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年级上册第24课梅兰芳教学设计四川资阳某教师教材分析: 本课出自本册教材第五单元(主题:中华文化)。本单元要求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初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文中人物在中华文化史上的影响。本课讲了现代著名京剧艺术家梅兰芳生平中的一段感人事迹:抗战时,占领上海的日军想利用梅兰芳的影响粉饰太平,梅兰芳获悉后通过避居香港、蓄须、注射疫苗等方法一次次拒绝了日本人的邀请。充分显示出了他强烈的爱国思想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弄清课文写了梅兰芳的几件事,体会梅兰芳高尚的爱国情感和坚定的民族气节。 2.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体会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深刻含义和思想感情。来源: 3.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抓重点词句体会梅兰芳其人以及他强烈的爱国精神和高尚的民族气节。 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茫茫青史,为了爱国而摔破饭碗的优伶,有几人欤?这句话。来源:学。科。网 教学准备: 学生需熟读课文,基本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并了解梅兰芳的生平和艺术成就。教师要对课堂教学充分预设并准备好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出课题。 二、浏览课后学习链结,简介梅兰芳的生平及他在艺术上的成就。 三、初读课文,学生画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四、认读生字,理解词语意思。 五、弄清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六、理清文章脉络,分段概括段意。来源:学|科|网Z|X|X
3、|K 第二课时 一、用著名画家丰子恺先生的感慨引入新课 1、教师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著名的京剧大师,他就是梅兰芳(学生齐读)。 2、学生画出我国著名画家丰子恺先生的评价,出示并指导读好反问句。 3、理解这句话中含义深刻的词和句子的意思。 4、过渡引出表现梅兰芳热爱艺术的句子。 二、学习新课 (一)、学习表现梅兰芳热爱艺术的句子。 1、学生画出表现梅兰芳热爱艺术的句子。来源:学&科&网 2、出示句子。 3、学生理解句子中的“视艺术为生命”和“毫不犹豫”的意思。 4、指导学生读好这句话并体会这句话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找出具体反应梅兰芳热爱祖国有坚定民族气节的五件事。 1、过渡:
4、梅兰芳的崇高的民族气节是通过哪些事情来体现的? 2、请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关于梅兰芳的几件事?分别是什么? 3、反馈课文写的梅兰芳的五件事,并用四个字简单概括。 (三)、具体学习这五件事并体会部分重点句子的含义。 1、弄清日本人一次次邀请梅兰芳演戏的目的。 (1)、学生找出,教师出示。 (2)、让学生了解梅兰芳在国内外的巨大影响(可从文中找原句) (3)、通过视频了解日本人在中国的丑恶行径,理解“中日亲善”的真正意思。 2、在五件事中你感受最深的哪一件?为什么? (1)、学生自由读自己印象最深的那部分内容,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并体会。 3、反馈信息,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机动地安排教学内容。重点指导学生体会并读好以下重点句子。 (1)、 他宁愿每顿只有一碗饭、一点点罐头食品或者一小块咸鱼,宁愿时刻提心吊胆地面对头顶上呼啸而过的炸弹,也不愿失去作为一个正直的中国人所应当具备的民族气节。 (2)、 多少次,他冲上太平山顶,想狂歌,想飞舞,积聚在内心的对唱的渴望与对舞的向往,就像是被挡在堤坝后的滚滚洪流,澎湃激荡,却又无法冲破阻隔,奔腾万里。来源: 三、根据板书总结课文内容。 1、用文中的关联词再结合五件事总结。 四、评价梅兰芳。 1、照应开头,用丰子恺的感叹评价。 2、世人的评价。 板书设计: 梅兰芳 婉拒播音 拒绝演出 宁愿 再拒登台也不 失去民族气节 蓄须拒演 注射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