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镇原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高二(语文)第1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教师应有明晰的教育惩戒权近日,全国人大代表、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张国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要遏制校园欺凌,就必须把教育惩戒权交给学校和教师。做了错事如果不受惩罚,只会助纣为虐,对学生来说也不例外”。其实,不仅是遏制校园欺凌,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也需要赋予学校、教师适当的教育惩戒权。既然惩戒是教育的一部分,就应该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来厘清教育惩戒的适用场合、方式方法及处罚程序。但从我国的现有法律来看,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
2、育法反家庭暴力法等主要是把焦点放在对教育主体或成年人的约束上,对于未成年人犯错如何惩罚,法律方面尚属于“模糊地带”,以至于类似事件发生时,教师和学校很难有效应对,影响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2009年8月,教育部发布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其中就有“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的要求。但何为“适当”,缺乏具体入微的解释,对批评教育学生的方式方法也没有明确的规章条文。因此,面对学生在校园或教室里所做的不当行为,如个别学生破坏课堂纪律、“问题学生”顶撞老师、同学之间发生矛盾等,老师们往往不知采取怎样的应对措施,想管却不敢管,笔者就曾有过这样的顾虑。有的老师由于
3、有了前车之鉴,再遇到类似情况,索性对学生的过错行为不问不管,虽说这样的老师不会因违规管理学生而受到处罚,但不能及时教育学生,学生的过错行为很容易得到强化,无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良好教学秩序的建立。对于教育惩戒,应该达成更多共识,即教育惩戒不是非人道、反教育、落后的教育方式,而是现代教育的一部分,惩戒是维护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需要,是每位教师应有的权利。教育惩戒不能在教育场中缺席,但也不能过于随意化、个人化、情绪化。对此,教育主管部门应组织专家,遵循法理精神和教育规律,在维护未成年人正当权益的前提下,共同为学校、教师进一步明晰其具有怎样的教育惩戒权,在什么情境下使用哪一种教育惩戒,出台详细的具有可
4、操作性的措施和程序。同时,要让教师清楚地知道学生哪些行为可以进行教育惩戒,哪些行为应该交由第三方来处理。有了具体明晰的规定,学校和教师就有了行为遵循,能够科学恰当地处理学生不良行为,并得到学生家长的支持和理解。在这方面,美国的做法值得借鉴。美国对学生在校的所有活动均予以详细规定。包括校园暴力、网络欺凌、肢体冲突等行为,美国的学校校规中均有明确处罚措施,从禁止乘坐校车、长期停学到开除都规定得非常细致,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另外,校规还具体阐述了学生在各方面所享有的权利,其中包括对针对其处罚行为的申诉权。教师可以采取哪些教育惩戒和不能做出哪些行为,都有全面的规定。一旦发现学生发生不良行为,老师可以根据
5、相关规定,按照相应的步骤和程序进行处理,而没有后顾之忧。从现实来看,每年两会期间都有代表委员呼吁赋予学校、教师适当的惩戒权,并将教育惩戒的内容与方式明晰化。早日汇集智慧,出台细则规定,实际上对于保障教师自身权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维护正常教学秩序以及进一步增进家校关系,都大有裨益。(选自中国教育报2018年3月20日)1. 下列对原文内容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作者论述了教师应有明晰的教育惩戒权的必要性,并指出把教育惩戒权交给学校和教师,就能遏制校园欺凌。B. 未成年人保护法反家庭暴力法等法律中尚未明确规定对于未成年人犯错该如何惩罚。C. 如果教师不能及时教育学生,学生的过错行为就可能
6、得到强化,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良好教学秩序的建立。D. 对于教育惩戒,应该有具体清晰的规定,便于学校和教师恰当处理学生不良行为并得到学生家长的支持和理解。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本文运用事实论证来论述教师应有明晰的教育惩戒权的重要性。B. 作者引用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具体论证了教师没有惩戒权的尴尬处境。C. 在文中,作者论证了明晰的教育惩戒权的重要性并给教育主管部门提出了建议。D. 作者指出,明晰教育惩戒权可以借鉴美国教育界的相关经验,按照相应的步骤和程序处理学生不良行为。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在教育的过程中,惩戒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完相关
7、法律法规非常重要。B. 学生犯错时,如果教师可以及时地、科学地对其惩或,可以帮助学生及时改正错误,也能得到学生家长的理解。C. 教师应有明晰教育惩戒权。不能让教育惩戒在教育场中缺席,但在惩戒过程中,也不能过于随意化、个人化、情绪化。D. 每年两会期间都有代表委员呼吁赋予学校、教师适当的惩戒权,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出台了教育惩戒权相关细则。(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4月23日,全球读者共同迎来了第25个“世界读书日”。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了“走向阅读社会”的号召,要求社会成员人人读书,让读书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
8、缺的部分。为响应此号召,1995年,教科文组织宣布将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历史上的这一天也是西班牙著名作家塞万提斯,以及英国著名作家莎士比亚的辞世纪念日。设立“世界读书日”旨在让各国人民,无论年老还是年轻,无论贫穷还是富裕,无论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与此同时,也让人们铭记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等巨匠。今年的“世界读书日”,多省图书馆举行“书香都市”全民阅读活动,其中“智享阅读一VR带你进入悦读的奇妙之旅”,现场体验是本次活动的一大亮点。“VR阅读”是将虚拟现实技术与传统的图书相结合,是一种接触式的阅读体验。图书是静态的文字和图片,VR是
9、全景的穿越画面,能够一下子把读者带入阅读环境之中。未来将是一个“万书互联、人书互动、纸电融合、人人阅读”的断时代,阅读将会因为VR技术而变得无处不在。(摘编自报道读者体验身临其境“VR阅读”,人民网2020年4月23日)材料二: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突发,人们以特殊的方式度过了这个冬春之交。相关数据调查显示,在此期间文学类图书销量大、读者关注度高。4月20日,光明日报发起微信投票“疫情期间你最想读什么书?”,初选了60本中外图书,票选排名靠前的仍然是那些耳熟能详的书红楼梦平凡的世界百年孤独等。可以说,疫情期间,经典图书焕发出新的生命。近年来,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常常让人对“大部头”图书望而生
10、畏,红楼梦百年孤独等书常年高居“怎么也读不完的书”榜首。乍一看,诸如红楼梦百年孤独这样的中外经典图书,并不提供解决具体问题的操作指南,许多人因它们缺乏实用性和娱乐性而将其束之高阁。但当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我们的生活,无数人被迫隔离在家,有了大量的空闲时间。当我们需要探讨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等命题时,只有经典图书能够带我们“跳出问题”找到答案,因为它们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宽广的世界。如鼠疫中写道:“如果说世上有什么东西值得永远向往而且有时还能得到,那就是人间真情。”我们在疫情之中看到了许多的人间真情,人性的光芒带我们走出苦难,而经典图书则带我们回归常识、凝聚共识、走向崇高,这让经典图书犹如老树
