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2016学年江西省师大附中、九江一中联考高三(上)期中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1-10每小题1分,11-30每小题1分,共50分)1多糖、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是由许多单体连接而成的多聚体下列有关单体与多聚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多聚体水解成单体都要消耗能量B有的多聚体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C单体进入细胞的方式都是主动运输D多聚体最终水解产物一定是单体2下列有关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线粒体与叶绿体都由双层膜构成,内外膜化学成分相似且含量相同B核糖体是唯一合成蛋自质的场所,叶绿体是唯一含有色素的细胞器C线粒体、高尔基体和核糖体在高等植物
2、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起重要作用D细胞中细胞器的种类和数目不同导致细胞分化3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A膜中多糖水解产物能与斐林试剂生成砖红色沉淀,说明多糖的水解产物是葡萄糖B膜的选择透过性既与磷脂分子和水的亲疏有关,又与蛋白质的种类和结构有关C由于膜对Na+通过具有选择透过性,所以细胞膜帮助Na+跨膜运输蛋白只有一种D生物体不同细胞中,细胞膜功能的多种多样,决定了细胞膜结构的多种多样4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A皮肤伤口窄而深的患者,应及时到医院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B要及时为板结的土壤松土透气,以保证根细胞的有氧呼吸,抑制无氧呼吸C选用透气性好的“创可贴”,是
3、为保证人体细胞的有氧呼吸D慢跑可以促进人体细胞的有氧呼吸,使细胞获得较多能量5下列判断细胞死活的方法中,表述不正确的是()将植物细胞置于较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的是活细胞;观察用健那绿染色的口腔上皮细胞,发现线粒体被染成蓝绿色,则口腔上皮细胞是死细胞;将好氧细菌与水绵一起制成临时装片,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若发现细菌没有趋向水绵照光部位,则说明细菌可能为死细胞;洋葱根尖经解离后,若发现细胞被龙胆紫溶液染上了色,则表明根尖细胞在解离前已死亡ABCD6ATP是细胞中重要的高能磷酸化合物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错误的是()A线粒体合成的ATP可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B叶绿体和线粒体中的H被消耗的
4、过程中都会伴随ATP含量的增加C酵母菌在有氧和缺氧条件下细胞质基质都能产生ATPD植物根细胞分裂所需的ATP来源于细胞呼吸7用完全相同的培养液,在相同条件下分别培养水稻和番茄幼苗在二者吸水速率几乎相同的情况下,72小时后培养液中部分离子浓度发生了如下表的变化(表中数据为72小时后溶液中部分离子浓度占开始时的百分比)分析下表不能得出的结论是()K+Mg2+Ca2+SiO32水稻17.00105.00117.0019.50番茄19.1086.0059.60118.00A不同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量是不同的B不同植物根尖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C与番茄相比,水稻对Si032吸收量大,对Ca2+
5、吸收量小D植物对各种离子的吸收速率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呈正相关8下列有关细胞内物质的量比值的关系,正确的是()A细胞内结合水/自由水的比值,种子萌发时比休眠时高B人体细胞内O2/CO2的比值,线粒体内比细胞质基质高C神经纤维膜内K+/Na+的比值,动作电位时比静息电位时高D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过程中C5/C3的比值,停止供应CO2后比停止前高9取生理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新鲜叶片若干,去除主脉后剪成大小相同的小块,随机分成三等份,之后分别放入三种浓度的蔗糖溶液(甲、乙、丙)中,一定时间后测得甲的浓度变小,乙的浓度不变,丙的浓度变大关于这一实验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前,丙的浓度乙的浓度甲的浓度
6、B乙的浓度不变是因为细胞内蔗糖浓度与乙的浓度相等C甲、乙、丙三组叶片实验前后细胞呼吸速率不变D叶肉细胞的细胞膜、液泡膜及夹在两层膜之间的原生质属于原生质层10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实现了中国自然科学诺奖零的突破,其率领的科研团队提取出的青蒿素可以有效地治疗疟疾,在青蒿素被提取之前,奎宁广泛被用来治疗疟疾,治疗机理是奎宁可以和疟原虫DNA结合,形成复合物下列相关选项不正确的为()A奎宁作用机理可能是直接抑制疟原虫DNA复制和转录B疟原虫DNA复制和转录主要场所是细胞核C若疟原虫摄食的主要方式是胞吞,则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选择透过性D青蒿素为植物细胞的一种代谢产物,可
7、能贮存于液泡中11如图1和图2表示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和核DNA的数量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处于图1的CD段B图1中DE段的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但核DNA含量不变C图2中a对应图1中的AB段,c对应图1中的EF段D有丝分裂过程不会出现图2中d所示的情况12如图所示为部分人体细胞的生命历程图中至过程代表细胞的生命现象,细胞1具有水分减少,代谢减慢的特征,细胞2可以无限增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1,所有酶活性都降低,细胞2和细胞1的遗传物质相同B成体干细胞能够分化成浆细胞、肝细胞等,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C细胞2与正常肝细胞相比,代谢旺盛,DNA聚合酶和
8、RNA聚合酶活性更高D效应T细胞作用于细胞1和细胞2使其死亡,此过程不属于细胞凋亡13IAps是细胞内一种控制细胞凋亡的物质,其作用原理是与细胞凋亡酶结合从而达到抑制细胞凋亡的目的IAps的核心结构是RING区域,如果去掉该区域,则能有效地促进更多的细胞凋亡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人体不同细胞寿命可能与IAps的含量有关B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程序性死亡C去掉癌细胞中IAps的RING区域,可以有效促进癌细胞凋亡D控制IAps合成的基因表达有空间但无时间上的选择性14下列有关生物学内容的描述正确的有()病毒虽无细胞结构,但可以通过分裂繁殖后代;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9、,只能进行无氧呼吸;剧烈运动时肌肉细胞消耗ATP的速率大大超过其合成速率;细胞膜上蛋白质的功能主要有识别、运输、催化等;人精原细胞减数分裂产生精子过程中,染色体和中心体都只复制一次;浆细胞比记忆细胞含有较多的高尔基体和内质网ABCD15如图为理解某些生物学问题所建立的一个数学模型(此图仅表示变化趋势),以下对此数学模型应用不科学的是()A若x表示小麦种子成熟过程,y表示相对含量,则a表示淀粉的含量,b为可溶性糖的含量B若x表示外界O2浓度,y表示CO2释放量,则a为有氧呼吸强度,b为无氧呼吸强度C若x细胞大小,y表示相对值,则a为细胞膜相对表面积,b为物质运输效率D若x表示洋葱表皮细胞置于0.
