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民乐一中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地理试卷第卷(选择题,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选对一题得2分,共70分) 读“中国西北地区局部图”,完成下列各题。1. 图中有明确区域边界的是A. 库布齐沙漠 B. 土默川平原 C. 呼和浩特市 D. 阴山山脉2. 河套平原从“地固泽卤,不生 五谷”发展成为“塞外粮仓”主要是由于该地A. 地质条件稳定 B. 年降水量增多 C. 灌溉条件改善 D. 黄河水量减少【答案】1. C 2. C【解析】试题分析:1. 行政区、国界等边界都是明确的,故C项正确;库布齐沙漠、土默川平原、阴山山脉等区域的界限都有一
2、定的过渡带,故均是模糊的,可排除。2. 河套平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黄河川流而过,为河套地区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源,故C项正确;该地夏季无雪水,故A项错误;该地年降水量较少,变化较小,故B项错误;黄河水量相对稳定,故D项错误。【考点定位】区域的基本特征【名师点睛】区域的内涵区域是地理学一个基本概念,其内涵有:(1)区域的划分体现了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即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客观性),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主观性)划分出来的。(2)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边界。(3)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即占据一定位置,并与周围的区域发生着空间联系。(4)区域的排他性,即同等级区域之间的
3、差异表现。【知识扩展】河套平原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是黄河沿岸的冲积平原。由贺兰山以东的银川平原(又称西套平原),内蒙古狼山、大青山以南的后套平原和土默川平原(又称前套平原)组成,面积约25,000平方公里。是鄂尔多斯高原与贺兰山、狼山、大青山间的陷落地区。地势平坦,土质较好,有黄河灌溉之利,为宁夏与内蒙古重要农业区和商品粮基地。自清代以来,后套平原上修渠引黄河灌溉,为内蒙古主要农业区。但灌溉水大量渗入,使地下水位升高,盐碱地面积增加。河套是黄河中上游两岸的平原、高原地区,因农业灌溉发达,又称河套灌区。其地历代均以水草丰美著称,故有民谚黄河百害,唯富一套,不过,生态环境大不
4、如前,境内许多地方已近荒漠或半荒漠状态。现已注意合理灌排,营造防护林防止土地沙漠化。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下图是一帧剪纸作品。据此完成下面各题。3. 上图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A. 长江三角洲 B. 华北平原C. 三江平原 D. 四川盆地4. 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A. 地形封闭 B. 降水均匀C. 山河相间 D. 地势低平【答案】3. A 4. D【解析】3. 地理景观可以反映当地的环境特征,图中房子的坡度较陡,利于雨水快
5、速流动,说明该地降水丰富;图中的小桥和流水景观,说明是江南水乡的景观,故该地应该位于南方地区,A项正确。4. 该地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丰富,故B项错误;水流平缓说明该地地形平坦,故A、C项错误,D项正确。下表为我国三大自然区的部分特征,下图为我国三大自然区分布图,回答下面各题。5. 关于表中的描述,正确的是( )我国重要的草原牧场和山地牧场分布区,畜牧业发达种植业发展历史悠久,形成了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生产借助高山冰雪融水,发展灌溉农业,是我国高品质 果、棉生产基地由于干旱严重,作物种植区的土地荒漠化和盐渍化问题突出A. B. C. D. 6. 下面关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和西北干旱
6、半干旱区的描述,恰当的是( )A. 植被从东部季风区至西北由森林逐渐向荒漠逐渐过渡B. 两个区域的内部自然区域差异的主导因素均为距海的远近C. 季风气候显著,但东部地区更为明显D. 海拔较低,西北地区的盆地尤为明显【答案】5. C 6. 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区域差异,根据表中的内容能够判断我国的三大自然区,学生要熟悉我国三大自然区的特点。5. ()地形以高原、盆地、山地为主,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植被为草原、荒漠,应该是我国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该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草原牧场和山地牧场分布区,畜牧业发达,借助高山冰雪融水,发展灌溉农业,是我国高品质果、棉生产基地,由于干旱严重,作物种植
