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 史 试 题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世界文明史中说:“(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的基础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导致中国思想家关注这一主题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的剧烈变动 B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C统治者政策的引导 D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2周公要求统治者“敬天保民”,孔子主张“德治”,孟子提出“仁政”,董仲舒提倡“天人感应”“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朱熹强调“正君心”。材料表明,儒家主张为政者应该()A发挥楷模和教化作用 B顺应天意,无为而治C统一
2、信仰和社会规范 D用礼义道德遏制人欲3关于君主与百姓的关系,孟子认为君权的获取依赖于天命和民心两方面,董仲舒主张“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黄宗羲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A孟子认为君权来自上天和百姓的授予B董仲舒将君主权力进行神化C黄宗羲的主张体现了民本色彩D他们都质疑君主权力的正当性4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专论李贽说:“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对其解读正确的是()A“社会环境”:儒学家提倡“三教合归儒”B“个人理智”:强调三纲五常以巩固君权C“廉洁和诚信”:挑战正统的思想和主张D“形成丛
3、林”:儒家思想成为传统文化5中华文化史一书写道:“这一时期民本思潮的重心有二:在人类与自然关系(天人)方面,突出人的地位;在人类社会关系(君民)方面,强调民的作用。”这一时期()A百家争鸣局面出现 B儒学正统地位确立C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D儒家思想趋向新启蒙6.“大一统的封建帝国需要这样一种宗教:用统一的神权来神化君权,用祖先崇拜来巩固宗法等级制度,用天定的清规戒律来束缚民众,用教主崇拜来管制思想经历两次改造,儒家变为儒教,孔子成为被崇拜的偶像。”使“儒家变为儒教”的两次改造指的是()A.孟子主张施行“仁政”;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三纲五常”B.荀子提倡“仁义”和“王道”;朱熹提出“存天理,灭
4、人欲”C.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D.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王阳明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7.明清时期,北京曾有多次雾霾的记载。明清皇帝极为恐惧,为消除雾霾,曾令文武群臣致斋三日,并禁天下屠宰,以期感动上苍,赐下甘霖。这种行为所反映的思想最早渊源于()A.先秦儒学 B汉代儒学 C.宋明理学 D佛教8中华元典“六经”诞生后,先秦诸子皆从中获取养料,特别是儒家学者强调“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旨在传承与守护“六经”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念。这一现象反映出先秦时期()A价值观念日益趋同B文明发展具有延续性C统一成为时代潮流 D儒学影响力不断增强9(2019天津
5、部分地区二模)下表是唐代一些人墓志铭内容的节选,据此能够认定这些人都 ()人物墓志内容沈齐文“求我师于周孔,无涉异端”王弘“兼忘聃释,大归儒首”房凛“儒为德本,德实教源”A.尊崇儒学 B力促三教合流C崇尚无为 D对现实政治不满10文学作品往往也能反映当时的某些历史现象。唐诗题宇文裔山寺读书院中说:“草阁连僧院,山厨共石泉。”同恭夏日题寻真观李宽中秀才书院亦云:“愿君此地攻文字,如炼仙家九转丹。”这表明当时()A儒生出世倾向明显B民间书院发展迅速C儒释道三家同质化D存在思想融合趋势11明末思想家颜元指责“宋元来儒者却习成妇女态,甚可羞。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即为上品也”。下列观点颜元能
