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0 ,大小:333KB ,
资源ID:895545      下载积分:7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95545-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1、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1.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有立子之制而君位定;有封建子弟之制而异姓之势弱,天子之位尊;异姓之国非宗法之所能统者,以婚媾甥舅之谊通之;周人一统之策实存于是。”据此可知,西周A. 利用血缘纽带巩固其统治B. 通过宗法制强化君主专制C. 推行分封制加强中央集权D. 打击异姓诸侯以维护统一【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材料中“有立子之制而君位定”指的是宗法制,“有封建子弟之制而异姓之势弱”指的是分封制,材料的中心意思是认为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利用血缘纽带巩固其统治。故答案为A项。B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是秦

2、始皇开创的,排除;C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D项,西周并未打击异姓诸侯,排除。2. 下表反映了秦汉两朝不同时期对地方监察官的设立情况:文献文字记录史记秦始皇本纪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御史)汉旧仪惠帝三年,相国奏遣御史监三辅郡通典文帝十三年,以御史不奉法,下失其职,乃遣丞相史出刺并督监察御史汉书百官公卿表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据此能够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 秦汉时丞相负有地方监察职责B. 西汉时地方监察官的职权广泛C. 秦汉时对地方官吏的管理加强D. 秦汉时监察官官职高于地方官【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秦汉时期的地方管理制度。根据

3、材料“文帝十三年,以御史不奉法,下失其职,乃遣丞相史出刺并督监察御史”得出丞相因御史失职负责监督监察御史,这是汉朝某个历史阶段丞相的职权,并不是固定职权,故A项错误;材料逐一列举了秦汉监察制度的变迁,并未涉及监察的具体职权,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无论秦朝还是汉朝,政府先后设置御史、刺史监察,说明秦汉不断强化对地方官吏的管理,故C项正确;根据所学监察官掌握监察权,地方官掌握地方行政权,互不统属,并无高下之分,故D项错误。3. 东汉班固汉书食货志载:“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龟、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二者,生民之本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富,而教化成。”由此可知,班固A. 推

4、崇重农抑商政策B. 有儒家重义轻利的思想观念C. 有农商皆本的意识D. 主张商品经济取代小农经济【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材料中班固认为“食和货谓,二者,生民之本”说明比较重视农业和商业,属于农商皆本思想,C正确;重农抑商政策与材料农商皆本思想相反,A错误;儒家重义轻利的思想观念与材料主旨信息不符合,B错误;材料没有说明商品经济取代小农经济信息,D错误。4. 唐初中书省下设六名中书舍人。凡百司表章,先由一名中书舍人批阅,提出初步处理意见,其余五名舍人再根据自己的意见,提出“商量状”,拟出各种方案。中书省宰相选择最优方案并略陈己见,交皇帝裁决。由此可见,唐初A. 君相矛盾得到了缓解B.

5、宰相权力遭到削弱C. 中书省决策较为科学D. 中枢权力机构完备【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唐初中书省,先由一名中书舍人批阅,提出初步处理意见,其余五名舍人再根据自己的意见,拟出各种方案,最后由中书省宰相选择最优方案并略陈己见,交皇帝裁决。由此可见,唐初中书省决策较为科学,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君相矛盾,故A项错误;材料主旨不是在说宰相的权力遭到削弱,故B项错误;D项说法错误,材料不能反映中枢权力机构完备,故错误。5.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革命中称:“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哪一段插曲比鸦片战争为谴责帝国主义侵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它成为中国人对西方武力入侵和在此以后几乎整整一个世纪使中国沦为

6、半殖民地地位的不满情绪的内容。除了从这一角度看鸦片战争外,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在该“趋势”背景下,费正清认为A. 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灾难的开端B. 鸦片战争阻碍了中国近代化历程C. 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D. 侵略者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由材料可知,从侵略与反抗的角度看待鸦片战争,则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灾难的开端,但从“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近代化或工业化的角度来看,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故答案为C项,排除A项;根据“除了从这一角度看鸦片战争外,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可以看出费正清认为鸦片

