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单元水平测试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极简人类史中写道,我们的星球已经存在了45亿年之久,生命的出现也有约35亿年。相比之下,人类的出现则是比较晚才发生的事情,不过是地球生命史的眨眼瞬间。但在近40亿年里,人类是第一个能将知识代代相传的物种。材料说明()人类社会的存在是主观活动的产物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客观过程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由人类社会决定的A B C D答案C解析材
2、料强调了星球、生命和人类的存在,但在近40亿年里,人类是第一个能将知识代代相传的物种。这说明了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客观过程,符合题意。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说法错误。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说法错误。故选C。2人是古猿进化而来的。由于地球自然条件的变化,一部分古猿逐步由森林迁徙到草原,其生活方式也由林栖转为地栖。地栖的生活方式对古猿的协同行动、群体规模、组织程度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生活环境的变化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形成的一种自然因素。这表明()A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B自然界的形成和发展有其固有的规律C人类
3、社会的进化过程具有客观物质性D地理环境在从猿到人的演化中起决定作用答案C解析人是古猿进化而来的。生活环境的变化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形成的一种自然因素。这表明人类社会的进化过程具有客观物质性,C符合题意。A、B说法正确但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劳动在从猿到人的演化中起决定作用,D说法错误。选C。3风沙中,焦裕禄斩钉截铁,“不改变兰考的面貌,我决不离开这里”;浪涛里,王继才意志如钢,“我定要把岛守好,直到守不动为止”。葆有强大的意气、志气,才能摧不垮、压不倒,始终拥有往前冲的力量。从唯物论角度看,这是基于()意识能够创造出这个世界原来没有的东西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意气、志气是人们改造世界
4、能否成功的关键意识对实践发展的趋势和结果有重要影响A B C D答案C解析表述错误,意识不能直接改造客观世界,需要通过实践才能把意识中的东西变为现实的东西;符合题意“葆有强大的意气、志气才能摧不垮,压不倒”,表明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表述错误,意气、志气会影响人们改造世界,但不能说意气、志气是人们改造世界能否成功的关键;符合题意,焦裕禄斩钉截铁,改变了兰考的面貌;王继才意志如钢,把岛守好了,这都表明人的意志影响实践发展的趋势和结果。4“谁都希望做一个永远不犯错误的人,但这恐怕只是一厢情愿。只要干事业,错误有时确实难以避免。”人难免会犯错误是由于()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充分人的认
5、识能力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事物的规律深藏于表象之中事物的运动发展没有规律可循A B C D答案B解析错误,人难免会犯错误,不是因为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充分,而是错误地发挥了主观能动性;符合题意,人难免会犯错误,主要是因为人的认识能力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同时事物的规律深藏于表象之中,其暴露需要一个过程;错误,发展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可循的。5虚拟现实技术是种运用计算机仿真系统创建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三维动态实景以及动作仿真的技术,可以给使用者提供沉浸性、多感知性、交互性的互动体验,虚拟现实技术所构造的虚拟环境说明()物质世界不再具有客观实在性物质世界的存在形式具有多样性信息是独立于
6、物质和意识的第三种存在状态人们可以通过实践创造出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东西A B C D答案D解析表述错误,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物质性,而不能说物质世界不再具有客观实在性;符合题意,材料中“可以给使用者提供沉浸性、多感知性、交互性的互动体验”,说明物质世界的存在形式具有多样性,人们可以通过实践创造出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东西;表示错误,信息并不是独立于物质和意识的第三种存在状态。6徐特立是“延安五老”之一,他在革命生涯中一贯注重实际、讲求实效,反对任何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特别强调“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形式主义违背了客观符合主观的要求,必须反对“实事求是”
7、尊重规律并发扬了科学精神,必须坚持官僚主义忽视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表现“自以为是”不研究客观实际,犯了主观主义错误A B C D答案C解析徐特立一贯注重实际、讲究实效,反对任何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特别强调“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这是因为“实事求是”尊重规律并发扬了科学精神,必须坚持。而“自以为是”不研究客观实际,犯了主观主义错误,必须反对,符合题意;形式主义违背了主观符合客观的要求,而不是客观符合主观的要求,错误;官僚主义不是忽视了意识的能动作用,而是不从实际出发,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错误;选C。7天地逆旅之间,唯有诗词酬尽人生百态。远离家乡时,遥望见“星垂平野阔”;送别好友时
