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命题人:陈伯军 审题:孙青 一、选择题(130题每题1分,3140题每题2分,共50分)1下列选项中,含有相同元素的一组化合物是A纤维素和氨基酸B脂肪酸和磷脂C腺苷三磷酸和核糖核酸 D胆固醇和血红蛋白【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纤维素只含有C、H、O三种元素,氨基酸的基本组成元素是C、H、O、N,A项错误;脂肪酸的元素组成是C、H、O,磷脂的元素组成为C、H、O、N、P,B项错误;腺苷三磷酸和核糖核酸的元素组成都是C、H、O、N、P,C项正确;胆固醇的元素组成都是C、H、O,血红蛋白的基本元素组成是C、H、O、N, D项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
2、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2苹果含有元素Zn,Zn是形成与记忆力息息相关的蛋白质不可缺少的元素,儿童缺Zn,就会导致大脑发育不完善。因此,苹果又被称为记忆之果,这说明无机盐离子A对维持酸碱平衡起重要作用 B对维持细胞形态有重要作用C对调节细胞内的渗透压有重要作用 D对维持生物体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Zn是形成与记忆力息息相关的蛋白质不可缺少的元素,儿童缺Zn,就会导致大脑发育不完善,据此可说明:无机盐离子对维持生物体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A、B、C三项均错误,D项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细胞中的无机盐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
3、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3生长在含盐量高、干旱土壤中的盐生植物,通过在液泡中贮存大量的Na而促进细胞吸收水分,该现象说明液泡内Na参与A调节渗透压 B组成体内化合物 C维持正常pH D提供能量【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液泡中贮存大量的Na可导致细胞液的浓度增大,渗透压升高,从而促进细胞吸收水分,该现象说明液泡内Na参与调节渗透压,A项正确,B、C、D三项均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细胞中的无机盐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4下列过程中,涉及肽键数量变化的是A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的复制 B用纤维素酶处理植物细胞
4、C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 D蛋清中加入NaCl使蛋白质析出【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染色体的复制包括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蛋白质的合成过程涉及到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键,A项正确;纤维素酶可催化纤维素(多糖)水解,此过程没有涉及肽键数量的变化,B项错误;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是主动运输的过程,没有涉及肽键数量变化,C项错误;蛋清中加入NaCl使蛋白质析出,没有涉及蛋白质的合成和分解,也没有涉及肽键数量变化,D项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细胞中的蛋白质、酶的特性、主动运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5下列关于糖的叙述,正确的是A
5、葡萄糖和果糖分子均有还原性 B葡萄糖和麦芽糖可被水解C构成纤维素的单体是葡萄糖和果糖 D乳糖可以被小肠上皮细胞直接吸收【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葡萄糖和果糖分子均属于还原糖,均具有有还原性,A项正确;葡萄糖是单糖,不能被水解,麦芽糖可被水解为葡萄糖,B项错误;构成纤维素的单体是葡萄糖,C项错误;乳糖是二糖,只有水解为单糖才可以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D项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细胞中的糖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6有关生物膜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膜载体蛋白的合成不需要ATP B葡萄糖跨膜运输不需要载体蛋白C线粒体外膜与内膜的主
6、要功能不同 D变形虫和草履虫的细胞膜基本组成成分不同【答案】C考点: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蛋白质合成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7下表列出了某动物肝细胞和胰腺外分泌细胞膜结构的相对含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质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线粒体核内膜其他粗面滑面外膜内膜甲23516773202少量乙56011041707少量A细胞甲呼吸强度大于细胞乙 B细胞乙为胰腺外分泌细胞C细胞乙合成的分泌蛋白多于细胞甲 D不同细胞膜结构的含量不同取决于基因的不同【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线粒体内膜上分布着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甲的线粒体内膜面积
7、大于乙,说明细胞甲呼吸强度大于细胞乙,A项正确;细胞甲中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比细胞乙少,说明细胞甲是肝细胞,细胞乙是胰腺外分泌细胞,B项正确;胰腺外分泌细胞能分泌消化酶,消化酶为分泌蛋白,粗面内质网与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加工有关,而细胞乙的粗面内质网含量高于细胞甲,C项正确;不同细胞膜结构的含量不同,取决于相应的细胞在分化过程中的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同一个体的不同细胞含有相同的基因,D项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生物膜、分泌蛋白合成和运输、细胞分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8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生
8、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油脂和胆固醇C需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白质的合成与运输【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功能越复杂的生物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A项正确;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和胆固醇,B项错误;光合作用产生ATP在类囊体薄膜上进行,需氧呼吸第一、第二阶段产生的ATP依次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中进行,第三阶段产生的ATP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C项错误;核糖体没有膜结构,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白质的加工与运输,D项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生物膜、分泌蛋
