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河北省正定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教师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91671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33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正定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教师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河北省正定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教师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河北省正定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教师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河北省正定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教师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河北省正定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教师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河北省正定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教师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河北省正定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教师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河北省正定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教师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河北省正定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教师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河北省正定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教师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河北省正定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教师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河北省正定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教师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河北省正定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教师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河北省正定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教师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河北省正定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教师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河北省正定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教师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河北省正定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教师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河北省正定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教师版).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河北省正定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教师版).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河北省正定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教师版).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河北省正定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教师版).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试题总体说明】在目前的高考备考的进度中,这是一套少有的优质模拟试卷。最大的特点如下:1、紧跟进度,注重专题总结深化,又兼顾语文的大方面的考点。对复习备考及时进行回顾与检测,以此强化知识和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因而也是2012届高三学生使用的优秀试题资料。2、本试卷,结构合理,难易适度,具有很好的信度和区分度。从命题形式上说,试题比较新颖,题型全面,不乏创新,对巩固知识、开拓思路、提升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河北省正定中学20112012学年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教师版)一、现代文阅读(9分,第小题3分)绵竹年画绵竹年画与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江苏桃花坞的年画齐名,素有“四川三宝”、“绵竹

2、三绝”之美誉,是世世代代民间画师们勤劳和智慧的结晶。绵竹年画内容丰富,类型多样。门画是绵竹传统年画的主要类型。从规格看,有大毛、二毛、三毛之分。所谓大毛,就是在整张粉笺纸上作画,大多绘秦琼、尉迟恭等武将,称武门神,将其贴于大门之上,意在御凶求安,护卫家宅。二毛,即张贴于二门的文门神,画幅稍小于前者,多系求福、求喜、求富贵的内容。贴于寝室门或灶屋门的三毛,画幅小于二毛,大多为仕女、娃娃题材,如观花美人、八宝童子等。横披是人物众多、场面宏大的横幅画卷,如迎春图百子图等。迎春图是绵竹年画横披的代表作,描绘了清朝绵竹迎春会盛况,展示了四百多个人物和丰富多彩的迎春活动,生动地再现了清代的民俗民风,被专家

3、学者称为清代的清明上河图。斗方多是讽喻性独幅小品,如老鼠嫁女三猴烫猪等。其他还有中堂(如麻姑献寿)、条屏(如三国演义)、木版拓片(都是名人字画,这是全国其他任何一种年画所没有的)等。现在随着社会发展,艺人们又创作出了一大批具有时代特色,符合现代人审美情趣的各式各样的新年画,深受人们的青睐。绵竹年画绘画性强。它既承传了唐代手工绘制的风格,又继承了宋代雕版印刷的技术。在绘制时,和中国其他年画一样,首先要刻成线版。但是,线版在绵竹年画中只起轮廓作用,最后完成全部靠手工彩绘,从不套色制作。彩绘过程,艺人们叫做“一黑二白三金黄,五颜六色穿衣裳”。经过不同艺人的手笔,年画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同一个艺人绘制不

4、同的年画也会产生不同的趣味。这正是绵竹年画的绝妙之处。绵竹年画设色单纯艳丽,强烈明快。年画艺人无拘无束地使用着尽可能艳丽的颜色:桃红、佛青、草绿、金黄大红大绿,又热闹、又刺激,充满生机与活力。但在强烈的对比中,也讲究造意与和谐。艺人们常常用少量的复色穿插在对比强烈的色彩中间,以协调画面色调。他们把多年来的配色经验,总结成了一句蕴含着深刻美学原理的口诀:“深配浅、酽(浓)配淡,深浅酽淡要相间。”他们还借助同类色彩的深浅变化,来增加画面的节奏感、立体感。绵竹年画的构图高度简练,在有限的画面上较合理地使用宾主、虚实、呼应、开合等对立统一法则,取得对称、均齐和别致的装饰意趣,构成了绵竹年画完整、饱满的

5、艺术特色。从武将文官到仕女童子,多不设或少设背景,那画面上的白纸,不是画面的割裂而是有机地联系着画中各部分,这种“取一而舍万千,明一而现千万”的大胆构想和处理,超越视觉范围,给人以自由驰骋的想象天地。最后不能不说到“填水脚”,这是绵竹年画里最具特色的画法。除夕之夜,为老板制作年画的工作都结束了,艺人趁收拾画案的片刻工夫,利用颜料碗里的金色,把剩下的颜色填在剩纸上,匆忙赶绘出几对门神,赶往夜市出售,赚点外快。在画“填水脚”时,艺人不受线条和颜色的约束,凭真功夫一气呵成,寥寥数笔;笔锋奔放雄健,神韵十足,非高手不能为之。“填水脚”以它的天真、质朴、粗犷而成为绵竹年画中的珍品,深为艺术界称道。如果有