6、认同的是()A“存天理,灭人欲”B“心外无佛,即心是佛”C“天下为主,君为客”D“为学从切实处下手,自不落空”12下面是宋代至清代中国书院性质状况表,此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官办%民办%其他%不明%宋代15.2870.69014.03元代17.2361.130.3321.28明代57.2129.840.2412.71淸代56.6724.110.5618.39A.学而优则仕观念渐趋淡化B书院的办学主体渐趋单一C书院的办学体制渐趋僵化D思想文化的专制渐趋强化13春秋战国时期,原先深藏于宮廷密室的图书典籍散落民间,成为一般平民的读物。“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已是大势所趋。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A私学兴
7、起推动教育平等B社会秩序发生了巨大变化C文化下移导致官学崩溃D“百家争鸣”成为时代潮流14墨子中说,天帝经常监察人的行动,特别是统治者的行动。他以祸惩罚那些违反天意的人,以福奖赏那些顺从天意的人。这主要反映了墨子思想()A严厉批评儒家现实主义B体现下层百姓精神诉求C构建中国最早宗教信仰D为统治者营造集权氛围15明清之际,黄宗羲提出振聋发聩的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顾炎武揭示了“私天下”的危害,王夫之则猛烈抨击“孤秦”、“陋宋”。上述思想()A是思想文化走向近代化的先声B说明了儒家思想主流地位旁落C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削弱D在批判融合中形成新理学思想体系16有学者评价说:“真理和道德都是相对
8、的。不难想象那些凶暴而野心勃勃的人能利用这句格言干出什么样的事情,有人可以利用这句格言为任何邪恶的行径装上科学或哲学的门面。”“这句格言”代表的思想()A体现古代希腊人文主义的本质B使哲学成为一门真正研究“人”的学问C重新建立了人们道德价值观念D否定了神的存在,树立了人的尊严价值17古希腊早期,法庭审判时不允许代理辩护,而判定罪罚的陪审团是由普通民众组成的。他们往往受双方在法庭上演说的影响,结果常是善辩的当事人获益,口拙的人吃亏由此产生了教人辩论、授人辞章的“智者”。这反映了在古代雅典()A法治的建立经历了漫长过程B人文思想产生与民主政治有关C城邦经济政治获得高度繁荣D民主沦为个人争权夺利的工
9、具18教会宣称购买赎罪券可以拯救自己的灵魂,马丁路德认为一个人得救要靠信仰,而不是外在的东西,这就是“因信称义”。从本质上看“因信称义”()A揭露了赎罪券对民众的欺骗B削弱了罗马教廷的神圣权威C赋予了德国民众自由精神D促进了资产阶级新教派的产生19有学者指出:“文艺复兴说到底是阿尔卑斯山以南的富庶世界,尤其是意大利的一场华丽而感性的时髦风潮,宗教改革则是贫穷而道德严谨的北欧世界的一场质朴而深刻的思想革命。”该学者旨在强调()A近代思想解放运动都具有地域性特征B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斗争对象不同C宗教改革更有利于推动现代化进程D部分人文主义者过分追求感官享受20孟德斯鸠在其出版的罗马盛衰原因论中认
10、为,共和时期的罗马之所以强盛,是因为当时的罗马公民享有政治权利,人人都是国家的主人翁,具有爱国家、爱荣誉、爱自由的美德。据此可知,该篇文章的主旨是()A为阐发启蒙思想寻找历史渊源B赞美罗马共和制的诸多优点C研究不同政体产生的不同影响D为法国大革命奠定理论基础21“他承认人为万物尺度,同时认为是理性而非感觉才是人最重要的品质。反对真理的相对性,他认为人们能够发现独立于人类欲望之正确和公平的恒久原则。在教育方法上,他反对死记硬背,而是不断地提出问题让人们去思考。”下列选项属于材料中“他”的主张的是()A人的感觉是万物尺度B教育使人认识美德C法律是理性的体现D人非达到目的的工具22鲁滨逊漂流记是18
11、世纪上半叶欧洲最受欢迎的小说之一,小说描写了鲁滨逊和野人“星期五”在无人岛上享受没有教会、没有国王的生活。小说之所以受到欢迎是因为它反映了()A人文主义者要求现世享受的精神B反对专制和迷信的启蒙思想C冒险家们开辟新航路的愿望D工业资产阶级开拓市场的需求23“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启蒙思想家思考的问题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期相比,突出强调了()A倡导思想自由 B批判神权统治 C鼓吹人性解放 D构建民权政府24有学者指出,这一时期的思想家虽然抬出希腊、罗马的古典传统来祭拜,但他们不过是借尸还魂,借他人的酒来浇自己心中的
12、块垒而已。这些思想家“借他人的酒来浇自己心中的块垒”是想()A挣脱教会对思想文化的束缚B恢复古代人们的传统生活习俗C摆脱封建专制制度的压迫D在文学艺术领域有更大的突破25古代雅典的梭伦在诗中写道:“作恶的人每每致富,而好人往往贫穷;但是,我们不愿意把我们的道德和他们的财富交换,因为道德是永远存在的,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据此可知,梭伦()A反对奴隶制度 B主张权利平等C抨击贫富差别 D具有人文精神26古希腊自然哲学家用单一的物质元素来解释世界本原,后来,苏格拉底等思想家则以思想作为解释世界本原的主要因素,并认为物质是占第二位的因素。这反映出()A自然哲学是西方人文主义最初体现B苏格拉底对世界
13、的认识更加科学合理C古希腊哲学研究从自然向社会转变D客观真理是古希腊哲学家的共同追求27启蒙思想家认为,政府和官吏是人民委任的,人民有权委任他们,也有权撤换他们,甚至有权举行起义,消灭奴役压迫人民的统治者。基于这一认识,启蒙思想家主张()A人民有权暴力反抗和改变政府B三权分立学说必须成为建制原则C君主立宪制是最好的政府形式D权力的运用必须体现人民的意志28有学者指出:如果说文艺复兴为人本主义者们“清理了场地”,那么启蒙运动则是“大兴土木”。这里的“大兴土木”是指()A摧毁蒙昧和专制主义 B建设工业文明国家C弘扬理性和科学思想 D创立民主法治社会291338年,佛罗伦萨已有二百多家呢绒纺织工场,