9、白合成和运输、需氧呼吸及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9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 膜上的蛋白质分子也和磷脂分子一样,有水溶性部分和脂溶性部分B 有些光面内质网上有氧化酒精的酶,有些光面内质网有合成磷脂的酶C 钠离子并不都是以主动转运方式进出细胞D人体细胞内形成CO2的场所是细胞溶胶和线粒体【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生物膜上的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均具有水溶性部分和脂溶性部分,A项正确;光面内质网的功能多种多样,既参与糖原的合成,又能合成磷脂、糖脂以及糖蛋白中的糖成分,有些光面内质网上有氧化酒精的酶,有些光面内
10、质网有合成磷脂的酶,B项正确;钠离子进出细胞,有主动转运和被动转运两种方式,C项正确;人体细胞有氧呼吸形成CO2的场所是线粒体,无氧呼吸没有CO2产生,D项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10 如图是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各结构及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属于生物膜系统,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B是所有生物遗传物质的载体C与蛋白质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D有利于DNA和mRNA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实现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为核膜,属于生物膜系统,
11、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A项正确;为染色质,是真核生物遗传物质的载体,B项错误;是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C项错误;是核孔有利于mRNA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实现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D项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11图甲表示在一定条件下某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物质转化过程,图乙表示在适宜温度条件下该植物净光合速率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中过程分别表示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碳反应B图甲中四个过程不可能在同一个细胞中进行C图乙中光照强度为B时,细胞内X物质的产生速
12、率比Y物质产生速率要快D图乙中光照强度小于A时,两曲线重合的原因主要是二氧化碳浓度的限制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分析图甲可知:过程分别表示光合作用碳反应中的CO2的固定和C3的还原,A项错误;过程分别表示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在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中可同时进行四个过程,B项错误;图甲中的X物质为C3,Y物质为丙酮酸,图乙中光照强度为B时,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因此细胞内X物质的产生速率比Y物质产生速率要快,C项正确;光照强度小于A时,两曲线重合的原因主要是受光照强度的限制,D项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
13、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12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器在细胞质中的分布与细胞的功能相适应B线粒体是细胞内物质氧化和能量转换的主要场所C由rRNA和蛋白质组成的核糖体具有特定空间结构D高尔基体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加工和运输的场所【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是相适应的,细胞器是细胞结构的一部分,所以细胞器在细胞质中的分布与细胞的功能相适应,A项正确;对大多数真核生物来讲,物质氧化分解的主要方式是有氧呼吸,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有氧呼吸过程也是物质氧化和能量转
14、换的过程,B项正确;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由rRNA和蛋白质组成,具有特定的空间结构,C项正确;高尔基体主要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即参与某些蛋白质的加工和运输,但不参与蛋白质的合成,D项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13下列真核细胞结构与成分,对应有误的是A细胞膜:脂质、蛋白质、糖类 B染色体:核糖核酸、蛋白质C核糖体:蛋白质、核糖核酸 D中心体:蛋白质【答案】B考点:本题考查真核细胞结构与成分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
15、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14图中表示某细胞内的部分细胞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图是在高倍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 B此细胞不可能是原核细胞,只能是动物细胞C结构不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D结构和都存在DNA【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该图为电子显微镜下看到的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A项错误;图中的为中心体,中心体见于动物细胞和某些低等植物细胞,B项错误;结构为线粒体,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丙酮酸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发生在线粒体中,C项正确;结构分别表示线粒体和核糖体,线粒体含有少量的DNA,核糖体不含DNA,D项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有氧呼吸的
