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8 ,大小:824KB ,
资源ID:901461      下载积分:7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901461-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江苏省江阴市二中、要塞中学等四校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江苏省江阴市二中、要塞中学等四校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1、江苏省江阴市二中、要塞中学等四校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 单项选择题1. 利用生物工程改造生物特性,从而生产人类所需的产品。下列有关措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利用基因突变原理培育成青霉素高产菌株B. 利用基因突变原理培育成生产人干扰素的酵母菌C. 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培育成生产人胰岛素的大肠杆菌D. 利用细胞工程技术培育成生产单克隆抗体的细胞系【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利用基因突变原理培育成青霉素高产菌株,A正确;B、利用基因工程即基因重组原理培育成生产人干扰素的酵母菌,B错误;C、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培育成生产人胰岛素的大肠杆菌,C正确;D、利

2、用细胞工程技术中的动物细胞融合培育成生产单克隆抗体的细胞系,D正确。故选:B。2.chlL基因是蓝藻拟核DNA上控制叶绿素合成的基因。为了研究该基因对叶绿素合成的控制,需要构建缺失chlL基因的蓝藻细胞。技术路线如下图所示,对此技术描述中,正确的是( )A. 过程共形成2个磷酸二酯键B. 过程都需要使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C. 该项技术操作成功的标志是目的基因的表达D. 红霉素抗性基因是标记基因,用于筛选含有chlL基因的受体细胞【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对信息提取分析能力。详解】过程共形成4个磷酸二酯键,故A错误。目的基因的获取

3、和与质粒的连接连接都需要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故B正确。该项技术操作成功的标志是没有ch1L基因的表达,故C错误。此处的抗性基因是为了筛选不含chlL基因的细胞,故D错误。3.某兴趣小组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一种名贵花卉,流程图如下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在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中均需要进行光照处理B. 用人工薄膜将愈伤组织包装,可制成人工种子C. 若花粉粒中有两个染色体组,则幼苗为二倍体D. 该过程培育的完整植株的基因型不一定相同【答案】D【解析】【分析】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为:离体的植物组织,器官或细胞经过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经过再分化过程形成胚状体,进一步

4、发育形成植株,该过程受基因选择性表达的调控。分析流程图可知,该植株是经过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幼苗,再用秋水仙素处理,染色体数目加倍,获得完整植株。【详解】A、在脱分化过程中要避光处理,再分化过程中需要光照处理,A错误;B、用人工薄膜将胚状体包装,可制成人工种子,B错误;C、若花粉粒中有两个染色体组,则幼苗为含有2个染色体组的单倍体,C错误;D、由于花粉粒中的生殖细胞是经过减数分裂而来的,因此该过程培育的完整植株的基因型不一定相同,D正确。故选D。4.下图为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示意图,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过程表示用盐酸处理,以去除细胞壁B. 过程可以用离心、电激、振动、PEG或灭活的病毒

5、等方法促进两个原生质体的融合C. 过程表示再分化D. 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涉及的生物学原理包括酶的专一性、细胞膜的流动性、细胞的全能性等【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示意图,其中表示去壁获取原生质体的过程;表示人工诱导原生质体融合;表示再生出新细胞壁的过程;表示脱分化过程;表示再分化过程。【详解】A、是去除细胞壁制备原生质体的过程,最常用的方法是酶解法,即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A错误;B、过程可以用离心、电激、振动、PEG等方法促进两个原生质体的融合,但不能用灭活的病毒来诱导原生质体融合,B错误;C、过程表示再生形成新细胞壁的过程,C错误;D、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涉

6、及的生物学原理包括酶的专一性(酶解法去除细胞壁的原理)、细胞膜的流动性(原生质体融合的原理)、细胞的全能性(将杂种细胞培育成杂种植株的原理)等,D正确。故选D。5.下列有关细胞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根培养基中生长素的含量应少于细胞分裂素B. 动物细胞培养液中需添加纤维素酶C. 单一抗体检测能筛选出产生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D. 用酒精对植物组织培养的材料表面消毒需要长时间浸润【答案】C【解析】【分析】1、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是:对小动物注射抗原,从该动物的脾脏中获取效应B细胞,将效应B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筛选出能产生单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克隆化培养杂交瘤细胞(体内培养和体外培养),

7、最后获取单克隆抗体。2、动物细胞培养的流程:取动物组织块(动物胚胎或幼龄动物的器官或组织)剪碎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瓶中进行原代培养贴满瓶壁的细胞重新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继续传代培养。3、在植物组织培养时,通过调节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值能影响愈伤组织分化出根或芽生长素用量比细胞分裂素用量,比值高时,有利于根的分化、抑制芽的形成;比值低时,有利于芽的分化、抑制根的形成;比值适中时,促进愈伤组织的生长。【详解】A、生根培养基中生长素的含量应多于细胞分裂素,A错误;B、动物细胞培养液的成分为: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和动物血清等,动物

8、细胞培养时要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使细胞分散开,B错误;C、单一抗体检测能筛选出产生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C正确;D、用酒精对植物组织培养的材料表面消毒需要用70%酒精浸1030秒,由于酒精具有使植物材料表面被浸湿的作用,加之70%酒精穿透力强,也很易杀伤植物细胞,所以浸润时间不能过长,D错误。故选C。6. 用动物细胞工程技术获取单克隆抗体,下列实验步骤中错误的是( )A. 将抗原注入小鼠体内,获得能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B. 用纤维素酶处理B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C. 用聚乙二醇作诱导剂,促使能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D. 筛选杂交瘤细胞,并从中选出能产生所需抗体的细胞

