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考点集训(三十五)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一、选择题1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说:“革命胜利后,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新民主主义阶段,使国家实现工业化,国营经济不断壮大,待条件成熟后,再采取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材料主要表明A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势在必行B社会主义革命正在进行C社会主义改造出现过快现象D认识到向社会主义过渡需要时间21956年7月,陈云指出:“有的同志说,资本主义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大范围不合理,但小范围合理,我们现在是大范围合理,小范围不合理。这句话,我觉得有点道理。”由此可见,陈云A认为市场和计划都是手段B. 充分肯定“三大改造”
2、成就C否定了当时的计划经济政策D主张实行计划经济下的市场调节3分析下表中1953到1956年我国所有制企业比例(%)变化,究其原因是年代全民集体公私合营私营个体手工业1953年41.53.2430.720.61956年54.517.127.20.041.2A.“一五”期间大力发展重工业B“三大改造”的实施C中国加入社会主义阵营D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4这是一次被称为“强国序曲”的会议,法国世界报评论:“这次代表大会似乎将成为世界共产主义历史上,特别是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日子。”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说:“这个党正在缓慢地,但却是相当有把握地领导着,把农业的中国推向工业化。”这次会议是指A中共七大 B七
3、届二中全会C中共八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51958年6月12日,钱学森在中国青年报发表科普文章指出:“土地所能供给人们的粮食产量碰顶了吗?科学的计算告诉人们:还远得很!因为,农业生产的最终极限决定于每年单位面积上的太阳光能,如果把这个光能换算农产品,要比现在的产量高出很多。那么稻麦每年的亩产量就不仅仅是现在的2 000多斤或3 000多斤,而是2 000斤的20多倍!”该文章A为农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B有利于挖掘农业生产的潜能C对“大跃进”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D是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客观产物61958年红旗杂志转引毛泽东的话:“我们的方向,应该有秩序地把工、 农、商、学、兵组成一个大公社,从而构成我
4、国社会的基本单位。”这反映出当时A党中央忽视客观规律,经济建设急于求成B党和国家加快改造步伐,建立社会主义制度C党和政府急于求成,片面强调生产关系的公有化程度 D为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而急需改革社会主义生产关系71961年初,中共陕西省委要求全省千方百计加强农业战线,贯彻执行国民经济以农业为基础,全党全民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方针,加强各行各业特别是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对农业的支援,集中力量争取农业丰收,首先是粮食丰收。这表明当时陕西省委A率先进行国民经济调整 B将农业调整为经济工作重心C坚持农业大跃进的方针 D放弃了人民公社化运动8计量史学强调运用数学方法来研究历史事物的数量关系,实现对历史变化、发
5、展及运行规律的分析。下图所示的数据变化19571963年我国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表A受农业生产持续减产的制约B与工业生产效益的起伏吻合C与全国人口总量的涨落一致D受国家经济政策调整的影响91962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通过“农村十六条”,其中规定“人民公社应该允许和鼓励社员利用剩余时间和假日,发展农村副业,增加社会产品,增加社员收入,活跃农村市场。人民公社社员可以耕种由集体分配的自留地。自留地一般占生产队耕地面积的百分之五到百分之七,归社员家庭使用,长期不变”。材料表明A人民公社体制逐渐废除B部分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 C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开展D计划经济开始
6、向市场经济转变101975年2月,邓小平开始整顿铁路,要求全国铁路必须由铁道部统一管理,铁路运输必须由铁道部集中指挥,铁路职工必须由铁道部统一调配。对制造事故、杀人抢劫、煽动停工停产、煽动哄抢物资的人员依法打击。到4月份,全国20个铁路局除南昌外都超额完成了国家计划。由此可以看出,邓小平整顿铁路的目的是A彻底否定“文革”B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C加快铁路建设步伐D恢复遭到破坏的计划经济体制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白城县岭下、胜利、建政三村阶级结构变动情况表(单位:户)雇户贫农中农富农新富农地主其他1948年831971161802721953年3743550407李立志变迁与重建:
7、19491956年的中国社会材料二:1953年2月,中共中央在一份文件中指出:“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广大贫困的农民能够迅速地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工业原料,同时也能提高农民的购买力,使国家的工业品得到广大的市场,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系资料室农村政策文件选编材料三: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现行农村政社合一的体制显得很不适应。宪法已明确规定在农村建立乡政府,政社必须相应分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1983年)请回答:(1)运用所学知识,指出导致材料一中反映的农村阶级结构发生变动的
8、历史事件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1953年时的农村状况与国家工业化发展目标之间的矛盾。中国共产党是如何解决这一矛盾的?(3)材料三中提到的“农村政社合一的体制”具体是指什么?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它为什么不适应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4)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回答,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1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521957年我国工业比重图材料二:下表反映的是19531965年我国资金流动情况:195319571958196219631965流入重工业的资金(%)38.754.948流入农业的资金(%)7.611.418.4流入其他部门的资金(%)53.733.733.6材料三:1962年3
