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7 ,大小:74.50KB ,
资源ID:902403      下载积分:7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902403-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湖北省宜昌市七校教学协作体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湖北省宜昌市七校教学协作体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1、2016-2017学年湖北省宜昌市七校教学协作体高一(下)期末历史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汜胜之书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农业科学著作,书中对耕作的基本原则、选择播种日期、农作物栽培技术、调节稻田水温法、区田法等均有详细记述。这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的突出特点是()A南稻北粟B因地制宜C男耕女织D精耕细作2湖北大冶铜绿山战国铜矿遗址出土的采掘工具共14件,其中铁制工具13件(计铁斧4件,铁锤2件,六角形铁锄2件,缨1件,铁钻3件,铁耙1件),另一件是木槌。这说明当时()A铁器的使用更加普遍B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C牛耕得到较快推广D青铜时代已经结束3商人开店可以随处选择地点,

2、城市内手工业作坊很多,街道两旁商店、客栈、货摊林立,熙熙攘攘,十分热闹。营业时间不受限制,有“白市”、“夜市”和“晓市”,许多交易数额巨大,“动即千万”。本段话描述的现象最早出现在()A汉代长安B北宋东京C元朝大都D唐代洛阳4明中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远超整个欧洲地区,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向中国,中国是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地区之一。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中内在的和人为的原因在于()A由于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B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C“重农抑商”和“闭关禁海”政策的压制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5有的学者认为

3、:“从1492年哥伦布原航美洲使东西两半球会合之日起,全球化进程已经就开始了。”他所说的“全球化进程开始”主要指()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B世界历史从此开始C美洲与欧洲之间开始出现经济联系D世界开始成为一个互相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61618世纪,美洲大陆出现了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尼德兰、新英格兰等地名。这些地区名称冠以“新”的主要原因是()A新兴城市出现B殖民扩张C新的民族诞生D新的国家独立7中央电视台历史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写道: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英国“抢占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

4、分别是()A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航海条例加强了海外贸易C通过新航路的开辟,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D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海上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8托拉斯(经济垄断组织的一种形式)在美国刚刚出现时,“全国视为怪物,视为妖魔。政府所以摧抑扫除之,至千九百年以后,举国舆论,幡然一变。于是遏禁之政策,一变为补救之政策。”它表明当时()A托拉斯有利于经济的发展B国家实行“混合经济”C政府放弃了自由竞争政策D政府成为“总资本家”9为了避免各家竞相降价揽载的“自杀性竞争”,18781884年,刚刚成立不久的轮船招商局与英国的太古、怡和公司三次达成协议

5、齐价合同,中外公司在各条航路上共同议定统一的价格,确定水脚收入和货源分配方案。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洋务派的争“利”思想一开始就是不现实的B招商局的经济实力得到了外商的认可C洋务运动的主要目的是从根本上驱逐外国侵略势力D李鸿章与外商相互勾结,损害了国家的利益10在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史上曾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有的民办企业向清政府交纳一部分资金,以获取清政府的支持和庇护;有的民办企业依附于洋人,如上海发昌机器厂造成一艘小汽船,船头挂英国国旗,船尾挂中国龙旗;19世纪70年代,宁波买办严信厚创办轧花厂,但在表面上却依附于日本。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中国民族企业对外国技术有依赖性B中国的半殖民

6、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C外国资本主义企业经营方式的吸引D清政府对民族企业进行鼓励和支持11江苏省常熟市凌巷将集体土地按人口分口粮田,按劳力分责任田,分户经营,农民可以长期使用,但不能买卖、出租等,经营所得”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一土地经营方式为()A互助组B高级合作社C人民公社化D家庭联产承包121979年11月26日,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和加拿大客人谈及经济体制改革时语惊四座,充分表现了总设计师的高瞻远瞩。然而,当时有的大报仅刊登了一条不足200字的报道和一幅照片,至于谈话内容则只字未提。直到21世纪初 “邓小平的高瞻远瞩”才变成现实。对邓小平的“高瞻远瞩”的合理解读是()A作

