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1.远古时期的世界经济发展有着共同的规律和特点,东方和西方经济的相似性主要是由自然条件的影响和人类自身进化的因素决定的。这种“相似性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是A早期国家形成 B阶级社会出现 C生产力水平低 D.交流和联系少2.尧舜禹时期的战争,其目的已较以前有了很大变化,不再是单纯的部落之间的复仇械斗和对生活居地的争夺,更多的是对财富与战俘
2、的掠夺,甚至是满足部分首领的私欲。可见当时A分封制已施行 B私有制已经产生 C禅让制被破坏 D.奴隶制得到确立3.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将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的各个地区的历史发展形态区分为26个文明,并指出“所有的文明在哲学上是同时代的,在价值上是相等的。这实际强调了A.历史的客观性 B哲学的辩证性 C文明的多元性 D.文明的关联性4. 右图是汉谟拉比法典的石柱,其上部雕刻着两河流城的太阳神沙玛什正在授予汉谟拉比象征权利的魔标和魔环,而汉谟拉比头戴传统的王冠,神情肃穆,举手宣誓。其寓意体现了 A.天人合一 B.君权神授 C.天赋人权 D.法律至上 5.尼罗河泛滥时不能耕种,埃及人把不能耕种的时间刻在杆
3、上加以记录,比较后发现两次泛滥的间隔期大约是365天,总结归纳后他们发明了太阳历,并以此来确定农时。这反映了A.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制约 B自然条件决定了农业文明的高度C.天文历法与生产实践的辩证关系D.农业生产与社会科学的对立统一6.亚述帝国的战俘一般被用来补充亚述国内的劳工队伍,从事耕种和手工劳役。比如北以色列国在公元前705年被亚述攻破后,2.7万犹太人就被发配为奴。这表明亚述帝国是A.手工业发达国家 B开放的移民国家C.奴隶制军事体制国家 D.封建制君主专制国家7. 波斯行省总督在法律上和国王同样拥有大权,其命运有时会被国王所左右,但在日常管理和实际政治运作中,往往需要波斯行省总督
4、更有效率地自行决策。这表明当时的波斯帝国A.封建专制和中央集权相结合 B.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C行政大权和决策大权相统一 D.世俗权力和宗教权力相统8.与古希腊的城市国家相同,罗马军制的基本原则是由市民自备装具服义务兵役。其实,兵役与其说是一种义务,倒不如说是种代表荣誉的高贵权利。 由此可见,罗马军队A.缺乏强大战斗力 B.属于雇佣兵性质C.基本是贵族参加 D.主要由公民组成9.上古西亚地区的跨区城贸易,沟通了两河流城、伊朗高原、印度河流城、中亚地区、安纳托利亚、东地中海沿岸以及埃及和希腊世界。在丝绸之路开辟之后,西亚地区的贸易逐渐被纳入沟通东西方的世界贸易体系之中。据此可知,西亚地区的贸
5、易发展推动了A.物质文明的扩展 B东西文化的碰撞C.隔绝状态的打破 D.贸易体系的完善10.腓尼基是当时地中海贸易网络的枢纽,因此腓尼基字母很快在地中海地区传播,演化出来的亚兰字母和希腊字母更是意义重大。材料可用于论证A.古希腊文明的现实意义 B.古罗马文明的历史价值C西亚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D.印度对国际交流的影响11.举行臣服礼时,附庸一般要亲自跪在领主的面前 ,两手交叉置于领主的手中,并宜暂:“我立誓效忠和依附于你,正如一个仆人须效忠于主人。”领主交给附庸一柄旗子、一根手杖和一张约书,或其他的标志物,以表示给附庸财产并保护他。设定这样一套仪式旨在A.增强臣服礼仪式感 B强化契约意识C强调国
6、王权力至上 D.强调义务关系12.西欧各庄园法庭一般由封建主或他的管家主持,其主要职责是依据习惯法或村法对本庄园不能完成劳役、消极怠工或未按照规定纳税等有损领主利益的佃户进行处罚。这表明庄园法庭的主要功能是A解决封建主与农奴之间的矛盾B处理经济纠纷的案件C以收取罚金的方式来解决纠纷D.维护封建领主的利益13. 12、13世纪时,西欧实物地租逐渐多起来,与劳役地租并存。接着是货币地租开始获得发展,渐渐取代劳役地租和实物地租,地租形态更替的最直接影响是A农产品的商品化率提高 B农奴经济负担加重C地租形式进一步多元化 D.庄园制度逐渐瓦解14.基督教认为,人的灵魂不死,人人都有来世,并为现世的恶人与
7、善人建构了不同的彼岸世界-地狱与天堂。基督教一方面承认人有原罪,另一方面指出任何人都不是因为原罪而是因为自己作恶而坠入地狱的。材料说明基督教A是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工具B迎合了社会发展的需要C具有劝善抑恶的社会功能D严重束缚人们个性的发展15.从下列表格的内容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阿拉伯人数学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人从0到9 的计数法,使之形成了我们现在常用的“阿拉伯数字”,并创造了完整的代数学医学阿拉伯人著写的医学集成和医典两部书、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经典文学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但丁的神曲、薄伽丘的十日谈、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等名著,都受到了天方夜谭创作方法的影响沟通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
