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年南昌市八一中学高三三模测试卷文综历史试题24、英国学者汤因比认为:夏代是传说的朝代,商、周是真实的存在。最能支持此观点的证据是A诗经里有大量歌颂商、周的诗篇B史记里夏代的记载没有商、周丰富C 夏禹是传说人物,商汤、周文王是历史人物D 夏代文字尚未发现,商、周有较成熟的文字【答案】D考点:考查史学研究方法。商、周政权是真实存在的,是因为它们的历史性得到幸存下来的物质文化遗骸的证明,如甲骨文;诗经、史记以及传说虽然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但都不属于原始史料,所以D项的说法最为充分,故应选D。25、“积之而后高,尽之而后圣:故圣人也者,人之所积也”。与此观点最接近的思想家是A朱熹 B陆九渊 C李
2、贽 D顾炎武【答案】C考点:李贽。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干意思是不断积累以后才是高超的,尽善尽美以后才是圣明的。这与李贽反对“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的观点是一致的。所以本题选C,A、B、D不符合题意。26、人类历史的发展是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多种因素共同推动的结果,但不同的因素对人类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是不相同的。下面的图示表明 A民主革命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成为推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最主要的动力B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方向和社会性质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为中国近代化进程铺设了道路,对近代中国历史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D
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直线上升【答案】C考点:推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最主要的动力是经济的近代化即工业化,故A项错误;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方向和社会性质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故B项错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从而从思想、政治和经济等方面对近代中国历史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如政治上推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思想上推动新文化运动以及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故C项正确;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环境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艰难曲折中发展而非直线上升,故D项错误。27、1933年吴钊在复兴之基点说:“中国今日外则国防空虚,丧师失地;国势岌岌,危如垒卵。忧时之士,深
4、虑神明华胄,将陷于万劫不复;于是大声疾呼,曰复兴!复兴!”。下列符合当时情况的说法是A九一八事变爆发,中共发表“八一宣言” B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共准备长征C部分国民党爱国将领积极抗战 D东北、华北国土沦丧,一二九运动爆发【答案】C考点:抗日战争。1935年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发表“八一宣言”;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共准备长征;1935年华北事变后,一二九运动爆发,ABD项不符合题目时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部分国民党爱国将领积极抗战,如1933年国民党将领冯玉祥和共产党员吉鸿昌组织察哈尔抗日同盟军坚决抵抗,故选C项。28、(1949年12月)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总结报告中提出:
5、“一、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助苏联经验。二、创办人民大学,同时普遍举办工农速成中学,把工农干部培养成知识分子。三、老区教育,现在以巩固与提高为主,解决师资、教材问题。”这集中反映出建国初期的教育A基础相当薄弱 B照搬苏联经验C强调政治导向 D发展急于求成【答案】A考点:建国初期的教育。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建国初期的教育既没有强调政治导向,也没有急于求成,建国初期的教育是借助苏联经验而不是照搬苏联经验,材料只是强调建国初期的教育基础相当薄弱,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A。29、一位学者说,中国与苏联工业化道路的相似性不是偶然的,这主要是由于两国在建国初期某种相