7、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C全面阐述“一国两制”的构想D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13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提出对外开放的沿海、沿边、沿江、沿路的“四沿战略”。其中“沿江”战略的目标是推动长江流域的全面开放,以贯通东西,辐射南北。据此判断,实施“沿江”战略的龙头举措是()A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B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C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D开放长江三角洲地区141984年3月,来自福建全省各地国有骨干企业的55位厂长经理联合发表了一封呼吁信给我们松绑,要求扩大企业自主权,试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这说明当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A增强企业活力

8、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C发展非公经济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51912年9月,上海申报载文称:“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庞杂至不可名装。”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A服装种类繁多,追求时尚成主流B东西文明碰撞,中西服饰难以共存C尊孔复古盛行,服饰改革艰难D社会发生巨变,服饰呈现多样化16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为了能更好地实现教育的公平性,让边远地区的孩子选择想要学的课程,享受到全球最优秀的课程资源,我们可能选择的最佳现代技术手段是()A有线电视B互联网C卫星电视D无线广播171929年11月21日,在华尔街股市崩盘后不久,胡佛总统召集美国主要的产业领袖到白宫开会由于(工资降低)

9、突然间购买力减少了,这些行动只会加剧萧条,所以现在工资水平不应该下调,不应该减产,不应该解雇工人。材料主要说明()A胡佛对经济危机采取了干预的措施B胡佛认为经济危机对美国的打击不是很严重C胡佛趁危机扩大了总统的权力D胡佛继续奉行自由主义的政策18面对经济大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者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这段话预示罗斯福政府将()A由国家承建公共工程B推行自由放任政策C建立社会保障制度D推行企业国有化政策191960年日本政府提出“所得倍增计划”,其特征之一是把经济分为民间部门与公共

10、部门,并明确 规定政府的责任为扩充道路、港湾、都市计划、下水道、国民住宅等社会资本,以及充实社会保障、社会福利。这表明日本()A全面仿行罗斯福新政B缓解了经济滞胀局面C加强对国民经济的干预D建成了发达福利国家20“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农民和新商人,都能雇佣劳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不过,国家控制了制高点土地所有权。”这说明苏联(俄)当时正在实行()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1英国学者霍布斯鲍姆指出:“虽然苏联经济的落后和低效、斯大林集体化和大规模镇压的残暴与无情也引人注目,但这些都不及苏联经济不受萧条影响的成就让人印象深刻一时间模仿苏联

11、五年计划之举纷纷出现,计划和规划成为政坛术语”据此可知,该学者()A肯定计划经济体制的完美无瑕B否认苏联经济存在的诸多问题C认识到斯大林体制的可取之处D坚信社会主义将取代资本主义22为缓解目前的金融危机,美国奥巴马政府推出了高达819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但同时提出“购买美国产品”的限制条款。这一限制条款与下列哪一国际组织的宗旨相违背()A世界贸易组织B联合国C世界银行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3法国和德国是两个宿怨深厚的邻居,在二战以前的1100多年中,他们一共打了200多场战争,平均5年就开战一次。历史给这两个持续对抗了十几个世纪的国家两败俱伤的惨痛教训,也启迪了它们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政治智慧。

12、这种“政治智慧”是()A都接受马歇尔计划的援助B共同参加北大西洋公约组织C法德和解,开始欧洲一体化的探索D自力更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2420世纪90年代以前,仅有联合国大会、七国集团会议等少数多边峰会。而今,各种多边峰会纷纷涌现,如G20峰会、APEC峰会、欧盟峰会、“金砖四国”峰会、世界气候变化峰会等。峰会的大量出现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依赖程度加深B传统双边外交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C美国一极独霸世界已被多极格局取代D区域集团化与世界一体化产生冲突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52分)25一定时期的经济发展与当时的经济政策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3、:“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白居易朱陈村材料二:(洪武)十四年,令农衣绸、纱、绢、布,商贾止衣绢、布。农家有一人为商贾者,亦不得衣绸、纱。 张廷玉等明史舆服志材料三: 苏州府志记载明代苏州纺织业情况是“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材料四: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