8、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A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伊斯兰文化B首先发明了阿拉伯数字C.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发展D.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16.关于印度超日王时期的政治情况,法显有这样的记述:“王治不用刑间,有事者但罚其钱,随事轻重,虽复谋为思逆,不过截右手而已,这反映了印度当时A.实行仁政 B重视民本C刑罚较轻 D.政局稳定17.天和三年(1683年),第五代将军德川纲吉颁布了以日文和汉文混合体撰写的天和令(15条),其中不再有元和令宽永令宽文令中都强调的条文“专心修炼文武弓马之道”,而增加了条文“厉行忠孝,重视礼仪。这表明A儒家文化改变了日本法制B日本中央集权体制开始瓦
9、解C日本文字深受汉字的影响D.幕府开始向文治政治转变18.桑海黑人史学家马哈茂德卡迪写道,“桑海的所有重要人物都精通战争艺术。他们非常勇敢,非常大胆,又善于用兵。”这一现象促成桑海帝国A.灭亡了加纳帝国 B中央集权的衰落C成为西非的霸主 D.疆城延伸至南欧19.14世纪中叶,马里使用玛瑙贝作为等价物,但当时玛项贝只流行于加奥等地。廷巴克图、杰内等商业发达城市直到16世纪初才使用玛瑙贝,而塞内加尔、冈比亚等西部地区更是未曾流行玛瑙贝.许多地方仍实行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这表明马里当时A. 货币流行范围小 B.玛瑙贝是主要货币C.西部经济很落后 D.商品经济发展缓慢20.庙宇和府邸建在城市的中心广场
10、周围,与碑石、石座(祭祀时最高统治者的宝座)、球戏场组成宏伟的建筑群, 这显示出玛雅社会宗教与政治的合一和集权。 平民百姓则散居在城市郊外。材料中房屋建筑的布局A.反映了玛雅宗教地位高 B.体现了玛雅的社会面貌C.表明玛雅公共设施齐全 D.扩大了中心城区的面积第II卷(非选择题:共60分)21 (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印度“北背高山,三垂大海”, 高耸入云的崇山峻岭,浩瀚无垠的汪洋大海对于古代印度人民来说是充满了神秘和力量的。而印度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该地区相应的气候给印度人民带来了暴雨和酷热。人力无法改变这一切,甚至不能给出一个令人满意的解释。人类在自然面前感到自身的渺小和无
11、助,因此幻想出一个超人间的力量在主宰和控制这些现象,并用不同的形式来进行祷告和祈求,产生了原始的宗教。而在社会方面,印度社会也存在着产生宗教的因素。印度历史上一直都是小国林立,征战不断,而且不断地受到外族的入侵,社会动荡不安,加上阶级压迫,人民的生活更是凄惨和痛苦。可是当时的人民还不能正确地揭示痛苦的根源,认为人的命运、祸福贵贱都是生来就注定了的,是由神在操纵控制着的。 -一摘编自宗教概况.印度宗教对当代社会的影响材料二 在婆罗门教法时期,古印度因雅利安人的入侵并在原始宗教的影响下产生了婆罗门教,开始了种姓制度,并在“吠陀”文献中加以文字化.同时,因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此时期产生了“迦提”集团
12、,这种细分,使种姓之间的界限更加严格。另外,古印度法律的重要渊源之一律藏也在此时期产生;到了印度教时期,婆罗门教通过自身改革适应了社会发展,并再次成为印度国教,印度法律文献的代表作摩奴法典诞生,种姓制度得到进一步强化。-摘编自傅然种姓制度在古印度法律中的演变(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印度宗教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因素。 (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古印度种姓制度长期存在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与宗教之间的辩证关系。(9分)22 (15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西欧城市数量在1100年至1300年间增加了10 倍。.城市非常需要劳动力,其以各种方式和封建领主争夺农民,甚至
