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整合与演练(六)1专题知识概览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经济政策 核心 内容 古代中国以农立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以小农个体经营为主的小农经济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中国古代手工业如纺织业、陶瓷业和冶铸业生产长期领先世界,享誉海内外 古代中国商业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连。城市、“市”和商人等商业元素不断发展。古代商业长期受到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始终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而存在 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政策。前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后期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明清时期的“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抑制和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成长,导致中国错失了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
2、转变的机遇 专题 主旨(1)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手工业技术先进,享誉世界(2)古代中国官营手工业和民间手工业多种经营模式并存(3)古代中国商业不断发展。明清时期,影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重农抑商、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 视角一 史学素养生态史观分析古代中国农业的利弊得失 精要点拨 生态史观主张从地理环境的生态结构出发,运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与解释人类文明发展模式。古代中国形成了发达而牢固的农业经济,并促使古代中国人很早就对天、地和人的关系进行深入思考,产生了朴素的辩证自然观,构建了优秀的生态文化,提出了许多生态经济思想,成功地创造了一些生态经济模式
3、、生态生产技术。2热考视角演练演练1 众木尽噘。至当种时,伺有雨候,则前,借其灰以粪。明日雨作,乘热下种。上述耕作方式是()A.刀耕火种 B.铁犁牛耕 C.耜耕 D.耦犁 答案 A 视角二 史研方法辨别史料史据 精要点拨 第一手史料是直接真实反映历史面貌的信息,如遗迹遗物等,是研究历史最有力的证据,学会对史料史据的初步断定是中学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演练2 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在各类农具中占主要地位。能够佐证这一说法的最有力证据是()A.古籍文献中关于“铁”的记载 B.史记等史学著作记载流传的故事 C.战国时期的历史遗迹中出土的铁农具远远多于其他材质农具 D.当代学者运用技术手段进行的验证 解析
4、 历史遗存是第一手资料,是最可靠的佐证材料;A、B、D三项均带有主观色彩。答案 C 视角三 文明交流“一带一路”文明印记 精要点拨 中国“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促进沿线文明交流,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演练3(加试)(2015年9月浙江选考调研)下图中的路线反映了某一历史事件。给该图拟一个标题,最合适的是()A.秦朝开辟“五尺道”B.汉代丝绸之路畅通 C.玄奘西行取经求法 D.松赞干布遣使唐朝求婚 解析 图示显示该路线到达天竺,可判断C项符合题意。丝绸之路应更远至西亚地中海沿岸;D项应更近吐蕃以东。答案 C 视角四“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历史与
5、现实的贯通 精要点拨 新时期文化旅游成为各地宣传名片,再现古代地方繁荣的商业演出,名人诞生地等宣传主题层出不穷,带动文化产业经济发展。演练4 下图为大型河南开封著名景区清明上河园上演的大型实景演出东京梦华,向游人展示原汁原味的宋代京城风范。下列现象不适合出现在演出场景里的是()A.街道两旁复古式的店铺林立 B.场内见有专门娱乐的场所瓦子 C.买卖时间击鼓开市敲钟闭市 D.工匠用煤冶铁,锻造农具 解析 宋代坊市界限完全打破,交易时间也不再受政府直接监管,故选C项。答案 C 视角五 关注地方历史古代江浙经济发展 演练5(2013浙江文综,节选)史料 下表摘编自明清史志资料 松江府“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由供百万之赋全赖此(棉织)一机一杼”苏州府“郡城之东,皆习机业。计日受值”;盛泽镇“俱以蚕桑为业”嘉兴府 王江泾镇“多织绸,收丝缟之利,居者可七千余家”湖州府“俗皆织绢”;“惟湖以蚕官赋私负咸取足焉”;南浔镇“烟火万家”探究 指出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说明农业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阅读史料,概括明清时期江南经济的主要变化。提示:特点: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关系:农业经济为主,商品经济处于从属地位。变化: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纺织业显著发展,市镇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