11、开出新花一般,芬芳吐蕊,更显魅力。(摘编自报道疫期里的“世界读书日”, 光明日报2020年4月24日)材料三:“您好,您在外卖平台购买的图书已送达!”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之下,很多实体书店开始向线上拓展业务,北京105家实体书店陆续入驻外卖平台,许多读者纷纷下单,热情参与精神食粮的订购活动,读者可以享受最快30分钟的送达服务。在第25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让书香如甘泉一般浸润人们的心灵。疫情难阻书香,阅读润泽心田。从更宽广的人生视角看,阅读虽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却能塑造个人的品质,培养与众不同的气象,增加人生的深度和厚度。阅读是人类生活中永恒的主题,人类的精神生命是被阅读
12、唤醒的,“世界读书日”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纪念,更在于在这一天做具有相同意义的事,从而形成强大的共识生长力和行为影响力。“世界读书日”的到来,既是一个提醒,也是一份倡导。以书为伴,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世界读书日”的深层意义,同样在于不断提醒人类要在精神上有财富和收获。受到这种意义的感召,我们拥有的,将会是强健的精神筋骨;我们收获的,将会是丰盈的精神生命。(摘编自报道世界读书日,让精神在阅读中丰盈,人民日报2020年4月24日)4. 下列对“世界读书日”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为达到让社会成员人人读书的要求,1972年联合国发出了“走向阅读社会”的号召,并设立“世界读
13、书日”。B. “世界读书日”确立于4月23日这一天,而恰好这一天也是世界著名作家塞万提斯和莎士比亚的辞世纪念日。C. 让各国人民享受阅读的乐趣,铭记并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巨匠,这就是“世界读书日”设立的目的。D. “世界读书日”的意义并非局限于纪念,更在于能形成强大的共识生长力和行为影响力,让人在精神上收获更多。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VR阅读”将虚拟现实技术与传统图书相结合,是接触式阅读体验,“VR技术”将使随时随地的阅读成为可能。B. 由于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红楼梦百年孤独等经典“大部头”图书便常年高居“怎么也读不完的书”榜首。C. 北京很
14、多实体书店人驻外卖平台,为体验这种新鲜高效送达服务,读者纷纷下单,热情参与精神食粮的订购活动。D. 三则材料以“世界读书日”为出发点,从不同角度围绕“读书”进行报道,谈到了阅读对人的重要意义及影响等内容。6. “阅读是人类生活中永恒的主题”,请结合材料二、三,分析这一说法的根据。(三)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面小题。汤粉方丽萍老柴是汤粉。脑残级别。一部汤显祖的牡丹亭看了不下百遍,从头讲到尾,一字不差。老柴没能考上大学,他父亲老老柴说都是汤粉闹的。那几本破书老柴之前藏房顶阁楼,老柴翻出后便如飞蛾扑火,之后书读得浑浑糊糊,写书唱戏倒痴迷。老柴回花村种地,老老柴整日长吁短叹。老老柴近五十才
15、得老柴这根独苗。老老柴祖上经商,村里那三进三落雕梁画栋外加戏台的大宅便是他家祖业,划成分那会被划地主,大宅充公。老老柴近四十才娶了位病歪歪的女人,女人生下老柴不久病故。老老柴又当爹又当妈好不容易将这独苗呵护成人,原指望他好好读书光宗耀祖,重续柴家威名,没想他却一天到晚才扎进“四梦”出不来。不久,老老柴慢性支气管炎发作,一口气没上来,也挂了。这年老柴23岁。没了老老柴管制,只剩孤家寡人的老柴更加肆无忌惮。地种得敷衍了事,却整日抱本书哼哼叽叽,走火入魔,村民都摇头,哪有肯上门提亲的。春去秋来,一晃,老柴三十好几,依旧孑身一人。有位远亲念及老柴家香火,给他撮合位二婚头,三天后女人走了,说老柴就一废物
16、。从此,再无人管老柴家事,这倒正中老柴下怀。从此,老柴守着破泥巴屋每日写书唱戏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村民也见怪不怪。上世纪九十年代,改革开放春风终于吹进老柴居住的花村,村民纷纷外出打工赚钱,之后或进城买房或把房建到交通便利的山脚,村里只剩老柴和另两位老人。老人过世后,老柴便成花村唯一留守户。这年,一场大雨将老柴泥巴屋浇塌,老柴下山找队长,希望能住进自家老宅。队长征求之前里面住户意见,大伙想反正也不再回山里,与其任其荒废不如积份善心。花村四面环山,海拔八百余米鲜有人踏入。偶有花村村民上山收稻想进村探探老柴消息,见大门紧闭,也只得做罢。春去秋来,老柴像被遗忘般无声无息。一晃又好几年过去了。一日,上面下
17、派扶贫物资,队长想到老柴。从乡领回物资已暮色低垂,队长是急性子,想想上山抄近路也就七八里地,便挑起米、油上了山,赶到花村天色刚好完全擦黑。队长站老宅门前喊半天,无人应。队长想或许老柴有事还没回,便坐门前石上等,不一会睡意袭来,队长头枕大米昏沉入睡。半夜,冻醒。但见月色如银,老宅大门依然紧闭。正迷糊,只听隐隐传来戏曲声:遍青山啼红了杜鹃,那茶蘼外烟丝醉软,那牡丹虽好它春归怎占的先?闲凝眄,兀生生燕语明如剪,听呖呖莺声溜的圆队长伸手“嘭嘭嘭”擂门,边擂边骂:老柴,老柴!还以为你死了呢,害我在门口等半天,深更半夜倒唱得欢,死性不改,抽疯呢!赶紧开门!戏声戛然而止。队长心一惊,侧耳细听,冷风嗖嗖,半天
18、没见动静。队长也是见过世面的人,自然不信神鬼,当即对门槛撒了泡尿,壮胆刚想伸手继续敲门。一女声又唱起: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人立小庭深院。炷尽沉烟,抛残绣线,恁今春关情似去年?队长当即吓出身冷汗。怎么还有女人?难道夜色魆魆,月光惨白,队长再不敢久留,连滚带爬跑回山下。第二天,十几位年轻人在队长带领下上山。翻进屋里,但屋里屋外,楼上楼下寻遍,哪有老柴影子?人们面面相觑,笑话队长准吓糊了。队长斩钉截铁争辩自己昨晚真真切切听到有人唱戏,一男一女。但没人信他。后来几位驴友上山游玩,晚上露营山上,半夜有人尿急,听到一男一女凄凄惨惨唱戏,一群人吓得连夜滚下山。人们这才信了队长的话。关于花村老宅闹鬼一事越传
19、越神,几位文物工作者也来到花村,老宅及其余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古街,加上花村山清水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让他们欣喜若狂。不久,一位开发商听说了汤粉的故事,依照“临川四梦”,将这里打造成“梦园”,并拍了部电影。电影获奖后,人们纷纷走进花村,探梦、寻梦,聆听汤翁的故事,花村成了旅游胜地。又很多年过去了,有在浙江遂昌打工的邻村村民。说看见过老柴拉把二胡,唱牡丹亭,一人唱两角。他喊老柴,但对方说他姓柳。队长听了,脸上露出不经意的笑,嘴里却恶狠狠吐出几个字:该死的老柴!7.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善于运用细节来表现人物,“侧耳细听”“连滚带爬跑回山下”将
20、队长的紧张、恐慌描绘得活灵活现。B. 改革春风吹进花村后,村民纷纷外出打工赚钱并搬离花村,老柴成了唯一的留守户,这是因为老柴淡泊名利。C. 花村和老柴的境遇非常相似:花村环境优美但之前却鲜有人踏入,老柴钟情于传统艺术但当时也没有人能理解。D. 文章最后写邻村村民在浙江打工时遇见老柴,“他喊老柴,但对方说他姓柳”,这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8. 文中队长两次骂老柴,这两次队长的心理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9. 作者为什么称老柴为“汤粉”?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面小题。周执羔,字表卿,信州弋阳人。宣和六年举进士。授湖
21、州司士曹事,俄除太学博士。建炎初,乘舆南渡。调抚州宜黄县丞。时四境俶扰,溃卒相挻为变,令大恐,不知所为,执羔谕以祸福,皆敛手听命。执首谋者斩以徇。邑人德之,至绘像立祠。擢权礼部侍郎,充贺金生辰使。往岁奉使官得自辟其属,赏典既厚,愿行者多纳金以请,执羔始拒绝之。知贡举。旧例,进士试礼部下,历十八年得免举。秦桧既以科第私其子,士论喧哗,为减三年以悦众。执羔言祖宗法不可乱,繇此忤桧,御史劾罢之。起知眉州,改夔州,兼夔路安抚使。夔部地接蛮獠,易以生事。或告溱、播夷叛,其豪帅请遣兵致讨,执羔谓曰朝廷用尔为长今一方绎骚责将焉往能尽力则贳尔一兵不可得也豪惧斩叛者以献夷人自是皆惕息。召还,复为礼部侍郎。孝宗患
22、人才难知,执羔曰:“今一介干进,亦蒙赐召,口舌相高,殆成风俗,岂可使之得志哉!”上曰:“卿言是也。”一日侍经筵,自言“学易知数,臣事陛下之日短”,已乃垂涕,上恻然。即拜礼部尚书,固辞,不许。告老,上谕曰:“祖宗时,近臣有年逾八十尚留者,卿之齿未也。”命却其章。复申前请。上度不可夺,赐茶、药、御书,恩礼尤渥,缙绅荣之。时闽、粤、江西岁饥盗起,执羔陛辞以为言,诏遣太府丞马希言使诸路振救之。卒,年七十七。执羔有雅度,立朝无朋比。治郡廉恕,有循吏风。手不释卷,尤通于易。(选自宋史周执羔传,有删改)【注】贳:宽纵,赦免。10.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执羔谓曰/朝廷用尔为长/今
23、一方绎骚/责将焉往/能尽力则贳尔/一兵不可得也/豪惧斩叛者/以献夷人自是皆惕息B. 执羔谓曰/朝廷用尔为长/今一方绎骚/责将焉往/能尽力则贳尔一兵/不可得也/豪惧/斩叛者以献/夷人自是皆惕息C. 执羔谓曰/朝廷用尔为长/今一方绎骚责将焉/往能尽力则贳尔/一兵不可得也/豪惧/斩叛者以献/夷人自是皆惕息D. 执羔谓曰/朝廷用尔为长/今一方绎骚/责将焉往/能尽力则贳尔/一兵不可得也/豪惧/斩叛者以献/夷人自是皆惕息11. 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太学,古代设于京城的最高学府。博士,古代设置的国家最高学位。B. 知贡举,主试者称为“知贡举”,就是“特命主掌贡举考试”的