16、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15将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浸润在03 g/mL的蔗糖溶液中,1分钟后进行显微观察,结果见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L是细胞壁,M是液泡,N是细胞质B将视野中的细胞浸润在清水中,原生质体会逐渐复原C实验说明细胞膜与细胞壁在物质透过性上存在显著差异D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不宜作为该实验的实验材料【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图中L是细胞壁,M是液泡,因细胞壁是全透性的,所以N处是外界的蔗糖溶液,A项错误;在清水中,细胞会渗透吸水,发生质壁分离复原,B项正确;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而细胞壁是全透性的,说明二者在物质透
17、过性上存在显著差异,C项正确;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中央液泡,不宜作为该实验的实验材料,D项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16人体肝细胞内CO2分压和K浓度高于细胞外,而O2分压和Na浓度低于细胞外,上述四种物质中通过主动转运进入该细胞的是ACO2 BO2 CK DNa【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CO2和O2跨膜运输的方式都是自由扩散,A、B项错误;K进入细胞是从低浓度的一侧向高浓度的一侧运输的,属于主动转运,C项正确;Na进入细胞是从高浓度的一侧向低浓度的一侧运输,属于被动运输,
18、D项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17如图所示U型管中间被一种能允许水分子通过而二糖不能通过的半透膜隔开,先在两侧分别加入01 mol/L的蔗糖溶液和麦芽糖溶液,一段时间后左右两侧液面高度变化是怎样的?若向U型管右侧加入某种微量物质(不影响溶液浓度),右侧液面高度上升,那么加入的这种微量物质最可能是A右侧液面高度下降;胰岛素 B右侧液面高度下降;衣藻C两侧液面高度不变;麦芽糖酶 D两侧液面高度不变;蒸馏水【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先在两侧分别加入0.1 mol/L的蔗糖溶液和麦芽糖溶液,膜两侧
19、单位体积水分子数目相等,水分出入平衡,因此两侧液面高度不变;若向U型管右侧加入某种微量物质(不影响溶液浓度),右侧液面高度上升,说明水分子从左侧进入右侧速率大于从右侧进入左侧,左侧单位体积水分子数目多于右侧,则右侧的麦芽糖被分解为葡萄糖,导致单位体积水分子数目降低,所以加入物质为麦芽糖酶。综上分析,A、B、D三项均错误,C项正确。考点:本题考查渗透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18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描述,正确的是A白细胞通过跨膜运输的方式吞噬
20、衰老的红细胞B大分子有机物要通过载体蛋白的转运才能进入细胞内,并且要消耗能量C当主动转运发生在细胞逆浓度梯度吸收物质时,既需要消耗能量,也需要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D易化扩散和自由扩散都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既不需要消耗能量,也不需要载体蛋白【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白细胞通过胞吞的方式吞噬衰老的红细胞,A项错误;大分子有机物进入细胞内的方式是胞吞,不需要载体蛋白的转运,但要消耗能量,B项错误;主动转运,相关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C项正确;易化扩散和自由扩散都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都不需要消耗能量,但易化扩散需要载体蛋白,D项
21、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19关于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与癌变,下面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A细胞的癌变是正常细胞发生突变形成癌细胞的过程B细胞一旦发生衰老和凋亡过程,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立即停止C衰老的细胞中,线粒体的数量减少、体积变小D发生癌变的细胞,细胞周期将变长【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在环境中的致癌因子影响下,细胞内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而变成癌细胞,A项正确;细胞衰老和凋亡过程均有基因表达过程,因此,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并没有
22、立即停止,B项错误;衰老细胞中的线粒体数量减少,体积增大,C项错误;发生癌变的细胞,具有无限增殖能力,细胞周期将变短,D项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20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只含有DNA的生物,遗传物质是DNA B只含有RNA的生物,遗传物质是RNAC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物质是DNA D既含有DNA又含有RNA的生物,遗传物质主要是DNA【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只含有DNA的病毒,则遗传物质是DNA,A项正确;只含有RNA的病
23、毒,则遗传物质是RNA,B项正确;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既含有DNA又含有RNA,其遗传物质是DNA,C项正确,D项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生物的遗传物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21下图表示真核细胞一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同一个体所有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相同B细胞中的DNA含量加倍是在ea时期C与cdea相比,完成bc变化需要的时间短D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不同之处主要发生在ab时期和cd时期【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同一个体不同细胞,其细胞周期持续的时间不相同,分离旺盛的细胞,其细胞周期短一些,A项
24、错误;图示中的b到c过程表示染色质复制(实质是DNA复制),其结果导致细胞中的DNA含量加倍,即细胞中的DNA含量加倍是在bc时期,B项错误;cdea的变化发生在分裂期,bc变化发生在分裂间期,所以与cdea相比,完成bc变化需要的时间长,C项错误;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区别在于:前期纺锤体的形成不同,末期细胞分裂的方式不同,ab表示染色体解开螺旋变为染色质,此变化过程发生在末期,cd表示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变为染色体,此变化过程发生在前期,D项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变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25、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22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处于分裂间期和中期的细胞数目大致相等B观察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可清晰地看到核膜、核仁等结构C视野中不同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不相等D细胞是独立分裂的,可选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其整个分裂过程【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在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持续的时间最长,因此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数目多于处于中期的细胞数目,A项错误;在有丝分裂的前期,核膜逐渐消失、核仁逐渐解体,因此观察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看不到核膜、核仁等结构,B项错误;在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体数目为处于
