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90976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8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2018年12月5日,习近平访问葡萄牙时用“交得其道、千里同好、固于胶漆、坚于金石”16字中国古语为两国互信关系点赞。“这16字中国古语”体现的思想与先秦哪个学派思想更接近A. 道家B. 儒家C. 墨家D. 法家【答案】B【解析】【详解】“交得其道、千里同好、固于胶漆、坚于金石”所体现的互信,友好,是儒学所倡导的“和”“诚信”等主张,B项正确;道家主张无为,墨家主张“非攻”等主张,法家主张严刑峻法,这些都与材料中的“信”“和”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CD项。2. 2009年9月23 中中国孔子基金会发

2、布了孔子的标准像。慈眉善目的孔子两手相交,手心向上放在胸前,身子向前略倾,表现出自信大方、谦谦君子的彤象。与孔子这一形象所代表的理念相吻合的是A. “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B. “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不足以止乱”C.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D.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可知“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体现了“尚贤”,是墨子的主张;“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不足以止乱”体现了“威势”的作用,是法家的主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是老子“无

3、为”思想。因此排除ABC。“不知礼,无以立也”强调了礼的作用,与孔子的思想一致,D项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D。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孔子和早期儒学3.有学者说,春秋战国时期“周鲁文化说明着过去,晋秦文化改造着现实,齐国文化则预言着未来”。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的文化A. 加剧了国家的分裂B. 体现了“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C. 适应了社会转型的需要D. 具有内在的延续性、一致性【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先秦文化,文化是一定社会的反映,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大变革、大转型的时代,材料中的“周鲁文化说明着过去,晋秦文化改造着现实,齐国文化则预言这未来”,说明这些文化思想反映了当时

4、的社会现实,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转型的产物,故C正确;文化差异是国家政治分裂的产物,而不是文化加剧了国家政治的分裂,排除A;材料无法体现“百家争鸣”,排除B;以法家为主体的晋秦文化是反对周代的礼制文化的,故这一时期的文化都具有一致性的说法不正确,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周鲁文化说明着过去,晋察文化改造着现实,齐国文化则预言着未来”,联系所学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分析解答。4.“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的沉淀与累积,又是现存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而文化反过来又能给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带来巨大的影响。”下列文化现象与封建商品经济发展及市民阶层的扩大关系密切的是理学的形成算盘的普及风俗画

5、的盛行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活跃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理学的形成属于儒学的新发展,与商品经济发展和市民阶层的扩大没有密切关系,所以不符合题意;算盘是计算工具,算盘的普及体现了商品经济的发展,风俗画的盛行迎合了市民阶层扩大对世俗文化的需要,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活跃则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所以符合题意。故排除A、C、D项,故选B项。5.诗歌创作往往受到时代思想的影响。“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说理诗最有可能受哪种思想影响A. 孔孟思想B. 黄老学说C 两汉经学D. 宋明理学【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源头活水”指知识不断更新,才

6、能保持活力。这与孔孟的思想无关,排除A;这与无为的道家思想无关,排除B;这与两汉经学,无关,排除C;材料是朱熹的思想,主要是揭示格物致知的道理,故选D。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朱熹的思想【名师点睛】宋明理学是学习和考试的难点,也是历年考试的热点。在复习备考时不要深究理学的深层次知识,能就理学的一般知识有所认识即可,比如理学的概念、基本观点的确切含义和理学的影响等。6.有学者认为,王阳明心学对朱子理学的改造正如在西方马丁路德对基督教神学的改造具有同等的价值与地位,称其为“中国的马丁路德”。主要是因为二人A. 都重视个人的主体作用B. 都反对教权对人们的束缚C. 都打破了正统思想的

7、权威D. 都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王阳明心学强调人的主观意志,马丁路德主张信仰得救,每个信徒都是自己的牧师,这都强调了个人的主体作用,故A项正确;BCD都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不符合心学,故排除。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宗教改革马丁路德的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陆王心学7.余秋雨说:“汉字是第一项中华文明长寿的秘密,它是活着的图腾,永恒的星辰”。请欣赏下列四种文字:上述四种字体中实用价值最高的是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及图片信息可以判断出分别是甲骨文、楷书、隶书、草书。根

