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永远的一课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说明:本课是长春版教材小学语文第七册第十一版块考验一组课文中的第一课。课文讲的是在一个风雪交加的日子,欧阳老师带领同学们在空旷的操场上经历风雪考验,站立五分钟的事。这一课在同学的心目中是”永远的一课”。在教学本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感悟课文内容,向课文的主人公学习,从小磨炼自己的品格,使自己勇敢的接受考验,获得成功。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字,掌握1个多音字“削”。会用“语重心长”“风雪交加”“庆幸”说句子。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勇于战胜困难和在实践中磨炼自己的意志品格。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勇于战胜困难和
2、在实践中磨炼自己的意志品格。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课堂对于我们并不陌生,我们已经在课堂上学习了很多课文,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永远的一课,(教师板书课题)请同学们齐读课题。2、读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带着刚才提出的问题自由读课文,看看你能不能从课文中找到答案。注意要读准字音,划出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和不理解的词语。2、小组内互读课文,讨论或借助字典解决字词问题,3、指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按照什么顺序主要写了什么三、汇报交流1、检查生字学习情况,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说一说你是怎样学习生
3、字的。2、开火车认读词语,3、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课前的疑问解决了吗?四、作业熟读课文,书写生字。第二课时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究竟是怎样的一课让人这样难忘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细细品读课文,感悟其中的深刻道理。二、品读探究课文内容(一)、默读课文,把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划下来,多读几遍。(二)、小组内交流感受。(三)、汇报你对课文的哪些语句感受很深?1、交流110自然段,抓住描写天气寒冷的句子及老师和同学们不同表现的句子体会。结合上下文理解“风雪交加”:抓住“风雪交加”“老师推门走进教室,飞扬的雪花也随风卷入”“操场、菜园和水塘被雪连成了一片”和第10自然段的语句体会天气寒冷。指导朗读,
4、天真冷啊!我们应该怎样读这些语句呢?你遇到过这样的天气吗?你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文中的同学们有什么表现?同学们的表现更加突出了天气的寒冷,谁能读好这段话?老师的想法和大家一样吗?谁能读好老师的话。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来读一读这段文字。过渡:课文中还有哪些语句让你感受深刻?2、交流1117自然段体会“绒衣脱到一半,风雪帮他完成了另一半”突出了风雪大,和前文呼应。细细品读老师的话,说说他是怎么想的?感悟老师“语重心长”的话的含义指导朗读:老师是怎样语重心长地说的,谁愿意当一当这位老师。齐读老师的话。过渡:当时,同学们都不能理解老师的这一课,后来,同学们理解了吗?三、感悟哲理抓住“时时想起”“庆
5、幸”“永远”体会作者懂得了老师的话,“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
6、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现实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的事吗?你又是怎么做的?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学过课文以后,如果你见到了欧阳老师,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四、总结升华在我们的一生中,要不断的经历各种考验,如果我们经受住了考验,就有希望获得成功。让我们挑战自我,接受考验,走向成功吧!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