10、3g/mL蔗糖溶液的时间,y表示相对值大小,则a为吸水力,b为原生质的体积16下列实验材料、用具和方法的改变,对实验结果影响最大的是()A做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时,用洋葱内表皮代替用人口腔上皮细胞B用丙酮代替无水酒精进行叶绿体色素的提取C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实验中,用秋水仙素代替低温处理萌发的种子D用洋葱表皮代替洋葱根尖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17如图为不同培养阶段酵母菌种群数量、葡萄糖浓度和乙醇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正确的是()A酵母菌种群数量从C点开始下降的原因仅与葡萄糖大量消耗有关B曲线AB段酵母菌细胞呼吸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C在T1T2时段,单位时间内酵母菌消耗葡萄糖
11、量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是酵母菌大量繁殖D曲线AC段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18二倍体生物细胞正在进行着丝点分裂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中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B正常情况下,带两条母链的染色体不会进入同一细胞C着丝点分裂一定导致核DNA数目加倍D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一定是其体细胞的两倍19以下研究利用了生物分子间的特异性结合的有()分离得到核糖体,用蛋白酶降解后提rRNA;囊泡与靶膜的结合以实现细胞内物质的精确运输;通过分子杂交手段,用荧光物质标记的目的基因进行染色体定位;用无水乙醇处理菠菜叶片,提取叶绿体基粒膜上的光合色素ABCD20如图表示人体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
12、的变化,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图中GH段和OP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相等B图中M点细胞中的DNA数正好是L点细胞中的两倍C同一双亲的子代多样性主要原因与GH段和LM段有关D图中GH段的染色体行为变化和CD段相同21将某绿色盆栽植物置于密闭容器内暗处理,若开始实验前测得容器内C02和02浓度相等(气体含量相对值为1)在天气晴朗的早6时移至阳光下,日落后移动到暗室中继续测量两种气体的相对含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只有在8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B该植物17时光合作用产生的ATP大于细胞呼吸产生的ATPC该植物体内17时有机物积累量小于19时的有机物积累量D该植物从20
13、时开始只进行无氧呼吸22如图甲表示某种酶催化底物水解的模型,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相关酶的催化速率与底物量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模型能解释酶具有专一性,若d、e分别代表果糖和葡萄糖,则a代表蔗糖B若底物为蛋白质,则可用双缩脲试剂检验蛋白质是否被分解C乙图中若温度升高或降低5,f点都将下移,故限制ef段的主要因素是温度D若b表示ATP,则d、e分别表示ADP和Pi,机体的吸能反应与该反应相伴随23玉米子粒的颜色分为紫色和黄色两种,分别受B和b基因控制种植基因型为Bb和bb的玉米,两者数量之比是3:1,若两种类型的玉米繁殖率相同,则在自然状态下,随机交配的下一代中基因型为BB、Bb、b
14、b的个体数量之比为()A3:3:7B9:30:25C6:2:1D61:2:124下列关于细胞分裂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DNA双链都被32P标记的含1对同源染色体细胞,在31P的培养液中经两次有丝分裂后,所形成的细胞中,含32P标记细胞所占比例可能是100%、75%、50%B若后代染色体组成为XXY,则无法判断父本还是母本形成配子过程中出现异常C二倍体动物在细胞分裂后期含有10条染色体,则该细胞很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D某二倍体动物正常分裂中的细胞若含有两条Y染色体,则该细胞一定是次级精母细胞25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检验推理、得出结
15、论”五个基本环节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规律下列关于孟德尔的研究过程及其定律分析不正确的是()A提出问题是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基础上的B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C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D孟德尔遗传定律只能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核遗传26有人测定了甲、乙两种植物的叶片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并分别与30时测定的数据比较,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A温度超过40时甲的氧气释放量下降B温度为55时乙不能积累有机物C在48时甲的光合速率为0,表明甲死亡D乙比甲更耐高温,因为乙
16、的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均在较高温度下才开始下降27人体某遗传病受X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且只有A、B基因同时存在时个体才不患病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根据如图系谱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1的基因型为XaBXab或XaBXaBB3的基因型一定为XAbXaBC1的致病基因不能确定来自于中的1和2D1的基因型为XABXaB,与2生一个女孩患病的概率为28苯丙酮尿症是苯丙氨酸代谢障碍的一种单基因遗传病,正常人群中每70人有1人是该致病基因的携带者(显、隐性基因分别用A、a 表示);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显、隐性基因分别用B、b表示)下图是某患者的家族系谱图,其中1
17、为2和3夫妇未知性别及性状的胎儿(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2的基因型与1相同的概率为B2和3生的第一个孩子(1)患病该的概率为C若2和3生的第一个孩子患有该病,则这对夫妇想再生个正常男孩的概率是D若1为红绿色盲患者,则2和3与两种性状有关的基因型分别是AaXBY、AAXBXb29如图为某二倍体动物细胞分裂图象,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动物为精巢中不可能同时有上述细胞存在B如果P为X染色体,则Q一定是Y染色体,两者同源区段可携带等位基因C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甲、乙、丙细胞,乙细胞中的和不属一个染色体组D染色体P和Q上的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时可遵循基因的自由
18、组合定律30某哺乳动物的背部皮毛颜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一组复等位基因A1、A2和A3控制,且A1、A2和A3之间共显性(即A1、A2和A3任何两个组合在一起时,各基因均能正常表达)如图表示基因对背部皮毛颜色的控制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进而控制生物性状B背部的皮毛颜色的基因型有6种,褐色个体杂合子C背部的皮毛颜色为棕色或黑色的个体一定为杂合子D某白色雄性个体与多个黑色雌性个体交配后代有三种毛色,则其基因型为A2A3二、非选择题(除特别标注外,每空1分,共40分)31(11分)(2015秋九江校级期中)小麦植株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图
19、1表示在一定CO2浓度、环境温度为25、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测得的小麦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以CO2吸收量表示)图2表示小麦在温度B时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单位时间内气体的变化情况回答下列问题:(1)图1曲线中,当光照强度为X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30,图1曲线中a点将向移动,b点将向移动;当温度突升时,叶绿体中最先升高的化合物是(3)图1中C点以后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继续上升的环境因素是依此原理,在农业生产中可采用(具体措施)提高小麦产量(4)图2中若小麦在此温度下长时间光照强度为b时,是否能正常生长(是或否)已经测得小麦在温度B、光照强
20、度为d时的真正光合作用速率为8个单位/小时为获取上述实验数据,至少需要设计两组实验:一组将小麦置于条件,测得呼吸作用速率,可在装置中放置NaOH溶液,导致装置压强变化的原因是;另一组将生长状况相同的小麦置于光照强度为d,温度为B的密闭环境中,可在装置中放置溶液,所得数值为32为了从甲、乙、丙三种微生物获取高性能碱性淀粉酶,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科研人员的帮助下,从上述三种微生物提取了淀粉酶提取液(提取液中酶浓度相同),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步骤】:(1)取四支试管,分别编号(2)按下表要求完成操作并在表中各列的字母位置,填写相应试剂的体积量(mL)试管1试管2试管3试管4蒸馏水222ApH=8缓冲液0
21、.50.50.50.5淀粉溶液1111甲生物提取液0.3乙生物提取液0.3丙生物提取液0.3总体积3.83.83.8B(3)将上述四支试管放入37的水浴,保温1小时(4)取出上述四支试管,冷却后滴入碘液(5)观察比较各支试管溶液颜色及其深浅【实验结果】(“+”表示颜色变化的深浅,“”表示不变色):试管1试管2试管3试管4颜色深浅程度+C请回答下列问题:(1)填写表中的数值:A为,C的颜色深浅程度为(用“+”或“”表示)该实验作为实验组的试管是,设置对照实验的目的是(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无关变量有(至少写出2种)(3)除了用碘液检验淀粉的剩余量来判断实验结果外,还可以用试剂来检测生成物若用该试
22、剂检验,还需要对试管处理,才能据颜色变化深浅判断出实验结果(4)根据上述结果得出的实验结论是:不同来源的淀粉酶,虽然酶浓度相同,但活性不同你认为造成实验中三种酶活性差异的根本原因是33人的ABO血型不仅由位于第9号染色体上的A、B、基因决定,还与位于第19号染色体上的H、h基因有关基因H控制合成的酶H能促进某前体物质转变为物质H,但是基因h则不能控制合成这种酶;基因A控制合成的酶能促进物质H转变为A抗原,基因 IB控制合成的酶能促进物质H转变为B抗原,但基因则不能控制合成这两种酶人的ABO血型与红细胞表面的抗原种类的关系如表:血型A型B型AB型O型抗原ABA、B无A、B抗原注:基因型为H_AB
23、体内可合成A抗原和B抗原;无H者被视为O型血图为某家族系谱图,其中1、2、3、4均为纯合子,回答下列问题:(1)基因A、B、和H、h通过控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体性状,它们在遗传上遵循定律(2)2的基因型为,2的基因型分别为(3)若3同时具有A、B抗原,则1为O型血的概率如1与基因型为HHA的男子结婚,则所生育孩子的血型及比例是34(12分)(2015秋九江校级期中)某二倍体植物的花色由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三对等位基因(Aa、Bb、Dd)控制,研究发现体细胞中的d基因数多于D基因时,D基因不能表达,且A基因对B基因表达有抑制作用如图甲某黄色突变体细胞基因型与其可能的染色体组成如图乙所示(其他染色
24、体与基因均正常,产生的各种配子正常存活)(1)根据图甲,正常情况下,橙红花性状的基因型有种,纯合白花植株基因型有种两基因型不同的纯合白花植株杂交,若F1表现型全开白花,F2植株有27种基因型,则(是或否)能确定白花亲本的基因型,亲本的组合有种(不考虑正反交)(2)正常情况下,图甲一黄花植株与一橙花植株杂交,若子代有白花植株出现,则黄花植株出现的概率应为,橙花植株出现的概率应为(3)图乙中,、的变异类型分别是;基因型为aaBbDdd的突变体花色为(4)为了确定aaBbDdd植株属于图乙中的哪一种突变体,设计以下实验实验步骤:让该突变体与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与比例
25、结果预测:若子代中,则其为突变体;若子代中,则其为突变体;若子代中,则其为突变体2015-2016学年江西省师大附中、九江一中联考高三(上)期中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1-10每小题1分,11-30每小题1分,共50分)1多糖、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是由许多单体连接而成的多聚体下列有关单体与多聚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多聚体水解成单体都要消耗能量B有的多聚体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C单体进入细胞的方式都是主动运输D多聚体最终水解产物一定是单体【考点】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专题】常规题型;蛋白质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分析】本题是对多糖、蛋白质