8、据所学知识,楷书也称正书、真书,字形方正,规矩严整,实用性最强。B项正确;甲骨文,笔划多,书写复杂,且还有很多字没有破解,不太具实用性,排除A项;隶书,有秦隶、汉隶等,一般认为由篆书发展而来,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实用性较楷书更差,排除C项;草书把中国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变化丰富,奔放跃动,最能表现和抒发书法家的感情,但实用性差。排除D项。8.欧洲历史走进近代文明的黎明,一片在佛罗伦萨和威尼斯诸城中升起的神秘星云,就注定要成为中世纪和近代的分水岭。最朴素的政治热情、最自然的生活愿望、最真挚的艺术与科学的追慕,成为托起近代欧洲的力量。这里的“神秘星云”

9、A. 体现了西方人文精神最初觉醒B. 冲击了中世纪天主教神学世界观C. 彻底动摇了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D. 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宗教权威【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成为中世纪和近代的分水岭”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神秘星云”指的是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时期提倡人文精神,反对封建神学,这冲击了中世纪天主教神学世界观。故答案为B项。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的思想是西方人文精神最初的觉醒,排除;C项“彻底”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材料体现的是人文主义,没有体现否定罗马天主教会的宗教权威,排除。9.意大利评论界长期以来一直把薄伽丘的十日谈和但丁的神曲相提并论,称之为“人曲”。这是因为它A.

10、抨击天主教会的权威和迷信,冲击了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B. 宣扬“幸福在人间”的人文主义观点,提倡“人性”C. 提倡人的自由,认为人人都可以与上帝直接对话D. 猛烈攻击基督教教义,主张“教随国定”【答案】B【解析】【详解】薄伽丘的十日谈抨击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宣传人类平等,主张发展人的个性,故答案为B项;启蒙思想家抨击天主教会的权威和迷信,冲击了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排除A项;宗教改革提倡人的自由,认为人人都可以与上帝直接对话,主张“教随国定”,排除C、D项。10.达芬奇在绘画时常思考,一个人哭时看起来是什么样;笑的时候,身体内在的情形-肌肉、骨头和筋-又是什么样子。于是,他对人的遗体进行解剖

11、和研究。这表明,达芬奇A. 旨在进行实验科学研究B. 刻意表现奔放情感C. 探求对人体的理性认识D. 否定天主教神学理论【答案】C【解析】由材料信息可判断出此时是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在绘画时常思考”、“他对人的遗体进行解剖和研究”说明达芬奇绘画的理性精神,故C正确;近代实验科学的基础是实验验证,材料不能体现出实验科学的研究,“近代实验科学之父”是文艺复兴之后的伽利略,故A错误;“奔放情感”是浪漫主义绘画的特点,时间是在19世纪上半叶,故B错误;启蒙运动否定了天主教的神学理论,故D错误。【考点定位】近代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文艺复兴点睛: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艺复兴的认识,考查考生提取

12、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时空意识和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历史题目中的时间信息有时是人物或事件,比如本题中的时间信息是“达芬奇”,由此判定本题考查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然后逐项排除即可。这就要求考生对历史的时间信息要高度关注。11.康德(1724(1804)宣称:普鲁士的开明体制,代表着一个新的时代启蒙时代的降临。他赞美普鲁士皇帝说:“也惟有自己已启蒙、不惧怕阴影、但同时手里握有一支训练有素且人数众多的军队以保障公共安定的君主,才能够说出一个共和国不可以斗胆说出的话:理性吧,思考多少、思考什么都行。”这说明康德A. 赞赏德意志君主立宪制B. 支持和尊重思想自由C. 认为君主具有理性精神D

