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60 ,大小:1.25MB ,
资源ID:89608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96087-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解课件:第14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 .ppt)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解课件:第14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 .ppt

1、主题探究 多维讲练 2 题点冲关 提能演练 3 目录CONTENTS1 再读教材 考点整合 必修2 经济成长历程 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4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 课时训练 规范提升 4 考点一 古代商业的发展1古代商业的历程(1)商朝: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后世称从事商业活动的人为“商人”。(2)春秋战国:的局面被打破,各地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3)秦汉:商业发展艰难,商业总体水平不高,但还是得到了发展。(4)隋唐:都市商业和农村得到发展;和飞钱相继问世。官府控制商业集市贸易柜坊(5)宋元宋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商品种类增加,出现纸币“”,商税收入成为重要财源

2、。元代: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6)明清商业繁荣:大量农副产品进入市场,成为商品。区域间贸易发展较快,货币作用加大。出现了的商人群体,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交子长途贩运地域性2市的变迁位置、时间政府监管设市表现宋朝以前在特定的位置设市,与严格分开;按时开市、闭市,闭市后不许交易官府设或市长,对市场交易进行严格的管理西汉长安设东、西“市”九处;唐长安城设东西二市宋朝时期城中的界限打破,市分散在城中;经营时间限制被打破,早市、夜市昼夜相接市场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出现数十座较大的市镇,至明清汉口镇、佛山镇、及朱仙镇成为四大名镇民居市令市坊景德镇3.城市的发展(1)原因:丝绸之路的开通

3、,的开凿,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等。(2)表现北方: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等既是不同时期的政治中心、,也是著名的商业中心。南方:扬州、成都等南方城市逐渐繁荣,出现“”的说法。大运河军事重镇扬一益二4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1)表现西汉:由于开通陆海,中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唐朝:广州成为重要外贸港口,政府设专门管理对外贸易。两宋:海外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元朝:泉州成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明清:对外贸易逐渐萎缩,政府只开放广州一处,由政府特许的广州“”统一经营对外贸易。(2)特点:以为主;以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为目的。丝绸之路市舶使贸易税收十三行朝贡贸易学

4、以致用1周礼地官司徒载:“大市日昃而市,百族为主;朝市朝时而市,商贾为主;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这段材料能够说明西周的商业发展有何特点?试答:_提示:材料表明,西周的市场分为“大市”“朝市”“夕市”三类,对各类市场的贸易人员、开市时间都有规定,说明西周重视对商业活动的管理。考点二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1土地制度的演变(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所有。(2)夏、商、西周:实行井田制,一切土地属于,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3)封建社会: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公元前 594 年,鲁国进行税制改革,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北魏至唐朝

5、前期,政府实行,限制土地买卖。明朝政府,按人丁和田亩多寡收取赋税,但不能真正阻止土地兼并。氏族公社国家均田制2“重农抑商”政策(1)原因商周社会上出现了商业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等问题。封建统治者以此保护农业生产和经济,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小农政权统治(2)表现战国首倡:商鞅变法时首倡“重农抑商”,限制工商业发展。西汉时期:汉武帝实行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明清时期:明太祖强调“厚本抑末”;清雍正帝强调“农为天下本务”;继续实行专卖制度。(3)影响:破坏了工商业的正当经营,影响到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3“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原因表现影响明朝“海禁”明太祖担

6、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危及统治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使中国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清朝“闭关锁国”为对付东南沿海的;认为天朝大国物产丰盈,无所不有,无需与外国进行贸易厉行海禁,禁止官民私自出海;不许人民片板下海倭寇互市资本抗清斗争学以致用2怎样理解中国明清时期已经处于“近代的前夜”,又属于“落日的辉煌”?试答:_提示:前夜: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缓慢成长。落日:政府实行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成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主题一“车如流水马如龙”古代商业和城市的发展从春

7、秋战国时期大商人的崛起到明清地域商人群体的兴起(徽商与晋商),反映了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由官府垄断到地域范围不断扩大、城镇商业经济空前繁荣和发展的过程。唐宋时期城市商品经济发展;明清时期,工商业市镇出现,且在自然经济的母体中开始孕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综合视点一、古代商业发展的变化及特点1变化(1)商业活动场所:先在城市,后向农村集市贸易发展,至明清出现专业性的市集、市镇;先是固定时间、场所,到后来打破界限。(2)交易内容:先以贩运、交流地区间的土特产品、经营统治者所需要的奢侈品为主,到后来以一般人民所需的农副产品、手工业产品为主。(3)交易媒介:从最初物物交换到以贝壳等为代表的一般等价物;再