24、意思。C. 经筵,是指汉唐以来帝王为讲经论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D. 循吏,正史中记述的那些重农宣教、奉公守法、爱民富民的地方官。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周执羔铁腕治乱。他在宜黄任职,社会动荡不安,他指明利害关系,控制了局面;有少数民族作乱,他严责相关人员,使局势稳定下来。B. 周执羔铁面无私。他担任生辰使,这个职位是个肥差,愿意跟随的大多要交钱,他却拒绝请托;他因事得罪了秦桧,被秦桧弹劾罢免。C. 周执羔反对官场不良风气。周执羔回朝廷任职,皇帝感觉人才难以了解,周执羔批评当前的用人风气,并提出建议,皇帝表示赞同。D. 周执羔不恋权位,心系朝廷。他两次请
25、求退休,第一次被皇帝挽留,第二次才得以实现愿望;他临走时还关心福建、广东等地的饥荒问题。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执首谋者斩以徇。邑人德之,至绘像立祠。(2)上度不可夺,赐茶、药、御书,恩礼尤渥,缙绅荣之。(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岑参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功名祗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注释】祁连城:在今甘肃省张掖县西南。轮台:唐代庭州有轮台县,这里指汉置古轮台,在今新疆轮台县东南,李副使赴碛西经过此地。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贫析,
26、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首诗没写行时的歌舞盛宴与分手时的难舍离情,但字里行间洋溢着激情。B. 首联写塞外酷热难耐、人迹罕至的环境,表现了李副使不畏艰苦的豪迈气概。C. 颔联写李副使不平凡的经历,“岂能”暗示出他长期驰骋疆场,时常惹起乡愁。D. 这首诗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其口语化的语言,具有亲切洒脱的效果。15. 诗的尾联意蕴丰富,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16. 名篇名句默写。(1)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2)我们经常用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并序中“_,_”两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3)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以水喻愁,将抽象的情
27、感形象化的句子是“_?_”。第11卷表达题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的楼兰古城,是人类向大自然过度索取留下的深刻教训;润泽一方的都江堰,记录下中国人 利用自然的朴素智慧;新中国成立以来,三代塞罕坝人接力传承,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人类与生态环境互动的诸多事例,一遍遍警示和昭示我们: 、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已走到尽头,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已是必然选择。绿色是大自然的底色,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工业化留下了满目疮痍的生态创伤,也为社会制造了大量的财富。面对脆弱的生态环境,我们不能再走“
28、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如今,绿色生活方式已经是中国社会的新时尚,生态环保思想日益成为主流文化。垃圾分类制度逐步推进,绿色出行为“最后一公里”难题找到了答案,“地球一小时”等环保公益活动 ( );保护环境的自觉,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黄沙漫天 妥善 杀鸡取卵 如火如荼B. 黄沙漫天 妥当 以卵击石 如日中天C. 过眼云烟 妥善 杀鸡取卵 如日中天D. 过眼云烟 妥当 以卵击石 如火如荼18.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工业化留下了满目疮痍的生态创伤,也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财富。B. 工业
29、化留下了满目疮痍,也为社会制造了大量的财富。C. 工业化为社会制造了大量的财富,也留下了满目疮痍。D. 工业化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财富,也留下了满目的生态创伤。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热爱自然的情怀,凝结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B. 对自然的热爱,凝聚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C. 热爱自然的情怀,凝聚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D. 对自然的热爱,凝结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轻度烧烫伤时,将清凉油轻轻涂抹于患处,可缓解疼痛,避免水泡出现。”网上分享这种
30、经验的帖子随处可见。对此,专家表示,_。对于烧烫伤,最正确的处理方法是,_,然后涂抹烫伤膏或者就近就医。如果不立刻冲洗烫伤部位,而是涂抹清凉油,无异于“火上浇油”,_还会刺激损伤皮肤。21. 观看下面这幅漫画,完成后面题目。(1)用简洁语言介绍这幅漫画的内容。(2)试阐述作者设计这幅漫画的用意。四、写作(60分)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在人的生命中,有些东西是事先已经决定了的,个人不能进行任何选择,比如一个人是出生在农村还是城市,是平民家庭还是名门望族,这些都不能由自己做出决定或选择。但是,人在其他许多方面,又是可以做出选择的。比如理想、志向、目标、追求等,
31、每个人都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就好比每个人都有一块可以由自己来耕种的土地,贫瘠、肥沃或许无法选择,荒芜、繁茂将由自己决定。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问题,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镇原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高二(语文)(解析版)第1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教师应有明晰的教育惩戒权近日,全国人大代表、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张国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要遏制校园欺凌,就必须把教育惩戒权交给学校和教师。做
32、了错事如果不受惩罚,只会助纣为虐,对学生来说也不例外”。其实,不仅是遏制校园欺凌,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也需要赋予学校、教师适当的教育惩戒权。既然惩戒是教育的一部分,就应该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来厘清教育惩戒的适用场合、方式方法及处罚程序。但从我国的现有法律来看,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反家庭暴力法等主要是把焦点放在对教育主体或成年人的约束上,对于未成年人犯错如何惩罚,法律方面尚属于“模糊地带”,以至于类似事件发生时,教师和学校很难有效应对,影响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2009年8月,教育部发布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其中就有“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的要求