13、. 推崇普鲁士军国主义【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代表着一个新的时代启蒙时代的降临”“也惟有自己已启蒙理性吧,思考多少、思考什么都行。”表明康德侧重点在于思想自由,B项正确;1871年德意志帝国建立,颁布宪法,确立了德国君主立宪政体,与材料中“康德(17241804)宣称”的时间不符,A项错误;材料中“他赞美普鲁士皇帝说:也惟有自己已启蒙”,不等于认为所有君主都具有理性,故C项错误;材料中“同时手里握有一支训练有素且人数众多的军队以保障公共安定的君主,才能够说出一个共和国不可以斗胆说出的话”只是条件之一,没有涉及推崇军国主义,概念混淆,故D项错误。所以选B12.有学者认为卢梭所强调的自由是社会

14、自由,“自然的自由”术语不过是刚刚演变为人的猿身上尚未彻底褪去的尾巴。卢梭把社会自由看作受公意约束着的自由,“惟有服从人们自己为自己所规定的法律,才是自由”。据此推断,卢梭的这一观点A. 体现了“社会契约”思想B. 保证个人权利不受侵犯C. 体现开明专制的政治观D. 利于政治权力相互制衡【答案】A【解析】材料“把社会自由看作是受公意约束惟有服从人们自己为自己所规定的法律,才是自由”反映了人们达成社会公意的契约的思想,故A正确;材料并不能说明卢梭主张个人权利不受侵犯,故B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开明专制的政治观,故C错误;卢梭并未主张政治权力相互制衡,故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

15、关键信息“把社会自由看作是受公意约束”,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契约的含义出发,即可排除不符合材料信息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13.一代风流人物的登场一文指出,1894年,未来中国的主导者开始崛起,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孙中山等一大批政治新秀走上前台,他们因甲午战争改变了命运,更改变了人生态度和政治理念,中国历史从此进“快进”模式。他们主导的“快进”模式的共同之处有结束了中国的封建制度推动了中国的民主化进程以美国政治制度为蓝本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人主导的政治运动都没有结束中国的封建制度,但都有利于中国的民主化进程

16、,所以不符合题意,符合题意;康有为、梁启超主导的维新变法没有以美国政治制度为蓝本,所以不是他们的共同之处,不符合题意;康梁以及孙中山等主导的政治运动有利于中国的民主化进程,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所以符合题意。故排除A、B、C项,故选D项。14.著名政治活动家梁启超曾说:“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最有利于“全人格的觉醒”的思想是A. 民主共和B. 实业救国C. 民主科学D. 社会主义【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梁启超所说的革命应该是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宣扬了民主共和思想

17、,但也出现了“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的情况,说明民主共和不符合题意主旨,故排除A项;实业救国属于经济救亡思想,社会主义属于社会政治思想,不符合“全人格的觉醒”的题意,故排除B、D项;新文化运动中宣扬民主科学思想,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最有利于“全人格的觉醒”,故选C项。15.孙中山主张普遍建立消费合作社和生产合作社,认为建立合作经济是“地方自治团体”之“要事”,是避免“商家垄断”的有效办法。还主张“累进税率,多征资本家的所得税和遗产税”。这体现孙中山A. 节制资本的思想B. 深受中国共产党的影响C. 关注工农的利益D. 提倡建立公私合营经济【答案】A【解析】无论是消费合作社还是生产合作社以及“累

18、进税率,多征资本家的所得税和遗产税”,都体现出孙中山对中国资本的态度,要节约这些原有资本,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无法得出;C选项材料没有体现;D选项曲解材料含义。16.如图伟人的足迹显示的中国革命圣地与选项中取得的重大成就搭配正确的一项是A. 作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决策B. 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妥善的解决了党内问题C. 中共找到了革命的道路工农武装割据D. 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答案】A【解析】【详解】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作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决策,七届二中全会是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召开的,是所标位置,故答案为A项;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

19、克思主义原理妥善的解决了党内问题的是遵义会议,中共找到了革命的道路工农武装割据是在井冈山地区,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延安召开的中共七大,均与图示标注位置不符,排除B、C、D项。【点睛】1949年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指出:从现在起,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事业为一切工作的中心。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是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召开的。17.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相比,从争论内容上看,最主要的不同点是A. 前者侧重于文学艺术,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B. 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后者侧重于文学艺术C. 前者侧重于科学和学术研究,后

