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课忽必烈改制(时间:25分钟满分:50分)1忽必烈重视“汉法”,主要因为他 ()。对中原先进文化的认同认识到“帝中国当行中国事”熟知中原文明立志变通创新A BC D答案D2忽必烈改制后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是 ()。A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B中书省行中书省C中书省宣政院D宣政院通政院解析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宣政院、通政院都是中央机构,行中书省是地方最高权力机构。答案B3今天的西藏和台湾在元朝时,分别由什么机构管辖 ()。理藩院宣政院澎湖巡检司台湾府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史实的识记能力。元朝设宣政院,管理全国宗教事务和西藏地区;并首次在澎湖设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大大加强了台湾和大
2、陆的联系。答案B4元朝时“西域之士于中朝,学于南夏,乐江湖而忘乡国者众矣”;“中原之士西游昆仑圃,北望大荒之野,涉黄河之流,而寻瑶池之律。”上述历史现象揭示了元朝 ()。疆域辽阔中原文化向边疆地区扩展各民族交往密切新的民族出现A BC D解析依据材料可知,材料揭示了元朝疆域辽阔,各民族交往密切,中原文化向边疆地区扩展,但并未表明这时出现了新的民族。答案C5元朝转变立国之本,重视农业发展,其中为此制定的考察地方官吏的主要标准是 ()。A屯田多少 B编写农书C推广先进的科技 D农桑兴废解析忽必烈重视农业发展,在中央设立大司农,专掌全国农桑水利,并且制定完善有关法规制度,把农桑兴废作为察举赏罚地方官
3、员的重要指标。答案D6元初统治者认为“汉人无补于国,可悉令空其人以为牧地。”但后来又不得不采用“以农桑为急务”的政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统治者重视缓和阶级矛盾B统治者重视缓和民族矛盾C统治者重视调整政策、发展经济D落后民族最终被较高文明的中原地区所征服解析题目反映了元朝统治政策的变化。回答问题,必须注意两点:一是体现政策的变化,二是揭示变化的实质。元朝统治政策的变化,是不得不适应对汉族地区统治的需要。因此,从本质上说,是元朝不得不接受中原地区先进的文化。答案D7元朝实行行省制度,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有效地管辖辽阔的疆域B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直接行政管理C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D“省
4、”奠定了后代地方行政区划的基础解析行省作为地方行政区划,不可能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答案C8从根本上讲,元朝能够统一中国并维持近百年的原因是 ()。A蒙古族善于骑射,军事力量强大B成吉思汗、忽必烈等君主善于谋略,统治经验丰富C重用“汉人”“汉法”,接受先进社会经济意识D推行民族分化政策解析忽必烈大胆改制,重用“汉人”,积极接受汉族先进文化,是其得以能够统一中国并维持近百年的重要原因。答案C9下列最能说明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原理的是 ()。A蒙古贵族采用汉法 B元朝实行行省制度C元朝实行民族分治 D元朝的民族融合答案A1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元太祖起自朔土,统有其众,部落野处,非有城郭之制
5、及取中原,太宗始立十路宣课司,选儒臣用之世祖即位,立朝仪,造都邑,酌古今之道,定人外之官。其总政务者曰中书省,秉兵柄者曰枢密院,司黜陟者曰御史台官有常职,位有常员,其长则蒙古人为之,而汉人、南人贰焉,于是一代之制始备。材料二元初西北藩王遣使入朝质问:“本朝旧俗与汉法异,今留汉地,建都邑城郭,仪文制度,遵用汉法,其故何如?”材料三世祖即位初,首诏天下,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于是颁农桑辑要之书与民,俾民崇本抑末。材料四(耶律)楚材又请遣人入城,求孔子后,得五十一代孙元措,奏袭封衍圣公,付以林庙地。命收太常礼乐生,乃召名儒梁陟、王万庆、赵著等,使直释九经,进讲东宫。又率大臣子孙,
6、执经讲义,俾知圣人之道。置编修所于燕京,经籍所于平阳,由是文治兴焉。以上材料均据元史请回答:(1)据材料概括元朝“遵用汉法”的情况。(6分)(2)从元朝推行“汉法”的情况可得出“汉法”的含义是什么?(2分)(3)结合元朝的历史就材料二中的“其故何如”作答,并指出由此可得出什么规律?(6分)答案(1)重用汉族知识分子;采用汉族官制;任用汉人做官;建立都城,学习汉族的礼节;重视农业生产,采用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学习接受儒家思想理论。(2)汉法是指当时中原地区先进的封建生产方式和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3)因为蒙古族作为一个游牧民族由蒙古高原进入当时的中原地区,建立起统一的封建王朝后,只有改变落后的“旧俗”,适应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方式和上层建筑,才能巩固其统治。规律:落后的征服民族必然被他们所征服的先进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