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章测评A(基础过关卷)(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Cl35.5Na23S32Fe56Cu64Zn65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科研成果不是由我国发明或创造的是()A.世界上第一个由人工合成的、具有生理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B.黑火药和造纸C.发现元素周期律D.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的酵母丙氨酸转运核糖核酸解析:本题考查同学们对化学史的记忆,属于常识性知识。发现元素周期律的是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答案:C2.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在16 g O2中含有NA个
2、氧原子B.标准状况下,22.4 L空气含有NA个单质分子C.分子数为NA的CO、N2混合气体的体积约为22.4 L,质量为28 gD.含NA个Na+的Na2O溶解于1 L水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解析:本题考查了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16 g O2的物质的量为0.5 mol,则含有氧原子1 mol,A选项正确;空气是混合物,主要含有氮气和氧气,此外还有二氧化碳等,单质的物质的量小于NA,B选项错误;CO、N2的摩尔质量均为28 gmol-1,故1 mol混合气体的质量为28 g,但气体的体积不一定是22.4 L,因为温度和压强未知,C选项错误;D项若溶于水中得1 L溶液,则钠
3、离子的浓度为1 molL-1,D选项错误。答案:A3.关于钠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钠,银白色,质软,熔点相对较低,密度比水小B.大量的钠着火时可以用沙子扑灭,少量的钠应保存在煤油中C.金属钠在空气中长期放置,最终变为碳酸钠D.氧化钠和过氧化钠都是白色固体,都是碱性氧化物解析:根据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可以判断A选项是正确的;钠着火时可以用沙子灭火,不能用水或CO2灭火器,在实验室中少量的钠保存在煤油中,以隔绝空气,故B选项是正确的;钠在空气中长时间放置时,发生NaNa2ONaOHNa2CO3等一系列变化,最终生成Na2CO3,故C选项正确;Na2O是白色固体,属于碱性氧化物,而
4、Na2O2是淡黄色固体,不属于碱性氧化物,故D选项是错误的。答案:D4.下列关于新制氯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呈黄绿色,说明氯水中有Cl2B.加入Na2CO3溶液产生气体,说明氯水有酸性C.加入红色纸条,红纸条退色,说明氯水有漂白性D.滴入石蕊溶液,溶液变为红色并保持不变,说明氯水有酸性解析:氯水既有酸性又有漂白性。石蕊溶液遇酸显红色,遇漂白剂退色。向氯水中滴入石蕊溶液,溶液先变红后退色。综上所述,D项错误。答案:D5.当不慎有大量Cl2扩散到周围空间时,处在该环境中的人可以用浸有一定浓度某种物质的水溶液的毛巾捂住鼻子,以防中毒,该物质最适宜采用的是()A.NaOHB.NaClC.NaHCO
5、3D.NH3H2O解析:选择合适的物质时必须同时满足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能够吸收氯气;二是本身无毒无腐蚀性,对人体无害;三是吸收氯气时生成的产物也应对人体无害。NaOH有强腐蚀性,NH3H2O对人有很强的刺激作用,NaCl不能与Cl2反应,NaHCO3无腐蚀性,吸收Cl2能力强且快。答案:C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的氧化钠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有红色粉末产生过氧化钠可在防毒面具中作供氧剂铁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棕色的FeCl3钠、氢气在氯气中燃烧都能产生白烟A.B.C.D.解析:钠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的过氧化钠而不是白色的氧化钠;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先与水反应生成NaO
6、H和H2,再与CuSO4发生复分解反应,不能置换出盐中的金属;Na2O2能与CO2和H2O反应生成O2,故可在缺氧环境中作供氧剂;氯气非常活泼,它与具有可变化合价的金属如铁反应时,生成高价态的金属氯化物FeCl3;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固态NaCl,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气态HCl,一个是白烟,一个是白雾,二者现象不同。答案:C7.等质量的CH4和NH3相比较,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二者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716B.二者的原子个数之比为1716C.二者的氢原子个数之比为1712D.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体积之比为1716解析:等质量时,分子个数之比与摩尔质量成反比,为1716,A正确;B项和C项,1个
7、CH4中含有5个原子,其中包括4个H,1个NH3中含4个原子,其中包括3个H,原子个数之比为517416;氢原子个数之比为417316,B错误,C正确;由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可知,体积之比等于分子个数之比,D正确。答案:B8.制取氯水时,下列制备方法最合理的是()解析:因为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所以在将氯气通入水以后,必须再将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这样多余的氯气就会被吸收,从而不会造成大气污染。答案:D9.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烧碱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过氧化钠,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中有晶体析出,Na+数目不变B.溶液中有气体逸出,Na+数目增加C.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8、D.溶液中Na+数目减少,溶质质量分数未变解析:由于Na2O2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饱和溶液中水减少,溶质减少,但溶解度不变,仍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浓度不会变化。答案:D10.关于0.1 molL-1 H2SO4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1 L该溶液中含有H2SO4的质量为9.8 gB.0.5 L该溶液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 molL-1C.从1 L该溶液中取出100 mL,则取出溶液中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1 molL-1D.取该溶液10 mL,加水稀释至100 mL后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1 molL-1解析:由m=cVM=0.1
