西政府的支农政策,不仅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而且有利于农村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改善。(4)材料二反映了我国不同时期不同的因素对人口迁移方向的影响。材料三反映了政策因素可以影响人口迁移,也反映了民工流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新华社2010年1月9日讯交通运输部发布消息称,2010年春运期间预计发送旅客22.7亿人次,比2009年同期增长7.5%。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人口迁移主要流向及流动规模图。(1)我国目前跨省流动人口比重大,其主要

10、流向是怎样的?(2)从材料二看出,人口迁入地区主要是_(经济地带),结合材料二,试分析其原因。人口迁移可能给迁入地带来哪些影响?(3)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迁入数量比较多的省级行政区是_、_、_。新疆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_。(4)近年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对优秀人才的进入取消了户口限制,这种行为()A使城市人口增加,会导致城市环境问题的进一步恶化B使劳动力和劳动市场之间不能形成良好的配合C缓解了人口迁出地区的人地矛盾D有利于促进人口迁移合理正常地进行【答案】(1)由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较发达地区。(2)东部经济地带东部地区的经济收入要高于其他人口流出区;就业机会多于人口流出地区;生活环境优

11、于人口流出区。有利影响;直接弥补了劳动力的不足;提高了城市化水平;不利影响:加剧东部地区人地矛盾,给城市基础设施增加了压力,给城市管理增加了困难。(3)广东上海北京资源开发、边境贸易发展(4)D18人口流动和人口增长会对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很大影响。读图回答问题。为推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国务院将我国分为中部、东北部、西部、东部四大地区,并提出了“中部崛起”、“东北振兴”、“西部开发”和“东部新跨越”的战略决策。(1)在四大地区中,人口净流入量最大的是_地区,人口净流出量最大的是_地区。在四大地区中,相互之间人口流动总量最小的是_地区与_地区。(2)从四大地区人口流向看,_地区与_地区向_地区的流动成为区际人口流动的主流,从流入区产业结构特点分析,其主要原因是:_。【答案】(1)东部中部中部东北(2)西部中部东部流入区(东部地区)第二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与第三产业发展和集聚的需要高考资源网w w 高 考 资源 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