20、者侧重于政治主张D. 前者侧重于政治运动,后者侧重于思想文化【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是指在学术研究上,而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指的是对当时社会的急剧变化,诸子百家提出的则是治国主张,C项正确。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在文学艺术方面是主张“百花齐放”,A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关于政治方面的治国主张,B项错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是指在学术研究上,D项错误。【点睛】概念学习和理解是历史考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有些题目就是在偷换概念,考生如果不是很熟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就很难做对,在考题选项设计中的偷

21、换概念中导致理解失误而丢分。所有的概念都需要放到特定的时空去理解,这一题的两个概念就需要结合所处的时代来理解。故本题须紧扣两个时期的“百家争鸣”的内涵,逐一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18.钱学森、袁隆平、南仁东(天眼设计者)林鸣(港珠澳大桥总工程师)等被誉为中华民族的脊梁,科技偶像。从他们身上反映出A. “注重义理,西学东渐”的研学思想B. “先理后物,内心反省”的探究方法C. “经世致用,实干兴邦”的务实作风D. “空谈心性,明心见性”的学术风格【答案】C【解析】【详解】钱学森、袁隆平、南仁东、林鸣等人体现了报效国家、解决国计民生等现实问题的当代科学家的形象,从他们身上反映出“经世致用,实干兴邦

22、”的务实作风,故答案为C项;“注重义理,西学东渐”反映的是明末清初早期启蒙思想家的研学思想,排除A项;“先理后物,内心反省”体现的是宋明理学的探究方法,排除B项;“空谈心性,明心见性”反映的是陆王心学的学术风格,排除D项。19.1918年钱玄同发表中国今后的文字问题一文,提出“废孔学,不可不先废汉字;欲驱除一般人之幼稚的、野蛮的思想,尤不可不先废汉字”。这种主张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激进性辩证地看待中国传统文化与当时中国国情密切有利于民主科学思想传播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在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上存在着绝对的肯定和绝对的否定,排除;材料所描述的

23、全盘否定中国文化体现了新文化的运动的激进性,同时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故选B。考点:思想解放潮流新文化运动背景及评价20.“中国梦”的核心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美国梦”代表着最大化的个人自由,是人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工作勤奋、勇气、创意和决心迈向繁荣。关于两种梦想的表述,正确的是A. 追求幸福是其共同的奋斗目标B. 两种梦想共同的思想基础是人文主义和启蒙思想C. 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决定了两种梦想的不同D. 两种梦想实现的路径是相同的【答案】A【解析】【分析】考点:现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梦”【详解】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中“中国梦的核心目标

24、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得出“中国梦”的目标是追求人民的幸福和国家、民族的富强,根据材料中“美国梦代表着最大化的个人自由,是人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工作勤奋、勇气、创意和决心迈向繁荣。”得出“美国梦”的目标是追求繁荣,实现自我,故两者的共同目标是追求幸福,故A项正确;美国梦的思想基础是人文主义和启蒙思想,不符合中国的特点,故B项错误;虽然历史文化传统存在差异,但是两种梦想的最终目标都是个人的幸福和国家的繁荣,故C项错误;由于国情不同,美国式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发展资本主义而实现,我国是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然后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而实现的,故D项错误。21

25、.1965年5月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刊载文章为什么美国的战略过时了,认为中国在尖端科学上取得的某种突破,势必迫使美国修改它的全球战略.该突破可能是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1965年的时间可知,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引起了世界的震动,才会出现材料中“势必迫使美国修改它的全球战略”的现象,故A项正确;B项为东方红一号,时间是1970年。C项是神舟五号2003年。D项杂交水稻是1973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CD项。22.1859年以后,信仰再次产生严重的危机。宗教真理之金同那个盛装它的古老破旧的钱袋一起丢弃了,而且再也找不回来了。这主要是由于A. 达