26、其他时期细胞中的二倍,所以视野中不同细胞,所处的时期可能不同,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不相等,C项正确;在制作临时装片时细胞已经死亡,因此选一个细胞,不能持续观察其整个分裂过程,D项错误。考点:本题考查有丝分裂、观察植物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23.关于酶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A转录时,RNA聚合酶能与mRNA的启动部位相结合B酶的形成需要消耗ATP,ATP的形成需要酶的催化C酶与ATP均具有高效性与专一性D酶的形状一旦发生改变,酶将失去生物学活性【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转录时,RNA聚合酶能与DN
27、A的启动部位(启动子)相结合,A项错误;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RNA的形成需经过转录过程,蛋白质的形成需经过转录和翻译过程,转录和翻译都需要消耗ATP,ATP的形成需要ATP合成酶的催化,B项正确;酶具有高效性与专一性,ATP不具有专一性,C项错误;酶在催化过程中会发生形状的改变,其生物学活性并没有失去,催化结束后又恢复原状,D项错误。考点:本题考查酶与ATP、转录和翻译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24如图曲线表示在适宜温度、水分和一定的光强度下,甲、乙两种植物叶片的CO2净吸收速率与CO2浓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
28、是ACO2浓度大于a时,甲才能进行光合作用B适当增加光强度,a点将左移CCO2浓度为b时,甲、乙真正光合速率一定相等D甲、乙光合作用速率随CO2浓度的增大而不断增强【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CO2净吸收速率表示净光合速率,而净光合速率真正光合速率呼吸作用速率。CO2浓度大于a时,净光合速率大于零,说明真正光合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甲进行光合作用开始于a之前,A项错误;当CO2浓度为a时,甲的真正光合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适当增加光强度,真正光合速率会增大,a点将左移,B项正确;CO2浓度为b时,甲、乙的净光合速率相等,但真正光合速率不一定相等,C项错误;在一定CO2浓度范围内,甲、乙光合作
29、用速率随CO2浓度的增大而不断增强,D项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25下列关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裂间期,在细胞核中发生了DNA复制,转录和翻译B.细胞溶胶中只有分裂前期才能看到有小囊泡C.动物体内所有的细胞都处于细胞周期中D.分裂后期,染色体数和染色体组数都加倍【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有丝分裂间期的主要特点是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DNA复
30、制和转录的场所是细胞核,翻译的场所是核糖体,A项错误;浆细胞已经失去分裂能力,但在分泌抗体(一种分泌蛋白)的过程中,细胞溶胶中也会出现小囊泡,B项错误;动物体内有很多成熟的细胞不能进行有丝分裂,没有细胞周期,C项错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导致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体组数目也随之加倍,D项正确。考点:本题考查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26把盆栽的杜鹃花放在密封的暗室里,供给18O2,使之进行细胞呼吸。过一段时间后,将此花从暗室取出移至阳光下。较长一段时间后,下列哪些物质中
31、可能含有18O2植物体的水分子中 植物周围空气的CO2分子中 植物体内的淀粉中A B C D【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供给的18O2在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与H结合生成H218O,生成的H218O在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与丙酮酸被彻底分解成C18O2和H,生成的C18O2再参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生成淀粉等有机物。综上所述,A、B、C三项均错误,D项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有氧呼吸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27下列关于高等动植物连续分裂细胞的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处理G1期细胞,不影响其进入S期BS期细胞的
32、染色体数目已增加一倍CG2其细胞的细胞核DNA含量已增加一倍D用秋水仙素处理细胞群体,M期细胞的比例会减少【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用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处理G1期细胞会影响蛋白质的合成,进而影响细胞进入S期,A项错误; S期细胞进行DNA复制,染色体数目不加倍,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才加倍,B项错误; G2期细胞中的DNA在S期已完成复制,细胞核DNA含量已经增加一倍,C项正确;秋水仙素的作用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加倍的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进而不能形成子细胞,因此,用秋水仙素处理细胞,M期(分裂期)的细胞比例不会减少,D项错误。考点:本题考查有丝分裂、秋水仙素的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