6、机会到绵竹年画博物馆参观,那各个时期琳琅满目的年画精品一定会让你大开眼界,流连忘返。1下列对“绵竹年画的内容丰富,类型多样”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绵竹年画的内容有文臣武将、民俗民风、历史故事、讽喻小品、名人字画等。绵竹年画的类型有门画、大毛、二毛、三毛、斗方、横披、中堂、木版拓片等。被称为清代的清明上河图的迎春图场面宏大,是绵竹年画横披的代表作。年画艺人们与时俱进,在新时代又创作出了符合现代人审美情趣的各式新年画。【答案】B【解析】大毛、二毛、三毛是门画的三种规格,不属于绵竹年画的类型。【考点】此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方法提炼】B项的错误是“偷换概念”,形式上没

7、有“换”,而是把不同的概念杂糅在一起,从而出现表意错误。应对的方法一是准确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二是层次分析法。在相应的区间里分析概括语意的层次,并理解层次之间的逻辑关系,这样就能做到理解准确。2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贴于大门之上,在整张粉笺纸上描绘的秦琼、尉迟恭等武门神和画幅稍小的文门神,属于绵竹年画中的门画。绵竹年画大量单纯艳丽、强烈明快的颜色与少量的复色构成了强烈的对比,但同时又显得适意与和谐。绵竹年画一般很少设背景,画面上的白纸,有机地联系着画中各部分内容,还给人以自由驰骋的想象天地。年画艺人们技艺高超,生活清贫,在一年工作结束后,都要利用余色余纸绘制“填水脚”去赚点外快

8、。【答案】C【解析】A“文门神”贴在二门上。 B单纯艳丽、强烈明快的色彩构成强烈对比,少量的复色起协调作用,而非对比作用。 D“艺人们”“都要”有误,应是“高手”“ 凭真功夫”而为。【考点】此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飞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规律总结】解答此类题目,主要是对比法。首先在文中找到对应的句子(信息源),然后把信息源与选项逐一对比,对比点常常是看是否有添字、缺字、漏字、字词位置改变等现象。3根据原文内容,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人们张贴年画,是为了御凶求安,护卫家宅以及求福、求喜、求富贵,跟贴春联一样。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江苏桃花坞的年画,在绘制时,都要先刻成线版,然后套色制作。不同艺

9、人绘制的年画和同一个艺人绘制的不同年画风格都不相同,说明绵竹年画没有艺术标准。艺人们画的“填水脚”,如果能先勾线条,而且颜料充足,时间充裕,会显得更天真、质朴、粗犷。【答案】B【解析】A说法绝对,以偏概全。张贴年画还可以展示民风民俗民情等。C这些正是绵竹年画的艺术魅力所在。D正是因为艺人不受线条和颜色的约束,凭真功夫一气呵成,才使“填水脚”显得天真、质朴、粗犷。【考点】此题考查分析综合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考试指津】此类题目的失分率比较高,很多考生对此感到很棘手。此中原因有二:一是方法不对头、思维不严密,二是对概括命题的思路和形式不熟悉。第二点往往不被重视,所以在高考备战中应该充分重视,复习

10、效率会大大提高的。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武夷精舍记(宋)韩元吉武夷在闽粤直北,其山势雄深盘礴,自汉以来,见于祀事。闽之诸山,皆后出也。其峰之最大者,丰上而敛下,岿然若巨人之戴弁,缘隙蹬道,可望而不可登;世传避秦而仙者蜕骨在焉。溪出其下,绝壁高峻,皆数十丈,崖侧巨石林立,磊落奇秀,好事者一日不能尽,则卧小舟航溪而上,以左右顾视。至其地或平衍,景物环会,必为之停舟,曳杖徒倚而不忍去 。山故多鸟,闻人声或磔磔集崖上,散漫飞走。水流有声,草木四时敷华。道士即溪之穷,仅为一庐,以待游者之食息,往往酌酒未半,已迫曛暮,而不可留矣。山距驿道才一二里

11、许。而溪之长,复倍于驿道之远,促促而来,遽遽而归,前后踵相属也。余亦遽归之一耳。吾友朱元晦居于五天山,在武夷一舍而近,若其外圃,暇则游焉。与其门生弟子挟书而诵,取古诗三百篇及楚人之词,哦而歌之,得酒啸咏,留必数日。淳熙之十年,元晦既辞使节于江东,遂赋祠官之禄,则又曰:“吾今营其地,果尽有山中之乐矣。”盖其游益数,于其溪五折,负大石屏,规之以为精舍,取道士之庐犹半也。诛锄草茅,仅得数亩,面势清幽,奇木佳石,扶揖映带。使弟子具畚锸、集瓦竹,相率成之。元晦躬画其处,中以为堂,旁以为斋,高以为亭,密以为室。讲书肄业,琴歌酒赋,莫不在是。余闻之,恍然如寐而醒,醒而后,隐隐犹记其地之美也。且曰:“其为我记

12、之!”夫元晦,儒者也,方以学行其乡,善其徒,非若畸人隐士,遁藏山谷,服气茹芝,以慕夫道家者流也。然秦、汉以来,道之不明也久矣。吾夫子所谓“志于道”,亦何事哉?夫子,圣人也,其步与趋莫不有则;至于登泰山之巅,而诵言于舞雩之下,未尝不游,胸中盖自有地。而一时弟子(曾皙)鼓瑟铿然,“春服既成”之咏,乃独为圣人所予。古之君子息焉者,岂以是拘拘乎?元晦有以识之,试以告夫来者,相与酬醉于精舍之下,俾或自得其幔亭之风,抑又何如也?是岁八年,颍川韩元吉记。注:赋祠官之禄:宋代优待官吏,官吏脱离实际职务,可以挂名掌管某祠,享受俸禄幔亭之风:相传秦始皇有仙人武夷君,中秋节在武夷山设幔亭一座,宴请山下的乡人。4下列

