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课后限时集训 8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96526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课后限时集训 8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1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课后限时集训 8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1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课后限时集训 8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1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课后限时集训 8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1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课后限时集训 8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2021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课后限时集训 8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2021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课后限时集训 8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2021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课后限时集训 8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后限时集训(八)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间:40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北京朝阳区一模)第十三章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一、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 四、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制定 五、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三、党在国民党统治区斗争策略的转变 六、党为早日实现全民族抗战而斗争 依据中国共产党史第十三章的目录,“四”的标题应该是()A南京国民政府的独裁统治B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C东北抗日联军的艰苦斗争D国共合作抗日局面的形成C由表格内容可知该章节主要讲中共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做出的斗争,中共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在东北进行艰苦的抗日斗争

2、是中共坚持抗日及推动全民族抗日的重要表现,符合章节主题与目录设置特点,故选C项;南京国民政府的独裁统治不属于中共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做出的斗争,不符合章节主题,排除A项;革命统一战线是国民大革命时期建立的,不符合材料中抗日战争时期,排除B项;国共合作抗日局面于1937年9月正式形成,发生于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之后,这不符合目录按时间先后顺序设置的编排特点,排除D项。2(2019怀化一模)下图为漫画家廖冰兄的作品从以时间换取空间到以空间换取时间(1937年),时钟的上半部分表示防守阶段,下半部分表示反守为攻阶段。该漫画意在说明()A八路军是防御阶段的抗日主力B国共两党实行不同的抗战路线

3、C正确的战略是抗战取胜的关键D中国必定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D时钟的上半部分表示防守阶段,下半部分表示反守为攻阶段。防守阶段中国的反抗比较吃力,反攻阶段将日本打倒在地,夺回了土地,体现了中国必定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故选D项;漫画只反映中国军民反抗,没有体现八路军是防御阶段的主力,排除A项;漫画没有反映国共实行不同的抗战路线,排除B项; C项在漫画中没有体现,排除。3(2019甘青宁高三联考)1942年,国民政府颁布了妨害国家总动员惩罚暂行条例,其中规定:凡违反或妨害国家总动员之法令或者业务者都要根据该条令惩罚之,此类案件由军法审判之机关审判,呈报中央最高军事机关核准执行。这一规定在当时的主要作用是

4、()A强化了国民党的专制独裁B激化了国共两党之间的矛盾C使抗战进入了反攻阶段D保证了抗战动员的有序进行D1942年国民政府颁布法规,违反或妨害国家总动员之法令要受到惩罚,这一法规的实施有利于保证抗战动员的有序进行,故选D项;这一规定虽然有利于强化国民党的专制独裁,但不是主要的作用,排除A项;这一规定不会激化国共两党之间的矛盾,中共一直以民族利益为重,坚持抗日,排除B项;1942年处于战略相持阶段,排除C项。4(2019青岛一模)1943年1月,晋察冀根据地进行新一届边区行政委员会选举。新当选的委员中,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左派进步人士、中间分子和其他分子(不包含国民党顽固势力)占三分之二。这一现

5、象()A充分体现了统一战线策略B推动了国共两党再次合作C扩大了反封建的群众基础D反映了阶级矛盾日益缓和A1943年,抗日战争已经进入相持阶段,共产党的做法起到了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作用,故选A项;题中选举办法与国共合作无关,排除B项;题中选举办法目的在于团结各阶级以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是反封建,排除C项;抗日战争时期,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阶级矛盾处于次要矛盾,但“三三制原则”的实行并不代表阶级矛盾的缓和,排除D项。5(2019江门一模)陕甘宁边区土地所有权证条例规定,在已完成土地革命的地区推行土地登记,发放所有权证,保证农民的土地所有权,同时,对逃亡地主的态度变得较为温和,妥善安排他们的

6、生计。这种做法()A体现“工农武装割据”思想B有利于巩固农村革命根据地C适应了民族革命战争新形势D扩大了解放战争的群众基础C“保证农民的土地所有权”“对逃亡地主的态度变得较为温和”,这一措施有利于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从而说明该措施适应了民族革命战争的新形势,故选C项;“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出现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排除A项;题干中的政策都是为抗日战争服务的,而不仅仅是巩固农村革命根据地,排除B项;陕甘宁边区政府处于抗日战争时期,排除D项。6(2019合肥二模)抗战时期的游击战中,“日军、伪军、国民党、共产党的小股部队都是摸索前进,没有哪一方的情报网络能精确掌握对方的具体行动”。而共产党领导的游击