14、从业工人三万人,占全城人口的三分之一,年产呢绒七八万匹。该城的丝织业也远近驰名。这说明当时的佛罗伦萨()A是地中海最繁荣的工商业城市B具备文艺复兴运动的经济基础C成为东西方贸易的最大中转站D是东西方思想文化交流的中心30在宗教改革时期,英国宗教改革家威克里夫把圣经译成英语,并主张圣经是信仰唯一的根据。同样,马丁路德也于1534年译出德文本的圣经。这些做法在当时()A削弱了基督教在欧洲的影响B彻底摧毁了罗马教皇的政治权威C推动了欧洲民主制度的建立D有助于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二、材料题(31题17分,32题13分,33题10分,共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史记儒林列传记载:“及至
15、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材料二孔子被古代帝王奉为圣人,对孔子的追封自鲁哀公始(公元前479年),直至清朝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材料三南宋朱熹是继孔孟之后的儒学集大成者,曾言“万物皆有理”“理便是仁义礼智”,是人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正其义则利自在专去计较利害,定未必有利”。当人的私欲与准则发生冲突时,应“存天理,灭人欲”。而孔子则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材料四十五六世纪以后,儒学思想逐渐出现所谓“坐标转位”或“基调转换”的重大变化若干学者也指出,这股思潮转向绝非单纯的哲学思辨的结果,而是和时代脉动的重大变迁如商业化与都市化的急剧发展互通声息、与时推移的产物,并影响
16、到当代的宗教、文学以及新兴都会中的庶民文化、商人文化与女性文化的发展。由此可见,儒学思想的转向实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其历史意义也不可不谓深远重大。(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时期儒学受到压制,而其他时期却又加封孔子的原因。(5分)(2)根据材料三,分析孔子与朱熹义利观的不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学产生的背景。(6分)(3)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明清之际儒家思想转向的深厚社会基础。(6分)32人文主义是一种维护人类尊严的哲学思潮与世界观,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中得到了弘扬和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人文主义的特点:一是宣扬以人为中心的思想,对抗以神为中心的旧观念。人文主
17、义者对人的价值、地位和权利给予充分肯定,认为“人是上帝创造的众多奇妙造物中最奇妙的”。人文主义者并没有否定上帝的至高无上地位,但他们关注的焦点由上帝而转向了人二是重视尘世生活,强调个性解放和自由发展。人文主义者认为人应该享受尘世生活的快乐和幸福,积极地生活。他们赞美爱情,歌颂创造,追求平等自由,肯定财富占有,把中世纪天主教的禁欲、苦行、守贫等观念弃置不顾。 摘编自徐国辉论彼特拉克的人文精神材料二启蒙学派的思想家们公开宣称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是他们的思想先驱。但在启蒙学派那里,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思想已具体化为人的“自由、平等、博爱”等内容,而这种政治经济上的人权要求迫切需要理性加以论证,要求
18、获得法律上的保证,理性成为人们评判一切的标准。而理性与科学又相互联系,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人们的科学理性精神更加根深蒂固,甚至哲学研究、社会研究、政治学研究、伦理学研究等都深深打上了科学的烙印。国家是机器、动物是机器、人是机器等一度成为人们的“科学认识”。 摘编自韩庆祥、王勤近现代西方人的问题研究的清理与总结(1)根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历史背景。(5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理性主义的特征。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性主义对后世的影响。(6分)(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人文主义与理性主义的关系。(2分)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韩非主张