33、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28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最可能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是A着丝点的分裂和细胞质的分裂 BDNA复制和中心粒复制C细胞板的出现和纺锤体的出现 D染色体数加倍和染色单体形成【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着丝点的分裂和细胞质的分裂,分别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A项错误;染色体复制和中心粒复制均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B项正确;细胞板的出现发生在有丝分裂末期,纺锤体的出现发生在有丝分裂前期,C项错误;染色体数加倍和染色单体形成,分别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和间期,D项错误。考点:本题考查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
34、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29如图为同一植物细胞处在有丝分裂两个不同时期的模式图,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a结构主要由纤维素和果胶组成 Bb表示细胞膜,c表示细胞核Cd结构的形成需要高尔基体的参与 De的蛋白质成分是在G2期合成的【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结构是植物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和果胶组成,A项正确;b表示核膜,c表示核仁,B项错误;d结构为细胞板,向四周延伸形成细胞壁,而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C项正确;e是纺锤丝,组成纺锤丝的蛋白质成分是在G2期合成的,D项正确。考点:本题考查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
35、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30甲图为典型的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示意图;乙图为有丝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核中DNA含量变化曲线,则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假设甲图代表的细胞处在细胞周期中,则甲图代表的细胞相当于乙图的cd区间B在细胞分裂周期中,既可消失又可重建的结构是甲图中的4、5,其消失时间是乙图的de区间C在细胞分裂周期中,可重建与消失的结构应为3,其重建时间为0b或fh,其余时间消失D甲图所示结构不可能代表细菌,但细菌分裂过程中也会出现DNA复制【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图甲所示结构为细胞核,假设图甲代表的细胞处在细胞周期中,则该细胞处于有丝
36、分裂间期,相当于乙图的ab区间或fg区间,A项错误;图甲中和分别表示核仁和核膜,在细胞分裂周期中,核仁和核膜会周期性地消失和重建,其消失的时间是有丝分裂的前期,对应于图乙中的bc区间或gh区间,B项错误;结构为3为染色质,在细胞分裂周期的间期(ab或fg区间)复制后,在前期(bc或gh区间)高度螺旋化成为染色体,在末期(ef或jk区间)染色体又解开螺旋成为染色质,因此结构3在细胞分裂周期中并没有消失,只不过是存在状态发生了变化而已,C项错误;图甲所示结构为细胞核,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组成,原核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因此甲图所示结构不可能代表细菌,但细菌分裂过程中也会出现DNA复制,D项正确
37、。考点:本题考查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细胞增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31下列关于膜结构的说法,错误的是A脂双层中的两层并不是完全相同的B含脂双层的膜都称为单位膜C磷脂比膜蛋白更容易移动D膜结构中的胆固醇与蛋白质一样,有的覆盖在膜表面,有的镶嵌在膜中【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磷脂双分子层中的两层是不完全相同的,如细胞膜的外侧含有糖蛋白,内侧没有,A项正确;单位膜是指由脂双层及嵌合蛋白质构成的一层生物膜
38、,因此含脂双层的膜都称为单位膜,B项正确;磷脂分子比膜蛋白分子的运动能力强,C项正确;胆固醇是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它嵌在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之间,使膜结构富有流动性,D项错误。考点:本题考查膜结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32如图为细胞的膜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膜中的与细胞识别有关 B细胞膜中的可能与细胞的选择吸收有关C线粒体内膜中的可能与ATP的合成有关 D叶绿体类囊体膜中的活性与温度有关【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细胞膜中的为磷脂双分子层,与细胞识别有关的是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A项错误;细胞膜中的为蛋白质,有的蛋白
39、质在物质跨膜运输中起载体蛋白的作用,因此可能与细胞的选择吸收有关,B项正确;线粒体内膜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有氧呼吸第三阶段释放的能量有一部分转移至ATP中,此过程需要附着在膜上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类的酶的催化,因此线粒体内膜中的可能与ATP的合成有关,C项正确;叶绿体类囊体膜上分布有与光反应有关的酶,该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所以叶绿体类囊体膜中的活性与温度有关,D项正确。考点:本题考细胞的膜结构与功能、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33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及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粗面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经高
40、尔基体加工的有些蛋白质不分泌到细胞外B光合作用中产生的ATP可用于各项生命活动C每个细胞中都只有一个细胞核 D卵细胞体积较大有利于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为胚胎早期发育提供所需养料【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细胞膜蛋白由粗面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经高尔基体加工,但不分泌到细胞外,A项正确;光合作用中产生的ATP用于暗反应阶段三碳化合物的还原,不能用于其他生命活动,B项错误;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C项错误;卵细胞体积较大,所含的营养物质多,有利于为胚胎早期发育提供所需养料,但相对表面积较小,不利于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D项错误。考点:本题考细胞结构及生命活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
