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湖北省部分市州2022-2023学年高三元月联合调研考试生物试题.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99754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5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部分市州2022-2023学年高三元月联合调研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湖北省部分市州2022-2023学年高三元月联合调研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湖北省部分市州2022-2023学年高三元月联合调研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湖北省部分市州2022-2023学年高三元月联合调研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湖北省部分市州2022-2023学年高三元月联合调研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湖北省部分市州2022-2023学年高三元月联合调研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湖北省部分市州2022-2023学年高三元月联合调研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湖北省部分市州2022-2023学年高三元月联合调研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湖北省部分市州2022-2023学年高三元月联合调研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湖北省部分市州2022-2023学年高三元月联合调研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湖北省部分市州2022-2023学年高三元月联合调研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湖北省部分市州2022-2023学年高三元月联合调研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湖北省部分市州2022-2023学年高三元月联合调研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湖北省部分市州2022-2023学年高三元月联合调研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湖北省部分市州2022-2023学年高三元月联合调研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湖北省部分市州2022-2023学年高三元月联合调研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湖北省部分市州2022-2023学年高三元月联合调研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湖北省部分市州2022-2023学年高三元月联合调研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湖北省部分市州2022-2023学年高三元月联合调研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湖北省部分市州2022-2023学年高三元月联合调研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湖北省部分市州2022-2023学年高三元月联合调研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21页
第21页 / 共26页
湖北省部分市州2022-2023学年高三元月联合调研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22页
第22页 / 共26页
湖北省部分市州2022-2023学年高三元月联合调研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23页
第23页 / 共26页
湖北省部分市州2022-2023学年高三元月联合调研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24页
第24页 / 共26页
湖北省部分市州2022-2023学年高三元月联合调研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25页
第25页 / 共26页
湖北省部分市州2022-2023学年高三元月联合调研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26页
第26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湖北省部分市州2023年元月高三年级联合调研考试生物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单增李斯特菌容易在人群间传播,使人患脑膜炎。其原因是该细菌的Inlc蛋白通过抑制人体细胞中Tuba蛋白的活性,使细胞膜更易变形而有利于该菌的转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B该菌能使人体细胞变形,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C该菌进入人体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DInIc蛋白质的合成不需要内质网加工2氮是植物必需的元素,主要以NH4、NO3的形式被植物吸收。适量的氮肥可以促进作物生长,但过量的氮肥会造成作物减产。某学习小

2、组设计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表,表中数据均为相对值。以下分析错误的是()培养液中含氮量叶绿素含量植株干重单株籽粒干重50%64%48%39%75%83%80%62%100%100%100%100%125%105%110%93%150%103%97%63%(注:100%含氮量为适宜)A氮是合成叶绿素的必需元素,缺氮导致光反应受限B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强度与培养液中含氮量呈正相关C氮肥过量可能会阻碍有机物向籽粒转运D氮元素缺乏对暗反应影响较大,可能是因为暗反应所需的酶较多3研究发现血液中胆固醇(C27H46O)水平过高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而食物中可溶性纤维可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水平。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3、)A纤维素和胆固醇的组成元素相同,二者都是生物大分子B磷脂和胆固醇都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C胆固醇可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但在血液中含量过高可能导致血管堵塞D适当增加可溶性纤维的摄入量可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4许多生命过程都与生物膜上的离子转运蛋白有关,如H/KATPase、HCO3Cl交换通道等。下图表示胃壁细胞中发生的一系列物质运输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K进出胃壁细胞所需转运蛋白的结构不同B胃腔的pH保持酸性与胃壁细胞上的H/KATPase有关C神经细胞释放乙酰胆碱与胃壁细胞运输Cl的方式相同DH/KATPase只能运输两种离子,说明载体蛋白具有特异性5酶的活性中心主要由两个功能

4、部位组成:一个是结合部位,酶的底物在此与酶结合;另一个是催化部位,底物的化学结构在此处发生改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酶的合成场所不一定是核糖体B一般在低温、最适pH条件下保存酶C某些抑制剂的化学结构与底物相似,因而可以和底物竞争酶的催化部位D除功能部位外,酶的其他部分发生氨基酸序列变化,也可能导致酶活性下降6过敏反应发生机制如图所示。过敏原可激发体液免疫产生IgE抗体,当相同过敏原再次入侵机体时,肥大细胞可产生组胺,使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引起过敏症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IgE抗体产生过程有辅助性T细胞参与BIgE抗体只能吸附在肥大细胞表面C过敏原再次入侵时与肥大细胞表面IgE抗体结合

5、引发过敏症状D部分人的过敏反应可能是通过遗传获得7吡唑醚菌酯为线粒体呼吸抑制剂,是农业上广泛使用的一种广谱杀菌剂。它能抑制病原体的细胞呼吸,但对高等植物无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高等植物细胞在有氧条件和无氧条件下都会产生丙酮酸和HB吡唑醚菌酯可能对病原体有氧呼吸第二或第三阶段起抑制作用C细胞呼吸产生的H都与氧结合生成水D吡唑醚菌酯可用于防治由需氧型真菌引起的农作物感染8核小体是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由长度约200bp的DNA与组蛋白八聚体构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大肠杆菌中存在核小体结构B染色质螺旋浓缩后更容易与RNA聚合酶结合C染色质由单层膜包被,发挥作用不易受细胞质干扰D与分裂间期相比

