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2总复习课件14.ppt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03252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1.4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2总复习课件14.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2总复习课件14.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2总复习课件14.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2总复习课件14.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2总复习课件14.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2总复习课件14.ppt_第6页
第6页 / 共47页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2总复习课件14.ppt_第7页
第7页 / 共47页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2总复习课件14.ppt_第8页
第8页 / 共47页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2总复习课件14.ppt_第9页
第9页 / 共47页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2总复习课件14.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47页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2总复习课件14.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47页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2总复习课件14.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47页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2总复习课件14.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47页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2总复习课件14.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47页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2总复习课件14.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47页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2总复习课件14.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47页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2总复习课件14.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47页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2总复习课件14.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47页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2总复习课件14.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47页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2总复习课件14.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47页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2总复习课件14.ppt_第21页
第21页 / 共47页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2总复习课件14.ppt_第22页
第22页 / 共47页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2总复习课件14.ppt_第23页
第23页 / 共47页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2总复习课件14.ppt_第24页
第24页 / 共47页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2总复习课件14.ppt_第25页
第25页 / 共47页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2总复习课件14.ppt_第26页
第26页 / 共47页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2总复习课件14.ppt_第27页
第27页 / 共47页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2总复习课件14.ppt_第28页
第28页 / 共47页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2总复习课件14.ppt_第29页
第29页 / 共47页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2总复习课件14.ppt_第30页
第30页 / 共47页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2总复习课件14.ppt_第31页
第31页 / 共47页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2总复习课件14.ppt_第32页
第32页 / 共47页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2总复习课件14.ppt_第33页
第33页 / 共47页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2总复习课件14.ppt_第34页
第34页 / 共47页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2总复习课件14.ppt_第35页
第35页 / 共47页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2总复习课件14.ppt_第36页
第36页 / 共47页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2总复习课件14.ppt_第37页
第37页 / 共47页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2总复习课件14.ppt_第38页
第38页 / 共47页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2总复习课件14.ppt_第39页
第39页 / 共47页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2总复习课件14.ppt_第40页
第40页 / 共47页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2总复习课件14.ppt_第41页
第41页 / 共47页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2总复习课件14.ppt_第42页
第42页 / 共47页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2总复习课件14.ppt_第43页
第43页 / 共47页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2总复习课件14.ppt_第44页
第44页 / 共47页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2总复习课件14.ppt_第45页
第45页 / 共47页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2总复习课件14.ppt_第46页
第46页 / 共47页
2012届高考生物必修2总复习课件14.ppt_第47页
第47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最新考纲 第五单元 生物的进化热点提示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2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1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贡献和局限性2种群、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物种等概念的判定及相关计算3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及形成原因的实验探究Step 1 基础导学达尔文进化学说 可变的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繁殖过剩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自然选择变异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可遗传的变异名师点拨想一想:达尔文进化学说的提出有什么意义?答案:使生物学第一次摆脱了神学的束缚,走上了科学的轨道;科学地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以及生命现象的统一性、生物多样性和适应性的原因。过度繁殖是选择的基础;生存斗争是选择的手段;遗

2、传变异是进化的内因;适者生存是选择的结果。议一议同种生物全部等位基因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自然选择答案:(1)种群在繁衍过程中,个体有新老交替,基因却代代相传,因此研究生物进化,仅研究个体是否与环境相适应是不够的,还必须研究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2)基因重组没有产生新基因,不会引起基因频率的变化,但可引起基因型频率的变化。(1)为什么个体不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而是种群?(2)基因重组是否影响基因频率的变化?看一看:物种的形成一定要经过地理隔离吗?名师点拨可育后代种自由交流不同相互交配可育后代同一地理上种群生殖隔离答案:不一定。通常情况下,物种的形成需经地理隔离,最后产生生殖隔离。但在特殊情

3、况下,不需地理隔离也能产生生殖隔离,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如人工诱导多倍体的形成,可不经过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突变是多方向的,但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地理隔离不一定导致新物种形成,但新物种形成一定要经历生殖隔离。自然选择中性突变中性的中性突变自然选择分子水平单多简单复杂水生陆生低级高级生物基因环境生态环境遗传物种生态系统结构能量利用原核生物界植物界原核单细胞真核单细胞真核多细胞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小贴士Step 2 核心突破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包括: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各内容之间的关系可用以下图解表示:1自然选择的对象(1)直接对象是生物的变异性状(表现型)。(