33、。但何为“适当”,缺乏具体入微的解释,对批评教育学生的方式方法也没有明确的规章条文。因此,面对学生在校园或教室里所做的不当行为,如个别学生破坏课堂纪律、“问题学生”顶撞老师、同学之间发生矛盾等,老师们往往不知采取怎样的应对措施,想管却不敢管,笔者就曾有过这样的顾虑。有的老师由于有了前车之鉴,再遇到类似情况,索性对学生的过错行为不问不管,虽说这样的老师不会因违规管理学生而受到处罚,但不能及时教育学生,学生的过错行为很容易得到强化,无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良好教学秩序的建立。对于教育惩戒,应该达成更多共识,即教育惩戒不是非人道、反教育、落后的教育方式,而是现代教育的一部分,惩戒是维护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34、的需要,是每位教师应有的权利。教育惩戒不能在教育场中缺席,但也不能过于随意化、个人化、情绪化。对此,教育主管部门应组织专家,遵循法理精神和教育规律,在维护未成年人正当权益的前提下,共同为学校、教师进一步明晰其具有怎样的教育惩戒权,在什么情境下使用哪一种教育惩戒,出台详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措施和程序。同时,要让教师清楚地知道学生哪些行为可以进行教育惩戒,哪些行为应该交由第三方来处理。有了具体明晰的规定,学校和教师就有了行为遵循,能够科学恰当地处理学生不良行为,并得到学生家长的支持和理解。在这方面,美国的做法值得借鉴。美国对学生在校的所有活动均予以详细规定。包括校园暴力、网络欺凌、肢体冲突等行为,美
35、国的学校校规中均有明确处罚措施,从禁止乘坐校车、长期停学到开除都规定得非常细致,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另外,校规还具体阐述了学生在各方面所享有的权利,其中包括对针对其处罚行为的申诉权。教师可以采取哪些教育惩戒和不能做出哪些行为,都有全面的规定。一旦发现学生发生不良行为,老师可以根据相关规定,按照相应的步骤和程序进行处理,而没有后顾之忧。从现实来看,每年两会期间都有代表委员呼吁赋予学校、教师适当的惩戒权,并将教育惩戒的内容与方式明晰化。早日汇集智慧,出台细则规定,实际上对于保障教师自身权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维护正常教学秩序以及进一步增进家校关系,都大有裨益。(选自中国教育报2018年3月20日)1
36、.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作者论述了教师应有明晰的教育惩戒权的必要性,并指出把教育惩戒权交给学校和教师,就能遏制校园欺凌。B. 未成年人保护法反家庭暴力法等法律中尚未明确规定对于未成年人犯错该如何惩罚。C. 如果教师不能及时教育学生,学生的过错行为就可能得到强化,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良好教学秩序的建立。D. 对于教育惩戒,应该有具体清晰的规定,便于学校和教师恰当处理学生不良行为并得到学生家长的支持和理解。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本文运用事实论证来论述教师应有明晰的教育惩戒权的重要性。B. 作者引用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具体论证了教师没有惩戒
37、权的尴尬处境。C. 在文中,作者论证了明晰的教育惩戒权的重要性并给教育主管部门提出了建议。D. 作者指出,明晰教育惩戒权可以借鉴美国教育界的相关经验,按照相应的步骤和程序处理学生不良行为。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在教育的过程中,惩戒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完相关法律法规非常重要。B. 学生犯错时,如果教师可以及时地、科学地对其惩或,可以帮助学生及时改正错误,也能得到学生家长的理解。C. 教师应有明晰的教育惩戒权。不能让教育惩戒在教育场中缺席,但在惩戒过程中,也不能过于随意化、个人化、情绪化。D. 每年两会期间都有代表委员呼吁赋予学校、教师适当的惩戒权,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
38、,出台了教育惩戒权相关细则。【答案】1. A 2. B 3. D【解析】【1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A项,结合文本内容“共同为学校、教师进一步明晰其具有怎样的教育惩戒权能够科学恰当地处理学生不良行为,并得到学生家长的支持和理解”分析可知,“把教育惩戒权交给学校和教师,就能遏制校园欺凌”绝对化。故选A。【2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
39、。B项,“作者引用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具体论证了教师没有惩戒权的尴尬处境”错误,作者引用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论证了教师没有明晰的惩戒权。故选B。【3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D项,结合文本内容“每年两会期间都有代表委员呼吁赋予学校、教师适当的惩戒权,并将教育惩戒的内容与方式明晰化。早日汇集智慧,出台细则规定”分析可知,“出台了教育惩戒权相关细则”无中生有。故选D。点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
40、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4月23日,全球读者共同迎来了第25个“世界读书日”。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了“走向阅读社会”的号召,要求社会成员人人读书,让读书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为响应此号召,1995年,教科文组织宣布将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历史上的这一天也是西班牙著名作家塞万提斯,以及英国
41、著名作家莎士比亚的辞世纪念日。设立“世界读书日”旨在让各国人民,无论年老还是年轻,无论贫穷还是富裕,无论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与此同时,也让人们铭记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等巨匠。今年的“世界读书日”,多省图书馆举行“书香都市”全民阅读活动,其中“智享阅读一VR带你进入悦读的奇妙之旅”,现场体验是本次活动的一大亮点。“VR阅读”是将虚拟现实技术与传统的图书相结合,是一种接触式的阅读体验。图书是静态的文字和图片,VR是全景的穿越画面,能够一下子把读者带入阅读环境之中。未来将是一个“万书互联、人书互动、纸电融合、人人阅读”的断时代,阅读将会因为VR技术而变
42、得无处不在。(摘编自报道读者体验身临其境“VR阅读”,人民网2020年4月23日)材料二: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突发,人们以特殊的方式度过了这个冬春之交。相关数据调查显示,在此期间文学类图书销量大、读者关注度高。4月20日,光明日报发起微信投票“疫情期间你最想读什么书?”,初选了60本中外图书,票选排名靠前的仍然是那些耳熟能详的书红楼梦平凡的世界百年孤独等。可以说,疫情期间,经典图书焕发出新的生命。近年来,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常常让人对“大部头”图书望而生畏,红楼梦百年孤独等书常年高居“怎么也读不完的书”榜首。乍一看,诸如红楼梦百年孤独这样的中外经典图书,并不提供解决具体问题的操作指南,许多
43、人因它们缺乏实用性和娱乐性而将其束之高阁。但当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我们的生活,无数人被迫隔离在家,有了大量的空闲时间。当我们需要探讨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等命题时,只有经典图书能够带我们“跳出问题”找到答案,因为它们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宽广的世界。如鼠疫中写道:“如果说世上有什么东西值得永远向往而且有时还能得到,那就是人间真情。”我们在疫情之中看到了许多的人间真情,人性的光芒带我们走出苦难,而经典图书则带我们回归常识、凝聚共识、走向崇高,这让经典图书犹如老树开出新花一般,芬芳吐蕊,更显魅力。(摘编自报道疫期里的“世界读书日”, 光明日报2020年4月24日)材料三:“您好,您在外卖平台购买的图
44、书已送达!”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之下,很多实体书店开始向线上拓展业务,北京105家实体书店陆续入驻外卖平台,许多读者纷纷下单,热情参与精神食粮的订购活动,读者可以享受最快30分钟的送达服务。在第25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让书香如甘泉一般浸润人们的心灵。疫情难阻书香,阅读润泽心田。从更宽广的人生视角看,阅读虽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却能塑造个人的品质,培养与众不同的气象,增加人生的深度和厚度。阅读是人类生活中永恒的主题,人类的精神生命是被阅读唤醒的,“世界读书日”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纪念,更在于在这一天做具有相同意义的事,从而形成强大的共识生长力和行为影响力。“世界读书日”的到来