26、和核酸的组成单位和功能、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和意义、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综合性考查,回忆多糖、蛋白质和核酸的组成单位和功能、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和意义、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解答】解:A、单体聚合形成多聚体的过程是耗能过程,需要ATP水解提供能量,多聚体水解成单体不消耗能量,A错误;B、有的多聚体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如抗体,B正确;C、单体进入细胞的方式不一定是主动运输,如多糖的单体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C错误;D、多聚体最终水解的产物不一定是单体,如核酸,彻底水解的产物不是核苷酸,而是磷酸、碱基和五碳糖,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组成细
27、胞的化合物、物质的跨膜运输、细胞间的信息传递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2下列有关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线粒体与叶绿体都由双层膜构成,内外膜化学成分相似且含量相同B核糖体是唯一合成蛋自质的场所,叶绿体是唯一含有色素的细胞器C线粒体、高尔基体和核糖体在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起重要作用D细胞中细胞器的种类和数目不同导致细胞分化【考点】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专题】细胞器【分析】线粒体内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分布在线粒体的内膜和基质中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在叶绿体内的类囊体的薄膜上和叶
28、绿体基质中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分布在叶绿体内的类囊体的薄膜上高尔基体主要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和“发送站”动物细胞的高尔基体主要与分泌蛋白的加工、转运有关,植物细胞的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合成有关【解答】解:A、线粒体与叶绿体的内外膜化学成分相似但是含量不同,线粒体内膜是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所含的蛋白质较多,A错误;B、核糖体是唯一合成蛋白质的场所,含有色素的细胞器包括叶绿体、液泡等,B错误;C、高等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高尔基体参与细胞壁形成,核糖体参与蛋白质合成,C正确;D、细胞中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不同导致细胞分化,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动物
29、与植物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的知识,有一定的综合性,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3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A膜中多糖水解产物能与斐林试剂生成砖红色沉淀,说明多糖的水解产物是葡萄糖B膜的选择透过性既与磷脂分子和水的亲疏有关,又与蛋白质的种类和结构有关C由于膜对Na+通过具有选择透过性,所以细胞膜帮助Na+跨膜运输蛋白只有一种D生物体不同细胞中,细胞膜功能的多种多样,决定了细胞膜结构的多种多样【考点】细胞膜的成分;细胞膜的功能;生物膜的功能特性 【专题】生物膜系统【分析】1、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反应呈现砖红色沉淀,还原糖包括葡萄糖、麦芽糖和果糖等;2、细胞的结构总
30、是与功能相适应,结构的多样性决定功能多样性,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目与细胞膜的功能密切相关;3、细胞膜蛋白质具有物质运输的功能,细胞膜上含有与物质运输有关的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4、细胞膜上载体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使细胞运输物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由于细胞膜是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基本骨架,因此脂溶性物质容易透过细胞膜,因此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蛋白质和磷脂有关【解答】解:A、膜中多糖水解产物能与斐林试剂生成砖红色沉淀,说明多糖水解的产物是还原糖,A错误;B、膜的选择透过性与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有关,B正确;C、细胞膜的帮助Na+跨膜的蛋白质可能是载体蛋白,也可能的通道蛋白,C错误;D、在
31、生物体的不同细胞中,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目多种多样决定了细胞膜功能的多种多样,D错误故选:B【点评】对于细胞膜的组成成分、细胞膜的功能和功能特点的综合理解应用,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4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A皮肤伤口窄而深的患者,应及时到医院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B要及时为板结的土壤松土透气,以保证根细胞的有氧呼吸,抑制无氧呼吸C选用透气性好的“创可贴”,是为保证人体细胞的有氧呼吸D慢跑可以促进人体细胞的有氧呼吸,使细胞获得较多能量【考点】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专题】正推法;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分析】1较深的伤口里缺少氧气,破伤风芽孢杆
32、菌适合在这种环境中生存并大量繁殖所以,伤口较深或被锈钉扎伤后,患者应及时请医生处理2对于板结的土壤及时进行松土透气,可以使根细胞进行充分的有氧呼吸,从而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和对无机盐的吸收此外,松土透气还有利于土壤中好氧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这能够促使这些微生物对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从而有利于植物对无机盐的吸收3选用“创可贴”等敷料包扎伤口,既为伤口敷上了药物,又为伤口创造了疏松透气的环境、避免厌氧病原菌的繁殖,从而有利于伤口的痊愈4有氧运动是指人体细胞充分获得氧的情况下所进行的体育锻炼人体细胞通过有氧呼吸可以获得较多的能量相反,百米冲刺和马拉松长跑等无氧运动,是人体细胞在缺氧条件下进行的高速运动无氧
33、运动中,肌细胞因氧不足,要靠乳酸发酵来获取能量因为乳酸能够刺激肌细胞周围的神经末梢,所以人会有肌肉酸胀乏力的感觉【解答】解:A、较深的伤口里缺少氧气,破伤风芽孢杆菌适合在这种环境中生存并大量繁殖所以,伤口较深或被锈钉扎伤后,患者应及时请医生处理,A正确;B、对于板结的土壤及时进行松土透气,可以使根细胞进行充分的有氧呼吸,从而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和对无机盐的吸收,B正确;C、选用透气性好的“创可贴”,是为了防止伤口处厌氧菌生存和繁殖,C错误;D、慢跑可以促进人体细胞的有氧呼吸,释放大量的能力,使细胞获得较多能量,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
34、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和观点,理解联系实际,对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和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5下列判断细胞死活的方法中,表述不正确的是()将植物细胞置于较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的是活细胞;观察用健那绿染色的口腔上皮细胞,发现线粒体被染成蓝绿色,则口腔上皮细胞是死细胞;将好氧细菌与水绵一起制成临时装片,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若发现细菌没有趋向水绵照光部位,则说明细菌可能为死细胞;洋葱根尖经解离后,若发现细胞被龙胆紫溶液染上了色,则表明根尖细胞在解离前已死亡ABCD【考点】细胞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及其原因;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专题】细胞器;
35、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分析】将植物细胞置于较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是活细胞,若不能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则是死细胞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则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用健那绿染色,镜检后发现蓝绿色的线粒体将好氧细菌与水绵一起制成临时装片,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照光部位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故发现好氧细菌趋向水绵照光部位洋葱根尖经解离后,若发现细胞被龙胆紫溶液染上了色,说明此时的细胞是死细胞【解答】解:将植物细胞置于较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是活细胞,若不能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则是死细胞,正确;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则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36、用健那绿染色,镜检后发现蓝绿色的线粒体,则可确定此细胞为活细胞,错误;将好氧细菌与水绵一起制成临时装片,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若发现细菌没有趋向水绵照光部位,则说明好氧细菌细胞为死细胞,正确;洋葱根尖经解离后,若发现细胞被龙胆紫溶液染上了色,只能说此时的细胞是死细胞,而不能说是在解离前,因为染色是在解离后,解离时用的解离液是盐酸和酒精,也会杀死细胞,所以不能确定解离前就是死细胞,错误所以,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细胞质壁分离、观察线粒体、光合作用的发现史、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涉及到多个实验,能力要求高、综合性强,难度适中6ATP是细胞中重要的高能磷酸化合物下列有关ATP的叙述
37、,错误的是()A线粒体合成的ATP可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B叶绿体和线粒体中的H被消耗的过程中都会伴随ATP含量的增加C酵母菌在有氧和缺氧条件下细胞质基质都能产生ATPD植物根细胞分裂所需的ATP来源于细胞呼吸【考点】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 【专题】常规题型;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分析】人体细胞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是线粒体,细胞质基质发生的是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和H;叶绿体中H被用于暗反应阶段三碳化合物的还原,消耗H,但是没有ATP的合成,线粒体中,H和氧气结合生成水,同时合成ATP;酶的活性受到温度和酸碱度的影响,高温或过酸过碱都会造成酶的空间结构发生变化,永久性的失活
38、,活性不能恢复【解答】解:A、线粒体合成的ATP可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如合成有机物,A正确;B、叶绿体中H被用于暗反应阶段三碳化合物的还原,消耗H,但是没有ATP的合成,B错误;C、细胞质基质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的场所,酵母菌在有氧和缺氧条件下细胞质基质都能产生ATP,C正确;D、植物根细胞分裂所需的ATP来源于细胞呼吸,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ATP和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7用完全相同的培养液,在相同条件下分别培养水稻和番茄幼苗在二者吸水速率几乎相同的情况下,72小时后培养液中部分离子浓度发生了如下表的变化(表中数据为72小时后溶液中部分离