4、2)间接对象是相关的基因型。(3)根本对象是与变异性状相对应的基因。即自然选择的实质是环境对变异所对应的基因的选择,因而可以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2自然选择的因素:对生物的变异起选择作用的是个体所处的自然环境。3自然选择的动力:生存斗争(1)类型:包括种内斗争、种间斗争(竞争、捕食等)、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斗争。(2)意义:生存斗争对生物的某些个体的生存不利,但对物种的生存是有利的,并能推动生物的进化。4自然选择的结果:适者生存。自然选择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缓慢、连续的过程。由于生存斗争不断进行,因而自然选择也不断进行,通过一代代生存环境的选择作用,生物的变异被定向积累和加强,微小的有利变异得到积

5、累而成为显著的有利变异,从而产生了适应特定环境的生物新类型。应用指南:运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生物进化时要明确变异是自发的、是普遍存在的,并不是环境的改变引起的,环境仅是一个选择因素,变异在先、选择在后。一般来说,外界环境条件变化越剧烈,生物进化的速度越快。按照达尔文进化论学说,下列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A生活在地下水井中的盲螈,因长期不用眼睛而失去视觉 B食蚁兽的长舌是因为长期舔食树缝中的蚂蚁反复不断伸长所致 C鹿和狼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相互进行选择,结果发展了自己的特征 D春小麦连年冬种可以变成冬小麦,这是环境影响的结果 解析:本题考查对生物进化原因的正确理解。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环境的确起着重

6、要的选择作用。当拉马克学说过分强调了环境的作用。盲螈失明是黑暗不用眼睛所致,食蚁兽长舌是因捕食需要反复使用的结构,春小麦冬种变成冬小麦是因低温所致,这些结论的得出是遵循了这样的推理:环境改变生物性状(蛋白质)改变改变的性状可以遗传(导致DNA的改变)代代逐渐积累形成新物种。这种后天(环境改变)获得性性状得不到现代遗传学“中心法则”的证实。因为遗传信息不可能由于蛋白质改变而发生改变。故A、B、D三项错误。答案:C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理解1变异与环境:变异在环境变化之前已经产生,环境只起选择作用,并不影响变异的方向。通过环境选择将生物个体产生的适应环境的变异保留下来。2物种形成(1)物种形成的两种

7、方式渐变式(如图)爆发式物种的形成主要是由异源多倍体的染色体变异的方式形成新物种,一出现可以很快形成生殖隔离。(如图)(2)三个环节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导致物种形成。三者关系如图:(3)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的关系3生物进化和物种形成的区别内 容物种形成生物进化标 志生殖隔离出现基因频率改变变化后的生物与原生物的关系新物种形成,生殖隔离,质变生物进化,基因频率定向改变,量变二者联系只有不同种群的基因库产生了明显差异,出现生殖隔离才形成新物种;进化不一定产生新物种,新物种产生一定存在进化4.种群和物种的区别(1)物种是自然状态下能够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

8、生物,一个物种可能在不同地点和时间形成不同的种群。(2)种群是同一种生物、同一地点、同一时间形成的一个群体。种群“小”,不同种群间有地理隔离;物种“大”,不同物种间有生殖隔离。(3)判断生物是不是同一物种,如果来历不明,形态结构相似,可靠依据是是否存在生殖隔离。若存在生殖隔离,则不是同一物种。5共同进化与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1)共同进化在物种与物种之间的相互选择和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2)生物进化的历程生物进化的趋势:从原核生物到真核单细胞生物,再到真核多细胞生物;从异养生物到自养生物;从厌氧生物到需氧生物;从无性生殖到有性生殖;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生物进化的

9、大致过程图示:(2010青岛模拟)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定向的变异B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变化,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D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发展,形成生物的多样性解析:环境条件的改变可能会使生物发生变异,但是该过程是不定向的。答案:A下列关于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错误的说法是()A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进化历程B消费者的出现不影响生产者的进化C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共同进化的结果D生物的进化与无机环境的变化是相互影响的解析:消费者的出现,一方面使生态系统具有更