7、战争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而不是阻碍,故B项错误;侵略者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野蛮者,而不是进步者,故D项错误。6. 晚清社会风尚研究中记载,天津通商后不出十年,租界里中国人的时髦打扮已变成“短衫窄裤,头戴小草帽,口衔烟卷,时辰表链,特挂胸前”。洋货成为某些人生活的必需品。这一现象说明A. 国人崇洋媚外的思想盛行B. 洋货成为国人生活必需品C. 天津通商开国人社会风尚变革先河D. 西方文明逐渐影响国人的生活方式【答案】D【解析】“短衫窄裤,头戴小草帽,口衔烟卷,时辰表链,特挂胸前”。洋货成为某些人生活的必需品”说明西方文明逐渐影响国人的生活方式,D正确;A、B和C说法不符合事实。7. 太

8、平天国政权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军政合一的证券机构;一度宣布废除私营商业经营,经营公营商业(后又恢复私营商业);实行“圣库制度”;设立诸匠营与“百工衙”实行官营手工业制度。社会习俗上,废除买卖婚姻,规定“凡天下婚姻不论财”。这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A. 大大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B. 具有空想性与进步性C. 贯彻了平均主义的分配原则D. 政权日益趋于封建化【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太平天国运动废除私有制、实行“圣库制度”,实行绝对平均主义,这些规定具有空想性。废除买卖婚姻,规定“凡天下婚姻不论财”体现了一定的进步性,B项符合题意;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农民起义,其制度构建具有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9、并不能大大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A项不符合题意;太平天国运动中平均主义分配原则并没有得以贯彻,C项不符合题意;废除买卖婚姻不是政权封建化的体现,D项不符合题意。8. 李鸿章对与列强签订的条约认识经历了四个阶段,即19世纪60年代以前的金帛议和,羁縻怀柔;19世纪70年代的羁縻勿绝,恪守条约;19世纪80年代的援例订约,追求平等;19世纪90年代及以后的放弃宗藩,谨守约章。这些变化说明李鸿章A. 没有接受西方政治思想B. 外交观念逐步近代化C. 未尽到外交家应尽之责D. 由保卫主权转向了卖国【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依据题干所给材料可知,李鸿章对签约的认识由传统华夷观下的“议和”“羁縻”,

10、逐渐转变为了近代外交观下的“平等”“约章”,这表明李鸿章作为近代中国的重要外交家,其天朝上国的大国中心观逐渐削弱,同时逐步接受西方外交思想,在外交实践中逐渐趋向近代化,故B项正确;依据题干所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李鸿章的外交思想受到了西方政治思想的影响,排除A;题干所给材料无法体现李鸿章有无尽到外交家应尽的职责,排除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李鸿章的行为并不是卖国,排除D。9. 1912年4月,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位后,在同盟会会员饯别会上说:“五十年前太平天国即纯为民族革命的代表,但只是民族革命,革命后仍不免为专制,此等革命,不能算成功”,为避免重蹈太平天国的覆辙出现“革命后的专制”,此前

11、孙中山等人所做的努力是( )A. 提出了三民主义B. 颁布临时约法C. 改组中国同盟会D. 发起了护国运动【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为限制即将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袁世凯的权力,确保资本主义性质的民主共和制度,1912年3月,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即“避免革命后的专制”,故B正确;A发生于1905年,早于题目中的信息“辛亥革命后”,排除;C发生于1912年8月,D项中的“护国运动”的时间段为19151916年,均晚于题目中的时间“1912年4月”,不符合题意,排除CD。10. 万民法意即“各民族共有的法律”,是继公民法之后,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罗马司法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用来

12、调整罗马公民和异邦人之间以及异邦人和异邦人之间民事法律关系的罗马法律。据此推知,万民法( )A. 实现了罗马境内居民间的平等B. 根源于罗马帝国统治基础扩大C. 标志着罗马司法体系最终完备D. 削弱了罗马帝国的政治凝聚力【答案】B【解析】【详解】万民法是“各民族共有的法律”,它的形成与发展,使罗马有了“调整罗马公民和异邦人之间以及异邦人和异邦人之间民事法律关系”的专门法律,可以推知,万民法根源于罗马帝国统治基础扩大,B项正确;万民法没有消灭罗马境内居民间的阶级和民族差别,不能实现罗马居民的平等,A项错误;标志着罗马司法体系最终完备的是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问世,不是万民法的出现,C项错误;万民法通