9、群,培养后提取单克隆抗体【答案】B【解析】【详解】制备单克隆抗体首先需要获得已免疫的B淋巴细胞,因此需将抗原注入小鼠体内,获得能产生抗体的效应B细胞,A正确;纤维素酶只能催化水解纤维素,用于植物体细胞杂交中的去壁过程, B错误;动物细胞融合过程中,可以利用灭活的仙台病毒或聚乙二醇作诱导剂,C正确;筛选杂交瘤细胞,并从中选出能产生所需抗体的细胞群,培养后提取单克隆抗体,D正确。故选B。7. 下列关于哺乳动物胚胎发育和胚胎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 卵裂期细胞的体积随分裂次数增加而不断增大B. 囊胚的滋养层细胞可发育成生物体的任何组织器官C. 胚胎分割时应选择发育良好、形态正常的桑椹胚或囊胚D. 培

10、育试管婴儿涉及体内受精、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等【答案】C【解析】【分析】1.胚胎发育过程:(1)卵裂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数量增加,胚胎总体积不增加;(2)桑椹胚:32个细胞左右的胚胎之前所有细胞都能发育成完整胚胎的潜能属全能细胞;(3)囊胚:细胞开始分化,其中个体较大的细胞叫内细胞团将来发育成胎儿的各种组织;而滋养层细胞将来发育成胎膜和胎盘;胚胎内部逐渐出现囊胚腔注:囊胚的扩大会导致透明带的破裂,胚胎伸展出来,这一过程叫孵化;(4)原肠胚:内细胞团表层形成外胚层,下方细胞形成内胚层,由内胚层包围的囊腔叫原肠腔。细胞分化在胚胎期达到最大限度2.试管动物技术是指通过人工操作使卵子和精子在体外条

11、件下成熟和受精,并通过培养发育为早期胚胎后,再经移植后产生后代的技术。3.进行胚胎分割时,应选择发育良好、形态正常的桑椹胚或囊胚,对囊胚阶段的胚胎进行分割时要注意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否则会影响分割后胚胎的恢复和进一步发育。【详解】A、卵裂期细胞的体积随分裂次数增加而不断减小,A错误;B、囊胚的滋养层细胞可发育成胎盘和胎膜,B错误;C、胚胎分割时应选择发育良好、形态正常的桑椹胚或囊胚,C正确;D、培育试管婴儿涉及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等,D错误。故选C。8.小鼠胚胎干细胞可诱导成能分泌胰岛素的胰岛样细胞。将胰岛样细胞移植给患糖尿病的小鼠,可使患病小鼠的血糖恢复正常水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12、A. 小鼠胚胎干细胞可来自对囊胚内细胞团的分离培养B. 移植前,患病小鼠体内靶细胞缺失胰岛素受体C. 移植后,小鼠体内靶细胞加强了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D. 小鼠体内血糖浓度对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存在反馈调节【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胚胎干细胞的来源有囊胚期的内细胞团和胎儿的原始性腺,A正确;由“胰岛样细胞移植给患糖尿病小鼠,可使患病小鼠血糖恢复正常水平”可知患病小鼠的病因是胰岛B细胞受损伤导致胰岛素缺乏引起,B错误;移植后胰岛样细胞可合成分泌胰岛素,胰岛素能促进靶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C正确;体内血糖浓度高于正常水平促进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反之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D正确。9

13、.下列关于核酸分子杂交和抗原抗体杂交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核酸分子杂交是指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的杂交B. 抗原抗体杂交的原理为碱基互补配对原则C. 核酸分子杂交可检测目的基因的存在和转录D. 抗原抗体杂交常以目的基因产物作抗体【答案】C【解析】【分析】1、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1)分子水平上的检测: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2)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2、核酸分子杂交是基因诊断的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基因诊断技术它的基本原理是:互补

14、的DNA单链能够在一定条件下结合成双链,即能够进行杂交这种结合是特异的,即严格按照碱基互补的原则进行,它不仅能在DNA和DNA之间进行,也能在DNA和RNA之间进行因此,当用一段已知基因的核酸序列作出探针,与变性后的单链基因组DNA接触时,如果两者的碱基完全配对,它们即互补地结合成双链,从而表明被测基因组DNA中含有已知的基因序列。【详解】A、核酸分子杂交是指两条核苷酸链的杂交,A错误;B、抗原-抗体杂交的原理为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此过程中不存在碱基互补配对,B错误;C、核酸分子杂交可检测目的基因的存在和转录,C正确;D、抗原-抗体杂交中目的基因产物常作为抗原,D错误。故选C。10.下图表示

15、利用高秆抗锈病玉米(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花粉细胞生产人工种子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通过过程两两融合得到的细胞基因型有9种B. 过程培养基中植物激素的配比不同C. 过程需用秋水仙素处理才能获得可育的人工种子D. 人工种子的种皮中加入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促进丛芽的发育【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表示诱导花粉细胞融合的过程;表示植物组织培养过程,其原理是植物体细胞具有全能性,其中表示脱分化过程,表示再分化过程,这两个过程培养基中的植物激素的种类和比例不同;表示在胚状体外包裹人工种皮形成人工种子的过程,在种皮中加入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促进丛芽的发育。【详解】A、高秆抗锈

16、病玉米的基因型为AaBb,能产生四种配子,即AB、Ab、aB、ab,通过过程两两融合得到的细胞基因型有9种,A正确;B、是脱分化过程、是再分化过程,这两个过程培养基中的植物激素的种类和比例不同,B正确;C、花粉细胞杂交形成的植株可育,不需要用秋水仙素处理,C错误;D、人工种子的种皮中加入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促进丛芽的发育,D正确。故选C。11.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A. 生物组织经胰蛋白酶消化处理制成细胞悬液,再培养可获得单层细胞B. 研究中使用的细胞通常培养至10代以内,以保持正常的二倍体核型C. 为防止杂菌污染,生物组织、培养液及培养用具需要进行灭菌处理D. 动物细胞培养