41、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34细胞中不能合成ATP的部位是A线粒体的内膜 B叶绿体中进行光反应的膜结构C内质网的膜 D蓝藻(蓝细菌)中进行光反应的膜结构【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TP的形成途径是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真核细胞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能产生ATP,其场所依次为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膜,与题意不符,A项错误;在光合作用中,ATP产生于类囊体薄膜上,与题意不符,B项错误;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不能合成ATP,与题意相符,C项正确;蓝藻(蓝细菌)细胞中没有叶绿体,其光合作用中产生的ATP,是在进行光反应的膜
42、结构上进行的,与题意不符,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ATP的形成途径、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35猪笼草是一种食虫植物,为了验证猪笼草分泌液中有蛋白酶,某学生设计了两组实验,如下图所示。在35 水浴中保温一段时间后,甲、乙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双缩脲试剂,丙、丁试管中不加任何试剂,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A只有实验能 B只有实验能C实验、实验都能 D实验、实验都不能【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蛋白酶能催化蛋白质水解。依题意并结合图示分析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是猪笼草分泌液的有无,因变量是检测是否有蛋白质存在,其余对实验
43、结果有影响的因素都属于无关变量,无关变量应控制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依据实验设计的单一变量原则,实验组和对照组除了都加入适量且等量的蛋白质外,实验组还需加入适量的猪笼草分泌液,对照组应加入等量的蒸馏水,在35 水浴中保温一段时间后,观察并检测因变量。实验中酶作用的底物是蛋白液,因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呈现紫色反应,而蛋白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因此若用双缩脲试剂来检验,无论笼草分泌液中是否含有蛋白酶,实验中的实验组(1)和对照组(2)都会呈现紫色,不能达到实验目的;实验中酶作用的底物是蛋白块,若笼草分泌液中含有蛋白酶,则实验组(3)中的蛋白块消失,对照组(4)中的蛋白块不消失,因此能达到实验目的
44、。综上分析,B项正确,A、C、D三项均错误。考点:本题考查酶的特性及其实验设计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的能力。36有一瓶混有酵母菌和葡萄糖的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酒精和CO2的量如图所示(两种细胞呼吸速率相等),在氧浓度为a时A酵母菌只进行厌氧呼吸 B2/3的葡萄糖用于厌氧呼吸C1/3的葡萄糖用于厌氧呼吸 D酵母菌停止发酵【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有氧呼吸的反应式: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时,每分解1mol葡萄糖,需消耗6molO2,同时释放6molCO2;依据无氧呼吸的反应式:酵母菌进
45、行无氧呼吸时,每分解1mol葡萄糖,产生2molCO2,同时产生2mol C2H5OH。曲线图显示:氧浓度为a时,CO2释放量为15mol,酒精生成量为6mol,说明酵母菌的有氧呼吸和厌氧呼吸同时进行,酵母菌并没有停止发酵,A、D项错误;酒精来源于酵母菌无氧呼吸,依据无氧呼吸反应式可推知有3 mol 的葡萄糖用于厌氧呼吸,同时产生了6mol 的CO2,则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的CO21569mol,依据有氧呼吸反应式可推知有1.5 mol 的葡萄糖用于有氧呼吸;综上分析,用于厌氧呼吸的葡萄糖3(1.53)2/3,B项正确,C项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
46、,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37图为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在适宜条件下栽培小麦,如果突然将c降低至极低水平(其他条件不变),则a、b在叶绿体中含量的变化将会是Aa上升、b下降Ba、b都上升 Ca、b都下降 Da下降、b上升【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分析图示可知:a、b代表H和ATP,c代表CO2。若突然将CO2降低至极低水平,会立即引起CO2固定过程减弱,生成的C3减少,使得C3 还原过程减弱,H和ATP的消耗速率减小,导致叶绿体中的H和ATP的含
47、量上升。综上所述,B项正确,A、C、D三项均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38夏季晴朗的一天,甲乙两株同种植物在相同条件下CO2吸收速率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植株在a点开始进行光合作用B乙植株在e点有机物积累量最多C曲线bc段和de段下降的原因相同D两曲线bd段不同的原因可能是甲植株气孔无法关闭【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分析图示可知,a点时CO2吸收速率为零,说明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光合作用在a点
48、之前就已经开始,A项错误;只要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就有有机物积累,图中618时,有机物一直在积累,所以18时植物体内有机物积累量最大,B项错误;曲线bc段下降的原因是由于蒸腾作用过强,细胞失水过多导致气孔关闭,吸收的二氧化碳减少造成的,de段下降的原因是光照强度的减弱,C项错误;乙植株出现bd段的原因是气孔关闭,但是甲植株没有出现该现象,说明甲植株没有出现气孔关闭的现象,D项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
49、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39关于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G2期细胞, 可发现每条染色体已经包含有两条染色单体B有丝分裂后期分离的染色体以相同的速率分别被纺锤丝拉向两极C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排列在赤道面上D在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后其数目加倍【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G2期细胞中的染色体已经复制,但仍然呈细丝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每条染色体已经包含有两条染色单体,A项错误;有丝分裂后期,分离的染色体以相同的速率分别被纺锤丝拉向两极,B项正确;有丝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面上,C项错误;在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后
