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78 ,大小:1.53MB ,
资源ID:888730      下载积分:8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88730-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2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精品课件第24讲生物的进化【浙科版】.ppt)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2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精品课件第24讲生物的进化【浙科版】.ppt

1、第 24 讲 生物的进化 回扣基础构建网络 一、生物的多样性、统一性和进化1生物体既相似又相异(1)物种间存在生殖隔离,即不同种的个体之间,或者在交配后不能产生。(2)生物界在类型上具有多样性。(3)生物界的统一性含义:不同生物之间总有一个或几个层次的与存在着统一的模式。不能互相交配有生育能力的后代结构功能具体体现生物体层次:关系比较接近的生物存在的统一模式。器官层次:结构相似的器官,都是由发育而来的。细胞层次:将动物、植物、真菌和众多的原生生物联系在一起。分子层次: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在上存在着高度统一性。某种结构与功能相同的组织统一的细胞模式分子层次2进化论对生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解释(1)

2、由于的作用,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可以发展出多个。(2)整个生物界有一个共同由来,说明生物界在不同层次上存在着。自然选择等因素物种高度的统一性二、进化性变化是怎样发生的1选择是进化的动力(1)人工选择合乎人们要求显著变异存活和繁殖自然选择显著变异2种群的变异性(1)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是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畸变,生物通过产生新基因,通过产生形形色色的基因型。(2)是自然选择的前提,也是生物进化的前提。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可遗传变异3种群基因频率的平衡和变化(1)含义基因库:一个生物种群的全部的总和。基因频率=100%。基因型频率=100%。等位基因(2)相关计算若有一对等位基因

3、A 和 a,基因 A 的频率为 p,基因 a 的频率为 q,则;若基因型 AA、Aa、aa 的频率分别为 D、H、R,种群总个体数为 N,则 p,q。pq1 D12HR12H种群总个体数某种基因型个体数(3)遗传平衡定律在一个大的随机交配的种群里,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没有、的情况下,世代相传不发生变化,并且基因型频率是由所决定的。(4)促使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主要有:、等。迁移突变选择基因频率突变 基因迁移遗传漂变非随机交配自然选择4自然选择导致适应(1)适应是生物特有的一种现象。是生命的、等特征使该生物适合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生存和延续。是自然选择的结果。(2)证据曼彻斯特地区的两种不同表现

4、型桦尺蠖蛾,在工业污染前后数量的变化。(3)结论导致生物进化性变化。结构及功能行为生活方式自然选择5异地的和同地的物种形成(1)异地的物种形成遗传组成新物种二倍体配子构建知识网络 突破考点 提炼方法 考点一 自然选择学说 1主要内容(1)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自然选择;(2)变异是不定向的,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材料;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因;(3)过度繁殖加剧了生存斗争,生存斗争是生物进化的动力;(4)自然选择是长期缓慢的过程,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2“自然选择学说”解释生物进化的模型 3模型解读(1)自然选择的对象 直接对象是生物的变异性状(表现型)。间接对象是相关的基

5、因型。根本对象是与变异性状相对应的基因。即自然选择的实质是环境对变异所对应的基因的选择,因而可以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2)自然选择的因素:对生物的变异起选择作用的是个体所处的自然环境。(3)自然选择的动力:生存斗争。类型:包括种内斗争、种间斗争(竞争)、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斗争。意义:生存斗争对生物的某些个体的生存不利,但对物种的生存是有利的,并能推动生物的进化。原因:过度繁殖有限的生活资源。(4)自然选择的结果: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5)两个方向图示变异不定向,自然选择定向。4历史贡献(1)较好地解释了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2)相对系统地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3)

6、使生物学摆脱了神学束缚。5局限性(1)未能对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作出科学的解释。接受了拉马克关于器官“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观点。(2)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局限于个体水平。(3)强调物种形成都是渐变的结果,不能很好地解释物种大爆发现象。对位训练1按照达尔文的进化学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生活在地穴水井中的盲螈,因长期不用眼睛而失去了 视觉 B食蚁兽的长舌是因为长期舔食树缝中的蚂蚁,反复不断 伸长的结果 C鹿与狼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相互选择,结果都发展了各 自的特征 D春小麦连年冬种可变成冬小麦,这是环境影响的结果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生物进化理论中的“用进废退”学说和“自然选择”的理解和辨析。A