14、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史仲文胡晓琳中国全史商贾史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传统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与其相对应的基本土地制度。(2)据材料二指出明朝推行的经济政策。其根本目的是什么?(3)材料三反映出苏州纺织业的哪些社会现象?这些现象的本质是什么?(4)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指出“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并说明其影响。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国与经济全球化时期中国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经济全球化的阶段明清时期闭关锁国,独立于世界市场之外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

15、雏形出现,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近代前期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建立新中国成立初期被孤立、被封锁制度化、体系化改革开放以来对外开放、积极参与迅速发展、实质突破运用所学知识,从表中任意选取两个时期中国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并简要分析其原因。(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美国真正的天赋在于,它懂得改变。”“(20世纪30年代)当绝望和大萧条袭来的时候,通过新的政策、新的工作和新的共同目标战胜了恐惧。是的,我们可以!”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演讲文稿材料二: 苏联虽然号称“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但主要消费品长期供应不足。1985年苏

16、联人均收入为西方国家的三分之一左右,生活水平与西方的差距更大。而且,主要消费品长期短缺、供给不足,经常需要凭票供应,暗藏了通货膨胀的危险,人民生活水平从一战前的欧洲第五位下降到在八十年代的居世界第八十八位。1985年人均住房面积仅15平方米,为西方国家50%;每百户汽车拥有量为14辆,仅为西方国家的17.50% 全球通史材料三: 粮票曾关系到国计民生,虽已退出历史舞台,但仍能昭示那个时期的经济体制特色,颇具史料价值。新中国第一张股票是1983年7月8日由深圳市宝安县联合投资公司发行的,它打破了“股票是资本主义的专利”的旧观念。此后,上市公司在中国纷纷涌现。请回答:(1)材料一中“新的政策”是指

17、什么?该政策“新”在何处?(2)材料二反映了苏联社会发展的什么问题?为此,20世纪80年代后期,苏联曾进行过改革,结果如何。(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016-2017学年湖北省宜昌市七校教学协作体高一(下)期末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汜胜之书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农业科学著作,书中对耕作的基本原则、选择播种日期、农作物栽培技术、调节稻田水温法、区田法等均有详细记述。这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的突出特点是()A南稻北粟B因地制宜C男耕女织D精耕细作【考点】25: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分析】

18、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农作物栽培技术、调节稻田水温法、区田法等均有详细记述【解答】依据材料“农作物栽培技术、调节稻田水温法、区田法等均有详细记述”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农业精耕细作的表现故D正确ABC均不能体现题干主旨,故排除故选D2湖北大冶铜绿山战国铜矿遗址出土的采掘工具共14件,其中铁制工具13件(计铁斧4件,铁锤2件,六角形铁锄2件,缨1件,铁钻3件,铁耙1件),另一件是木槌。这说明当时()A铁器的使用更加普遍B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C牛耕得到较快推广D青铜时代已经结束【考点】22: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演进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

19、湖北大冶铜绿山战国铜矿遗址出土的采掘工具共14件,其中铁制工具13件【解答】B出现在隋唐时期,其标志为曲辕犁的出现故排除C与题干中的铁器使用无关故排除D说法过于绝对化故排除A符合题干的内容,且符合题干中铁制农具的多样化故A正确故选A3商人开店可以随处选择地点,城市内手工业作坊很多,街道两旁商店、客栈、货摊林立,熙熙攘攘,十分热闹。营业时间不受限制,有“白市”、“夜市”和“晓市”,许多交易数额巨大,“动即千万”。本段话描述的现象最早出现在()A汉代长安B北宋东京C元朝大都D唐代洛阳【考点】2R:古代市的变迁【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营业时间不受限制,有“白市”、“夜市

20、”和“晓市”【解答】材料中的叙述可以看出该时期的商品经济发展并且政府对经济的管理放松,出现了“白市”、“夜市”和“晓市“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在宋朝时期最早出现的,故B正确ACD均不合题干主旨,故排除故选B4明中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远超整个欧洲地区,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向中国,中国是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地区之一。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中内在的和人为的原因在于()A由于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B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C“重农抑商”和“闭关禁海”政策的压制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考点】2W:中国古代的经济政

