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2012河北沧州质检)1948年10月丘吉尔提出“三环外交”: 第一环是英联邦, 包括英国及其自治领、殖民地; 第二环是英语世界, 包括英、美、加拿大等讲英语的国家; 第三环是联合起来的欧洲. 环环相扣, 以英国为核心. 此项政策的提出主要基于()A. 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B. 遏制共产主义势力在欧洲扩张的需要C. 欧共体的政治联合步伐落后于经济联合D. 二战后英国和欧洲的国际地位被削弱解析: 选D. 考查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 关键信息: 1948年10月、丘吉尔以及“三环外交”(主要是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以英国核心. 本题容易错选B项, 请注意“主要基于”, 题干实际是问
2、三环外交的原因. 2. 马歇尔计划实质上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 因而该计划实际上是()A. 美苏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相对峙的产物B. 导致当代世界政局不稳和战争的根源C. 以隐蔽的经济手段稳定资本主义世界秩序D. 美国蓄意制造柏林危机解析: 选C.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马歇尔计划与杜鲁门主义的本质是一致的, 即都是“冷战”的手段. 3. (2012山东省东营市高一检测)英国约翰W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提出, 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 文中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出发点是()A. 美国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B. “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
3、装冲突C. 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D. 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没有矛盾解析: 选C.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根据题干中对“冷战”的重新定义可以看出, 作者认为“冷战”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故选C项. 4.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全球化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但有人却称此时的全球化其实只是“半球化”, 其原因在于()A. 南北对话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B. 两极格局下美苏两大阵营的对峙C. 南、北半球经济发展差距悬殊D. 宗教矛盾阻断东西方经济交流解析: 选B.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抓住时间“20世纪五六十年代”, 这个时期是美苏争霸的高潮时期, 两大阵
4、营的对峙制约着全球化的发展, 所以说是“半球化”. 5.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华沙、柏林、布拉格、维也纳、布达佩斯、贝尔格莱德、布加勒斯特和索菲亚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在全部历史中, 没有一次战争比前不久使地球上这么多广大地区沦为废墟的这次大战更容易用及时的行动加以制止. 它本来可以不发一枪就被制止住但是, 谁也听不进我们肯定地必须不让那种事重演. 丘吉尔1946年3月5日富尔顿演说材料2: 今日世界已面临严重局势几乎所有国家必须在两种生活方式中挑选一种极权政权之种子在贫穷与争斗之烈土中蔓延及生长重大责任落到了我们身上. 杜鲁门
5、1947年3月12日在美国国会特别联席会议上的演说请回答: (1)材料1中所说“前不久”发生的战争是指什么战争?丘吉尔所说的“铁幕”是怎样“降落”的?为什么丘吉尔说这些国家“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为什么丘吉尔此时还要旧事重提?(2)材料2反映出美国针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发起了“冷战”. 对于“冷战”形成的责任, 有不同的看法: 一种看法认为,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负主要责任, 以苏联为首的东方国家也有一定的责任; 另一种看法认为, 责任全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 请你按照自己的理解, 说明你同意哪种看法, 并阐述理由. 解析: 第(1)问一定要根据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回答. 其中, 丘吉尔所说
6、的“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是出于反对共产主义的目的来看待苏军在二战后期进入东欧国家的. 第(2)问应先表明自己的观点, 然后结合教材知识组织答案, 应注意结合史实, 表述详略得当. 答案: (1)第二次世界大战. 苏军在打击德国法西斯过程中进入东欧一些国家. 因为这些国家在走社会主义道路. 号召西方国家联合起来, 对苏联采取强硬政策. (2)同意第一种观点. 美国负主要责任: 因为“冷战”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为遏制苏联, 对抗共产主义运动, 稳定资本主义制度而特意制造的. 1947年, 以杜鲁门主义为标志, 美国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动了“冷战”; 1948年马歇尔计划开始实施,
