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徽县一中高二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庄子中自称其创作方法是“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天下)。寓言即虚拟的寄寓于他人他物的言语。人们习惯于以“我”为是非标准,为避免主观片面,把道理讲清,取信于人,必须“藉外论之”(寓言)。重言即借重长者、尊者、名人的言语,为使白己的道理为他人接受,托己说于长者、尊者之言以自重。卮言即出于无心、自然流露之语言,这种言语层出无穷,散漫流衍地把道理传播开来,并能穷年无尽,永远流传卞去。庄子一书,大都是用“三言”形式说理。这三种形式有时融为一体,难以分清。
2、“三言”之中,“寓言十九”(寓言),寓言是最主要的表现方式。庄子内篇及外、杂篇中的许多篇目,都以寓言为文章的主干。大量运用充满“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天下)的寓言,使庄子的章法散漫断续,变化无穷,难以捉摸。如逍遥游前半部分,不惜笔墨,用大量寓言、重言铺张渲染,从鲲鹏展翅到列子御风而行的内容,并非作品的主旨,只是为了用他们的有待逍遥来陪衬、烘托至人的无待逍遥,而“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这个主题句,却如蜻蜓点水,一笔带过。庄子结构线索上的模糊隐秘,并不意味着文章结构缺乏内在联系,而是深邃的思想和浓郁的情感贯注于行文之中,形成一条纽带,把看似断断续续的孤立的寓言与寓言之间,段与段
3、之间联结在一起,融为一个有机体。逍遥游的主题是追求一种“无待”的精神自由的逍遥境界。文章先为主题作铺垫,然后是主题的阐发,最后结束在至人游于无何有之乡的袅袅余音之中。内篇中的其他作品,也是在明确的内在主旨的统领之下,以各种各样的寓言,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加以形象的展示,最后完全避开逻辑推理下判断,而以抒情诗般的寓言作结。庄子内篇,可以说是哲理抒情散文。庄子一书的文学价值,不仅由于寓言数量多,全书仿佛是一部寓言故事集,还在于这些寓言表现出超常的想象力,构成了奇特的形象世界,“意出尘外,怪生笔端”(刘熙载艺概文概。庄子哲学思想博大精深,深奥玄妙,具有高深莫测、不可捉摸的神秘色彩,用概念和逻辑推理
4、来直接表达,不如通过想象和虚构的形象世界来象征暗示。同时,从“道”的立场来看待万物,万物等齐一体,物与物之间可以互相转化。而且,庄子认识到了时间的无限、空间的无限、宇宙的无穷,他不仅站在个人的立场看待世界万物,也站在宇宙的高度看待世界万物,因而,庄子的想象虚构,往往超越时空的局限和物我的分别,恢诡谲怪,奇幻异常,变化万千。(摘编自聂石樵庄子)1. 下列对于庄子风格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庄子全书仿佛是一部寓言故事集,其文学价值,不仅在于寓言数量多,也在于这些寓言表现出超常的想象力,构成了奇特的形象世界。B. 庄子的创作方法是“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此书大都是
5、用“三言”形式说理。这三种形式有时难以分清。C. 庄子的文章结构模糊,是以思想和情感为纽带,把断断续续的孤立的寓言与寓言之间,段与段之间联结在一起,融为一个有机体。D. 庄子内篇,可以说是哲理抒情散文。它在明确的内在主旨的统领下,以多样离言展示,最后避开逻辑推理,以抒情诗般的寓言作结。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人们习惯于以“我”为是非标准,为避免主观片面,取信于人,必须“籍外论本”,因而寓言成为庄子采用的重要创作方法之一。B. 以寓言为主干,大量运用充满“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的寓言,使庄子的章法散漫断续,变化无穷,难以捉摸。C. 逍遥游体现了庄子运用寓
6、言的风格,从鲲鹏展翅到列子御风而行,是为了用他们的有待逍遥来烘托至人的无待逍遥。D. 庄子认为用想象和虚构的形象世界来象征暗示,胜于用概念和逻辑推理来直接表达。因而,庄子一书中寓言数目众多。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卮言层出无穷,能够散漫流衍地把道理传播开来,并能穷年无尽,永远流传下去。它出于无心,自然流露,因而在庄子自称的创作方法中位列首位。B. 逍遥游先为主题作铺垫,然后阐发主题,最后结束在至人游于无何有之乡的余音之中。其主题是追求一种“无待”的精神自由的逍遥境界。C. 庄子哲学思想撑大精深,深奥玄妙,具有高深莫测、不可捉摸的神秘色彩,从而形成了庄子的想象
7、虚构,恢诡谲怪,奇幻异常,变化万千的特点。D. 庄子认识到了时间的无限、空间的无限、宇宙的无穷,他不仅站在个人的立场看待世界万物,也站在宇宙的高度,可见庄子已经超越了当世的人。(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数字经济是指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2019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认为,数字经济包括三部分:一是数字产业化,即信息通信产业;二是产业数字化,即传统产业由于应用数字技术所带来的生产数量和生产效率提升;三是数字化治理,
8、即利用数字技术完善治理体系,提升综合治理能力。该报告测算,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1.3万亿元,占GDP比重为34.8%,数字经济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可见一斑。(摘自胡继晔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经济日报2019年10月29日)材料二:2021年地方两会上,数字经济成为热词,多地政府吹响数字经济号角。数字经济为何变得如此火热?这主要得益于其强大的发展韧性和抗冲击能力。2020年,新冠疫情加速了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数字经济成为促进企业复工复产的“生力军”和对冲经济下行压力的“稳定器”。2020年,新冠疫情在全球大流行,多数国家实施了严格的跨境旅行和国际运输限制,国际贸易甚至一度