39、子浓度占开始时的百分比)分析下表不能得出的结论是()K+Mg2+Ca2+SiO32水稻17.00105.00117.0019.50番茄19.1086.0059.60118.00A不同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量是不同的B不同植物根尖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C与番茄相比,水稻对Si032吸收量大,对Ca2+吸收量小D植物对各种离子的吸收速率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呈正相关【考点】主动运输的原理和意义 【分析】由表格分析可知:不同植物对同种离子的需要量及同一植物对不同离子的需要量不同,因此植物对矿质元素是一种选择性吸收,而对水是无选择性吸收,所以植物体对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吸收是两种不同的跨膜运输方式水稻
40、吸收的Si4+多,对Ca2+、Mg2+吸收量少,而番茄吸收的Ca2+和Mg2+较多,对Si4+吸收量少这体现了植物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其原因在于不同植物根尖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解答】解:A、分析题图可知,不同植物对同一离子的需要量是不同的,A正确;B、分析题图可知,不同植物吸收离子的种类和梳数量不同,因此不同植物根尖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B正确;C、不同植物根尖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与番茄相比,水稻对SiO需要量大,对Ca2+需要量小,C正确;D、植物对各种离子的吸收速率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关系不大,与植物的需求有关,D错误故选:D【点评】不同植物
41、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量不同,同一植物体对不同矿质元素的吸收量不同,植物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具有选择性,正确分析题图获取信息并根据信息进行推理是解题的关键8下列有关细胞内物质的量比值的关系,正确的是()A细胞内结合水/自由水的比值,种子萌发时比休眠时高B人体细胞内O2/CO2的比值,线粒体内比细胞质基质高C神经纤维膜内K+/Na+的比值,动作电位时比静息电位时高D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过程中C5/C3的比值,停止供应CO2后比停止前高【考点】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 【分析】1、细胞内的水以自由水与结合
42、水的形式存在,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介质,自由水还参与许多化学反应,自由水对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具有重要作用,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越高,细胞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差,反之亦然2、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包括: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光照强度主要影响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首先导致光反应中H和ATP的含量变化,进而影响暗反应过程;二氧化碳浓度主要影响暗反应阶段,二氧化碳首先参与暗反应中二氧化碳的固定,首先导致三碳化合物含量的变化,进而影响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的含量变化【解答】解:A、种子萌发时细胞代谢旺盛,自由水含量多,细胞内结合水/自由水的比值
43、,比休眠时低,A错误;B、人体细胞在进行有氧呼吸时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其场所为线粒体,故同细胞质基质相比,线粒体氧气浓度降低,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所以人体细胞内O2/CO2的比值,线粒体内比细胞质基质低,B错误;C、神经细胞内K+浓度明显高于膜外,而Na+浓度比膜外低,静息电位的产生与维持主要是由于K+外流,动作电位产生的机制是Na+内流,所以K+/Na+的比值,动作电位时比静息电位时低,C错误;D、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首先发生CO2的固定,即CO2与C5化合物结合生成C3,随后在光反应产生的ATP提供能量的前提下,C3被光反应的产物H还原,所以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过程中C5/C3的比值,停
44、止供应CO2后比停止前的高,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水的存在形式及作用、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及兴奋的产生等相关知识,对于细胞内水的作用及存在想形式、光合作用的过程的理解应用,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应用相关知识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推理、判断的能力是本题考查的重点9取生理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新鲜叶片若干,去除主脉后剪成大小相同的小块,随机分成三等份,之后分别放入三种浓度的蔗糖溶液(甲、乙、丙)中,一定时间后测得甲的浓度变小,乙的浓度不变,丙的浓度变大关于这一实验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前,丙的浓度乙的浓度甲的浓度B乙的浓度不变是因为细胞内蔗糖浓度与乙的浓度相等C甲、乙、丙三组叶片实验前后
45、细胞呼吸速率不变D叶肉细胞的细胞膜、液泡膜及夹在两层膜之间的原生质属于原生质层【考点】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综合 【专题】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分析】分析题意可知:将生理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新鲜叶片剪成大小相同的小块,随机分成三等份,之后分别放入三种浓度的蔗糖溶液(甲、乙、丙)中,一定时间后得甲的浓度变小,乙的浓度不变,丙的浓度变大说明甲溶液吸水,即甲浓度细胞液浓度,乙的浓度不变说明乙浓度=细胞液浓度,丙的浓度变大,丙溶液失水,则丙浓度细胞液浓度,据此答题【解答】解:A、根据试题分析,生理状态相同的叶片的细胞液浓度是相同的,甲浓度细胞液浓度,乙浓度=细胞液浓度,丙浓度细胞液浓度,则实验前甲的浓度乙的
46、浓度丙的浓度,A正确;B、乙的浓度不变是因为细胞内细胞液浓度与乙的浓度相等,B错误;C、根据实验无法确定甲、乙、丙三组叶片实验前后细胞呼吸速率不变,C错误;D、叶肉细胞的细胞膜、液泡膜及夹在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属于原生质层,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渗透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水分的运输方向是低浓度溶液运动到高浓度溶液10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实现了中国自然科学诺奖零的突破,其率领的科研团队提取出的青蒿素可以有效地治疗疟疾,在青蒿素被提取
47、之前,奎宁广泛被用来治疗疟疾,治疗机理是奎宁可以和疟原虫DNA结合,形成复合物下列相关选项不正确的为()A奎宁作用机理可能是直接抑制疟原虫DNA复制和转录B疟原虫DNA复制和转录主要场所是细胞核C若疟原虫摄食的主要方式是胞吞,则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选择透过性D青蒿素为植物细胞的一种代谢产物,可能贮存于液泡中【考点】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专题】物质跨膜运输;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分析】由题意可知,奎宁的治疗机理是奎宁可以和疟原虫DNA结合,进而阻止DNA的复制和转录过程;疟原虫是真核生物,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因此疟原虫DNA复制和转录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由于
48、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因此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解答】解;A、DNA复制和转录都以DNA为模板,奎宁与DNA结合后,抑制了DNA复制和转录过程,A正确;B、疟原虫是真核生物,DNA复制和转录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B正确;C、疟原虫胞吞过程体现了细胞膜流动性,C错误;D、青蒿素属于青蒿类植物的细胞代谢产物,储存在液泡中,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题干获取信息的能力,并结合所学知识综合解答生物学问题11如图1和图2表示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和核DNA的数量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处于图1的CD段B图1中D
49、E段的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但核DNA含量不变C图2中a对应图1中的AB段,c对应图1中的EF段D有丝分裂过程不会出现图2中d所示的情况【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专题】坐标曲线图;有丝分裂【分析】分析图1:图1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与核DNA之比,其中BC段表示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由1个变为2个,是由于间期DNA的复制;CD段表示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处于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DE表示每条染色体上的DNA由2个变为1个,是由于后期着丝点的分裂;EF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分析图2:a、c表示染色体:DNA=1:1;b表示染色体:DNA=1:2;d表示染色体:DNA=2:1,
50、这种情况不存在【解答】解:A、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对应于图1的CD段,A正确;B、图1中DE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但核DNA含量不变,B正确;C、图2中a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对应图1中的EF段,c表示G1期或有丝分裂末期,对应图1中的AB段或EF段,C错误;D、图2中d表示染色体:DNA=2:1,这种情况不存在,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结合曲线图和柱形图,考查有丝分裂过程及变化规律,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细胞所处的时期、各曲线段形成
51、的原因或代表的时期;各柱形图代表的时期,再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12如图所示为部分人体细胞的生命历程图中至过程代表细胞的生命现象,细胞1具有水分减少,代谢减慢的特征,细胞2可以无限增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1,所有酶活性都降低,细胞2和细胞1的遗传物质相同B成体干细胞能够分化成浆细胞、肝细胞等,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C细胞2与正常肝细胞相比,代谢旺盛,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活性更高D效应T细胞作用于细胞1和细胞2使其死亡,此过程不属于细胞凋亡【考点】细胞的分化;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细胞凋亡的含义 【专题】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分析】分析题图:表示细胞分化;细胞1具有水分减少、代谢减慢的特征,
52、因此过程表示细胞衰老;细胞2可以无限增殖,因此过程表示细胞癌变;表示细胞凋亡【解答】解:A、细胞1具有水分减少,代谢减慢的特征,说明细胞1是衰老的细胞,衰老细胞中部分酶活性降低,而不是所有酶的活性都降低;细胞1是衰老细胞,其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而细胞2是癌变细胞,其形成原因是基因突变,即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因此细胞2和细胞1的遗传物质不同,A错误;B、成体干细胞能够分化成浆细胞、肝细胞等,并没有形成完整个体,因此不能体现细胞核的全能性,B错误;C、细胞2属于癌细胞,能无限增殖,且其与正常肝细胞相比,代谢旺盛,因此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活性更高,C正确;D、效应T细胞作用于细胞1和细胞2使其