7、、B、D 项都强调环境的变化是物种产生变化的原因。生活在特定环境中的生物为了适应环境,某些器官由于经常使用而发达,并且传递给下一代,这是拉马克的“用进废退”观点。C 项的阐述,说明鹿和狼相互选择,生存下来的类型经过一代代的积累,结果发展成为具有各自特征的种群,这符合达尔文进化学说的观点。答案C2下列哪项内容不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达尔文自 然选择学说进行的修订和补充 ()A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而不是生物个体 B基因频率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实质 C生存斗争是进化的动力 D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 过程中的基本环节 解析 生存斗争是进化的动力这一观点是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C考点

8、二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1主要内容(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概念 定义 外延 种群 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叫做种群;种群是繁殖和进化的基本单位 无生殖隔离;同一区域 基因库 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种群内所有个体、所有细胞的所有基因 提醒 种群既是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繁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标志):基因频率改变。某段时间内若基因频率未改变,则未进化,反之则进化。例:一年前 A0.6、a0.4,若一年后仍然是A0.6、a0.4,则一年中未进化。(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可遗传变异的三个来源: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畸变(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合称

9、突变)。由于突变和重组都是随机的、不定向的,因此它们只是提供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提醒 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和基因重组,而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合称突变。突变性状是有利还是有害是相对的,取决于环境条件。如昆虫的残翅性状在正常环境中不利,但在多风的岛上则是有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因不定向性决定了变异只能为进化提供原材料,而不能决定进化方向。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提供进化的原材料。(3)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变异是不定向的 不利变异被淘汰,有利变异逐渐积累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生物朝一定方向缓慢进化 经自然选择导致提醒 自然选择的实质:定向改变基因频率。

10、变异与环境的关系 变异在环境变化之前已经产生,环境只是起选择作用,不是影响变异的因素,不要夸大其作用,通过环境的选择将生物个体中产生的不定向的有利变异选择出来,其余变异遭到淘汰。例如喷洒杀虫剂只是将抗药性强的个体选择出来,而不是使害虫产生抗药性。(4)隔离与物种的形成 物种形成的三种典型模式:渐变式如加拉帕戈斯群岛上 13 种地雀的形成。骤变式如自然界多倍体植物的形成 骤变式物种的形成主要是通过异缘多倍体的染色体畸变的方式形成新物种,一出现可以很快形成生殖隔离(基因频率改变)。此种方式多见于植物。物种A物种B 杂种植物 异源多倍体 人工创造新物种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如番茄马铃薯)、多倍体远缘杂

11、交(如甘蔗萝卜)、多倍体育种(如八倍体小黑麦)等方式也可以创造新物种。杂交染色体加倍提醒 新物种形成不一定经过地理隔离,但不管哪种方式都需要达到生殖隔离。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与达尔文进化论的比较(1)共同点:都能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和生物的多样性、适应性。(2)不同点:达尔文进化论没有阐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以及自然选择的作用机理,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克服了这个缺点。达尔文的进化论研究生物个体的进化,而现代生物进化论则强调群体的进化,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实质基因频率的改变,从分子水平上阐述,而自然选择学说从性状水平解释进化。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强调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

12、用。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生物进化的模型以自然选择学说为中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一种综合进化理论。其有几个层面的知识: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对位训练3(2010江苏生物,12)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 列观点中正确的是 ()A人工培育的新物种只能生活在人工环境中 B生物进化的方向与基因突变的方向一致 C冬季来临时植物叶中可溶性糖含量增高是为了 更好地防止冻害 D受农药处理后种群中抗药性强的个体有更多机 会将基因传递给后代 解析 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应用。人工培育的新品种要看具体情况,有的也可以生活在

13、野外中如杂交水稻等;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生物进化的方向取决于自然选择的方向。冬季来临时,植物体内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增大了细胞内溶液的浓度,降低了凝固点,有利于适应寒冷环境,而不是为了适应寒冷环境。农药处理后选择了具有抗药性的个体,淘汰了没有抗药性的,因此抗药性强的个体生存下来并繁殖产生子代的机会大大增加。答案D4下列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理解,正确的是()A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的定向变异,为进化提供原 材料 B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决定生物进 化的方向 C地理隔离使种群间基因不能交流,必然导致生殖 隔离 D共同进化就是物种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发展和 进化 解析 变异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