9、中断。国际贸易受阻和中断导致抗疫物资短缺,部分国家在抗疫中捉襟见肘,全球化因此成为疫情危机的“替罪羊”。美国、日本等国誓言以本国生产和区域化替代全球化。另一方面,数字经济的发展,不仅改变着本国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而且改变了国际贸易和跨国投资的合作方式。数字贸易、数字金融、数字政务和数字安全等极大地维护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成为抗击“逆全球化”的强大力量。不同于疫情是加剧“逆全球化”浪潮的短期变量,数字经济这一数字化、信息化的力量是抗击“逆全球化”的长期因素。因此数字经济必将对各国经济贸易和社会发展、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产生更加持久的影响。(摘编自马相东抵御“逆全球化”数字经济展现韧性,光
10、明日报2021年2月18日)材料三:作为引领未来的新经济形态,数字经济既是传统经济转型升级的“跳板”,也是未来新经济快速发展的“蓝海”。一方面,数字产业化释放经济增长潜力,伴随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深度渗透到实体经济中,为产业数字化转型创造了必要条件。另一方面,数字经济催生出大量新业态,在刺激消费、带动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不断开拓出新的经济增长点,让中国经济结构更优、活力更足。拥抱数字经济时代,既要“抢抓先机”,更要“行稳致远”。在抢占数字经济发展高地的同时,也要防止一哄而上、盲目发展,特别是当前“新基建”站上投资风口,一些地方在大干快上的同时,一
11、定程度上存在着重建设轻运营、重硬件轻软件、重短期轻长期等问题,影响了数字经济的发展质量。以数据中心为例,其建设并非每个地方都适合建设,不合理地布局数据中心,必然导致资源浪费、产能过剩,不仅无法对发展质量带来应有的提升,甚至可能成为经济发展的负担。与此同时,作为新生事物,数字经济发展必然是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在数字经济快速崛起的同时,其所带来的平台垄断、隐私泄露、大数据杀熟等问题也在日渐显现。需要坚持发展和规范并重,建立健全数字经济时代的治理体系,推动数字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开辟新空间、提供新动力。(摘编自吴秋余拥抱数字经济时代,既要抢先更要行稳,“人民网”2021年4月3日
12、)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数字经济是一种知识和信息数字化的全新经济活动,包括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等三个部分,对经济发展具有明显拉动作用。B. 新冠疫情期间,国际贸易受阻,导致部分国家抗疫物资短缺,这是由于经济全球化造成的,因此以本国生产和区域化替代全球化很有必要。C. 2020年,新冠疫情加剧了“逆全球化”浪潮的短期变量,而数字经济维护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成为抗击“逆全球化”的强大力量。D. 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在“抢抓先机”的热潮中,也存在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布局失衡等现象,若不科学指导,统筹规划,将会影响数字经济的发展。5. 下列对材料
13、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伴随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技术与传统实体产业将实现深度融合,这就为传统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必要的条件。B. 作为一种新经济形态,数字经济将逐步构建起新的产业生态,形成更强大的创新活力,不断开拓出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C. 现代生活越来越离不开“数字”,网红带货、云上旅游、线上买菜等已成为人们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数字经济将彻底改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D.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崛起,人们在享受“数据红利”的同时,数据安全与反垄断监管等问题逐渐凸显,数字经济面临新的严峻挑战,亟待研究和解决。6. 结
14、合材料,简要分析当前数字经济火热的原因。(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老夫老妻冯骥才他俩又吵架了。可是今天的架打得空前厉害,起因却很平常,不过是老婆儿把晚饭烧好了,老头儿还趴在桌上通烟嘴,弄得纸块呀,碎布条呀,粘着烟油子的纸捻子呀,满桌子都是。老婆儿催他收拾桌子,老头儿偏偏不肯动。老婆儿便像一般老太太们那样叨叨起来。老婆儿们的唠唠叨叨是通向老头儿们肝脏里的导火线,不会儿就把老头儿的肝火引着了。两人互相顶嘴,翻起对方多年来一系列过失的老账,话愈说愈狠。老婆儿气得上来一把夺去烟嘴塞在自己的衣兜里,惹得老头儿一怒之下,把烟盒扔在地上,还嫌不解气,手
15、一撩,又将烟灰缸子打落地上。还抓起桌上沏满热茶的大瓷壶,用力“叭”地摔在地上,老婆儿吓得一声尖叫,看着满地碎瓷片和溅在四处的水渍,老婆子直气得冲着老头大叫:“离婚!马上离婚!”同样的怒火也在老头儿的心里燃烧着。只见他嘴里一边像火车喷气那样不断发出声音,一边冲到门口,猛拉开门跑出去,还使劲带上门。好似从此一去就再不回来。老婆儿火气未消,站在原处,面对空空的屋子,一种伤心和委屈爬上心头。她想,要不是自己年轻时候得了那场病,有了孩子,她可以同孩子住去,何必跟这愈老愈执拗、愈急躁、愈混账的老东西生气?不知为什么,他们每次打架过后两小时,心情就非常准时地发生变化,像刚才那么点儿小事还值得吵闹么?她每次吵