13、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缘隙碴道 缘:沿着。 草木四时敷华 敷:开放。前后睦相属也 属:连接,接着。元晦躬画真处 画:描绘。【答案】D【解析】画:规划。【考点】此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B级。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BA侧卧小舟航溪而上 复倍于驿道之远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CD其为我记 试以告夫来者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而吾以捕蛇独存【答案】C【解析】介词,“替”“给”。A连词,表修饰/连词,表因果。B介词,比/介词,在中。D介词,把/介词,因为。来源:高&考%资(源#网【考点】此题考查理解文言虚

14、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层级为B级。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武夷山山势宏伟,山形奇特,历史悠久,充满神话色彩,令人流连忘返,但一日之游时间仓促,游览者往往匆匆而返。因居住地距武夷山较近,朱元晦与门徒常携书前往,颂诗经楚辞,饮酒长啸。辞官后,享受祠官的俸禄,更能常游武夷山水精舍面对溪水,背倚巨石,功能区域划分明显,道庐只有其规模的一半,朱元晦和他的弟子们在精舍学习并尽享生活乐趣。朱元晦是一介儒生,心中有“道”,虽居深山,却不行寻仙访道,炼丹吃灵芝之举,而是效仿孔子收徒讲学,逸情于山水。【答案】C【解析】此项在文中对应的句子是“规之以为精舍,取道士之庐犹半也”,所

15、以精舍规模只有道院的一半。【考点】此题考查分析综合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方法提炼】这种设误方式是对象错位、张冠李戴。在文言文中,要特别注意词语的准确含义,还要注意句式特征、词类活用及古今异义。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至其地或平衍,景物环会,必为之停舟,曳杖徙倚而不忍去。(2)而一时弟子(曾皙)鼓瑟铿然,“春服既成”之咏,乃独为圣人所予。【答案】(1)到达有的地面平坦、景物环绕、集中的地方,一定要为其而停船上岸,拄着拐杖走走停停(留恋忘返),不忍心离去。(5分) (2)因而当时有弟子(曾皙)弹奏琴瑟,铿地一声停下,咏唱 “春服既成”,竟然只有他被圣人赞同。(5分)(

16、画线处每处1分,大意各1分)武夷山位于福建省的正北部,山势宏伟幽深曲折,自汉代以来,武夷山的名字就出现在祭奠的大事中。福建的其它山峰,都是后来才见于记载的。武夷山最大的一座山峰,上大下小,高高地耸立,就象一个巨人戴着帽子,沿着缝隙中的石阶可以看见顶峰却不能攀登;世间传说逃避秦朝浊世而登进仙界的人就是在这里留下尸骨。有一道溪水从山峰下流出,悬崖尽壁高大、险峻,都在几十丈深,悬崖两侧巨石林立,宏伟壮观奇异秀丽,喜好游览的人也不能在一天中走完,于是就躺在小船上沿着溪水逆流而上,环顾两岸。到达有的地面平坦、景物环绕、集中的地方,一定要为其而停船上岸,拄着拐杖走走停停(留恋忘返),不忍离往。山中本来有很

17、多鸟,听到人的声音,有的就磔磔地怪叫栖止于山崖上,然后无拘无束地慢悠悠地飞走。水流潺潺有声,草木四季都有花开。有位羽士在溪水的尽头只造了一间房舍,来供游人吃东西休息。游人经常饮酒还没喝到一半,天气已经接近黄昏,不能再停留了。山间隔驿道只有一二里左右。然而溪流的路程比山到驿道的路程多两倍,游人急匆匆地来,又急匆匆地返回,一个接一个。我也是匆匆返回的一人。我的朋友朱元晦住在五天山,五天山在间隔武夷山不到三十里的地方,似乎是武夷山外园,有空的时候就到武夷山游玩。朱元晦和他的门生弟子带着书前来诵读,选取的是诗经和楚辞,(元晦和他的门生弟子)吟哦高歌,饮酒长啸,一定要停留数日才离开。淳熙十年,元晦辞往江

18、东使节一职,享受祠官俸禄,又说:“如今我治理此地,终于能尽享山中之乐了。”由于他游览的次数多了,就在溪水的第五个转折处,背靠巨石的地方,规划精舍,采取道庐一半大小的规模。锄往茅草,只得到将近几亩大的地方,这里环境清幽,奇木佳石,拱立于屋子的四周,互相映衬。元晦叫弟子们预备簸箕、铁锹,采集青瓦,栽种竹子,弟子们相继完成了这些工作。元晦亲身规划了精舍的布局,中间的做厅堂,旁边的做书房,高的做亭,间架多的做内室。先生讲学、门人弟子学习课业、弹琴唱歌、饮酒赋诗,没有不在这里举行的。我听到这件事,恍然像刚从睡梦中醒来,醒来后,还隐隐约约记得这个地方的美景,而且元晦对我说:“请你记述一下吧!”元晦,一介儒