53、死亡,属于细胞凋亡,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结合图解,综合考查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和细胞凋亡等生命历程,意在考查学生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13IAps是细胞内一种控制细胞凋亡的物质,其作用原理是与细胞凋亡酶结合从而达到抑制细胞凋亡的目的IAps的核心结构是RING区域,如果去掉该区域,则能有效地促进更多的细胞凋亡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人体不同细胞寿命可能与IAps的含量有关B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程序性死亡C去掉癌细胞中IAps的RING区域,可以有效促进癌细胞凋亡D控制IAps合成的基因表达有空间但无时间上的选择性【考点】细胞凋亡的含义;细胞的分化 【专题】细胞的分化、
54、衰老和凋亡【分析】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也叫细胞的程序性死亡在成熟的生物体中,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也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IAPs是细胞内一种控制细胞凋亡的物质,所以该物质的合成也受基因的控制IAPs与细胞凋亡酶结合从而达到抑制细胞凋亡的目的,而IAPs的核心结构是RING区域,如果去掉该区域,则能有效地促进更多的细胞凋亡【解答】解:A、IAps是细胞内一种控制细胞凋亡的物质,则人体不同细胞寿命可能与IAps的含量有关,A正确;B、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也叫细胞的程序性死亡,B正确;C、IAPs与细胞凋亡酶结合而达到抑制细胞凋
55、亡的目的,而IAPs的核心结构是RING区域,如果去掉该区域,则能有效地促进癌细胞凋亡,C正确;D、IAPs是细胞内一种控制细胞凋亡的物质,所以该物质的合成也受基因的控制,在特定时间和空间进行选择性表达,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以IAPs为素材,考查细胞凋亡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分析题文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14下列有关生物学内容的描述正确的有()病毒虽无细胞结构,但可以通过分裂繁殖后代;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只能进行无氧呼吸;剧烈运动时肌肉细胞消耗ATP的速率大大
56、超过其合成速率;细胞膜上蛋白质的功能主要有识别、运输、催化等;人精原细胞减数分裂产生精子过程中,染色体和中心体都只复制一次;浆细胞比记忆细胞含有较多的高尔基体和内质网ABCD【考点】细胞膜的功能;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专题】蛋白质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生物膜系统;细胞器【分析】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繁殖后代2、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3、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中,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内质网要对该蛋白进行加工、运输,高尔基体要对该蛋白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和分泌,全过程中需要线粒体供能【解答】解:病毒无细胞结构,不能进行分裂繁殖,错误;哺乳动物
57、成熟的红细胞内无核糖体,错误;剧烈运动时肌肉细胞消耗ATP的速率和合成速率处于动态平衡,错误;细胞膜上蛋白质的功能主要有识别、运输、催化等,正确;人精原细胞减数分裂产生精子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但细胞分裂两次,但中心体复制两次,错误;浆细胞能产生抗体,抗体属于分泌蛋白,分泌蛋白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故比记忆细胞含较多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病毒、细胞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病毒的结构,明确病毒没有细胞结构;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叙说15如图为理解某些生物学问题所建立的一个数学模型(此图仅表示变化趋势),以下对此数学模型
58、应用不科学的是()A若x表示小麦种子成熟过程,y表示相对含量,则a表示淀粉的含量,b为可溶性糖的含量B若x表示外界O2浓度,y表示CO2释放量,则a为有氧呼吸强度,b为无氧呼吸强度C若x细胞大小,y表示相对值,则a为细胞膜相对表面积,b为物质运输效率D若x表示洋葱表皮细胞置于0.3g/mL蔗糖溶液的时间,y表示相对值大小,则a为吸水力,b为原生质的体积【考点】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细胞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及其原因;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 【专题】糖类 脂质的种类和作用;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分析】1、细胞体积越大,其
59、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的运输效率越低2、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失水,原生质的体积减小,细胞液的浓度升高3、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氧气浓度的升高,有氧呼吸强度逐渐增强,而无氧呼吸强度逐渐减弱,最终无氧呼吸消失,有氧呼吸强度趋于稳定【解答】解:A、小麦种子成熟过程中,淀粉逐渐水解为可溶性还原糖,因此若x表示小麦种子成熟过程,y表示相对含量,则a表示淀粉的含量,b为可溶性糖的含量,A正确;B、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氧气浓度的升高,有氧呼吸强度逐渐增强,而无氧呼吸强度逐渐减弱,B正确;C、相对表面积与物质运输效率呈正相关,C错误;D、若将洋葱表皮细胞置于0.3g/mL蔗糖溶液中,细胞会失水,这样原生质的体积减小,
60、细胞液的浓度升高,其吸收能力增强,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结合图解,综合考查细胞呼吸、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呼吸的过程,掌握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掌握细胞表面积与物质运输效率之间的关系;掌握质壁分离及复原的原理,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16下列实验材料、用具和方法的改变,对实验结果影响最大的是()A做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时,用洋葱内表皮代替用人口腔上皮细胞B用丙酮代替无水酒精进行叶绿体色素的提取C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实验中,用秋水仙素代替低温处理萌发的种子D用洋葱表皮代替洋葱根尖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考点】DNA、RNA在细胞中
61、的分布实验;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专题】蛋白质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有丝分裂【分析】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原理: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细胞染色,同时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观察的结果是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说明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解答】解:A、用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或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观察DNA的分布和RNA的分布就可以,A错误;B、丙酮和酒精均属于有机溶剂,均可以提取叶绿素,B错误; C、秋水仙素也能是染色体加倍,C错误D、洋葱
62、表皮属于成熟细胞,细胞不再进行分裂,洋葱根尖细胞是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D正确故选:D【点评】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原理、实验选取的材料是否合适、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及实验结论等,要求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17如图为不同培养阶段酵母菌种群数量、葡萄糖浓度和乙醇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正确的是()A酵母菌种群数量从C点开始下降的原因仅与葡萄糖大量消耗有关B曲线AB段酵母菌细胞呼吸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C在T1T2时段,单位时间内酵母菌消耗葡萄糖量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是酵母菌大量繁殖D曲线AC段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考点】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的动
63、态变化;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专题】坐标曲线图;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种群和群落【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B段乙醇浓度为零,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BC段乙醇的量增加迅速,酵母菌消耗葡萄糖量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为酵母菌无氧呼吸增强,酵母菌种群数量从C点开始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葡萄糖大量消耗和环境逐渐恶劣【解答】解:A、曲线中可以看出,从C点开始,葡萄糖的量已经降到低值,乙醇含量较高,并且此时溶液中无氧呼吸积累了较多的二氧化碳,使溶液的PH值下降,这些都是酵母菌种群数量下降的原因,A错误;B、曲线AB段乙醇浓度为零,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所以酵母菌细胞呼吸发生的场所
64、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B正确;C、在T1T2时段,乙醇的量增加迅速,酵母菌消耗葡萄糖量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为酵母菌无氧呼吸增强,C错误;D、曲线AB段乙醇浓度为零,说明此时酵母菌进行的有氧呼吸;曲线BC段乙醇的量增加迅速,说明此时酵母菌也进行了无氧呼吸,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植物向光性原因的探究,分析题图获取信息是解题的突破口,对于植物生长素发现过程的经典实验的掌握和灵活应用是解题的关键18二倍体生物细胞正在进行着丝点分裂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中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B正常情况下,带两条母链的染色体不会进入同一细胞C着丝点分裂一定导致核DNA数目加倍D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一定
65、是其体细胞的两倍【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细胞的减数分裂 【专题】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分析】1、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2、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
66、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类似于有丝分裂【解答】解:着丝点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A、有丝分裂后期含有同源染色体,A错误;B、正常情况下,着丝点分裂后,带两条母链的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不会进入同一细胞,而是随机移向两极,进而进入两个不同的子细胞,B正确;C、着丝点分裂一定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但核DNA数目不变,C错误;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其体细胞相同,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67、19以下研究利用了生物分子间的特异性结合的有()分离得到核糖体,用蛋白酶降解后提rRNA;囊泡与靶膜的结合以实现细胞内物质的精确运输;通过分子杂交手段,用荧光物质标记的目的基因进行染色体定位;用无水乙醇处理菠菜叶片,提取叶绿体基粒膜上的光合色素ABCD【考点】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专题】细胞器;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分析】酶的催化具有专一性,糖蛋白的识别具有特异性,碱基间的配对具有特异性【解答】解:分离得到核糖体,用蛋白酶酶解后提取rRNA,采用了酶的专一性原理,正确;囊泡与靶膜的结合以实现细胞内物质的精确运输与糖蛋白的特异性识别有关,