6、似性决定的。这种“相似性”主要表现在A都是社会主义国家 B都处在帝国主义包围之中C经济形势都是异常严峻 D都属于社会主义阵营【答案】D考点:一五计划。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月革命后,新生的苏俄政权面临帝国主义国家包围与封锁,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也面临着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的包围与封锁,都需要巩固国防,发展重工业,故B项正确;ACD项都不属于决定性的相似点,故排除。30、古代希腊的“公民”一词来源于“城邦”。亚里士多德说:“城邦正是若干公民的组合。”材料表明,“公民”的本质含义为A公民是城邦主人 B城邦包含了公民C公民从属于城邦 D公民是城邦的人【答案】
7、A考点:考查中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依据所学,雅典民主政治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有较高素养的公民的存在,公民是城邦的主体,可见公民也是构成城邦的基本要素,所以应选A。31、1883年,英国议会通过净化选举,防止腐败法,成为世界上最早对官员财产公示进行立法的国家。英国能做到这一点,主要得益于A权利法案的颁布与实施 B“权力制约与平衡”思想的影响C大宪章的颁布与实施 D19世纪议会改革和责任内阁制的确立【答案】D考点:议会改革、责任内阁制。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抓住题干时间信息“1883年”,结合英国君主立宪制发展的史实,可知题干现象主要得益于19世纪议会改革和责任内阁制的确立,故D项正确;AC项
8、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与题干现象没有直接关联,排除。32、有人评论一种经济现象,认为它有“能节制生产,毋使有羡不足”的优点,又有“独占一业,莫之与竞,则生产技术之改良进步将中止”的缺点。有关这种经济现象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这种现象典型的代表国家有美国和德国 B这现象与第二次工业革命密切相关C导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 D推动近代资本主义工厂制度的建立【答案】D考点:第二次工业革命。本题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的关键信息“能节制生产”、“独占一业,莫之与竞”可以判断这种经济现象是垄断组织,A、B、C符合题意;D近代资本主义工 厂制度建立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故选D。33、1
9、917年,苏俄早期领导人李可夫扬言:“社会主义变革的太阳将从何处升起?我想, 在目前的情况下,就我们这种生活水平要开始社会主义变革,这不是我们的事业,我们没有力量,客观条件也不具备。我们不能超出资产阶级制度的范围。”该观点主要针对列宁A要求退出帝国主义大战 B提出四月提纲C落实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实行土地法令【答案】B考点:四月提纲。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解读材料信息。材料信息体现了反对现阶段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依据所学知识这是针对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变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号召,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A项不符合材料信息,C项和D项不符
10、合时间信息。34、美国总统约翰逊正在讨论赫鲁晓夫下台后的苏联局势时,得知一突发消息。为此,美国方面称“这一天是整个自由世界最黑暗和最悲哀的一天”,同时表示了美国保卫自己和盟国的强大力量和无比决心。这一“突发消息”是A苏联向古巴运送导弹 B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C华沙条约组织宣告成立 D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答案】B考点:新中国的科技。赫鲁晓夫下台的时间是1964年10月,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也是在1964年10月,中美未建交,美国对中国采取敌视的态度,故B项正确;苏联向古巴运送导弹,酿成古巴导弹危机是在1962年,故A项错误;华约建立是在1955年,与材料事件不符;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于1961年,与赫