21、策【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本题看的关键信息是“明中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向中国,中国是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地区之一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受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政策的影响【解答】明中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中国经济有巨大发展,然而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然而中国“闭关禁海”,无法与国外正常贸易往来,故C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棉花、茶叶等经济作物的推广种植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因此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表述有误,故B项错误;AD两项都属于外部原因,故

22、AD项错误故选C5有的学者认为:“从1492年哥伦布原航美洲使东西两半球会合之日起,全球化进程已经就开始了。”他所说的“全球化进程开始”主要指()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B世界历史从此开始C美洲与欧洲之间开始出现经济联系D世界开始成为一个互相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考点】52: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的开辟,要求学生结合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分析材料【解答】A材料是从全球化的角度来看待新航路开辟,而不是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角度B世界历史在这之前就已经有了,只是各地区联系不密切C欧洲之间的经济联系,不是从全球化角度来分析D全球化角度是把世界看成一个整体来分析问题,新航路开辟使世

23、界各地开始联系在一起逐渐形成一个整体,这是材料的含义故选D61618世纪,美洲大陆出现了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尼德兰、新英格兰等地名。这些地区名称冠以“新”的主要原因是()A新兴城市出现B殖民扩张C新的民族诞生D新的国家独立【考点】57:殖民扩张的后果和历史影响【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早期殖民扩张,要求学生结合结合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来分析材料【解答】A新兴城市的出现是材料的现象B美洲出现以欧洲地名冠称的城市和地区,体现了当时殖民扩张的特征,是由于欧洲列强在美洲进行殖民扩张所导致的C材料反映的是新地区的出现,而不是新民族的产生D材料中的这些地名都不是新国家故选B7中央电视台历史纪录片大国崛

24、起解说词写道: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英国“抢占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分别是()A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航海条例加强了海外贸易C通过新航路的开辟,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D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海上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考点】65: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58:英国工业革命【分析】本题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和工业革命相关史实需要掌握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和工业革命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注意时间的限制“17世纪”,结合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和工业革命的影响解

25、答即可【解答】材料中主要阐述了两个观点,即“抢占了先机”和“傲视全球”,解答时需要注意时间的限制“17世纪”,回顾已学知识可知“抢占了先机”是在17世纪,英国最早确立君主立宪制,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19世纪上半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所以说“傲视全球”,由此分析可知A项合题意BCD三项均不符合,应排除故选A8托拉斯(经济垄断组织的一种形式)在美国刚刚出现时,“全国视为怪物,视为妖魔。政府所以摧抑扫除之,至千九百年以后,举国舆论,幡然一变。于是遏禁之政策,一变为补救之政策。”它表明当时()A托拉斯有利于经济的发展B国家实行“混合经济”C政府放弃了自由竞争政策

26、D政府成为“总资本家”【考点】5E:垄断组织的形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垄断组织,要求学生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和垄断组织的积极作用来分析材料【解答】A从材料可以看出垄断组织刚开始产生受到政府的遏制,后来政府逐渐扶持补救,说明垄断组织有积极作用垄断组织,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B实行混合制经济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材料时间不符C.1929年经济危机之前,资本主义世界仍然是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占主导地位D材料没有涉及到政府是资本家故选A9为了避免各家竞相降价揽载的“自杀性竞争”,18781884年,刚刚成立不久的轮船招商局与英国的太古、怡和公司三次达成协议齐价合同,中外

27、公司在各条航路上共同议定统一的价格,确定水脚收入和货源分配方案。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洋务派的争“利”思想一开始就是不现实的B招商局的经济实力得到了外商的认可C洋务运动的主要目的是从根本上驱逐外国侵略势力D李鸿章与外商相互勾结,损害了国家的利益【考点】A6:洋务运动【分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考查招商局的经济实力得到了外商的认可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分析理解的能力和对洋务运动相关知识的掌握【解答】从材料信息看,两家外商航运企业之所以与轮船招商局达成协议是为了避免“自杀性竞争”,也就是说招商局已经具备了与外商企业“两败俱伤”的实力,这说明招商局的经济实力得到了外商的认可,故B项正确A项与史实不符,应