19、生,当时正用他的学问在这一带讲学,教育门生弟子。不像那些奇人隐士,躲于深山,练气功,吃灵芝,仰慕道家一类的人。秦汉以来,儒家的学说得不到阐明已经很久了。孔子所说的有志于道,指的是什么呢?(也就是收徒讲学)孔子,圣人啊,他慢步或快走都有一定的道理。至于他登上泰山之顶,在舞雩台下吟诗唱歌,也没有不游历的,原来他的胸中自有广阔的天地。因而当时有弟子(曾皙)弹奏琴瑟,铿地一声停下,咏唱“春服既成”,竟然只有他被圣人所赞同。古代的君子对于游玩休息,哪里是拘拘束束的呢?元晦明白其中的道理,试着告诉来向他学习的人,并和他们一起在精舍饮酒泛论,使来人(求学者)都能享受这神仙般的山水乐趣,那又如何呢?这一年(淳

20、熙年)的八年,颍川韩元吉记。(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完成89题。送别杜审言宋之问卧病人事绝, 嗟君万里行。河桥不相送, 江树远含情。别路追孙楚,维舟吊屈平。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 【注】孙楚:西晋文学家,名重一时,但“多所凌傲,缺乡曲之誉”,年四十始参镇东军事。龙泉剑:传说在豫章丰城有紫气,识宝之人挖地四余丈,得一石函,光气非常。中有双剑,一曰龙泉,一曰太阿。8请从情与景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5分)【答案】颔联寓情于景(1分)。“河桥不相送”:与好友别离固已难堪,但作者又因病不能相送,寂寞感伤之外,又增添一种遗憾之情。(2分)“江树远含情”:想象送别情景:友人远去了,唯江

21、边垂柳,临风依依,惜别之情,无穷无尽,运用拟人手法。形象而含蓄地写出了自己与友人的深厚情谊。(2分)【考点】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解析】主要是“江树含远情”一句。此句中,意象是“江树”,其特征是脉脉含情,此情即是诗人心中之情,这样景与情就结合在一起。【能力提升】解题的思路是,诗中描写的景物及其特征(修饰语)是什么,景物传达了什么感情,怎么表达的(抒情方式),还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一般是修辞方法)。来源:高&考%资(源#网9古人评此诗“一个嗟字,自然蕴藉,写尽了作者的复杂心情”,请结合全诗进行具体分析。(6分)【答案】一个“嗟”字,直贯篇末,渲染了一种悲凉沉重的气氛。

22、一写惜别之情,因同知己离别而怅惘。二写伤怀之情,为故人不得志而感伤。用孙楚、屈原的典故,借他们的身世遭遇喻友人仕途之坎坷,寄托了作者对友人的同情和惋惜。三写对友人的抚慰与希冀,以龙泉剑终于被有识之士发现,喻友人也终将脱颖而出,再得起用。于愤懑不平中寄托了对友人的深情抚慰与热切期望。(每点2分)【考点】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解析】“嗟”并无特殊的表达技巧,其艺术效果体现在结构上,此字在首联之中,提携全篇,表达诗人感情的。所以,要从下边入手,看诗人表达了什么感情以及怎么表达的。【技巧点拨】解答这类题目,其一般的技巧有如下几点:1、要扣住所考之字与诗词中景物的关联,体会画面的

23、色彩和意蕴。2、分析该字运用了什么表现技巧,有什么表达效果。3、体味作者寓含在景中的感情,或者把握住作者的心境。(三)名篇名句默写(8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 ?传不习乎?”(论语)(2)至若春和景明, ,上下天光, 。(范仲淹岳阳楼记)(3) ,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李密陈情表)(4)连峰去天不盈尺, 。 ,砯崖转石万壑雷。(李白蜀道难)(5)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贾谊过秦论)(6)寄蜉蝣于天地, 。哀吾生之须臾, 。(苏轼赤壁赋)(7)斩木为兵, ,天下云集而响应, 。(贾谊过秦论)(8

24、)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 。(诗经)【答案】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波澜不惊,一碧万顷门衰祚薄,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却匈奴七百余里,士不敢弯弓而报怨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信誓旦旦,不思其反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紫 貂 乔 迁猎貂,主猎紫貂。紫貂,俗名大叶子,毛皮珍贵。用紫貂皮制成的裘装,得风则暖,着水不濡,点雪即消。满清王朝规定:非皇室与二品以上王公大臣不得着貂皮。据说,老辈人猎貂,为使