8、后来以固定统一货币为媒介。北宋时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明清时期白银成为主要货币。(4)流通领域:最初都局限于流通领域,到明清时逐渐出现“生产与自由的雇佣劳动相结合、商人资本以多种形式参与生产过程”的现象。(5)商人组织:由最初的亲缘关系发展为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的组织。如明清时期的晋商和徽商。(6)商人地位:由商人社会地位低下,到宋元明清时期社会地位有所提高,但古代士农工商等级观念始终未改变。(7)生产关系:明清时期出现雇佣剥削性质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萌芽。2特点(1)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不平衡性。(2)抑商政策,商人社会地位低下,商业发展艰难曲折。(3)受制于农业的发展。(4)政府对商业的控制

9、逐渐减弱。(5)城市经济职能逐步增强,明清时期对外贸易由盛转衰。二、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发展阶段商人城市商路政策兴起商周产生整齐划一、逐渐繁荣、经济功能不强国内商路重视鼓励春秋战国私商“重农抑商”发展秦汉丝绸之路全面控制魏晋南北朝中唐后有所松动繁荣隋唐宋元自由繁荣鼎盛明清商帮工商业市镇,经济功能为主清朝只保留广州十三行抑商锁国三、古代城市的发展规律1从城市功能上看,先秦至唐主要是政治中心或军事重镇;唐代以后,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超过政治功能。2从城市的商业活动来看,政府对城市的商业活动由限制到逐渐放松。3从城市数量和规模来看,唐代开始,商业城市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至明清时期,出现

10、了大批工商业城镇。4从城市分布上看,城市的区域分布与经济重心紧密相连,明清时期,新兴工商业市镇大都分布在江南地区。四、古代中国城市发展的阶段特点格局功能唐代及其以前市坊分离,唐代市坊布局整齐划一主要是政治、军事功能宋元时期打破市坊界限,出现了早市、夜市;城郊和乡村的“草市”更加普遍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明清时期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了一大批工商业市镇;乡村庙会也日益兴盛工商业市镇以经济功能为主史料研读(一)史料一 皇城之南,东西十坊,南北九坊;皇城之东、西各一十二坊,两市居四坊之地;凡一百一十坊。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唐六典史料二 潘楼东去十

11、字街,谓之土市子,又谓之竹竿市。又东十字大街,曰从行裹角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史料三 今世流品,可谓混淆之极。婚嫁之身,惟论财势耳,有起自奴隶,骤得富贵,无不结姻高门,缔眷华胄者。据李竞艳明代中后期社会文化探析史料史料信息史料一史料说明唐代政府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加强对商业的管理史料二史料说明北宋时期商品经济繁荣,市坊界限被打破,商品交易也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史料三史料“惟论财势耳”“有起自奴隶,骤得富贵,无不结姻高门”反映了明代中期以来商品经济发展引起婚姻观念的转变1根据史料一、二,说明唐代的坊市制度有何特点。到宋代

12、有何变化?试答:_提示:特点:市坊布局规整,有明确的地理位置。坊市有严格的时间管理。变化:市坊界限打破,不受时间限制。2根据史料三,说明婚恋观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变化的原因。试答:_提示:变化:由重门第转向重财富。原因:商品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拜金逐利之风兴起;商人实力雄厚,市民阶层队伍壮大;早期启蒙思想(李贽等人反正统意识)出现。史料研读(二)史料一 西汉长安城的城市布局复原图:史料二 宋朝时期,城市开始大规模出现,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店铺、朝廷办事机构与居民住宅错落相间,朝着大街几乎随处可以开设店铺商业街取代商业区的市,御街两旁“许市人买卖其间

13、”。冯天瑜主编中华文化史史料三 中国古代的城市与商业一贯发达,但中国的商业与城市一向都是在体制内发展的,受社会主流体制的节制与约束。商人与社会上其他成员同流,并不具备超主流体制的特殊身份而且,历朝历代都有非常强大的官办商业,这几乎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大传统。中国的城市主要不是起商业功能,而是起政治功能,是中央政府统治全国的政治中心。钱乘旦前资本主义世界发展:东方普遍性与西方特殊性史料史料信息史料一史料中图左上角的“东市”“西市”说明城市商业活动受到严格的空间限制;图中带“宫”字的建筑区域说明城市政治功能突出史料二史料中“店铺、朝廷办事机构与居民住宅错落相间”“御街两旁许市人买卖其间”说明宋代坊市界