17、是制备单克隆抗体、细胞核移植、胚胎工程等技术的基础【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正常细胞培养时具有贴壁生长、接触抑制的特点,生物组织经胰蛋白酶消化处理制成细胞悬液,再培养可获得单层细胞,A正确;10代以内的细胞一般能保持保持正常的二倍体核型,保证供体细胞正常的遗传基础,B正确;为防止杂菌污染,培养液及培养用具需要进行灭菌处理,而生物组织只能消毒,C错误;动物细胞培养是制备单克隆抗体、细胞核移植、胚胎工程等技术的基础,D正确。12.科研人员通过人工授粉实现白菜(2n=20)和紫甘蓝(2n=18)的种间杂交,将获得的幼胚经离体培养得到幼苗甲,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甲的顶芽获得幼苗乙。下列叙述正确的

18、是A. 本育种方法的理论基础是染色体结构变异B. 白菜和紫甘蓝间存在生殖隔离,属于不同物种C. 幼苗甲细胞中含有19条染色体,属于单倍体D. 幼苗乙所有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和种类相同【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意分析,本育种方法为体细胞杂交,理论基础是膜的流动性和细胞的全能性,A错误;白菜和紫甘蓝间存在生殖隔离,属于不同物种,B正确;幼苗甲细胞中含有19条染色体,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不属于单倍体,C错误;幼苗乙所有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种类相同,但是数目不一定相同,D错误。故选B13.芦笋是雌雄异株植物,雄株性染色体为XY,雌株为XX;其幼茎可食用,雄株产量高。以下为两种培育雄株的技术路线。有

19、关叙述错误的是()A. 形成愈伤组织可通过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诱导B. 幼苗乙和丙的形成均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C. 雄株丁的亲本的性染色体组成分别为XY、XXD. 与雄株甲不同,雄株丁培育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问题。在高中生物试题中常见的育种方式有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细胞工程育种等。学生应掌握各种育种方式的原理、方法、优点。【详解】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使用比例影响植物细胞的发育方向,当二者比值高时,有利于根的分化,抑制芽的形成;比值低时,有利于芽的分化、抑制根的形成;比例适中时,促进愈伤组织的形

20、成,因为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相对应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也有相应的效果,所以可以通过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诱导,A正确;幼苗乙与幼苗丙的形成是花药离体培养形成单倍体植株的过程,此过程的原理是植物组织培养,因此需要经过脱分化与再分化的过程,B正确;花粉是经过减数分裂产生的,其配子含有X染色体或Y染色体,经过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再经过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的植株乙与丙的基因型为XX或YY,因此雄株丁的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XX、YY,C错误;雄株甲是通过无性繁殖形成的,形成过程中不会进行减数分裂,因此也不会发生基因重组;雄株乙是通过有性生殖形成的,形成过程中经过了减数分裂,因此会发生基因重组,D正确。【点睛

21、】解答本题需要学生掌握常见的几种育种方式及其所遵循的原理,要注意雄株甲是通过无性繁殖的方式进行育种,此过程不会发生基因重组,另外需要明确单倍体育种需要经过植物的组织培养过程。14.下列关于DNA粗提取与鉴定的叙述,错误的是A. 用同样方法从等体积兔血和鸡血中提取的DNA量相近B. DNA析出过程中,搅拌操作要轻柔以防DNA断裂C. 预冷的乙醇可用来进一步纯化粗提的DNAD. 用二苯胺试剂鉴定DNA需要进行水浴加热【答案】A【解析】【分析】DNA粗提取选材的标准:DNA含量高,并且材料易得由于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因此不采用哺乳动物的血液。DNA粗提取和鉴定的原理: 1、DN

22、A的溶解性:DNA和蛋白质等其他成分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DNA在0.14mol/L的氯化钠中溶解度最低);DNA不溶于酒精溶液,但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溶于酒精。2、DNA对酶、高温和洗涤剂的耐受性不同。3、DNA的鉴定:在沸水浴的条件下,DNA遇二苯胺会被染成蓝色。【详解】兔属于哺乳动物,其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及各种细胞器,提取不到DNA,而鸡属于鸟类,其红细胞内含有细胞核与各种细胞器,DNA含量较多,A错误;DNA分子从细胞中被释放出来且除去蛋白后是非常容易断裂的,如果太过剧烈的搅拌,DNA链可能会被破坏,因此轻柔搅拌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较完整的DNA分子,B正确;在冷的95%酒精溶液

23、中DNA的溶解度最低,DNA的沉淀量最大。如果用热的95%酒精会提高DNA的溶解度,不能完全使DNA沉淀,C正确;将析出的DNA溶解在2mol/L的NaCl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后需要水浴加热才会呈现蓝色,D正确。15.下列关于微生物实验室培养的操作错误的是( )A. 统计样品中的活菌一般使用平板划线法B. 测定培养液中的微生物数量,可选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法计数C. 用蒸馏水配置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过程中,经高温、高压灭菌后倒平板D. 消毒的原则是既杀死材料表面的微生物,又避免消毒剂对细胞的伤害【答案】A【解析】【分析】1、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基本过程为计算、称量、溶化、调pH、灭菌、倒

24、平板。2、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划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详解】A、统计样品中的活菌一般使用稀释涂布平板法,A错误;B、测定培养液中的微生物数量,可选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法计数,B正确;C、用蒸馏水配置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过程中,经高温、高压灭菌后再倒平板,C正确;D、在进行消毒时,需要做到既杀死材料表面的微生物,又避免消毒剂对细胞的伤害,D正确。故选A。16.