28、排除C项表述过于绝对,应排除D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应排除故选B10在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史上曾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有的民办企业向清政府交纳一部分资金,以获取清政府的支持和庇护;有的民办企业依附于洋人,如上海发昌机器厂造成一艘小汽船,船头挂英国国旗,船尾挂中国龙旗;19世纪70年代,宁波买办严信厚创办轧花厂,但在表面上却依附于日本。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中国民族企业对外国技术有依赖性B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C外国资本主义企业经营方式的吸引D清政府对民族企业进行鼓励和支持【考点】A5: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分析】本题考查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考查中国民族工业对封建政府和帝国主义的依赖

29、和妥协的根本原因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相关知识的掌握【解答】注意限定信息“根本原因”,材料反映的是中国民族工业对封建政府和帝国主义的依赖和妥协结合所学可知,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决定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具有软弱和妥协性,故B项正确AC两项不是根本原因,应排除D项出现在19世纪末,与题干时间不符,应排除故选B11江苏省常熟市凌巷将集体土地按人口分口粮田,按劳力分责任田,分户经营,农民可以长期使用,但不能买卖、出租等,经营所得”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一土地经营方式为()A互助组B高级合作社C人民公

30、社化D家庭联产承包【考点】G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有:分户经营,农民可以长期使用,但不能买卖【解答】依据材料可以归纳从如下关键信息:经营方式是“分户经营”;土地只有使用权;产品分配方式是“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D正确ACD均不合题干主旨,故排除故选D121979年11月26日,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和加拿大客人谈及经济体制改革时语惊四座,充分表现了总设计师的高瞻远瞩。然而,当时有的大报仅刊登了一条不足200字的报道和一幅照片,至于谈话内容则只字未提。直到21世纪初 “邓小平的高瞻远瞩”才变成现实。对邓小平的

31、“高瞻远瞩”的合理解读是()A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C全面阐述“一国两制”的构想D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考点】GH: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要求学生结合我国改革开放的基本事实,和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来分析材料【解答】A材料涉及到的是经济体制的改革,而作出改革开放伟大决策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是78年B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由谈论变成现实,结合改革开放的基本史实,可知这是指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一国两制,不涉及到经济体制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故选B13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提出对外开放的

32、沿海、沿边、沿江、沿路的“四沿战略”。其中“沿江”战略的目标是推动长江流域的全面开放,以贯通东西,辐射南北。据此判断,实施“沿江”战略的龙头举措是()A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B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C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D开放长江三角洲地区【考点】GK:对外开放及影响【分析】本题考查对外开放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其中“沿江”战略的目标是推动长江流域的全面开放【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0年,中央决定对上海浦东进行开放与开放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故C正确A出现在1984年故排除B明显不合题干主旨故排除D开始出现在1985年故排除故选C141984年3月,来自福建全省各地国有骨干企

33、业的55位厂长经理联合发表了一封呼吁信给我们松绑,要求扩大企业自主权,试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这说明当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A增强企业活力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C发展非公经济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考点】GF:国有企业改革【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于1984年10月20日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步伐的思路这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对内搞活经济、对外扩大开放,成为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总要求下的一项基本方针【解答】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中央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34、,此时城市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故A项正确;1993年11月,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通过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成为企业改革的方向,故B项错误;1997年党的十五大在深刻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所有制结构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故C项错误;1992年,中共十四大召开,明确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D项错误故选A151912年9月,上海申报载文称:“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庞杂至不可名装。”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A服

35、装种类繁多,追求时尚成主流B东西文明碰撞,中西服饰难以共存C尊孔复古盛行,服饰改革艰难D社会发生巨变,服饰呈现多样化【考点】H2:近现代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分析】本题考查近代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需要掌握辛亥革命对近代服饰的影响解题的突破口是题干时间“1912年”,结合辛亥革命的影响解答即可【解答】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1912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服饰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主要是政治变动的体现,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促进了社会生活的变化,服饰呈现多样化故D项正确A项不是题干的主旨,应排除BC两项不符合史实,应排除故选D16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为了能更好地实现教育的公平性,让边