14、定向的;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往往形成生殖隔离,这是新物种形成的一般途径,但地理隔离不一定导致生殖隔离;共同进化包括物种间的进化,同时也包括物种和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答案B考点三 相关概念的比较辨析1生物进化和物种形成的区别与联系内容物种形成生物进化标志生殖隔离出现基因频率改变变化后生物与原生物关系新物种形成,生殖隔离,质变生物进化,基因频率改变,量变二者联系只有不同种群的基因库产生了明显差异,出现生殖隔离才能形成新物种;进化不一定产生新物种,新物种产生一定存在进化2.种群和物种的区别与联系(1)物种是自然状态下能够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一个物种可能在不同地点和时间形成不同的种群。(2)种

15、群是同一种生物、同一地点、同一时间形成的一个群体。种群“小”,不同种群间有地理隔离;物种“大”,不同物种间有生殖隔离。(3)判断生物是不是同一物种(如果来历不明,形态结构相似)的可靠依据为是否存在生殖隔离。若出现生殖隔离,则不是同一物种。(4)二者关系可借助下图理解3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区别与联系类型定义特点举例关系地理隔离同一种生物由于地理上的障碍而分成不同的种群,使得种群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的现象同种生物地理隔离消失后仍然可以进行基因交流山东的玉米和河北的玉米生殖隔离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相互交配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永久性不能进行基因交流驴和马一般先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然后形

16、成生殖隔离;有时不经过地理隔离直接形成生殖隔离,例如多倍体的对位训练5在一个含有 A 和 a 的自然种群中,AA 个体很容易被淘汰,那么按现代生物进代理论,该物种将()A不断衰退B不断进化C产生新物种D丧失基因库解析 生物进化的标志基因频率是否改变。随着 AA 个体被淘汰,A 的基因频率不断降低,种群不断进化。只要该种群存在,基因库就不会丧失,只是基因库中基因频率会发生改变。B6如图中 A、B、C 表示 3 个自然条件有差异的地区,地区间的黑粗线表示存在一定的地理隔离。A 地区某些个体开始分布到 B、C 地区,并逐渐形成两个新物种,中的甲、乙、丙分别表示 3 个种群。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

17、上述过程说明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B甲、乙两个种群的基因库存在较大的差异,不能进行基因交流C乙、丙两个种群存在地理隔离,但两种群的基因频率相同D甲、丙种群存在生殖隔离,两个种群基因库组成完全不同解析 A 错误,生殖隔离才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B 正确,甲、乙已属于不同的物种,存在生殖隔离,不能完成基因交流;C 错误,乙、丙两个种群既存在地理隔离,又存在生殖隔离,两个种群基因库有较大的差异,基因频率不一定相同;D 错误,甲、丙种群虽存在生殖隔离,但两者存在从共同祖先继承下来的基因,两个种群基因库组成存在相同的成分。答案 B考点四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比较及计算 1比较 概念 定义 外延 基因频

18、率 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的比率 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基因型 频率 指群体中具有某一基因型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其计算公式为:(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个体总数)100%基因型频率改变,基因频率不一定改变 2.计算(1)常染色体遗传方式 设有 N 个个体的种群,AA、Aa、aa 的个体数分别是 n1、n2、n3,A、a 的基因频率分别用 PA、Pa表示,AA、Aa、aa 的基因型频率分别用 PAA、PAa、Paa表示,则:PA2n1n22Nn1N12n2N PAA12PAa Pa2n3n22Nn3N12n2N Paa12PAa 由以上公式可得出下列结论:在种群中一对等位

19、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 1,基因型频率之和也等于 1。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该等位基因纯合子的频率1/2 杂合子的频率。(2)伴 X 染色体遗传方式 在一个工厂中,男女职工各 100 名,女性中,色盲基因(Xb)携带者为 5 人,色盲患者为 1 人;男性中色盲患者为 8 人,则 Xb的基因频率为:51281002100100%5%。提醒 XY 型性别决定生物,基因在 X 染色体上,Y 染色体上无等位基因,计算时只计 X 染色体上的基因数不考虑 Y 染色体。ZW 型性别决定也是这样。已知人群中,伴 X 隐性男性患者的比例为 p,则可认为这个人群中此基因频率为 p,由此可计算女性中患病的频率为 p2。例色