50、,其数目不变,D项错误。考点:本题考查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40用32P标记的磷酸盐浸泡豌豆幼苗,追踪放射性的去向以研究豌豆根尖细胞分裂情况,得到根尖细胞连续分裂的时间(单位:h)的数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DE阶段发生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 BCD阶段完成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CBC阶段结束时DNA含量增加一倍 D“CDDE”为一个细胞周期,等于173 h【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在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持续的时间最长,所以图示中的BC与DE均为有丝分裂的间期,AB、CD与EF均为分裂期。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
51、发生在分裂期,A项错误;完成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发生在间期,间期结束时DNA含量增加一倍,B项错误,C项正确;“ABBC”或“CDDE为一个细胞周期,等于173 h, D项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周期、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二、非选择题(每格分,共分)41.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生物技术专题方面的问题:(1)表是一种培养基配方,请回答下列问题:该培养基高压蒸汽灭菌时要在g/cm2压力下灭菌30分钟,
52、为了防止尿素加热分解,需要单独用过滤去除细菌。该培养基属于什么培养基(多选)_。A液体 B固体 C鉴定 D选择 E天然如果要对培养的菌落进行纯化,一般采用方法,操作的第一步及每次画线之前都要对接种环进行处理,目的是对接种环进行_。制备培养基的操作步骤是_。(用下列字母排序)a倒平板 b计算 c溶化 d称量 e灭菌Aabcde BebdcaCbdcae Dbdcea(2)如图是植物组织培养的示意简图,请回答下列问题:A B CB表示的是_,它是由高度液泡化的、呈无定型状态的薄壁细胞组成。A能被培养成为C的根本原因是_;植物激素中_是启动细胞分裂、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性激素。【答案】(1)500G
53、6玻璃砂漏斗 BD 平板划线法 灼烧灭菌 D (2)愈伤组织 A具有发育成该种植物所需的全部基因 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解析】试题分析:(1)该培养基高压蒸汽灭菌时,为了防止葡萄糖分解碳化,要在500g/cm2压力下灭菌30分钟,为了防止尿素加热分解,需要单独用G6玻璃砂漏斗过滤去除细菌。该培养基配方中加入了凝固剂琼脂,为固体培养基;该培养基配方中还加入了尿素,可用于筛选分解尿素的细菌,因此又属于选择培养基。 一般采用平板划线法对培养的菌落进行纯化;操作的第一步及每次画线之前都要对接种环进行灼烧处理,目的是对接种环进行灭菌。制备培养基的操作步骤是:b.计算d.称量c.溶化e.灭菌a.倒平板,即D
54、项正确。 (2)依据植物组织培养过程可知,B表示的是愈伤组织。 A是离体的器官、组织或细胞,C是完整的植物个体,A能被培养成为C的根本原因是:A具有发育成该种植物所需的全部基因。植物激素中的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是启动细胞分裂、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性激素。考点: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培养、植物组织培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42.现代人吃什么都讲究天然,所以目前市场上果汁饮料、果酒、果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请回答:(1)果汁中的果胶不仅影响_率,还使果汁浑浊,制备时常加入来自_等微生物的果胶酶。为便于工业化使用,常对酶采用_技术,常用方
55、法有吸附法、包埋法等。(2)苹果醋是最受欢迎的饮料之一,其生产过程中利用了_的发酵作用,过程需将温度控制在_。(3)喝剩的葡萄酒放置一段时间后变酸的原因是_。(4)在果酒酿造过程中,如果果汁灭菌不严格,含有醋酸菌,在酒精发酵旺盛时,醋酸菌能否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_(填“能”或“不能”)。请说明理由:_。(5)若要提高果醋的产量,发酵过程中关键要提供_、_等条件。【答案】(1)出汁 黑曲霉(或苹果青霉) 固定化酶。 (2)醋酸菌 2530(3)空气中的醋杆菌混入葡萄酒后发酵产生了醋酸(4)不能醋杆菌是好氧细菌,而果酒发酵为无氧环境,醋杆菌无法生存(5)有氧环境 适宜的温度和pH【解析】试题分
56、析:(1)果汁中的果胶不仅影响出汁率,还使果汁浑浊。因果胶是植物细胞壁和胞间层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所以在制备果汁时,常加入来自黑曲霉(或苹果青霉)等微生物的果胶酶。为便于工业化使用,常对酶采用固定化酶技术。(2)苹果醋制作的原理是:醋酸菌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将糖类或酒精转化成醋酸;醋酸菌最适生长温度范围是2530,因此过程需将温度控制在2530。(3)喝剩的葡萄酒放置一段时间后变酸,是由于空气中的醋酸菌混入葡萄酒后发酵产生了醋酸。(4)在无氧环境下,酒精发酵旺盛,而醋酸菌是好氧细菌,在果酒发酵的无氧环境下,醋酸菌无法生存,因此在果酒酿造过程中,含有的醋酸菌不能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5)若要
57、提高果醋的产量,发酵过程中关键要提供有氧环境、适宜的温度和pH等条件。考点:本题考查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固定化酶技术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43(10分)图1表示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图2表示动物细胞某种活动情况。据图做答。(1)图1细胞内能产生ATP的结构有 、 和 (填标号和名称);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增殖过程中会消失,后又重新出现的结构有 和 (填标号和名称)。(2)研究图2细胞生命活动过程,一般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3)若图2细胞表示动物胰脏内的细胞,可能为_。(4)从图2中可看出,通过形成囊泡形式进
58、行转化的生物膜是 、_ _ _。(5)若图1是油脂腺细胞,参与油脂合成与分泌过程的细胞结构和参与图2所示物质的合成和分泌活动的细胞结构相比,不同的是_。【答案】(1)1线粒体、3细胞溶胶、6叶绿体 4核仁、5核膜(2)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3)胰液(消化酶)、胰岛素、胰高血糖素(4)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高尔基体膜和细胞膜(5)合成和分泌油脂不需要核糖体参与【解析】试题分析:(1)ATP的形成途径是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细胞呼吸的场所是细胞溶胶(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因此在图1所示的植物细胞中,能产生ATP的结构有1线粒体、3细胞溶胶、6叶绿体。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增殖过程