16、过架冷静下来时都要想到这句话。可是老头儿总该回来了;他们以前吵架,他也跑出去过,但总是一个小时左右就悄悄回来了。但现在已经两个小时仍没回来。外边正下大雪,老头儿没戴帽子、没围围巾就跑了,外边地又滑,瞧他临出门时气冲冲的样子,别不留神滑倒摔坏吧?想到这儿,她竟在屋里呆不住了,起身穿上外衣,走出房子去了。雪下得正紧,雪是夜的对比色,好像有人用一支大笔蘸足了白颜色把所有树枝都复勾一遍,使婆娑的树影在夜幕上白绒绒、远远近近、重重叠叠地显现出来。于是这普普通通、早已看惯了的世界,顷刻变得雄浑、静穆、高洁,充满活鲜鲜的生气了。她一看这雪景,突然想到她和老头儿的一件遥远的往事。五十年前,他们在一个学生剧团。
17、她的舞跳得十分出众。每次排戏回家晚些,他都顺路送她回家。她记得那天也是下着大雪,两人踩着雪走,也是晚上八点来钟,在沿着河边的那段宁静的路上,他突然仿佛抑制不住地把她拉到怀里去。她猛地推开他,气得大把大把抓起地上的雪朝他扔去。直打得他浑身上下像一个雪人。他们的恋爱就这样开始了。从一场奇特的战斗开始的。多少年来,这桩事就像一张画儿那样,分外清楚而又分外美丽地收存在她心底。每逢下雪天,她就不免想起这桩醉心的往事。年轻时,她几乎一见到雪就想到这事;中年之后,她只是偶然想到,并对他提起,他听了都要会意地一笑,随即两人都沉默片刻,好像都在重温旧梦。自从他们步入风烛残年,即使下雪天气也很少再想起这桩事。但为
18、什么今天它却一下子又跑到眼前,分外新鲜而又有力地来撞她的心?可现在她多么希望身边有一只手,希望老头儿在她身边!真幸运呢!她这么老,还有个老伴。四十多年如同形影,紧紧相随。尽管老头儿爱急躁,又固执,不大讲卫生,心也不细等等,却不失为一个正派人,一辈子没做过一件亏心的事。一副直肠子,不懂得与人记仇记恨她愈想,老头儿似乎就愈可爱了。她在雪地里走了一个多小时,老头儿仍不见,雪却稀稀落落下小了。只有先回去了,看看老头儿是否已经回家了。当将要推开屋门时,心里默默地念叨着:“愿我的老头儿就在屋里!”屋门推开了,啊!老头儿正坐在桌前抽烟。地上的瓷片都扫净了。炉火显然给老头儿捅过,呼呼烧得正旺。顿时有股甜美而温
19、暖的气息,把她冻得发僵的身子一下子紧紧地攫住。她还看见,桌上放着两杯茶,一杯放在老头儿跟前,一杯放在桌子另一边,自然是斟给她的老头儿见她进来,抬起眼看她一下,跟着又温顺地垂下眼皮。她站着,好像忽然想到什么,伸手从衣兜里摸出刚才夺走的烟嘴,走过去,放在老头儿跟前。什么话也没说,赶紧去给空着肚子的老头儿热菜热饭,还煎上两个鸡蛋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选择老夫老妻为对象,选择“吵架”这一生活小事为冲突点,正是要歌颂真挚感情的伟大,可贵。B. 小说中,妻子在家强势,每次都把老头儿气得离家出走,结尾写老头儿“抬起眼看她一下,跟着又温顺地垂下眼皮”正说明
20、了这一点。C. 小说以时间顺序展开,但又使用插叙来丰富情节,如插入“恋爱时”的场景,来说明他们是有很好的感情基础的,从而为和好作伏笔。D. 老婆子是一个“刀子嘴豆腐心”的女形象,她生性好强,性情急躁,但又重情重义,还善于反省。8. 老夫妻吵架过后,老婆子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简要叙述。(6分)9. 结合文中第段对“雪”的描写,简要分析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彭越,昌邑人,字仲。常渔钜野泽中,为群盗,陈胜之起,少年或谓越曰“诸豪桀相立畔秦,仲可效之。”彭越曰:“两龙方斗,且待之。”岁余泽少年百余人往
21、从彭越曰仲为长越谢少年强请乃许。与期旦日日出会,后期者斩。旦日日出,十余人后。越谢曰:“臣老,诸君强以为长。今期而多后,不可尽诛,诛最后者一人。”令斩之。皆笑曰:“何至是?请后不敢。”于是越引一人斩,设坛祭,乃令徒属。徒属皆大惊,莫敢仰视。乃行略地,收诸侯散卒,得千余人。沛公击昌邑,彭越助之。汉二年,沛公与诸侯击楚,彭越将其兵三万余人归汉,拜越为魏相国。擅将其兵,略定梁地。汉王败彭城,越复亡其所下城,将其兵北居河上。汉三年,越往来为汉游兵,击楚,绝其后粮。汉四年,项王与汉王相距荥阳,越下睢阳、外黄十七城。汉五年秋,项王南走,越复下昌邑旁二十余城,得谷十余万斛,以给汉王食。项籍已死。立越为梁王,
22、都定陶。十年秋,陈稀反,高帝自往击,至邯郸,微兵梁王。梁王称病,使将将兵诣邯郸。高帝怒,使人让梁王。梁王恐,欲自往谢。其将扈辄曰:“王始不往,见让而往,往则为禽矣。不如遂发兵反。”梁王不听。梁王怒其太仆,欲斩之。太仆亡走汉,告梁王与扈辄谋反。上使使掩梁王,梁王不觉,捕梁王,囚之洛阳。有司治反形已具,请论如法。上赦以为庶人,传处蜀青衣。至郑,逢吕后从长安来,道见彭王。彭王为吕后泣涕,自言无罪,愿处故昌邑。吕后许诺,与俱东至洛阳。后白上日:“彭王壮士,今徙之蜀,此自遗患,不如遂诛之。”于是吕后令其舍人告彭越复谋反。廷尉王恬开奏请族之。上乃可,遂夷越宗族。(选自史记魏豹彭越列传)【注】青衣:县名。1
23、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岁余/泽少年百余人/往从/彭越曰/请仲为长/越谢/少年强请/乃许/B. 岁余/泽少年百余人/往从彭越/曰/请仲为长/越谢/少年强请/乃许/C. 岁余/泽少年百余人/往从彭越/曰/请仲为长/越谢少年/强请/乃许/D. 岁余/泽少年/百余人往从彭越/曰/请仲为长/越谢/少年强请/乃许/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臣,君主时代的官吏,也指官吏对君主的自称,有时还可以表示谦卑时自称。B. 相国,古官名,春秋战国时除楚国,各国都设相,称相国、相邦,为百官之长。C. 舍人,王公贵人的亲信或门客的通称,主要职
24、责是为王公贵人看守大门。D. 夷,古代一人犯死罪而诛灭其亲属的刑罚制度,通常犯谋反罪的人会受此刑罚。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彭越为人冷静,富有管理才能。陈胜起义,少年劝他效仿,他没有此想法,成为首领后,他明确命令坚定执行,确立了威信。B. 彭越助汉灭楚,立下汗马功劳。在楚汉之争中,彭越帮助刘邦攻楚,曾截断过楚国粮道,还攻下很多城池,最后被封为梁王。C. 彭越拒绝出兵,引来高祖责备。汉高祖率兵讨伐陈稀,向彭越征兵,彭越称病,只派将领带军队到邯郸,高祖派人责备他。D. 彭越坚持己见,未听造反建议。彭越害怕高祖怪罪,本想亲自前往谢罪,他的部将扈辄建议他发兵反
