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培优强化练(六)氮 的 循 环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1(2021日照高一检测)豆科植物的根上长着很多的根瘤,每一个根瘤都是一个氮肥厂,能实现氮的固定。下列化学反应属于氮的固定的是()N2和H2在一定条件下合成NH3NO2和H2O反应生成HNO3和NOMg在N2中燃烧生成Mg3N2NO被空气氧化为NO2ABCD【解析】选C。氮的固定是将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化合态的氮。2(2021石家庄高一检测)氮氧化物可刺激肺部,使人
2、较难抵抗感冒之类的呼吸系统疾病,对儿童来说,氮氧化物可能会造成肺部发育受损。氮氧化物污染严重,导致下列现象的主要原因与排放氮氧化物无关的是()A酸雨 B光化学烟雾C雾霾 D温室效应【解析】选D。氮氧化物的排放可以引起酸雨、光化学烟雾、雾霾等,但是不能引起温室效应。3(2021东营高一检测)把少量NO2气体通入过量小苏打溶液中,再使逸出的气体通过装有足量的过氧化钠颗粒的干燥管,最后收集到的气体是()A氧气 B二氧化氮C二氧化氮和氧气 D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解析】选C。少量NO2气体通入过量小苏打溶液中,逸出的气体是NO、CO2,二者物质的量比为12,同时还有少量水蒸气逸出,再使逸出的气体通过装有
3、足量的过氧化钠颗粒的干燥管,CO2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的O2与NO反应生成NO2,同时逸出的少量水蒸气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O2,所以最后收集到的气体是NO2和O2。4现有NO2、O2的混合气体12 mL,通入足量水中,充分反应后剩余气体2 mL(同温同压下),则原混合气体中氧气的体积是()A1.3 mLB2.4 mLC3 mL D4 mL或1.2 mL【解析】选D。(总反应式法)根据有关的反应:4NO2O22H2O=4HNO33NO2H2O=2HNO3NO设原混合气体中O2的体积为V(O2),剩余气体可能是O2,也可能是NO。若剩余O2,则V剩V(O2)12 mLV(O2)2 mL。解得V(O2)
4、4 mL。若剩余NO,则V剩12 mLV(O2)4V(O2)2 mL。解得V(O2)1.2 mL。5同温同压下,在3支相同体积的试管中分别充有等体积混合的两种气体,它们是NO和NO2,NO2和O2,NO和N2。现将3支试管均倒置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试管中剩余气体体积分别为V1、V2、V3,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V1V2V3BV1V3V2CV2V3V1 DV3V1V2【解析】选D。可假设试管体积均为2V,每种气体的体积均为V;当倒置于水槽中时:中有反应:3NO2H2O=2HNO3NO,则剩余气体的体积V1V;中有反应:4NO2O22H2O=4HNO3,则剩余O2的体积V2V;中气体与水不反应
5、,故试管中气体体积V32V。综上所述,V3V1V2。6(2021潍坊高一检测)化学探究小组的同学仿照喷泉实验原理在实验室里做了一个“喷泉实验”。如图所示,在甲、乙两个烧瓶中分别装入X、Y两种无色气体,胶头滴管中盛有酚酞溶液,实验时将酚酞溶液挤入甲烧瓶中,可观察到酞酚溶液变红;然后打开弹簧夹,便可看到甲烧瓶中的导管喷出白色的烟,同时甲烧瓶中的溶液颜色逐渐变浅。则X、Y分别为()ANH3和HClBHCl和NH3CSO2和HCl DNO和HCl【解析】选A。要想产生“喷烟”现象,应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形成压强差,二是两种气体反应会生成白烟,排除C、D项。由甲中溶液颜色发生变化,结合题给条件“酚酞溶液挤
6、入甲烧瓶中变红”可知,X为NH3,故Y为HCl,选A。7(2021深圳高一检测)为检验一种氮肥的成分,某学习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加热氮肥样品生成两种气体,其中一种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另一种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取少量该氮肥样品溶于水,并加入少量BaCl2溶液,没有明显变化。由此可知该氮肥的主要成分是()ANH4HCO3BNH4ClC(NH4)2CO3 DNH4NO3【解析】选A。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为NH3,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为CO2,故原铵盐为NH4HCO3或(NH4)2CO3;又由于该铵盐不能与BaCl2反应,只能为NH4HCO3。8下列有关氨气的
7、制取、收集并验证其部分性质的装置和原理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甲装置制取少量氨气B用乙装置收集氨气C用丙装置验证氨气溶于水呈碱性D用丁装置验证氨气极易溶于水【解析】选C。A. 氢氧化钙与氯化铵加热反应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可利用图示装置制取少量氨气,可达到实验目的,A项正确;B.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即导管采用“长进短出”的方式,图示收集方法合理,B项正确;C.氨气不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色,检验氨气应该用红色石蕊试纸,C项错误;D.挤压胶头滴管,气球变大,说明圆底烧瓶中压强减小,可证明氨气极易溶于水,D项正确。9(2021合肥高一检测)同温同压下,两个等体积的干燥圆底烧
