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新同步人教版必修2阶段综合测评2 (第3、4单元)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91222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新同步人教版必修2阶段综合测评2 (第3、4单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新同步人教版必修2阶段综合测评2 (第3、4单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新同步人教版必修2阶段综合测评2 (第3、4单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新同步人教版必修2阶段综合测评2 (第3、4单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新同步人教版必修2阶段综合测评2 (第3、4单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新同步人教版必修2阶段综合测评2 (第3、4单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新同步人教版必修2阶段综合测评2 (第3、4单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新同步人教版必修2阶段综合测评2 (第3、4单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新同步人教版必修2阶段综合测评2 (第3、4单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新同步人教版必修2阶段综合测评2 (第3、4单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新同步人教版必修2阶段综合测评2 (第3、4单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新同步人教版必修2阶段综合测评2 (第3、4单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新同步人教版必修2阶段综合测评2 (第3、4单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新同步人教版必修2阶段综合测评2 (第3、4单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阶段综合测评(二)(第三、四单元)(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上海川沙县志记载:“晚清自洋纱盛行,而轧花、弹花、纺纱等事,弃焉若忘。幼弱女子,亦无有习之者。”由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A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完全解体B上海一带经济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改变C洋货入侵挤压了民族工业发展D中国人民抵制西方工业文明的传播B从“自洋纱盛行幼弱女子,亦无有习之者”可知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发生变化,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故B项正确。2闽海关十年报告(18921901年)载:“福州周围农村生产很多马铃薯,运往香港和新加坡售卖。”这种现象

2、说明()A马铃薯在清朝末年传入福州地区B福州的农业生产与世界市场联系紧密C福州成为中国农业的最发达地区D清政府支持福州地区的农业产品出口BA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故排除;福州生产的马铃薯运往被英国占领的香港和新加坡售卖,这说明福州的农业生产与世界市场联系紧密,故选B项;材料没有体现福州与其他地区的比较,故C项错误;D项与史实不符,故排除。3叶圣陶先生于1932年编的开明国语课本有这样一课,本课内容反映了()第141课一个老婆婆我们村里有一个老婆婆,年纪七十多了,她天天纺棉,每天纺成几两棉纱。她很少停手的时候。到了晚上,我们还听见她那纺车摇动的声音。有一回,她对我们说:“我年轻的时候,纺纱织布,利息

3、倒不少。到了现在,厂里出的纱和布,又细又好,价钱又便宜。还有外国运来的纱和布,大乡小镇都有得卖。我的利息就远不如从前了。”她一边说,一边仍旧摇动她的纺车。A工业革命对中国农村的影响B鸦片战争对中国农村的影响C辛亥革命对中国农村的影响D机器生产对中国农村的影响D注意时间“1932年”及内容“到了现在,厂里出的纱和布还有外国运来的纱和布”,由此可以判断是机器生产对中国农村经济和生活的影响。4开平煤矿在甲午战争前每天产煤不过七八百吨,1894年每日产量已超过一千吨,而1898年的年产量增至七十三万吨,大大超过了战前水平,其他洋务企业类似此情况者尚多。由此可见()A甲午战争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中

4、国已经赶上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浪潮C洋务企业在甲午战争后仍然持续发展D清政府被迫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C从材料信息来看,甲午战争后,开平煤矿等洋务企业的产量并未减少,反而有较大增加,这说明洋务企业在甲午战争后仍然持续发展,故选C项。开平煤矿属于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故排除A项。甲午战争前后,西方列强正在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故排除B项。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而题干涉及的是洋务企业,故排除D项。5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使“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尽占”,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一千三百多万两(白银),美国旗昌行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兼并。材料表

5、明上海轮船招商局成立与运行所起的作用是()A极大增强了中国的海军力量B促进了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C改变了驿站马匹的通讯方式D抵制了列强的一些经济侵略DA、B、C三项在材料中都未提及,故排除;材料中提到轮船招商局创办后发展迅速,美国旗昌行被轮船招商局兼并,说明其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故D项正确。6洋务派代表人物李鸿章曾指出:“我中华智巧聪明,岂出西人之下?果有精熟西文者转相传习,一切轮船火器等巧技,当可由渐通晓,于中国自强之道似有裨助。”由此采取的行动是()A创办近代军事工业B创办新式学堂C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D建设近代海军B由关键信息“果有精熟西文者转相传习”分析,应是创办新式学堂,故