25、下图甲为果酒和果醋制作装置,图乙表示制作过程中的物质变化,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制作果酒时应关闭阀b,适时打开阀a排气B. 制作果醋时需打开阀a通气,打开阀b排气C. 过程都只能发生在缺氧的条件下D. 过程所需的最适温度基本相同【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是发酵装置,乙是果酒、果醋制作的实验原理,是葡萄糖酵解形成丙酮酸的阶段,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是酵母菌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是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发生的场所是线粒体,是醋酸菌发酵形成醋酸的过程。【详解】A、甲装置中,阀b控制进气,阀a控制排气,制作果酒时应关闭阀b以创造缺氧环境,适时

26、打开阀a几秒钟以排出产生CO2,A正确;B、醋酸菌好氧性细菌,需要持续通氧,但b是进气口,a是出气口,故应打开阀b通气,打开阀a排气,B错误;C、过程为葡萄糖酵解形成丙酮酸的阶段,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会发生,C错误;D、醋酸菌是嗜温菌,所以果醋发酵所需的最适温度高于果酒发酵,D错误。故选A。17.图1、2分别为“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部分操作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图1、2中加入蒸馏水目的相同B. 图1、2中完成过滤之后都保留滤液C. 图2中过滤时的盐溶液浓度约为0.014mol/LD. 在图1滤液中加入少许嫩肉粉有助于去除杂质【答案】D【解析】【分析】【

27、详解】A、分析图1:图1表示加入蒸馏水让鸡血细胞吸水胀破,释放DNA;分析图2:图2表示加水稀释,使DNA逐渐析出。由以上分析可知,图1、2中加入蒸馏水的目的不相同,A错误;B、图1中完成过滤之后要保留滤液,而图2中加水后DNA逐渐析出,因此过滤后要去除滤液,B错误;C、图2中过滤时的盐溶液浓度约为0.14mol/L(此时DNA的溶解度最低),C错误;D、嫩肉粉中的木瓜蛋白酶能分解去除蛋白质,因此在图1滤液中加入少许嫩肉粉有助于去除杂质,D正确。故选D。18.下列有关发酵技术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在制作果酒、果醋时,适当加大接种量可以提高发酵速率、抑制杂菌生长繁殖B. 在腐乳制作过程中

28、必须有能产生蛋白酶的微生物参与,所用豆腐的含水量为70%左右,水分过多腐乳不易成形C. 泡菜的制作前期需通入氧气,后期应严格保持无氧条件D. 将长满毛霉的豆腐装瓶腌制时,近瓶口处需加大用盐量【答案】C【解析】【分析】果酒发酵菌种为酵母菌,代谢类型为兼性厌氧型真菌,温度控制在1825,最适为20左右,前期需氧,后期不需氧。果醋发酵菌种为醋酸菌,代谢类型为需氧型细菌,温度最适为3035,需要充足氧气。泡菜制作的菌种是乳酸菌,代谢类型是厌氧型细菌。腐乳制作的菌种主要是毛霉,代谢类型是需氧型真菌,温度控制在1518,并保持一定湿度。【详解】A、在制作果酒、果醋时,适当加大接种量可以增加酵母菌、醋酸菌的

29、数量,提高发酵速率、抑制杂菌生长繁殖,A正确;B、腐乳制作时,需要蛋白酶、脂肪酶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分解成小分子物质,所以该过程必须有能产生蛋白酶的微生物参与,并且宜采用含水量为70%左右的豆腐,含水量过高的豆腐制腐乳,不易成形,B正确;C、泡菜制作的菌种是乳酸菌,制作过程中都应严格保持无氧条件,C错误; D、将长满毛霉的豆腐装瓶腌制时,近瓶口处污染机会大,需加大用盐量,防止杂菌污染,D正确。故选C。19.原油中含有大量有害的、致癌的多环芳烃。土壤中有些细菌可以利用原油中的多环芳烃为碳源,在培养基中形成分解圈。为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并投入除污,某小组同学设计了相关实验。下列有关实验的叙

30、述,不正确的是A. 应选择被原油污染的土壤取样B. 配制以多环芳烃为唯一碳源的选择性培养基C. 将土壤稀释液灭菌后接种到选择性培养基上D. 能形成分解圈的即为所需菌种【答案】C【解析】【分析】筛选分离目微生物的一般步骤是:样品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涂布培养和筛选菌株选择培养基是指通过培养混合的微生物,仅得到或筛选出所需要的微生物,其他不需要的种类在这种培养基上是不能生存的筛选分离能够利用原油中的多环芳烃为碳源的细菌需要以原油(多环芳烃)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或平板划线法接种分离。【详解】筛选能够利用多环芳烃为碳源的菌种,则在被原油污染的土壤中应该含有,所以配置来源于被原油

31、污染的土壤稀释液,A正确;配置选择性培养基,该培养基与通用培养基成分的主要区别是以原油(多环芳烃)为唯一碳源,B正确;在无菌环境下,将土壤稀释液接种到选择培养上,将土壤稀释液灭菌后会杀死原有菌种,C错误;题干有个信息“有些细菌可以利用原油中的多环芳烃为碳源,在培养基中形成分解圈”,所在选择性培养基上能形成分解圈的即为所需菌种,D正确。【点睛】注意:选择培养基的用途和配制,必须结合所培养微生物的特性,使所配制的培养基能让所需的微生物快速生长繁殖,而对不需要的微生物要有淘汰作用,如在培养基使用特定唯一碳源、唯一氮源或加入特定抑制剂物质等。20.产生的废水中含有苯酚,为了降解废水中的苯酚,研究人员从