13、过“整罗马公民和异邦人之间以及异邦人和异邦人之间民事法律关系”,增强而非“削弱”了罗马帝国的政治凝聚力,D项错误。11. 当转型的准备工作完成后,现代化的第一步是在政治领域首先迈出的,这就标志着现代化的开始。克服专制王权于是成了继续前进的条件,在这个时候,谁先克服专制王权,谁就先迈出现代化的第一步。据此,英国“克服专制王权”措施并促进英国经济“继续前进”的条件是指A. 颁布权利法案,实行君主立宪制B. 实行君主立宪制,开展工业革命C. 率先开展工业革命D. 成立责任内阁,君主“统而不治”【答案】B【解析】英国克服专制王权的措施是通过光荣革命建立君主立宪制,促进经济“继续前进”的条件是指开展工业

14、革命,实现生产力的巨大飞跃,故选B;AD仅指“克服专制王权”,C仅指促进经济“继续发展”,故排除ACD。12. “几十年前还统治全球的欧洲大陆的前途这时似乎是暗淡的、危险的。但20世纪50年代后,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这实质上意味着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至少从政治上来看是如此。”上述材料意在说明A. “冷战”时期已呈现政治多极化趋势B. 美苏两极格局已被多极格局所取代C. 世界格局即将呈现“一超多强”局面D. 多极化格局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20世纪

15、50年代后,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可知欧洲和中国的崛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故冷战时期已呈现政治多极化趋势,A项正确。B项说法错误,美苏两极格局正在向多元化转变,而不是美苏两极格局已被多极格局所取代,排除。材料没有体现“一超多强”局面,而是强调冷战时期已呈现政治多极化趋势,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多极化发展的特点,排除D。点睛:抓住材料关键信息“20世纪50年代后,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结合多极化趋势的相关内容,分析材料和选项即可知道

16、答案。13. 斯塔夫里阿诺斯:“从世界史的观点看,美国的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和政治机制。”作者认为美国革命的重要意义在于( )A. 各州和联邦政府之间的分权制衡B. 联邦政府内部三权间的分权制衡C. 设立两院对立法权进行再度分割D. 体现了中央与地方以及各个机构间的制约平衡【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美国是“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和政治机制”那是因为在1787年宪法中,美国实行的是三权分立并且达到了权力的制约和平衡,而这种平衡包括中央和地方的双向平衡以及中央各个机构之间的制约与平衡,故D正确;ABC不能全面反映美国民

17、主制度的内容,排除。14. “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一系列新的政策。就国内政策而言,最重要的有两条,一条是政治上发展民主,一条是经济上进行改革”“政治上发展民主”直接体现在A.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 实现基层民主选举制度C 提出实施“一国两制”方针D. 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答案】B【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在1954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健全完善民主法制的同时,实行了基层民主选举,故B项正确;“一国两制”方针是解决台湾与大陆关系的方针政策,与问题“政治上发展民主”不符,故C项错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通过1954年第一部宪法确立的,

18、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一系列新的政策”,结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分析个选项即可。15. “这一原则让中国同冷战中的美苏保持了距离;这一原则被称为当代中国最大、最成功的价值理念的输出;这一原则写进了1954年宪法”。“这一原则”是指( )A. 不结盟原则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 睦邻友好原则D. “一国两制”原则【答案】B【解析】【分析】试题分析:“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这五项原则是中国奉行独立自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和完整体现,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接受,成为规范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符合“当代

19、中国最大、最成功的价值理念的输出”的描述,故选B。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详解】16. 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认为“道之大原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主张“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以下对董仲舒新儒学的最佳理解是( )A. 宣扬“君权神授”否定了王位世袭传统B. 融合道家、法家和佛教思想丰富儒学C. 新儒学从根本上脱离“为政以德”的仁政思想D. 强化君主集权的同时也主张限制君权过度膨胀【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材料“道之大原于天”指道(规律)来源于天,反映了天命的政治思想与政治秩序是统一的,“屈民而伸君,屈君而

20、伸天”是指臣民要绝对服从于君主,“屈君而伸天”就是说君主要绝对服从“天”的意志,如果君主有错误,上天就会降灾害来警戒,D项能够完整反映董仲舒的思想意图,故D项正确;董仲舒没有否定王位世袭,A项错误;董仲舒新儒学吸收的是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学说,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强调君权神授;“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体现了董仲舒以“天”制约天子,使天子必须“行仁政”的思想,C错误。17. 宋明理学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A. 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B. 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C. 规范和稳定社

21、会秩序D. 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答案】C【解析】【详解】“存理去欲”“格物”“成贤成圣”“齐家平天下”都强调人个的道德修养,理学家试图通过倡导个人的道德修养达到规范和稳定社会秩序的目的,故C正确;A项不是根本出发点,只是客观影响,排除A;理学家所倡导的理论与“经世致用”无关,排除B;D项只是手段,不是根本目的,排除。18. 轮船招商局成立后首先遇到美国旗昌轮船公司的竞争。旗昌公司联合其他外国船运公司将运价压低一半,力图一举击垮新组建的轮船招商局。招商局通过吸纳商股、延揽漕运等方式度过了难关。旗昌公司在竞争中败下阵来,股票下跌一半,濒临破产。轮船招商局决定购并旗昌轮船公司。材料主要说明A.