6、B项正确;A项不符合题意;创办民用工业以求富是洋务运动后期的主要活动,故排除C项;洋务派筹划海防是因近代西方侵略都来自海上,D项是洋务运动的内容,但不符合题意。7“陈启源壬申岁(1872年)返粤,在简村乡创设缫丝厂,名曰继昌隆,容女工六七百人。”这则材料反映了当时()A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B民族工业兴起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D清政府设置工厂B注意抓住题干中的两个主要信息,一是人物陈启源,二是时间1872年。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民族工业的兴起,故B项正确。8(2019全国卷)19世纪六七十年代,外国人将自己的名字租借给中国人经办新式企业的做法,在通商口岸较为盛行。这一做法()A导致民间设厂

7、高潮局面的出现B有利于中国新的社会阶层发展C加剧了外国资本对中国的输入D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入超局面B在近代中国,外国列强享有一定特权,而清政府对国人及企业实行高压政策,因此一些中国人及企业常常使用外国人名字以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这有利于中国新的社会阶层发展,即有利于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故B项正确;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间设厂没有出现高潮局面,故A项错误;中国人及企业使用外国人名字是为维护自身利益,与外国资本对中国的输入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中的做法虽然可以减少进口,但不足以扭转中国对外贸易入超局面,故D项错误。91896年,清政府下令“多以广开矿产为方今济急要图,当通谕各省将军、督抚,体察各

8、省情形,酌度办法具奏”。这一谕令反映出当时清政府()A思想保守,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B出卖矿产资源,维护列强在华利益C应对时局,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D强化中央集权,加强对地方的控制C由材料中“1896年”“济急要图”等信息可知,这反映了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后,为了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故选C项。10民国初年,中国民族工业有了进一步发展。以天津为例,在工商部注册、资产达万元以上的企业有数十家。出现上述状况的政治前提是()A华侨竞相回国投资办厂B列强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C各类实业团体广泛建立D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民国初年”指的是19121919年,这一时期我国

9、民族工业出现了一个短暂的春天。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A、C、D三项是内因,B项是外因。其中,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扫除了部分政治障碍,因此政治前提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故选D项。11下表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中国轮船统计年份船只吨位其中千吨以上轮船船只吨位19281 352290 791117213 48219302 792415 447138247 96919323 456577 257178342 21119353 895675 173208461 812A.全面抗战运输物资的需要B帝国主义放松对华经济侵略C“国民经济建设运

10、动”的推动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C19271936年,南京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商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使得民族工业迎来了又一次发展高峰,故C项正确。121945年抗战胜利后,出现了“胜利爆竹一响,工厂陆续关门”的景象,人们是“想中央,盼中央,中央来了更遭殃”。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美国资本的入侵 B民族资本经营不善C官僚资本的压榨 D资本家不支持政府C从材料中“工厂陆续关门”“中央来了更遭殃”等信息并结合抗战胜利后的状况可知是官僚资本的压榨。13下图生动地展现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历程。对图中现象理解正确的有()民族工业发展示意图“肥料不足”是指中国

11、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先天性的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阳光灿烂”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冰雹无情”是指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受到官僚资本的挤压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道路曲折根源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A B C DD“肥料不足”说明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先天不足”,故正确;19121919年,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据此可知正确;“冰雹无情”处于20世纪40年代的后期,官僚资本主义进行经济垄断挤压民族资本主义,故正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根源,故正确。14城镇人口数量的变化

12、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状况。与下图现象直接相关的是()新中国初期城镇总人口的变化A“一五”计划实施B“大跃进”运动开展C人民公社化运动掀起D工业化基本实现A“一五”计划实施于19531957年,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城镇人口迅速增加,故A项正确;“大跃进”运动开展于1958年,时间上与图示不符,故B项错误;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在“大跃进”运动之后,时间上与图示不符,故C项错误;“一五”计划的完成只是奠定了我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工业化并未实现,故D项错误。15阅读下面表格,从中得到的信息不包括()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比例的比较项目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私有制经济国民收入92.9%7.1%工业

13、总产值100%0商品零售额95.8%4.2%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彻底改变B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C国民经济恢复的任务刚刚完成D社会主义建设在我国全面展开C注意题干中的条件限制“不包括”及表格的时间“1956年”,国民经济恢复的任务完成是在1952年,故C项符合题目要求。A、B、D三项都与表格中数据所反映的信息相符,不符合题目要求,排除。16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社论写道:“这又一次生动地证明,人有多大的胆,地有多大的产,解放了的人民可以创造出史无前例的奇迹来”对这段社论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B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C带有主观臆断性D重视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D题干材料