10、复杂的结构,另一方面对生产者的进化产生重要的影响,如消费者对具有某些性状的某种生产者的捕食可改变该种群的基因频率,进而使该种群朝着一定的方向进化。答案:B个性知识归纳1遗传平衡定律又称哈代温伯格定律(中国地图版)(浙江科技版)哈代温伯格定律是指在一个巨大的、随机交配和没有干扰基因平稳因素的种群中,基因频率将世代保持稳定不变。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个(A和a)时,设p代表A的基因频率,q代表a的基因频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的基因型频率,2pq是杂合子Aa的基因型频率,q2是aa的基因型频率。【特别提示】上述计算方法在理想条件下才能成立,理想条件是指

11、:种群非常大;所有的雌雄个体间都能自由交配并产生后代;没有迁出和迁入;自然选择对A、a没有作用;基因A和a都不产生突变。总之存在于遗传平衡的种群中。在自然条件下,同时满足上述条件的种群是不存在的,这也从反面说明了自然界中种群的基因频率迟早要发生变化,即:种群的进化是必然的。2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中国地图版)(1)中性学说主要内容有下列几点:大量的基因突变是中性的,对生物个体的生存既无害也无利。自然选择对这些基因突变不起作用,这些基因突变经过长期积累,会导致种群间遗传物质出现较大的差别。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中性突变的逐渐积累,而不是自然选择。(2)基因突变非中性学说主要内容有:基因突变并不都是中

12、性的。有些基因突变反映在个体的性状上,与环境相适应的程度有差异。不能否认自然选择的作用。(3)“物种形成并非都是渐变过程”的观点依据:许多物种是在短时间内迅速形成的。观点:物种形成并不都是渐变的过程,而是种群长期稳定与迅速形成新物种交替出现的过程。(4)最有影响力的是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思考感悟提示1.自然界中影响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有哪些?(浙江科技版)【提示】自然界中影响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五个因素突变基因迁移(即个体的迁入和迁出)遗传漂变(小种群中某些个体由于没有交配机会而使某些基因消失)非随机交配自然选择2达尔文进化理论和中性学说有何不同?【提示】达尔文进化理论揭示了

13、表现型种群进化的规律,通过自然选择淘汰不利变异,保留有利变异,即适者生存,使生物发展进化。中性学说揭示了分子水平的进化规律。中性学说通过随机固定保留和淘汰。二者并不矛盾和对立,只是侧重点不同,一个是侧重于个体、群体即宏观水平,另一个侧重于分子即微观水平,二者相互补充,更好地解释了生物进化的现象和本质。选择题抢分技巧读、审、抓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与达尔文进化论的关系自然选择学说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比较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基本观点遗传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内因过度繁殖为自然选择提供更多的选择材料,加剧了生存斗争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生存斗争是

14、自然选择的过程,是生物进化的动力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不同点没有阐明遗传变异的本质以及自然选择的作用机理着重研究生物个体进化认为物种形成是微小有利变异积累的结果,没有认识到隔离的作用从分子水平上阐明了自然选择对遗传变异的作用机理强调群体进化,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共同点都能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和生物的多样性、适应性都认为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

15、化的方向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内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C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基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D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解析:易错选C,认为C项不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有关内容,没有掌握理论的内容。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是隔离,而不是仅指地理隔离,因为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答案:D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相关的计算1已知基因型频率求基因频率(1)设二倍体生物个体的某一基因库上有一对等位基因A和a,假如种群中共有N个个体,而AA、Aa、aa三种基因型的个体数分别是n1、n2、n3

16、,那么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和a基因型的频率分别是:A基因的频率A基因的总数A基因的总数a基因的总数2n1n22Na基因的频率a基因的总数A基因的总数a基因的总数2n3n22N(2)在以上关系中,设A、a的基因频率分别用PA、Pa表示,AA、Aa、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用PAA、PAa、Paa表示,则PA2n1n22Nn1N12n2N PAA12PAaPa2n3n22Nn3N12n2N Paa12PAa由以上公式可得出下列结论:在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1,基因型频率之和也等于1。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该等位基因纯合子的频率12杂合子的频率。2已知基因频率求基因型频率设A的基因频率为p,a的基因