6、,有丝分裂过程中核小体在空间上更加聚集9亚洲棉的光籽(无短绒)和毛籽(有短绒)是一对相对性状,为探究亚洲棉棉绒的遗传规律,研究者利用表型为光籽的3种不同突变体与野生型毛籽棉进行杂交,F1自交,结果如下表。有关分析错误的是()组别亲本F2表型及比例突变体甲毛籽棉光籽:毛籽3:1突变体乙毛籽棉光籽:毛籽13 : 3突变体丙毛籽棉光籽:毛籽9 : 7A统计的F2数量足够多时才会接近表中结果B组别的F2中毛籽个体共有5种基因型C组别的F1测交后代表型及比例为光籽:毛籽1:3D突变体甲光籽性状的遗传不一定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10已知两对基因H/h、R/r独立遗传,其中基因H的表达产物促进小鼠皮毛中白色素

7、转化为黄色素,基因R使白色素转化为黑色素,二者同时存在时小鼠皮毛为灰色。现有一只灰色雄鼠与多只基因型相同的黄色雌鼠杂交,F1的表型及比例为灰色雌鼠:黄色雄鼠:黑色雌鼠:白色雄鼠2:2:1:1。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两对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B可能存在h基因纯合致死现象CF1中R基因只存在于雄性个体中D让F1中灰色雌鼠与黄色雄鼠交配,后代中出现灰鼠的概率是1/311DNA复制时,启动蛋白能识别富含A一T碱基对的复制起点,随后募集其他蛋白质一起形成前复制复合物,从而解开DNA双链,形成复制叉(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DNA复制与转录一般是分开独立进行的BDNA两条子链的合成方向都是从53C冈崎

8、片段在DNA聚合酶的催化作用下连接形成滞后链DDNA解旋困难程度与G一C碱基对所占比例呈正相关12核糖开关是一段具有复杂结构的RNA序列,能感受环境因素的变化而改变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从而调控基因的表达。在枯草杆菌中,有些基因的mRNA上具有SAM感受型核糖开关,其调节机制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SAM可以抑制相关基因的转录来调节代谢过程B核糖开关与tRNA均存在碱基互补配对的区域C组成核糖开关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DRBS的下游区域中存在启动子,是翻译的起始位置13下列关于表观遗传的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吸烟者精子中DNA的甲基化水平明显升高,这说明发生了基因突变BDNA

9、甲基化可在不改变基因碱基序列的前提下调控基因的表达C基因型相同的同卵双生双胞胎所具有的微小差异可能与表观遗传有关D发生了甲基化的DNA不一定传递给后代14四倍体小麦(AABB)和六倍体普通小麦(AABBDD)通过远缘杂交,可获得F1,F1自花传粉可得到少量F2。已知四倍体小麦和六倍体普通小麦的A、B、D分别表示一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内有7条染色体。由六倍体普通小麦的花药可培育出单倍体小麦(M),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六倍体普通小麦的根尖细胞内最多含有42条染色体B与单倍体小麦(M)相比,六倍体普通小麦的茎秆比较粗壮C上述远缘杂交所得的F1为五倍体,不能产生可育配子D四倍体小麦在产生配子

10、过程中可形成28个四分体15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的进化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B在进化过程中越高等的生物,适应能力越强C自然选择获得的性状都可以通过遗传进行积累D捕食者的存在能促进被捕食者种群发展,也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16突触的形成和功能维持需要一些存在于突触间隙的支架蛋白参与,如CPTX。在兴奋性突触中,突触间隙的CPTX连接如下图,一旦连接成功,该突触就能稳定存在。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Cbln1蛋白和NP1蛋白分别能与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相互作用BCbln1蛋白和NP1蛋白形成的CPTX结构,有利于该突触稳定存在C谷氨酸受体既可与谷氨酸结合,又可与NP1

11、蛋白结合D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的过程需要突触前外伸蛋白参与17临床上,发热是指在致热原的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一种体温调节活动。机体在发热前后体温调节过程如下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接受冷热刺激的感受器位于下丘脑B阶段I中体温低于“调定点”时,大脑皮层产生冷觉,毛细血管收缩C当处于持续高温的阶段时,产热量一直等于散热量D由图可知发热是由于体温“调定点”上升,降温是由体温降低引起“调定点”降低18与肌肉注射相比,静脉点滴因能将大剂量药物迅速送到全身细胞而疗效显著。下图a、b、c表示内环境的成分,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a、d都能与组织细胞直接进行物质交换B静脉点滴生

