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节自然灾害的防避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目标运用资料,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1.知道社会层面和个体层面防避自然灾害的一般措施,了解防避常见自然灾害的具体措施。(地理实践力)2.认识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形成正确的自然灾害观,提高避灾、防灾的意识与能力。(人地协调观)一、自然灾害防避的概述1防避原则:统筹做好防灾、避灾、抗灾、救灾等工作,力争使灾害损失降低到最小。2社会行动(1)组织科技攻关,健全管理法规,制定防灾、减灾规划方案,开展教育,实施工程。(2)建立高效的防灾救灾信息系统,加强防灾减灾的国际或区域合作。3公民参与(1)提高意识,学习自救的知识与技能,增强救灾的社会责任感。(2)遇到突发灾
2、害时,要沉着冷静地科学应对。(3)尽力维护自身安全,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考虑救助他人与财物。(4)记住“十字要诀”,即“学”“听”“备”“察”“报”“避”“断”“抗”“救”“保”。二、常见自然灾害的防避1地震灾害的防避(1)社会层面加强地震监测体系建设、地震预报科技攻关、防震避灾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督查。做好地震应急方案制订及组织实施等。加强防震避灾教育,提高公民防震避灾意识及能力。(2)个人层面了解生活所在地的地震风险等级、居住房屋的结构和防震性能。地震发生时,需要根据自己所处环境,迅速采取有效保护及科学自救措施。地震后要注意预防和避免次生灾害的影响。2洪水灾害的防避(1)社会层面工程措施:兴建
3、水库、退耕还湖;修筑堤坝;疏浚河道;开辟分洪区,开挖分洪道。非工程措施:增强对洪灾的认识,提高防洪减灾的意识;严格控制乱砍滥伐,提高森林覆盖率;建立防洪减灾管理体制和抗洪抢险指挥管理系统;组织灾前水利建设与防洪减灾科技研究等。(2)个人层面洪水前的行动:了解地势及警戒水位;规划逃生路线;做好防灾救灾准备。洪水中的行动:向高处转移;求救;借助救生设备或者漂浮物逃离。洪水后的行动:做好防疫;灾后重建。3滑坡灾害的防避(1)社会层面对滑坡易发多发地区,开展滑坡风险性评估。对具有潜在活动性的重大滑坡进行监测或采取工程整治措施。(2)个人层面不要在陡坡前长时间逗留。不要破坏坡体稳定性,发现坡体松动尽快离
4、开并报告。建造截水沟、排水沟和防水覆盖层,防止地表水渗入软弱面。通过削坡减载、修筑挡土墙、抗滑桩降低滑坡风险。滑坡发生时需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防避措施。4泥石流灾害的防避(1)社会层面对泥石流易发多发区,开展泥石流风险性评估。对重点地区和沟谷进行监测或采取工程整治措施。(2)个人层面房屋、帐篷不要搭建在沟口和沟道上。不能将冲沟当作垃圾排放场。保护和改善山区生态环境。雨季或者暴雨时尽量不去泥石流多发沟谷。发现上游形成泥石流后,应及时向下游发出预警信号。1提高减灾防灾意识可有效减轻灾害损失。()2住高层楼房的人在地震发生时应该抓紧时间乘电梯下楼。()3遇到滑坡发生时一定要原地不动。()4遇到泥石
5、流来袭应迅速向山下逃离避险。()5下列关于洪水灾害的防避,说法正确的是()A洪水前做好防疫B洪水前规划逃生路线C接到洪水警报后要留意洪水警戒水位的变化D洪水中门板不能作为逃生材料提示:1.提高全民减灾防灾意识,协调人在关系是减灾防灾的重要途径。2地震发生时,正在搭乘电梯要将操作盘上各楼层的按钮全部按下,一旦停下,迅速离开电梯;万一被关在电梯中,马上通过电梯中的专用电话求助。3当滑坡发生时,如果处在滑坡体上,首先应保持冷静,迅速环顾四周,然后向滑坡体的两侧迅速逃离;当遇到无法逃离的高速滑坡或滑坡呈整体滑动时,宜原地不动,或抱住大树等物。4遇到泥石流来袭,应迅速向沟谷两侧的山坡上方逃离。5.B洪水