26、尔文发表物种起源,否定生物“神创说”B. 牛顿创立经典力学理论,摆脱神学对科学的束缚C. 赫胥黎创立人猿同祖论,否定“上帝造人说”D. 马丁路德提出信仰得救,与“上帝直接对话”【答案】A【解析】【详解】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从根本上改变了当时绝大多数人对生物界和人类在生物界中地位的看法,有力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故答案为A项;1687年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发表,标志着牛顿创立经典力学理论,排除B项;1863年,赫胥黎发表文章,使人猿同祖论进一步得到了确立,促进了进化论的传播,排除C项;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是在16世纪初,排除D项。【点睛】达尔文进化论促进了欧洲的思想解放,在人类思想史上产生了广泛的影

27、响。进化论的发表沉重地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从根本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进而启发人们从宗教迷信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达尔文的进化论不仅大大推动了生物科学的发展,而且也有利于其它学科领域的发展。23.下图是科幻电影逆时营救的宣传片。电影讲述的是妈妈冒险用生物体穿越虫洞,营救1小时50分钟前被绑架的儿子。虫洞技术与下列哪一理论密切相关A. 经典力学B. 相对论C. 生物进化论D. 量子论【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虫洞理论、时间旅行”结合所学可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认为时间和空间都与物质的运动有关,随着物质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为“虫洞理论”的出现奠定了理论基础,故B项正确;经典力学认

28、为空间和时间是绝对的,不能为“虫洞理论”的出现奠定基础,故A项排除;生物进化论认为生物是不断进化的,与时间和空间的变化无关,不能为“虫洞理论”的出现奠定基础,故C项排除;量子理论研究的是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不能为“虫洞理论”的出现奠定基础,故D项排除。【点睛】关键信息是“虫洞理论、时间旅行”。24.2014年10月9日,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作品曾被誉为捕捉到了二战法国被占领期间普通人的生活。下列作品与该作者创作艺术风格相似的是A. 自由引导人民B. 拾穗者C. 日出印象D. 格尔尼卡【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

29、对历史事物给予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本题考查绘画艺术风格。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二战法国被占领期间普通人的生活”,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C两项明显不符合题意,排除。由“二战法国被占领”,由于定势思维,此题易误选D项。但题干是在强调“普通人的生活”,即现实主义绘画。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考点: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绘画艺术现实主义绘画二、材料解析题2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为了维护家庭的稳定与和谐,古代思想家们提出了父慈子孝、夫义妻顺、兄友弟悌等家庭伦理道德规范。中国传统家庭伦理以父慈子孝作为调节父子关系的基本行为规范,从根本上服从于“父为子纲”。它片面地强调“

30、子孝”,否定了子女的独立人格,维护了传统家庭中不平等的尊卑制度。随着宗法制度的巩固和加强,夫权逐渐强化,男尊女卑、夫主妻从等伦理规范也随之被强化。在传统社会中,人一出生便被包围在层层的家庭关系中,个人是血缘链条上的一个环节,上以继宗庙,下以续万世。政治以伦理为本位,伦理以血缘为原型,最终的原理是家庭血缘的情理上升为国家政治的法则。摘自王苏试析传统家庭伦理的内容及其特征材料二 在中国近代史上,历次思想解放运动都提出了“婚姻革命”的口号。20世纪初,有人用西洋音乐简谱写了一首自由结婚纪念歌,歌词中有这样一句“世事新,男女平等;文明国,自由结婚乐。明末清初,随着西学的传入,进步知识分子对传统婚姻陋俗

31、的批判,人们的婚姻观念发生了一些变化。清末民初的婚姻变化体现了这一点,浙江遂安“近自妇女解放声起,离婚别嫁亦日益见多”。太平天国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都不同程度地批判了传统的“男尊女卑”观念,把妇女问题作为改造社会的基本问题。1920年,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男系制与遗产制一文,文章建议男女平等地拥有财产继承权,女子也能继承遗产。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各国离婚率上升,中国一些留学生受其影响,亦热衷于离婚。摘自李桂梅略论近代中国家庭伦理的嬗变及其启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家庭伦理的主要特征,试从不同角度说明其成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家庭