12、理盐水不会影响细胞正常形态C肌肉注射药物一段时间后,药物在a、b、c中都可出现D补充人血白蛋白来治疗组织水肿时可采用肌肉注射19种植黄瓜等蔬菜时掐尖和摘除一定量的成熟和衰老叶片是简单易行的增产措施,主要目的是调整株型,合理地调节植株体内营养物质的分配和运输,可防止作物贪青徒长。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是由基因表达调控、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调节共同完成B植株体内营养物质分配和运输的改变与多种植物激素有关C掐尖可以解除顶端优势,涉及的激素主要是细胞分裂素D摘除一定量的成熟和衰老叶片,可以减少水分散失和营养消耗20为探究不同浓度的外源赤霉素(GA3)、生长素(IAA)以及脱落酸(

13、ABA)对青稞种子生根的影响,某兴趣小组选取健康无污染、颗粒饱满的青稞种子进行实验,第6天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浓度为48mol/L时,IAA、GA3促进青稞种子生根,ABA抑制青稞种子生根B浓度为8mol/L的GA3对青稞种子的生根率和平均根长的影响均达到最大C浓度为10mol/L的IAA对青稞种子根的伸长生长具有促进作用D青稞种子在休眠过程中,IAA、GA3和ABA的浓度均较高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60分。21在全球气候变化日益加剧的背景下,多重联合胁迫对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不利影响日益显著。研究者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分析了不同处理条件下苗期玉米

14、的光合生理差异,部分结果如图乙所示。(1)图甲的实验设计中,各组均用“25天最适条件”培养的目的是_。(2)图乙中,在胁迫期作物净光合速率最低对应的处理条件是_。干旱导致作物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3)该研究显示:干旱能够明显缓解冷害胁迫对玉米光合和生长等造成的损伤。请结合图乙所示数据说明得出该结论的依据:_。22应激是指由紧张性刺激物(应激原)引起的个体非特异性反应。应激时人体代谢明显加快,如大面积烧伤病人每日能量需求是正常人的2.5倍。下图表示人体在应激时部分物质代谢调节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1)激素A是_。图中与激素A具有协同作用的激素是_。(2)人体全身应激反应一般分为警觉期、

15、抵抗期和衰竭期三个阶段。警觉期是人体防御机制的快速动员期,这一时期以途径一(交感一肾上腺髓质系统)为主,这体现出神经调节相较于体液调节的优点是_,警觉期使机体处于应战状态,持续时间_。(3)交感神经细胞与肾上腺髓质细胞之间交流的信号分子是_,这种分子经过_(填内环境成分)的运输,与受体结合,从而发挥调节作用。(4)大面积烧伤时,应激反应可持续数周,临床上发现病人会出现创伤性糖尿病症状。试从激素水平变化角度分析,创伤性糖尿病症状产生的主要机理:在应激状态下,_。23拟南芥种子萌发时,下胚轴顶端形成弯钩(顶勾,如图1),在破土而出时起到保护子叶与顶端分生组织的作用。为研究生长素(IAA)与顶端弯曲

16、的关系,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1)拟南芥种子萌发时,顶端分生组织产生的IAA通过_(极性运输/非极性运输)到达下胚轴顶端。(2)科研人员发现一株TMK基因缺失的突变体(tmk突变体),用_法将含TMK基因的T-DNA转入tmk突变体中,分别测定三种不同拟南芥种子萌发时,顶勾处的弯曲度,得到图2所示结果。实验结果显示_。(3)科研人员进一步测定了三种植株顶勾弯曲处内外侧(如图3)的细胞长度,结果如图4。据实验结果推测,tmk突变体顶勾弯曲度减小的原因是_。(4)科研人员推测,不同浓度的IAA可能通过TMK蛋白调控细胞生长(机理见图5),在IAA浓度较高时,tmk突变体导致TMK蛋白无法剪切,

17、从而顶勾弯曲度减小。要从从分子水平证实这一推测,需要测定并比较tmk突变体和野生型植株的顶勾弯曲处内侧细胞的:_、_和_。24某小鼠的毛纤维有4种类型,即绒毛、两型毛、刺毛和犬毛,受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复等位基因D+、D、d及等位基因E、e共同控制,不同毛纤维小鼠的基因型如下表:毛纤维类型绒毛两型毛刺毛犬毛基因型D+_E_D_E_ddE_ee科研人员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据上述实验判断,D+与D之间的显隐性关系是_;亲本中绒毛小鼠、两型毛小鼠的基因型分别是 _。(2)F1犬毛小鼠共有_种基因型;让F1中刺毛小鼠随机交配,后代小鼠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3)现有一只刺毛雄

18、鼠,请以F1小鼠为实验材料,通过杂交实验判断该刺毛雄鼠的基因型。实验方案:_。实验果及结论:_。1D【分析】单增李斯特菌属于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详解】A、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都是以DNA作为遗传物质,李斯特氏菌的遗传物质只是DNA,不是“主要”,A错误;B、该菌使人类细胞发生变形体现了细胞膜具一定的流动性这一结构特点,B错误;C、细菌是一个细胞,进入人体细胞内通过胞吞作用,需要消耗能量,但不需要载体蛋白,C错误;D、InIC蛋白是细菌产生的,而细菌是原核细胞,没有内质网等具膜细胞器,D正确。故选D。2B【分析】光合作用整个过程中是合成有机物并储存光