22、洋务企业一定程度上抵制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B. 民族资本主义与外国资本竞争激烈C. 洋务企业在夹缝中艰难生存D. 洋务企业实力强于外国资本主义企业【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概括材料可知,美国旗昌轮船公司在与轮船招商局的竞争中失败,“轮船招商局决定购并旗昌轮船公司”反映了洋务企业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故A项正确;洋务企业不属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夹缝”中求生存,故C项错误。仅凭轮船招商局一家企业无法推断出整个洋务企业的实力,故D项错误。19. 1931年,荧昌、中华、鸿生、裕生四家厂合并为大中华火柴公司,并继续实行兼并,到1934年并进杭州光华厂

23、为止,大中华的直属企业共有7个火柴厂和一个梗片厂,总资本由191万元增加到365万元,年产火柴15万箱以上,约占全国火柴总产量的15%。大中华火柴公司发展的前提条件是A. 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B. 西方列强无暇东顾准备了外部条件C. 民族资本家致力于发展民族工业D. 国民政府采取鼓励经济发展的政策【答案】D【解析】【分析】试题分析:考查准确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此题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为切入点,解题的关键抓住题目中时间,同时审清“外部条件”。对材料分析可知“1931年到1934年火柴公司的资本和产量增加”,而这一时期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促使国民经济的得到快速发展,故D正确。

24、A属于甲午战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原因;B属于民族资本主义短暂春天的原因;C属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强有力的动力。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国民党统治前十年民族资本主义较快发展【详解】20. 下表是1913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及重要工业品在欧洲和世界所占地位的排名,对该表解读符合实际的是1913年1928年1932年1937年工业生产总值5532机器制造业4422联合收割机无无21电力151073煤6644石油2322钢5553A. 19131928年停滞不前是因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B. “新经济政策”促进了19281932年工业地位的快速提升C

25、. 19281937年工业不断发展得益于国家计划经济的开展D. 在“斯大林模式”的指引下苏联经济得到了健康持续发展【答案】C【解析】表格的主语是“苏联工业总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所占地位”,19281937主要是当时国家实行工业化措施以及五年计划,导致工业化不断发展,故C正确;1921年实行新经济政策,故A错误;1928年新经济政策停止,故B错误;斯大林模式经济是畸形发展,故D错误。21. 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紧急救济法,1935年又通过了社会保障法,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这说明,罗斯福政府为克服危机而力图A. 将临时救济与制度保障相结合B. 将紧急救济与促

26、进就业相结合C. 将促进生产与刺激消费相结合D 将以工代赈与维护稳定相结合【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紧急救济法是一种临时救济,而社会保障法则是一种制度保障,材料表明将临时救济与制度保障相结合,A项正确;罗斯福政府为克服危机而采取的这两项措施是关于失业救济、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并没有提到如何促进就业,排除B项;材料也没有提到以工代赈、促进生产与刺激消费,排除C、D两项。22. 1901年,美国金融巨头摩根在收购了卡内基的钢铁公司后,成立了美国钢铁公司。后来又不断兼并其它中小公司,最终控制了全国钢产量的65%。此后并购浪潮席卷了美国,每年大约有3000家中小公司消失,大企业控制了大部

27、分市场。材料所反映的现象A. 推动工厂制度的基本形成B. 悖离了自由资本主义思潮C. 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D. 有利于优化企业经营管理【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选项错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资本主义生产大工厂制度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已经形成;B选项错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企业兼并和行业垄断的出现是自由主义经济发展的结果,并非悖离了自由资本主义思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垄断组织通过优胜劣汰实现优化组合,有利于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D选项正确,C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23. 阅读西方国家经济发展情况表。针对表中所

