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2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植物的激素调节一、有关生长素知识的整合1生长素的发现胚芽鞘是研究生长素及其分布与作用原理的最佳实验材料,针对燕麦胚芽鞘的系列实验应明确下列结论:(1)生长素的产生部位胚芽鞘尖端(2)发挥作用部位尖端下面一段(3)感光部位胚芽鞘尖端(4)生长素作用促进生长(5)弯曲原因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导致生长不均匀(6)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的原因单侧光照、地心引力等2影响因素 3运输特点(1)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有横向运输的能力,如生长素的背光运输。(2)生长素有极性运输的特点,如扦插的枝条,如果将上端插在土中,则不能生根。(3)运输方式:主动运输,即需要载体和能量。概括如
2、图:4作用机理促进细胞的纵向伸长。概括如下图:5作用特点两重性,即高浓度抑制生长,低浓度促进生长,这里所说的浓度高低是相对于不同器官的抑制和促进的浓度范围而言。(1)表现一顶端优势:顶芽优先生长,侧芽生长受抑制,因为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侧芽部位运输,导致侧芽处生长素浓度过高,而产生抑制作用。(2)表现二从图中可解读出以下信息:不同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植物同一器官上,引起的生理功效不同(促进效果或抑制效果不同)。同一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同一植物不同器官上,引起的生理功效也不同,这是因为不同的植物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敏感性大小:根芽茎),同时说明不同器官正常生长要求的生长素浓度也不同。曲线在A、B
3、、C点以上的部分体现了不同浓度生长素不同的促进效果,而A、B、C三点代表最佳促进效果点。不要将AA、BB、CC段理解为抑制阶段,这些阶段仍体现为促进作用,只是逐渐减弱。不同种类的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如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高。二、与生长素有关的实验设计分析1验证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在尖端实验组:取放置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置于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一侧(如图甲)。对照组:取未放置过胚芽鞘尖端的空白琼脂块,置于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一侧(如图乙)。2验证胚芽鞘生长部位在尖端下段实验组:在胚芽鞘尖端与下段间插入云母片(如图甲)。对照组:胚芽鞘不做处理(如图乙)。3验证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
4、在尖端(1)实验操作(如图)(2)实验现象:装置a中胚芽鞘直立生长;装置b和c中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4验证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1)实验操作(如图)(2)实验现象:A组去掉尖端的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B组中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也不弯曲。5探究重力和单侧光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程度(1)实验操作:如图所示(注:A盒下侧有开口,可以进光)。(2)结果预测及结论若A、B中幼苗都向上弯曲生长,只是B向上弯曲程度大,说明重力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大于单侧光。若A中幼苗向下弯曲生长,B中幼苗向上弯曲生长,说明单侧光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大于重力。三、植物激素间的相互关系植物的各种生命活动都不是受
5、单一激素的控制,而是各种激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如图。1顶端优势是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用细胞分裂素处理侧芽,就能解除顶端优势。2在生长方面,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增殖,而生长素则是促进增殖的子细胞继续增大。3脱落酸是在短日照下形成的,而赤霉素是在长日照下形成的,因此,夏季日照长,产生赤霉素使植物继续生长,而冬季来临前日照短,产生脱落酸,使芽进入休眠状态。4脱落酸强烈地抑制生长,并使衰老过程加速,但这些作用又会被细胞分裂素解除。5科学家在对黄化豌豆幼苗切段的实验研究中发现生长素与乙烯有如下相互关系:植物生长方向的判断(2011海南高考)取某植物的胚芽鞘和幼根,切除胚芽鞘尖端和幼根根尖的