59、中会消失,后又重新出现的结构是4核仁、5核膜。(2)图2所示的细胞生命活动过程为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一般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3)图2中的为分泌蛋白,动物胰脏的外分泌部细胞,其分泌的胰液中含有的消化酶为分泌蛋白,胰脏的内分泌部为胰岛,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与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均属于分泌蛋白,所以若图2细胞表示动物胰脏内的细胞,则可能为胰液(消化酶)、胰岛素、胰高血糖素。(4)图2显示,通过形成囊泡形式进行转化的生物膜是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高尔基体膜和细胞膜。(5)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油脂不属于蛋白质,因此合成和分泌油脂不需要核糖体参与。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结
60、构和功能、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44如图1表示银杏叶肉细胞内部分代谢过程,甲丁表示物质,表示过程。某科研小组研究了不同环境条件下C02浓度对银杏净光合速率的影响,得到如图2所示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表示的过程,能够为银杏细胞吸收K+、NO3-等矿质离子提供ATP的过程包括 (填数字标号),物质乙为 。银杏缺乏氮元素时,会影响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生成 和 ,从而影响碳反应的进行。(
61、2)从图2可知,与20相比,温度为15时,增加C02浓度对提高净光合速率的效果不显著,其原因是 。(3)从图2可知,当C02浓度低于300molmol-1时,28条件下的银杏净光合速率明显低于20和l5下的原因可能是 。(4)适宜光照条件下,若将生活在20的银杏突然从C02浓度为1600molmol-1移至C02浓度为800molmol-1的环境,短时间内叶绿体中3-磷酸甘油酸的合成速率将会 ,RUBP的含量将会 。(5)假如图2中15和28对应的两条曲线分别表示相同光照和温度下C02浓度对某两种植物A和B的净光合速率的影响,那么将等大的A和B幼苗共同种植在一个透明密闭的装置中,一段时间后,
62、植物先死亡,理由是 。【答案】(每空1分,共10分)(1) 丙酮酸 ATP NADPH (2)温度低,酶活性低 (3)这种条件下,银杏的呼吸作用比20和l5时强 (4)变小 增加 (5)B A能利用低浓度CO2进行光合作用,B不能【解析】试题分析:(1)分析图1可知,分别表示光反应、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暗反应、细胞呼吸第一阶段、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物质甲丁分别表示ATP、丙酮酸、C02、02。氮元素是合成叶绿素等的原料,银杏缺乏氮元素时,会抑制叶绿素的合成,使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生成的ATP和H(NADPH)受到影响,从而影响暗反应的进行。(2)从图2可知,与20相比,温度为15时,增加CO2浓度对
63、提高净光合速率效果不明显,原因是温度低,酶活性低,限制了光合作用速率的进行。(3)净光合速率实际光合速率呼吸速率。从图2可知,当CO2浓度低于300molmol-1时, 28条件下的叶片净光合速率明显低于20和15,原因可能是:28条件下,银杏的呼吸作用比20和l5时强,消耗的有机物增加。 (4)适宜光照条件下,若将生活在20的银杏突然从CO2浓度为1600molmol-1移至CO2浓度为800molmol-1的环境,短时间内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ATP和H量不变,但CO2供应量减少,CO2的固定过程减弱,因此短时间内叶绿体中3-磷酸甘油酸的合成速率将会变小,RUBP的含量将会增加。(5)从图2
64、可知,在较低CO2浓度条件下,A植物的净光合速率高于B植物,说明A能利用低浓度CO2进行光合作用,B不能,所以当将等大的A和B幼苗共同种植在一个透明密闭的装置中,一段时间后,B植物先死亡。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45 下图中甲、乙分别表示某种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丙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数目的变化,丁表示有丝分裂中不同时期染
65、色体和核DNA数量的关系。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甲所示细胞中共有_条染色体;图乙所示细胞中共有_条姐妹染色单体。(2)处于图丙中BC段的是图_所示细胞;完成图丙中CD段变化的细胞分裂时期是_期。(3)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图丁中_所示的情况。(4)图丁中a可对应图丙中的_段;图丁中_可对应图丙中的D点以后。(5)图甲、图乙分别对应图丁中_和_。(6)图丁中a、b、c三个时期中有染色单体存在的是_。【答案】(1)40 (2)甲 后 (3)d (4)CD c (5)b a (6)b【解析】试题分析:(1)图甲所示细胞中共有4条染色体;图乙所示细胞中共有0条姐妹染色单体。(2) 图丙中的AB段
66、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由1增至2,说明发生了DNA复制(或染色体复制),BC段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含有2条姐妹染色单体,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或中期,因此处于图丙中BC段的是图甲所示细胞。CD段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的数目由2减至1,说明发生了着丝点的分裂,一条染色体变成了两条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所以完成图丙中CD段变化的细胞分裂时期是后期。(3) 每条染色体上有1或2个DNA分子,因此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图丁中d所示的情况。(4) 图丁中a时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与核DNA分子数均为4N,是正常体细胞的2倍,说明发生了着丝点分裂,因此可对应图丙中的CD。图丙中的D
67、点以后,随着有丝分裂的结束,子细胞的形成,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与核DNA分子数又恢复到2N,可与图丁中的c相对应。(5)图甲所示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呈现的特点是: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据此可判断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对应于图丁中的b,图乙所示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呈现的特点是: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子染色体分别向细胞两极移动,据此可判断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对应于图丁中的a。(6)图丁中a、b、c三个时期中有染色单体存在的是b。考点:本题考查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刺激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