20、盲:男性中发病率 7%,女性中发病率为(7%)20.5%。(3)遗传平衡定律 成立前提 a种群非常大;b.所有雌雄个体之间自由交配;c.没有迁入和迁出;d.没有自然选择;e.没有基因突变和遗传漂变。计算公式 a当等位基因只有两个时(A、a),设 p 表示 A的基因频率,q 表示 a 的基因频率,则基因型AA 的频率为 p2,Aa 的频率为 2pq,aa 的频率为 q2。b当告诉基因型 aa 的频率为 x%时,则 a 的基因频率为 x%,A 的基因频率为 1 x%。AA基因型频率为(1 x%)2;Aa 基因型频率为2 x%(1 x%)对位训练7(2010全国卷,4)关于在自然条件下,某随机交配种

21、群中等位基因 A、a 频率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某种条件下两种基因的频率可以相等 B该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只与环境的选择作用有关 C一般来说,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 D持续选择条件下,一种基因的频率可以降为零 解析 种群在自交的情况下,两种基因的频率可以相等,A 项的叙述是正确的;通过自然选择,有利的变异会被保留,不利于生存的基因会被逐渐淘汰,有的基因(如某显性基因)甚至全部淘汰;自然界中种群的基因频率总是在不断变化着,因为,种群中的个体组成在不断发生变化更新,这会引起遗传漂变和迁移现象,导致基因频率改变,还有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和基因重组的发生,以及自然选择均会引发基因频率的改变

22、,从中可以看出,影响种群基因频率不单是环境的选择作用。答案B8一个种群中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占 24%,基因型为Aa 的个体占 72%,自交一代之后,种群中基因 A 和基因 a 的频率分别是 ()A60%、40%B36%、64%C57%、43%D24%、72%解析 该种群中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占 24%,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占 72%,则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占 4%。基因 A 的频率为 24%1272%60%,基因 a 的频率为4%1272%40%。随机交配,基因频率保持不变,故选 A。A方法体验与生物进化相关的材料题分析 新材料、新情景的题目,无论起点有多高,落点一定在教材的基础知识

23、中。提供新材料的试题的解题步骤一般是:第一,认真、快速读题,提取关键信息,弄清设问意图。关于设问的类型,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概括式:概括文字材料、示意图、曲线图、表格等所反映的生物学要点;探究式:利用所提供材料,结合教材的知识背景,对某个问题作出合理的解释、结论;逻辑式:根据文章内容作出逻辑推理;建议式:根据材料内容和相关知识背景,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或作出合理的建议、假设。第二,联想文章所涉及的材料中的知识背景。第三,针对设问联系相关知识,寻找内在联系,初步思考作答要点。第四,根据答题要点,组织文字,编写答案。典例 (2010上海生物,九)分析有关生物进化的资料,回答问题。(1)自然界

24、中任何生物的个体数都不可能无限增加。根 据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这是因为_ _。(2)下图表示自然选择对种群的 3 种作用类型,图代表长颈鹿种群的选择类型。具有中等体型的麻雀个体被选择保留下来,该选择类型可由图_代表。这三种选择类型中,最易产生新种的是图_。下图表示某种两栖动物 3 个种群在某山脉的分布。在夏季,种群 A 与 B、种群 A 与 C 的成员间可以通过山脉迁移。有人研究了 1900 至 2000年间 3 个种群的变化过程。资料显示 1915 年,在种群 A 和 B 的栖息地之间建了矿,1920 年在种群 A 和 C 的栖息地之间修了路。100 年来气温逐渐升高,降雨逐渐减少。(3)建

25、矿之后,种群 B 可能消失,也可能成为与种群 A、C 不同的新种。分析种群 B 可能形成新种的原因:_。下表是种群 A、C 的规模、等位基因 1(T/t)和 2(W/w)频率的数据,表中为各自隐性基因的频率。种群 A 种群 C 年份 规模 t(%)w(%)规模 t(%)w(%)1900 46 000 5 1 1 000 5 1 1920 45 000 5.5 1 850 7 1 1940 48 000 7 1 850 9 0.8 1960 44 000 8 1 800 12 0.6 1980 42 000 6 1 600 10 0.8 2000 40 000 5 1 550 11 1(4)依据