9、月7日在中央财经小组会议上,陈云同志提出,1962年的年度计划需要有一个相当大的调整,重新安排,这是非常必要的。这次调整计划,实质上是把工业生产和基本建设的发展放慢一点,以便把重点真正放在农业和市场方面。各种材料的分配,要先满足恢复农业生产的需要,其次是满足市场的需要,主要是日用工业品生产的需要。陈云与中国经济建设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说明19521957年我国工业结构的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及对中国经济的重大影响。(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与前一个阶段相比,19581962年和19631965年我国资金在重工业和农业领域流动的变化及其原因。(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在“二五”计划期间
10、(19581962),我国在改善民生问题上存在不足的原因有哪些?考点集训(三十六)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一、选择题1十一届三中全会既继承了八大的正确探索,同时又在许多重大问题上提出了新的思想。其新思想主要表现在A科学地分析了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B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C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确定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2以下是新中国一位普通农民日记中的记录:生产队在我家门口树底下召开社员会经过表决,全队到会的人都同意大包干当看到写着自己名字的木牌子立在田间地头时,一些人禁不住泪流满面争胜说:“现在已经发展到信息社会,你和我妈没有电话怎么能行呢”菊兰偷偷地跟上一些妇女去掐喂牲口的苜蓿后来掐不
11、到苜蓿,便偷偷地到地里掐些小麦叶子,回来用麸子拌成菜疙瘩按相关历史事件、现象发生的时间顺序排列,应该是A BC D31980年,北京市工商局为李桂仙创办悦宾饭店颁发了中国第一份个体餐饮营业执照。美国合众社记者尤步乐在报道中写道:“在共产党中国的心脏,美味的食品和私人工商业正在狭窄的小胡同里恢复元气。”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重新焕发生机B发展私营工商业成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C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发展的格局形成D非公有制经济在繁荣社会经济方面的作用得到认可4下图是19501984年苏联、中国粮食产量变化曲线图。对其解读正确的是A两国农业实现了持续稳定的增长
12、B中国农业生产力水平最终超越了苏联 C苏联农业经济改革的成效很突出D国家政策不同导致粮食产量差距拉大 521世纪以来,中国许多地方的农民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农村土地经营的新办法,通过租赁转让、大户承包、以地入股、合作经营等多种形式,在确保所有权、稳定承包权的前提下,搞活土地使用权,既打破了制约农业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经营的瓶颈,又有效地增加了农民收入。对这一现象解读正确的是A反映农村土地所有制结构的变革 B中国小农经济的理性回归C面对国际市场冲击下的政策性调整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的表现61984年10月根据国内形势的发展,为进一步贯彻执行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方针,中共中央决定A缩小工农业产
13、品交换差价,加快农业发展B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C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贯彻土地承包期再延长三十年政策,制定土地承包法律法规7据统计,19781998年,我国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77.6%下降到28.5%,集体工业比重由22.4%上升到38.3%,19801998年城乡个体工业比重由0.02%上升到18.9%,其他经济类型工业比重由0.48%上升到19.9%。这说明A工业投资主体体现多元化B乡镇企业成为工业的新生力量C国有工业所有制得到优化D我国工业产业结构得到调整8阅读下列19782006年我国社会商品零售价格管理形式比重变化情况
14、表,该表数据的变化能够说明年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为100%国家定价国家指导价市场调节价197897%0%3%198547%19%34%199030%25%45%20064.63%0%95.37%A.政府停止发挥经济管理职能的作用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C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带动作用9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标志是中共十二大召开 中共十三大召开 邓小平南方谈话 中共十四大召开A BC D1020世纪80年代,某大学教授在政治经济学考试命题中,出了一道“鸡蛋换粮食现象隐藏了一种经济发展的规律”的论证题,遭到一些学者和领导的批评。这一命题从理论上得到认可最早
15、可能是由于A中共十三大的决策 B中共十四大的决策C中共十五大的决策 D中国加入WTO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建议”,自此,中国进入全面经济建设时期。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推动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会议的突破性进展体现在:第一,明确提出实行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第二,指明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改革思路;第三,推进价格体系和分配制度的改革。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讨论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正式确立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
16、方针,中央层面上最大的改革是建立计划、财政和货币三位一体的宏观调控体系。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要求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2013年十八大三中全会通过了“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其核心问题是如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同时大会还确定了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等方面改革的要点。摘自改革开放三十年大事记等请回答:(1)根据材料,概括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探索的历史性突破。(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十四届三中全会决议形成
