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通史复习课件:模块三 中外现代文明的演进 10 微专题二 .ppt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01764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17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通史复习课件:模块三 中外现代文明的演进 10 微专题二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通史复习课件:模块三 中外现代文明的演进 10 微专题二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通史复习课件:模块三 中外现代文明的演进 10 微专题二 .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通史复习课件:模块三 中外现代文明的演进 10 微专题二 .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通史复习课件:模块三 中外现代文明的演进 10 微专题二 .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通史复习课件:模块三 中外现代文明的演进 10 微专题二 .ppt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通史复习课件:模块三 中外现代文明的演进 10 微专题二 .ppt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通史复习课件:模块三 中外现代文明的演进 10 微专题二 .ppt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通史复习课件:模块三 中外现代文明的演进 10 微专题二 .ppt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通史复习课件:模块三 中外现代文明的演进 10 微专题二 .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通史复习课件:模块三 中外现代文明的演进 10 微专题二 .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通史复习课件:模块三 中外现代文明的演进 10 微专题二 .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通史复习课件:模块三 中外现代文明的演进 10 微专题二 .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通史复习课件:模块三 中外现代文明的演进 10 微专题二 .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通史复习课件:模块三 中外现代文明的演进 10 微专题二 .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通史复习课件:模块三 中外现代文明的演进 10 微专题二 .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通史复习课件:模块三 中外现代文明的演进 10 微专题二 .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通史复习课件:模块三 中外现代文明的演进 10 微专题二 .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通史复习课件:模块三 中外现代文明的演进 10 微专题二 .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通史复习课件:模块三 中外现代文明的演进 10 微专题二 .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微专题二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专题主线1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格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总趋势(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了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2)20 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欧共体、中国和日本经济的发展,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3)苏联解体后,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世界形势出现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1)区域集团化趋势:从欧共体到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扩大的东盟、非洲联盟的成立等都是当今世界区域集团化趋势的主要表现。(2)经济全球化趋势:布雷顿森林体

2、系、关贸总协定、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一方面确立起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另一方面,也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的全球化。系统归纳一、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趋势的加强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1)两个原因直接原因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双方争霸、扩张产生矛盾。根本原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2)三个对峙政治上,杜鲁门主义与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济上,马歇尔计划与经互会。军事上,北约与华约。(3)四个过程雅尔塔体系奠定基础。两大阵营出现初步形成。杜鲁门主义出台冷战开始。北约和华约建立两极格局正式形成。2多极化趋势出现(1)欧共体的建立,促进了多极化趋势。(2)日本崛起,并开始谋求政

3、治大国地位。(3)不结盟运动兴起,第三世界国家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4)中国振兴,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成为重要的国际政治力量。3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1)两极格局的瓦解标志: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原因:苏联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经济发展缓慢;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民主化改革;西方“和平演变”战略。启示:社会主义建设必须走符合本国国情的道路。(2)多极化趋势的加强表现:欧洲进一步走向联合(欧盟成立及扩大);日本加快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步伐;俄罗斯军事可与美国相抗衡;中国国际地位与影响力提高。影响: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有利于世界

4、的和平与发展,有利于民族国家经济的振兴。二、当今世界的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历程主要表现评价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1944 年形成布雷顿森林体系,之后建立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47 年建立关贸总协定二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美国主导建立的,但也有利于世界经济向制度化、体系化方向发展 发展历程主要表现评价 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欧盟是世界上合作程度最高的经济政治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是规模最大的论坛式经济组织区域集团化组织有利于集团内部经济的协调发展,同时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发展历程主要表现评价 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世界

5、贸易组织的成立使经济全球化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跨国公司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科技、交通和通信的进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大都接受了市场经济模式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促进了经济的有序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也带来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对于发展中国家,带来更大的挑战跟踪训练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提出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这一指导思想()A推动了美国战略重心的转移B重申了美国对外政策理论C加速了美苏冷战格局的扩展D巩固了欧美平等伙伴关系解析:选 C。二战结束后美国的战略重心是争夺世界霸权,遏制共产主义是实现美国世界霸权的重要手段,故 A 项错误;材

6、料主张是美国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故 B 项错误;材料体现战后美苏在意识形态上的对立推动了战后美苏冷战的形成,故 C 项正确;战后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二战期间欧洲普遍衰落,欧美之间的关系不平等,故 D 项错误。2.20 世纪 60 年代初,美国奉行“两场半战争”的战略,即能够同时应付与苏联、中国外加另一个国家的重大战争,到 70年代尼克松时期调整为“一场半战争”。美国做出这一战略调整的主要原因是()A美国霸权地位不复存在B苏联军事实力迅速崛起C美国军事实力严重衰退D美国综合实力相对下降解析:选 D。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面临经济“滞胀”,西欧、日本的经济崛起,苏联的军备竞赛,美国综合实

7、力相对下降,这种情况下美国进行战略收缩,改善同中国的关系,因而出现材料中“两场半战争”的战略调整为“一场半战争”,故 D 项正确。3下表是 1970 年西欧与美国经济对比表,对此表所反映的内容解读正确的是()出口贸易西欧美国 黄金外汇储备(亿美元)885426 钢产量(亿吨)270.3117.0 汽车产量(万辆)936.4824.4 水泥产量(万吨)11 120.36 405.6A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导致美国经济水平下降B西欧经济发展处于高速发展时期C欧洲的联合促进了经济的恢复与发展D美国失去了经济霸主地位解析:选 C。美国经济水平相对下降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故 A 项错误;西欧经济处于高速

8、发展时期是在 50 年代70 年代,70 年代后经济发展停滞,故 B 项错误;从上表可以看出西欧出口贸易的各项数据都超过美国,这是因为欧洲联合导致实力的增强,故 C 项正确;美国失去了经济霸主地位与史实不符,美国在出口贸易中与西欧相比处于劣势,但仍然是世界经济霸主,故 D 项错误。4(2017山东、湖北部分重点中学模拟)诺贝尔奖得主阿玛蒂亚森指出:“反全球化人士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反对全球化,他们是在反对某种同他们真正信念、价值观相背离的全球化,其中有对南北差距拉大、分配不均的忧虑,有对几个大国主宰世界的不平,也有对目前这个缺少意义、经济效率的日益世俗世界的不满,以及为了维护自身的狭隘民族利益甚至是无政府主义。”该学者的观点是()A反全球化追求的是另一种不同的全球化B反全球化者对全球化表现出不在乎C反全球化运动是在反对资本主义制度D全球化有利有弊,是一把双刃剑解析:选 A。根据题干信息可以得出该学者的观点是反全球化追求的是另一种不同的全球化,故 A 项正确;“反全球化者对全球化表现出不在乎”不合题意,故 B 项错误;“反全球化运动是在反对资本主义制度”不合题意,故 C 项错误;“全球化有利有弊,是一把双刃剑”不合题意,故 D 项错误。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