68、正确;分子杂交手段的原理是DNA分子杂交技术,采用了DNA分子的特异性原理,正确;无水乙醇能溶解色素,用无水乙醇处理菠菜叶片,与生物分子间的特异性无关,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特异性的理解,要求学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20如图表示人体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图中GH段和OP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相等B图中M点细胞中的DNA数正好是L点细胞中的两倍C同一双亲的子代多样性主要原因与GH段和LM段有关D图中GH段的染色体行为变化和CD段相同【考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
69、化;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 【专题】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分析】分析题图:a阶段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其中AC段表示分裂间期,CD段表示前期、中期和后期,E点之后表示末期b阶段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其中FG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GH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IJ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c表示受精作用和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含量变化,其中LM表示受精作用,MN表示有丝分裂间期、前、中期,OP表示后期,Q之后表示末期【解答】解:A、GH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是2n,OP段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加倍为4n,A错误;B、图中M点细胞核中的DNA数正好是L点细胞核中的两倍,但细胞质中还
70、含有少量的DNA,B错误;C、同一双亲的子代多样性主要原因与GH段(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和后期发生基因重组)和LM段(受精过程中配子结合的随机性),C正确;D、GH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CD段表示有丝分裂过程,这两个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不同,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通过曲线图的形式考查了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属于对识图、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有一定的难度,判断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曲线图的方法:根据斜线的有无,若无斜线代表染色体变化,先减半再增终减半代表减数分裂,加倍后再恢复代表有丝分裂;有斜线代表DNA变化,连续2次直线下降代表减数分裂,1次直线下降代表有丝分裂21将某绿色盆栽植物置
71、于密闭容器内暗处理,若开始实验前测得容器内C02和02浓度相等(气体含量相对值为1)在天气晴朗的早6时移至阳光下,日落后移动到暗室中继续测量两种气体的相对含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只有在8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B该植物17时光合作用产生的ATP大于细胞呼吸产生的ATPC该植物体内17时有机物积累量小于19时的有机物积累量D该植物从20时开始只进行无氧呼吸【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专题】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68时容器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上升,氧气浓度下降,说明此阶段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817时,CO2浓度一
72、直下降,氧气浓度一直上升,说明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超过17时,CO2浓度开始上升,氧气浓度开始下降,说明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解答】解:A、分析题图可知,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等的点是氧气增加为0(或二氧化碳减少为0)点,8时、17时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等,A错误;B、该植物17时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等,由于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只有部分储存在ATP中,所以光合作用产生的ATP大于细胞呼吸产生的ATP,B正确;C、分析题图曲线知,17时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等,此时植物体内有机物积累量最大,19时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植物体内的有机物不但不增加,反而减少,C错误;D、分析题图曲线知,
73、20时以后,氧气浓度继续减少,说明植物仍旧进行有氧呼吸,但是不能判断此时是否进行无氧呼吸,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是以曲线为载体的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分析,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曲线获取有效信息并利用有效信息和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2如图甲表示某种酶催化底物水解的模型,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相关酶的催化速率与底物量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模型能解释酶具有专一性,若d、e分别代表果糖和葡萄糖,则a代表蔗糖B若底物为蛋白质,则可用双缩脲试剂检验蛋白质是否被分解C乙图中若温度升高或降低5,f点都将下移,故限制ef段的主要因素是温度D若b表示ATP,则d、e分别表示ADP和Pi,机
74、体的吸能反应与该反应相伴随【考点】酶的特性 【专题】酶在代谢中的作用【分析】分析图甲:图甲表示蔗糖酶催化蔗糖水解的模型,其中a在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应为蔗糖酶,而d、e为蔗糖水解产物,葡萄糖和果糖分析图乙: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蔗糖酶的催化速率与蔗糖量的关系ef段,随着蔗糖浓度的升高,催化速率逐渐加快;fg段,随着蔗糖浓度的升高,催化速率不变,原因是蔗糖酶的含量是有限的【解答】解:A、a在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应为蔗糖酶,A错误;B、蛋白酶的本质是蛋白质,不管底物有没有被分解,用双缩脲试剂检测都出现紫色反应,B错误;C、限制ef段的主要因素是底物的浓度,C错误;D、吸能反应一般与ATP水解的
75、反应相联系,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结合模型和曲线图,考查酶的相关知识,重点考查酶的特性和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要求考生识记酶的特性掌握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并能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答题23玉米子粒的颜色分为紫色和黄色两种,分别受B和b基因控制种植基因型为Bb和bb的玉米,两者数量之比是3:1,若两种类型的玉米繁殖率相同,则在自然状态下,随机交配的下一代中基因型为BB、Bb、bb的个体数量之比为()A3:3:7B9:30:25C6:2:1D61:2:1【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专题】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分析】玉米子粒的颜色分为紫色和黄色两种,分别受B和b基因控制,符合基因的分
76、离定律玉米是雌雄异花植物,可以相互传粉【解答】解:种植基因型为Bb和bb的玉米,两者数量之比是3:1,则B的基因频率为,b的基因频率为若两种类型的玉米繁殖率相同,则在自然状态下,随机交配的下一代中基因型为BB、Bb、bb的个体数量之比为:2:=9:30:25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要求能运用所学知识通过比较分析对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以及进行数字处理的能力24下列关于细胞分裂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DNA双链都被32P标记的含1对同源染色体细胞,在31P的培养液中经两次有丝分裂后,所形成的细胞中,含32P标记细胞所占
77、比例可能是100%、75%、50%B若后代染色体组成为XXY,则无法判断父本还是母本形成配子过程中出现异常C二倍体动物在细胞分裂后期含有10条染色体,则该细胞很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D某二倍体动物正常分裂中的细胞若含有两条Y染色体,则该细胞一定是次级精母细胞【考点】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细胞的减数分裂 【专题】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前期
78、: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解答】解:A、DNA双链都被32P标记的含1对同源染色体细胞,在31P的培养液中经两次有丝分裂后,根据DNA半包括复制特点,第一次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中所有DNA都有一条链含有31P,第二次分裂间期又进行一次半保留复制,后期着丝点分裂后,复制后的两个DNA分子随机移向两极,因此所形成的细胞中,含32P标记细胞所占比例可能是100%、75%、50%,A正确;B、若后代染色体组成为XXY,可能是含有X的卵细胞和含有X
79、Y的精子受精以后发育而来的,也可能是含有XX的卵细胞和含有Y的精子受精以后发育而来的,因此无法判断父本还是母本形成配子过程中出现异常,B正确;C、二倍体动物在细胞分裂后期含有10条染色体,则该细胞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不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后期,C正确;D、某二倍体动物正常分裂中的细胞若含有两条Y染色体,则该细胞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也可能是体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80、,有一定难度25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检验推理、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规律下列关于孟德尔的研究过程及其定律分析不正确的是()A提出问题是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基础上的B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C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D孟德尔遗传定律只能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核遗传【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孟德尔遗传实验 【专题】孟德尔遗传实验【分析】1、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