28、反映的经济发展问题,西方国家采取了GNP年增长失业率物价指数年增长率19681972年43%32%48%19731975年24%53%94%大力发展“混合经济” 增加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减少政府的财政支出 削减社会福利开支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出现“滞涨”危机,面对这种情况,西方国家调整政策,反思凯恩斯主义,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减少财政支出等,因此表述错误,排除即可。所以答案选B。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西方国家调整政策24. 不平衡发展:20世纪历史与现代化一文称:

29、“西方现代化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其优势与弊端都已经十分清楚。二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修正民族国家”是指A. 掀起了不结盟运动B. 发展为福利国家C. 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D. 建立了欧洲共同体【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西方国家面对战争的破坏、传统优势地位的丧失和美苏两极的威胁,一方面完善本国资本主义,另一方面走向联合,故“修正民族国家”是指欧洲开启一体化进程,D项正确。A项,不结盟运动为发展中国家主导,排除。B、C均为西方国家完善资本主义的措施,排除。25. 下列是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

30、经济成分变化情况表比重年份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公私合营经济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1952年19.1%1.5%0.7%6.9%71.8%1956年32.2%53.49%7.3%0%7.1%上述数据表明,我国“一五”计划的完成A. 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B. 使新中国重工业得到较快发展C. 初步建成了社会主义经济体系D. 未能使公有制经济居主导地位【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据材料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经济成分变化情况表可知,1956年公有制经济居主导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三大改造完成,说明初步建成了社会主义经济体系,故C正确;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的是“一五”计划,材料表格反

31、映了三大改造,排除A;材料无法体现中国重工业得到较快发展,排除B;表格数据表明公有制经济居主导地位,故D错误。26. 19871988年,乡镇办、村办、联户办、个体办农村小企业的发展形势越来越好,农民称之为“四个轮子一起转,大家奋力奔小康”。与此同时,乡镇、村级集体办的较大企业出现了“迎头赶上”的新趋势,其数量日渐增多。这A. 实现了农村的工业化B. 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C. 得益于经济体制改革D. 促进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乡办企业的大量出现主要和经济体制改革有关,盘活了经济发展的活力,C选项符合题意。1987-1988年实现

32、了农村的工业化的说法不符合史实,A选项排除。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与材料无关,B选项排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已经试点开始,D选项排除。【点睛】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始于1978年,历经改革启动和局部试验阶段(1978-1984年)、改革全面探索阶段(1984-1992年)、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1992-2000年)、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2000年至今),至今已走过28年的历程。27. 礼记王制中提出:“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孟子梁惠王下强调:“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

33、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墨子七患说:“仓无备粟,不可以待凶饥。”这反映出A. 中国有着尊老养老的传统B. 古代中国救济的重点在灾民C. 历代社会救济主体是政府D. 中国救济思想植根久远历史【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仓无备粟,不可以待凶饥”体现的是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救济思想,D正确;AC与材料无关,排除;材料中救济的对象并非都是灾民,B排除。故选D。28. 明中叶以后,随着人口的骤增和无数中小城市的形成,江南三角洲地区无法实现粮食的自给自足,不得已从外部输入稻米,于是丧失了南宋以来的粮仓地位。

34、与此同时,位于长江中游流域的湖广地区飞快地开垦了耕地,并将生产的粮食输入江南,成为当时的粮食中心。这反映了明朝中后期A. 湖广地区经济水平超过江南三角洲B. 长江流域地区自然经济的瓦解C. 我国南方乡村经济作物的大量种植D. 江南地区的经济结构发生变迁【答案】D【解析】【详解】明中叶以后,江南三角洲地区人口增长、城市发展,商品经济和经济作物种植增长,不再是国家的粮仓,还要从湖广等地输入稻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的经济结构发生变迁,D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湖广地区经济水平超过江南三角洲,A项错误;长江流域地区自然经济的瓦解发生在鸦片战争以后,B项错误;我国南方乡村经济作物的

35、大量种植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错误。29. 明清时期土地交易比较频繁,下表是有关明清民间土地买卖的相关材料。这主要反映出当时类型具体做法活卖卖方在契约上写明“卖活契”,保留土地所有权,数年后可买回找贴卖方有权要求买主在地价上升后进行经济补偿,在反复几次后,原主才会完全丧失土地绝卖卖方一开始就通过立下“绝卖契”等方式出卖土地,不许赎回、找价A. 土地私有神圣不可侵犯B. 土地高度集中现象严重C. 土地的市场化程度高D. 租佃关系与契约关系盛行【答案】C【解析】【详解】通过阅读明清时期土地交易的三种不同做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活卖、找贴和绝卖等土地买卖类型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反映出当时土地的市场化程