25、叛,可彭越并未听从。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汉王败彭城,越复亡其所下城,将其兵北居河上。(2)有司治反形已具,请论如法。(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共9分)饮酒陶渊明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日入群动息,归鸟趣林鸣。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注释】裛(y):古同“浥”,沾湿。轩;窗。14. 下列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本一、二句写带露采菊,时间在清晨;七八句写倦鸟归林,时间在傍晚。都是作者眼前所见之景。B. “忘忧物”指“菊”,通过赏菊,作者忘却了尘世的喧嚣和仕途的忧愁。C. “壶自倾”有斟酒之
26、意,还有酒壶倾尽之意,写出诗人独酌时间之长,从而表现诗人愁情之重。D. 末尾两句即有对隐居悠闲之乐的形象描绘,也体现了归隐后的悠然自得,寄情田园之情。15. 作为陶渊明诗歌的常见意象,秋菊、归鸟有何象征意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分别结合陶渊明其他诗文简要分析。(6分)(三)(每空1分,共6分)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描绘了作者顺随自然的变化走到生命的尽头。(2)劝学中“ , ”两句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登高远望,首先想到孙权这位著名的历史人物,不禁感叹的两句是“ ,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27、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吴歌是吴语方言地区广大民众的口头文学创作, 于江苏省东南部,苏州地区是吴歌产生发展的中心地区。吴歌 ,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唐诗、宋词、元曲并列于文学之林,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地位。吴歌 ,楚辞招魂即有“吴蔡讴,奏大吕些”的记载。宋代郭茂倩编乐府诗集时将吴歌编入清商曲辞的吴声曲。明代冯梦龙采录宋元到明中叶流传在民间的大量吴歌,辑录成山歌挂枝儿。( ),经过书商刊刻、文人传抄和民间艺人的口传,保存了大量长篇叙事歌。“五四”运动前后,北京大学发起了歌谣运动,展报副镌于190年起连载吴歌。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量吴歌得到搜集、整理和研究。特别是对长篇
28、叙事吴歌的挖掘、发现和“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歌谣卷的出版编纂,大量的吴歌得到了抢救性的搜集和保存。进入21世纪,有关部门又出版了几百万字的吴歌口述和研究资料。吴歌在没有任何乐器伴奏的情况下吟唱,口语化的演唱是其艺术表现的基本方式。刘半农为顾颉刚的吴歌甲集作序说,吴歌的意趣不外乎“语言、风土、艺术三项”,而“这三件事,干脆说来,就是民族的灵魂”。吴歌不仅是吴语地区至今仍然 在民间的口头文学形式,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也是研究方言的珍贵资料。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发源 口传心授 生生不息 保存B. 发源 口口相传 源远流长 存活C. 发端 口口相传
29、 生生不息 存活D. 发端 口传心授 源远流长 保存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清代是长篇叙事吴歌的成熟繁荣时期B. 长篇叙事吴歌在清代逐渐成熟繁荣C. 清代长篇叙事吴歌逐渐繁荣成熟D. 长篇叙事吴歌在清代开始繁荣成熟起来19. 文中画横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特别是长篇叙事歌的挖掘、发现和“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歌谣卷的编集出版,大量的吴歌得到了抢救性的搜集和保存。B. 特别是对长篇叙事吴歌的发现、挖掘和“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歌谣卷的出版编纂,大量的吴歌得到了抢救性的搜集和保存。C. 特别是长篇叙事吴歌的发现、挖掘和“中国民间文学
30、三套集成”歌谣卷的编纂出版,使大量的吴歌得到了抢救性的搜集和保存。D. 特别是对长篇叙事吴歌的挖掘、发现和“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歌谣卷的编纂出版,使大量的吴歌得到了抢救性的搜集和保存。20. 下面几个话语情境存在五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并加以修改,使之准确、得体。(5分)情境一:某杂志上有一条请柬:“我明日乔迁新居,为答谢您的祝贺,特于家中备下薄酒”情境二:电视剧新水浒传中,晁盖送给捕头雷横十两银子,雷横一边接过银子一边说:“多谢晁大哥,那我就笑纳了。”情境三:记者连载报道:“滨河游园开放后,我已多次光顾,不论是春天的姹紫嫣红,还是冬天的玉树琼枝,我都领略过。”情境四:电台新闻广播稿:5日以来的
31、多场豪雨,造成阿里山景区道路阻断滞留游客可望明日返回住地。21. 将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合乎要求的七字对联,并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6分)绿艾悬门 大地蟠桃 青蒲注酒 人间橡树几度红益芬芳 千寻碧 漆藻彩(1)贺寿对联:_。(2)端午节对联:_。四、写作(60分)2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评剧表演艺术家新凤霞不小心摔碎一把小茶壶。这把小茶壶跟随她多年,是她的一件心爱之物。所以,壶碎令她心痛。但是,新凤霞马上安慰自己:“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我得马上赔自个儿一把壶!”于是,新凤霞不再责怪自己,扔掉碎壶,迅速上街,买了一把更加漂亮的小茶壶赔给自个儿,新凤霞把新壶摆在原处,禁不住露出舒心的微笑