7、区的土地荒漠化和盐渍化问题突出,对;该地不以种植业为主,发展历史短,错,选择C。6. 由于降水不同,植被从东部季风区至西北由森林逐渐向荒漠逐渐过渡,A对;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自然区域差异的主导因素为距海的远近,东部季风区内部自然区域差异的主导因素为纬度因素,B错;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为非季风气候区,C错;都有海拔较高的高原,D错。网购越来越流行的今天,物流业发展迅速,业务量大增。据此完成下面各小题。7. 为追踪物流,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RS B. GPS C. GIS D. 数字地球8. 为制定最佳物流线路图,最需要合成以下图层信息( )A. 交通图与居民区图 B. 地形图与居民区图C
8、. 商业区图与交通图 D. 地形图与交通图【答案】7. B 8. 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理信息技术。遥感技术主要用于地理信息数据的获取。全球定位系统主要用于地理信息的空间定位,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来对地理信息数据的管理和运行分析等。7. 可以利用GPS跟踪运输邮件的汽车,从而跟踪邮件,B正确;RS、GIS和数字地球不可能监测邮件或汽车,ACD错。8. 物流必须考虑交通条件和居民分布情况,不需要考虑地形和商业,所以制定最佳物流线路图,最需要合成交通图与居民区图,选择A。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
9、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回答下列各题。9. “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A. 风化作用 B. 风蚀作用 C. 水蚀作用 D. 沉积作用10. 根据“红色荒漠”的特点,对其进行治理首先要做的是A. 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 B. 加强农业生产综合开发C. 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 D. 彻底退耕还林【答案】9. C 10. A【解析】 10. 对“红色荒漠”的治理大力开荒种田是绝不允许的,彻底退耕还林也不现实,AD错误;江南丘陵农业不可能以畜牧业为主,C错误;所以最好是进行综合治理,B正确。故答案选B项。点睛:红色荒漠形成的根本原因:(1)、由于人多地少,过度开发,加上土壤本身的特性,红壤
10、区的土壤生产力低下,水土流失严重,并在不少地区严重退化,形成“红色荒漠化”。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是水蚀作用。(2)、南方山区丘陵水土流失严重,危害大于黄土高原。导致石质裸露,不能恢复,成“红色荒漠”。(3)、陡坡开垦或过度垦殖,或者毁林开荒,砍林取薪破坏地表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土地退化。植树造林是治理风沙的有效措施。下图表示某沙区生物治沙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11. 三幅图按治沙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A. ABC B. BCA C. BAC D. CAB12. 在我国进行这项工作时,最适宜选种的植物是( )A. 杨树 B. 桦树 C. 沙拐枣 D. 柳树【答案】11. D 12. C【解析】1
11、1. 通过图中的沙丘大小以及植被高低判断荒漠化的防治过程。图中C沙丘最高,为治理初期,B基本无沙丘,沙漠化得到较好治理。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12. 沙拐枣为寥科灌木。沙拐枣属的植物均为固沙造林先锋树种,我国西北各省荒漠地带都有分布,种类较多,约有20余种,其中多数为小灌木。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受土地开发和防洪等因素的影响,城市河流往往被两条水泥堤防牢牢控制。目前利用废旧轮胎、石笼网与内装碎石土的生态袋(生态袋由抗腐蚀材料制成,只透水不透土,具有满足植物生长的孔径)联合制成的新型生态河堤受到许多城市的青睐。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3. 铺设废旧轮胎的主要目的是( )A. 减少河水渗漏,保护水源 B.
12、 缩窄河流航道,提高水位C. 减缓水流冲刷,保护河岸 D. 固定植物根系,促进生长14. 推断香根草可能具有的特性是( )A. 喜阴凉 B. 耐旱涝C. 根系横向生长 D. 茎干中空而脆15. 与传统硬质河岸相比,石笼网与生态袋结合可以( )A. 增加河流水量 B. 减少河道淤积C. 缩短使用期限 D. 减轻旱涝灾害【答案】13. C 14. B 15. D【解析】13. 从“城市河流往往被两条水泥堤防牢牢控制”可以看出,传统河堤硬质牢固。新型生态河堤是利用废旧轮胎、石笼网与内装碎石土的生态带,牢固性相对要差,利用废旧轮胎可以减缓水流对生态带(河岸)的冲刷,保护河岸, D正确。轮胎中空,并不能
13、明显减少河水渗漏,A错误。轮胎的铺设对提高水位十分有限,且新型生态河堤建设主要体现生态功能,B错误。生态具有满足植物生长的孔径,C错误。故选D。14. 从图看,香根草从河堤底部到河堤顶部均有种植,推测有些生长于水中;河道水位常会出现季节变化,可以推测部分香根草时而被浸没,时而露出水面。因此推测香根草耐旱涝,故选B。15. 传统硬质河道河水和两岸地下水不能互补,而石笼网与生态带可以透水,河水和地下水可以互补。枯水期,地下水可补给河水,洪水期,河水补给地下水,最终减轻旱涝灾害。故选D。下图为湿地被人类活动破坏前后,东北三江平原湿地气温年变化及该区域某河流流量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6.