14、“人有多大的胆,地有多大的产”体现出在经济建设中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带有主观臆断性。17中共中央在一份报告中指出:“明年一方面必须努力增加消费品的生产,另一方面必须尽力压缩城市购买力,争取社会购买力同商品供应保持平衡,使我们逐步掌握主动。”此举表明中央力图()A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B调整国民经济C确立公有制主体地位 D深化经济改革B材料中“努力增加消费品的生产”“尽力压缩城市购买力,争取社会购买力同商品供应保持平衡”等信息反映出当时我国物资十分匮乏,中央力图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结合所学知识可联系到1960年中共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故B项正确。18

15、下表为“文化大革命”期间部分年份工农业总产值变化的情况。这些数据表明()年份19661967196719681972197319741975比上年增长9.6%4.2%9.2%11.9%“文化大革命”初期,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当“文化大革命”走上正轨后,经济开始出现回升“文化大革命”时政治动乱,仍促进了经济发展在周恩来、邓小平主持工作期间,被破坏的经济得到回升A BC DD“文化大革命”扩展到经济领域后,严重破坏了经济,在周恩来、邓小平主持工作期间,经济迅速回升。说法不正确,只有符合史实,故选D项。19下图是新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变化示意图,其中导致时期现象的因素是()新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示意图A合理

16、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B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确立C生产资料所有制的调整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C观察图片的曲线和时间,可知是19531956年,这时曲线有一个峰点,表明国民生产总值迅速增长。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此时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基本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因而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故C项正确。20下面是我国某地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图,图中的城乡差距扩大是因为()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D经济特区的广泛建立C观察图片信息可知,1985年以后城乡差距才开始扩大,原因在于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城市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故

17、选C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在21世纪初,故排除A项;B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促进农业的发展,与题意不符;材料并未体现经济特区的信息,故排除D项。 21下表是我国人口流动统计表,表中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年份流动农民工总数19851990年2 118万19922000年12 900万2008年14 041万A.农村人多地少引起 B国有企业改革的需要C农村自然灾害的影响 D改革开放深入发展D根据表格可知,19922000年和2008年流动农民工总数逐年大幅度的增加,只能是因为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特别是城市里大批私人企业的涌现,大量农民进入城市打工,故选D项。22下图为“市场”一词在历

18、届中共三中全会报告中出现的频率统计。其中1993年在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出现频率高的直接原因是()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C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基本确立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B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23下图反映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甲线段”所示时期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得益的经济理论是()A社会主义的高度计划经济B自负盈亏的分配管理制度C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D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形势观C由图片信息可知,甲段是在19901995年间

19、,国内生产总值大幅度提高。该时期的重大事件主要是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邓小平“南方谈话”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提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理论,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故C项正确。24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提出对外开放的沿海、沿边、沿江、沿路的“四沿战略”。其中“沿江”战略的目标是推动长江流域的全面开放,以贯通东西,辐射南北。为此采取的重大措施是()A开放港口城市 B开辟经济开放区C浦东的开发开放 D开放长江三角洲地区C解答本题要注意时间“20世纪90年代”,浦东的开发和开放是在20世纪90年代,故选C项。25对

20、19821995年中国移民国外人数,分析正确的是()年份全国北京上海广东福建198256 93012 5655 4572 9509971990234 80070 10054 90016 40032 5001995236 80021 70036 0007 20066 200A.20世纪90年代以前移民剧增是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B北上广移民国外人数增多是由于经济特区的设立C20世纪90年代以后主要省区移民国外的人数呈下降趋势D全国移民国外人数变化反映了改革开放不断深化D21世纪初,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故A项错误;北京、上海并不是经济特区,故B项错误;根据表格中全国移民人数可知,20世纪90

21、年代以后福建省移民国外的人数仍呈上升趋势,故C项错误;1978年以后,中国开始改革开放,20世纪90年代以前移民人数在增多,说明了改革开放促进了人口流动,而19901995年间,移民数量又大量减少,说明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发展,这种变化体现了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8分,第27题12分,第28题20分,共50分)26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近代早期部分民族工业简表。(见下表)时间地点创办者企业名称1866年上海方举赞、孙英德发昌机器厂1872年广东陈启沅继昌隆缫丝厂1878年天津朱其昂贻来牟机器磨坊材