6、尖端(即切除根冠和分生区),然后将胚芽鞘(近尖端向上)和幼根(近尖端向上)直立放置,分别在两者切面的左侧放置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生长素浓度为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最适浓度),培养在黑暗条件下,幼根和胚芽鞘弯曲生长且方向相反,关于这一现象的说法,合理的是()A胚芽鞘向左弯曲生长,生长素在胚芽鞘中是极性运输B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生长素在胚芽鞘中是极性运输C幼根向左弯曲生长,生长素在胚芽鞘中是非极性运输D幼根向右弯曲生长,生长素在胚芽鞘中是非极性运输【信息提取】题干中强调切除了胚芽鞘的尖端和幼根根尖的尖端,然后近尖端向上直立放置,分别在它们的左侧放置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且生长素浓度最适于促进胚芽鞘生长,把
7、握胚芽鞘的生长和弯曲方向,再注意不同器官的敏感性。【精讲精析】生长素由胚芽鞘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属于极性运输,去尖端的胚芽鞘左端放含生长素的琼脂块,胚芽鞘左侧得到促进生长的生长素可向右弯曲生长;由于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而对幼根来说,该浓度的生长素具有抑制根生长的作用,所以根向左弯曲生长。【答案】B1某研究小组探究避光条件下生长素浓度对燕麦胚芽鞘生长的影响。胚芽鞘去顶静置一段时间后,将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去顶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弯曲角度()。左下图为实验示意图。右下图曲线中能正确表示实验结果的是()Aa BbCc Dd【解析】在一定范围
8、内,生长素浓度越高,胚芽鞘生长速度越快;在最适生长素浓度时,生长速度最快,向右弯曲度最大;超过最适浓度以后,在一定范围内,生长素浓度越高,生长速度越慢,弯曲程度越小,但角不会大于90。【答案】B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2011温州八校联考)下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此图给你的信息是()A生长素对3种器官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例如102ppm)抑制生长BA、B、C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是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C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却抑制芽的生长D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灵敏,成熟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不灵敏【信息提取】从题干图示可以看
9、出,三种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根最敏感,依次是芽、茎;另外根、芽、茎三种器官的最适生长素浓度分别为A、B、C三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精讲精析】生长素对3种器官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但浓度为102ppm时,对根和芽起抑制作用,但对茎却是促进作用。A、B、C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是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芽和茎的生长都具有促进作用。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灵敏,成熟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不灵敏,图中没有体现这样的信息。【答案】B2(2011山东高考)下列与激素作用无关的实例是()A草莓果实自然发育成熟B人舌尖触到蔗糖时感觉甜C自然生长的
10、雪松树冠呈塔形D饥饿时人体血糖仍维持正常水平【解析】草莓果实自然发育成熟的过程中需要发育着的种子提供生长素;舌尖触到蔗糖,蔗糖刺激了舌尖处的味觉感受器,使其产生兴奋,并把兴奋传入到味觉中枢形成了甜的感觉;雪松树冠呈塔形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有关;血糖平衡的维持与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有关。【答案】B与植物激素的应用有关的实验设计某生物兴趣小组调查发现,在黄瓜幼苗期喷洒一次乙烯利溶液(100200 mgL1),可促进多开雌花,提高黄瓜产量。但乙烯利浓度低于或高于这个范围时,其作用效果尚不清楚。请设计实验,探究乙烯利浓度对黄瓜开雌花数量的影响。材料用具:23片真叶的盆栽黄瓜幼苗若干、乙烯利溶液(300