17、频率为q,则AA的基因型频率p2aa的基因型频率q2Aa的基因型频率2pq以上关系的使用应满足以下5个条件:种群足够大;种群中个体间的交配是随机的;没有突变发生;没有个体 的迁入和迁出;没有自然选择。(2010黄冈中学高考模拟试卷)对某校学生进行色盲遗传病调查研究后发现:780名女生中有患者23人、携带者52人;820名男生中有患者65人,那么该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是()A4.4%B5.1%C6.8%D10.2%解析:本题的易错点是基因总数的正确计算。因为男性中只有一个X染色体,所以计算男性基因总数时不需要乘以2。学生容易误算成(780820)23 200,结果得出5.1%,而错选B。由于色盲

18、及其等位基因只存在X染色体上,因此该种群中等位基因(XBXb)总数为780282012 380,色盲基因Xb总数为232521651163,故基因Xb的频率为163/2 3806.8%。答案:C物种形成过程的考查物种的形成过程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标志。自然选择使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物种的形成导致生物类型的增多。(2010南京市第一次调研)由地震形成的海洋中有大小相似的甲、乙两个小岛,某时间段内岛上鸟类种类和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两岛上的鸟类存在地理隔离,不同种

19、的鸟类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B甲岛较乙岛鸟种类增加更多,可能是甲岛的环境变化更大C两岛的鸟类各形成一个种群基因库,且两个基因库间的差异越来越大D两岛上鸟类的种类虽然不同,但最终两岛上鸟类的数量趋于相同解析:甲岛和乙岛鸟类种类开始一段时间相同,后来甲岛上的鸟类种类比乙岛多,说明甲岛环境变化较大,导致鸟类进化程度大,形成了更多种类的鸟类;种群的基因库指同种生物构成的同一种群的全部个体的全部基因,甲岛和乙岛都有不同的鸟类。答案:C非选择题保分策略找思路、抓要点、求规范现代生物理论的综合考查通过“生物进化的多角度”考查,提升“把握所学知识的要点和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能力。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图1(

20、1)图1表示某小岛上蜥蜴进化的基本过程,X、Y、Z表示生物进化中的基本环节。X、Y分别是_、_。(2)该小岛上的蜥蜴原种由许多个体组成,这些个体的总和称为_,这是生物进化的_。(3)小岛上能进行生殖的所有蜥蜴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蜥蜴的_。(4)小岛上蜥蜴原种的脚趾逐渐出现两种性状,W代表蜥蜴脚趾的分趾基因;w代表联趾(趾间有蹼)基因。图2表示这两种性状比例变化的过程。图2由于蜥蜴过度繁殖,导致_加剧。小岛上食物短缺,联趾蜥蜴个体比例反而逐渐上升,其原因可能是_。图2所示的过程说明,自然环境的变化引起不同性状蜥蜴的比例发生变化,其本质是因为蜥蜴群体内的_发生了改变。(5)从生物多样性角度分析

21、,图2所示群体中不同个体的存在反映了_多样性;若从分子水平检测这种多样性,可采用的简便技术是_。解析: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具体应用。(1)新物种产生的条件是隔离、突变与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图中Y表示的是自然选择,有利变异的个体得以保留,不利变异的个体被淘汰。(2)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形成种群,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3)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的所有基因称为该种群的基因库。(4)由于蜥蜴过度繁殖,导致其种内斗争加剧,趾间有蹼的蜥蜴适合于游泳,可以从水中获取食物。这样在岛上食物短缺的时候,趾间有蹼的蜥蜴更容易获得食物,此类个体的生存和繁殖机会较多,所以联趾蜥蜴个体

22、比例反而逐渐上升。分析图中W和w的基因频率可知,w基因频率逐渐上升,W基因频率逐渐下降,即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5)图2中反映出生物的遗传多样性(基因多样性),若从分子水平检测这种多样性,可采用PCR(聚合酶链反应)技术。答案:(1)突变(变异)自然选择(2)种群 基本单位(3)基因库(4)生存斗争(种内斗争)联趾型个体趾间有蹼,适合于游泳,可以从水中获取食物。因此,在岛上食物短缺时,联趾个体的生存和繁殖机会较多(合理即可)基因频率(5)遗传 PCR(聚合酶链反应)高考题组专训理解能力1(2010山东)下列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B生物进化过

23、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解析: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意在考查考生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理解、掌握和运用能力。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备环节,因此A选项错误;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因而B选项错误;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所以C选项错误。答案:D2(2010全国)下列关于在自然条件下,某随机交配种群中等位基因A、a频率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某种条件下两种基因的频率可以相等B该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只与环境的选择作用有关C一般来说,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D持续选择条件