32、。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也需要一种与自己讲和的智慧。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答案】1. C 【解析】【分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分析和理解能力。C. “庄子的文章结构模糊”的说法错误。对应的原文“庄子结构线索上的模糊隐秘,并不意味着文章结构缺乏内在联系”。选项把原文中的“结构线索上的模糊隐秘”换为“结构模糊”,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故选C。2. D 【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D.“因而,庄子一书中寓言数目众多”的说法,犯了强
33、加因果的错误。原文“庄子一书的文学价值,不仅由于寓言数量多,全书仿佛是一部寓言故事集,还在于这些寓言表现出超常的想象力,构成了奇特的形象世界”。寓言数目多和这些寓言具有超常的想象力都是庄子一书富有文学价值的表现,即“数目多”与“具有超常的想象力”之间是并列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故选D。 3. A【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判断和推测的能力。A.“因而在庄子自称的创作方法中位列首位”的说法错误。原文是说庄子一书,大都是用“三言”形式说理。这三种形式有时融为一体,难以分清。“三言”之中,“寓言十九”(寓言),寓言是最主要的表现方式。原文强调的“寓言”是“最主要的表现方式”,而不是“卮言”,而
34、且也没有说“位列首位”,只是“最主要的表现方式”。选项犯了张冠李戴和曲解文意的错误。故选A4.B 【分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这是由于经济全球化造成的”分析错误。根据原文“全球化因此成为疫情危机的替罪羊”,可知真正的原因并不是“经济全球化”,而是“疫情危机”。故选B。5.C 【解析】【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能力。C“数字经济将彻底改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说法太绝对。原文是“数字经济的发展,不仅改变着本国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只是说了数字经济会改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但没有“彻底改变”之意。故选C。 6.(1)
35、受疫情影响,数字经济成为促进企业复工复产的“生力军”和对冲经济下行压力的“稳定器”。(2)受国际贸易和跨国投资合作方式的影响,数字经济极大地维护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成为抗击“逆全球化”的强大力量。(3)随着数字产业化的发展,数字经济能催生出大量新业态,不断开拓出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根据材料二中“数字经济为何变得如此火热?这主要得益于其强大的发展韧性和抗冲击能力。2020年,新冠疫情加速了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数字经济成为促进企业复工复产的“生力军”和对冲经济下行压力的稳定器”,可从数字经济成为促进企业复工复产
36、的“生力军”和对冲经济下行压力的“稳定器”方面组织答案。根据材料二中“数字贸易、数字金融、数字政务和数字安全等极大地维护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成为抗击逆全球化的强大力量”“数字经济这一数字化、信息化的力量是抗击逆全球化的长期因素。因此数字经济必将对各国经济贸易和社会发展、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产生更加持久的影响”,可从数字经济极大地维护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成为抗击“逆全球化”的强大力量方面组织答案。根据材料三中“一方面,数字产业化释放经济增长潜力,伴随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深度渗透到实体经济中,为产业数字化转型创造了必要条件。另一方面,数字经济催生
37、出大量新业态,在刺激消费、带动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不断开拓出新的经济增长点,让中国经济结构更优、活力更足”,能催生出大量新业态,不断开拓出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方面组织答案。【答案】7. B 【解析】【分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章内容及艺术特色的能力。B.“妻子在家强势”错误。从文中“外边正下大雪,老头儿没戴帽子、没围围巾就跑了,外边地又滑,瞧他临出门时气冲冲的样子,别不留神滑倒摔坏吧?想到这儿,她竟在屋里呆不住了,起身穿上外衣,走出房子去了”可以看出妻子对老头儿的担心,所以选项中说她强势,理解有误。“抬起眼看她一下,跟着又温顺地垂下眼皮”说明老头的
38、自省和愧疚。故选B。8. 1)愤怒:因老头儿不注意生活小节而吵架后,老头儿的行为让她十分气愤:“离婚,马上离婚。”2)伤心和委屈:老头儿的离家让她想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3)担心:两小时后,她冷静下来,又开始担心老头儿,于是外出寻找。4)感到幸运:想到老头儿的好处,甚至觉得老头儿可爱了。5)甜美温暖:回到家,夫妻又开始默契的互相帮助。 【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人物心理的能力。原文“惹得老头儿一怒之下,把烟盒扔在地上看着满地碎瓷片和溅在四处的水渍,老婆子直气得冲着老头大叫:离婚!马上离婚”,因老头儿不注意生活小节,两人吵架,老头儿扔烟盒、打落烟灰缸、摔大瓷壶,老婆儿直气得冲着老头大叫:离