14、湿地被破坏后,表示东北三江平原湿地气温年变化曲线、河流流量年变化曲线的分别是( )A. 甲和丙 B. 乙和丁C. 甲和丁 D. 乙和丙17. 下列有关东北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 土壤侵蚀,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大 B. 环境污染,富营养化加剧C. 大量引水灌溉以及河流的截流改道 D. 开垦湿地,不断扩大耕地面积【答案】16. B 17. D【解析】16. 湿地有调节气候、调节径流的功能,可减小气温年较差、使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减小,湿地破坏后气温年较差增大、径流季节变化增大,曲线分别是乙和丁,B正确。17. 随我国人口和粮食需求的不断增长,国家在三江平原建立了一大
15、批国营场,经过几十年的开垦,三江平原成为我国现代化程度最高、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湿地破坏的主要原因是开垦湿地,扩大耕地面积,D正确。【点睛】湿地的生态价值: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在调节气候、调蓄水量、涵养水源、调节径流、蓄洪防旱、降解污染物、美化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表为我国某区域1999年主要土地覆被类型的面积。下图示意该区域19992007年土地覆被类型面积变化率,正值表示增长,负值表示减少。该区域生态环境已呈退化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8. 改善该区域生态环境首先应:( )A. 治理盐碱地 B. 植树造林 C. 保护沼泽地 D. 退耕还草19. 该区域
16、可能位于:( )A. 云贵高原东部 B. 松嫩平原中部 C. 内蒙古高原西部 D. 黄土高原中部【答案】18. D 19. C【解析】19. 该地区以沙地为主,其次是草地,植被稀少,可知该区域可能位于内蒙古高原西部,选C。读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分布简图,回答下面小题。20. 下列数值中分别属于A、C两地区农业生产生产潜力的是()A. 1800,400 B. 1750,250 C. 1900,600 D. 1700,20021. D地经过大规模开垦已由过去的“北大荒”变成了现在的“北大仓”,成为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目前,关于D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的叙述,错误的是()A. 继续围垦从而扩大耕地面积
17、B. 发展绿色农业和水产养殖业C. 进行农、林、畜产品深加工 D. 推进产业化生产延长产业链【答案】20. A 21. A【解析】20. 从图中可直接读出a地区农业生产潜力值大于1750,C地农业生产潜力大于250,小于500,A正确。21. 图中D地是我国东北的三江平原,三江平原是沼泽湿地,为保护沼泽,三江平原停止围垦,退耕还沼泽,A不正确。我国平均每年有20个天然湖泊消亡。统计表明,湖北省20世纪50年代共有湖泊1 052个,有“千湖之省”“美誉,而目前只剩下83个。昔日“八百里洞庭”“面缩小四成,由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退居第二。西部一批烟波浩渺的大湖相继消亡,湖泊逐渐向盐湖、干盐湖方向发展。
18、阅读上述文字,完成下列各题。22. 使“八百里洞庭”“居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的主要原因是围湖造田上游水土流失严重蒸发和下渗引水灌溉A. B. C. D. 23. 湖泊环境恶化后,造成水灾频发的原因是A. 湖泊水对河水的补给量减少 B. 湖泊的调蓄功能降低C. 水土流失加剧 D. 水资减少【答案】22. A 23. B【解析】试题分析:22. 湖北洞庭湖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水稻种植业发达,围湖造田现象严重,故正确;长江上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导致下游湖区泥沙淤积量增加,湖泊面积减小,正确,故A正确。23. 湖泊具有调蓄洪峰的作用,湖泊环境恶化后,调蓄能力下降,造成水灾频发,故B正确。【考点
19、定位】本题主要考查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名师点睛】不同湿地开发保护的主要目的湿地具有提供水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美化环境,净化水体,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重要作用,但各地湿地保护的主要目的侧重不同。举例如下:大河中下游湖泊(洞庭湖、鄱阳湖)主要目的是调蓄洪水,减轻洪水威胁内陆干旱区湖泊主要目的是调节气候,防止土地荒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大河上游(如我国三江源湿地)主要目的是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和水源东北三江平原湿地主要目的调节河湖水量,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黄河三角洲湿地净化水质,降解内陆河流污染物,提高环境质量;蓄滞洪水;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读2015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图,完