19、能的过程。具体过程分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中,色素吸收、传递光能,并将光能变为 ATP 活跃的化学能。暗反应过程中将 ATP 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化合物中稳定的化学能。【详解】A、叶绿素的组成元素有C、H、O、N、Mg等,氮是合成叶绿素的必需元素,缺氮导致叶绿素不能合成,使光反应受限,A正确;B、叶绿素含量在一定范围内与培养液中含氮量呈正相关,但当培养液中含氮量为150%时,叶绿素含量为103%,反而低于培养液中含氮量为125%时的叶绿素含量,B错误;C、氮肥过量后(超过100%),可知单株籽粒干重呈下降趋势,可能是氮肥过量阻碍有机物向籽粒转运,C正确;D、分析培养液中含氮量为50%

20、时,植株干重与单株籽粒干重均较低,可推测是由于暗反应所需的酶较多,氮元素缺乏对暗反应影响较大,D正确。故选B。3A【分析】1、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多糖,其中单糖包括葡萄糖、果糖、核糖和脱氧核糖,二糖包括麦芽糖、蔗糖和乳糖,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和糖原。2、脂质的种类和作用:(1)脂肪:生物体内良好的储能物质,还有保温、缓冲和减压减少摩擦的作用;(2)磷脂:构成细胞膜和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3)固醇:胆固醇: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性激素: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维生素D: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详解】A、纤维素和胆固醇的元素组成都是C、H、O,

21、但胆固醇不属于生物大分子,A错误;B、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动物细胞膜中还具有胆固醇,使动物细胞细胞膜更加具有稳定性,B正确;C、胆固醇可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但在血液中含量过高可能导致血管堵塞,故胆固醇的摄入不能过量,C错误;D、可溶性纤维在胃肠道内与淀粉等碳水化合物交织在一起,而延缓他们的吸收和胃的排空,因此可起到降低餐后血糖的作用,适当增加可溶性纤维的摄入量可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D正确。故选A。4C【分析】分析题图:K+从胃腔进入胃壁细胞的过程需要消耗ATP,K+从胃壁细胞进入胃腔的过程不需要消耗ATP;HCO3-Cl-交换通道协助完成Cl-进入胃壁细胞,HCO3-进入胃

22、腔。【详解】A、K经H/KATPase进细胞需要消耗ATP,是主动运输,而K经K通道出胃壁细胞不消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H/KATPase和K通道属于不同的蛋白质,结构不同,A正确;B、H+依赖于胃壁细胞膜上的H/KATPase不断进入胃腔,使胃腔的pH保持酸性,B正确;C、神经细胞释放乙酰胆碱的方式为胞吐,而胃壁细胞通过HCO3-Cl-逆转子运输Cl-的方式为协助扩散,C错误;D、H/KATPase只能运输特定的两种离子而不能运输其他种类的离子,说明载体蛋白具有特异性,D正确。故选C。5C【分析】酶活性中心有一个结合部位和一个催化部位,分别决定专一性和催化效率,是酶分子发挥作用的一个关键性小

23、区域。【详解】A、绝大多数酶属于蛋白质,少数酶属于RNA,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但RNA的合成场所主要是细胞核,A正确;B、低温条件下,酶的活性被抑制,但并未失活,最适pH条件下酶活性最高,pH过低和过高均会使酶失活,故一般在低温、最适pH条件下保存酶,B正确;C、某些抑制剂的化学结构与底物相似,因而可以和底物竞争酶的结合部位,影响酶的物在此与酶结合,C错误;D、除功能部位外,酶的其他部分发生氨基酸序列变化,也可能导致酶的空间结构改变,进而导致酶活性下降,D正确。故选C。6B【分析】据图分析,过敏原刺激B细胞,形成浆细胞,浆细胞产生IgE抗体,IgE抗体吸附在肥大细胞的表面,当过敏原再次入

24、侵机体时,过敏原与肥大细胞表面的抗体结合,引起肥大细胞产生组胺等物质,产生过敏症状。【详解】A、辅助性T细胞参与体液免疫,分泌细胞因子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产生抗体,过敏反应是体液免疫异常导致的结果,故有辅助性T细胞参与,A正确;B、过敏反应中产生的IgE抗体可以吸附在肥大细胞、皮肤、呼吸道或消化道黏膜等细胞表面,B错误;C、识图分析可知,过敏原再次入侵时,与肥大细胞表面IgE抗体结合,使得肥大细胞可产生组胺和其他化学物质,产生过敏症状,C正确;D、许多过敏反应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部分人的过敏反应可能是通过遗传获得,D正确。故选B。7C【分析】有氧呼吸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

25、段是葡萄糖分解形成丙酮酸和H,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H,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是H与氧气反应形成水,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详解】A、有氧条件和无氧条件下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都相同,都会产生丙酮酸和H,A正确;B、吡唑醚菌酯为线粒体呼吸抑制剂,有氧呼吸的第二和第三阶段都在线粒体内进行,因此吡唑醚菌酯可能对病原体有氧呼吸第二或第三阶段起抑制作用,B正确;C、无氧呼吸产生的H不与氧气结合生成水,C错误;D、需氧型真菌含有线粒体,吡唑醚菌酯是一种广谱杀菌剂,能通过阻止病菌线粒体内的细胞呼吸,所以可用于治理由需氧型真菌引起的农作物感染,D正确。