8、,正路过“月生楼外天”;踌躇满志时,满心是“晓战随金鼓”;闲适漫游时,却只想“静听松风寒”。由此可见()诗人对人生的抒写具有自觉选择性诗词是诗人对人生境遇的主观感悟诗词的内容来源于诗人的自我需要诗词是对所处客观世界的真实再现A B C D答案A解析符合题意,材料中所述的通过诗词酬尽人生百态,说明诗人对人生的抒写具有自觉选择性;诗词是诗人对人生境遇的主观感悟;错误,诗词的内容来源于实际生活、生活实践;错误,诗词是对所处客观世界的再现,这种再现可能是真实的,也可能是虚幻的。8“菱叶君波荷陆风,荷花深处小船通。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在白居易的采莲曲中,描绘了一幅清风徐来水波浮动菱叶飘荡荷
9、花摇曳的美丽场景,读者仿佛看到采莲女遇到情郎时欲语还休含羞带笑的神态,犹如一卷望不尽的画面,使人百读不厌、意味无穷。诗中所营造的意境()源于诗人自己的主观想象和艺术构思是诗人对现实世界和人类生活的艺术再现是诗人意识自觉创造的一个理想的世界融入了诗人在自身生活经历中的情感体验A B C D答案C解析白居易在采莲曲中所营造的意境融入了诗人在自身生活经历中的情感体验,是诗人对现实世界和人类生活的艺术再现,符合题意。源于诗人的生活实践,而不是源于诗人自己的主观想象和艺术构思,说法错误。诗中所营造的意境是诗人意识主动创造的一个理想的世界,而不是自觉创造的一个理想的世界,说法错误。选C。9什么是闰秒?国际
10、原子时的准确度为每日数纳秒,而世界时的准确度为每日数毫秒。对于这种情况,一种称为协调世界时的折中时标闰秒就产生了。它是对协调世界时作出加一秒或减一秒的调整,对于电子、金融、军事等需要精准时间的领域,这一秒的差异可能对整个系统造成重大损失,甚至导致系统崩溃。这说明()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规律发生作用的形式是稳定的,单一的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做到审时度势意识活动具有自觉性、选择性A B C D答案D解析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意识的能动作用,而没有涉及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表述错误,规律内容是稳定的,但发生作用的形式却可以多样;符合题意,闰秒是对协调世界时作出加一秒或减一秒的
11、调整,对于电子、金融、军事等需要精密时间的领域,这一秒的差异可能对整个系统造成重大损失,甚至导致系统崩溃,这说明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做到审时度势,也说明意识活动具有自觉性、选择性。选D。10从前有个人,吃了生芝麻觉得一点都不好吃,炒熟了在一尝,满口喷香很有味道。他想:“既然熟芝麻好吃,我就用熟芝麻来种,不就直接收获熟芝麻了吗?”于是就种了很多熟芝麻种,结局可想而知。这则启示我们()A运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有利于问题的解决B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C在矛盾特殊性基础上概括出矛盾普遍性D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答案D解析D符合题意,熟芝麻虽然好吃,但不能发芽,因此不能种植,材料中的这
12、个人违背规律,所以不能成功,启示我们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A、B、C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排除。选D。11有这样一副对联,上联是“橘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下联是“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与这副对联所蕴含的哲理不一致的是()A人生譬如滑雪,只有知道如何停止的人才知道如何加快速度B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C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凤;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D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答案B解析“橘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体现了客观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A中“只有知道如何
13、停止的人才知道如何加快速度”体现了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B属于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的不变论;C中“云不动”“云与我俱东”体现了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D中“花相似”“人不同”也体现了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由此可知,A、C、D寓意与材料一致,B与材料寓意不一。故选B。12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月亮的圆缺变化影响着我们的身体:人在月缺时气血较虚,月圆时气血比较旺盛,月亮的盈亏变化与人体脏腑功能、气血盛衰息息相关,因此养生时一定要利用好这种变化,及时调整不同时段的养生重点。这一养生方法体现了()人类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去趋利避害自然界的形成和发展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发挥主观能动性可