11、mgL1)、蒸馏水、喷壶等。方法步骤:(1)将黄瓜幼苗平均分成A、B、C、D四组。(2)_。(3)_。(4)连续观察6周,记录并统计_。实验结果预测:(请在图中将预测的结果以折线的形式表示)【信息提取】题干信息告诉我们:在一定乙烯利溶液浓度范围内喷洒黄瓜幼苗,可促进多开雌花,高于或低于此范围的作用效果不清楚。为探究这个问题,需分别配制高于和低于此范围的乙烯利溶液,并用蒸馏水作对照。搞清本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精讲精析】题中在黄瓜幼苗期喷洒一次乙烯利溶液(100200 mgL1),可能促进多开雌花,提高黄瓜产量。但乙烯利浓度低于或高于这个范围时,其作用效果尚不清楚。所以就要根据
12、题目中所给的材料乙烯利溶液(300 mgL1)配制高于100200 mgL1和低于100200 mgL1的两种乙烯利溶液作对照来处理黄瓜的幼苗,而后观察其效果。并用蒸馏水作空白对照。结果的预测可能有四种情况:用不同浓度的乙烯利溶液效果可能相同,都比蒸馏水处理的开的雌花多;低浓度的效果不好,高浓度的效果也不好;低浓度的效果不好,高浓度的和中间浓度的效果一样;随着浓度的增加效果越来越好。由于乙烯利作用没有两重性,最可能的是第三种情况。【答案】(2)用蒸馏水稀释乙烯利溶液,配制成3种浓度(要求在0100 mgL1、100200 mgL1、200300 mgL1三个区间各至少配制一种浓度)(3)取等量
13、上述各浓度乙烯利溶液和蒸馏水,用喷壶分别喷洒各组黄瓜幼苗一次(4)各组雌花数(或各组每株平均雌花数)实验结果预测:如配制的浓度为0、50、150、250 mgL1,折线图为要求在横坐标上注明步骤(2)配制的浓度3下列关于“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叙述中,错误的是()A探究的问题:所选定的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某种植物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多少B实验中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的方法可选用浸泡法或沾蘸法C在正式实验前先做一个预实验,目的是为正式实验摸索条件D实验中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浸泡不同插条的时间长短要有不同的梯度【解析】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促进某种植物扦插枝条生根的生长素类似物
14、的最适浓度;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无关变量(如枝条长度、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的时间等)应控制为等量;实验前做一个预实验,目的是为正式实验摸索条件,减少实验误差。【答案】D与生长素有关的坐标曲线题的解题思路(2011浙江高考)研究人员进行了多种植物激素对豌豆植株侧芽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见下图。请回答:(1)比较曲线1、2、3与4,可知_ 对侧芽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其中起作用的主要激素是_,而且_ (激素)能解除这种激素的抑制作用。在保留顶芽的情况下,除了曲线3所采用的措施外,还可通过喷施_的化合物促进侧芽生长。(2)比较曲线4与5,可知赤霉素能明显促进_,而在完整豌豆植株的顶芽中,赤霉素
15、产生于_组织。(3)分析上图,推测侧芽生长速度不同的原因是侧芽内_浓度或比例的改变。【破题技巧】认真分析题目所提供的有效信息,比较不同曲线的变化趋势,分析形成曲线不同的变量,从而得出不同的结论,如:比较1、2、4三条曲线,可知顶芽对侧芽的生长有抑制作用,起作用的是生长素;用相同的办法,可分析赤霉素的作用,进而推测侧芽生长速度不同的原因是侧芽内植物激素浓度或比例的改变。【精讲精析】(1)比较曲线1、2、3与4,可以看出顶芽对侧芽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比较1、2和4可知,起抑制作用的是生长素;比较1、3和4可知,细胞分裂素能解除生长素对侧芽的抑制作用;另外要解除生长素对侧芽的抑制作用,可喷施抑制生长
16、素合成或发挥作用化学物质。(2)比较曲线4与5,可以看出,赤霉素能明显促进侧芽生长,赤霉素产生于顶芽和根的分生组织、幼叶、胚中。(3)分析上述曲线可知,细胞分裂素、生长素、赤霉素在侧芽内的浓度或比例影响侧芽生长速度。【答案】(1)顶芽 生长素 细胞分裂素 对抗生长素(2)侧芽的伸长 分生(3)植物激素本部分复习的重点是:(1)对于考查生长素发现过程的经典实验的试题,考生要关注以下解题思路:必须熟悉教材中的相关经典实验的实验目的、设计思路、实验过程、实验结论等内容;熟悉各经典实验中所体现和遵循的实验原则、实验变量等实验知识;要分别明确相关经典实验的结论: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的尖端;产生生长素的部位在胚芽鞘的尖端;生长素发生横向运输的部位在尖端;生长素发生作用的部位(向光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一段。(2)曲线变化型题的解题技巧:按“读轴看线抓点”的次序进行,以看线为中心,观察曲线变化趋势,从而快速作答。读轴即领会横、纵坐标的含义、刻度和单位。看线即准确描述曲线的增减变化、找准引起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这是正确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抓点则是注意抓住曲线的起点、转折点和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