26、故选C。8D【分析】1、细胞核包括核膜(将细胞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染色质(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核孔(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2、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详解】A、核小体是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大肠杆菌不含有染色质,则不含有核小体结构,A错误;B、染色质螺旋浓缩是发生在细胞分裂期,经过染色质螺旋浓缩形成的染色体不能够解旋,RNA聚合酶能识别基因的启动子并与之结合促进DNA分子转录成RNA的酶,因此不容易与RNA聚合酶结合,B错误;C、染色质成分主要是DNA和蛋白质,没有单层膜包被,染色质存在于

27、细胞核内,细胞核膜是双层膜,因此不会受到细胞质的干扰,C错误;D、有丝分裂的分裂期,染色质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形成染色体,故核小体在空间上更加聚集,D正确。故选D。9C【分析】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详解】A、根据统计学原理,只有统计的F2数量足够多时,才会接近表中结果,A正确;B、根据组别突变体丙毛籽棉,得到F2表型及比例为光籽:毛籽9 : 7,可判断光籽为显性性状,设这两对基因为A/a、B/b,则F2中毛籽个体的基

28、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aabb,共5种,B正确;C、根据组别突变体乙毛籽棉,得到F2表型及比例为光籽:毛籽13 : 3,可推断乙的性状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F1为双杂合的,设F1为AaBb,测交后代应为AaBb、Aabb、aaBb、aabb四种基因型,AaBb为光籽,aabb为毛籽,Aabb和aaBb中应还有一个为毛籽,故组别的F1测交后代表型及比例为光籽:毛籽1:1,C错误;D、根据组别突变体甲毛籽棉,得到F2表型及比例为光籽:毛籽3:1,说明甲的光籽性状的遗传至少涉及一对等位基因,但无法确定,即突变体甲光籽性状的遗传不一定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D正确。故选C。10D

29、【分析】已知两对基因H/h、R/r独立遗传,说明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基因的分离和组合互不干扰。【详解】A、因为F1的表型及比例为灰色雌鼠黄色雄鼠黑色雌鼠白色雄鼠2211,雌雄个体的表型不同,与性别相关联,说明两对基因并非都位于常染色体上,A错误;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让灰色雄鼠(有H、有R)和多只基因型相同的黄色雌鼠(有H无R)杂交,后代为灰色雌鼠黄色雄鼠黑色雌鼠白色雄鼠2211,整理得后代中有H无H=(2+2)(1+1)=21,所以应该是HH致死,B错误;C、F1的灰色雌鼠黄色雄鼠=22,说明H/h的遗传与性别无关,应位于常染色体上

30、,亲本关于H/h的基因型均为Hh,因为灰色有R、黑色有R,黄色无R、白色无R,所以F1有R无R=(2+1)(2+1)=11,且性状表现与性别有关,说明R/r应位于X染色体上,则亲本灰色雄鼠的基因型就为HhXRY,亲本多只基因型相同的黄色雌鼠的基因型就为HhXrXr,这样F1就为:2HhXRXr (灰色雌鼠)、2HhXrY (黄色雄鼠)、lhhXRXr (黑色雌鼠)、1hhXrY (白 色雄鼠),由此可知F1中R基因既存在于雌鼠中,也存在于雄鼠中,C错误;D、F1中灰色雌鼠的基因型为HhXRXr,黄色雄鼠的基因型为HhXrY,让二者进行杂交,由于两对基因独立遗传,所以可以分开来看。因为HhHh的

31、后代为Hhhh=21, HH致死,所以“HhHh得H的概率”为2/(2+1)=2/3,XRXrXrY得XR_的概率=1/2,后代中出现灰鼠的概率是2/3 1/2=1/3,D正确。故选D。11C【分析】DNA 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需要模板、原科、能量和酶等基本条件。 DNA 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详解】A、DNA复制双链打开需要解旋酶,转录双链打开需要RNA聚合酶,两过程使用的是不同的酶,所以DNA复制与转录一般是分开独立进行的,A正确;B、DNA聚合酶只能与3端结合,因此DNA复制时子链的延伸方向是53,B正确;C、D

32、NA聚合酶只能连接游离的脱氧核苷酸,冈崎片段连接形成滞后链需要DNA连接酶的催化,C错误;D、G一C碱基对越多,DNA分子稳定性越高,故DNA解旋困难程度与G一C碱基对所占比例呈正相关,D正确。故选C。12B【分析】分析题意:核糖开关的化学本质为RNA,能影响翻译过程,从而影响基因的表达。当核糖开关处于开的状态时,RBS区能与核糖体结合,启动翻译,当核糖开关处于关闭状态时,RBS区互补配对,不能与核糖体结合。【详解】A、SAM是mRNA上的感受型核糖开关,RBS区是核糖体结合的位点,与翻译过程有关,故SAM可以抑制相关基因的翻译来调节代谢过程,与转录无关,A错误;B、由图可知核糖开关存在双链区