45、,既是一个提醒,也是一份倡导。以书为伴,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世界读书日”的深层意义,同样在于不断提醒人类要在精神上有财富和收获。受到这种意义的感召,我们拥有的,将会是强健的精神筋骨;我们收获的,将会是丰盈的精神生命。(摘编自报道世界读书日,让精神在阅读中丰盈,人民日报2020年4月24日)4. 下列对“世界读书日”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为达到让社会成员人人读书的要求,1972年联合国发出了“走向阅读社会”的号召,并设立“世界读书日”。B. “世界读书日”确立于4月23日这一天,而恰好这一天也是世界著名作家塞万提斯和莎士比亚的辞世纪念日。C. 让各国人民享受阅读的
46、乐趣,铭记并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巨匠,这就是“世界读书日”设立的目的。D. “世界读书日”的意义并非局限于纪念,更在于能形成强大的共识生长力和行为影响力,让人在精神上收获更多。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VR阅读”将虚拟现实技术与传统图书相结合,是接触式的阅读体验,“VR技术”将使随时随地的阅读成为可能。B. 由于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红楼梦百年孤独等经典“大部头”图书便常年高居“怎么也读不完的书”榜首。C. 北京很多实体书店人驻外卖平台,为体验这种新鲜高效的送达服务,读者纷纷下单,热情参与精神食粮的订购活动。D. 三则材料以“世界读书日”为出发点,
47、从不同角度围绕“读书”进行报道,谈到了阅读对人的重要意义及影响等内容。6. “阅读是人类生活中永恒的主题”,请结合材料二、三,分析这一说法的根据。【答案】4. A 5. A 6. 启迪心灵:阅读尤其是经典阅读能答疑解惑,帮助我们走出困境,拓宽世界;带我们回归常识,凝聚共识,走向崇高。塑造品格:阅读能塑造个人的品质,培养与众不同的气象,增加人生的深度、厚度:丰盈精神:阅读使人在精神上成长,从而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财富和收获。【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做这类题需要考生仔细认真阅读文本,迅速提取信息,与选项内容加以细致比对,筛选、聚焦错误点,并灵活理解准确做出判断。A项,“为
48、达到的要求”无中生有,且1972年设立“世界读书日”表述错误。根据文本“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了走向阅读社会的号召,要求社会成员人人读书,让读书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为响应此号召,1995年,教科文组织宣布将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可知,题干曲解文意,应该是1995年,教科文组织,设立“世界读书日”。故选A。【5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首先审清题干要求“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然后在读完一遍文本的基础上快速找出选项中可能有问题的敏感处,再次回归原文,筛选并提取出能与选项敏感处加以对照分析的句子,细致分析灵活理解,做
49、好抉择。常见问题有:推测变肯定导致表述绝对、信息杂糅不合文本、时空错位、偷换概念张冠李戴、无中生有过度解读文本等等。B项,“由于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以偏概全,表述错误。根据文本“近年来,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常常让人对“大部头”图书望而生畏,红楼梦百年孤独等书常年高居怎么也读不完的书”榜首”可知,题干曲解文意,以偏概全,表述错误。C项,“为体验这种新鲜高效的送达服务,读者纷纷下单”表述错误。根据文本“北京105家实体书店陆续入驻外卖平台,许多读者纷纷下单,热情参与精神食粮的订购活动,读者可以享受最快30分钟的送达服务”可知,“读者纷纷下单”订购的是精神食粮“书”,而不是“新鲜高效的送达服务”;D项,
50、“三则材料以世界读书日为出发点”表述错误。材料二并不是以“世界读书日”为出发点的。故选A。【6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归纳和概括原文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筛选主要的信息,并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最后得出答案。“阅读是人类生活中永恒的主题”,请结合材料二、三,分析这一说法的根据。根据文本“我们在疫情之中看到了许多的人间真情,人性的光芒带我们走出苦难,而经典图书则带我们回归常识、凝聚共识、走向崇高,这让经典图书犹如老树开出新花一般,芬芳吐蕊,更显魅力”可见,阅读启迪心灵:阅读尤其是经典阅读能答疑解惑,帮助我们走出困境,拓宽世界;带我们回归常识,凝聚共识,走向崇
51、高。根据文本“从更宽广的人生视角看,阅读虽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却能塑造个人的品质,培养与众不同的气象,增加人生的深度和厚度”可知,阅读能塑造个人的品质,培养与众不同的气象,增加人生的深度、厚度:根据文本“世界读书日的深层意义,同样在于不断提醒人类要在精神上有财富和收获。受到这种意义的感召,我们拥有的,将会是强健的精神筋骨;我们收获的,将会是丰盈的精神生命”可知,阅读使人在精神上成长,从而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财富和收获。(三)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面小题。汤粉方丽萍老柴是汤粉。脑残级别。一部汤显祖的牡丹亭看了不下百遍,从头讲到尾,一字不差。老柴没能考上大学,他父亲老老柴说都是汤粉闹的。那
52、几本破书老柴之前藏房顶阁楼,老柴翻出后便如飞蛾扑火,之后书读得浑浑糊糊,写书唱戏倒痴迷。老柴回花村种地,老老柴整日长吁短叹。老老柴近五十才得老柴这根独苗。老老柴祖上经商,村里那三进三落雕梁画栋外加戏台的大宅便是他家祖业,划成分那会被划地主,大宅充公。老老柴近四十才娶了位病歪歪的女人,女人生下老柴不久病故。老老柴又当爹又当妈好不容易将这独苗呵护成人,原指望他好好读书光宗耀祖,重续柴家威名,没想他却一天到晚才扎进“四梦”出不来。不久,老老柴慢性支气管炎发作,一口气没上来,也挂了。这年老柴23岁。没了老老柴管制,只剩孤家寡人的老柴更加肆无忌惮。地种得敷衍了事,却整日抱本书哼哼叽叽,走火入魔,村民都摇
53、头,哪有肯上门提亲的。春去秋来,一晃,老柴三十好几,依旧孑身一人。有位远亲念及老柴家香火,给他撮合位二婚头,三天后女人走了,说老柴就一废物。从此,再无人管老柴家事,这倒正中老柴下怀。从此,老柴守着破泥巴屋每日写书唱戏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村民也见怪不怪。上世纪九十年代,改革开放春风终于吹进老柴居住的花村,村民纷纷外出打工赚钱,之后或进城买房或把房建到交通便利的山脚,村里只剩老柴和另两位老人。老人过世后,老柴便成花村唯一留守户。这年,一场大雨将老柴泥巴屋浇塌,老柴下山找队长,希望能住进自家老宅。队长征求之前里面住户意见,大伙想反正也不再回山里,与其任其荒废不如积份善心。花村四面环山,海拔八百余米鲜有
54、人踏入。偶有花村村民上山收稻想进村探探老柴消息,见大门紧闭,也只得做罢。春去秋来,老柴像被遗忘般无声无息。一晃又好几年过去了。一日,上面下派扶贫物资,队长想到老柴。从乡领回物资已暮色低垂,队长是急性子,想想上山抄近路也就七八里地,便挑起米、油上了山,赶到花村天色刚好完全擦黑。队长站老宅门前喊半天,无人应。队长想或许老柴有事还没回,便坐门前石上等,不一会睡意袭来,队长头枕大米昏沉入睡。半夜,冻醒。但见月色如银,老宅大门依然紧闭。正迷糊,只听隐隐传来戏曲声:遍青山啼红了杜鹃,那茶蘼外烟丝醉软,那牡丹虽好它春归怎占的先?闲凝眄,兀生生燕语明如剪,听呖呖莺声溜的圆队长伸手“嘭嘭嘭”擂门,边擂边骂:老柴
55、,老柴!还以为你死了呢,害我在门口等半天,深更半夜倒唱得欢,死性不改,抽疯呢!赶紧开门!戏声戛然而止。队长心一惊,侧耳细听,冷风嗖嗖,半天没见动静。队长也是见过世面的人,自然不信神鬼,当即对门槛撒了泡尿,壮胆刚想伸手继续敲门。一女声又唱起: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人立小庭深院。炷尽沉烟,抛残绣线,恁今春关情似去年?队长当即吓出身冷汗。怎么还有女人?难道夜色魆魆,月光惨白,队长再不敢久留,连滚带爬跑回山下。第二天,十几位年轻人在队长带领下上山。翻进屋里,但屋里屋外,楼上楼下寻遍,哪有老柴影子?人们面面相觑,笑话队长准吓糊了。队长斩钉截铁争辩自己昨晚真真切切听到有人唱戏,一男一女。但没人信他。后来几