32、土壤中筛选获得了只能降解利用苯酚的细菌菌株,筛选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为土壤样品。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使用平板划线法可以在上获得单个菌落B. 如果要测定中的活细菌数量,常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C. 图中培养目的菌株的选择培养基中应加入苯酚作为碳源D. 微生物培养前,需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消毒处理【答案】D【解析】【分析】从土壤中分离微生物的一般步骤是: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涂布培养和筛选菌株;选择分离过程中需要使用选择培养基,做到全过程无菌操作,常用的固体培养基上的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详解】A、平板划线法可分离微生物,可获得单个菌落,A正确;B、利用稀释涂

33、布平板法可对微生物进行计数,B正确;C、图中培养目的菌株的选择培养基中应加入苯酚作为碳源,以扩大降解苯酚的微生物的浓度,C正确;D、微生物培养前,需对培养基和培养器皿进行灭菌处理,D错误。故选D。21.如图表示培养和分离某种细菌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步骤倒平板操作时,倒好后应立即将其倒过来放置B. 步骤接种环火焰上灼烧后迅速蘸取菌液后划线C. 步骤应多个方向划线,使接种物逐渐稀释,培养后出现单个菌落D. 步骤恒温培养箱培养后可用来对大肠杆菌进行计数【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是倒平板,是用接种环沾取菌液,是进行平板划线,是培养。【详解】A、步骤倒平板

34、操作时,倒好后应待平板冷却凝固后再将平板倒过来放置,防止冷凝水倒流污染培养基,A错误;B、灼烧后的接种环需在火焰旁冷却后再沾取菌液进行平板划线,B错误;C、步骤通过连续划线,使接种物逐渐稀释分布在培养基的表面,在数次划线后培养,可分离到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单个菌落,C正确;D、平板划线法接种的培养基上,由于起始段菌体密集,所以无法对其计数,D错误。故选C。二、多项选择题22.下图为杂交瘤细胞制备示意图。骨髓瘤细胞由于缺乏次黄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GPRT-),在HAT筛选培养液中不能正常合成DNA,无法生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可用灭活的仙台病毒诱导细胞融合B. 两两融合的细胞都能在HAT培养

35、液中生长C. 杂交瘤细胞需进一步筛选才能用于生产D. 细胞膜的流动性是细胞融合的基础【答案】ACD【解析】【分析】(1)动物细胞融合的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细胞的增殖,诱导手段有电激、聚乙二醇、灭活的病毒等,结果产生杂交细胞,主要用于制备单克隆抗体。(2)单克隆抗体制备的原理包括:免疫理:B淋巴细胞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细胞融合原理:利用病毒对宿主细胞的穿透性使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对杂交瘤细胞进行体内、体外培养。(3)制备单克隆抗体过程中的几种细胞:免疫B细胞(浆细胞):能产生单一抗体,但不能无限增殖;骨髓瘤细胞:能无限增殖,但不能产生抗体;杂交瘤细胞:既能产生单一抗体,

36、又能在体外培养条件下无限增殖。【详解】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有电激、聚乙二醇、灭活的病毒(如灭活的仙台病毒)等,A正确;两两融合的细胞包括免疫B细胞与免疫B细胞融合的具有同种核的细胞、骨髓瘤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的具有同种核的细胞、免疫B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的杂交瘤细胞,骨髓瘤细胞虽然能无限增殖,但缺乏次黄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免疫B细胞虽然有次黄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但不具有无限增殖的本领,所以在HAT筛选培养液中,两两融合的具有同种核的细胞都无法生长,只有杂交瘤细胞才能生长,B错误;因每个免疫B细胞只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因此在HAT筛选培养液中筛选出来的众多的杂交瘤细胞所分泌的抗体,不一定都是人

37、类所需要的,还需要进一步把能分泌人类所需要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筛选出来,C正确;动物细胞融合是以细胞膜的流动性为基础的,D正确。故选ACD。23.如图为细胞融合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若a细胞和b细胞是植物细胞,需先去分化再诱导融合B. a细胞和b细胞之间的融合需要促融处理后才能实现C. c细胞的形成与a、b细胞膜的流动性都有关D. c细胞将同时表达a细胞和b细胞中的所有基因【答案】BC【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图示为细胞融合的过程,a细胞与b细胞融合形成融合细胞c,c细胞具有a细胞和b细胞的遗传物质,融合过程常用聚乙二醇进行诱导,对于动物细胞融合还可以用灭活的病毒进行诱导。【详解】A

38、、若a细胞和b细胞是植物细胞,应该先用酶解法去掉它们的细胞壁再诱导融合,A错误;B、无论是动物细胞还是植物细胞,两个细胞的融合都需要促融处理后才能实现,B正确;C、两个细胞融合成一个细胞,利用了细胞膜的流动性,C正确;D、c细胞同时具备了a细胞和b细胞中的所有基因,但是基因是选择性表达的,因此c细胞中基因不一定都能够表达,D错误。故选B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动物细胞融合的过程及其原理,梳理两个过程的相关知识点和细节,结合选项图示分析答题。24. 基因工程利用某目的基因(图甲)和Pl噬菌体载体(图乙)构建重组DNA。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酶切位点分别是Bgl、EcoR和Sa