36、远地区的孩子选择想要学的课程,享受到全球最优秀的课程资源,我们可能选择的最佳现代技术手段是()A有线电视B互联网C卫星电视D无线广播【考点】8A:信息技术的发展【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信息技术的发展,要求学生结合互联网技术兴起和发展的表现以及影响分析材料【解答】A与互联网相比较,有线电视就不是现代最佳的技术手段B互联网是现代信息技术传播的最主要的手段,也是最有效的手段C在促进教育方面,卫星电视也没有互联网技术更加有效D无线广播不是现代知识经济时期主要的信息传播手段故选B171929年11月21日,在华尔街股市崩盘后不久,胡佛总统召集美国主要的产业领袖到白宫开会由于(工资降低)突然间购买力减少了,这

37、些行动只会加剧萧条,所以现在工资水平不应该下调,不应该减产,不应该解雇工人。材料主要说明()A胡佛对经济危机采取了干预的措施B胡佛认为经济危机对美国的打击不是很严重C胡佛趁危机扩大了总统的权力D胡佛继续奉行自由主义的政策【考点】D1:1929193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分析】本题考查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现在工资水平不应该下调,不应该减产,不应该解雇工人【解答】根据材料“1929年11月21日,在华尔街股市崩盘后不久,胡佛总统召集美国主要的产业领袖到白宫开会政府采取的产业政策是对劳工市场立刻进行清算不应该减产,不应该解雇工人”说明胡佛对经济危机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干预故A正确

38、B材料不能体现,故排除C材料也不能体现,故排除依据材料“现在工资水平不应该下调,不应该减产,不应该解雇工人”说明D说法片面故排除故选A18面对经济大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者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这段话预示罗斯福政府将()A由国家承建公共工程B推行自由放任政策C建立社会保障制度D推行企业国有化政策【考点】D4:罗斯福新政【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罗斯福新政,要求学生结合罗斯福新政中社会救济的内容和措施来分析材料【解答】A材料体现了对社会弱势群体的照顾,而公共工程主要是促进社会就业,对老人

39、和病人没有作用B罗斯福新政否定了自由放任的政策C对老人和病人的照顾,涉及到社会福利和保障制度,罗斯福新政也建立了资本主义的社会保障制度D罗斯福新政没有实行国有化政策故选C191960年日本政府提出“所得倍增计划”,其特征之一是把经济分为民间部门与公共部门,并明确 规定政府的责任为扩充道路、港湾、都市计划、下水道、国民住宅等社会资本,以及充实社会保障、社会福利。这表明日本()A全面仿行罗斯福新政B缓解了经济滞胀局面C加强对国民经济的干预D建成了发达福利国家【考点】D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1)普遍强化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最主要的

40、变化);(2)建立“福利国家”;(3)大力发展第三产业;(4)“新经济”的出现【解答】A罗斯福新政从金融、工业、农业、社会救济等四个角度干预经济,但材料中日本的做法没有“全面仿行”,故A项错误;B经济滞胀发生在1973年,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C.1960年“所得倍增计划”,实质是加强政府对国民经济的干预,故C项正确;D“充实社会保障、社会福利”不能说明日本已经建成发达福利国家,故D项错误故选C20“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农民和新商人,都能雇佣劳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不过,国家控制了制高点土地所有权。”这说明苏联(俄)当时正在实行()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

41、化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考点】C8:新经济政策【分析】本题考查新经济政策需要掌握新经济政策的特点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对“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能雇佣劳力”的分析【解答】根据材料中“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能雇佣劳力”等信息可以知道应该是符合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即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发展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故B项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否定利用商品货币关系,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农业集体化主要是建立集体农村,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故选B21英国学者霍布斯鲍姆指

42、出:“虽然苏联经济的落后和低效、斯大林集体化和大规模镇压的残暴与无情也引人注目,但这些都不及苏联经济不受萧条影响的成就让人印象深刻一时间模仿苏联五年计划之举纷纷出现,计划和规划成为政坛术语”据此可知,该学者()A肯定计划经济体制的完美无瑕B否认苏联经济存在的诸多问题C认识到斯大林体制的可取之处D坚信社会主义将取代资本主义【考点】CA:斯大林模式的影响【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斯大林模式即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正确评价【解答】“虽然苏联经济的落后和低效、斯大林集体化和大规模镇压的残暴与无情也引人注目”,说明计划经济体制有很多的弊端,排除AB由“但这些都不及苏联经济不受萧条影响的成就让人印象深刻

