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深化高考改革,在争议中前行从2010年底开始,考试招生改革组的专家团队,先后到上海、浙江、福建等十六个省市进行调研,召开了近百场座谈会。2014年9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纳入高考成绩”等多项具体化措施被明确提出。2017年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制定工作再次展开。针对各方争论的焦点问题,方案经过反复讨论,多方征求意见,全面推进。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设问】结合材料,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知识,分析深化高考教育改革方案的制定过程体现的哲理。第一步:获取信息,调动知识信息源对接知识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第二步: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合理分析答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通过专家调研,多方征求意见,制定并完善高考教育改革的方案。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针对各方争论的焦点问题,经过反复讨论,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的多项具体化措施在实践中被明确提出。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新的高考制度改革方案顺应了当前教育的实际,达到了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基础巩固1“吃就吃新鲜的”,这是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通常情况下,对大多数食品而言,越
3、新鲜,味道越好,其营养价值也越高。但对黄花菜、海蜇、木耳等食品而言,“新鲜”往往意味着可能存在导致食物中毒的隐患。上述材料说明()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有条件的真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真理与谬误无明显的界限ABCD解析: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故符合题意;观点错误。答案:A2一直以来,人体干细胞都被认为是单向地从不成熟细胞发展为专门的成熟细胞,生长过程不可逆转。可是最新研究发现,成熟的、专门的细胞可以重新编程,成为未成熟的细胞,并进而发育成人体的所有组织。这样人们就可以利用自己的细胞培养出需要移植的器官。这彻底改变了人们对细胞和器官生长的理解。上述事实说明()人们可以改变细胞生长规
4、律,使之造福人类生命现象是复杂的,人们对其本质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认识是不断发展的,人们对细胞的原有的真理性认识被推翻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A B C D解析:人们对人体干细胞生长规律的认识充满了曲折,说明生命现象是复杂的,人们对其本质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符合题意;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符合题意;规律是客观的,不能被改变,错误;认识具有无限性,真理是正确的认识,原有的真理只会不断发展,而不会被推翻,错误。答案:D32019年9月,我国科学家完成世界首例基因编辑干细胞治疗艾滋病和白血病患者,这一技术不同于之前在治疗此类疾病时采用的直接移
5、植造血干细胞的方法,将会促进和推动基因编辑技术在临床应用领域的发展。这体现的认识论道理是()人们在实践的过程中推动认识不断深化实践发展有助于发现真理中包含的谬误对真理的追求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获取正确认识就要超越主客观条件的限制A BC D解析:世界首例基因编辑干细胞治疗艾滋病和白血病患者,这一技术不同于之前在治疗此类疾病时采用的直接移植造血干细胞的方法,将会促进和推动基因编辑技术在临床应用领域的发展,这体现了人们在实践的过程中推动认识不断深化,对真理的追求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符合题意;真理与谬误有严格的界限,不能说真理中包含的谬误,错误;获取正确认识就要超越主客观条件的限制的说法错误,认识
6、具有反复性,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错误。故选B。答案:B4从“人治”到“法制”再到“法治”,从“以法治国”到“依法治国”再到“法治中国”,理论和实践上的路径,揭示了中国法治历经变迁的复杂历程,也展现了“治国凭圭臬,安邦靠准绳”的法治图景。中国法治历经变迁体现了()真理与谬误往往相伴而行人的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从认识到实践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A BC D解析:法治思想的变迁并不意味着以往思想的谬误,错误;中国法治思想的变迁说明人的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即追求真理永无止境,正确;错误,人的认识是从实践出发,且是一个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不是循环往复的过程,
7、排除。故本题答案为B项。答案:B能力提升5科学界普遍认为,黑洞是宇宙中最神秘的天体,几乎所有质量都集中在最中心的“奇点”处,其周围形成一个强大的引力场,在一定范围之内,连光线都无法逃脱,但没有人知道它的真正模样。全球多国科研人员历经数年合作,于2019年4月10日拍摄到人类首张黑洞照片,完成了上一代人认为不可能做到的事情。这表明()人们的科学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主体生命的世代延续为认识的无限发展提供了可能新的认识工具在认识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真理总是在人们的科学实验活动中不断超越自身A BC D解析:全球多国科研人员历经数年合作,终于拍摄到人类首张黑洞照片,完成了上一代人认为不可能做到的事
8、情,说明了科学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也证明了人的认识具有无限性,正确;题目中的表述不是在强调新的认识工具的作用,错误;真理总是在实践中不断超越自身实现发展,错误。故选A。答案:A6这是一个“大数据”时代。有人认为,大数据已成为“微时代”的伟大生产力,将释放出巨大的价值;也有人认为大数据会威胁到知识产权、隐私保护,甚至有人已经发出了要警惕“数据暴政”。人们对“大数据”有不同认识,是因为()A人们对于大数据的认识受到立场、方法、知识水平等条件的限制B大数据是复杂的、变化着的,人们无法把握其本质C大数据对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有积极的推动作用D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且往往是与谬误相伴而行的解析:人们
9、对“大数据”有不同认识,是因为人们对于大数据的认识受到立场、方法、知识水平等条件的限制,A项当选;B项不选,大数据是复杂的、变化着的,但人们并不是无法把握其本质;C项不选,大数据对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并不是只有积极的推动作用;D项不选,属于无关选项。答案:A7“抢红包”是近几年春节期间最热门的话题,但事实上,社会各界对此存在一些争议。反方:冲淡年味“抢红包”让商业活动冲淡了年味。“抢红包”让很多人耗费了大量时间在网上,而忽略了过年的团圆氛围。对于老年人而言,当晚辈们无论吃饭还是聊天时,都低着头看手机,难免会让他们失落。正方:回归本质“抢红包”恰恰让过年的红包回归了本质。现在过年发传统的红包,往往
10、几十块拿不出手,至少百元以上,这已成为一个不小的负担。网络红包这种形式很好,几块钱、几毛钱都可以,互不攀比,大家就是图个吉利,既增添了过年的氛围,也增进了亲友间的友谊,是好事。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知识,分析“抢红包”现象引发争议的原因。解析:此题知识限定明确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题目类型为原因类。问题指向“抢红包”现象引发争议的原因。此题知识范围涉及的基本理论不少,常用到的有: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分析此题的原因,可从主体、客体等角度思考。答案: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立场、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在评价“抢红包”现象时,人们往往站在各自的立场上看问题,从而形成不同的观点。认识具有反复性,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抢红包”这一现象出现的时间比较短,影响了人们对其性质和作用的认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如果我们不能把握“抢红包”的尺度,不分时间、场合“抢红包”,冲淡年味并引发争议是不可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