7、队在战术情报和敌军动态的掌握方面较其他方占据优势。这主要得益于()A两个战场的积极配合B掌握了有利地形C苏联等国的有力帮助D贯彻了群众路线D面对艰难困苦的抗战局面,共产党人在抗战中坚持群众路线,激发出群众巨大的抗战热情,并赢得了最终的胜利,故选D项; A项与题干无关,排除;情报和敌军动态的掌握与地形无关,排除B项;苏联等国的有力帮助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但是与共产党游击队在战术情报和敌军动态的掌握无关,排除C项。7(2019潍坊一模) 开始时间 代议机关名称1934年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陕甘边区苏维埃代表大会 1936年3月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陕北省苏维埃代表大会1937年5月 中华民国陕甘宁

8、边区议会1938年11月 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参议会1945年10月 陕甘宁边区下辖县(乡)将参议会改为人民代表大会 上表为民主革命时期,中共领导的陕北地区民主代议机关名称的变化。这一变化主要源于()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B国内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C国共两党阶级斗争的推动D中国共产党对社会性质的认识B陕北地区民主代议机关名称变化的原因为日本侵略加深,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故选B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于1937年9月下旬,排除A项;名称的变化不能体现国共两党的斗争,排除C项;中共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认识并未发生变化,排除D项。8(2019甘肃一模)抗战时期,中国外交已经超越反应式外交,

9、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事务。在旧的国际秩序崩解的过程中,中国抓住了机会,由一个旧体系中的弱者成为新的国际体系的参与缔造者。这说明二战时中国()A外交的主动性前所未有B成为新的国际秩序的缔造者C国际地位得以空前提高D外交由反应式转变为主动式C由材料“中国外交已经超越反应式外交,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事务”“由一个旧体系中的弱者成为新的国际体系的参与缔造者”可知抗日战争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故选C项;“前所未有”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成为缔造者”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19世纪中后期中国逐步建立近代外交,由被动外交逐步转变为主动外交,排除D项。9毛泽东说:“从中国革命的将来看,如果我们把现有的一切根

10、据地都丢了,只要我们有了东北,那么中国革命就有了巩固的基础。当然,其他根据地没有丢而我们又有了东北,中国革命的基础就更巩固了。”这一战略思路的提出()A适应了国民革命的需要B促进了土地革命的结束C推动了抗日战争的反攻D有利于解放战争的胜利D国民革命的波及范围并没有到达东北地区,故A项错误;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力和势力范围主要是在南方的湘赣地区和西北的陕甘宁地区,同样在东北没有根据地,故B项错误;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的控制范围同样没有达到东北地区,故C项错误;解放战争时期,东北地区是我们党在兵力和实力上唯一超越国民党的战区,并以东北解放区为战略基地逐步实现了全国的统一,故D项正确。10

11、1949年1月15日,中央军委下达了关于野战军番号改按序数排列的决定,把原西北野战军改编为“第一野战军”,把原中原野战军改编为“第二野战军”,把原华东野战军改编为“第三野战军”,把原东北野战军改编为“第四野战军”。中央军委的这一决定()A旨在集中各区优势兵力消灭国民党主力部队B体现了突破地域限制解放全中国的战略需求C落实了七届二中全会夺取全国胜利的总方针D印证了中国共产党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决心B材料只是更改“野战军番号”,未涉及集中各区优势兵力,故A项错误;野战军番号由“西北”“中原”“华东”“东北”分别更改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体现了突破地域限制,故B项正确;七届二中全会于19

12、49年3月召开,时间上不符,故C项错误;野战军改番号与中国共产党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决心无关,故D项错误。11蒋介石认为中共某一军事举动“东可威胁京畿(指南京),西可威胁武汉,南可阻碍长江运输,在战略上对于国民政府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顾虑”。此军事举动()A扭转了解放战争的态势B揭开了战略决战的序幕C解放了长江以北地区D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A根据“东可威胁京畿(指南京),西可威胁武汉,南可阻碍长江运输”可判断该军事行动为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故A项正确;辽沈战役揭开了战略决战的序幕,故B项错误;淮海战役解放了长江以北地区,故C项错误;南京解放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