11、鲁晓夫下台的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35、科学史家丹皮尔说过:“地位仅次于天使的人类本是从宇宙的中心地球上俯览万物的,而今却变成了围绕着千万颗恒星之一旋转的一个偶然的小行星上面有机发展锁链中的一环。”他之所以这样说,是基于A经典力学将天地运动统起,因而人类不该俯视万物B日心说改变了对宇宙的看法,从而否定了人是“万物之灵”C进化论认为生物是不断进化和密切相关的,人类并不比其他生物更“尊贵”D相对论弥补了对宏观世界认识的不足,改变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答案】C考点:本题考查生物进化论。材料大意是说人类本来是高贵的,地位仅次于天使,但现在看来也不过是宇宙中有机生命发展中的一环。原因是基于进化论论
12、证了生物平等进化的结论,C项符合题意。40、(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绅士是大一统的专制皇权确立之后,中国传统社会中所特具的一种人物。(这种人物)已经被排斥于握有政治权力的圈子,但是在社会上却还保持着他们传统的威望。(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制度下绅权和皇权是共存的,经过长期的军阀混战,五代乱离,幸存的士族失去了庄园,流徙各地宋太祖太宗只好扩大进士科名额,官爵恩,泽,出于皇帝,士大夫不能不为皇帝所用,共存谈不上,共治也将就一下了。元明清三代连共治也说不上,绅权成为皇权的奴役了。摘编自费孝通、吴晗等著皇权与绅权士绅、宗族所支配下的乡村社会由于远离政治中心和军事中心的城市,疏离、独立于
13、国家权力,乡村社会一般不会随着国家的瓦解而瓦解,反而会担负起文化储存器的功能,保护了一批社会精英,使社会政治秩序得以重建,中华文明得以积累传承。摘自张星久对传统社会宗族、乡绅历史地位的再认识材料二 从12世纪末到15世纪,是英国贵族“白日中天”的兴盛时代。他们在与王权的政治和军事对抗中,实力与王权渐趋接近。于是,明确规定贵族与君主封建关系的大宪章被认真制定并被屡次颁布,独具英伦特色的议会两院产生了他们从此成为英国世俗贵族和议会上院的主体力量。不列颠的贵族群体在产业革命的浪潮中推波助澜,在政治改革运动中把握并遏制着社会进步的脉搏,在经济领域扬眉吐气,在军事、外交等领域高视阔步。19世纪后期以来,
14、英国世袭贵族终于到了穷途末路。摘编自阎照祥英国贵族史(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至19世纪中期中国士绅和英国贵族的发展特点及其原因。(15分)(2)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中国士绅和英国贵族对本国历史产生的影响。(10分)【答案】(1)特点:中国士绅:A、没有政治权力,但享有政治威望;B、与皇权的关系,由共存走向共治,最终沦为皇权的奴役;C、主要在地方、文化传承等方面自发地发挥作用。(4分,任意两点即可)英国贵族:A、掌握了一定政治权力;B、成为限制王权的重要力量;C、在中央和地方,在政治和经济、外交等领域发挥主导作用。(4分,任意两点即可)原因:中国:君主专制不断发
15、展并达到顶峰;自然经济的发展,始终占主导地位。(4分)英国:贵族通过建立和掌握议会、颁布宪法,借助政治权力和法制,及大地限制了王权;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的发展,解放了思想。(3分)(2)中国: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限制皇权、防止暴政的作用;后来,成为维护君主专制的工具;(3分)维护了乡村社会的秩序;促进了文化的延续。(2分)英国:在历史上,曾经促进了英国政治民主化;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的进程;(4分)后来,束缚了英国现代化,最终走向穷途末路。(1分)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工业革命。(1)注意随着历史的变迁中国士绅的政治社会地位发生的变化。注意从“(这种人物
16、)已经被排斥于握有政治权力的圈子,但是在社会上却还保持着他们传统的威望”。 “(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制度下绅权和皇权是共存的”,宋朝“士大夫不能不为皇帝所用,共存谈不上,共治也将就一下了”, 元明清三代“绅权成为皇权的奴役了”。 士绅、宗族所支配下的乡村社会,“担负起文化储存器的功能,保护了一批社会精英,使社会政治秩序得以重建,中华文明得以积累传承”。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等方面概括材料可知,中国士绅没有政治权力,但享有政治威望;与皇权的关系,由共存走向共治,最终沦为皇权的奴役;主要在地方、文化传承等方面自发地发挥作用。英国贵族“与王权的政治和军事对抗中,实力与王权渐趋接近”。 “贵族与君
17、主封建关系的大宪章被认真制定并被屡次颁布”, 说明英国贵族掌握了一定政治权力,成为限制王权的重要力量;“不列颠的贵族群体在产业革命的浪潮中推波助澜,在政治改革运动中把握并遏制着社会进步的脉搏,在经济领域扬眉吐气,在军事、外交等领域高视阔步”。说明英国士绅在中央和地方,在政治和经济、外交等领域发挥主导作用。19世纪中期中国士绅和英国贵族的发展原因,要结合中英两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特征进行分析。(2)中国士绅和英国贵族对本国历史产生的影响,要结合君主专制、经济发展、社会秩序、文化传承等方面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制度下绅权和皇权是共存的”,中国士绅曾经起过限制皇权、防止暴政的作用;元明清三
