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既有出生也有死亡,既有迁入也有迁出;阳光、温度、水分等无机环境因素也在不断地改变。生态系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但对于一个相对成熟的生态系统来说,系统中的各种变化只要不超出一定限度,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就不会发生大的改变。这就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思考:生态系统受到干扰后为何能保持或恢复相对稳定?eg(1):苏州“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乾隆惊叹:“上游淘米洗菜,下游洗澡洗衣,可是即便如此,水仍然很清澈。”物理降解化学分解微生物分解eg(2):
2、森林中的害虫与食虫鸟数量保持稳定 害虫增加食虫鸟的食物增加食虫鸟数量增加食虫鸟吃大量害虫害虫减少食虫鸟数量减少食虫鸟吃害虫减少负反馈调节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原因:具有自我调节能力2、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机制:反馈调节包括正反馈和负反馈。负反馈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或主要机制。负反馈1、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_调节 不仅生物群落内部是这样,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也存在负反馈调节。森林火灾(左)和火烧后的恢复(右)火灾后,种群密度降低光照更充足,土壤中养料增多(+)(+)种子萌发(-)黄土高原由于植被破坏造成水土流失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当外界干扰的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
3、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会迅速丧失,生态系统就难以恢复,直至崩溃。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1.抵抗力稳定性 抵抗干扰,维持原状 三、生态系统稳定性内容: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2.恢复力稳定性 遭到破坏,恢复原状 1、少量砍伐森林中的树木,森林的结构功能不会破坏 2、草原上适量放养牲畜,草原不至于破坏。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4、适度捕捉生态系统中的动物,不会导致种群严重减小。5、热带雨林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后,也能较快地恢复。想一想:分别判断以下情况属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OR恢复力稳定性?why?生物种类 多 营养结构 复杂 强 自我
4、调节能力 抵抗力稳定性 高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恢复力稳定性 低 生物种类 少 营养结构 简单 弱 自我调节能力 抵抗力稳定性 低 恢复力稳定性 高 人工林比较:抵抗力稳定性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越强,抵抗力稳定性越高;比较: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遭到破坏后恢复原状越难,所以恢复力稳定性越低;对一个生态系统来说,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一般存在相反关系。抵抗力稳定性 恢复力稳定性 稳定性 营养结构复杂程度 生物种类 稀少 营养结构 简单 弱 自我调节能力 抵抗力稳定性 低 恢复力稳定性对于环境条件极其恶劣的生态系统,如北极苔原生态系统,其抵抗
5、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较低。低 环境条件极其恶劣生态平衡的破坏 引起生态平衡破坏的因素:自然因素:地震、海啸、火山、泥石流、流行病等。火山爆发洪水地震泥石流河流污染工厂废物排放人为因素 有人说:“破坏环境是眨眼之间的事情,而恢复生态环境则要付出艰辛的努力,一个伐木工人砍伐一棵大树仅需要几分钟,而我们栽种一棵小树直至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则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因此,我们再也不能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了。启示 1、一方面要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对农田生态系统要不断施肥、灌溉,增加投入,控制病虫害,才能保证高产出。2、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五、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1、设计制作生态缸需要注意哪些问题?2、如何让生态缸稳定性更高?比一比哪个生态缸稳定性更高?生态系统光水草藻类浮游动物小鱼泥沙生态瓶编号甲 乙 丙 丁制作: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生态系统的基本成分(非生物的物质&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不同营养级生物的数量比例合适)透明散射光水(45体积)(生命力强)(动物不太多、个体不太大)(有条件的、短暂的)(书P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