13、的统治,故D项错误。121949年元旦,蒋介石发表声明:“只要和议无害于国家的独立完整,而有助于人民的休养生息,只要神圣的宪法不由我而违反,民主宪政不因此而破坏,中华民国的国体能够确保,中华民国的法统不致中断,军队有确实的保障,人民能够维持其自由的生活方式与目前最低生活水准,则我个人更无复他求。”这反映了他()A不甘心放弃仍试图影响政局B害怕失败想推脱战争责任C准备改组政府放弃一党专政D尽快结束战争以争取和平A材料“中华民国的国体能够确保,中华民国的法统不致中断,军队有确实的保障”说明蒋介石仍然坚持一党专政,坚持国民党的统治地位,故A项正确。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

14、题12分,共37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日本军国主义妄图独占中国由来已久明治维新以后七十余年,日本发动和参加了一系列侵略战争,其中大多数是侵华战争。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侵略者从国民党手中相继夺去大部分重要城市,占领了东北、华北、华中、华南大片土地。据不完全统计,在日本侵略军的屠刀下,中国死伤人数3 500万人,仅南京大屠杀就死亡30万人以上。从关内骗招到东北的劳工被残害致死的不下200万人,此外,还有令人发指的细菌战、毒气战。按1937年的币值计算,日本侵略者给中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 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达5 000亿美元。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罪行,成为历史上最野

15、蛮、最残酷的一页。材料二抗日战争烽火的洗礼,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中国人民深刻认识到,中国要实现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必须首先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人民民主政权,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正是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抗日战争使中华民族空前团结起来,使中华民族焕发出巨大凝聚力和旺盛生命力。(1)

16、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治维新以后七十余年”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罪行。(10分)(2)根据材料二谈谈你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的理解。抗日战争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15分)解析:第(1)问,从材料可以看出,明治维新以后70余年日本对华的罪行,主要是指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侵占了我国大片领土,对国民进行屠杀,发动了细菌战、毒气战,抢夺了我国的财富。第(2)问,我们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也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团结,为后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它体现的时代精神,可以从团结、勇敢、解救危难、主持正义等角度来进行概括。答

17、案:(1)罪行: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侵占中国领土,屠杀中国人民;进行细菌战、毒气战;掠夺中国财产,破坏中国城市;等等。(2)理解:抗日战争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空前未有的高度;促进了中国人民空前的团结,使中华民族焕发出巨大的凝聚力和旺盛的生命力;抗日战争的胜利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的成立以及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奠定了基础。民族精神:国家民族利益至高无上;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敢于抗击、百折不挠的民族英雄气概和民族自强信念;善于在民族危难中开辟发展新路的民族创新精神;坚持正义、为人类和平进步事业贡献力量的民族奉献精神。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有学者认为,作

18、为近代中国政治发展进程中影响最大的两大政党,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发展以及斗争,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一个重大问题。 两党在相同的社会环境下进行的政治制度建设,在实践中出现了巨大的差别,导致两党出现了不同的结局。结合材料与中国近代国共两党活动的相关史实,围绕“政治实践与社会环境”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12分)解析:根据材料观点,结合材料要求和所学知识可以从两方面进行论证:一是阐述孙中山与国民党的史实、蒋介石与国民党的史实;二是论证中国共产党如何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解答时需据题意解读材料,把握其主题,以明确解题方

19、向,注意观点与所述史实必须一致,史论结合,逻辑严谨。答案:论题:政治实践要与社会环境相适应。阐述:(1)孙中山致力于建立民主共和国,改组国民党,提出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实现国共合作,掀起了国民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政府代表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建立了专制独裁统治,最终丧失民心,导致政权垮台。(2)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立足国情,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致力于反帝反封建,建立民主共和国;先后与国民党进行两次合作,掀起国民革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探索并实践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不断加强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的政权建设;通过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新中国。总之,任何政党的政治实践活动必须立足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这一基本国情,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进行积极探索,否则必然会失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