81、验验证(测交实验)得出结论2、孟德尔对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解释:(1)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2)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3)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4)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3、孟德尔遗传定律只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的核基因的遗传【解答】解:A、孟德尔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的基础上提出问题,A正确;B、孟德尔通过测交实验来验证自己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是否正确,B正确;C、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遗传因子控制的”,孟德尔所在的年代还没有“基因”一词,C错误;D、孟德尔遗传定律只能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核遗传,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
82、查孟德尔遗传实验,要求考生识记孟德尔遗传实验过程及孟德尔对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解释,明确孟德尔所在的年代还没有提出“基因”一词;掌握遗传规律的使用范围,明确遗传定律只适用于有性生殖生物的核基因的遗传26有人测定了甲、乙两种植物的叶片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并分别与30时测定的数据比较,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A温度超过40时甲的氧气释放量下降B温度为55时乙不能积累有机物C在48时甲的光合速率为0,表明甲死亡D乙比甲更耐高温,因为乙的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均在较高温度下才开始下降【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专题】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分析】根据题意
83、和图示分析可知:左图甲乙植物的光合速率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都会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但是甲植物在40就开始降低,到47左右就消失为0,而乙植物在50时才开始降低,55左右消失为0;右图可以看出,甲乙植物的呼吸速率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都会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但是甲植物在50就开始降低,到52左右就消失为0,而乙植物在55时才开始降低,52左右消失为0综合两图可以看出,乙植物可以耐高温,并且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高于光合作用【解答】解:A、图中甲植物光合速率在40就开始降低,而氧气是由光合作用释放的,A正确;B、图中左图可以看出,乙植物的光合速率在55左右消失为0,此时右图中呼吸速率仍然是30条件下的100%,
84、即此条件下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不能积累有机物,B正确;C、在48时甲的光合速率为0,只代表此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此温度条件下呼吸速率仍然是30条件下的100%,即植物体中本来储存的有机物可供呼吸作用分解,植物仍然是存活的,C错误;D、左图中看出,乙植物的光合作用适宜温度高于甲植物,右图中乙植物的呼吸作用适宜温度高于甲植物,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温度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从题目所给的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27人体某遗传病受X染色体上的两
85、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且只有A、B基因同时存在时个体才不患病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根据如图系谱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1的基因型为XaBXab或XaBXaBB3的基因型一定为XAbXaBC1的致病基因不能确定来自于中的1和2D1的基因型为XABXaB,与2生一个女孩患病的概率为【考点】伴性遗传 【专题】遗传系谱图;伴性遗传【分析】由题意知,A(a)、B(b)连锁在X染色体上,且只有A、B基因同时存在时个体才不患病,因此不患病个体的基因型是XABXAB、XAbXaB、XabXAB、XABY,其余都患病【解答】解:A、由遗传系谱图可知,2的基因型是XAbY,生有不患病的女儿3,
86、因此3的B基因来自1,且2是男患者,因此不同时含有A、B基因,因此1不可能含有A基因型,基因型可能是XaBXab或XaBXaB,A正确;B、3不患病,同时含有A、B基因,其双亲的基因型是XaBXab或XaBXaB和XAbY,因此3的基因型是XAbXaB,B正确;C、1是男患者,致病基因来自3,3的致病基因来自3,3的致病基因可能来自1,也可能来自2,C正确;D、2患病男性,基因型是 XabY或XaBY,前者占,后者占,与基因型为XABXaB婚配,后代女性中正常的概率是=,患病的概率是1=,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基因的连锁定律,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
87、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应用相关知识、结合题干信息通过分析、比较综合解答问题的能力28苯丙酮尿症是苯丙氨酸代谢障碍的一种单基因遗传病,正常人群中每70人有1人是该致病基因的携带者(显、隐性基因分别用A、a 表示);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显、隐性基因分别用B、b表示)下图是某患者的家族系谱图,其中1为2和3夫妇未知性别及性状的胎儿(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2的基因型与1相同的概率为B2和3生的第一个孩子(1)患病该的概率为C若2和3生的第一个孩子患有该病,则这对夫妇想再生个正常男孩的概率是D若1为红绿色盲患者,则2和3与两种性状有关的基因型分别
88、是AaXBY、AAXBXb【考点】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专题】遗传系谱图;人类遗传病【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1为患病女孩,而其父母正常,说明苯丙酮尿症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患者的基因型为aa,表现正常的基因型是AA、Aa【解答】解:A、由于1为患病,且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所以其基因型为aa由于1和2正常,所以其基因型均为Aa2的基因型为AA、Aa,因此2的基因型与1相同的概率为,A正确;B、正常人群中每70人有1人是该致病基因的携带者,故3的基因型为Aa2的基因型为AA、Aa,因此2和3生的第一个孩子(1)患该病aa的概率为=,B正确;C、若2和3生的第一个孩子患有该病,3的基因型为
89、Aa,2的基因型为Aa,因此这对夫妇想再生个正常男孩的概率是=C正确;D、若1为红绿色盲患者XbY,则2和3与两种性状有关的基因型分别是AAXBY或AaXBY、AAXBXb或AaXBXb,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结合系谱图,考查伴性遗传、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分析题图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9如图为某二倍体动物细胞分裂图象,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动物为精巢中不可能同时有上述细胞存在B如果P为X染色体,则Q一定是Y染色体,两者同源区段可携带等位基因C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甲、乙、丙细胞,乙细胞中的和不属一个染色体组D染色体P和Q上的基因
90、,在亲子代间传递时可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 【专题】减数分裂【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细胞存在同源染色体,且为着丝点分裂,为有丝分裂后期,乙图:含有同源染色体,没有复制,为体细胞或者精原细胞;图丙:同源染色体分离,且细胞质均等分裂,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初级精母细胞;丁图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名称为次级精母细胞【解答】解:A、雄性动物睾丸中的精原细胞,即能进行有丝分裂增殖,又能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精子,A错误;B、丁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没有同源染色体,如果P为X染色体,则Q一定不是Y染色体,B错误;C、图中只有丁是减数第二次分裂,没有同源染色体,乙细胞中的和是
91、非同源染色体,可属一个染色体组,C错误;D、染色体P和Q上的基因,属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中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0某哺乳动物的背部皮毛颜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一组复等位基因A1、A2和A3控制,且A1、A2和A3之间共显性(即A1、A2和A3任何两个组合在一起时,各基因均能正常表达)如图表示基因对背部皮毛颜色的控制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进而控制生物性状B背部的皮毛颜色的基因型有6种,褐色个体杂合子C背部的皮毛颜色
92、为棕色或黑色的个体一定为杂合子D某白色雄性个体与多个黑色雌性个体交配后代有三种毛色,则其基因型为A2A3【考点】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专题】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基因与性状关系【分析】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途径有两条:一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性状,二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本题图中体现了第一条途径【解答】解:A、由图知,基因A1、A2和A3分别控制酶1、酶2和酶3的合成,进而控制该动物的体色,能体现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从而控制性状,A正确;B、A1、A2和A3三个复等位基因两两组合,纯合子有A1A1、A2A2、A3A3三种,杂合子有A1A2、A1A3
93、、A2A3三种由图知,只要基因A1或基因A1表达就会产生酶1,但无基因2、3或基因2、3不表达,体色就为褐色,褐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1A1,所以褐色不是杂合子,B错误;C、分析题图可知,背部的皮毛颜色为棕色的个体基因型只能是A1A2,黑色个体的基因型只能是A1A3,C正确;D、分析题图可知,该白色雄性个体与多个黑色异性个体交配,后代中出现棕色(A1A2)个体,说明该白色个体必定含有A2基因,其基因型只能是A2A2或A2A3,若为A2A2,子代只能有A1A2棕色和A2A3白色两种类型,若为A2A3,则子代会有A1A2棕色、A1A3黑色和A2A3白色三种类型,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
94、析题图获取信息并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要明确图中基因A1、A2和A3分别对酶1、酶2和酶3的作用,从而控制生物体代谢及性状二、非选择题(除特别标注外,每空1分,共40分)31(11分)(2015秋九江校级期中)小麦植株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图1表示在一定CO2浓度、环境温度为25、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测得的小麦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以CO2吸收量表示)图2表示小麦在温度B时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单位时间内气体的变化情况回答下列问题:(1)图1曲线中,当光照强度为X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
95、调节到30,图1曲线中a点将向下移动,b点将向右移动;当温度突升时,叶绿体中最先升高的化合物是ATP和H(3)图1中C点以后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继续上升的环境因素是CO2浓度依此原理,在农业生产中可采用施有机肥、合理密植(具体措施)提高小麦产量(4)图2中若小麦在此温度下长时间光照强度为b时,是否能正常生长否(是或否)已经测得小麦在温度B、光照强度为d时的真正光合作用速率为8个单位/小时为获取上述实验数据,至少需要设计两组实验:一组将小麦置于温度为B、黑暗条件,测得呼吸作用速率,可在装置中放置NaOH溶液,导致装置压强变化的原因是呼吸作用吸收氧气;另一组将生长状况相同的小麦置于光照强度为d,温度为