25、貂皮无损,在风雪天赤身裸体躺在有紫貂的山里。紫貂心善,常以体覆盖冰冻主人,使其暖,便被捉。只是,十人捉貂,常十人不得生还。来源:高&考%资(源#网三皮把脸贴在母亲的胸膛,一股凉意立即从他的脸皮传到心里,便禁不住心颤了一下,两行热泪夺眶而出。随着凉意而来的,还有母亲胸腔里那如风匣一般的呼嗒声。老中医的话在三皮耳畔响起:这病,有张貂皮暖着就好了。三皮起身去了猎人四爷家。四爷望着下了决心要去猎貂的三皮,缓缓的从身后拽出一坛陈年老酒来,起了封皮,一股浓烈的酒香立刻溢满屋子。闻着酒香,三皮身子就暖暖的了。四爷把酒递给三皮说:“喝了吧!能顶一阵子的。”三皮喝了酒,就去了红马山。四爷找到三皮时,三皮都冻僵了

26、,可僵了的三皮没有死,嘴里一口一口地呼着白气呢!一只紫貂像一张小毯子似的把三皮的胸口捂个严严实实。四爷把伏卧在三皮胸口的紫貂拾起,装进蛇皮口袋里。用雪擦了三皮的身体,又用狍皮袄裹了三皮,把三皮背了回来。三皮醒过来,看到了母亲的眼泪和贴在母亲胸口的紫貂皮。三皮说:“紫貂也疼咱母亲呢!”四爷说:“是紫貂知道你有孝心呢!”日军占领东北,各地抗联勇击日寇。一日,一抗联小分队路过,小住。三皮在四爷家里见到抗联队长不住捶腰,嘴里咝咝痛苦呻吟,一问得知,因天寒地冻腰处枪伤疼痛。三皮便对四爷说:“给我坛陈年老酒吧!”四爷含泪而起,亲自斟酒给三皮。三皮顶着风雪上了山。四爷寻上山来,远远便看见了三皮,惊奇万分,感

27、叹不已。躺在雪地上的三皮身上覆盖着一层厚厚的貂毯,从头到脚,只留下两个鼻孔出气,数不清多少只紫貂卧在三皮身上四爷热泪长叹:“仁心呢!”三皮参加了抗联。参加了抗联的三皮在一次战斗中被日军俘虏。三皮没熬得住日军的诱惑,成了汉奸。汉奸三皮领着日军找到了抗联小分队的营地,上百条铮铮不屈的汉子血洒黑土。清理抗联物品的时候,日军少佐发现了抗联队长腰间的紫貂皮,惊喜地扯下来。一看,却有四五个枪眼,可惜的哇哇直叫。三皮过来,谄笑着,吹嘘说道:“这还是我猎到的呢”少佐目露神采,寒光闪闪的战刀一指三皮:“你的,再猎一只给我。”三皮惊出了一身冷汗。望着寒光闪闪的战刀,却又不得不硬着头皮脱光了衣衫。四爷在山上发现了死

28、去多日、冻得硬邦邦、光条条的三皮。四爷来到三皮跟前,看到三皮胸口处有个碗大的洞。四爷往里面看了看,里面没有了心,早让紫貂掏吃了。 (小小说精选2011年1月20日)(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小说开始介绍“紫貂心善,常以体覆盖冰冻主人”的习性,不仅表现其灵性,与小说结尾相呼应,而且富有神秘传奇色彩。B“老中医的话在三皮耳畔响起:这病,有张貂皮暖着就好了。”这句话突出了紫貂皮的妙用,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C“紫貂也疼咱母亲呢!”、“是紫貂知道你有孝心呢!”三皮与四爷的对话,不仅映衬了三皮的“孝心”,而且为三皮的叛变投敌作了铺垫。D小说的结尾突兀诡谲,开头介绍紫貂

29、有心善的习性,这里又写它残忍的掏吃人心,不合情理,自相矛盾,是一处明显的败笔。E小说中的四爷起着见证人与线索的作用,他的“陈年老酒”也如同“紫貂”一般,给小说带来传奇的色彩。【答案】A B(A项3分, B项 2分,E项1分)【考点】此题综合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分析综合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解析】 C项“为三皮的叛变投敌作了铺垫”错,应为与后面四爷的感叹“仁心”相呼应,突出其“善心”;D项“不合情理”“自相矛盾”“败笔”错;E项“四爷”不起线索作用。(2)联系文本,回答小说为何从对“猎貂”的介绍切入?(6分)【答案】一是交代背景,为情节发展铺垫蓄势;二是借猎貂的方式和结果来塑造人物形象;三是暗

30、示小说主题,赞美忠孝节义,鞭挞变节辱行。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考点】此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解析】文中这部分内容是情节的序幕。猎貂很特殊,很多人对此不熟悉,有必要补充交代,并为情节的发展做好了准备。猎貂最惊人的是其结果,而这种结果对表现人物的言行、刻画人物形象起到了烘托作用。另外,以这样的内容为中介,形成了前后猎貂的鲜明对比。【方法提炼】这是一大类题型。序幕的内容(或者说成是情节的前奏)无论是交代背景还是景物描写、细节描写、相关事件,其思路要点是:1、与情节的关系,一般是铺垫、准备的作用;2、为刻画人物形象服务,往往起到丰富、细化人物性格的作用,