56、位驴友上山游玩,晚上露营山上,半夜有人尿急,听到一男一女凄凄惨惨唱戏,一群人吓得连夜滚下山。人们这才信了队长的话。关于花村老宅闹鬼一事越传越神,几位文物工作者也来到花村,老宅及其余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古街,加上花村山清水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让他们欣喜若狂。不久,一位开发商听说了汤粉的故事,依照“临川四梦”,将这里打造成“梦园”,并拍了部电影。电影获奖后,人们纷纷走进花村,探梦、寻梦,聆听汤翁的故事,花村成了旅游胜地。又很多年过去了,有在浙江遂昌打工的邻村村民。说看见过老柴拉把二胡,唱牡丹亭,一人唱两角。他喊老柴,但对方说他姓柳。队长听了,脸上露出不经意的笑,嘴里却恶狠狠吐出几个字:该死的老
57、柴!7.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善于运用细节来表现人物,“侧耳细听”“连滚带爬跑回山下”将队长的紧张、恐慌描绘得活灵活现。B. 改革春风吹进花村后,村民纷纷外出打工赚钱并搬离花村,老柴成了唯一的留守户,这是因为老柴淡泊名利。C. 花村和老柴的境遇非常相似:花村环境优美但之前却鲜有人踏入,老柴钟情于传统艺术但当时也没有人能理解。D. 文章最后写邻村村民在浙江打工时遇见老柴,“他喊老柴,但对方说他姓柳”,这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8. 文中队长两次骂老柴,这两次队长的心理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9. 作者为什么称老柴为“汤粉”?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答
58、案】7. B 8. 第一次:对老柴不给自己开门表示不满,对老柴半夜唱戏的行为无法理解,(深层表达了队长对传统文化的不理解)第二次:“一人唱两角”解开了有女声唱戏的迷惑让队长可笑又可气,对老柴的执着表现出佩服之情,心中对老柴的行为由不理解到理解,(深层表达了队长对老柴和老柴倾其一生的传统文化的理解)。 9. 作者称老柴为“汤粉”是因为老柴痴迷于汤显祖的作品。分析:熟悉汤显祖的作品:一部牡丹亭看了不下百遍,从头讲到尾,一字不差;只专注于写书唱戏,无心他顾:读书种地马马虎虎,无人看管反而正中他下怀;村民纷纷搬离花村,老柴却仍然守着老宅看书唱戏;特别喜欢唱牡丹亭:半夜时唱,在花村唱,到了外地也唱,且一
59、人可分唱两角;入戏深,将自己看作牡丹亭中的柳梦梅,别人喊他老柴,但他却说自己姓柳。【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及分析鉴赏艺术特色的能力。B“老柴淡泊名利”错误,于文无据。结合后面内容“正迷糊,只听隐隐传来戏曲声”“唱牡丹亭,一人唱两角”等内容分析,老柴成了唯一的留守户主要原因是老柴痴迷于汤显祖的作品。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本内容,体会人物心理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考生依据上下文内容,筛选出具体体现人物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心理活动或思想感情变化的地方并归纳出心理变化特点,准确作答。第一次,依据“队长伸手嘭嘭嘭擂门,边擂边骂:老柴,老柴!还以为你死了呢,害我在
60、门口等半天”,表现了队长对老柴不给自己开门的不满,而“深更半夜倒唱得欢,死性不改,抽疯呢!”说明了队长完全不理解老柴半夜唱戏的行为,也说明对传统戏剧不了解。第二处,依据倒数第二段“说看见过老柴拉把二胡,唱牡丹亭,一人唱两角。他喊老柴,但对方说他姓柳”的内容可知,“队长听了,脸上露出不经意的笑”,说明队长了解了当初有女声唱戏的迷惑,觉得好笑;“嘴里却恶狠狠吐出几个字:该死的老柴!”说明队长对老柴如此痴迷戏剧的情感有了理解,对老柴痴迷的戏剧也有了一点心理认可。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学作品中词语内涵和情感的能力。依据第一段“老柴是汤粉。脑残级别”可知,“汤粉”说明老柴对汤显祖的痴爱。于是考生容
61、易筛选到相应信息,第一段“一部汤显祖的牡丹亭看了不下百遍,从头讲到尾,一字不差”,第二段“老柴翻出后便如飞蛾扑火,之后书读得浑浑糊糊,写书唱戏倒痴迷”,第六段“整日抱着四梦哼哼叽叽,走火入魔”,第二十五段“听到一男一女凄凄惨惨唱戏”,第二十七段“一人唱两角。他喊老柴,但对方说他姓柳”可看出,老柴熟悉汤显祖的作品、痴迷地走火入魔,喜欢唱,且入戏深,把自己当做牡丹亭的人物形象。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面小题。周执羔,字表卿,信州弋阳人。宣和六年举进士。授湖州司士曹事,俄除太学博士。建炎初,乘舆南渡。调抚州宜黄县丞。时四境俶扰,溃卒相挻为
62、变,令大恐,不知所为,执羔谕以祸福,皆敛手听命。执首谋者斩以徇。邑人德之,至绘像立祠。擢权礼部侍郎,充贺金生辰使。往岁奉使官得自辟其属,赏典既厚,愿行者多纳金以请,执羔始拒绝之。知贡举。旧例,进士试礼部下,历十八年得免举。秦桧既以科第私其子,士论喧哗,为减三年以悦众。执羔言祖宗法不可乱,繇此忤桧,御史劾罢之。起知眉州,改夔州,兼夔路安抚使。夔部地接蛮獠,易以生事。或告溱、播夷叛,其豪帅请遣兵致讨,执羔谓曰朝廷用尔为长今一方绎骚责将焉往能尽力则贳尔一兵不可得也豪惧斩叛者以献夷人自是皆惕息。召还,复为礼部侍郎。孝宗患人才难知,执羔曰:“今一介干进,亦蒙赐召,口舌相高,殆成风俗,岂可使之得志哉!”上
63、曰:“卿言是也。”一日侍经筵,自言“学易知数,臣事陛下之日短”,已乃垂涕,上恻然。即拜礼部尚书,固辞,不许。告老,上谕曰:“祖宗时,近臣有年逾八十尚留者,卿之齿未也。”命却其章。复申前请。上度不可夺,赐茶、药、御书,恩礼尤渥,缙绅荣之。时闽、粤、江西岁饥盗起,执羔陛辞以为言,诏遣太府丞马希言使诸路振救之。卒,年七十七。执羔有雅度,立朝无朋比。治郡廉恕,有循吏风。手不释卷,尤通于易。(选自宋史周执羔传,有删改)【注】贳:宽纵,赦免。10.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执羔谓曰/朝廷用尔为长/今一方绎骚/责将焉往/能尽力则贳尔/一兵不可得也/豪惧斩叛者/以献夷人自是皆惕息B.
64、 执羔谓曰/朝廷用尔为长/今一方绎骚/责将焉往/能尽力则贳尔一兵/不可得也/豪惧/斩叛者以献/夷人自是皆惕息C. 执羔谓曰/朝廷用尔为长/今一方绎骚责将焉/往能尽力则贳尔/一兵不可得也/豪惧/斩叛者以献/夷人自是皆惕息D. 执羔谓曰/朝廷用尔为长/今一方绎骚/责将焉往/能尽力则贳尔/一兵不可得也/豪惧/斩叛者以献/夷人自是皆惕息11. 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太学,古代设于京城的最高学府。博士,古代设置的国家最高学位。B. 知贡举,主试者称为“知贡举”,就是“特命主掌贡举考试”的意思。C. 经筵,是指汉唐以来帝王为讲经论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D. 循吏,正史中记
65、述的那些重农宣教、奉公守法、爱民富民的地方官。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周执羔铁腕治乱。他在宜黄任职,社会动荡不安,他指明利害关系,控制了局面;有少数民族作乱,他严责相关人员,使局势稳定下来。B. 周执羔铁面无私。他担任生辰使,这个职位是个肥差,愿意跟随的大多要交钱,他却拒绝请托;他因事得罪了秦桧,被秦桧弹劾罢免。C. 周执羔反对官场不良风气。周执羔回朝廷任职,皇帝感觉人才难以了解,周执羔批评当前的用人风气,并提出建议,皇帝表示赞同。D. 周执羔不恋权位,心系朝廷。他两次请求退休,第一次被皇帝挽留,第二次才得以实现愿望;他临走时还关心福建、广东等地饥荒问
66、题。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执首谋者斩以徇。邑人德之,至绘像立祠。(2)上度不可夺,赐茶、药、御书,恩礼尤渥,缙绅荣之。【答案】10. D 11. A 12. B 13. (1)抓住为首策划的人斩首示众,县里人感激他,甚至为他画像建立祠庙。(2)皇帝估计不能改变周执羔的想法,赐给他茶叶、药品和御书,恩遇特别丰厚,士大夫以他为荣。【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绎骚”,意为骚动,扰动;“责”作为后面“焉往”的主语,“责”前面需要断开,排除C项。“一兵”作为“不可得”主语,是一个兵也不派的意思,不需要断开,排除B项。“豪”分别作为“惧”“斩”的主语,“
67、斩”前面需要断开,排除A项。句意:周执羔对豪门首领说:“朝廷任用你做长官,现在这一带骚动,责任该谁负责?能尽力就饶恕你,一个兵也不派。”豪门首领害怕,斩了叛乱的人的头献来,夷人从此都恐惧屏息。故选D。【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A“博士,古代设置国家最高学位”错,结合“授湖州司士曹事,俄除太学博士”分析,授任湖州司士曹事,不久授任太学博士。在文中是官名。故选A。【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被秦桧弹劾罢免”错,结合“执羔言祖宗法不可乱,繇此忤桧,御史劾罢之”分析,周执羔上言祖宗的法规不能乱改,因此得罪了秦桧,御史弹劾罢免了周执羔。应是被御史
68、罢免。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执”,抓住;“徇”,巡行示众;“德”,感激。(2)“夺”,改变;“渥”,优厚,丰富;“荣”,意动,以为荣。参考译文:周执羔,字表卿,信州弋阳人。宣和六年考中进士。授任湖州司士曹事,不久授任太学博士。建炎初年,皇帝南迁。调任抚州宜黄县丞。当时四方边境动荡不宁,散乱的士兵互相聚集造反,县令很害怕,不知怎么办,周执羔把祸福利害告诉他们,都停手听从命令。抓住为策划的人斩首示众。县里人感激他,甚至为他画像建立祠庙。提升代理礼部侍郎,充当贺金国君主生辰使。往年奉命出使的 官员可以自己征召部属,赏赐也很丰厚,愿意去的人大多要交钱作为