14、改变规律起作用的条件和范围尊重自然界的规律就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A B C D答案B解析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人在月缺时气血较虚,月圆时气血比较旺盛,我们可以利用月亮的圆缺变化调整不同时段的养生重点,这说明了人类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去趋利避害,发挥主观能动性可改变规律起作用的条件和范围,正确。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排除。表述过于绝对,排除。故本题选B。13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一些流行语热起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洪荒之力”“秒杀”“任性”“APEC蓝”“刷脸”“抢红包”等流行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反映出时代的发展进步。材料主要表明()意识促进人们实践活动的发展正确的意
15、识具有直接现实性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A B C D答案D解析流行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反映出时代的发展进步,这主要说明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自觉选择性,符合题意;意识的作用具有双重性,正确意识促进人们实践活动的发展,错误意识阻碍人们实践活动的发展,错误;实践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意识活动不具有直接现实性,错误;选D。14中国女排在2019年世界杯比赛中不畏强手、敢打敢拼,以十一连胜的骄人成绩成功卫冕。女排精神是引领姑娘们前进的旗帜,既是体育界的优良传统,也是全社会的宝贵精神财富。由此可见精神()可以调节生理活动能催人
16、向上使人奋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A B C D答案B解析材料中指出女排精神是引领姑娘们前进的旗帜,是全社会的宝贵精神财富,体现了这种精神的激励作用,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女排精神引领作用,未体现催人向上使人奋进,不选。材料中女排精神是引领姑娘们前进的旗帜,既是体育界的优良传统,也是全社会的宝贵精神财富,未体现对世界的改造作用,不选。选B。15杭州一名小学生在作文中指出,吴承恩撰写的西游记有一个很大的“知识漏洞”,那就是遍布于西域各国的菜名竟然绝大多数是“中餐”,而且主要还都是吴承恩老家的江淮美食,其中米饭、蘑菇、木耳、豆腐、面筋、芋头、萝卜几乎是师徒四人每顿必点菜品。这从一个方面说明
17、()意识在本质上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的内容根源于人们的社会生活实践意识反映的主动创造性带来内容的多样性意识活动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A B C D答案A解析材料从一个方面说明意识在本质上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的内容根源于人们的社会生活实践,符合题意。内容的多样性带来意识反映的主动创造性,错误。本题没有体现意识活动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不符合题意。选A。161962年中国政府在塞罕坝设立国有机械林场。5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塞罕坝人”植根于塞罕坝140万亩的土地,凭借科学务实、大胆创新的精神,攻克了高寒地区造林难题,将退化的土地变成了绿色的天堂,凝结出以艰苦创业为核心,
18、以科学求实和开拓创新为支撑,以无私奉献和爱岗敬业为价值取向的塞罕坝精神。这一事例佐证了()意识的形式具有主观性,“塞罕坝精神”蕴含着无私奉献和爱岗敬业的人文价值意识的内容具有客观性,“塞罕坝精神”源自塞罕坝人不断进取的奋斗激情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塞罕坝精神”反映了“塞罕坝人”开拓创新的历程意识活动具有能动性,“塞罕坝精神”消除了客观条件的制约A B C D答案B解析材料的中心是讲述“塞罕坝精神”的形成及其巨大作用,佐证了意识的能动作用,符合题意。“塞罕坝精神”源自塞罕坝人科学求实和开拓创新的社会实践,错误。错在“消除”,排除。故本题选B。17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一研究组研究发
19、现:运用基因编辑技术有望“功能性治愈”白血病、艾滋病、地中海贫血等血液系统相关疾病。材料印证了()A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B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C只有通过亲身实践才能获得对事物的正确认识D脑力劳动者的认识活动越来越具有直接现实性答案A解析运用基因编辑技术有望“功能性治愈”白血病、艾滋病、地中海贫血等血液系统相关疾病。这印证了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A符合题意。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B说法过于绝对,排除。通过亲身实践获得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只是一种途径,也可以通过学习获得,C错误。实践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认识活动没有此特点