19、治理天下要“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同时,“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韩非还求“废先王之教”“以法为教”,做到“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据韩非子材料二亚里士多德认为:法律是免除一切情绪影响的神祗和理智的体现,人类的本性(灵魂)便谁都难免有感情。凡是不凭感情因素治事的统治者总比感情用事的较为优良。即使法律所未及的问题或法律虽有所涉及而并不周详的问题确实存在,但这时如果需要运用理智,还是应该求之于多数人或全体人民。因为多数人总比少数人不易腐败适宜于大多数人的最好的生活方式就应该是行于中庸。在一个城
20、邦中,所有公民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极富、极贫和两者之间的中产阶级。中产阶级的人们最能顺从理性,并且很少野心,“他们既不像穷人那样希图他人的财物,他们的资产也不像富人那么多得足以引起穷人的觊觎。既不对别人抱有任何阴谋,也不会自相残害,他们过着无所忧惧的平安生活”。因此,最好的政治团体必须由中产阶级执掌政权。 摘编自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导读(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韩非和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构想。(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种政治构想的命运并说明其原因。(4分)历史试题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5 AADCA 6-10 CBBAD 11-15 DDBBA 16-20
21、ABCCA 21-25 BBDAD 26-30 CADBD二、材料题(31题17分,32题13分,33题10分,共40分)31、(1)受压制的原因:秦朝时期,儒生非议郡县制,以古非今,站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对立面,阻碍历史的前进,必然会遭到压制。追封的原因:董仲舒提出的“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加以改造的新儒学开始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演变为统治者的统治工具。(2)不同:孔子主张“重义轻利”,体现了孔子政治思想的保守性;朱熹则强调“以义取利”,体现了义利观念的进步。背景:宋朝时,儒学不能适应中国封建统治的需要,加之儒学受到佛教和道
22、教思想的冲击,于是,理学在继承发展儒学的基础上,融合佛道思想,把“理”和儒家传统道德结合起来,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3)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市民阶层壮大;传统儒学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封建君主专制空前强化。32、(1)特点: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强调个性自由,反对禁欲主义。背景:封建中世纪的压迫;古典文化遗存的影响;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2)特征:将人文主义具体化为自由平等博爱;理性成为评判一切的标准(理性至上);与科学联系密切。影响: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促进了自然科学研究;但是也僵化了思维方式,机械地研究社会科学。(3)关系:人文主义是理性主义
23、的前提和基础;理性主义推动了人文主义进一步发展。33、(1)韩非的政治构想:实行君主专制中央集权;选拔一批经过实践锻炼的官吏来理政;主张国家要不断改革和实行法治。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构想:实行民主政治;中产阶级掌权是最适合城邦的政体;重视法律在治理国家方面的重要作用。(2)韩非的政治构想在当时受到推崇,且对中国封建社会产生深远影响。原因:韩非的构想符合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的时代特点,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愿望和要求,有利于结束战乱实现统一。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构想没有得到广泛认同和实施,伴随着雅典城邦体制的灭亡被淹没。但是他的构想对近现代民主政治发展产生影响。原因:亚里士多德的理论诞生在雅典城邦的衰落时期,城邦外有强敌威胁,内有体制本身的狭隘,其理论既不能解决现实问题,也缺乏实施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