36、度高,C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明清时期土地私有神圣不可侵犯,A项错误;土地高度集中现象严重在材料中没有体现,B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明清时期租佃关系盛行,D项错误。30. 1912年2月申报报道:“近来无知乡愚,或于谣言,死命保留猪尾。又虑上街购物,或被巡士断送,以致屏迹城市,蛰居不出者,十室而九。”这不能反映出A. 断发易服成为社会主要思潮B. 中华民国强制推行剪辫发令C. 民国初年剪辫具有革命色彩D. 上层变革与底层民众间冲突【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近来无知乡愚,或于谣言,死命保留猪尾”体现的是部分民众仍然保留传统的发辫,因此断发易服成为社会主要思潮的说法错误,A符合题意;BCD均与材

37、料有关,不符合题意。故选A。31. 康德相信理性,断定人类一定会克服对抗走向和谐,各个国家也会规范自己的行为,逐步建立良好的国际联盟,最终建立跨越国界的“普遍立法的公民社会。”与康德这一构想最接近的是A.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B. 欧洲联盟成立C. 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D. 亚太经合组织成立【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93年成立的欧洲联盟体现了康德的设想,即欧洲部分国家克服对抗,出让部分主权,组织国际联盟,建立起了一个跨越国界,拥有普遍立法的公民社会,B项正确;上海合作组织结伴不结盟,A项错误;北美自由贸易区只是经济合作组织,不是国际联盟,C项错误;亚太经合组织作为比较松散的区域

38、经济组织,与跨越国界的“普遍立法的公民社会”不符,D项错误。32. 孔子与苏格拉底是中西方有着深远影响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有着众多的共通之处。这些共通之处包括强调道德的重要性 伸张个性,追求自由关注知识对人的改造 遵从理性,反对权威A. 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可知,孔子和苏格拉底都是重视道德和知识的,而只是苏格拉底的主张,孔子没有涉及,BCD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选A。考点:古代东西方先哲孔子和苏格拉底两人的共同点【名师点睛】比较型选择题是把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或现象放在一起,让考生通过分析、比较,归纳

39、出其相同点或不同点,以考查他们的分析、比较能力.从试题形式上它可分为类比和对比两种,前者是将同一类性质的事件、人物和观点进行比较,主要考查它们的相同点,如比较中国古代改革的相同点;后者是将不同性质的事件、历史现象或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空间的表现进行比较,主要考查这些历史事件在性质、影响等方面的不同.其题干中常见提示语有“相同点”(共同之处、相似之处)、“不同点”等。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审准试题的比较点和要求,并注意结合课本逐一辨析备选项,然后选出正确答案。33. 马文佩里在西方文明史中写道:“卢梭给旧秩序带来威胁超过启蒙运动时期其他任何思想家。他的理论被视为具有真正的革命性,是对国王

40、、教会和贵族权力的直接挑战。法国大革命期间,他的名字被用来为民主制度申辩。”这一评价主要是基于卢梭提出了A. 捍卫人民主权的民主理论B. 反对贫富分化的经济主张C. 抨击等级制度的平等观念D. 防止君主独裁的分权思想【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材料“他的理论被视为具有真正的革命性,是对国王、教会和贵族权力的直接挑战。”、“他的名字被用来为民主制度申辩”结合卢梭的思想可知这体现了他的人民主权思想,卢梭认为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否定封建王权的合法性,被称为人民主权的捍卫者,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卢梭反对君主专制的人民主权思想,并未体现反对贫富分化的经济主张;C选项错误,伏

41、尔泰提倡“天赋人权”,认为人生来就是平等和自由的,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抨击等级制度的平等观念不是卢梭提出的;D选项错误,孟德斯鸠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三权分立学说,主张权力的制约与平衡,卢梭没有提出分权思想。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34. 彼特拉克在散文秘密中热烈地为爱情和荣誉辩护:认为爱情同热爱上帝,追求人间的幸福同追求永恒的幸福是一致的。由此反映了彼特拉克A. 关注凡人的世俗生活B. 追求人的宗教信仰自由C. 抨击贵族的等级观念D. 主张基督教的禁欲主义【答案】A【解析】彼特拉克是人文主义之父,他关注的是凡人的世俗生活,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彼特拉克和宗教信仰自由无关,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抨