20、,D错误。选A。18英国自然医学杂志发表一项最新研究成果,美国与巴西联合研究发现,一种运动诱发的蛋白质激素与阿尔茨海默病的进展密切相关,其可以防止阿尔茨海默病记忆损失。这一发现对于征服这一疾病意义重大,将为缓解患者认知能力衰退打开一扇大门。材料告诉我们()实践是人们获得认识的来源真理是理论与实践具体历史的统一改造世界是认识的目的人的认识受主观和客观因素制约A B C D答案B解析美国与巴西联合研究发现,运动诱发的蛋白质激素与阿尔茨海默病的进展密切相关,表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符合题意;这一发现对于征服阿尔茨海默病意义重大,将为缓解患者认知能力衰退打开一扇大门,这表明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符合题意。真
21、理是理论与实践具体历史的统一,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没有体现人的认识受主观和客观因素制约,不符合题意。选B。19酒务头墓地位于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经过考古发掘,确定这是一处商代晚期高等级墓地。在此之前,运城盆地几乎没有发现较大的商代晚期遗存,学术界也因此认为,这一地带可能就没有商代晚期的遗存。酒务头墓地为考古学研究提供了翔实的资料,修正了学界以往认为晋南地区缺少晚商阶段遗存的认识。材料旨在强调()考古发掘是晋南地区存在商代晚期遗存认识的基础对晋南地区是否存在晚商阶段遗存的认识受实践水平的限制人类实践给客观世界打上了深深的人的活动的烙印酒务头墓地验证了晋南地区没有商代晚期遗存认识的错误
22、性A B C D答案A解析经过考古发掘,学界对运城盆地商代晚期遗存认识的变化,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同时也说明了认识受实践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具有反复性,正确。与题意不符,题干主要强调实践活动对人的认识的影响,而不是强调其对客观世界的影响。客观事物自身不能验证认识是否正确,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错误。20对虾基因组是世界上公认的高复杂基因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科研团历时10年,尝试了从一代到三代的各种基因组测序平台及各种组装软件,最终成功破译凡纳滨对虾(又称“南美白对虾”)基因组,并获得高质量的对虾基因组参考图谱,这一成果的取得体现的认识论知识有()真理性认识是客观与主观、理论与实
23、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实践中产生的新问题是推动人们进行深入探索研究的动力实践在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打上了人的活动的烙印A B C D答案D解析表述错误,真理性认识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而不是客观与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表述错误,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具有反复性,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符合题意,材料中,对虾基因组是世界上公认的高复杂基因组,说明实践中产生的新问题是推动人们进行深入探索研究的动力;符合题意,材料中科研团队历时10年,尝试了从一代到三代的各种基因组测序平台及各种组装软件,说明实践
24、具有主观能动性,说明实践在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打上了人的活动的烙印。选D。21准确、权威的信息不及时传播,虚假、歪曲的信息就会搞乱人心;积极正确的思想舆论不发展壮大,消极、错误的言论观点就会肆虐泛滥。这佐证了()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人能正确地认识世界正确思想比虚假信息更有价值A B C D答案A解析符合题意,“准确、权威的信息不及时传播,虚假、歪曲的信息就会搞乱人心;积极正确的思想舆论不发展壮大,消极、错误的言论观点就会肆虐泛滥。”这佐证了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不符合题意,材料主旨不能说明人能正确地认识世界,正确思想比虚假信息更有价值。选A
25、。2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成果之所以形成,根本的原因是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体现的认识论道理是()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不断产生新问题推动认识的发展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总是不断被推翻不断被超越A B C D答案C解析符合题意,根据题意,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6、的形成体现了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不断产生新问题推动认识的发展;表述错误,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表述错误,“被推翻”说法错误。23下表反映了党的历次重要会议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历程,该表体现的认识论道理是()八大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八届十中全会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受“左”倾思想影响)十一届六中全会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十九大人民日益增