14、限被打破,商业街取代了原来的“市”史料三根据史料中“受社会主流体制的节制与约束”“商人并不具备超主流体制的特殊身份”“历朝历代都有非常强大的官办商业”“中国的城市主要不是起商业功能,而是起政治功能”等信息概括阻碍古代城市商业发展的因素1根据史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的“市”与前代相比发生的变化。试答:_提示: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政府对商业的控制有所放松;城市商品经济发展迅速。2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阻碍中国古代城市商业发展的因素。试答:_提示:社会主流体制的制约;商人的社会地位不高;官办商业强大;城市的功能主要是政治功能。主题二“农本意识”“以末敛财,以本守之”古代中国的

15、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是封建小农经济与中央集权的产物,可以分为“重农”与“抑商”两方面,“农本商末”思想滋长了小农意识、闭关自守思想,导致了“以末敛财、以本守之”观念的盛行,延缓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导致了商业文化的滞后。重农抑商不仅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一种经济思想和经济政策,且超越了经济领域,成为整个封建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成为一种传统的习惯势力,影响面广,影响程度深,甚至直接影响了今天中国农村的现代化进程。综合视点一、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实行的原因和主要表现1原因(1)封建经济以农业为本,农业直接关系到封建政权的兴衰存亡。(2)商业的不稳定性和商人的流动性,与农耕经济和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相矛盾。

16、(3)法家强调抑商的主张。(4)“重义轻利”观念的影响。(5)根本原因:自然经济的产物,是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产物。2主要表现(1)统治者反复强调农业为本,商业为末,形成轻视商人的主流价值取向。(2)在土地问题上,采取抑制兼并的政策,防止农民大量破产,稳固农业生产基础。(3)强化户籍管理,限制人口流动。(4)从多方面限制商人和商业活动,通过国家立法、征收重税、国家垄断经营等方式打击商人。二、“海禁”或闭关锁国政策实行的原因和影响1原因(1)经济原因:自给自足、落后闭塞的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是对此的最好印证。(2)政治原因: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

17、,割断沿海人民同台湾郑氏政权的联系,维护其统治。(3)客观原因: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者向东方扩张,侵扰我国东南沿海。(4)主观原因:统治者盲目自大的观念。2影响(1)积极影响:作为一种消极的防御手段,在一定时期内对西方殖民主义侵略起到过一定的民族自卫作用。(2)消极影响:闭关锁国政策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使中国与世隔绝,未能及时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落后挨打;闭关锁国政策也导致了中国航海造船事业的衰落和在海洋时代的落伍。三、比较“重农抑商”政策和“海禁”政策比较项“重农抑商”政策“海禁”政策不同点

18、实施时期战国时期开始实行,贯穿整个封建社会明清时期目的 压制商人势力,维护封建统治基础,发展地主经济防御外来殖民势力,维护封建体制内容 严格控制国内市场和商业活动禁止国人出海贸易,严格限制外商来华贸易影响前期对古代农业的发展有利,后来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有一定的自卫作用,但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使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限制了中国与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相同点目的维护封建统治内容压制商品经济的发展影响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四、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1市场因素:农民贫困,购买力低;闭关政策很难形成海外市场;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和顽固

19、性造成国内市场狭窄。2资金因素:重农抑商政策使地主、商人往往把赚来的钱大量买房置地,严重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3政策因素:重农抑商的政策,对商品征收重税,并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规模,对外推行闭关锁国政策,这都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4政治因素:专制集权统治和传统纲常礼教阻滞着社会结构的更新、变革。史料研读(一)史料一 帝王们也是经济人,也要追求效用最大化,他们的政策选择也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都是经济人在特定资源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美国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斯史料二 明朝初年,曾与朱元璋争夺政权的张士诚、方国珍之余部,入海为盗,且“每诱岛倭入掠”。皇明祖训朱元璋认为,日