39、u3A。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构建重组DNA时,可用Bgl和Sau3A切割目的基因和Pl噬菌体载体B. 构建重组DNA时,可用EcoR和Sau3A切割目的基因和Pl噬菌体载体C. 图乙中的Pl噬菌体载体只用EcoR切割后,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D. 用EcoR切割目的基因和Pl噬菌体载体,再用DNA连接酶连接,只能产生一种重组DNA【答案】D【解析】【详解】A、如果用Bgl和Sau3A I切割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两端将形成不同的黏性末端,同样用Bgl和Sau3A I切割Pl噬菌体载体也形成这两种不同的黏性末端,因此它们可构成重组DNA,A项正确;B、由于Sau3A I的切割位点在EcoR

40、I的左侧,因此用EcoR I和Sau3A I切割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两端将形成不同的黏性末端,同样用EcoR I和Sau3A I切割Pl噬菌体载体也形成这两种不同的黏性末端,因此它们可构成重组DNA,B项正确;C、P1噬菌体载体为环状DNA,其上只含有一个EcoR的切点,因此用EcoR I切割后,该环状DNA分子变为线性双链DNA分子,因每条链上含有一个游离的磷酸基团,因此切割后含有两个游离的磷酸基团,C项正确;D、从图甲看出,用EcoR I切割目的基因后两端各有一切口,与图乙中EcoR I切口对接时,可有两种可能,即可产生两种重组DNA,D项错误。故选D。25.如图是微生物平板划线示意图,划线

41、的顺序为1、2、3、4、5,下列操作方法错误的是( )A. 每次划线操作后要将接种环放在火焰上灼烧灭菌B. 划线操作应在无菌操作台中进行C. 第3次划线操作可从第2次开始划出,也可从第4次开始D. 只在第5次划线区域中才可以得到菌落【答案】CD【解析】【分析】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是与平板划线操作有关的题目,先梳理平板划线操作的相关知识,然后结合选项描述分析判断。【详解】A、进行平板划线操作之前,用将接种环在酒精灯火焰上进行灼烧灭菌,A正确。B、划线操作应在无菌操作台中进行,B正确。C、划线的顺序为1、2、3、4、5,保证每次划线的菌种来自上一区域的末端,C错误。D、由题图可知,5区域是最后

42、一个区域,有可能在5区域获得所需要的菌落,在4区域也有可能得到所需要的菌落,D错误。故选CD。26. 下列关于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的叙述,合理的是( )A. 在果酒发酵后期拧开瓶盖的间隔时间可延长B. 条件适宜时醋酸菌可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C. 果酒发酵过程中发酵液密度会逐渐减小D. 将长满毛霉的豆腐装瓶腌制时,底层和近瓶口处需加大用盐量【答案】ABC【解析】【分析】果酒、果醋制作原理与发酵条件果酒制作果醋制作菌种酵母菌醋酸菌菌种来源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酵母菌变酸酒表面的菌膜发酵过程有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有氧呼吸大量繁殖:C6H12O66O26CO26H2O;无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无氧呼吸产生

43、酒精:C6H12O62C2H5OH2CO2氧气、糖源充足时:C6H12O62O22CH3COOH2CO22H2O;缺少糖源、氧气充足时:C2H5OHO2CH3COOHH2O温度一般酒精发酵1825 ,繁殖最适为20 左右最适为3035 气体前期:需氧,后期:无氧需要充足的氧气【详解】果酒发酵后期,酵母菌活动逐渐减弱,产生的二氧化碳逐渐降低,放气时间间隔可延长,A正确。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可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B正确。果酒发酵过程中因为营养物质的消耗,有氧呼吸过程中也有水的产生,故发酵液的密度减小,C正确。制作腐乳时是逐层加盐,瓶口处需加大用盐量,以减小被杂菌污染的可能性,D错误

44、。故选:ABC。【点睛】解答本题关键在于对果酒、果醋的制作原理的理解应用。27.PCR 是一种体外迅速扩增 DNA 片段的技术,下列有关 PCR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 变性过程中破坏的是 DNA 分子内的磷酸二酯键B. 复性过程中引物与 DNA 模板链的结合是依靠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完成C. 延伸过程中需要 DNA 聚合酶、ATP、四种核糖核苷酸D. PCR 与细胞内 DNA 复制相比所需要酶的最适温度较高【答案】BD【解析】【分析】CR技术:1、概念:PCR全称为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的核酸合成技术。2、原理:DNA复制。3、前提条件: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以便

45、合成一对引物。4、条件:模板DNA、四种脱氧核苷酸、一对引物、热稳定DNA聚合酶(Taq酶)。5、过程:高温变性:DNA解旋过程;低温复性:引物结合到互补链DNA上;中温延伸:合成子链。PCR扩增中双链DNA解开不需要解旋酶,高温条件下氢键可自动解开。【详解】A、变性过程中破坏的是DNA分子内碱基对之间的氢键,使DNA双链得以打开,A错误;B、复性过程中引物与DNA模板链的结合是依靠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完成的,B正确;C、延伸过程需要加入热稳定DNA聚合酶(Taq酶)、ATP、四种脱氧核苷酸,C错误;D、PCR技术是在较高温度下进行的,因此PCR与细胞内DNA复制相比所需要DNA聚合酶具有更高的耐

46、热性,D正确。故选BD。二、非选择题28.转基因抗病香蕉的培育过程如图1所示,图2表示Pst、Sma、EcoR和Apa四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及酶切位点。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限制酶切割DNA时破坏的是两个_之间的化学键。(2)在构建图1中的重组质粒时要保证目的基因被连接在质粒上特定的_和终止子之间才能保证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被成功_。(3)将抗病基因从含抗病基因的DNA中切割下来,使用的限制酶是_,同时也应该用相同的酶对质粒进行切割,这样处理的原因是_。请写出单独用Pst切割质粒后的片段:_。(4)转基因抗病香蕉的培育是否发生了可遗传变异?_。【答案】 (1). 脱氧(核糖)核苷酸 (2