96、B的密闭环境中,可在装置中放置NaHCO3或缓冲溶液,所得数值为光合作用放出的氧气与呼吸作用吸收氧气的差值【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专题】坐标曲线图;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分析】分析图1可知,a点表示呼吸作用速率,b点表示光的补偿点,此时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c点表示光的饱和点,此时光合作用速率最大时的最小光照强度分析图2可知,在光合作用作用过程中,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而呼吸作用过程中,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因此可通过氧气的产生量或二氧化碳的释放量来判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弱图中氧气的产生总量可表示实际光合速率,a点时的二氧化碳释放可表示呼
97、吸速率【解答】解:(1)图1曲线中,当光照强度为X点时,叶肉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30,呼吸作用增强,图1曲线中a点将向下移动,b点表示光的补偿点,要增强光合作用强度,才能保证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故b点将向右移动;当温度突升时,叶绿体中最先升高的化合物是ATP和H(3)图1中C点以后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继续上升的环境因素是CO2浓度依此原理,在农业生产中可采用施有机肥、合理密植提高小麦产量(4)图2中若小麦在此温度下长时间光照强度为b时,不能正常生长已经测得小麦在温度B、光照强度为d时的真正光合
98、作用速率为8个单位/小时为获取上述实验数据,至少需要设计两组实验:一组将小麦置于温度为B、黑暗条件,测得呼吸作用速率,可在装置中放置NaOH溶液,导致装置压强变化的原因是呼吸作用吸收氧气;另一组将生长状况相同的小麦置于光照强度为d,温度为B的密闭环境中,可在装置中放置NaHCO3或缓冲溶液溶液,所得数值为光合作用放出的氧气与呼吸作用吸收氧气的差值故答案为:(1)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2)下 右 ATP和H(3)CO2浓度 施有机肥、合理密植(4)否 温度为B、黑暗 呼吸作用吸收氧气 NaHCO3或缓冲溶液 光合作用放出的氧气与呼吸作用吸收氧气的差值【点评】本题结合曲线图和柱形图,考查光合
99、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综合应用,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32为了从甲、乙、丙三种微生物获取高性能碱性淀粉酶,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科研人员的帮助下,从上述三种微生物提取了淀粉酶提取液(提取液中酶浓度相同),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步骤】:(1)取四支试管,分别编号(2)按下表要求完成操作并在表中各列的字母位置,填写相应试剂的体积量(mL)试管1试管2试管3试管4蒸馏水222ApH=8缓冲液0.50.50.50.5淀粉溶液1111甲生物提取液0.3乙生物提取液0.3丙生物提取液0.3总体积3.83.83.8B(3)将
100、上述四支试管放入37的水浴,保温1小时(4)取出上述四支试管,冷却后滴入碘液(5)观察比较各支试管溶液颜色及其深浅【实验结果】(“+”表示颜色变化的深浅,“”表示不变色):试管1试管2试管3试管4颜色深浅程度+C请回答下列问题:(1)填写表中的数值:A为2.3,C的颜色深浅程度为+(或多于+)(用“+”或“”表示)该实验作为实验组的试管是试管1、2、3,设置对照实验的目的是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干扰(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来源的淀粉酶,无关变量有各组间pH、温度、加入提取物的量和浓度、淀粉溶液的量和浓度等(至少写出2种)(3)除了用碘液检验淀粉的剩余量来判断实验结果外,还可以用斐林试剂试剂
101、来检测生成物若用该试剂检验,还需要对试管水浴加热处理,才能据颜色变化深浅判断出实验结果(4)根据上述结果得出的实验结论是:不同来源的淀粉酶,虽然酶浓度相同,但活性不同你认为造成实验中三种酶活性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决定这三种酶的DNA(基因)不同【考点】酶在代谢中的作用的综合;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专题】酶在代谢中的作用【分析】该实验的目的是比较甲、乙、丙三种微生物所产生的淀粉酶的活性,因而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的淀粉酶,其他如PH、温度、提取液的量和浓度都为无关变量,应相同且适宜四组实验中试管4为对照,从结果可推测三种酶的活性大小的关系为乙丙甲,即试管2中淀粉酶的活性最高,其次是试管3、试管1,试管
102、4的颜色最深应为+(或多于+)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是由基因决定的实验结果是用碘液检测分解后的淀粉量,也可以用斐林试剂检测淀粉分解的产物【解答】解:(1)实验设计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四支试管中溶液的总体积为3.8,所以A的数值为3.80.51=2.3;四组实验中试管4为对照,试管1、2、3为实验组,设置对照实验的目的是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干扰,从结果可推测三种酶的活性大小的关系为乙丙甲,即试管2中淀粉酶的活性最高,其次是试管3、试管1,试管4的颜色最深应为+(或多于+)(2)该实验的目的是比较甲、乙、丙三种微生物所产生的淀粉酶的活性,因而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的淀粉酶,其他如PH、温度、提
103、取液的量和浓度都为无关变量,应相同且适宜(3)实验结果是用碘液检测分解后的淀粉量,也可以用斐林试剂检测淀粉分解的产物若用该试剂检验,还需要对试管水浴加热处理,才能据颜色变化深浅判断出实验结果(4)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是由基因决定的,所以三种酶活性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决定这三种酶的DNA(基因)不同故答案为:(1)2.3+(或多于+) 试管1、2、3 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干扰(2)不同来源的淀粉酶 各组间pH、温度、加入提取物的量和浓度、淀粉溶液的量和浓度等(3)斐林试剂 (水浴)加热(4)决定这3种酶的DNA(或基因)不同【点评】本题以淀粉酶为信息考查实验实验设计分析意要考查具备验证简单
104、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能力33人的ABO血型不仅由位于第9号染色体上的A、B、基因决定,还与位于第19号染色体上的H、h基因有关基因H控制合成的酶H能促进某前体物质转变为物质H,但是基因h则不能控制合成这种酶;基因A控制合成的酶能促进物质H转变为A抗原,基因 IB控制合成的酶能促进物质H转变为B抗原,但基因则不能控制合成这两种酶人的ABO血型与红细胞表面的抗原种类的关系如表:血型A型B型AB型O型抗原ABA、B无A、B抗原注:基因型为H_AB体内可合成A抗原和B抗原;无H者被视为O型血图为某家族系谱图,其中1、2、3、4均为纯合子,回答下列问题:(1)基因A
105、、B、和H、h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体性状,它们在遗传上遵循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2)2的基因型为hhAA,2的基因型分别为HhAB(3)若3同时具有A、B抗原,则1为O型血的概率如1与基因型为HHA的男子结婚,则所生育孩子的血型及比例是A型:B型:AB型=2:1:1【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专题】遗传系谱图;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分析】分析题文及表格:A抗原的形成需要同时具有H、IA基因,B抗原的形成需要同时具有H、IB基因因此H_IAIA、H_IAi为A型血,有4种;H_IBIB、H_IBi为B血型,有4种;H_IAIB为AB型血,有2种;其余型血都为O型血,即H
106、_ii(2种)、hh_(6种),有8种再根据图2亲子代的血型关系做相应的判断【解答】解:(1)根据题干中“基因H控制合成的酶H能促进前体物质转变为物质H,但是基因h则不能控制合成这种酶;基因A控制合成的酶能促进物质H转变为A抗原,基因B控制合成的酶能促进物质H转变为B抗原,但基因则不能控制合成这两种酶”可知,人的ABO血型的产生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来控制生物体性状的根据“人的ABO血型不仅由位于第9号染色体上的A、B、基因决定,还与位于第19号染色体上的H、h基因有关”,说明两对基因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由于1、2、3、4均为纯合子,而2
107、为AB型,所以2的基因型为hhAA,2的基因型为HhAB(3)若3同时具有A、B抗原,则3的基因型为HhAB,1为O型血hh_的概率为如果1HhAB与基因型为HHA的男子结婚,则所生育孩子的基因型为H_IAIA、H_IAi、H_IBi、H_IAIB,所以血型及比例是A型:B型:AB型=2:1:1故答案为:(1)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来 孟德尔的自由组合(2)hhAA HhAB、HhAB(3) A型:B型:AB型=2:1:1【点评】本题结合图表,以人类的ABO血型为题材,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识记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根据题文信息和表中信息准确判断基因型与表现型之间的
108、对应关系,同时结合系谱图和题干条件“1、2、3、4均为纯合子”准确判断各个个体的基因型,运用逐对分析法进行相关概率的计算,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34(12分)(2015秋九江校级期中)某二倍体植物的花色由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三对等位基因(Aa、Bb、Dd)控制,研究发现体细胞中的d基因数多于D基因时,D基因不能表达,且A基因对B基因表达有抑制作用如图甲某黄色突变体细胞基因型与其可能的染色体组成如图乙所示(其他染色体与基因均正常,产生的各种配子正常存活)(1)根据图甲,正常情况下,橙红花性状的基因型有4种,纯合白花植株基因型有6种两基因型不同的纯合白花植株杂交,若F1表现型全开白花,F2
109、植株有27种基因型,则(是或否)否能确定白花亲本的基因型,亲本的组合有2种(不考虑正反交)(2)正常情况下,图甲一黄花植株与一橙花植株杂交,若子代有白花植株出现,则黄花植株出现的概率应为,橙花植株出现的概率应为(3)图乙中,、的变异类型分别是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结构变异;基因型为aaBbDdd的突变体花色为黄色(4)为了确定aaBbDdd植株属于图乙中的哪一种突变体,设计以下实验实验步骤:让该突变体与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与比例结果预测:若子代中黄色:橙红色=1:3,则其为突变体;若子代中黄色:橙红色=1:5,则其为突变体;若子代中黄色:橙红色=1:1,则其为
110、突变体【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专题】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分析】根据二倍体植物的花色受独立遗传且完全显性的三对基因控制,说明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由于A抑制B的表达,所以形成橙红色物质的基因组成为aaBD突变体和突变体是染色体结构发生变异,突变体是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异突变体减数分裂可产生D、dd、Dd、d四种配子,比例为1:1:1:1;突变体减数分裂可产生D、Dd、dd、d四种配子,比例为1:2:1:2;突变体减数分裂可产生D、dd两种配子,比例为1:1【解答】解:(1)根据图甲,正常情况下,橙红花性状的基因型有aaBBDD、aaBbDD、aaBBDd、aaBbDd共4
111、种,纯合白花植株基因型有AABBDD、AABBdd、AAbbDD、AAbbdd、aabbDD、aabbdd共6种两基因型不同的纯合白花植株杂交,若F1表现型全开白花,F2植株有27种基因型,说明F1的基因型为AaBbDd,但不能确定白花亲本的基因型,亲本的组合有AABBDD、aabbdd和AABBdd、aabbDD共2种(2)正常情况下,图甲一黄花植株与一橙花植株杂交,若子代有白花植株出现,说明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dd、aaBbDd黄花植株出现的概率应为=,橙花植株出现的概率应为=(3)图乙中,、的变异类型分别是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结构变异图乙中,突变体aaBbDdd的体细胞中的d基因数多于D基因时,D基因不能表达,所以花色为黄色(4)让突变体aaBbDdd与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杂交,若子代中黄色:橙红色=1:3,则其为突变体;若子代中黄色:橙红色=1:5,则其为突变体;若子代中黄色:橙红色=1:1,则其为突变体故答案为:(1)4 6 否 2(2)(3)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结构变异 黄色(4)黄色:橙红色=1:3 黄色:橙红色=1:5 黄色:橙红色=1:1【点评】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染色体变异和基因与性状关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