33、域,tRNA的“三叶草”结构中也存在双链区域,故两者均存在碱基互补配对的区域,B正确;C、核糖开关是一段具有复杂结构的RNA序列,属于RNA,其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C错误;D、启动子是基因中与RNA聚合酶识别结合的区域,而RBS为mRNA上的核糖体结合位点,不存在启动子,D错误。故选B。13A【分析】表观遗传是指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基因表达和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详解】A、DNA甲基化属于表观遗传,基因的碱基序列不发生变化,所以没有发生基因突变,A错误;B、DNA甲基化属于表观遗传,基因的碱基序列不发生变化,但会影响转录进而影响基因表达,B正确;C、同卵双胞胎的基因型相同,

34、遗传物质相同,所具有的微小差异可能与基因表达过程受到不同的影响,与表观遗传有关,C正确;D、DNA甲基化属于表观遗传,如果是体细胞中的DNA发生了甲基化,那么就不一定能传递给后代,D正确。故选A。14B【分析】1.染色体组: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含有控制该生物性状的全套基因;2.由配子直接发育成的个体,体细胞中不管有几个染色体组,都叫单倍体;由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体细胞中有几个染色体组就叫几倍体。【详解】A、六倍体普通小麦的体细胞中含有67=42条染色体,在有丝

35、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因此,根尖细胞内最多含有84条染色体,A错误;B、多倍体通常表现为茎秆粗壮、花大、色浓、有机物含量高,据此可推测与单倍体小麦(M)相比,六倍体普通小麦的茎秆比较粗壮,B正确;C、四倍体小麦(AABB)和六倍体普通小麦(AABBDD)通过远缘杂交,可获得F1,上述远缘杂交所得的F1为五倍体,F1自花传粉可得到少量F2,说明能产生少量可育配子,C错误;D、四倍体小麦由47=28条染色体,在产生配子过程中可形成14个四分体,D错误。故选B。15D【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

36、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详解】A、改变基因频率的因素有基因突变、选择、迁入迁出等,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A错误;B、生物不论在进化地位上的位置如何,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都具有适应能力,在进化地位上越高等的生物,适应能力不定就一定越强,B错误;C、生物性状并不都能通过遗传传递给子代,例如仅由环境因素改变引起的性状改变,遗传物质不变,故性状不能遗传给子代,C错误;D、捕食关系可以促进被捕食者和捕食者的共(协)同进化,有利于被捕食者种群发展,也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D正确。故选D。16D【分析】

37、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三部分构成,在突触小体内含有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以胞吐的形式排放到突触间隙,使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兴奋,由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变为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详解】A、结合图示可以看出,Cbln1蛋白能与突触前外伸蛋白结合,而NP1蛋白能与谷氨酸受体蛋白进行识别,而谷氨酸受体蛋白位于突触后膜,可见这两种蛋白分别能与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相互作用,A正确;B、题中显示,突触间隙的CPTX连接一旦连接成功,该突触就能稳定存在,据此可推测Cbln1蛋白和NP1蛋白形成的CPTX结构,有利于该突触稳定存在,B正确;C、谷氨酸受体

38、能与谷氨酸发生特异性结合,进而引起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同时又可与NP1蛋白结合,进而可以形成稳定的突触结构,由图示可以看出,二者结合的部位不同,C正确;D、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以胞吐的形式排放到突触间隙,该过程不需要突触前外伸蛋白参与,D错误。故选D。17B【分析】体温调节是指温度感受器接受体内、外环境温度的刺激,通过体温调节中枢的活动,相应地引起内分泌腺、骨骼肌、皮肤血管和汗腺等组织器官活动的改变,从而调整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使体温保持在相对恒定的水平。【详解】A、接受冷热刺激的感受器一般位于皮肤等结构,下丘脑含体温调节中枢,A错误;B、阶段I中体温低于“调定点”时,正常体温相当于寒冷刺激,

39、大脑皮层产生冷觉,同时机体通过调节会增加产热,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B正确;C、当处于持续高温的阶段时,产热量基本等于散热量,但该阶段体温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故产热量并非始终一直等于散热量,C错误;D、由图可知发热是由于体温“调定点”上升,而降温是由于体温“调定点”降低恢复正常引起的,D错误。故选B。18D【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肌肉注射是将药物直接注入组织液,所以a是组织液;组织液可以转化成淋巴液和血浆,所以b、c表示血浆和淋巴液;静脉点滴是将药物直接注入血浆,而组织细胞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因此组织细胞直接从组织液中获取药物。【详解】A、肌肉注射是将药物直接注入组织液

40、,所以a是组织液,组织细胞的生存环境为组织液,所以d也是组织液,组织液能与组织细胞直接进行物质交换,A正确;B、生理盐水与血浆渗透压等渗,故静脉点滴生理盐水不会改变血浆渗透压,B正确;C、肌肉注射药物后,药物先进入组织液,然后可通过组织液进入血浆和淋巴液,故一段时间后在a、b、 c中都可出现药物,C正确;D、组织水肿是组织液增加,一般是由于血浆蛋白减少导致组织液回流减少造成的,人血白蛋白是大分子,故补充人血白蛋白来治疗水肿时需要静脉点滴,以增大血浆渗透压,使组织液中水渗透进入血浆的增加,D错误。故选D。19C【分析】生长素生理作用:促进生长、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实的发育,且低浓度促进生长