27、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真理是具体的,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发展和完善真理和谬误相伴而行,二者之间往往没有明确界限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决定了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获取真理往往要经历从认识到实践、再从实践到认识的多次反复A B C D答案B解析党的历次重要会议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历程,体现了真理是具体的,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发展和完善,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决定了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符合题意。真理和谬误相伴而行,但二者之间有明确界限,说法有误。获取真理往往要经历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说法有误。选B。24人们对“两山”关系的认识过程:第一阶段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
28、;第二阶段是既要金山银山,也要保住绿水青山;第三阶段是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对这一认识过程的正确解读是()第一阶段认识的局限,在一定历史条件下难以避免第二阶段的认识也具有真理性,只不过后来被更高水平的认识所推翻第三阶段的认识也只适用于一定的条件和范围三个阶段共同说明,人类永远前进在接近真理的路上A B C D答案D解析真理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并不能被推翻,而是不断向前发展,错误;人类永远前进在接近真理的路上,意味着人类不能获得真理,这实际上是否认正确认识的可能性,属于不可知论,错误;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D。第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4个小题,共52分)25(13分)
2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19年8月10日,第9号台风“利奇马”在浙江温岭登陆,这是新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五大台风。“利奇马”在我国沿海地区由南向北狂扫,一路上带来山洪、内涝、山体崩塌等灾害,全省受灾人口约165.53万人,因灾死亡5人、失踪7人,全省紧急转移安置人口18.38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75.4千公顷,倒塌房屋609间,直接经济损失14.75亿元。面对自然灾害带来的严重损失,甲乙丙三人议论纷纷:甲认为一切都是天意,天命不可违;乙认为人定胜天,我们一定能够消除自然灾害;丙认为在自然灾害面前,事在人为,我们可以把损失降到最低。(1)甲乙丙三种观点分属哪种哲学形态,并简要说明两大哲学派别的
30、基本内容。(4分)(2)运用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9分)答案(1)甲认为天命不可违是客观唯心主义。乙认为人定胜天是主观唯心主义。丙认为自然灾害是人祸但事在人为是辩证唯物主义。(2分)基本内容: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2分)(2)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违背规律,就会受到惩罚,因此,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要求我们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合理开展经济活动。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研究把握和利用
31、规律,搞好生态文明建设。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每点3分,共9分)解析第(1)问,包括两问:一是要求判断上述三种观点分别属于什么哲学形态,属于分析说明类试题,结合材料内容进行分析,“一切都是天意,天命不可违”,此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人定胜天,我们一定能够消除自然灾害”,认为人定胜天是主观唯心主义;“在自然灾害面前,事在人为,我们可以把损失降到最低”,认为自然灾害是人祸但事在人为是辩证唯物主义。二是要求回答说明两大哲学派别的基本内容,根据教材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本问为措施类试题。知识限定明确: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有关知识,这部
32、分的知识包括两个方面:首先,要按客观规律办事;其次,要在尊重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材料说明即可。26(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20年是脱贫攻坚任务进入“最后一公里”的决胜时刻。帮助贫困人口脱贫,始终是党和政府孜孜以求的伟大梦想。历史和现实都已经和正在证明,脱贫攻坚是中国故事最为精彩的篇章之一。发展是甩掉贫困帽子的总办法。中国始终在发展的基础上根据阶段性目标,力所能及地将发展资源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倾斜,推动扶贫工作从“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引导人民群众既扶贫又扶志,实行“志智双扶”扶思想、观念、信心,扶知识、技术、思路,从根本上医治贫困顽疾。历史是一条长河,洪流滚滚,不可