32、伦理的新变化,并分析原因。【答案】(1)特征:强调家庭成员间的和谐相处以及等级差序;注重家庭本位(将家庭视为核心,个人利益服从家庭利益);家国一体(家是国的基础,家国的利益根本一致,不可分割)。成因:自然经济条件下,家庭是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宗法观念与传统儒学的影响。(2)变化:婚姻自由,妇女解放;反对男尊女卑,主张男女平等;男女具有平等财产继承权。评析:西方文明冲击和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结果;有助于自由平等思想的传播和社会近代化;家庭伦理的变化是曲折和复杂的,要想破除旧的家庭伦理观念,需要社会的物质、制度和精神文化的全面配合;正确看待传统的家庭伦理,全盘否定无助于现代家

33、庭伦理的构建。【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家庭伦理的主要特征和形成原因、近代家庭伦理的新变化,以及如何看待这种现象,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概括归纳能力和联系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1)中国古代家庭伦理的主要特征,可以根据材料中的“中国传统家庭伦理以父慈子孝作为调节父子关系的基本行为规范”“否定子女的独立人格,维护了传统家庭中不平等的尊卑制度”“人一出生便被包围在层层的家庭关系中,个人是血缘链条上的一个环节”“政治以伦理为本位,伦理以血缘为原型,最终的原理是家庭血缘的情理上升为国家政治的法则”等信息分析归纳得出。其成因应当联系所学,从中国古代社会的特点如小农经济、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宗法观念与传

34、统儒学的影响等方面来回答。(2)近代家庭伦理的新变化,可以根据材料中的“世事新,男女平等,文明国,自由结婚乐。”“太平天国运动、戊戌维新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都不同程度地批判了传统的男尊女卑观念”“1920年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男系制与遗产制一文,文章建议男女同时平等地拥有财产继承权”等信息概括得出。对这种新变化的评析,可以根据总结出的内容并联系当时的社会状况,从历史进步趋势进行辩证分析。26.2018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他与恩格斯一起创立的马克思主义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阅读下

35、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麦喀士(马克思),日尔曼人,社会主义之泰斗也”、“今之德国,有最占优势之二思想,一曰麦喀士之社会主义,二曰居志埃(尼采)之个人主义。麦喀士谓:今日社会之弊,在多数之弱者为少数之强者所压服。”梁启超新民丛报1902年材料二 十月革命成功的消息,三天就传入中国。当时真正看清十月革命真象及其伟大意义的,首先是李大钊。早在“1918年3、4月间,他就开始向朋友宣传和介绍十月革命”。戴鹿鸣五四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李大钊材料三 共产主义者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应用也是这样,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材料四 他和他的同事找到了

36、一条富国强民的道路。在达成这个目标的过程中,邓小平也引领了中国根本转型,不论它与世界的关系方面,还是它本身治理结构和社会方面。在邓小平领导下出现的这种结构性转变,确实可以成为自两千多年前汉帝国形成以来,中国最根本的变化。傅高义邓小平时代材料五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我们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用宽广视野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坚持在改革中守正出新、不断超越自己,在开放中博采众长、不断完善自己,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开

37、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马克思认为的“今日社会之弊”是什么?(2)李大钊是最早在中国举起社会主义大旗的人,请说出他比较全面介绍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名称,并指出当时促进马克思主义迅速传播的历史事件及得以迅速传播的原因有哪些?(3)请分别列举民主革命时期、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观点主张。(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中“富国强民”道路和经济上“根本转型”的内涵。(5)根据所学知识列举21世纪“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名称【答案】(1)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2)文章:我的马克