31、还可以起到衬托、烘托、侧面表现的作用;3、相对于主题的表达的意义。(3)小说形象鲜明,词约意丰,试举例赏析小说刻画人物的技巧。(6分)来源:K【答案】作者使用语言、动作、肖像、细节及环境烘托等方法来塑造人物。如“三皮把脸贴在母亲的胸膛,一股凉意立即从他的脸皮传到心里,便禁不住心颤了一下,两行热泪夺眶而出。”此处作者用“把脸贴在母亲的胸膛”的动作,“便禁不住心颤了一下”的细节描写,突显了三皮的“孝”,再如“四爷把酒递给三皮说:喝了吧!能顶一阵子的。”把对三皮的赞赏之情浓缩在简短语句中,可谓言简意赅,含蕴丰富。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考点】此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和鉴赏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

32、为E级。【解析】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接看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最后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方法提炼】考查刻画人物形象的技巧的类题的基本思路是:1、描写方法,如语言、行动、心理、神态、细节等,要特别关注细节描写;2、表现手法,看人物与人物之间是什么关系,如对比,衬托、反衬、映衬、侧面烘托等;3、景物描写,往往是烘托的作用。(4)小说主人公,有的说是“三皮”,有的说是“紫貂”,请结合文本谈谈自己的看法。(8分)【答案】参考一:三皮为小说主人公。从篇幅看,三皮是

33、作者着墨最多的人物。从情节看,三皮的三次“猎貂”就是小说的核心情节。从主题思想看,三皮最能表现“赞美忠孝节义,鞭挞变节辱行”这一主题思想。从手法看,紫貂着墨不多,只起到衬托三皮的作用。参考二:“紫貂”是主人公。从标题看,小说以“紫貂”为题,是作者着力塑造的形象。从情节看,“紫貂”贯穿小说始终,两“救”一“掏心”构成了小说的主要情节。从主题看,紫貂寄予了作者的价值倾向与感情寄托,鲜明地表达了“惩恶扬善”这一主题。从手法看,三皮着墨虽多,只是为了衬托紫貂这一正面形象。【考点】此题考查探究能力,能力层级为F级。【解析】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就以上任意一种观点或其它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

34、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观点明确,给2分;论述合理、理由充分,给6分。【方法提炼】这类题目的思路要点是:1、联系标题,标题中表明的对象一般是主要的或重要的;2、归纳文中事件,看事件是围绕谁展开的;3、抓住情节的线索,有时人物就是线索,推动小说情节发展;4、借助作者的创作意图,明确作者的感情倾向针对的是谁;5、联系文本的主题。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引得春风度玉关唐代诗人王之涣在凉州词中写道:“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一情形在1000多年后有了根本的改观。光绪五年(1879年),新任帮办甘

35、肃、新疆善后事宜的杨昌浚目睹了左宗棠在西北的所为,赋诗一首:“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左宗棠不仅是个军事家,他对于发展西北的经济也颇为关注。鉴于甘肃“地气高冷,节候暑少寒多,物产甚稀,民间无衣之苦,甚于无食”的状况,他建议广种棉田,以解决穿衣问题。他认为甘肃凡是可种罂粟的向阳肥暖之地,都适宜种棉花。于是,他不仅通令下属各地严禁种植罂粟,劝告农民广种棉花,还采购纺车织具,设立专门机构,雇请民妇来教习纺织,并刊行种棉十要及棉书,分行陕、甘两省,目的在于“拔恶卉而植嘉苗,为一举两得计也”,期望这些举措能“为甘省开万年之利”。左宗棠在西北注意修河、治路,于沿河

36、、沿路“广种榆柳”,“数年来陇中遍地修渠、治道、筑堡、栽树”。尤其是植树绿化举措颇得后人称赞,他命令“自径州以西至玉门,夹道种柳”,这些柳树“连绵数千里,绿如帷幄”,被后人艳称为“左公柳”。来源:高&考%资(源#网KS5U.COM收复新疆之际,为解决粮食供给问题,左宗棠主张开荒屯田和兴修水利。这固然出于军事目的,却也具有开发大西北的用意。他令张曜率军在哈密办屯垦、水利,垦得荒地19000余亩,获粮数千石。他还善于因地制宜,依据新疆许多地方“可渔可牧,不必垦田种粟亦可足民”的特点,认为“西北之利,畜牧为大;而牧利又以羊为长,其毛可织,其皮可裘,肉可为粮,小民日用所必需用也,何必耕桑然后致富?长民

37、者因其所利而利之,则讲求牧务,多发羊种宜矣。”这些主张对他后来率军收复新疆极为有利。把近代机器生产引入西北,更是左宗棠的一大功绩。同治七年(1868 年),左宗棠在参与镇压捻军后抵西安,他为解决所部使用的军火从上海等地采办价值甚昂的问题,决定在西安设立机器局。同治十一年,左宗棠进住陕甘总督任所,他将西安机器局的机器搬至兰州,创办了兰州机器局,以精通西洋枪炮制作的记名提督赖长为该局总办,并从福建、浙江、广东等地抽调了技术工人,主要生产枪、炮、子弹、炮弹。兰州机器局的设立,既有镇压回民起义的用意,更有收复新疆之图,因为在该局创办前一年,俄国已派兵占据伊犁,左宗棠便在筹画收回伊犁时提出“精求枪炮”的