8、瓶中分别充满NH3,NO2,进行喷泉实验,如图所示,经充分反应后,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BC D不能确定【解析】选C。假设两个容器的状况为标准状况,中物质的量浓度计算公式为c molL1;中物质的量浓度计算公式为c molL1,因此C选项正确。10(2021洛阳高一检测)铵态氮肥都属于铵盐。下列检验铵盐的方法中,正确的是()A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试管,再滴入酚酞试液B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试管,并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接近试管口上方C加热试管,并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接近试管口上方D加水溶解,再用红色石蕊试纸检验其溶液【解析】选B。A.氢氧化钠溶液是强碱,也可以使酚酞变红色,A项错误;B
9、.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检验生成的氨气,可以证明是否含有铵盐,B项正确;C.铵盐中如氯化铵受热分解生成的氨气和氯化氢,在试管中会重新生成氯化铵,C项错误;D.氯化铵溶于水,溶液中铵根离子水解显酸性,但显酸性的不一定是铵盐,D项错误。11铜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NO2、N2O4、NO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5.6 L 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则消耗铜的质量为()A16 gB32 gC64 gD无法计算【解析】选B。该题氮元素变化为硝酸与金属铜反应生成氮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再与氧气和水反应又生成硝酸,因此总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不变,可将题目中的反应抽象
10、看作是铜与氧气的反应,其中硝酸为“催化剂”,所以铜的物质的量为20.5 mol,即32 g,B项正确。12用浓氯化铵溶液处理过的舞台幕布不易着火。其原因是()幕布的着火点升高幕布的质量增加氯化铵分解吸收热量,降低了温度氯化铵分解产生的气体隔绝了空气ABCD【解析】选B。NH4Cl分解时吸收热量,使周围温度降低,达不到幕布的着火点,且分解产生的气体可隔绝空气使幕布不易着火。13从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大量制取硝酸铜最宜采用的方法是()ACu HNO3(浓) Cu(NO3)2BCu HNO3(稀) Cu(NO3)2CCuCuOCu(NO3)2DCuCuSO4Cu(NO3)2【解析】选C。C
11、u HNO3(浓) Cu(NO3)2有污染性气体NO2生成,故A错误;Cu HNO3(稀) Cu(NO3)2有污染性气体NO生成,故B错误;CuCuO Cu(NO3)2没有污染性气体生成,故C正确;Cu 和浓H2SO4反应会生成SO2气体,不符合环保要求,还要消耗Ba(NO3)2,不符合经济效益,故D错误。14(2021合肥高一检测)向500 mL稀硝酸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铁粉完全溶解后,放出NO 6.272 L(标准状况下),同时溶液质量增加11.2 g。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原HNO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24 molL1B原溶液中投入铁粉的物质的量是0.2 molC反应后溶液中c(F
12、e3)c(Fe2)23D反应后的溶液还可以溶解铜粉4.48 g【解析】选B。NO的物质的量为0.28 mol,m(NO)0.28 mol30 gmol18.4 g,根据题意可知参加反应的铁粉的质量为11.2 g8.4g19.6 g,铁粉的物质的量为0.35 mol,生成0.28 mol NO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84 mol,0.35 mol Fe完全转化为Fe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70 mol,完全转化为Fe3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05 mol,所以溶液中Fe2、Fe3都有,故HNO3完全反应;设Fe2的物质的量为n,则Fe3的物质的量为0.35 moln,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得2n3
13、(0.35 moln)0.84 mol,n0.21 mol。反应共消耗HNO3的物质的量为0.21 mol23(0.35 mol0.21 mol)0.28 mol1.12 mol,c(HNO3)2.24 molL1,故A正确;投入的铁粉为0.35 mol,故B不正确;溶液中c(Fe3)c(Fe2)n(Fe3)n(Fe2)0.14 mol0.21 mol23,故C正确;根据2Fe3Cu=2Fe2Cu2可知,溶液中还能溶解铜的物质的量为0.07 mol,质量为0.07 mol64 gmol14.48 g,故D正确。15(2021福州高一检测)在Fe、Cu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HNO3并微热,充
14、分反应后剩余金属a g。再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并加热,充分振荡后还剩余金属b g,则()Aa可能等于b Ba一定大于bCa可能大于b Da可能小于b【解析】选B。Fe、Cu与一定量的稀HNO3反应后生成硝酸盐,含有NO,再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后相当于有HNO3,能与金属继续反应,故a一定大于b。16取3张蓝色石蕊试纸放在玻璃上,然后按顺序分别滴加浓硝酸、浓硫酸、新制的氯水,3张试纸最后呈现的颜色是()A白、红、白 B红、黑、红C红、红、白 D白、黑、白【解析】选D。因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使试纸褪色,则滴加浓硝酸,先变红后褪色,最后为白色;因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则能使蓝色石蕊试纸最后变为黑色;
