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作业3(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90921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作业3(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作业3(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作业3(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作业3(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四单元 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5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的进出口贸易总额逐年增长,2011年达5 3976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贸易总值的148%。与这一成就的取得直接相关的对外政策有()经济特区的设立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浦东的开发与开放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设立A B C D2、“举办经济特区的目的,是为了吸收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扩展对外贸易,加快经济的发展。”继创办经济特区之后,我国对外开放格局不断发展,下列省份或城市在对外开放格局形成过程中的先后顺序是()A武汉、福州、海南、上海浦

2、东B福州、海南、上海浦东、武汉C福州、武汉、上海浦东、海南D福州、海南、武汉、上海浦东3、20世纪80年代,国际舆论曾评价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是新中国成立35年来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一“行动”在当时的最主要意义是 ()A打开了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B加强了与世界各国间的联系C标志着世界大市场对华开放D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4、旧上海有句谚语:“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这种情形在浦东开发后开始改变,浦东开发体现了我国的( )A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B“一国两制”政策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改革开放政策5、邓小平说:“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后变得落后了,一个

3、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从材料可以看出我国新时期实行对外开放的原因主要有()闭关自守导致中国长期落后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和客观要求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艰苦奋斗,自力更生A. B. C. D.6、上世纪90年代有人把中国东部经济发展状态比作“满弓待发之箭”:“弓”比喻为1984年国家开放的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弦”比喻为1996年全线通车的南北交通大动脉京九铁路。那么,“箭头”在今天看来最为恰当的比喻是()A.深圳B.珠海C.海南D.浦东7、“让全球四分之一的人口迅速摆脱孤立,与世界接轨,有过这样的先例吗?”美国时代周刊

4、的这一评论,是针对( )A.1955年中国参加亚非会议 B.1979年中国对外开放 C.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D.2008年中国成功举办奥运会8、20世纪90年代,我国提出沿海、沿边、沿江、沿路的“四沿战略”。其中“沿江”战略的目标是推动长江流域的全面开放,以贯通东西、辐射南北。为此我国采取的重大措施是()A开放沿海城市 B设立经济特区C浦东的开发、开放 D开放长江三角洲地区9、下表反映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变化,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单位:亿元)年 份进 口出 口差 额外贸总额占GDP的比例1951年8.211.2310.96%1997年1 423.61 827.0403.436.1

5、0%A.工业迅速发展 B经济体制改革C对外开放 D出口增加10、前上海副市长赵启正评价某一重大措施说:“(它)实现了以点带面,壮大上海,带动周边的战略效果,是经济学理论点轴开发模式的典型案例。”这是指()。A开放港口城市 B开辟经济开放区C浦东的开发开放 D开放长江三角洲地区11、学者刘迎秋在我国从大国走向强国的战略思路中写道:“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我国年度国民经济活动总量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主要得益于()。A1978年改革开放的决策 B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C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的建立12、根据中国国情,

6、党和政府在某些地区先后设立了民族自治区、 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三者的共同之处是( )A. 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 B. 都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C. 都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 D. 都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主权二、非选择题:(本大題共2小题,共计40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玉渊潭人民公社的公共食堂 图二 韩家湾村农民领取包产剑户合同书 材料二 邓小平说:“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材料三 1979-1997年我国与世界主要国家经济年均增长率比较表

7、国家美国英国德国日本印度中国增长率2.52.12.23.15.29.8(1)图一、图二所反映的史实分别处于什么历史时期?(2分)(2)依据材料二概述我国建立经济特区的目的有哪些?(3分)(3)从材料三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经济发展的状况如何?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14、有学者认为中国近现代对外开放一共进行了四个大的阶段,即晚清民国的被动附庸型、建国初期的一边倒型、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突围型、近三十年来的扩大开放型。厘清这四个阶段,有助于我们回顾中国近现代化的坎坷历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除具有侵略性外对中国经济近代化客观上

8、有一定的建设性,其主要表现在哪里?其中哪一条款最能体现中国近代经济具有的“被动附庸”的特征? (2)“建国初期的一边倒型”对中国的经济体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一时期在经济结构上取得了怎样的进展? (3)“近三十年来的扩大开放”中国踩着历史节奏走出了三大步,每一步都没有落空。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经济全球化刚刚起步之时,中国开始改革开放;20世纪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潮流真正形成之时,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本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之时,中国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请问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如何打开对外开放的窗口? 90年代扩大开放的具体表现是什么,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确立的目标是什么?21世纪

9、初中国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的标志是什么? (4)与第一阶段相比,第四阶段中国的对外开放有什么本质特征?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 2、B 3、D 4、D 5、D 6、D 7、B 8、C 9、C 10、C 11、A 12、A二、非选择题13.(1)图一: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或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大跃进”时期,十年探索时期)。 图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或改革开放时期)。 (2)引进技术,引进管理经验,学习外国知识,扩大对外交流和联系。 (3)高速增长;实行改革开放政策。14.(1)加速自然经济的解体,促进资本主义一的产生和发展。协定关税。(2)形成计划经济体制。奠定工业化的初步基础。(3)建立经济特区。开发开放浦东。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4)主权平等,互利互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