17、的国内外背景。1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下图是由厉以宁主编、1991年出版的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的部分目录,该书的主题是探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目录第一章 经济改革战略探讨孟晓苏第二章 企业改革经济改革的主线厉以宁第三章 从企业承包制向股份制的转变厉以宁第四章 国有资产的管理厉以宁第五章企业集团的发展途径李源朝第六章 以增加科技投入的方式促进市场繁荣厉以宁第七章李克强第八章厉以宁结束语厉以宁请回答: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续写一条建议目录,并说明理由。(所提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考点集训(三十七)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题号答案12345678910一、选择题1电视剧
18、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中刚刚复出的邓小平有这样一句台词:广东乡下有养鸭子的传统,但这些地方现在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三只鸭子是社会主义,四只鸭子是资本主义鸭子虽小,事情很大,反映的问题很深刻。文中的“问题”是指A“文革”时国家的工作重点是“以阶级斗争为纲”B当时国家的工作重心已向经济建设转移C“左”倾错误思想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纠正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已在各地推行21979年,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加拿大国际友人的谈话中,谈到了“我们不要资本主义,但是我们也不要贫穷的社会主义,我们要发达的、生产力发展的、使国家富强的社会主义”,还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论断。邓小平的这些思想主张A有利于我国
19、经济特区的创办和建设B确定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C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D推动安徽、四川开始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3被媒体誉为“中国改革开放操盘手”的谷牧直接推动了经济特区的建设。特区建立之初,面对质疑的声音,谷牧甚至做好了让人“火烧赵家楼”的准备。材料反映了A谷牧有宁可家被烧也要坚持改革开放的决心B质疑的人将特区与清末上海租界并提反改革C谷牧即使被骂为卖国贼仍要推动特区的建设D当时人们的思想僵化“右倾”保守阻止特区建设41982年初,中央电视台开始播出英语教学节目跟我学,这是我国第一部原版引进的英国BBC情景会话节目,一开播便红遍全国。导致这一时期全民学外语热潮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20、A改革开放的实行 B香港、澳门的回归C经济特区的建立 D广电事业的发展5深圳开放为特区之后,有人说:“在深圳这块土地上,除了五星红旗是红的外,其他一切都是黄的了。”“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之间变成解放前。”这些言论主要表明A特区缺乏对资本主义的鉴别B人们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存在差异C特区没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D特区背离了社会主义道路61978年后的最初几年里,香港和广东之间的交际语言是粤语,然而到20世纪80年代末时,普通话渐渐成了新的通用语言。这种语言上的变化反映了A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化B广东和香港间的经济交往密切C对外开放的范围不断扩大D说普通话已成为一种社会时尚7国际舆论曾高度评价新中国的开放
21、举措,“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了半个中国”,它是35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文中“最大胆行动”是指A开发开放浦东新区B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C开放沿海港口城市D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8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提出对外开放的沿海、沿边、沿江、沿路的“四沿战略”。其中“沿江”战略的目标是推动长江流域的全面开放,以贯通东西,辐射南北。据此判断,实施“沿江”战略的龙头举措是A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B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C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D开放长江三角洲地区9近年来,“大宗商品源源不断从其他新兴经济体流入中国,这些国家由于出口激增收入增加进而增加对中国制成品的消费中国通过自身的高速增长,打开
22、了新兴市场经济增长的阀门”。这一材料表明A中国制成品的进口超过出口B中国已成为发达经济体成员C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合作加深D新兴经济体的经济竞争加剧102008年底,由国内15家主流媒体共同发起了改革开放流行语征集活动,最终选出全国十大流行语:下海、下岗再就业、农民工、黑猫白猫、上网、改革开放、北京奥运、炒股、中国特色、雄起。这些流行语A反映了部分公务员思想观念转变B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发展C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巨变D表明中国互联网普及率高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在发生一场意义更为深刻的变化开始了叫做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到1983年底,几乎全
23、部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基础。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材料二:我国对外开放示意图材料三:1987年6月12日,邓小平会见外宾时第一次公开提出建立海南经济特区问题。他说:“我们正在搞一个更大的特区,这就是海南岛经济特区。海南岛和台湾的面积差不多,那里有许多资源,有富铁矿,有石油天然气,还有橡胶和别的热带亚热带作物。海南岛好好发展起来,是很了不起的。”百年中国请回答:(1)材料一中给农村带来“深刻的变化”的政策是什么?这种变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哪次重要会议后出现的? (2)据材料二,指出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3)依据材料三并联系海南建省办特区以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你认为海南办经济特区的优势有哪些? 1