47、). 启动子 (3). 转录(或者填表达) (4). Pst和EcoR (5). 用相同的酶切割质粒才能产生与目的基因相同的末端,便于二者进行拼接 (6). 和 (7). 是【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转基因抗病香蕉的培育流程图,首先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得到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获取目的基因、构建基因表达载体、采用农杆菌转化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其次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将受体细胞培育成转基因植株。【详解】(1)限制酶特异性识别DNA中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切断两个脱氧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2)在构建图1中的重组质粒时要保证目的基因被连接在质粒上特定的启动子和终止子

48、之间才能保证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被成功转录。(3)含抗病基因的DNA含有限制酶Pst、Sma、EcoR的切割位点,但限制酶Sma I的切割位点位于目的基因上,用该酶切割含有目的基因的外源DNA分子时会破坏目的基因,所以选限制酶Pst I和EcoRI对目的基因进行切割,这样不会对目的基因造成破坏。故使用这两种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用相同的酶切割质粒才能产生与目的基因相同的末端,产生相同的黏性末端,便于二者进行拼接。质粒会被限制酶Pst l、Sma I、EcoR I同时切割成三段,EcoR I、Pst l切割质粒形成的是黏性末端,且每种酶切割质粒后会形成两个黏性末端,Sma I切割形成的是平末

49、端,所以三种限制酶切割质粒会形成四个黏性末端。根据图2显示,可以推出单独用Pst切割质粒后的片段:和。(4)转基因抗病香蕉的培育原理是基因重组,发生了可遗传变异。【点睛】本题结合转基因香蕉形成的流程图,考查基因工程和植物组织培养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操作步骤;识记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及原料,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29.日前微博传言手机细菌比马桶多。如图,央视和北京卫视通过实验展示调査结果。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该实验需制备_(填“固体”或“液体”)培养基。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_可配制成固体培养基。(2)据图,两电视台均采用_法接种,接种前需要采用_法对培养基进行灭菌。(3)通

50、过观察菌落的_以初步鉴定手机屏幕和马桶按钮上的生物类群。两电台实验操作均正确,但报道结果截然不同,你认为原因是:_。(4)按图操作取样面积,实验员测定某手机屏幕的细菌数量,将10mL菌悬液进行梯度稀释,分别取01mL稀释倍数为100的样品液接种到三个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菌落数分别为98、100、102,则该手机屏幕的细菌数为_个/平方厘米。该实验对照组要取培养基涂布_进行培养。【答案】 (1). 固体 (2). 琼脂 (3). 稀释涂布平板(法) (4). 高压蒸汽灭菌 (5). 形状、大小、隆起程度和颜色等 (6). 手机的取样和马桶的取样都不相同 (7). 4104 (8). 0

51、.1 mL无菌水【解析】【分析】根据微生物菌落在平板上的分布可知,接种该微生物的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根据平板上菌落的数量和种类可推知手机和马桶盖上分布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造成两次报道的实验结果刚好相反的原因可能是所选样本不同或者取样时间不同等。【详解】(1)根据微生物菌落在平板上的分布可知,接种该微生物的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故该实验需制备固体培养基,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琼脂可配制成固体培养基。(2)据图,两电视台均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接种前需要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对培养基进行灭菌。(3)通过观察菌落的形状、大小、隆起程度和颜色等可以初步鉴定手机屏幕和马桶按钮上的生物类群。两电台实验操作均正

52、确且完全一致,但报道结果截然不同,可能是手机的取样和马桶的取样都不相同。(4)按图操作取样面积,实验员测定某手机屏幕的细菌数量,将10mL菌悬液进行梯度稀释,分别取0.1mL稀释倍数为100的样品液接种到三个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菌落数分别为98、100、102,则该手机屏幕的细菌数为(98+100+102)30.110100(55)=4104个/平方厘米。该实验对照组应取培养基涂布0.1mL无菌水进行培养。【点睛】本题考查了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的有关知识,要求学生能够识记培养基的成分,掌握微生物分离和计数的方法,能够根据实验结果推测实验误差的原因等。30.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目

53、前栽培的主要香蕉品种是三倍体或多倍体,不结种子,因此无性繁殖成了主要种植方式。长期以来,香蕉生产遭受病害的严重威胁,制约了其发展。为提高其产量,某生物小组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抗病香蕉。培育过程如图所示,(1)获得抗病基因后,常利用_技术进行扩增,该技术的前提是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便根据这一序列合成_。该技术需要的酶是_酶。(2)将目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常用的方法有多种,图中所示方法为_。欲检测转基因香蕉的DNA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可采用_技术。(3)培养基中的卡那霉素会抑制香蕉愈伤组织细胞的生长,欲利用该培养基筛选已导入抗病基因的香蕉细胞,应使基因表达载体A中含有_,作为标记基因。

54、(4)香蕉的抗病性状主要存在野生的二倍体香蕉品种中,但绝大多数香蕉抗病性状的分子背景尚不清楚。小组同学认为还可以利用_技术将三倍体香蕉体细胞与二倍体香蕉体细胞进行融合培育抗病香蕉,该技术常用的化学诱导剂是_。【答案】 (1). PCR (2). 引物 (3). Taq(热稳定的DNA聚合酶) (4). 农杆菌转化法 (5). DNA分子杂交 (6). 抗卡那霉素基因 (7). 植物体细胞杂交 (8). 聚乙二醇(PEG)【解析】【分析】PCR技术的原理是DNA复制,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插入受体细胞的染色体用DNA分子杂交技术【详解】(1)抗病基因为基因工程中的目的基因,可用PCR技术进行扩增;PC

