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幅难忘的画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一件小事能给人带来莫大的帮助一句话会温暖人的心房一个举动会让人赞叹不已一个微笑会带给人美好的希望。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采用了倒叙的手法由一幅画回忆当时的故事。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大爷为了满足“我”的心愿主动把船划回来让“我”画画直到天黑。“我”不能忘记老大爷带给“我”的幸福和喜悦是他美好的心灵点缀了这山明水秀的风景让人心明眼亮豁然开朗。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感受老大爷美好的心灵。 2、阅读体会理解“风景是美呀可是最美的还不是风景”这句话学会在生活中用爱心对待他人快乐自己。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读懂课文内容感受
2、老大爷美好的心灵。 难点;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理解“风景是美呀可是最美的还不是风景”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三疑三探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15分钟, 1、导入新课:同学们一幅美丽的画会让我们赏心悦目而一幅简单的画也会令人难忘。今天我们学习第20课一幅难忘的画。,板书课题, 2、质疑:看到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预设:1这幅画上画了什么, 为什么这是一幅难忘的画, 师: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下列字词的读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找出文中你感受最深的一句话用笔勾画出来。 出示:风景是美啊,可最
3、美的还不是风景。” 请同学们把这句话齐读一遍针对这句话你能提出哪些值得探究的问题, 生提出问题预设1:风景美在哪, 预设2:最美的不是风景是什么, 3、师:同学们的问题还真不少带上问题走进课文你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自探提示: (1)带上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并把自己的发现或感悟批划下来。 (2)说说你对“风景是美呀可是最美的还不是风景”这句话的理解。 4、生潜心批读自主探究。 教师巡回指点关注学困生。 二、解疑合探,15分钟, (一)同桌交流 师:刚才在自学的过程中同学们学的都很认真下面请与你的同桌交流自己的读书发现交流时要求认真倾听、补充。 (二)班级交流 1
4、、欣赏“美丽的风景”。 (1)用笔勾画出描写“美丽风景”的语句自己读一读。 (2)理解“连绵”、“清澈”、“粼粼”等词语的意思。 (3)师:你会用哪些词语来形容这美丽的风景,山明水秀青山绿水、山环水绕,您能通过朗读让同学们身临其境吗, (4)同桌互读比读评价读。 (5)自由品读并想象画面。 (6)师过渡:是呀美丽的风景足以让人难以忘怀可最美的还不是风景那又是什么呢, 2、感悟老大爷的“美好心灵”。 (1)师引读:画面上的老大爷和这幅画有什么关系呢,请你联系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 提示:我正在画画_,我正着急时_,我画好后_。在我看来_、 (2)课件出示: a、一阵水波散开小木船划走了。“真倒
5、霉!人家好不容易画的。缺了只船怎么行呢,妈妈我急哭了。 ?指名读生评价再读。 ?从句子中你体会到什么, b、这时就像一个奇迹船居然划回来了。小木船准确无误地停在原来的地方了。 ?引读:“居然”说明什么,“准确无误”说明什么, ?发挥你的想象猜测这个“奇迹”发生的原因。 c、“画完了吗,”“别急我等着。”老大爷笑了笑划着小木船走了。 ?齐读指名读评价。 ?从句子中你感受到老大爷是一个怎样的人, d、“风景是美呀可是最美的还不是风景。” ?齐读。 ?思考表达:妈妈的话中“最美的”是_、 ?理解表达:我是这样理解这句话的: _、 3、图文结合再次读文感悟。 (1)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 (2)课件
6、出示:难忘这幅画是因为_,因为_,因为_、 4、拓展延伸升华认识。 (1)师板书:风景美心灵更美。引悟:在你的身边有哪些类似的人和事,说说你的感悟。 (2)是呀正是因为有这些具有美好心灵的人们才让我们的生活充满着温暖才让我们的社会洋溢着和谐。我们在生活中社会上该如何去做想必同学们已经有了答案。那么用笔写一句最能代表自己感悟的话来勉励自己吧。 三、质疑再探,5分钟, 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前提出的问题自己明白了吗,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预设:老爷爷为什么似乎没有什么表情, 2、引导学生自主解疑。 四、运用拓展,5分钟, 1、自主测试 (1)学习了本课你准备设计什么样的题目来测试巩固本节课的知识
7、,提示:可以从课文内容字词积累运用文句赏析理解感悟等方面设计练习, (2)组织学生相互解答教师点评。 2、教师补充作业: 想想自己难忘的人和事用自己的笔写出自己的感悟。 3、课堂总结 (1)回顾本节所学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可以从内容、结构、中心、写法等方面来谈。, (2)教师总结。 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
8、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同学们一件小事能给人带来莫大的帮助一句话会温暖人的心房一个举动会让人赞叹不已一个微笑会带给人美好的希望。愿同学们在生活中也能伸出自己热情的双手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板书设计】 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
9、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20 一幅难忘的画
10、 风景美 山明水秀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难忘 心灵美 助人为乐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