7、 这是“冷战”在经济方面的表现; 1949年德国分裂; 1949年北约建立, 使“冷战”恶性发展. 苏联也有一定的责任: 对西方政策做出强烈反应; 1949年导致德国分裂; 1955年建立华约, 与北约对峙; 1962年引发古巴导弹危机. (如果同意第二种观点, 理由可以参照上述答案中的)一、选择题1. 二战结束后初期, 美国芝加哥太阳报指出: “紧接着这位伟大而盲目的贵族所高举的大旗, 就会使我们投入这个世界最恐怖的战争中去. ”同时, 斯大林在真理报上指出: 他的演讲是“危险的行动”, 是“站在战争挑拨的立场上”, 是“号召同苏联战争”. 上述材料所指的事件是()A.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8、B. 马歇尔计划C. 丘吉尔铁幕演说D. 杜鲁门主义解析: 选C.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是“冷战”开始的信号. 2. 二战后, 美国驻苏联代办凯南认为: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是水火不相容的, 美国必须把苏联看成是政治上的敌手. 美国若拥有足够的武力并准备使用它, 那就用不着真正动武, 便可遏制住苏联, 迫使它退却. 他声称必须用消除非共产主义世界中存在的大片软弱地区的方法, 来遏制苏联. 这一观点的依据不包括()A. 美国要推广其价值观B. 美国世界霸权地位确立C. 苏联能够与美国抗衡D. 西欧传统强国普遍衰落解析: 选B. 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 “遏制”说明美苏当时
9、的实力均衡, 美国还没有确立世界霸权地位. 3. 美国某总统在其回忆录中写道: “我也希望(借此机会)向全世界说明, 美国在这个新的极权主义的挑战面前所持的立场. 我相信, 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 它现在宣布, 不论什么地方, 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 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 ”美国的这个政策通常被称为()A. 马歇尔计划B. 杜鲁门主义C. 罗斯福新政 D.尼克松宣言解析: 选B.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向世人表明了美国公开声称要干涉世界各国事务, 充当“世界警察”, 这与材料中所述的情况是相吻合的. 4. (2012广东省广州市高一测试)杜鲁门曾说过: 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
10、的两半”. 其含义不包括()A. 都是为了美国自身利益B. 都以经济和军事援助为主要形式C. 其目的都是反苏反共D. 都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解析: 选B. 材料说明了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关系, 杜鲁门主义是以政治外交的方式, 马歇尔计划是以经济援助的方式来实施“冷战”政策. 5. 肯尼迪曾对某一事件这样评价: “苏联人就像一只冒险超出自己的领地, 但一旦被发现又紧张地、还带点负罪感地奔逃回安全的地方的猫. ”这一事件是()A. 柏林事件 B.朝鲜战争C. 古巴导弹危机 D.越南战争解析: 选C. 题干中的有效信息是“肯尼迪”和“冒险超出自己的领地”, 柏林危机并没有超出苏联的领
11、地, 而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苏联并没有“奔逃回安全的地方”, 因此, A、B、D三项都是错误的. 6. (2012广西南宁市质检)观察下列漫画危险的“多米诺骨牌”游戏, 它形象地反映了美苏争霸的“冷战”格局. 以下史实中能为这一漫画提供证据的有()德国分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古巴导弹危机A. B.C. D.解析: 选D.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都属于美苏两极格局下的事件. 二战结束后以美苏两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 由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上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 并在政治、军事、经济等诸方面进行除诉诸战争之外的对峙和对抗, 1949年德国分裂、1950年朝鲜战争、1961年越南战争、1962年古
12、巴导弹危机都是两极格局下双方对抗的表现. 7. 下列对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形成的表述错误的是()A. 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是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B. 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C. 加剧世界局势的紧张, “冷战”转化为大规模“热战”D. 该局面的形成是美苏两国政治、军事均势的产物解析: 选C. 美苏对峙局面的形成, 使世界处于毁灭性的核战争的威胁之下. 两大集团势均力敌, 彼此不敢轻易动武, 使得近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新的大规模战争. 8. 韩国和朝鲜决定将中断半个多世纪的南北铁路大动脉即西部的“京义线”和东部的“东海线”进行试运行. 造成当年朝韩南北铁路大动脉中断的诸多因素中最
13、根本的是()A. 韩国和朝鲜实行不同的社会制度B. 朝鲜半岛长期处于分裂状态C. 美苏“冷战”局面产生的影响D. 韩国和朝鲜经济发展差距悬殊解析: 选C. 二战后, 美苏两国两分天下, 形成“冷战”的局面, 朝鲜半岛的分裂是美苏两分天下的具体表现. 二、非选择题9. 二战后, 国际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 就是要造成一种局势, 促使我们和其他国家都能塑造出一种免于威胁的生活方式. 在对德国和日本作战中, 这是一个基本问题. 我们的胜利乃是战胜那些想把其意志和生活方式强加在别国头上的国家. 杜鲁门总统1947年3月12日致国会的咨文材料2: 材
14、料3: 赫鲁晓夫曾经形象地说, 美国插在欧洲的那只脚有一个发痛的水泡西柏林, 随便什么时候都可踩一下这只脚被踩痛的美国人则叫嚣, 如果苏联改变西柏林的现状, 美国将不惜与苏联进行一场核战争. 赫鲁晓夫“和蔼可亲”地对美国大使说, 毁灭美国只需要6颗核弹; 对美国人来说, 如果发生战争, 肯尼迪将是美国的最后一位总统. 请回答: (1)材料1中, 杜鲁门所说的“把其意志和生活方式强加在别国头上的”是哪一国家?美国对其采取了什么政策?(2)材料2的三幅图片再现了两极格局下的某些具体场景. 根据图片简述两极格局对国际关系产生的主要影响. (3)根据材料3回答, “冷战”时期, 苏美之间如此紧张, 战争时常一触即发, 但为什么终究没有发生世界性的“热战”?解析: 第(1)问, 注意结合时间来分析杜鲁门咨文的背景; 第(2)问, 读图分析每幅图片所产生的影响; 第(3)问, 考查对“冷战”的认识. 答案: (1)苏联. “冷战”政策. (2)德国和朝鲜半岛的分裂; 世界动荡不安. (3)“冷战”时期两大阵营势均力敌, 特别是核武器的发展使美苏两国及其所属的北约与华约军事力量旗鼓相当, 核武器的破坏作用, 形成一种“恐怖均势”. 担心核战争会使人类自身遭到毁灭, 这也起到了抑制战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