43、”可以看出说明苏联计划经济取得很大成就,因此选择CD与题意无关故选C22为缓解目前的金融危机,美国奥巴马政府推出了高达819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但同时提出“购买美国产品”的限制条款。这一限制条款与下列哪一国际组织的宗旨相违背()A世界贸易组织B联合国C世界银行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考点】EN:世界贸易组织的重要作用【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世贸组织,要求学生结合世贸组织的原则宗旨和影响来分析材料【解答】A世贸组织强调贸易自由,反对贸易保护政策,而材料反映的是美国的贸易保护政策B联合国无具体涉及到世界贸易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国际组织C世界银行不涉及到各地区的贸易,主要是关于世界货币问题D国际货币基金

44、组织也是国际货币体系的组成部分,不具体涉及国际贸易问题故选A23法国和德国是两个宿怨深厚的邻居,在二战以前的1100多年中,他们一共打了200多场战争,平均5年就开战一次。历史给这两个持续对抗了十几个世纪的国家两败俱伤的惨痛教训,也启迪了它们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政治智慧。这种“政治智慧”是()A都接受马歇尔计划的援助B共同参加北大西洋公约组织C法德和解,开始欧洲一体化的探索D自力更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考点】EJ:欧洲一体化【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欧洲的一体化,要求学生结合欧洲一体化的背景来分析材料【解答】A马歇尔计划的援助,是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之下被迫采取的措施,不是政治智慧的体现B参加北大西洋公约组

45、织,对缓解两国矛盾无关C法德有以前的对抗转向一笑泯恩仇,实现了法德的和解,开始了欧洲一体化的探索,是政治智慧的体现D自力更生,与法德和解无关故选C2420世纪90年代以前,仅有联合国大会、七国集团会议等少数多边峰会。而今,各种多边峰会纷纷涌现,如G20峰会、APEC峰会、欧盟峰会、“金砖四国”峰会、世界气候变化峰会等。峰会的大量出现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依赖程度加深B传统双边外交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C美国一极独霸世界已被多极格局取代D区域集团化与世界一体化产生冲突【考点】EP: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要求学生结合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表现和影响来

46、分析材料【解答】A材料体现出协调国际经济和其他问题的机构组织越来越多,国际峰会越来越多,种类也越来越齐全,体现了经济全球化下世界各国相互依赖性不断加强B联合国大会和七国集团不是双边外交C联合国大会和七国集团,不是美国一家独霸的体现D材料并没有反映出区域集团化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的冲突,而是说它们共存故选A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52分)25一定时期的经济发展与当时的经济政策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白居易朱陈村材料二:(洪武)十四年,

47、令农衣绸、纱、绢、布,商贾止衣绢、布。农家有一人为商贾者,亦不得衣绸、纱。 张廷玉等明史舆服志材料三: 苏州府志记载明代苏州纺织业情况是“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材料四: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史仲文胡晓琳中国全史商贾史请回答:

48、(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传统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与其相对应的基本土地制度。(2)据材料二指出明朝推行的经济政策。其根本目的是什么?(3)材料三反映出苏州纺织业的哪些社会现象?这些现象的本质是什么?(4)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指出“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并说明其影响。【考点】26:中国古代小农经济;24: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2X:重农抑商政策及其影响;2Z: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缓慢发展【分析】(1)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2)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关键信息是:农家有一人为商贾者,亦不得衣绸、纱(3)本题考查中国

49、古代资本主义萌芽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有: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4)本题实际考查影响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相关因素关键信息是:商人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解答】(1)由材料中“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等可知,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土地制度是:封建土地所有制(或封建土地私有制)(2)依据材料“农家有一人为商贾者,亦不得衣绸、纱”结合所学知识明显可知是重农抑商,其主要矛目的保证国家的政治政策农业,以维护自己的统治(3)依据材料“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等明显可知现象依据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本质(4)依据材料“商人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