38、主张。很明显,他在兰州设局是为了实现这一主张。光绪三年(1877年),赖长在兰州机器局内试制了一台织呢机,用甘肃所产羊毛织成一块绒布,呈送给左宗棠验看,受到了左宗棠的称赞。于是,左宗棠打算从国外购买全套织呢机,他写信并附赖长所绘织机图给在上海的采办委员胡光墉,以甘肃羊毛、驼绒均易购取,煤也易得,只要有机器便省工力等由请他从德国访购织呢机器。直到光绪五年,织呢机器才全部运至兰州。织呢局正式开工,中国第一家纺织工厂在西北诞生,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创办兰州织呢局被左宗棠视为“气象更新”之举,高兴之余,他还费尽苦心就地取原料,想以成本低廉来抵制洋呢进口。但是,兰州织呢局的生产并不像他预期的那样理想,

39、所织成的呢绒品质很坏,几乎不能出售,品质上和价格上都比不上外国呢绒,即便把产品运到各通商口岸,也比从欧美输入呢绒要贵多了,再加上局中被安置了大批“干领薪俸”的冗员,兰州织呢局在创办后仅4年就被迫停办。左宗棠经营近代民用企业的这次尝试未能成功,但他勇于在风气未开的情况下把机器生产率先引入西北,已是一个创举。 (摘编自孙占元左宗棠评传)(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左宗棠设立兰州机器局,有对内和对外两个意图,但“精求枪炮”的主张表明他更重视以武力收回被俄国军队占领的伊犁。左宗棠主张开荒屯田和兴修水利,还主张在新疆许多地方不必只是强调“耕桑然后致富”,还应该“讲求牧务,

40、多发羊种”。鉴于甘肃的气候特点,左宗棠建议首先解决穿衣问题,并通令下属各地禁植罂粟而改种棉花,最终收到一举两得之效。赖长用试制的织绒机织成了一块绒布不仅受到左宗棠的称赞,还促使左宗棠委托胡光墉最终从国外购回了全套织呢机。生产的呢绒品质不好,价格上比不上外国呢绒,再加上局中大批冗员消极怠工,兰州织呢局在创办后仅4年就被迫停办。【答案】AB答A给3分,答B给2分,答E给1分,答C、D不给分。【考点】此题综合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分析综合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解析】E项的欠缺是归纳的原因不全面,对应的信息源在文章的最后一段。C项的错误是把未然说成已然,对应的信息源在文章的第二段。D项的错误是强拉关系

41、,左宗棠购机与赖长的绒布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2)左宗棠“发展西北的经济”有哪些显著的具体成效?请简要概括。(6分)【答案】植树绿化而有连绵千里的“左公柳”; 在哈密垦得荒地19000余亩,获粮数千石;创办了中国第一家纺织工厂。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考点】此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解析】要注意审题,对象是“西北”,要点是“具体成效”,所筛选的信息必须是变成了现实的效益,而且还要答出内容。此题对应的答题区间是文章的第三、四、五段。【误区警示】解题时应该注意两点:一是认真审题,二是合理划定答题区间,第二段的内容不符合“具体成效”这一要求。否则就会出现画蛇添足的错误

42、。(3)结合全文来看,第一段引用杨昌浚的诗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答案】结构上照应文章标题,为后面具体写左宗棠为西北发展做出诸多贡献做铺垫,并富有文采,能引人入胜;内容上与王之涣的诗在意境与感情上形成对比,生动而概括的表现和赞扬了左宗棠在西北的功绩。每答出一点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考点】此题考查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解析】这是一道考查作用类的题目,其基本思路关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结构上有两点:向上照应题目,使题目有了着落,并且不让人费解;向下引出传主,为介绍传主做好了准备。内容上引出并突出了左宗棠的多方面事例和功绩。(4)左宗棠在发展西北经济

43、时,善于开发和利用自然环境,勇于在风气未开的情况下率先引入先进生产技术。在“善于”和“勇于”中你更认同哪种品质?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启示。(8分)也应勇于尝试、大胆创新,超越前人,谋求经济的稳步发展。【考点】此题考查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的能力。能力层级为F级。【解析】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就以上任意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 观点明确,论述合理、理由充分。【方法提炼】此类题目的思路要点和答题模式是:1、明确观点;2、提取信息源(事件及具体表现);3、联系社会现实和生活实际具体分析(紧扣观点,不枝不蔓)。五、语言文字运用(18分)1

44、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新闻报道的生命,一是真实,二是及时。这就要求新闻从业人员随时深入生活,如果事情已成明日黄花,再作报道往往就失去了新闻的意义。B赵本山、宋丹丹均在近日宣布“不再上春晚”,这对于喜欢“山丹丹组合”的观众来说,明年春晚将不能再看到他俩神气活现的表演了。C他不习惯跟人在这类问题上争论,况且这些意思并不是他独创的见解,教别人听了会嘲讽哼,只会拾人牙慧!D西凤酒以弘扬中国酒文化为己任,在包装设计上把现代艺术与历史积淀相互结合,可谓珠联璧合,整个装饰艺术效果更加完美。【答案】B【考点】此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成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解析】B项B项“