69、请求,周执羔才开始就拒绝这样做。掌管贡举考试。以前的惯例,进士参加礼部 考试落第,经过十八年才能免试举人。秦桧因为把科举考试名次私自给他的儿子,学子议论纷纷,秦桧给减去三年来取悦大众。周执羔上言祖宗的法规不能乱改,因此得罪了秦桧,御史弹劾罢免了周执羔。起用担任眉州知州,改为夔州知州,兼任夔路安抚使。夔部辖地连接不开化的獠族,容易发生事端。有人报告溱、播地的夷人叛乱,那里的豪门首领请求派兵去讨伐,周执羔对豪门首领说:“朝廷任用你做长官,现在这一带骚动,责任该谁负责?能尽力就饶恕你,一个兵也不派。”豪门首领害怕,斩了叛乱的人的头献来,夷人从此都恐惧屏息。召还朝廷,又担任礼部侍郎。孝宗担心人才难以了
70、解,周执羔说:“现在一个小民希图进用,也能获得皇帝召见,用言辞互相抬高,已经成了风气,怎么能让这样的人得逞呢?”皇帝说:“您说得对。”一日侍候经义讲席,自己说“学习易经懂得命运,我侍候陛下的日子不长了”,说完流泪,皇帝很难过。就任命他为礼部尚书,坚决推辞,皇帝不答应。请求退休,皇帝告知他说:“祖宗那时,君主左右的大臣有年纪超过八十岁还留在朝廷的,您的年龄还没到。”命令退还他的奏章。再一次提出以前的请求。皇帝估计不能改变周执羔的想法,赐给他茶叶、药品、御书,恩遇特别丰厚,士大夫以他为荣。当时福建、广东、江西年成歉收,盗贼兴起,周执羔上朝辞行把这件事作为进言,朝廷下诏派太府丞马希言出使各路赈济灾民
71、。去世,享年七十七岁。周执羔有宽宏大量的风度,在朝廷没有依附勾结。治理地方廉洁宽容,有奉公守法的官员的风格。手不释卷,尤其对易经精通。(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岑参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功名祗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注释】祁连城:在今甘肃省张掖县西南。轮台:唐代庭州有轮台县,这里指汉置古轮台,在今新疆轮台县东南,李副使赴碛西经过此地。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贫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首诗没写行时的歌舞盛宴与分手时的难舍离情,但字里行间洋溢着激情。B. 首
72、联写塞外酷热难耐、人迹罕至的环境,表现了李副使不畏艰苦的豪迈气概。C. 颔联写李副使不平凡的经历,“岂能”暗示出他长期驰骋疆场,时常惹起乡愁。D. 这首诗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其口语化的语言,具有亲切洒脱的效果。15. 诗的尾联意蕴丰富,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答案】14. C 15. (1)诗末两句直抒胸臆,气贯长虹;向戎马沙场上求取功名,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大丈夫。(2)诗人勉励李副使立功扬名,创造英雄业绩。(3)表达了作者洞渴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意思对即可)【解析】【14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语言特色的能力。主要集中对诗意、思想主旨、语言、等内容的考查,赏析时首先要
73、读懂诗,然后将各个选项带入原诗句中进行分析即可。“时常惹起乡愁”错。“岂能愁见轮台月”是反问句,表明将军早已将思念置之脑后,是盛唐积极进取的反映。点睛:古诗词阅读的考查涉及鉴赏形象、语言、技巧、感情四个基本点,其中思想内容是核心,而诗歌中的形象、语言和技巧是诗歌的外在形式、是鉴赏诗歌切入的目标和对象。所以这类题,应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去作答。【15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评价。对诗歌语句意蕴的理解,首先要借助重要意象、表情词语把握诗歌描写的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作者人生经历,考虑诗句表达的思想情感。本诗尾联很明显是直抒胸臆,作答时,一定要注意规范,应考虑术语、诗句分析和情
74、感三个层面组织答案。【参考译文】六月的火焰山更是灼热,赤亭道口怕要行人断绝。知道您经常度越祁连城,哪里会害怕见到轮台月。请您下马暂进入酒家垆,送您到万里之外西击胡。功名富贵只向马上求取,您真是一位英雄大丈夫。赏析: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这首送别诗既不写惜别的深情,也不写边塞的艰苦,而是热情鼓励友人赴军中参战。全诗熔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语言通俗,声调悠扬,韵律活泼,节奏有致,字里行间使人感到一股激情在荡漾,显示出一种豪迈的气势。这首送别诗,既不写饯行时的歌舞盛宴,也不写分手时的难舍离情。作者只是以知己的身份说话行事,祝酒劝饮,然而字里行间却使人感到一股激情在荡漾。这首诗熔叙
75、事、抒情、议论于一炉,其口语化的诗歌语言,让人感到亲切洒脱。悠扬流美的声调给人以奔放明快的诗意感受。自由活泼的韵律,跌宕有致的节奏,显示出一种豪迈的气势 ,传达出火一般的激情,无疑将给远行者以极大的鼓舞力量。16. 名篇名句默写。(1)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2)我们经常用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并序中“_,_”两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3)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以水喻愁,将抽象的情感形象化的句子是“_?_”。【答案】 (1).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2).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3). 悟已往之不谏 (4). 知来者之可追 (
76、5). 问君能有几多愁 (6).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如“誉”“沮”“谏”“恰”要理解字义去记忆。第11卷表达题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的楼兰古城,是人类向大自然过度索取留下的深刻教训;润泽一方的都江堰,记录下中国人 利用自然的朴素智慧;新中国成立以来,三代塞罕坝人接力传承,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人类与生态环境互动的诸多事例,一遍遍警示和昭示我们: 、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已走到尽头,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已是
77、必然选择。绿色是大自然的底色,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工业化留下了满目疮痍的生态创伤,也为社会制造了大量的财富。面对脆弱的生态环境,我们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如今,绿色生活方式已经是中国社会的新时尚,生态环保思想日益成为主流文化。垃圾分类制度逐步推进,绿色出行为“最后一公里”难题找到了答案,“地球一小时”等环保公益活动 ( );保护环境的自觉,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黄沙漫天 妥善 杀鸡取卵 如火如荼B. 黄沙漫天 妥当 以卵击石 如日中天C. 过眼云烟 妥善 杀鸡取卵 如日中天D. 过眼云
78、烟 妥当 以卵击石 如火如荼18.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工业化留下了满目疮痍的生态创伤,也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财富。B. 工业化留下了满目疮痍,也为社会制造了大量的财富。C. 工业化为社会制造了大量的财富,也留下了满目疮痍。D. 工业化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财富,也留下了满目的生态创伤。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热爱自然的情怀,凝结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B. 对自然的热爱,凝聚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C. 热爱自然的情怀,凝聚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D. 对自然的热爱,凝结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答案】17. A 18.