24、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大事记(截至2001年)年份主要内容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并开始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安徽、四川一些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久后在全国推广1980年国家正式将深圳、珠海、厦门、汕头作为经济特区对外开放全面平反冤假错案;被破坏的民主政治制度逐渐恢复和完善1982年中共十二大首次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一国两制”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撒切尔夫人访华
25、,邓小平提出用“一国两制”解决香港问题1984年中共中央决定进一步开放大连等十四个沿海城市;同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开展1985年相继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发区1987年中共中央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1989年中共中央开始形成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1992年中共十四大正式提出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海峡两岸达成“九二共识”1997年中共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2001年我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召开请回答:分析中国改
26、革开放以来大事记表,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的重大变化(至少两个方面),并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考点集训】(三十五)1D2.D3.B4.C5.C6.C7.B8.D9.B10.D11(1)土地改革的完成。(2)矛盾:小农经济经营分散,与国家工业化对商品粮和工业原料需求剧增之间的矛盾。措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3)人民公社。原因:人民公社的经营管理过于集中,平均主义严重,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4)启示:合适的农村经济组织和体制可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反之则起阻碍或破坏作用。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实现国家工业化,中国共产党积极探索建立合适的
27、农村经济组织和体制。(答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相适应,必须适时调整经济体制也可)12(1)变化:轻工业比重下降,重工业比重上升。原因: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影响: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的基础。(2)19581962年:变化:流入重工业和农业的资金都增加了。原因:“大跃进”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人民公社化运动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19631965年:变化:流入重工业的资金减少,流入农业的资金增加。原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三年经济困难,党和政府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投入比例进行调整,适当减少对重工业的投资,加强发展农业。(3
28、)原因:思想上的“左”倾错误,忽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发动“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对重工业和基本建设投入过大,造成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答出三点即可)【考点集训】(三十六)1B2.D3.D4.D5.D6.B7.A8.C9.C10.B11(1)从农村经济改革走向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改革空间);从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发展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标);以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等来不断深化改革(市场经济深入);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的体制改革配套(市场经济配套)。(2)农村、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成绩,同时改革也在不断深入;中国加入亚太
29、经合组织,对外开放,深入世界市场;苏东剧变,苏联解体,斯大林模式遭遇失败;邓小平南方谈话,解放思想,加快改革开放;1992年十四大召开,确定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改革目标。12续写建议:增加计划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结合一目。或改革是不可阻挡的趋势一目。理由: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到城市,1991年发展到关键时期,摆在中国改革者面前,要探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继续深化改革,取得更大的成绩,就必须思考计划和市场关系问题;只有突破了传统思想的束缚,才能找准方向。【考点集训】(三十七)1C2.A3.C4.A5.B6.C7.C8.A9.C10.C11(1)政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会议:十一届
30、三中全会。(2)格局: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3)优势:资源:如矿产、热带亚热带作物等;环境:如空气、土壤、气候等;人文:如政策、侨乡、人文景观等。(答出两个方面即可)12示例:变化一:我国政治现代化建设不断发展。说明:党中央和国家领导层逐渐实现由终身制到任期制的平稳过渡;文革期间被破坏的民主政治制度逐渐恢复和完善,实现了由“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移;祖国统一大业取得重大进展;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变化二:我国经济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说明: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由世界经济落后国家发展为世界贸易组织和多个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的重要成员;人民生活水平由贫困实现小康。(其他如答“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不断发展完善”等且言之有理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