24、下,一种基因的频率可以降为零解析:本题考查了生物进化过程中基因频率变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生物进化实质的把握和理解。A中两种等位基因的频率可以相等;B中基因频率的变化与自身的遗传变异也有关;C中频率高的基因控制的性状更能适应环境;D中在持续选择条件下,可淘汰掉某种基因。答案:B3(2010江苏卷)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A人工培育的新物种只能生活在人工环境中B生物进化的方向与基因突变的方向一致C冬季来临时植物叶中可溶性糖含量增高是为了更好地防止冻害D受农药处理后种群中抗药性强的个体有更多机会将基因传递给后代解析:人工培育的新物种可在自然环境中生存,A项错误。生物进化的

25、方向取决于自然选择的方向,与变异方向无关,B项错误。冬季来临时植物叶中可溶性糖含量增高,是相关酶因温度降低使其活性降低,从而使可溶性糖不能转化成其他物质导致的,而非为防冻害而产生的变异,C项错误。受农药处理后种群中抗药性强的个体存活下来,与不抗药的个体相比,有更多机会通过繁殖将基因传递给后代,D项正确。答案:D获取信息的能力4(2009江苏)如图是物种形成的一种模式。物种a因为地理障碍分隔为两个种群a1和a2,经过漫长的进化,分别形成新物种b和c。在此进程中的某一时刻,a1种群的部分群体越过障碍外迁与a2同域分布,向d方向进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b和d存在地理隔离,所以一定存在生殖隔离

26、Bc和d不存在地理隔离,却可能存在生殖隔离C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留居群体的基因频率相同,则b和d是同一物种D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a2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同,则c和d是不同物种解析:本题考查物种的形成,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分析能力。图示模式为物种形成的常见模式: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b和d存在地理隔离,但不一定达到生殖隔离。由于地理环境隔离,环境不同,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因此,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留居群体的基因频率会不同。D项中由于a1和a2共同来自a,是同一物种的两个不同种群,d来自a1,但迁入与a2相同的环境中,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生殖隔离是不确定的。答案:B5(2010天津

27、卷)某地区从1964年开始使用杀虫剂杀灭蚊子幼虫,至1967年中期停用。下图是五年间蚊子幼虫基因型频率变化曲线。R表示杀虫剂抗性基因,S表示野生敏感型基因。据图回答:(1)R基因的出现是_的结果。(2)在RR基因型频率达到峰值时,RS、SS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和1%,此时R基因的频率为_。(3)1969年中期RR基因型几近消失,表明在_的环境条件下,RR基因型幼虫比SS基因型幼虫的生存适应能力_。(4)该地区从此不再使用杀虫剂,预测未来种群中,最终频率最高的基因型是_,原因是_。解析:本题以基因型频率变化曲线为载体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及基因频率的计算,同时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1)新基因的出现

28、是基因突变的结果。(2)RS、SS基因型频率分别是4%和1%,则RR的基因型频率为95%,则R的基因频率为95%4%297%。(3)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因此1967年中期停用杀虫剂后,RR基因型频率下降,SS基因型频率上升,说明在不使用杀虫剂的环境条件下,RR基因型幼虫比SS基因型幼虫的生存适应能力低。(4)由(3)分析可知,不再使用杀虫剂,SS基因型幼虫更能适应环境,RR基因型幼虫不适应环境,从而使S基因频率上升,R基因频率下降,这样的持续选择作用导致SS基因型频率最高。答案:(1)基因突变(2)97%(3)不再使用杀虫剂 低(4)SS 在不使用杀虫剂的环境条件

29、下,持续的选择作用使R基因频率越来越低模拟题组专训自然选择学说的理解1(2010福建三校期中)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未能解释的是()A生物进化的原因 B生物不定向变异的原因C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D现存生物适应性的原因解析: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生物进化是变异、自然选择和遗传三者的综合作用;生物多样性和适应性的原因都是长期的自然选择。由于受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对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达尔文还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答案:B2(2010浙江五校一次联考)抗流感的疫苗,每过几年就要更换新的种类,因为流感病毒已对旧的疫苗产生了高度的抗性,这种抗性最好的解释是()A病毒因疫苗刺激而产生突变B病毒某些结构的用