6、后要做好防疫;接到洪水警报后应尽快撤离;洪水中,如果洪水位持续上涨,暂避的地方已难以自保,则要充分利用门板、桌椅、大块泡沫塑料等能漂浮的材料逃生。 常见自然灾害的防避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一方面顺应社会各界对我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图标以彩虹、伞、人为基本构图元素,其中,雨后天晴的彩虹蕴意着美好、未来和希望;伞是人们防雨的最常用工具,其弧形形象代表着保护、呵护之意;两个人代表着一男一女、一老一少大家携手,共同防灾减灾。整个标识体现出积极向上的思想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
7、产安全之意。问题1(综合思维)防灾减灾的主要手段有哪些?提示:灾害监测、灾害防御、灾害救援与救助、灾后恢复等。问题2(综合思维)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包括哪些方面?提示:灾前准备、灾中救助、灾后自我保护。问题3(地理实践力)假如野外遇到滑坡、泥石流,怎样进行自救与互救?提示:滑坡、泥石流大多发生在持续暴雨后山区、半山区的村庄,在暴雨过后应格外警惕滑坡现象的发生。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方向的山坡跑,切忌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要特别注意保护好头部。泥石流的面积一般不会很宽,可根据现场地形,向未发生泥石流的高处逃避。在山区扎营,不要选在谷底的排洪通道以及河道弯曲、汇合处。归纳提升 面对
8、自然灾害,我们应该未雨绸缪,统筹做好防灾、避灾、抗灾、救灾等工作,力争使灾害损失降低到最小,这些工作既需要政府领导下的有组织的社会行动,又需要广大公民积极科学的参与。1防灾减灾的社会行动在政府领导下建立高效的减灾措施体系,对减灾防灾有重要意义。2防灾减灾的个人行为在自然灾害发生时,公民的自救与互救对减少生命财产损失也至关重要。(1)地震中的自救与互救地震是最不可预知且最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之一,掌握相关自救与互救的知识,可以减少自己及周围人在地震中的伤亡。具体图解如下:(2)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洪水一般与连降暴雨相关,具有可预报性和一定的滞后性,做好防洪准备,洪水发生过程中的自救与互救非常重要。具
9、体图解如下:(3)泥石流发生时的自救泥石流多发生于持续暴雨后的山地丘陵地区,遇到泥石流发生时应掌握正确的自救方法:发现迹象马上转移疏散。设法同外界联系,求得救助。遇到泥石流时,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方向的两边跑。向未发生泥石流的高处逃避。扎营时,不能选在谷底排洪的通道及河道弯曲、支流汇合处。2018年6月的一个周末,有20多名“驴友”通过网络自发组织,去邻近的浙江一山区探险旅行。傍晚,他们在山沟一个水道弯曲处的平地上扎营过夜。夜里突发山洪,一名女性“驴友”在这次山洪中遇难。据此完成(1)(2)题。(1)造成本次事故的原因之一是防洪准备不充分,具体表现为()A没有关注天气预报,不应该雨季去山区探险
10、B没有事先进行登高、快跑能力训练C没有准备好急救药品D没有学会并具备游泳、划船等求生技能(2)当这样的山洪来临时,人们最好的逃生方法是()A迅速顺着山沟向低处跑B迅速朝山洪来向的山沟高处跑C迅速向垂直于山沟的高处跑D迅速找到树枝等使自己漂浮不下沉(1)A(2)C第(1)题,山区雨季发生山洪、地质灾害的概率大,不宜去山区探险旅游。第(2)题,山洪突发性强、速度快,且不同于一般洪水,向垂直于山沟的高处跑能最快地躲避泥石流。题组1自然灾害防避概述1下列叙述属于减灾防灾中社会行动的是()实施减灾工程加强自救、互救的训练提高全民减灾意识灾难降临时保持健康的心态ABCDC要注意区别减灾防灾中的社会行动和个
11、人行为。社会行动是政府领导做的工作,而不是个人行为,个人行为是个人在灾难中应该怎样做。2下列不属于个人应对灾害“十字要诀”的是()A学生防灾减灾知识B及时躲避C保险救灾D增强参与救灾的社会责任感D个人应对自然灾害“十字要诀”,即“学”“听”“备”“察”“报”“避”“断”“抗”“救”“保”。学习防灾减灾知识即为“学”,及时躲避即为“避”,保险救灾即为“保”,因此只有D项不属于。题组2常见自然灾害的防避2015年7月3日,新疆皮山发生6.5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据此完成34题。3(生活中的地理)地震发生时,皮西那乡一所学校的学生正在教学楼里上课,其较合理的做法是()A迅速躲在窗口B迅速跑向门口