22、料二见下图。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产品销售示意图材料三见下图。(1)根据材料一,分析中国近代早期民族工业的分布特点。(2分)(2)材料二中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经营状况如何?这一时期该公司发展的有利条件是什么?(10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举步维艰的原因。(6分)解析本题考查对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特点及其艰难原因的领悟、理解。 第(1)问,根据材料一分布的省份来判断区域即可。 第(2)问,结合材料二图示中产品销售的变化来概括。第(3)问,从中外等方面分析原因。答案(1)分布特点:沿海地区。(2)状况:迅速发展(或短暂的春天或黄金时期)。条件:辛亥革命(或民国政府)为民族

23、工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形成了对中国有利的国际环境;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3)原因: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受到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三座大山的压迫);在夹缝中求生存,发展缓慢;民族资本主义的先天不足,后天畸形。27历史的前进是一个逐步演变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地上的,一代一代地下去,不太会有变动。费孝通乡土中国材料二一闻有人招雇女工,遂勃然以兴,全家相庆,举国若狂,利之所

24、在,人争趋之无论小家碧玉,半老徐娘,均各有鼓舞踊跃之心,说项钻求,唯恐不能入选。申报1888年4月材料三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期,即使在据说是受“外国资本主义侵入”之害最深的纺织工业方面,61%的国产棉布仍是手工织成的。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现象存在的社会原因。并分析这种现象对中国新经济因素发展的影响。(6分)(2)从近代经济结构变动的角度,分析材料二中出现妇女打工热潮的背景。(4分)(3)材料三中纺织业的发展状况体现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什么特点?(2分)解析第(1)问,从中国传统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的特点方面分析其原因,其影响从对生产力的发展角度分析概括。第(2)问,

25、回答近代经济结构变动的表现即可。第(3)问,根据材料三“61%的国产棉布仍是手工织成的”可知,这说明近代民族工业虽然有一定发展,但传统经济形式仍占优势。答案(1)社会原因:宗法关系;小农经济;政府重农抑商等政策影响。影响:束缚了自由劳动力,不利于新经济因素的发展。(2)背景: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入侵;民族工业兴起与发展;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解放了自由劳动力。(3)特点:近代民族工业虽然有一定发展,但传统经济形式仍占优势。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79年2月,国务院批准由香港招商局在蛇口2.14平方千米土地上建立我国大陆第一个出口加工工业区。7月8日,蛇口工业区基础工程建设正式破土动工。材

26、料二1984年,深圳对粮食、猪肉、棉布、食油等商品敞开供应,价格放开。取消粮票刚开始时,深圳不少人发慌由于发挥了价格机制和供求平衡机制的作用,深圳取消粮票后,原先预料中的风波并未发生。到1987年底,深圳放开价格的商品比重达91.5%,成功闯过了价格改革关。材料三邓小平视察深圳、珠海等地,发表“南方谈话”,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正确方向。深圳特区报为此发表了长篇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在海内外产生了重大反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创建蛇口工业区的背景和意义。(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深圳价格体制改革能够实现平稳过渡的条件有哪些?深圳价格体制改革对其经济体制改革

27、进程有何影响?(6分)(3)“南方谈话”促进了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请分别从“改革”和“开放”两个方面阐述“南方谈话”带来的深刻变化。(10分)解析第(1)问,注意时间提示“1979年2月”,由此可判断此项决定应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有关;“意义”需要根据材料一“香港招商局”“第一个出口加工工业区”等信息回答。第(2)问,可以从政策保障、制度创新方面说明“条件”;“影响”可以从价格改革对旧体制的冲击和对新体制的促进方面回答。第(3)问,要先阐述“南方谈话”对“改革”和“开放”的影响;然后结合“南方谈话”后“改革”和“开放”的进程来回答,注意要史论结合。答案(1)背景:中共十一届三

28、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意义:引进外资和技术;迈出了对外开放的第一步。(2)条件:改革开放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商品供应日趋充足;体制创新,发挥了价格机制和供求平衡机制的作用。影响:进一步冲击了计划经济体制,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3)改革: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中共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放:新一轮对外开放高潮迭起,上海浦东开发成为重点;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这个体系的形成,标志着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