9、molL-11 L98 gmol-1=9.8 g知,A项正确;由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溶液的体积无关,所以无论多少体积的0.1 molL-1H2SO4溶液中,c(H+)=0.2 molL-1,c(H2SO4)=0.1 molL-1,故B项正确,C项错误;由于溶液由10 mL加水稀释至100 mL,溶液的体积扩大了10倍,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变为原来的,故D项正确。答案:C11.要使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2SO4溶液和Al2(SO4)3溶液中所含S的数目相同,则所取两溶液的体积比是()A.13B.31C.32D.23解析:设两溶液的体积分别为a L和b L,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都为c,要使所
10、含S数目相同,则ca1=cb3,所以ab=31。答案:B12.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处处充满化学,下列有关生活中的现象叙述不正确的是()A.夏日的夜晚,寂静的山野往往有星星点点的“鬼火”出现,这是由于磷化氢的自燃B.用食醋可以除去暖水瓶内附着的水垢C.明朝时期的炭画至今仍栩栩如生,画上的人物风貌犹存,是因为碳的性质稳定D.发面时为了使做出的馒头松软可口往往使用纯碱,纯碱属于碱解析:“鬼火”是由于夏天温度高而磷化氢的着火点低发生自燃而引起的,A正确;水垢的主要成分之一是碳酸钙,食醋中含有醋酸,可以与之发生复分解反应而除去,B正确;碳的化学性质稳定,C正确;纯碱的成分是碳酸钠(Na2CO
11、3),属于盐,D错误。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2分)13.(12分)下边图示中,A为一种常见的单质,B、C、D、E是含有A元素的常见化合物。已知A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固体(部分产物已略去)。请填写下列空白:(1)写出化学式:A、B、C、D。(2)以上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有(填写编号)。(3)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AC;BD。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点是找突破口,本题突破口是“A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固体”,可知A是Na,根据图示反应关系即可推出B、C、D、E。答案:(1)NaNa2O2NaOHNa2CO3(2)(3)2Na+2H2O2NaOH+H22Na2O2+2CO22N
12、a2CO3+O214.(12分)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把氯气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请你解释其中的原因:。某化学兴趣小组计划用氯气和氢氧化钠制取简易消毒液。(1)其反应原理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实验室配制好4.0 molL-1的NaOH溶液,这种溶液 L才能与2.24 L氯气(标准状况)恰好完全反应。解析: (2)n(Cl2)=0.1 mol由Cl2+2NaOHNaCl+NaClO+H2O知n(NaOH)=2n(Cl2)=20.1 mol=0.2 molV(NaOH溶液)=0.05 L答案:溶液先
13、变为红色,然后退色Cl2溶于水生成少量HCl和HClO,使溶液呈酸性,紫色石蕊溶液遇酸变为红色,生成的HClO具有漂白性,可使石蕊退色 (1)Cl2+2NaOHNaCl+NaClO+H2O(2)0.0515.(14分)某课外活动小组为了研究“干燥的CO2不能与Na2O2反应”和“CO2在有水存在时才能与Na2O2反应”,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1)如图装置,在干燥管中装入Na2O2后,打开活塞加入稀硫酸,生成CO2。打开K1,关闭K2,加热铜丝,目的是,X是。实验观察到铜丝未变化,则得出结论。(2)若打开K2,关闭K1,出现现象,可证明有水时CO2与Na2O2反应产生了O2。(3)根据以上的实验
14、结论,写出生成CO2、O2及O2与Cu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解析:(1)反应产生CO2,通过干燥剂后,没有水,铜丝未变化,说明无水存在时,CO2与Na2O2不会产生O2。X为浓硫酸,操作的目的是干燥CO2,防止水蒸气影响实验结果。(2)若出现铜丝由红色变黑色,证明有O2产生,O2与Cu反应生成黑色CuO,可证明有水时才能使CO2与Na2O2反应。(3)根据反应情况,发生的反应有:Na2CO3+H2SO4Na2SO4+CO2+H2O,2CO2+2Na2O22Na2CO3+O2,2Cu+O22CuO。答案:(1)防止水蒸气进入干燥的Na2O2中,影响实验结果浓硫酸无水时CO2与Na2O2不发生反应(
15、2)红色铜丝变黑色(3)Na2CO3+H2SO4Na2SO4+CO2+H2O,2CO2+2Na2O22Na2CO3+O2,2Cu+O22CuO16.(14分)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相同质量的SO2气体和SO3气体,其分子数之比为,氧原子数之比为,相同条件下(同温同压)的体积之比为,密度之比为。(2)用2.4 molL-1的H2SO4溶液配制100 mL浓度为0.2 molL-1的稀硫酸,需量取2.4 molL-1的H2SO4溶液的体积是 mL。(3)试分析下列操作对所配溶液的浓度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使所配溶液浓度;定容时俯视刻度线,使所配溶液浓
16、度;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滴加蒸馏水,使所配溶液浓度。解析:(1)设SO2与SO3均为1 g,则n(SO2)= mol,n(SO3)= mol,则SO2中n(O)=2n(SO2)= mol,SO3中n(O)= mol,故分子数之比为=54,氧原子数之比为=56。据阿伏加德罗定律: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即V(SO2)V(SO3)=54,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即(SO2)(SO3)=6480=45。(2)根据稀释前后H2SO4的物质的量不变可知:2.4 molL-1V=0.100 L0.2 molL-1,V=0.008 3 L,故需要量取2.4 molL-1的H2SO4溶液的体积是8.3 mL。(3)误差分析根据公式c=进行分析,若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则n减小,V不变,c偏低;若定容时俯视,则使所加溶液体积变小,n不变,V减小,c偏高;若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蒸馏水,则会使V变大,由于n不变,则c偏低。答案:(1)54565445(2)8.3(3)偏低偏高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