12、逃出教室C迅速跑向阳台D用书包护住头躲到课桌下4地震发生后被困在废墟下的人的正确自救做法是()点燃柴火帮助搜救人员确定位置用手帕或布遮住口部以防吸入过多灰尘大喊大叫,不要错过搜救的黄金期敲击管道或墙壁以便被救援人员发现ABC D3.D4.D第3题,地震发生时,若学生在教学楼里上课,较合理的做法是用书包护住头躲到课桌下;阳台、教室走廊和窗口的安全性极差,不适宜靠近。第4题,废墟中的氧气量可能较少,点燃柴火会消耗氧气,对人的生命构成威胁,不适宜点燃柴火帮助确定位置;大喊大叫会消耗体力,也不正确。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发生的频率高,因而在自然灾害发生的过程中,要掌握正确的救援和救助方法以及自救和互救方
13、法。据此完成56题。5(生活中的地理)抢救溺水者的步骤是()清除口、鼻腔内的异物排去呛人体内的水救上船或陆地送医院抢救ABCD6被洪水围困时,正确的做法是()A抱紧电线杆B躲在巨石之下C尽量逃向高处、大树、山丘和高坡D水性好的人,在洪水汹涌时也可游泳逃生5.D6.C第5题,抢救溺水者首先要把其救到岸上,清除口、鼻腔内异物才有利于排水,紧急救助之后再尽快送到医院。第6题,抱紧电线杆易被电击;躲在巨石之下可能会遭岩石倾覆砸伤;洪水汹涌时危险太大,游泳很不安全。教材P99活动提示:我国减灾防灾的主要成就有:(1)参与“国际减灾十年”活动取得巨大成就,被联合国认为是“开展减灾活动最好的国家之一”。(2
14、)成功抗御了多次重大自然灾害的侵袭。(3)建立和完善了各类灾害监测预警系统。(4)自然灾害防治科学研究取得重大成果,重点开展了以自然灾害监测和综合减灾对策为主的一系列科技研究。教材P100活动1提示:世界上最容易遭受重大海啸影响的地区主要集中亚洲东部南部、南北美洲的太平洋沿岸和新西兰、澳大利亚的南太平洋地区以及地中海东北部沿岸区域等,因为这些地区基本上都位于板块交界地带,是世界上地震主要集中的地区。2提示:台湾与福建沿海、华北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地区、青藏高原及其边缘地带、新疆地区盆地边缘地区。这些地区处在我国的主要地震带上,地震发生频率高,因此房屋和工程建筑的抗震性能需要更高一些。教材P102
15、活动1提示:都江堰主要有三大主体工程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引水口,鱼嘴将岷江一分为二,并借助弯道,使含沙量少的表层水流向凹岸,含沙量大的底层水流向凸岸,将洪水冲下来的沙石大部分从外江排走,进入内江的小部分沙石,在虎头岩的支引、宝瓶口的节制和“离堆”的顶托下,大部分沙石从飞沙堰、人字堤排入外江,使宝瓶口引水口和灌区干流免遭泥沙淤塞;宝瓶口在引水的同时,还能控制进水量,既保证了灌溉用水,又防止了过量洪水涌入内江灌区,正因为三大主体工程之间以及主体工程与附属工程之间相互依赖,功能互补,巧妙配合,浑然一体,形成布局合理的系统工程,联合发挥分流分沙、泄洪排沙、引水疏沙的重要作用,才使得成都平原
16、枯水不缺,洪水不淹,成为稻米飘香的天府之国。2提示:(1)无闸:二八分沙:在鱼嘴分流的地方,内江处于凹岸,外江处于凸岸,根据弯道的水流规律,表层水流流向凹岸,底层水流流向凸岸,因此随洪水而下的砂石大部分随底层水流流向外江。四六分水:在冬、春枯水季节,岷江水位较低,河流主流线多靠近河谷凹岸流去,分水堤将约十分之六的江水流入内江,十分之四的江水流入外江,保证了灌区的用水量,简称“四六分水”;夏、秋洪水季节,岷江水位相对升高,河流主流线相对变直,大部分江水流向凸岸,故分水堤又将十分之六的江水排入外江,十分之四的江水注入内江。(2)有闸:枯水期,外江闸关闭,岷江水进入内江,即可满足灌区内人民的生产生活用水;洪水期,外江闸打开,大部分洪水从外江流走,保证了灌区内的安全。3提示:体现了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我国古代“道法自然”的人地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