50、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等可以得出结论原因“影响”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相关知识可得出结论故答案为:(1)基本模式: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土地制度:封建土地所有制(封建土地私有制)(2)政策:重农抑商目的:巩固王朝统治(3)现象:苏州丝织业发达;工匠和机户之间存在雇佣劳动关系本质:资本主义萌芽(4)因素:财富主要用于购田置地;供应子女求取功名影响:阻碍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国与经济全球化时期中国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经济全球化的阶段明清时期闭关锁国,独立于世界市场之外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雏形出现,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近代前期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

51、市场最终建立新中国成立初期被孤立、被封锁制度化、体系化改革开放以来对外开放、积极参与迅速发展、实质突破运用所学知识,从表中任意选取两个时期中国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并简要分析其原因。(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考点】EP: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要求学生结合明清闭关锁国,近代对外开放和改革开放以来的基本事实,以及西方新航路开辟以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基本事实来分析材料【解答】从材料可以看出,从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经济联系就更加密切,经济全球化成为历史发展的趋势,而中国明清时期对外闭关锁国,独立于世界市场之外,没有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最后,导致

52、了中国落后挨打而近代中国虽然被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但是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使中国逐渐,发展壮大起来,为新中国的成立创造了条件,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处于半开放状态,国民经济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改革开放以后,融入了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学生分析时要注意不同时代,政治经济和对外关系的特点故答案为:时期一:明清时期的关系:闭关锁国,独立于世界市场之外原因:明末清初,统治者为防范外来侵扰和人民反抗斗争,下令“禁海”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国内工商业发展和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与世隔绝,未能及时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导致近代中国落伍

53、时期二:近代前期的关系: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原因: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开放通商口岸,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大量向中国倾销商品,同时大量从中国收购茶叶、生丝等农产品,把中国变为其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供应地,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逐步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时期三: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关系:被孤立、被封锁原因: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严重对立,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资本主义国家,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威胁的政策,企图使新中国隔绝于经济全球化大潮之外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美国真正的天赋在于,它懂得改变。”“(20世纪30年代)当绝望和大萧条袭来的时候,通过新的政策、新的

54、工作和新的共同目标战胜了恐惧。是的,我们可以!”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演讲文稿材料二: 苏联虽然号称“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但主要消费品长期供应不足。1985年苏联人均收入为西方国家的三分之一左右,生活水平与西方的差距更大。而且,主要消费品长期短缺、供给不足,经常需要凭票供应,暗藏了通货膨胀的危险,人民生活水平从一战前的欧洲第五位下降到在八十年代的居世界第八十八位。1985年人均住房面积仅15平方米,为西方国家50%;每百户汽车拥有量为14辆,仅为西方国家的17.50% 全球通史材料三: 粮票曾关系到国计民生,虽已退出历史舞台,但仍能昭示那个时期的经济体制特色,颇具史料价值。新中国第一张股票是19

55、83年7月8日由深圳市宝安县联合投资公司发行的,它打破了“股票是资本主义的专利”的旧观念。此后,上市公司在中国纷纷涌现。请回答:(1)材料一中“新的政策”是指什么?该政策“新”在何处?(2)材料二反映了苏联社会发展的什么问题?为此,20世纪80年代后期,苏联曾进行过改革,结果如何。(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考点】D4:罗斯福新政;CA:斯大林模式的影响;GJ: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罗斯福新政,要求学生结合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特征来分析材料(2)主要考查苏联战后经济的发展,要求学生结合斯大林体制的特征和苏联战后改革

56、的内容来分析材料(3)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改革开放,要求学生结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具体内容来分析材料【解答】(1)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这是美国30年代的政策调整,新的政策主要是指罗斯福新政,其主要特征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2)从材料可以看出苏联社会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放缓,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基本的生活物资供应严重不足.80年代后期,苏联进行了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最终失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3)从材料可以看出中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建立,取代了以前的计划经济体制这主要是由于我国改革开放政策导致的故答案为:(1)新的政策:罗斯福新政 新: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2)问题:经济发展极为缓慢,人民生活水平低 结果:失败,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3)变化:由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 原因: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