41、,高浓度抑制生长。【详解】A、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包括植物激素合成在内的多种变化,进而对基因组表达进行调节,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控制的结果,A正确;B、由题意可知掐尖和摘除可“合理地调节植株体内营养物质的分配和运输”,而掐尖主要就是通过调控生长素的分布来实现的,故植株体内营养物质分配和运输的改变与生长素的作用有关,B正确;C、掐尖的目的是解除植物的顶端优势,打破生长素在侧芽积累过多对侧芽的抑制作用,促进侧芽的生长,C错误;D、摘除一定量成熟和衰老叶片,是为了防止蒸腾作用散失过多的水分,同时也可减少营养消耗,D正确。故选C。20A【分析】1、生长素:合成部位:幼嫩

42、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主要生理功能:生长素的作用表现为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2、赤霉素:合成部位: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的种子等幼嫩部分。主要生理功能:促进细胞的伸长;解除种子、块茎的休眠并促进萌发的作用。3、细胞分裂素:合成部位:正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幼嫩根尖。主要生理功能:促进细胞分裂;诱导芽的分化;防止植物衰老。4、脱落酸:合成部位:根冠、萎蔫的叶片等。主要生理功能:抑制植物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促进植物进入休眠;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脱落。5、乙烯:合成部位: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能产生。主要生理功能:促进果实成熟;促进器官的脱落;促进多开雌花。【详解】A、据图可知,与浓度

43、为0时相比较,浓度为4mol/L8mol/L时,IAA、GA3促进青稞种子生根,也能促进根的伸长,而ABA抑制青稞种子生根,A正确;B、浓度为8mol/L的GA3对青稞种子平均根长的影响达到最大,但4mol/L的GA3对青稞种子生根率的影响达到最大,B错误;C、结合图示数据可知,浓度为10mol/L的IAA对青稞种子根的伸长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C错误;D、一定浓度的IAA、GA3可促进种子萌发,而ABA抑制种子萌发,据此可推测青稞种子在休眠过程中,IAA、GA3的浓度可能较低,ABA的浓度可能较高,D错误。故选A。21(1)保证各组玉米(在胁迫干预前)生长良好、长势一致(或生理状态基本相同

44、或排除玉米本身的生理状态对实验结果的影响)(2) 干旱+冷害 干旱导致作物气孔开度下降(或部分气孔关闭),CO2吸收量减少,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或CO2固定减少),光合速率下降(3)协迫期C&D组净光合速率小于C组,而恢复期C&D组净光合速率明显大于C组#与C组相比,C&D组恢复期和胁迫期净光合速率的差值明显更大【分析】分析题图:该实验自变量为胁迫类型,因变量为玉米的光合生理差异;分析图乙:在胁迫期中,各种胁迫类型均使净光合速率降低。【详解】(1)图甲所示的实验设计中,自变量为胁迫类型,其余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为无关变量,需控制相同且适宜,故“25天最适条件培养的目的是保证各组玉米在胁

45、迫干预前长势一致, 排除玉米本身的生理状态对实验结果的影响。(2)由图乙可知,与对照组CT相比,胁迫期各组的净光合速率均下降,其中干旱+冷害处理组(C&D组)的净光合速率最低,净光合速率下降最显著。环境干旱,叶片保卫细胞失水,导致作物气孔开度下降(或部分气孔关闭),CO2吸收量减少,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CO2固定减少,暗反应速率下降,进而限制光反应的进行,最红导致光合速率下降。(3)在胁迫期,与对照组(CT组)相比,单一冷害组(C组)的净光合速率明显下降,生长所需的有机物的合成大大减少,在恢复期,单一冷害组(C组)的净光合速率仍明显低于CT组,但干旱+冷害处理组(C&D组)的净光合速率明显

46、高于C组,有机物合成不足的状态明显得到缓解,说明干旱能够明显缓解冷害胁迫对玉米光合和生长等造成的损伤。22(1) 胰高血糖素 肾上腺素和糖皮质激素(2) 反应速度快 较短(3) 神经递质 组织液(4)病人体内胰岛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和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导致病人出现高血糖症状,形成糖尿【分析】题图分析:机体受应激原刺激后,下丘脑分泌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含量会升高,最终使蛋白质分解加快,脂肪转为糖的速率加快;同时脑干的交感神经兴奋,作用于肾上腺髓质,进而引发机体的一系列反应,此过程中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详解】(1)结合图示可知,激素A是由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胰

47、高血糖素可以升高血糖,除此之外,还可升高血糖的激素有肾上腺素和糖皮质激素等,它们之间属于协同关系。(2)与体液调节相比,神经调节的优点是反应速度更迅速、准确(反应速度快);作用时间短暂警觉期以途径-神经调节(交感一肾上腺髓质系统)为主,从而使机体处于迎战状态,是因为与体液调节相比,这一调节途径中有神经参与,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速度快,但该调节方式持续时间短。(3)交感神经细胞支配肾上腺髓质的活动,与肾上腺髓质细胞之间通过神经递质交流信息,神经递质通过胞吐方式被释放到组织间隙(可以看成是突触间隙),即组织液中经过组织液的运输,与肾上腺髓质细胞膜表面的特异受体结合,从而发挥调节作用。(4)大面积烧伤