15、因氯水中含有盐酸和次氯酸,新制氯水具有漂白性,则在试纸上滴加氯水,先变红后褪色,最后为白色。17实验室中的亚铁盐一般为浅绿色。Fe(NO3)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时,溶液的颜色变化是()A绿色变深 B变为棕黄色C绿色变浅 D无明显变化【解析】选B。向Fe(NO3)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NO在酸性条件下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将Fe2氧化为Fe3,B项正确。18在某100 mL的混合液中,硝酸和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0.4 molL1、0.1 molL1,向该混合液中加入1.92 g铜粉,加热,待充分反应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所得溶液中铜离子物质的量浓度(molL1)是()A0.15B0.22
16、5C0.35 D0.45【解析】选B。设Cu2的物质的量为x,根据3Cu8H2NO=3Cu22NO4H2O 3 8 2 3 0.03 0.06 0.04 xH不足,由H来计算Cu2的浓度,解得x30.022 5 mol,因此铜离子浓度为0.225 molL1。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46分)19(10分)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同学用A装置制备NO2气体,上述装置中可用于收集NO2气体的是_(填字母),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2)乙同学用图中的装置A进行铜与浓硫酸反应制取SO2气体,装置A中还缺少的仪器名称是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17、;实验所产生的SO2尾气选用装置_(填字母)来吸收。(3)丙同学用装置B制取氨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为了检验集气瓶中氨气是否集满,可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导管口,若_,则证明已收集满;若将一端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接近导管口,观察到的现象是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丙同学在实验室中模拟氨的催化氧化反应,该反应中,当生成标准状况下11.2 L NO时,被氧化的物质的质量是_g。【解析】(1)NO2能与水反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其密度比空气大,可以利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可以用装置D收集;利用Cu与浓硝酸反应制备二氧化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4H2NO=Cu22H2O2NO2
18、。(2)Cu与浓硫酸需要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装置A中还缺少的仪器是酒精灯,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与水,反应方程式为Cu2H2SO4(浓)CuSO4SO22H2O;二氧化硫与碱反应,可以利用碱液吸收SO2尾气,选择装置F进行尾气处理。(3)采取固体加热制备氨气,可以是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氨气、氯化钙与水,反应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氨气是碱性气体,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导管口,若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证明已收集满;氨气与HCl反应生成氯化铵固体,产生白烟,反应方程式为NH3HCl=NH4Cl。(4)被氧化的氨气生成NO,根据N原子守恒,被氧化
19、的n(NH3)n(NO)0.5 mol,故被氧化的氨气的质量为0.5 mol17 gmol18.5 g。答案:(1)DCu4H2NO=Cu22H2O2NO2(2)酒精灯Cu2H2SO4(浓)CuSO4SO22H2OF(3)2NH4ClCa(OH)2CaCl22NH32H2O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产生白烟NH3HCl=NH4Cl(4)8.520(10分)(2021德州高一检测)某课外小组在实验室制备氨气,并进行有关氨气的性质探究。(1)实验室可用浓氨水和_(填序号)来制取氨气。烧碱生石灰氯化铵(2)某实验小组设计了下列装置进行氨的催化氧化实验:盛放氨水的实验仪器的名称为_;在加热条件下,硬质玻璃管中发
20、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实验时发现:如果缺少乙处的干燥管,将反应后的气体直接通入烧瓶,则烧瓶中先产生白雾,随即产生白烟,其原因是_。烧杯中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解析】 (1)烧碱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升高使氨气溶解度降低逸出;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热,可促使氨气挥发,可用于制备氨气。(2)盛放氨水的实验仪器为锥形瓶,氨气催化氧化反应为4NH35O24NO6H2O;一氧化氮、氧气和水反应生成硝酸:4NO3O22H2O=4HNO3,硝酸吸收氨气生成硝酸铵:NH3 HNO3=NH4NO3,所以如果缺少乙处的干燥管,将反应后的气体直接通入烧瓶,烧瓶中先产生白雾,随即产生白烟;尾气中