13、给农奴赎金来吸引他们流入城市,而农奴或佃农因谚语所说“城市空气使人自由”,也乐于改变生活方式。至1300年,西欧的旧庄园制已变为有名无实、苟延残喘的空虚骨架。.城市涌现了新兴市民阶级,在西欧中世纪封建领主的土地所有权和政治统治权结为一体的条件下,这些市民阶级以赎买或武力方式从封建领主那里获得不同程度的自治权,建立了有不同程度自自治权的城市共和国或自治市,成立由工商寡头、新贵族控制的独立政府,制定自己的宪章和行政管理制度。-摘编自姚介厚、李鹏程、杨深西欧文明材料二 唐代至明清,江南地区有很多新城市兴起,在数量上和商业繁荣的程度上渐渐都超过了北方。明清时期的苏州、南京、杭州、松江等城市的繁荣,不仅
14、因为它们是该地区的政治中心,也因为这些城市的手工业(如纺织业等)及其附近地区的农业非常发达。临近运河和长江沿岸的山东临清、济宁,江苏的淮安、杨州,湖北的汉口,江西的九江等地方成为附近货物的集散地.明朝和清朝在淮安、济宁、扬州等地驻扎有总督或巡抚这样的大官,对外贸易港口也派驻有专职的管理机构,如唐宋的市舶司等。-摘编自郑昌淦关于中国古代城市兴起和发展的概况(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欧城市发展带来的影响。 (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中世纪西欧的城市与明清城市的区别。并说明明清城市发展特征形成的原因。(9分)23 (15分)有学者在分析了古代文明史后得到了这样的认
15、识:“希腊文明与西亚、北非文明的冲突,促进了两大文明的融合,而不是一个文明消灭另一个文明和一个文明吃掉另一个文明。”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交叉的文明类别简介两河流域的埃及文明从拉斯含姆拉、盖特奈和美吉索等叙利亚和巴勒斯坦遗址出土的雕像、狮身人面像和装饰图案,都表现出了埃及的艺术风格。在巴勒斯坦发现的古埃及陶制品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定居于此的埃及人制作的一些厨房器皿,其中有完全埃及风格和埃及、巴勒斯坦混合式等风格;另一种是从埃及进口的器皿, 如带有波状花纹和手柄的圆柱形容器埃及的希腊文明埃及的剧院、雕刻艺术品等与希腊作品相似。如亚历山大的头像,它属希腊利西普斯流派的传统。在绘画方面,亚历山大城既
16、有埃及风格,也有希腊风格,如安富希的一个陵墓就有两种风格的绘画,这座陵墓主墓室的建筑式样和壁画,都混合着埃及和希腊两种风格。在科学技术方面,亚历山大城是当时的学术中心,云集了世界一流学者 ,创立了许多新的学说。执教于亚历山大城的欧几里得写下的几何学原理,奠定了古典几何学的基础。阿基米德早年游历埃及,在亚历山大从事学术研究,结识并受业于许多知名学者,这位数学家和力学家,不仅发明了多种机械,而且创立了“阿基米德定理”,这些成就既是希腊的也是埃及的,并由埃及得以保存和传播亚述文明公元前1595年,亚述人以美索不达米亚北部的底格里斯河为中心,用占强大优势的军事力量占领了巴比伦。亚述人吸收巴比伦文化,使
17、用巴比伦语言以及奉尊巴比伦的神衹。.亚述的骑兵技术和一些军事制度通过中亚传到欧洲和东亚,不但古希腊人从中受益,匈奴等游牧民族也从那里学到骑术,华夏地区也受益良多。亚述在对外征服中占有了广大地区,它们成为亚述的巨大市场和贸易通道,其中两河流城、腓尼基等地是商业贸易十分发达的地区。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该学者认识的理解。24(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世纪的阿拉伯人继承和发展了古代希腊的理性传统,在实验科学、医学、化学、数学、天文学等各方面取得了领先全球的成就。阿拉伯天文学家的“图斯双圆”理论出现在300年后的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中,现代天文学中的很多名
18、称和术语来自阿拉伯天文学家,欧洲语言中的大多数星宿的名称都来源于阿拉伯语。从12世纪开始,许多希腊哲学著作的阿拉伯文译本又重新译成欧洲各种文字,欧洲人才重新听到亚里士多德的名字,接触到真实的希腊古典哲学著作。从阿拉伯世界涌来的知识潮流,给欧洲带来了向心灵解放的“大跃进”,促进了发展自由思想的伟大进步,推动了文艺复兴的到来。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也是经阿拉伯人之手,逐步传入西欧。-摘编自蔡德贵中世纪阿拉伯人对哲学和科学的贡献材料二 拜占庭帝国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果,在以后的时代里,它无视西欧城市出现后悄然兴起的文明新因素,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拜占庭人认为。他们的职责在于