39、婚!马上离婚”,概括出“愤怒”。原文“老婆子火气未消,站在原处,面对空空的屋子,一种伤心和委屈爬上心头。她想”,老头儿的离家让她想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可概括出“伤心和委屈”。原文“她每次吵过架冷静下来时都要想到这句话。可是老头儿也总该回来了;他们以前吵架,他也跑出去过,但总是一个小时左右就悄悄回来了。但现在已经两个小时了仍没回来。外边正下大雪,老头儿想到这儿,她竟在屋里待不住了,起身穿上外衣,走出房子去了”,吵过架后冷静下来,又开始担心老头儿,于是外出寻找,可概括出“担心”。原文“可现在她多么希望身边有一只手,希望老头儿在她身边”“真幸运呢!她这么老,还有个老伴。四十多年如同形影,紧紧相随。尽
40、管老头儿却不失为一个正派人,一辈子没做过一件亏心的事。一副直肠子,不懂得与人记仇记恨她愈想,老头儿似乎就愈可爱了”,想到自己这么老,还有个老伴,想到老头儿有诸多好处,甚至觉得老头儿可爱了,可概括出“感到幸运”。原文“顿时有股甜美而温暖的气息,把她冻得发僵的身子一下子紧紧地攫住。她还看见,桌上放着两杯茶,一杯放在老头儿跟前,一杯放在桌子另一边,自然是斟给她的”“伸手从衣兜里摸出刚才夺走的烟嘴,走过去,放在老头儿跟前。什么话也没说,赶紧去给空着肚子的老头儿热菜热饭,还煎上两个鸡蛋”,回到家后,两个人默契的互相关心,可概括出“甜美温暖”。 9. 1)情节方面: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妻子的担心,出门寻老头
41、儿,又引出下文对“恋爱”“新婚”往事的回忆。(答“推动情节发展”也可)2)人物描写方面:“雪下得紧”烘托了妻子内心的烦乱、忐忑不安的心绪。3)情感表达方面:下雪的世界“顷刻变得雄浑、静穆。高洁,充满鲜活的生气”,又很好地暗示妻子对丈夫的宽容理解。【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环境描写作用的能力。从结构上看,第段对“雪”的描写承上启下。“雪下得正紧”承接上文“外边正下大雪”促使老婆子忍不住为老头儿担忧而出门寻找,同时这雪景也让老婆子回想起“五十年前,他们在一个学生剧团。她的舞跳得十分出众。每次排戏回家晚些,他都顺路送她回家。她记得那天也是下着大雪,两人踩着雪走,也是晚上八点来钟,在沿着河边的
42、那段宁静的路上,他突然仿佛抑制不住地把她拉到怀里去”的往事。从人物形象上看,“雪下得正紧”渲染了纷乱紧张的气氛,烘托了老婆子内心的烦乱、忐忑不安。从情感表达上看,“顷刻变得雄浑、静穆、高洁,充满活鲜鲜的生气了”,雪景特点的变化又暗示了人物心理的变化,暗示妻子对丈夫的宽容理解。地。【答案】10. B 【解析】【分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往从彭越”,“彭越”是“往从”的宾语,“曰”的主语为少年,“彭越”与“曰”之间应断开,排除A项;“少年强请”,“少年”作为“强请”的主语,其前断开,排除C项;“泽少年百余人”,“百余人”为“泽少年”的后置定语,不可断开,排除D项。本句译为
43、:过了一年多,泽中一百多个年轻人,前去追随彭越,说:“请你做我们的首领。”彭越拒绝了他们,年轻人们执意请求,才答应了。故选B。 11. C 【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C.“主要职责是为王公贵人看守大门”错误。依据文化常识,“舍人”在不同时期,都是作为王公贵人家的私官或亲信存在,他们的身份和家奴是不同的,平时没有固定的工作,不必干杂役,照样吃喝领工资。故选C。 12. A 【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概括和理解能力。A.“他没有此想法”错。从原文“彭越曰:两龙方斗,且待之。”可见他有想法,只是在等待机会。故选A。 13. (1)刘邦在彭城战败,彭越又丢
44、掉了他攻占的城池,带领他的军队向北驻守在黄河沿岸。(2)主管官吏审理(案件),认为他谋反的罪证具备,请求刘邦依法判处。【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得分点:(1)“败彭城”,省略句,“败(于)彭城”;“亡”,丢失;“下”,攻占;“河”,黄河。句意。(2)“有司”,主管官吏;“治”,审理;“论”,论罪;“如”,按,按照,依据。参考译文:彭越,是昌邑人,字仲。常在钜野湖泽中打鱼,伙同一帮人做强盗。陈胜揭竿而起,有的年轻人就对彭越说:“很多豪杰都争相树起旗号,背叛秦朝,你可以站出来效仿他们。”彭越说:“现在两条龙刚刚搏斗,还是等一等吧。”过了一年多,泽中一百多个年轻人,前去追随
45、彭越,说:“请你做我们的首领。”彭越拒绝了他们,年轻人们执意请求,彭越才答应了。彭越跟他们约好明天太阳出来集合,迟到的人杀头。第二天太阳出来的时候,迟到的有十多人。彭越很抱歉地说:“我老了,你们执意要我当首领。现在,约定好的时间而有很多人迟到,不能都杀头,只杀最后来的一个人。”命人杀掉他。大家都笑着说:“何必这样呢,今后不敢再迟到了。”于是彭越就拉过最后到的那个人杀了。设置土坛,用人头祭奠,号令所属众人。众人都大为震惊,没有谁敢抬头看他。于是就带领大家出发夺取土地,收集诸侯逃散的士兵,有一千多人。刘邦攻打昌邑,彭越援助他。汉二年,刘邦和各路诸侯攻打楚国,彭越率领他的部队三万多人归附汉王,刘邦就
46、任命彭越做魏国国相,独揽兵权,平定梁地。刘邦在彭城战败,彭越又把他攻占的城池都丢掉了,带领他的军队向北驻守在黄河沿岸。汉三年,彭越经常往来出没替汉王游动出兵,攻击楚军,断绝他们的后援粮草。汉四年,项羽和刘邦在荥阳相持,彭越攻下睢阳、外黄等十七座城邑。汉五年秋天,项羽的军队向南撤退,彭越又攻克昌邑旁二十多个城邑,缴获谷物十多万斛,来供给刘邦的军队食用。项羽死后,立彭越为梁王,定都定陶。汉十年秋,陈豨造反,汉高祖亲自率领部队前去讨伐,到达邯郸,向彭越征兵。彭越说自己生病了,只派出将领带着军队到邯郸。刘邦很生气,派人去责备彭越。彭越很害怕,打算亲自前往谢罪。他的部将扈辄说:“大王当初不去,被他责备了