20、成下列问题。24. 与2005年相比,我国2015年能源消费结构比重增幅最大的是()A. 煤炭 B. 石油 C. 天然气 D. 水电25. 下列关于2015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 天然气将取代煤炭,成为我国最主要的消费能源B. 核电的消费总量与2005年基本持平C. 水电所占比重有所增加D. 可再生能源的消费量大幅下降26. 下列做法不符合我国能源利用实际情况的是( )A.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应继续提高煤炭的地位B. 大力提高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比重C. 节约能源资源,提高能源效率D. 加大能源勘探投入,建立必要的战略储备【答案】24. C 25. C 26. A【解析】本题
21、组主要考查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旨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24. 比重增幅应读图示的折线,由图可知,增幅最大的是天然气,故答案C正确。25. 天然气所占的比重虽然上升很快,但短期内无法取代煤炭的能源地位;核电所占的比重几乎没有变化,但是 2011 年的能源消费总量肯定比 2005 年大得多,所以核电的消费总量应该是增加的;可再生能源所占的比重有所上升。故答案选C。26. 我国能源利用实际情况的应是积极开发新能源、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加大能源的勘探、建立必要的能源储备库等,降低化石燃料的比重,故答案选A。27. 下图为某河流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以下关于图示流域综合开发的叙述,正确的是()a
22、b段应效仿fc段和eb段,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bc段应发挥优势发展水产养殖业和旅游业流域内应进行西电东送,促进东部发展炼铝工业bc段的梯级开发促进了fc段灌溉农业的发展A. B. C. D. 【答案】D【解析】ab段有煤矿应大力发展煤炭工业,fc段和eb段发展灌溉农业说明本地区降水少,不应该再发展灌溉农业,错; bc段位于水利枢纽,水域广,应优先发展水产养殖业和旅游业,对;西部水电充足,东部有铝矿,流域内应进行西电东送,促进东部发展炼铝工业,对; bc段的梯级开发,fc段地势相对较高,对其灌溉农业的发展影响小,错。选择D。下图是我国西部某地区略图,图中左上方所示为当地铁路沿线的草方格沙障。读图回
23、答下列各题。28. P地与Q地相比,P地()年大风日数少 年降水量多年降雪日数少 沙尘暴日数多A. B. C. D. 29. 在铁路沿线设置草方格沙障,其主要生态功能是()截留水分 改变气候类型 削弱风力 改变植被类型A. B. C. D. 【答案】28. A 29. D【解析】试题分析:28. P地与Q地相比,P地因贺兰山阻挡西北风,年大风日数少,对。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年降水量多,对。位于冬季风的背风坡,年降雪日数少,错。大风日数少,沙尘暴日数少,错。A对,B、C、D错。29. 在铁路沿线设置草方格沙障,其主要生态功能是截留水分,减少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对。不能改变气候类型,错。可以削弱风
24、力,对。不能改变植被类型,错。B对,A、C、D错。【考点定位】区域地理特征差异及原因,草方格沙障的生态功能。读“田纳西河流域位置示意图”和“流域内甲地降水量与气温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30. 甲地区防洪水库为雨季蓄洪腾出库容较为合理的时间为A. 910月 B. 1112月C. 12月 D. 45月31. 下列关于田纳西河流域治理与开发的经验,错误的是A. 设置专门开发机构,健全法规,完善管理B. 不断加大开发力度C. 不建工厂,防治大气污染D. 因地制宜选择开发重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开发模式【答案】30. A 31. 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田纳西河流域治理与开发,根据所学的知识和图中的材料进行
25、分析回答。30. 从图中看11月开始进入雨季,降水增多,910月腾出库容为雨季蓄洪,1112月,12月,45月降水量都比较多,时间已晚,选择A。31. 设置专门开发机构,健全法规,完善管理,便于更好地实施开发,A对;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生产条件越来越好,可以不断加大开发力度,B对;根据当地条件要建设工厂,特别发展能源需要大的工业,这样有利于发展经济,C错;因地制宜选择开发重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开发模式,D对。“哭泣曲线”是指企业的制造能力强,而品牌和市场能力弱,嘴角下弯,形似哭泣。下图示意制造业优势条件丧失的过程。近年来,跨国企业将业务撤离中国,搬回本国或者移师东南亚、非洲已经渐成趋势。读图完成下
26、面小题。32. 跨国企业将业务撤离中国,移师东南亚、非洲的主要原因是( )A. 税收政策 B. 土地成本C. 生产成本 D. 劳动力质量33. 根据“哭泣曲线”的原理,最有可能撤离中国的外资企业是( )A. 纺织业和高级服装设计B. 可口可乐饮料与服装加工业C. 陶瓷杯制造与汽车制造业D. 纺织业与服装加工业【答案】32. C 33. D【解析】此题组主要考查产业转移。32. 由哭泣曲线可知税收政策成本较高,但产业利润较低。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不断提高,产业利润逐渐降低,而东南亚、非洲等地区比中国经济落后,有更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价格,使其成本低于中国,吸引跨国企业将业务撤离中国,