33、阻挡。如何完成历史视野下的脱贫攻坚与新乡村书写?新时代乡土中国书写,要看到人民群众在摆脱贫困的伟大实践中,不仅“口袋富起来”了,而且“脑袋富起来”了。现在正处于从脱贫攻坚迈向乡村振兴的过渡期,在这个崭新的历史现场,我们要发现崭新的线索、塑造崭新的人物、记录崭新的实践、讲述崭新的故事,引导新乡村不断向善、向上、向好发展。从“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角度,分析扶贫工作中“志智双扶”的合理性。答案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实施“志智双扶”,改造贫困群众的“等靠要”思想,提升脱贫的内生动力,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3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实施“志智双扶”,才能激发活力,形
34、成合力,从根本上铲除滋生贫穷的土壤。(3分)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帮助贫困群众树立起摆脱困境的斗志和勇气,才能拔除穷根、消除贫困。(3分)我们应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扶志和扶智”有利于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提高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推动精准扶贫。(3分)科学认识对实践具有重大指导作用。中国始终在发展的基础上根据阶段性目标,实施“志智双扶”扶贫策略,有助于加快从脱贫攻坚迈向乡村振兴的过渡,极大促进农业农村发展。(3分)解析本题知识限定比较具体,属于微观考查。可先回顾“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相关知识,包括唯物论和认识论,主要涉及物质
35、、意识、规律、实践、真理、认识,然后结合试题情境与试题设问圈定答题的角度:意识活动的特点、意识的能动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科学理论的反作用,其中意识的能动作用涉及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的指导作用、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的调节和控制作用。运用这些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27(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新中国70年来经济、社会的发展奇迹,正流溢出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之所以有生命力,就是因为它是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起来的,在于它来源于5000多年悠久灿烂的文明传承,根植于近14亿人民发自内心的自觉认同;在于我们党在长期探索实践中,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
36、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国家制度建设和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结合材料,从真理的具体条件性角度,说明我党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建设有关做法的合理性。答案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所以我们党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5分)真理都是具体的,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历史的统一;所以我们党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建设。(5分)解析本题属于原因、意义类主观题。具体解答可结合材料从真理的条件性角度分析说明我们党坚持将马克
37、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必要性。从真理的具体性角度分析说明我们党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建设必要性。28(14分)阅读材料,完成要求。时代在变,高考也在变。招生制度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从“统招统分”到“定向招生、定向分配”到“双轨制”再到实行“并轨”,从赋予高校自主招生权到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再到改变成绩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四十多年来,高考不断打破“一考定终身”“唯分取人”的窠臼,在探索中前进、在改革中发展。实践证明,高考制度符合国情,焕发了我国科教事业的生机活力,选拔了千百万优秀学子,让考生和家长有了更大的获得感。教育部决定,到2020年全面建立
38、新高考制度,更好地发挥高考作为教育改革“指挥棒”的作用,进一步破解科学性、公平性等时代课题。结合材料,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知识,谈谈应如何看待我国“时代在变,高考也在变”。答案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着高考制度不断进行变革。(3分)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证明,高考制度符合国情,焕发了我国科教事业的生机活力。(3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四十多年来,招生制度及方式的变化与时代发展息息相关,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4分)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四十多年来,高考制度随着时代的变化始终在探索中前进、在改革中发展。(4分)解析本题属于认识类试题。可结合材料中的相关信息分别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