42、击贵族的等级观念是启蒙思想家,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反对而非主张基督教的禁欲主义,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本题考查的是人文主义。35. 马丁路德反对罗马教廷。宣扬因信仰而得教。他倡导的改革运动得到农民、手工工匠、下层僧侣的支持,推动了宗教民族主义的发展。王公贵族为扩大自身政治权力,也纷纷建立其辖区官方教会。这主要说明宗教改革A. 反对封建专制统治成为共同目标B. 扩大了世俗贵族权力C. 有利于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D. 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答案】D【解析】【详解】农民、手工工匠、下层僧侣和王公贵族等社会多个阶级、阶层参与和支持马丁路德倡导的宗教改

43、革运动,主要说明宗教改革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D项正确;“王公贵族”参加宗教改革的目的不是反对封建专制统治,A项错误;农民、手工业者和下层僧侣等参与宗教改革与扩大了世俗贵族权力不符,B项错误;有利于近代民族国家形成与材料主旨不符,C项错误。二、材料解析题题36.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 所谓壹刑者,刑无等级,自卿相将军以至大夫、庶人,有不从王令、犯国禁、乱上制者,罪死不赦。有功于前,有败于后,不为损刑。有善于前,有过于后,不为亏法。忠臣孝子有过,必以其数断。守法守职之吏有不行王法者,罪死不赦,刑及三族。摘自商君书赏刑材料二 故行刑,重其轻者,轻者不生,则重者无从至矣,此谓“治之于其治”也。行刑

44、,重其重者,轻其轻者,轻者不止,则重者无从止矣,此谓“治之于其乱”也。故重轻,则刑去事成,国强;重重而轻轻,则刑至而事生,国削。摘自商君书说民(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商鞅的法治思想,并以此说明商鞅法治的意图。(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商鞅法治思想的看法。【答案】(1)法治思想:刑无等级和重刑主义。意图:打击旧贵族的势力;树立法律的权威。(2)商鞅提出“刑无等级”的主张,体现了社会的公平正义,有进步意义,但在商鞅所处的时代,是无法实现“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商鞅主张严刑峻法,使人人畏惧法律,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但刑罚过于严酷,会引发新的社会矛盾。其法治理念为中国以后法律的

45、制定奠定基础,为今天以法治国提供借鉴。【解析】试题分析:(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二中“所谓壹刑者,刑无等级”“ 故重轻,则刑去事成,国强”等信息直接归纳,可得出刑无等级和重刑主义的思想;第二小问可结合教材商鞅变法的背景和目的来分析材料,可概括出其意图在于打击旧贵族的势力,树立法律的权威。(2)对商鞅法治思想的看法结合其思想,一分为二,辩证地分析其影响,并能联系现实谈谈法治思想的作用,如为今天的以法治国提供借鉴等。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商鞅变法37.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面临如何化解错综复杂的矛盾、巩固统治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北魏统治者进行了改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北魏的改革以太和十

46、四年(490年)为分界大致,上分为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是在冯太皇太后主政时以孝文帝的名义进行的改革;后一个阶段是孝文帝主政独立进行的改革。材料二 下列图片反映了鲜卑族服装的变化:请回答:(1)在改革的第一阶段,北魏政府改革的重点是什么?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2)材料二中图二中的服饰与图-、图三中的哪一服饰相似?为什么?(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简要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有哪些进步意义。【答案】(1)重点:建立各种新制度,取代难以适应统治需要的旧制度。措施,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制;推行均田制;设立三长制;推行新的租调制。(2)相似:图一汉服俑。原因: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移风易俗,禁穿胡服,改穿汉

47、服。(3)意义:顺应了时代潮流,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解析】【详解】(1)重点:根据材料一中“前一个阶段是在冯太皇太后主政时以孝文帝的名义进行的改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阶段北魏政府改革的重点是建立各种新制度,取代难以适应统治需要的旧制度。措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前一个阶段即冯太皇太后主政时的改革措施主要有,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制,推行均田制,设立三长制,推行新的租调制。(2)相似:对比图一、二、三可知,材料二中图二中服饰与图一汉服俑相似。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一汉服俑和图二中孝文帝出行图的服饰具有明显汉化特征,其主要原因在于孝文推行汉化政策,移风易俗,禁穿胡服,改穿汉服。(3)意义:综合材料一、二及其问题,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家发展、民族融合和历史进步等方面分析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进步意义有顺应了时代潮流,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