45、神气活现”:形容突出地表现得意而又傲慢的样子。用在这里不合语境。A项,“明日黄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C项,拾人牙慧:拾取人家的只言片语当做自己的话。D项“珠联璧合”:珍珠串在一起,美玉合在一起,比喻美好的事物凑在一起。1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3分)()A在以“高中阶段要不要文理分科”为主题的辩论赛中,正反双方的表现可谓半斤八两,势均力敌,所以格外精彩。B王宝强在电影天下无贼中成功地扮演了胸无城府、朴实憨厚的傻根这一角色。C西方媒体惯以“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的报道理念,大量刊登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负面新闻。他们对此

46、还振振有词:坏事件就是好消息。想以此堵住广大发展中国家对他们的指责。D林清玄于 1953年出生于中国台湾高雄市,17岁开始发表作品,20岁出版第一本书莲花开落,之后便一发而不可收,冷月钟笛温一壶月光下的酒白雪少年等文集接连问世。【答案】A 【考点】此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成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解析】A褒贬误用,“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多含贬义)。B“胸无城府”指为人坦率,符合语境;C振振有词: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D一发而不可收:事情一经发生,就发展得十分顺利和迅速,既而保持不断发展的状态。15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史铁生

47、的离去令人痛惜,作家张炜在接受周末记者采访时说:“ 。” 我不能不去想象他的劳作,他是怎样写出这一个个字的。 他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坚韧顽强的生命力,不断地将思与诗投掷到这个异常喧嚣的世界上。 我知道这是他把全部生命凝聚成一道强光,照射到无边的夜色深处。 我不知道还有谁像他一样,在这样的情与境下凝神打量或闭目冥思,燃烧自己。 铁生是这个时代难以消逝的声音。 而后他出版的每一篇文字,只要读到,都让我获得一次次特别的感动。ABCD16以下是某位同学写给某高校的自荐信的正文部分,其在语体风格、用词、语言得体等方面均有不当之处,请找出并改正。(4分)我学习刻苦,考过好几次学年第一。此外,我爱好广泛,在文学

48、、体育方面均有建树,曾获市“五四”征文大赛一等奖,并曾代表班级参加校运动会,取得过400米第九名的骄人成绩。希望贵校能慧眼识金,如有幸能到贵校就读,我将加倍努力,争取成为贵校的优秀学子。将_改为_;将_改为_;将_改为_;将_改为_。【答案】我学习刻苦,多次荣登学年榜首在文学、体育方面均有突出表现并曾代表班级参加校运动会,取得过400米第九名的成绩希望贵校能给我一个机会【考点】此题考查语言得体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解析】口语化词语改为书面用语;“建树”词义太重,用词不当;“骄人”与第九名的成绩不相称,且不得体;自称“金”,用语不得体。17仔细阅读下面的漫画和相关文字,按要求做题(5分)据长

49、江日报报道,今年1月23日、24日两天,同济大学、华东师大等六所上海高校自主招生测试密集举行,考生人数逾万。其中4所高校要么是理科生不考语文,要么是全部考生只考数学和英语两科。这一“学科歧视”现象引起众多考生、教师的关注。808%的人确认我们当前存在汉语应用能力危机,711%受访者建议将语文课列为大学必修课。(1)为该漫画拟一个题目,6个字以内。(2分) (2)你对漫画内容或有关报道有什么看法,写一则短评,50字以内。(3分) 【答案】(1)示例:瘸腿综合症 语文偏瘫症 畸形发育 学科歧视 歧视母语 汉语的危机 救救语文 捍卫语文等。 (2)示例: 漫画运用夸张和对比手法,讽刺学科歧视的现象;

50、长期下去将导致学生语文素养和人文素质下降,对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也会产生负面影响;所以必须捍卫语文。【考点】此题考查语言运用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解析】解题时一定要把文字材料和漫画结合起来。这样就可以发现两者的共同点,是歧视语文,而不在于英语。六、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父子俩驾着一艘小船行驶在水面上,突然风浪大作,小船就像海面上的一片树叶,眼看就要翻了,儿子惊慌失措,这时父亲发话了:快往船舱里灌水。当船舱里的水位达到一定程度时,奇迹出现了,小船不再摇晃。某农村妇女在丈夫去世后独自拉扯着几个年幼的子女。她吃不饱,穿不暖,睡不好,还必须超负荷地干活,虽然人很老

51、相,但身体健康。她没有时间生病,也不能生病。而正是这种负荷让她坚定而健康地生活着。行船如此,生命也如此,负重的生命或许更有韧性,更为健康。适当地给自己的生命负点重,这样或许活得更有意义!要求:文体自选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写作指导】1、 材料分析:前两段各写一例,它们的共同点是“负重”,为后面做好了铺垫。第三段揭示了这些材料的寓意和主旨,是命题意图的集中表现,因此,这是考生立意的最佳切入点。如果单独从前面两例中一例出发来立意,虽然不是错误,但思路狭窄,不利于构思、选材、行文。2、 立意分析:关键点是把“重”字的内涵挖掘出来。比如,“重”的比喻义梦想、追求、责任、工作、事业等等。再从不同的角度挖掘其一就是合乎要求的立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