21、含有氮的氧化物、氨气等气体,直接排放会污染空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可以吸收尾气,防止空气污染。答案:(1)(2)锥形瓶4NH35O24NO6H2O一氧化氮、氧气和水反应生成硝酸,硝酸吸收氨气生成硝酸铵吸收NH3等尾气,防止空气污染21(12分)依据图中氮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回答问题:(1)实验室常用NH4Cl与Ca(OH)2制取氨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若要收集一瓶氨气,请将下列装置补充完整,在图中虚线框内画出连接图。(3)下列试剂可用于干燥NH3的是_。A浓硫酸B碱石灰CCuSO4固体 DP2O5(4)工业上以NH3、空气、水为原料生产硝酸:NH3NO化学方程式为_;NON
22、O2实验现象是_;将32.64 g铜与一定浓度的HNO3反应,铜完全溶解产生的NO和NO2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 L。则其中NO、NO2的物质的量比为_。(5)图中X转化为HNO3的化学方程式为_。(6)若要实现NH3N2,从原理上看,下列试剂可行的是_。AO2BNaCNH4ClDNO2【解析】(1)实验室常用NH4Cl与Ca(OH)2制取氨气,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2)根据氨气的物理性质作答;(3)氨气为碱性气体,据此选择干燥剂;(4)NH3NO为氨气的催化氧化过程;NO为无色气体,而NO2为红棕色气体,根据气体颜色不同说明实验现象;依据电子转移守恒列出方程求解;(5)图1分
23、析可知X化合价与硝酸相同为5价,物质类型为氧化物,据此分析;(6)若要将NH3N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作答;由以上分析可得出:(1)实验室常用NH4Cl与Ca(OH)2制取氨气,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2)氨气极易溶于水,比空气轻,收集方法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导气管位置短进长出;(3)因氨气为碱性气体,需要用碱性干燥剂来干燥,浓硫酸与五氧化二磷为酸性干燥剂,会与氨气发生反应,不能起到干燥的目的,A、D项错误;而硫酸铜只能检验水的存在,不能作为干燥剂,C项错误;碱石灰为碱性干燥剂,可以干燥氨气,B项正确;(4)NH3NO为氨
24、气的催化氧化,其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NONO2实验现象是无色气体变为红棕色气体;设生成的NO为x mol,NO2为y mol,则xy0.5 mol,32.64 g铜完全溶解,则溶解的铜的物质的量为0.51 mol,根据电子守恒规律可知,失电子总数等于得电子总数,即0.51 mol23x moly mol,结合式可得,x0.26 mol,y0.24 mol,那么NO、NO2的物质的量比为0.26 mol0.24 mol1312;(5)图1分析可知X化合价与硝酸相同为5价,物质类型为氧化物,X化学式为N2O5,从物质性质上看,X属于酸性氧化物N2O5H2O=2HNO3;(6)
25、若要将NH3N2,从原理上看,具有氧化性的试剂可行;AO2具有氧化性,故A正确;BNa只具有还原性,故B错误;CNH4Cl与氨气不反应,故C错误;DNO2具有氧化性,故D正确;正确答案:A、D。答案:(1)Ca(OH)22NH4ClCaCl22H2O2NH3(2)(3) B(4)4NH35O24NO6H2O气体由无色变成红棕色1312(5)N2O5H2O=2 HNO3(6)A、D22(14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一个课题是“NO2能否支持木条的燃烧?”由于实验室中没有现成的NO2气体,该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两个方案(图中铁架台等夹持仪器均已略去):.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硝酸铜固体加热分解的产物
26、有氧化铜、二氧化氮和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当集气瓶中充满红棕色气体时,木条复燃。有的同学得出“NO2能支持木条的燃烧”的结论。你认为这一结论是否正确?_(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_。.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3)写出浓硝酸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4)实验开始后木条上的火星逐渐熄灭,有的同学提出“NO2不能支持木条的燃烧”的结论。你认为这一结论是否正确?_(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_。【解析】.(1)硝酸铜固体加热分解的产物有氧化铜、二氧化氮和氧气,所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u(NO3)22CuO4NO2O2。(2)2Cu(NO3)22CuO4NO2O2,该
27、反应中氧气占总气体体积的五分之一,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基本相同,若NO2不支持燃烧,则木条不会复燃,根据实验现象知,二氧化氮支持燃烧,故结论正确。.(3)浓硝酸具有强挥发性,且不稳定,在加热条件下能分解生成二氧化氮、氧气和水,反应方程式为4HNO3(浓)4NO2O22H2O。(4)该反应的反应条件是加热,加热过程中有水蒸气生成,产生的大量水蒸气阻碍了NO2的助燃,导致NO2不能支持木条燃烧的假象,所以结论不正确。答案:.(1)2Cu(NO3)22CuO4NO2O2(2)正确Cu(NO3)2分解产生的O2的体积分数与空气中O2的体积分数相等,但空气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所以NO2能支持燃烧.(3)4HNO3(浓)4NO2O22H2O(4)不正确可能是由于产生大量的水蒸气所致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21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