18、代连共治也说不上,绅权成为皇权的奴役了。说明士绅成为维护君主专制的工具;“乡村担负起文化储存器的功能,保护了一批社会精英,使社会政治秩序得以重建,中华文明得以积累传承”。士绅维护了乡村社会的秩序;促进了文化的延续。英国士绅曾经促进了英国政治民主化,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的进程;“在政治改革运动中把握并遏制着社会进步的脉搏”,后来,士绅束缚了英国现代化,最终走向穷途末路。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我国历史教科书对美国宪法的评价“国会是资产阶级和地主控制的,这部宪法保障了美国资产阶级的利益,它可耻地保存奴隶制度,把种族歧视固定下来,使广大的劳动者失去了起码的政治和经济权利。它所宣布的
19、“自由”意味着种植园主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巩固,意味着剥削的自由。”世界近现代史(高级中学课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年版“美国宪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宪法所确立的主权在民、三权分立、共和制等原则,为美国在此后两百多年间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也为后来许多国家所效仿。近代社会民主思想与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比较两份教科书节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中的主要不同,并分析导致这种不同的原因。【答案】评价侧重不同:1958年版侧重于批判美国资产阶级代议制虚伪性;2005年版从人类政治文明建设的高度肯定了美国民主共和制的历史意义。(4分)原因:前者,美国对新中国实行孤立封锁敌视政策;国
20、内“左”倾思想的出现;中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对立。(4分)后者,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中美关系的正常化等因素促进两国联系全面加强;思想解放,意识形态的影响日渐淡化,因此能更理性地看待美国。(4分)考点:我国不同时期对美国宪法的认识。从1958年这一时期的教科书中关于宪法的评价“宪法保障了美国资产阶级的利益,它可耻地保存奴隶制度,把种族歧视固定下来,使广大的劳动者失去了起码的政治和经济权利”可以看出此时对美国的宪法是基本上持否定的态度的,但是在2005年版本的教科书上重点关注的是美国的政体的结构,关注的是美国宪法的影响,二者明显的不同,主要原因要从当时中国的政治环境和后来中
21、国的改革开放等角度进行分析。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周文(即西魏宇文泰,北周建立后追尊为文帝)方欲革易时政,务弘强国富人之道,故绰得尽其智能,赞成其事。(苏绰)又为六条诏书,奏施行之。其一,先修心(以理人之要,在于清心而已。夫所谓清心者,非不贪货财之谓,乃欲使心气清和,志意端静);其二,敦教化(教之以孝悌,使人慈爱;教之以仁顺,使人和睦;教之以礼义,使人敬让);其三,尽地利(诸州郡县,每至岁首,必戎敕部人,无问少长,但能操持农器者,皆令就田,垦发以时,勿失其所);其四,擢贤良(凡所求材艺者,为其可以理人。是故将求材艺,必先择志行,善者则举之,其志行不善则去之);其五,恤狱讼(性则
22、为善,情则为恶。善恶既分,赏罚随焉。赏罚得中,则恶止而善劝;赏罚不中,则人无所措手足,则怨叛之心生);其六,均赋役(租税之时,虽有大式,至于斟酌贫富,差次先后,皆事起于正长,而系之于守令。若斟酌得所,则政和而人悦;若检理无方,则吏奸而人怨)。摘编自北史苏绰传(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魏孝文帝改革与西魏苏绰改革的相同点。(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魏苏绰改革的作用。(6分)【答案】(15分)(1)都为了革新时政,富国强兵;都整顿吏治,选贤任能;都重视农业,平衡赋役;都加强教化。(9分)(2)促进了西魏社会的发展;推动了民族交融;增强了西魏的实力,为后来北周统一北方奠定基础。(6分)考点:北魏孝文帝改革。(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北魏孝文帝改革与西魏苏绰改革的相同点主要从两个改革目的的相同、内容的相同进行比较即可,做好本题关键在于抓住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目的和内容来去以此类推西魏苏绰改革的目的和内容即可,因为相对来讲对于考生更熟悉北魏孝文帝改革。(2)西魏苏绰改革的作用也可以结合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作用来进行答题,例如,可以从民族融合、社会发展、富国强兵、国家统一等等角度即可。但是在回答西魏苏绰改革的作用时一定要从多角度进行解答,而不要只从一个角度进行解答,本题的难度并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