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阳光洒下来教案“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
2、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教学目的:知识与能力:1学会12个字,认识2个字。能借助工具书和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情境创设,情感熏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小姑娘的语言、行为和心理活动,体会小姑娘的善良和纯真。 教学重点:通过小姑娘的语言、行为和心理活动,体会小姑娘的善良和纯真。 教学难点:体会小姑娘心理活动的变化。教具安排: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学会12个字,认识2个字,注意“鼻、皱”的书写;“捏”的鼻音、“挨”是个多
3、音字、“纫”的翘舌音。能借助工具书和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理解重点词句“片刻、表达、几乎、好心肠”的意思。2理解课文第13自然段,初步体会小姑娘和修鞋爷爷的样子。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第3自然段,能够对小姑娘有个初步的认识。教学难点:通过13自然段的描写,走入小姑娘丰富的内心世界。一、 导入:1、 你看到这个课题后,想到了些什么?(晴朗的天空阳光普照大地)2、 师:今天我们要去认识一位新朋友,她是个内向而又可爱的小姑娘,让我们一起去认识她吧。(请快快翻开书本第39页读读这个故事吧!)二、检查预习。1、圈:说说预习课文时,你觉得要注意的重点字词是什么?2、查:你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
4、“片刻、表达、好心肠、几乎”。3、问:读完课文,你提出了什么问题?三、整体感知,交流合作。1、小组内分自然段读一读。2、课文大致讲了一件什么事?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四、精读:1、自由读13自然段,想想文中的“我”是个怎样的小姑娘?(1)学生自由读,在相应的地方作上记号(教师巡视)(2)小组交流(3)全班反馈,边交流边指导读好相关句子:“我是个长得小小而不怎么表达的女孩儿。脑子里好象总有想不完的事。”(4)小结:这是一个弱小、内向、爱思考的女孩。2、现在,你们就是这样一个小女孩,你对那个新来的修鞋老伯伯有怎样的想法?(1)学生找到描写老伯伯的句子读一读(2)引导读句子,体会小姑娘对老伯伯的
5、好奇,也通过观察、思考感觉到老伯伯生活的艰难。师过渡:是啊,这样一个爱观察、爱思考的小姑娘,她会和修鞋的老伯伯之间发生怎样的事情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四、学习生字:学习“鼻、皱”等12个字。让学生多识记字形:“鼻”字注意上中下结构的比例;“皱”字写时要注意右边“皮”的一撇要将左边一部分托起来。还要让学生自己观察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美观。教师可适当作书写示范。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
6、,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走进小姑娘的内心世界。2
7、通过小姑娘的语言、行为和心理活动,体会小姑娘的善良和纯真。教学重点:精学416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姑娘的善良和纯真。教学难点:走进小姑娘的内心世界,体会小姑娘的善良和纯真。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在我们身边有许多平凡得如同沙砾的人,似乎微不足道,但他们的存在真真切切地给人们带来了方便,不容忽视。你们能举一两个例子吗?(擦鞋的,卖早点的,修鞋的)2、教师小结揭题:看来,同学们都是有心人,能发现身边这些人存在的价值。我们上节课学习的阳光洒下来中的那个小女孩也有一颗细腻的心,一份真挚的情。她一直关注着大院门口的那个修鞋匠,让我们一起随她去看看那位修鞋匠是怎么工作的吧。二、学习第2部分,走进
8、人物内心1.读读416自然段,讲讲小姑娘和修鞋老伯伯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2.找出描写老伯伯的语句和小姑娘心里想法的句子,分别作上不同的记号。3.自读感悟,再读句子,想想这时小姑娘和老伯伯心里都想了些什么?小组交流。4.全班交流。(1)走进老伯伯内心:a、在断针时,老伯伯叹了一口气,这时他心里是怎样想的?(指导读句子)(老伯伯对发生针断的事情感到很无奈)b、老伯伯见“我”给了钱又说不用找时,他抓起书包仔细检查,从这里可以看出老伯伯心里的想法又是什么?(这是小姑娘多付钱后老伯伯的表情和动作,“不知道怎么办好”是老伯伯多拿了钱觉得过意不去,“一把又抓住”说明老伯伯还想为小姑娘把书包缝得再好些。)(
9、2)走进小姑娘的内心世界:a、重点体会句子:“我一愣,仿佛有什么东西轻轻拍了一下我的心脏。”和“我转回神,飞快地把书都塞进书包里,又飞快地取出口袋里折得皱皱的钱,塞到老伯伯的手里”1、“我一楞,仿佛有什么东西轻轻拍了我一下心脏。”这句话表达了小姑娘因为弄坏了生活窘迫的修鞋老伯伯的针而感到内心感到愧疚,听到老伯伯的叹息而对老伯伯的境遇感到担忧。2、“我转回神,飞快的把书都塞进书包里,又飞快地取出口袋里折得皱皱的钱,塞到老伯伯的手里。”这句话表达了小姑娘对老伯伯倾其所有的帮助,又担心老人不接受的心情。b、假如你就是这个小女孩,说说你为什么这样做?c、分角色朗读416段三、学习第3部分,升华感情1.
10、妈妈为什么说“我是个好心肠的姑娘?”读读课文的最后4个自然段,展开小组讨论。2.交流看法。要求表达观点时要在课文中找到相应的语言作为依据。3.回扣文题:为什么妈妈的话像阳光照进我的心里?说说你的看法。妈妈是在夸奖小姑娘关爱他人、用心体察他人的疾苦,很善良,也是对小姑娘主动承担自己过失,有责任心的一种肯定。从此以后,妈妈的话如同阳光照进我的心里,让我感觉温暖,更如光明般为我指明:应该做一个善良的、关心他人的人。这是一种由天性善良到情感升华的过程。课后题解:1、“我一楞,仿佛有什么东西轻轻拍了我一下心脏。”这句话表达了小姑娘因为弄坏了生活窘迫的修鞋老伯伯的针而感到内心感到愧疚,听到老伯伯的叹息而对老伯伯的境遇感到担忧。2、“我转回神,飞快的把书都塞进书包里,又飞快地取出口袋里折得皱皱的钱,塞到老伯伯的手里。”这句话表达了小姑娘对老伯伯倾其所有的帮助,又担心老人不接受的心情。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