20、本、安南(今越南)、暹罗(今泰国)等 15 国,“限山隔水,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朝廷“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禁海民私通海外诸国”。摘编自李金明明代海外贸易史史料三 寇与商同是人,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始之禁商,后之禁寇。禁之愈严而寇愈盛。片板不许下海,艨艟巨舰反蔽江而来;寸货不许入番,子女玉帛恒满载而去于是海滨人皆贼,有诛之不可胜诛者。明谢杰虔台倭纂史料史料信息史料一史料意在强调帝王们制定的政策都是出于现实经济发展的需要,任何经济政策都是当时历史条件的产物史料二史料分两层意思。第一句为一层,着眼于消灭反明势力;第二、三句为一层,体现了朱元璋的“天朝上国”观

21、念,轻视对外交往、贸易史料三史料中“市禁则商转为寇”说明海禁加剧了寇患,“禁之愈严而寇愈盛”“于是海滨人皆贼”主要体现了“海禁”的负面作用1依据史料一观点,解释重农抑商政策形成的原因。试答:_提示:重农抑商是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时的必然选择。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初实行海禁政策的背景。试答:_提示:明廷的残余敌对势力利用大海继续对抗;倭寇侵扰,海盗与沿海不法之徒勾结;自然经济的影响;统治者(朱元璋)对海外诸国的轻视。史料研读(二)史料一(乾隆时人说)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李文治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史料二 据史料记载,明神宗派出大批税监到各地横

22、征暴敛,几乎是“无物不税,无处不税,无人不税”,造成“商贾断绝,城邑罢市”;清朝“关津有过路之税,镇集有落脚之税”,正税之外,还有各种名目的苛捐杂税。史料三 明末清初,商帮中的货币商人先后创办了印局、账局、票号等。金融机构的创新是明清金融革命的最重要内容,但遗憾的是它们的业务局限在汇兑领域。不仅如此,由于缺少海上贸易的发展,丧失扩大发展的机会。论明清的金融机构史料史料信息史料一史料反映了明清时期商人资本的投资方向史料二史料中“无物不税,无处不税,无人不税”说明统治者横征暴敛,加重征税,其直接后果是限制了国内市场的进一步活跃,如“商贾断绝,城邑罢市”史料三史料中“业务局限在汇兑领域”“缺少海上贸

23、易的发展”说明明清金融机构的发展创新有限,直接影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也未能推动社会经济的最终转型1根据史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根源何在?试答:_提示:原因: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农民贫困,无力购买商品;地主和商人大量买房置地,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政府众设关卡,征收重税;“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根源: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2根据史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清之际中国的金融创新为什么“丧失扩大发展的机会”。试答:_提示: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对外贸易遭受打击。重农抑商政策,使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金融创新力度有限,业务单一,难以对经济转型提供强

24、有力的支持。商业模式缺乏创新,商帮仍是传统意义的家族商人。1唐中期以后江南一些地方性城市逐渐上升为全国性城市,当时广为流行的“扬一益二”之说就是较好的证明,广州也成为全国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材料现象说明()A南北政治局面的不同B城市区域分工日益深化C经济重心的南移完成D城市经济属性不断增强题组一 古代商业和城市的发展材料论述了江南一些城市的发展状况,而且偏重经济,与政治无关,故 A 项错误;材料中“扬一益二”“广州”并未体现区域分工的不同,故 B 项错误;经济重心完成南移在两宋之际,与材料时间不符,故 C 项错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扬一益二”“广州”都是强调其商品经济繁荣,故 D 项正

25、确。D2(2017黄冈模拟)清明上河图中,多家店铺门前悬挂着形制不一的栀子灯,还有一些店铺前出现了长条形招牌灯箱。这些栀子灯和灯箱既装饰了店铺,又起到了广告作用。这反映出()A北宋时期开始出现广告B城市贸易的时间限制已经被打破C当时商业竞争异常激烈D北宋时期的家庭手工业技术异常发达题组一 古代商业和城市的发展以灯箱做广告在唐朝中后期伴随夜市而出现,故 A 项错误;夜市在宋朝常态化,灯箱广告的形式适应了晚上贸易,故 B 项正确;材料只提及北宋广告的形式,未涉及商业竞争问题,故 C项错误;灯箱广告反映灯箱功能多样化,与家庭手工业发展状况无关,故 D 项错误。B3宋太祖开宝三年(970 年),诏曰:

26、“民铸铜为佛像、浮图及人物之无用者禁之,铜铁不得阑出蕃界及化外。”宋朝此举的主要目的是()A抑制社会奢靡风气的蔓延B限制民间资本市场的流通C保障金属货币的市场存量D扩大本土宗教的社会影响题组一 古代商业和城市的发展材料主要讲述宋朝禁止铸造佛像、浮图及人物,有利于抑制社会奢靡风气的蔓延,但不是主要目的,故 A 项错误;“铜铁不得阑出蕃界及化外”,并没有限制民间资本市场的流通,故 B 项错误;“铜铁不得阑出蕃界及化外”,保障金属货币的市场存量,故 C 项正确;灭佛有利于扩大本土宗教的社会影响,但不是主要目的,故 D 项错误。C4清代的骚路(官路)通达各省省城及边疆的重要城市,如山西境内,“八十里乐

27、平到柏平骚,五十里平定州平潭骚,八十里”,在此基础上,晋商开辟出茶马之路。这表明()A政府十分重视保护长途贩运业B民间服务性行业已达较高水平C清朝官道修建有利于商业发展D市镇商业发达使抑商政策松弛题组一 古代商业和城市的发展材料没有表明政府修建骚路(官路)的目的,故 A 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民间服务性行业的水平,故 B 项错误;清朝官道修建通达各省省城及边疆的重要城市,客观上有利于商业发展,故 C 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抑商政策的松弛,故 D 项错误。C1农民在先秦时期多称“臣”“人”“众”“野人”,秦汉时称“夫”“仆”,魏晋时称“田客”“部曲”,宋元时称“农户”“佃”。这种变化主要源于()

28、A小农经济的形成 B赋税制度的变革C土地制度的变化D重农抑商的推行题组二 先秦的土地制度是井田制,天子赐给 臣,先 秦 时 期 多 称“臣”“人”“众”“野人”指的是井田制下的农民的地位,秦汉时期初步建立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称“夫”,种地主的土地称“仆”,“田客”“部曲”是封建庄 园 对 农 民 的 称 谓,“农户”“佃”则是宋代自然经济之下两种状态,有田自给称农户,有家无田称佃户,故 C 项正确。C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2汉武帝时设置盐铁官专职管理盐、铁生产销售征税事宜。宋行引法,商人向政府购引(即取得贩运销售盐专利的凭证)后,即可凭引支盐运往指定区域,独占区内食盐销售。清政府采取“引岸制”的食

29、盐运销体制,赋予一些商人食盐营销的垄断权,国家只对盐商进行管理和征税。对这一变化认识正确的是()A封建政府与民争利的出发点没有改变B不放弃专营是为了抑制富商大贾势力C政策虽有变化但是指导思想仍为法家的集权思想D从长远来看会增加成本,不利于商品的自由流通题组二 材料反映的是政府对食盐生产、销售的统一管理,事关国计民生,必然要有一定的管控,“与民争利”的说法不能准确反映题干主旨,故 A项错误;专营更多的是为了实现经济秩序的稳定和国家管理的必要,故 B 项错误;虽然不同朝代的具体政策有局部调整,但究其本质,统治者的指导思想都是为了管控经济秩序,安定国计民生,故 C 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增加成本的信

30、息,故 D 项错误。C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3宋代时“如工商杂类人等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并解送”;到明代,仅盐商子弟考取进士者就有 180余人,成为举人者有 340 余人。这一现象说明()A四民等级观念在宋代以后趋于消失B抑商政策在宋明时期出现一定松动C“贱商令”抑制了商人的社会地位D古代在科举领域不存在抑商的现象题组二 等级观念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直存在,趋于消失太过绝对,故 A 项错误;根据题意,工商业阶层在宋代、明代也可参加科举考试,说明抑商政策有所松动,故 B 项正确;题目中提到的是对商人地位贬低的松动,实际上是提高了商人的社会地位,故 C 项错误;科举制是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一直是由

31、士大夫把持,开始是禁止商人考试的,故 D项错误。B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4清人在论南洋事宜书中写道:“南洋末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蹇。居者苦艺能之无用,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材料意在说明海禁政策()A不利于民生和社会稳定B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C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D破坏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题组二 根据材料“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蹇。居者苦艺能之无用,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反映了海禁之后,工商业者的窘境,民生的没落,治安的混乱,故 A 项正确。A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本课内容结束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