55、R技术的前提是要有一段已知的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便根据这一序列合成引物,该技术需要Taq酶(热稳定DNA聚合酶)。(2)图示中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为农杆菌转化法。检测转基因香蕉的DNA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可采用DNA分子杂交技术。(3)培养基中的卡那霉素会抑制香蕉愈伤组织细胞的生长,欲利用该培养筛选已导入抗病基因的香蕉细胞,应使基因表达载体A中含有抗卡那霉素抗性基因,作为标记基因。(4)将三倍体香蕉体细胞与二倍体香蕉体细胞进行融合培育抗病香蕉,可采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该技术常用的化学诱导剂是聚乙二醇(PEG)。31.如图表示葡萄酒的酿制过程,请据图分析:(1)酵母菌的代谢类型是

56、_。(2)葡萄酒的酿制原理是先通气使酵母菌进行_,以增加酵母菌的数量,然后使酵母菌进行_获得葡萄酒,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_来检验。(3)在制作馒头时,可用小苏打或者通过酵母菌发酵的方法使馒头松软,请问这两种方法中,馒头中的营养和所含的能量情况相比较最可能的是_A后者所含营养丰富、能量少 B后者所含营养单一、能量少 C前者所含营养丰富、能量多 D两者所含营养和能量相同(4)在甲中进行搅拌的目的是_。乙中排出的气体是发酵过程中产生的_。(5)如果丙装置产生酒精后去掉盖子,一段时间后会变酸,写出此时发生的化学反应式:_。与该过程有关的微生物是_,该菌种与酵母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_。【答

57、案】 (1). 异养兼性厌氧型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或发酵) (4). 酸性重铬酸钾 (5). A (6). 使各组分充分接触并增加溶氧 (7). CO2 (8). (9). 醋酸菌 (10). 前者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解析】【分析】分析甲图:在该简易发酵装置中,一天搅拌2-3次的作用是增加氧溶量,让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产生大量的酵母菌;分析乙图:该装置隔绝空气,创造了无氧环境,让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释放的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分析丙图:该装置在气泡不再发生时,盖上盖子,进行酒精发酵。【详解】(1)酵母菌属于异养兼性厌氧型。(2)葡萄酒的酿制原理是:先通

58、气使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以增加酵母菌的数量,然后密封使酵母菌无氧呼吸或发酵获得葡萄酒;酒精可以用酸性重铬酸钾来检验。(3)采用小苏打发酵的原理是小苏打在高温下分解产生二氧化碳,使馒头松软,并不会改变面粉中的营养物质和能量;利用酵母菌发酵后,淀粉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释放少量能量,所以营养物质丰富而能量减少,故选A。(4)据图分析,在甲中进行搅拌是使各组分充分接触并增加溶氧,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产生二氧化碳。(5)如果丙装置产生酒精后去掉盖子,一段时间后会变酸,说明有醋酸菌存在,并将乙醇转化为醋酸,其化学反应式为:。酵母菌是真核生物,而醋酸菌是原核生物,两者在结

59、构上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点睛】本题结合发酵装置图,考查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要求考生识记参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微生物及其代谢类型,掌握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原理及条件,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32.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将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导入猪细胞中,然后通过核移植技术培育基因编辑猪,可用于生产基因工程疫苗。下图为基因编辑猪培育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对1号猪使用_处理,使其超数排卵,收集并选取处在_时期的卵母细胞用于核移植。(2)采集2号猪的组织块,用_处理获得分散的成纤维细胞,放置于37的CO2培养箱中培养,其中CO2的作用是_。(3)为获得更多基因编辑

60、猪,可在胚胎移植前对胚胎进行_。产出的基因编辑猪的性染色体来自于_号猪。(4)为检测病毒外壳蛋白基因是否被导入4号猪并正常表达,可采用的方法有_(填序号)。DNA测序 染色体倍性分析 体细胞结构分析 抗原抗体杂交【答案】 (1). 促性腺激素 (2).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3). 胰蛋白酶(胶原蛋白酶) (4). 维持培养液的pH (5). 分割 (6). 2 (7). 【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图示基因编辑猪培育过程涉及的技术手段有转基因技术、核移植技术、早期胚胎培养技术和胚胎移植技术等,利用转基因技术将病毒外壳蛋白基因(目的基因)导入2号猪的体细胞核中,然后将2号猪的体细胞核移植到1号猪

61、的去核卵母细胞中,再将重组细胞培养到囊胚并移植到3号猪的子宫中去,最后分娩产生了4号转基因克隆猪。【详解】(1)据图分析可知,1号猪提供的是卵母细胞,对其注射促性腺激素可使其超数排卵,获得的卵母细胞需要培养到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才能进行核移植。(2)将2号猪的组织块分散成单个的成纤维细胞需要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该细胞的培养应在37含5%的CO2的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其中CO2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3)利用胚胎分割技术对图示早期胚胎进行分割,可以获得更多的基因编辑猪;据图分析可知,核移植的细胞核来自于2号猪,因此产出的基因编辑猪的性染色体来自于2号猪。(4)检测病毒外壳蛋白基因(目的基因)是否导入4号猪,可以采用DNA分子杂交法检测目的基因的序列;目的基因表达的最终产物是蛋白质(病毒外壳蛋白),可以利用抗原-抗体杂交法进行检测,故选。【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转基因技术、动物细胞培养、胚胎移植等过程,能够弄清楚题图中不同的猪提供的结构和作用,明确核移植时的卵母细胞需要培养到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并能够选择正确的方法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表达。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