79、D 19. C【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与运用的能力。辨析词语时,要注意辨析近义词语的细微差异。要注意从对象、程度、褒贬、范围、侧重点等方面认真加以揣摩。第一空:过眼云烟:比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前文有“生态衰”,用来形容“楼兰古城”,此处应选“黄沙漫天”。第二空:妥善:妥当完善。妥当:稳妥适当。语境中与“利用”搭配,应选“妥善”。第三空:杀鸡取卵:比喻只图眼前的好处而损害长远的利益。以卵击石:比喻不自量力,自取灭亡。此处与“竭泽而渔”相对应的应是“杀鸡取卵”。第四空:如火如荼:原形容军容之盛。后用来形容旺盛、热烈或激烈。如日中天:形容事物正发展到十分兴盛的阶段。此次用来形容公益
80、活动热烈开展。应选“如火如荼”。故选A。【18题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项,错误。“疮痍”与“创伤”重复;B项,错误。语序不当,句意突出“工业化留下了满目疮痍”,应后置;C项,错误。“制造”和“财富”搭配不当,把“制造”改为“创造”。故选D。【19题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运用连贯的能力。本题,前句是“保护环境的自觉”,利用句式的一致性,排除B、D项;与“强大动力”搭配,“凝聚”比“凝结”更合适,更合乎语境,排除A、D项。分析可知,C项补写的最恰当。故选C。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轻度烧烫伤时,将清
81、凉油轻轻涂抹于患处,可缓解疼痛,避免水泡出现。”网上分享这种经验的帖子随处可见。对此,专家表示,_。对于烧烫伤,最正确的处理方法是,_,然后涂抹烫伤膏或者就近就医。如果不立刻冲洗烫伤部位,而是涂抹清凉油,无异于“火上浇油”,_还会刺激损伤皮肤。【答案】 (1). 不能随便相信网上的方法 (2). 立刻用水冲洗烫伤部位 (3). 不仅没有用处【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这类题目一般要求“根据材料内容”补写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另有字数限制。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来源文本。具体说,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语言要从上下文的有
82、关材料中去提炼和概括,离开文本不可能补写正确。所补写句子与上下文关系:或引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与上下文衔接连贯。“词语从文本中来”“引领、总结、衔接”这两层意思综合起来,得出答案。第一处,结合上文“网上分享这种经验的帖子随处可见”和下文“对于烧烫伤,最正确的处理方法”,可知这里是表达对网上方法的否定;第二处,结合后文“如果不立刻冲洗烫伤部位”可知;第三处,依据前文“无异于火上浇油”后文“还会刺激损伤皮肤”,可知此处强调的是不起作用。21. 观看下面这幅漫画,完成后面题目。(1)用简洁的语言介绍这幅漫画的内容。(2)试阐述作者设计这幅漫画的用意。【答案】(1)内容:一个青年跪在一个巨大的手机旁
83、,惊恐地伸出双手想要留住从前上方的钟表上落下的数字,但这些数字都被手机上显示的微信界面吸了进去。(2)寓意:这幅漫画反映了有些人将许多时间都用于手机上网的现象,呼吁大家不要沉溺于手机的各种功能而使时间白白流逝。【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描述漫画内容、探究漫画寓意的能力。此类题要求用概括性的语言,揭示漫画主题,指出漫画的弦外之音,概括漫画给人的思考和警示。首先要认真细致的观察画面的内容,找出其讽刺、颂扬的对象或行为(有标题的,一般多是标题)。要注意:画面的形象主体不一定是讽刺或颂扬的对象,要学会由“实”及“虚”,由表及里。然后挖掘隐含信息,进一步提炼概括画面所揭示的主题。(1)漫画画面
84、,一个人套在夸大的手机界面中,上方是一个大钟表,但是钟表的数字都从钟表中掉了下来,惊恐的人想接住,但是无可奈何。(2)寓意很明确,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手机上,实际上告诉了我们好多人都把时间用在玩手机等方面,告诫大家要珍惜时间,不能使时间白白流失【点睛】解答图文转换类题目,应在感知图文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寓意解题的思路:先观察每个部分的形状特点,然后与活动联系。四、写作(60分)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在人的生命中,有些东西是事先已经决定了的,个人不能进行任何选择,比如一个人是出生在农村还是城市,是平民家庭还
85、是名门望族,这些都不能由自己做出决定或选择。但是,人在其他许多方面,又是可以做出选择的。比如理想、志向、目标、追求等,每个人都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就好比每个人都有一块可以由自己来耕种的土地,贫瘠、肥沃或许无法选择,荒芜、繁茂将由自己决定。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问题,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答案】例文: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条路在人生路上,我们需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条路。越勾践,卧薪尝胆终吞吴;太史公,忍辱负重,无韵离骚。楚霸王,兵临天下,非战之罪。每个人都有这自己的道路,或光芒万丈,或坎坷艰辛。人生就像迷宫
86、,我们不知道它的目的地,也不知道距它的距离。可是了解迷宫游戏的人都知道,只要你用右手碰这一面墙壁,一直走下去手不松来,就可以走出去。人生亦若此,有了明确的方向,终会到达目的地。没有迷茫,没有恐慌,更不会放弃。南非国父曼德拉能为自己的理想在牢狱里坚持27年;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能为他的目标即使四处碰壁,撞扁了鼻,也从未放弃呐喊。在这些坚持的背后都是那崇高的个人理想在指引着伟人前进的步伐。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赚大钱娶美女考功名,从古到今都是普通人的理想。为了这个,我们各类补习费每年一加再加。为了这个,“虎妈”“羊爸”谁更能培养成功孩子成为关注热点。可是当我门还在追逐
87、这“成功”时,还有一部分人,他们将自己的人生理想定在了更高点为了社会和国家有更好的明天。科研界乃为“最成功的人的聚居地”,可是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学术造假的新闻,一天天的在电视,广播和网络上不断出现,见怪不怪。他们为了自己的目标可谓是费尽了心机。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却曾在一次实验里,主动要求对破世界记录的产量结果以种植环境好为由减少10%做为最终结果。能对科学如此严谨,支持他的就是那崇高的“大我”,这才应当是我们追逐的王道。世上没有两片雪花是相同。如今我们越来越多的在追求个着,走这自己不同的道路,橘黄色暗红色的头发,光亮的高筒皮靴,扭捏妖娆的步伐,夹杂着日语英语乃至“火星语”的话语,面对置疑就
88、一句话“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如此时尚个性的装扮你还HOLD住吗?如此,我们的道路真的个性了吗?我们真的不在意别人的看法吗?为什么我们的个性如此一致?为什么我们的个性遭受质疑?个性永远都是建设在普世价值观念上的,有人说过所有成功的人,他的优点与缺点同样明显,他的个性非常突出。他们的个性虽不被所有人认同,却被绝大多数人接受。所以个性是在有一定的文化氛围下培养的一种优秀习惯,绝不是一个发型,一件衣服,一个流行语,就能代替的。在追逐个性的道路上一定要理智。人生就如高山,我们无法计算他的长度,但可以去丈量他的高度。山脉间的路阡陌纵横,可最好的风景就在自己所走的这条路边。【解析】【分析】【详解】本题
89、考查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材料作文,材料通过阐述人生有些东西不能选择,而有些东西是可以选择的,侧重于强调接受不可选择的,改变可以改变的。好比无法选择天气,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情,无法选择样貌,可以选择笑容等等。人生充满了可选择性和可改变性。抓住关键句子:“但是,人在其他许多方面,又是可以做出选择的。比如理想、志向、目标、追求等,每个人都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 ”。【立意】1.手握选择权;2.选择好自己的人生方向;3.正确看待自己拥有的;4.摆脱客观因素,发挥主观能力等。【素材】1. 面对人生十字路口的浑沌与迷茫,有人选择听天由命,有人则牢记“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遇到什么事不是听从
90、上天安排就是依赖父母的决定。相较之下,我更欣赏第三种人:他们自己来审视环境,确定前进的方向,到底迈哪一条腿,自己说了算。2. 人生中有坚定不移的信念固然重要,但关键还需要舵来掌握前进的方向。班超放弃了书斋,选择了驰骋沙场,为国家建下万世不朽之功勋,在茫茫西域中将自己的身影定格为一座丰碑,历史上从此便留下投笔从戎的佳话。比尔.盖茨放弃了学业,选择了在风云变幻的经济浪潮中艰苦创业,最终创建了微软帝国,并成为世界首富,让自己的人生演绎成一部传奇。他们选对了自己的方向,把握住了自己命运的舵,从而将自己生命的船摆渡到了成功的彼岸。只有备上人生的方向盘,才能冲出风沙弥漫、烟雾笼罩,去赢得灿烂星光、满天朝霞。3. 张洁在我的四季中写到:“春天,我在这片土地上,用我细瘦的胳脖,紧扶着我锈钝的犁。深理在泥土里的树根、石块,磕绊着我的犁头,消耗着我成倍的体力。我汗流決背,四肢颤抖,恨不得立刻躺倒在那片刚刚开垦的泥土之上。可我懂得我没有权利逃避,在给予我生命的同时所给予我的责任。我无须问为什么,也无须想有没有结果。我不应白白地耗费时间。去无尽地感慨生命的艰辛,也不应该自艾自怜命运怎么不济。偏偏给了我这样一块不毛之地。我要做的是咬紧牙关,闷着脑袋拼却全身的力气,压倒我的犁头上去。我绝不企望有谁来代替,因为在这世界上,每人都有一块必得由他自己来耕种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