19、保存祖先的遗产而不在于创新,这种封闭保守的心态持续了若干世纪之后,拜占庭文明终于被历史大潮淘汰。 (1)根据材料一,概括阿拉伯对欧洲社会的影响,并据此回答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明交流中所起的作用( 6分)(2)请举例说明材料四中拜占庭帝国曾取得的“辉煌成果。(2分) 材料中认为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2分)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你能得到怎样的启示?(5 分)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历史答案第I卷(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345678910CBCBCCBDAC11121314151617181
20、920BDACDCDCDB第II卷(非选择题:共60分)21、答案:(1)因素:灾害频繁使人们对自然的崇拜和对神的信仰特别强烈:民族战争和阶级压迫导致民众生活困苦,认识的局限性使人们只能寄希望于宗教;统治阶级利用宗教对民众加以控制;等等。(6分)(2)原因: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剧了贫富分化现象,使种姓间的界限更为明盟:法律对种姓制度的保护:要罗门教自身的改革适应了种姓制度继续存在的社会形势;等等。(6分)辩证关系;种姓制度是在宗教影响下产生和发展的,而种姓制度反过来也促进了宗教的改革和发展,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3分,言之有理即可)22、(1)影响,进一步瓦解了封建建农奴制和庄园制:有利于城
21、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从封建割据向中央集权君主制过渡(或城市工商业者发展为市民阶级,成为反封建的政治力量)起了重要作用促进了近代政治法律制度的形成:对西欧中世纪文明演进 有巨大、深远的影响。 (6分,答出三点即可)(2)区别:西欧:城市经济独立,政治自治:城市市民自由.明清:城市的行政功能突出,国家操纵城市的经济大权:城市规模大且经济发达原因:明清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国的城方一向都是在体制内发展的,城市经济隶属于封建经济,城市发展受政府控制23、示例:该学者阐述了古代帝国的领土扩张极大地促进了世界文明的交融,我认为这一认识是正确的。(2分)人类文明起初仅限于亚非欧大陆的若干地区,相互之
22、间联系很少。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几大文明具备了稳步扩大的潜能,这使得文明开始扩展。古代埃及文明主要向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扩展,在鼎盛时期,势力曾到达两河流域,并与西亚地区的大国争霸。这种争霸和扩张使得埃及文明扩展到两河流城,西亚地区的经济文化如雕像、陶瓷等受到埃及文化的影响。公元前4世纪末,马其顿亚历山大入侵波斯帝国,先后占领小亚细亚、埃及、两河流城和伊朗高原,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亚历山大任用马其顿人和希腊人担任主要职务,推广希腊文化。因此北非的埃及等地区受到了希腊文化的深刻影响,如艺术、科学等领域都有这些特征。西亚文明从两河流域南部向周边地区扩张,亚述帝国不仅统一了整个两河流域地区和小
23、亚细亚的一部分,而且一度征服埃及,建立了历史上空前的大帝国。这就导致西亚文化影响到了北非、欧洲等地区,使得几大文明更好地交流和融合。(11分)总之,由于战争等因素,各大文明尤其是希腊和西亚北非文明出现了交融的情况,这有利于人类历史的发展和进步,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2分)(“示例”仅作闻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24、 (1)影响:阿拉伯人在自然科学领城取得了领先全球的成就,影响了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将被湮没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成果保存下来并重新传回欧洲,为文艺复兴提供了条件。(4分)作用: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桥梁、媒介。(2分)(2)成果:圣索菲亚大教堂、罗马民法大全等。(答出其他成果也可,任答一个给2分)原因: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封闭保守、不思创新认识:世界文明具有多元性和共容性;文明在交流中发展,在创新中进步;封闭导致落后,开放促进发展;闭关锁国导致落后挨打;开放促进国家繁荣富强。(4分,任答2点且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