38、思主义观事件:五四运动原因:十月革命的影响、无产阶级队伍壮大、新文化运动极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先进知识分子的努力、民族危机的加深等(3)工农武装割据(或农村包围城市)新民主主义理论两类矛盾学说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4)内涵: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转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解析】【详解】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主要考查学生联系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1)从材料中的“今日社会之弊,在多数之弱者为少数之强者所压服”可以分析得出,马克思认为的“今日社会之弊”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2)联系所学可知,李大

39、钊比较全面介绍马克思主义的著作是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联系所学可知,当时促进马克思主义迅速传播的历史事件是五四运动。运动得以迅速传播的原因可以联系所学,从十月革命的影响、无产阶级队伍壮大、新文化运动、先进知识分子的努力、民族危机的加深等方面来回答。(3)民主革命时期、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观点主张,可以联系所学从工农武装割据、新民主主义理论和两类矛盾学说、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等方面来回答。(4)联系所学可知,“富国强民”道路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济上“根本转型”是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5)联系所学可知,21世纪“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包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40、、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时期常见人名古代中国福、禄、贵、寿、荣、千秋、延年、延龄、松龄、安、宁、和、顺、富、仁、义、信、忠、孝、德、修、文、武、贤等;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建国、建军、和平、爱华、国华、建民、国强、新民、新华、抗美、保国、卫国、跃进、超英、超美、红专等;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卫东、卫红、向东、文革、红卫、卫兵武、爱武等;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波、涛、浪、飞、海、宇、彬、斌、博、璐、鑫、琳、颖、捷、睿、静、洁、莹、晨、露、晓、雪等。摘编自张书岩从人名看50年的变迁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史知识,

41、对上表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答案】示例1:看法:中国古代常见人名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状况和伦理道德观念。说明:福、禄、贵、富贵、荣等常见人名,反映了自然经济形态下人们的理想和诉求。仁、义、礼、信、忠、孝、德,等常见人名则反映了儒家纲常伦理成为古人社会生活中的主导思想。综上,中国古代常见人名来源于古人社会生产生活实践,反映了人们的价值取向。示例2:看法新中国初期常见人名反映了人民群众具有强烈的国家认同观念。说明:建国爱华、解放新华等人名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人民实现当家作主后的喜悦和对新生人民政权的认同与拥护。抗美保国、卫国反映了朝鲜战

42、争期间和胜利后人民群众对保家卫国的热情,体现了强烈的爱国情感,是人民群众深化国家认同的生动体现。综上,新中国初期的常见人名深刻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群众对新生人民政权的认同和拥护,是当时中国人民道路自信的生动体现。示例3:看法:20世纪50到70年代的常见人名常常与重大历史事件密切相关。说明:建国爱华新华等常见人名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抗美、保国、卫国等常见人名反映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重大历史事件。跃进、超英赶美等常见人名反映了大跃进运动的历史背景。卫东、卫红、向东、文革、红卫等人名反映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社会状况。综上,20世纪50到70年代的常见人名往往来

43、源于当时正在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为我们今天考察这些事件的社会影响提供了一个视角。示例4:看法:80年代以来,中国常见人名政治色彩减弱,呈现多元化特点。说明: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由于长期受“左”倾思想影响,常见人名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如卫东、卫红、向东、文革、红卫等常见人名。80年代以来,随着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波、涛、浪、飞、海等象征积极奋斗的字词成为常见人名的重要来源,改革开放等时代热词也没有再成为常见人名,这表明常见人名中的政治色彩逐渐减弱。综上,80年代以来,由于经济发展和思想解放,中国人名呈现多元化趋势,政治色彩逐渐减弱。【解析】【详解】本题设问开放,言之成理即可。可以选择某一时期的人名,挖掘其蕴含的历史信息。如由“仁、义、礼、信、忠、孝、德”,可见中国古代常见人名来源于古人社会生产生活实践,反映了人们的价值取向。由材料的20世纪60-70年代的人名,如“建国、建军、和平、爱华、国华”“卫东、卫红、向东、文革”,可见新中国常见人名人民群众对新生人民政权的认同和重大历史变迁。由材料“波、涛、浪、飞、海”,可见80年代以来,中国人名政治色彩逐渐减弱,富有个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