47、才去,去了就会被捕。不如就此出兵造反。”彭越没有听从他的意见。彭越对他的太仆很生气,打算杀掉他。太仆逃到汉高帝那儿,控告彭越和扈辄阴谋反叛。于是,刘邦派使臣出其不意地袭击彭越,彭越不曾察觉,因此被逮捕,刘邦把他因禁在洛阳。主管官吏审理,认为他谋反的罪证具备,请求刘邦依法判处。刘邦赦免了他,废为平民百姓,流放到蜀地青衣县。彭越走到郑县,正赶上吕后从长安来,路上遇见彭越,彭越对着吕后哭泣,亲自分辩没有罪行,希望回到故乡昌邑。吕后答应下来,和他一块向东去洛阳。吕后向刘邦陈述说:“彭王是豪壮而勇敢的人,如今把他流放蜀地,这是给自己留下祸患,不如就此杀掉他。”于是,吕后就让彭越的门客告他再次阴谋造反。廷
48、尉王恬开呈报请诛灭彭越家族,刘邦就批准,于是诛杀了彭越,灭其家族。【答案】14. C 15. 秋菊象征高洁,表达了诗人对未经世俗污染的自然之物及人性的追求。相关诗句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悠闲采菊,抬头见山,这两句通过对客观景物的描写衬托出诗人的闲适心情,突出了诗人的追求和向往;“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归去来兮辞并序)中借“三径”荒、“松菊”存指出诗人虽生活条件艰苦,但仍决心归隐,表明了诗人清高的品格和高洁的风尚。归鸟象征退隐,表达诗人对无拘无束的自在人生的向往。“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饮酒)沐浴着夕阳的余辉,禽鸟结伴飞回自家之巢,给山的幽静增添了活力和动感,生机盎然,也暗示
49、着诗人回归田园的怡然自得;“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归园田居)表明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归去来兮辞):“鸟倦飞”表明他厌倦了官场尔虞我诈的生活,渴望返归田园的心情。表露自己的高洁志趣和找到归宿的愉悦。【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及分析概括诗人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都是眼前所见之景错,B忘忧物指酒D“悠然自得”错。“聊复”一词上承“忘忧”“遗世”,表现诗人壮志难酬的愤懑,而非“悠然”。【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先到诗歌中找到“秋菊”“归鸟”,理解其在文学作品中和本诗中
50、的特点,再结合作者的情况分析这些意象中传达出的情感。“秋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化内涵为“傲骨,高洁”,因为在百花早已凋谢的秋日,惟独菊花不畏严霜,粲然独放,表现出坚贞高洁的品格;从本诗来看,首句“秋菊有佳色”,就是对菊的倾心赞美,“有佳色”三字极朴素,“佳”字暗点出“众芳凋零,惟菊有傲霜之色”,然后作者“裛露掇其英”,带露摘花,色香俱佳,采菊是为了服食,菊可延年益寿,但服食菊花不仅在强身,还有志趣高洁的喻意,所以作者借助采菊表达对这种人性的追求。再看“归鸟”,因见归鸟趋林,所以悟出日入之时正是群动止息之际,趋林之鸟本来是无意中所见,但它却唤起了作者的感慨深思:“群动”皆有止息之时,飞鸟日落犹
51、知还巢,人生何独不然?鸟儿始飞终归的过程,正好像是作者由出仕到归隐的生活历程。由此可知,归鸟是隐居山林的象征,两个意象表达了诗人追求高洁品质,向往自然的情怀。16.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17. B 18. A 19. C【解析】【分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发源:起源。发端:开始;起头。语境说的是吴歌起源于江苏省东南部,应选“发源”。口口相传:不著文字,口头相传。口传心授:指师徒间口头传授,内心领会。语境修饰的是歌曲的传唱,应选“口口相传”;源远流长:比喻历史悠久,根底深厚。生生不息:指不
52、断地生长、繁殖。语境有楚辞招魂即有“吴蔡讴,奏大吕些”的记载。说明其历史悠久,应选“源远流长”。存活:生存,活在世上。保存:使事物、性质、意义、作风等继续存在,不受损失或不发生变化。语境是吴歌依然活跃于民间,应选“存活”。故选B。【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从后文“保存了大量长篇叙事歌”来看,所填语句的主语只能是清朝,不能是长篇叙事吴歌,故选A最恰当。故选A。【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语病有:“挖掘、发现”语序不当,应为“发现、挖掘”;“大量的吴歌得到了抢救性的搜集和保存”成分残缺,不能与前句衔接,应在此句最前面加上“使”。A.语序不当,成分残缺;B
53、.语序不当;D.滥用介词“对”,语序不当。故选C。20.(1)“乔迁新居”改为“搬新家”。 (2)“笑纳”改为“收下”。(3)“光顾”改为“游览”。 (4)“豪雨”改为“暴雨”。(5)“可望”改为“有望”。(广播不能出现谐音)【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解答此题,要从病句、词语以及语言的得体与否等角度综合考虑。语言要符合表达者身份和接受者的接受因素;语言表达能符合特定的场合、目的需要;语言表达有分寸感。考试题型包括用词得体、分寸得当、身份相符、场合相配、依据语境进行角色转换、书面语与口头语的转换等。“乔迁”,祝贺别人迁居或升官的话,不能用于“我“搬家;“笑纳”,客套话
54、,用于请人收下自己的礼物,不合语境内容;“光顾”,敬辞,称客人来到,商家多用来欢迎顾客,语境为表示多次到滨河游园游玩,不合语境;“豪雨”“可望”和“好雨”“渴望”谐音,不符合电台新闻广播稿的要求。【点睛】第,恰当利用词语的感情色彩。现代汉语中不少词语的褒贬色彩很浓,利用得好,不但语言得体,还能产生极好的表达效果。有时还可以故意改变词语的褒贬色彩。第二,正确使用书面用语和口语。书面用语比较庄重正规,口语比较平和亲近,它们不分孰优孰劣,只是应当使用在不同的地方。第三,正确使用敬辞和谦辞。对上级、长辈等应当使用敬辞,把敬辞用在自己身上就很可笑;谦辞要用在自己身上,把谦辞用在对方身上,就显得不尊重对方
55、。第四,正确选用传达话语的手段。要根据不同的表达目的选用不用的传达话语的手段。第五,根据场合、对象准确遣词造句。 21. . (1)贺寿对联:人间橡树千寻碧;大地蟠桃几度红 . (2)端午节对联:绿艾悬门漆藻彩,青蒲注酒益芬芳【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涉及对文字的理解、对信息的准确筛选和综合分析概括。答题时,首先要注意题目要求,其次要领悟对联的含义及对联的拟写规律及样式。例如,根据“贺寿”的要求,可以推知对联内容与“橡树”“蟠桃”有关。因为橡树的材质比较好,具有森林之王的美称,很多的国家都是将橡树当做是圣树,认为橡树是长寿和强壮、骄傲的象征;而“蟠桃”也是源于桃树是仙木,仙