30、进废退C由于生殖隔离造成D由于选择作用,使对疫苗有抗性的病毒被保留下来并扩大繁殖解析:抗性的形成是变异的结果,药物对病毒进行了选择,从而使对疫苗有抗性的病毒被保留下来并扩大繁殖;并不是病毒因疫苗刺激而产生变异,变异在前,疫苗选择在后。答案:D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考查3下图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是生物的突变和重组B是自然选择C是自然选择学说D是物种多样性解析: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以及自然选择导致了基因频率的改变,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是自然选择学说;生物的多样性包含三个层次:基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因此代表的含义叙述错误。答案:C4

31、(2010苏北四市一模)下列有关遗传和进化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多选)()A遗传和变异是进化的基础,通过遗传使控制性状的基因在子代中得以延续和传递B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推知,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主要原因C地理隔离可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导致种群间产生生殖隔离D自然选择、基因重组、突变,都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解析: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因,通过遗传使前后代性状保持相对稳定;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地理隔离能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长期的地理隔离可导致种群间产生生殖隔离;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因素有自然选择、基因重组、突变、迁入、迁出等。所以选ACD。答案

32、:ACD综合考查5(原创)依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填写有关遗传和生物进化原理的关系图。(1)下列数字序号所表示的物质分别是什么?_,_,_。表示的含义是_。(2)a表示_过程;b表示_过程。.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的关系十分密切,自然和人为的因素都会改变基因频率。(1)在自然状态下,基因频率变化的原因有_。(2)桦尺蠖的体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黑色(S)对灰色(s)为显性。1870年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生活的桦尺蠖种群中SS基因型频率为10%,Ss为20%,ss为70%,此时黑色(S)的基因频率是_。工业革命后,这种桦尺蠖种群中黑色(S)的基因频率会_,这种基因频率的改变是_所致。(3)用人工

33、选择的方法也能改变种群基因频率。果蝇的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现用纯种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作亲本进行杂交得子一代,子一代自交得子二代。从子二代中选出灰身雌雄个体,使其自由交配(实验在理想条件下进行),得到子三代。将子三代的基因型频率与基因频率填入下表。基因型频率(%)基因频率(%)BBBbbbBb子一代010005050子三代解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进而控制性状,另外一种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1)只要答出突变、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即可。(2)1870年该地区生活的桦尺蠖种

34、群中黑色(S)的基因频率是10%1/220%20%。工业革命后,煤烟熏黑了树干,灰色的个体容易被天敌发现,而黑色的个体却不易被天敌发现,故S的基因频率会逐渐增大,这是环境对生物进行的自然选择。(3)子二代灰身雌雄个体中BB占1/3、Bb占2/3,B的基因频率为2/366.7%、b的基因频率为1/333.3%。自由交配基因频率不变,子三代的基因型频率为BB4/944.4%、B21/32/34/944.4%、b1/31/31/911.1%。答案:.(1)基因 mRNA 酶(或酶、某些激素)生殖隔离(2)自然选择 翻译.(1)突变、基因重组、自然选择等(2)20%上升 自然选择(3)如表基因型频率(

35、%)基因频率(%)BBBbbbBb子一代010005050子三代44.444.411.166.733.3技能提升案例导析如何鉴定同一物种的两个种群经过长期地理隔离已经达到生殖隔离而成为两个物种?方法思路:将两种群个体放在一起,根据能否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来确定。(探究创新题)随着2008绿色奥运的成功实现,内蒙古沙尘暴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果。某同学欲探究原产于新疆的一种野马随内蒙古环境条件的改善是否发生了进化。请你以两地野马为研究对象,设计实验探究此种马是否进化。(注:此种马毛色为共显性,即显性纯合子为黑马,隐性纯合子为白马,杂合子为棕马)(1)实验步骤:分别调查统计两地三种颜色的马所占的比例。_。_。(2)如果发生了进化,如何证明是否形成了新物种?_。(3)实施实验时应特别注意什么?_。思路点拨:是否进化主要根据基因频率是否发生变化,基因频率需要经过调查计算才能知道。新物种是否形成需要看有无生殖隔离。答案:(1)利用统计数据计算出基因频率 比较两地的基因频率是否存在差异(2)在自然条件下看两地野马能否交配,如能交配,看能否产生可育后代(3)调查野马的数量要足够大,并应随机选取单击此处进入 限时规范训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