27、移师东南亚、非洲。C选项正确。33. 根据“哭泣曲线”的原理,劳动密集型企业总是寻找劳动力、土地等生产成本最低的地区,因此最有可能撤离中国的外资企业应该是劳动密集型企业。高级服装设计对劳动力素质要求较高,A错;饮料生产目前的自动化较高,对劳动力需求大为减少,B错;汽车制造业不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C错;纺织业与服装加工业均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D正确。34.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把长江的水调往北方的调水工程,调水线路主要为大运河。读南水北 调东线工程调水线路图,完成下面小题。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可以解决华北平原的盐碱化问题 华北平原地面沉降得到缓解丙至戊段可以自流
28、引水 可缓解戊地的用水紧张A. B. C. D. 【答案】D【解析】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加大华北平原的盐碱化问题,错;增加水资源,减少抽取地下水,华北平原地面沉降得到缓解,对;丙至丁段地势逐渐升高不能自流引水,错;大量的水调入,可缓解戊地的用水紧张,对,选择D。35. “一带一路”是经济互补之路,是文化融合之路,是创新圆梦之路。据此回答下题。“一带一路”东部连接快速发展的中国,西部连接发达的欧洲,而中部是亟待发展的中亚、南亚等地区。东、中、西部的经济具有互补性,表现为()东部产能增强,需要加强对外合作西部经济发达,需要引进大量人才中亚油气丰富,需要寻求消费市场南亚农业发达,需要
29、扩大粮食出口A. B. C. D. 【答案】A【解析】据材料知,“一带一路”东部连接快速发展的中国,产能增加,需要加强对外合作,正确;西部连接发达的欧洲,经济发达,人才众多,不需要引进人才,错误;中亚地区油气资源丰富,需要寻求消费市场,正确;南亚地区农业产量不稳定,需要进口粮食,错误。故选A。第卷 综合题 (共计30分)36.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山西省焦煤资源丰富,其灰分和硫分含量较低,所生产的冶金焦供应全国并出口。据调查,1998年山西省有1800余家小焦企业。随着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实施,山西省逐步关停这些小焦化企业,至2014年已形成4千万吨级焦化园区和14个500万吨级焦化园
30、区,极大地改变了该产业污染严重的状况。下图示意1994年和2014年山西省焦化厂布局的变化。(1)分析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生产过程中污染严重的原因。(2)指出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运输过程中存在的污染问题。【答案】(1)(企业规模小、数量众多,)技术水平低,设备落后;(生产过程中)能耗大,废弃物排放量大;污染点多面大 (2)(企业分散,单厂原料和产品的量较少,采用公路运输,所以在运输过程中,)汽车(卡车)数量多,尾气排放量大;原料和产品装卸、运输过程中存在煤炭散落、煤粉漂浮等问题【解析】(1)主要从污染物排放方面进行分析,从文字材料和图中的信息看山西省焦化产业生产规模小,数量
31、众多,而且技术水平低,设备落后,排放的污染物多,污染面大。 (2)从图中看企业分散,主要是采用公路运输,分析汽车尾气污染,原料和产品装卸、运输过程中散落造成污染。37.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江苏省跨江滨海,地形以平原为主,地理上跨南北方,习惯上划分为苏南、苏中和苏北三大区域,苏南和苏北在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苏中具有过渡性,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江苏省制定了“苏北崛起,振兴苏中”的发展战略,积极推动苏南产业向苏中、苏北转移,自1999年,江苏境内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苏南、苏北在气候和植被等自然环境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32、苏南和苏北对应的气候类型和自然带分别是什么?(2)简述苏中、苏北地区承接苏南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3)简述产业转移对苏南地区的影响。【答案】(1)苏南: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苏北: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2)地理位置邻近;交通等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有较大改善;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低;环境容量相对较大;政府大力支持等 (3)促进产业升级;环境污染减轻;促进产业分工与合作;就业机会减少【解析】(1)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方北方分界线,苏南位于淮河以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苏北位于淮河以北,属于温带季风气候,自然带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2)苏中、苏北与苏南的地理位置邻近,两地的交通等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有较大改善,经济水平较低,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低,环境容量相对较大,政府大力支持等。利于承接苏南的产业转移。(3)产业转移,有利于促进苏南地区产业升级,利于环境污染减轻,促进产业分工与合作。劳动密集型产业减少,劳动力就业机会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