48、时,应激反应可持续数周,临床上会发现病人出现创伤性糖尿病。根据图示过程可知,应激反应可导致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减少,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和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而胰岛素是唯一一个降血糖的激素,且分泌减少,而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和糖皮质激素均会引起血糖水平上升,且分泌增多,当血糖水平超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能力时引起糖尿,即导致创伤性糖尿病。23 极性运输 农杆菌转化 tmk突变体的顶勾弯曲减小,转入TMK基因可部分恢复顶勾弯曲 相比于野生型突变体顶勾弯曲处内侧细胞生长加快 TMK蛋白C端、 细胞核内磷酸化蛋白X 促进生长基因的表达量【分析】1、生长素类通常是通过促进细胞的伸长来促进植物生长的

49、,在生产上的应用有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实发育、防止落花落果等。2、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杆伸长和植物增高,此外它含有防止器官脱落和解除种子、块茎休眠,促进萌发等作用。3、生长素的作用表现为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生长素所发挥的作用,因为浓度、植物细胞的成熟情况和器官的种类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详解】(1)生长素的运输一般是极性运输,成熟组织的韧皮部运输为非极性运输,胚芽鞘的尖端部位是横向运输。(2)科研人员发现一株TMK基因缺失的突变体(tmk突变体),基因工程中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通常用农杆菌

50、转化法实现,故此在这里用农杆菌转化法将含TMK基因的T-DNA转入tmk突变体中,然后分别测定三种不同拟南芥种子萌发时,顶勾处的弯曲度,根据图2的结果可知tmk突变体的顶勾弯曲减小,转入TMK基因可部分恢复顶勾弯曲。(3)图4的实验结果表明,转基因前后顶勾处外侧细胞伸长基本没变化,只是缺失突变体顶勾处内侧细胞伸长比转基因后更快,故此得出结论,tmk突变体顶勾弯曲度改变的原因是其顶勾弯曲处内侧细胞生长加快。(4)图5显示在IAA浓度较高时,TMK蛋白C端被剪切,然后TMK蛋白C端进入细胞促进了核内蛋白X的磷酸化,进而抑制了促进生长因子的表达,导致细胞伸长生长被抑制,而tmk突变体无法剪切TMK蛋

51、白,故此顶勾内侧细胞伸长比野生型快,为了验证这一推测,需要测定并比较tmk突变体和野生型植株的顶勾弯曲处内侧细胞的TMK蛋白C端量、细胞核内磷酸化蛋白X和促进生长基因的表达量,依次来验证上述推测。【点睛】能够结合所学的关于生长素生理作用的知识,利用题中的相关信息进行合理的分析、推理和综合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4(1) D+对D为显性 D+dEe DdEe(2) 4 刺毛:犬毛=8:1(3) 将该小鼠与多只犬毛雄性小鼠杂交,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和比例 若子代中出现犬毛小鼠,则该刺毛小鼠的基因型为ddEe;若字代中不出现犬毛小鼠,则该刺毛小鼠的基因型为ddEE【分析】1、基因对性状的控制途径:基因通过控

52、制酶的合成控制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性状,基因通过可知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2、有题意可知:D+_E_表现型为绒毛,ddE_表现型为刺毛,D_E_表现型为两型毛, _ee个体表现出犬毛。【详解】(1) 根据表格可知,有D+存在时,不管有没有D都表现为绒毛,所以D+对D为显性。根据亲本的表现型可初步推出基因型分别为D+_E_和D_E_,因为子代有犬毛,说明双亲都含有e基因;因为子代有刺毛,说明双亲都含有d基因。这样可知双亲基因型分别为D+dEe DdEe。(2)犬毛个体的基因型为D+Dee (犬毛),D+dee (犬毛) ,Ddee (犬毛) ,ddee (犬毛)四种;F1中的刺毛

53、小鼠的基因型有ddEE和ddEe两种,两种类型的比例是1:2,个体间随机交配的求解方法是计算配子法,群体中产生含dE配子与产生de两种配子,比例为2: 1,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但到ddEE:ddEe:ddee=4:4:1,因此刺毛:犬毛=8:1。(3)F1 中的刺毛小鼠的基因型有ddEE和ddEe两种,ddEE个体与_ee的后代中基因型为-dEe,不会出现犬毛小鼠,而ddEe个体与犬毛小鼠杂交,后代会出现犬毛小鼠,因此将该小鼠与多只犬毛雌性小鼠杂交,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和比例;若子代中出现犬毛小鼠,则该刺毛小鼠的基因型是ddEe,若子代中没有出现犬毛小鼠,则该刺毛小鼠的基因型是ddEE。【点睛】本题以小鼠的毛色为素材,考查复等位基因、基因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及应用,重点要求考生能根据题干信息进行推理和得出结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