56、桃可以益寿,自古以来就有“蟠桃贺寿”的传统风俗。故“人间橡树”与“大地蟠桃”是一个与“祝贺”有关的对联组合。同样,过“端午节”,有在家门前悬挂艾草、饮雄黄酒的习俗,可知“绿艾悬门”和“青蒲注酒”相对应,是一个与“端午节”有关的对联组合。其它三字词组是强调事物特征的,根据对联对偶特点,对应考虑“贺寿”“端午节”下的事物,可以确定七字联。最后根据对联“仄起平收”的规律,“碧”“彩”是仄声,“红”“芳是平声”,最后可确定两个组合中的上联、下联顺序。【点睛】对联组合题,考查的是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涉及传统文化、修辞手法语意理解、对联的基本要求和规则等诸多知识。常见题型有:1、读内容,做选择;2、观联系,
57、组对联;3、展才情,对对联。从不同角度和深度考查学生对对联的掌握,需要学生对传统文化、对联有更深入的理解,能用精炼的语言较熟练地对对联:上下联字数要相同,上下联平仄要协调;上下联词性要相同;上下联内容要关联 例文:学会与自己和解人生于世,不免有所缺憾或遭遇失误、挫折、困境,对此,是坚持改变现状,执着追求,还是主动求和,坦然接受?这不单是是否积极进取的问题,同时也是处世心态的问题。新凤霞懂得“与自己讲和”的智慧,拥有与自己讲和的智慧,不失为一种大智慧。很多时候,人要学会与自己讲和,要学会释怀和放下。生命中的许多事情不是因为我们努力就一定会得到,成功需要各种各样的因素的综合。天时、地利、人和。你最
58、终活成什么样子,并不重要,尽力即可。你不一定非要比别人强,只要自己足够努力,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你就是幸福的、快乐的。成功是人们梦寐以求的事情,梦想实现了,是喜悦,是欣慰;未实现,只有努力了,也不一定就叫失败,也可以是无怨无悔的。比失败更可怕的是人生没有努力,没有尝试,没有经历,就开始向生活摊牌认输,那样的人生才毫无价值、意义可言。人生很多时候需要与自己讲和,放下执念就会轻松自在。学会与自己讲和,活在每一个自在的当下,我就是我,一个不完美的自己,一样可以活得很开心很快乐,不为有些百般努力也触不及达不成的事而烦扰,为自己已经达成的每一个小小成绩而喝彩,做一个内在被滋养被肯定着成长起来的人,内在丰
59、盈富足了,何尝不是一笔未来用之不竭的内在财富呢?与自己讲和,就是不责备自己,不惩罚自己,不被生活中的事主宰自己。不要同自己过不去,学会善待自己,不要因自己的过错而生气,并以此惩罚自己,学会与现实和平共处。学会与生活讲和,不苛求他人也不为难自己。在遭遇生活的死角的时候,知道放自己一马,常常在“山穷水尽疑无路”的时候会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西谚有云: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同时也会给你打开一扇窗。 细细想来,与自己讲和,与生活和解,是一种境界,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也是人生的最大智慧。从一定意义上说,它是一个人生活幸福的起点和归宿。同自己讲和吧!记住应该记住的,忘记应该忘记的,改变能够改变的,接受不
60、能改变的。有了这样平和的心境,学会了换个角度看生活,转个方向看人生,那么,生活的阳光将追随我们一生。【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本作文题目要结合提示语“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也需要一种与自己讲和的智慧”分析,这是一段哲理性的材料,是一则思考弘扬“与自己讲和”的作文题目。考生首先要考虑材料所针对的主要对象,即生活处境,对应到现实生活中,可具体为工作、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困难等。考生要抓住材料的中心话题“与自己讲和”,理解“与自己讲和”的内涵以及其对于我们的生活、事业等的作用进行立意作文,避免长篇的叙述和空泛的议论。考生可以从新凤霞的做法出发,可以立意
61、为面对人生的困境,要改变自己的心境,即善于随遇而安,自我调节,要面对现实理性处理。也可以用辩证的观点分析,什么情况下我们可以与自己讲和,什么情况下不能与自己讲和。把握原则,小事可以放下,大是大非绝不屈从。【立意】1.与自己讲和;2.心有猛虎,细嗅蔷薇;3.善于随遇而安,自我调节。【素材】1.人到底应不应该和自己讲和?我想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地点也可能有不同的答案,所以我认为我们要好强而不逞强。我说的好强,就是不与自己和解,为了理想事业,要一往无前地执着追求。不盲从、不屈从、不怨天尤人、不熬、不混。不逞强,也就是要与自己讲和。在遇到困难挫折时要知难而退,不做无谓的妄念
62、、执念、不死磕到底。2.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如果我们总和自己过不去,生活丧失了许多乐趣。我们如果总是对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耿耿于怀,不原谅自己,也不宽恕别人,长时间闷闷不乐,抑郁寡欢,有百害而无一利。在非原则问题上可以宽容自己,但在对待理想、事业的问题上,不能因为在追求的过程中遇到了挫折打击,就轻易与自己讲和,放弃拼搏,那样的话终将一事无成。3.我们常常听到“要和自己讲和”,然而也有人说:“不讲和才有意思,要跟自己过不去、抬杠,找自己茬儿。”我认为我们要学会与自己讲和。讲和常有一个前提,自己处在痛苦矛盾中,有些痛苦、矛盾是能凭借自己顽强的意志、毅力解决的。我们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执着向前,不跟自己的享受玩乐、自私自利讲和。有些痛苦矛盾是此时此地无法解决的,那这些痛苦矛盾除了摧残自己,起不到任何作用,所以,当自己无法解决的痛苦来临时,我们要做的不是和痛苦较劲,而是要和自己取得和解,只有正视现实,学会和解,坦然接受,才能活在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