26、表中数据和上述资料,对种群 C 的描述,更为准确的是_。A等位基因 1 的杂合子逐渐增多 B与种群 A 之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 C正在经历适应辐射 D受气候影响更大(5)据表中数据分析,种群 C 的基因库比种群A_;种群规模与基因_的频率变化关系密切。解析(1)本题属于高考考纲能力要求中的理解层次。自然界中的生物都有过度繁殖的特性,但都不会导致种群的无限增加,就是受有限的生存空间和有限的生活资源的制约,这就是生存斗争。(2)本题属于高考考纲能力要求中的获取信息的层次。自然选择对种群的作用一般属于常态分布形式,即一种定向的自然选择作用。具有中等体型的麻雀被选择并保留下来符合这种形式,因此属于图类型

27、;长颈鹿的选择条件是高处有食物的特定环境,偏离常态分布,属于图类型;而图类型则显示两种典型的变异类型,也就是变异类型多样,因此容易产生新的物种。(3)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由于开矿、修路导致种群 B 与种群A、种群 C 之间形成地理隔离,于是种群 A 和种群 B 无法进行基因交流,同时种群 B 和种群C 也无法进行基因交流。种群 B 内出现的变异个体被其生存的环境所选择并保留下来,在选择过程中基因频率逐渐改变,当基因频率的改变使种群A和种群C形成生殖隔离时就形成了新的物种。(4)从表中信息可以看出种群 C 中 t 的基因频率逐渐增加,而其等位基因 T 的基因频率逐渐减

28、少,由于杂合子的基因频率为 2t 的基因频率T 的基因频率,T的基因频率1t 的基因频率,代入计算可得出种群C 的杂合子逐渐增多,当两者的基因频率达到 0.5 时,杂合子的比例最大,故选 A 项。种群 C 和种群 A 之间基因频率的改变没有突破物种界限,种群 A 和种群C 仍属于同一物种,两者能进行基因交流,只是存在地理隔离,无法进行基因交流而已,排除 B 项。而选项 C、D 从题目信息中无法得出,可以直接排除。(5)基因库是指种群中所有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由于种群 C 的种群个体少,所以种群 C 的基因库比种群 A 的小。从表中可以看出,种群 C 的规模越来越小,与 t 的基因频率越来越大

29、有关,即种群 C 规模与等位基因 T/t 的基因频率变化密切相关。答案(1)生存斗争(生存竞争,适者生存)(2)(3)由于与种群 A 之间的地理隔离,阻断了种群 B 与种群 A 的基因交流,因此种群 B 内的基因突变积累,且产生的变异被环境选择保留下来;种群逐渐适应了生存环境,种群规模开始扩张,并形成生殖隔离,新种形成(4)A(5)小 1(T/t)易错警示辨析不清生物进化中的观点 典例 (2010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

30、基因频率 错因分析 对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物进化的实质及突变的方向掌握不到位。解析 本题考查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观点。物种的形成在特殊情况下可以不经过地理隔离,但一定要经过生殖隔离,如高原低温导致形成的四倍体植物与原二倍体植物之间可以不经过地理隔离而形成生殖隔离;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强调群体的进化,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具体来说自然选择过程中作用的是个体。答案D纠错笔记 (1)物种包括各个不同地域的同一物种多个不同种群,范围较大,而种群是一定地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范围较小。(2)种群基因库指种群内全部个体的所

31、有基因,若有 n个个体,每个个体平均有 m 个基因,则基因库中应有 nm个基因,指个数不是指种类。(3)因地理隔离造成两个亚种,如东北虎和华南虎,应为同一个物种,仍能进行交配繁殖产生后代。但地理隔离不一定是高山、河流的阻隔,两个池塘中的鲤鱼也存在地理隔离。(4)基因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关系 只要基因频率改变,生物就进化,只要生物进化,基因频率一定改变。若基因频率不变,则生物就不进化,基因频率是否改变是判断生物是否进化的根本依据。(5)生物多样性指基因(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不能说种群多样性。(6)共同进化既包括生物与生物之间,也包括生物与环境(7)判断是否是同一物种标准不能只看

32、能否杂交,还要看杂交后代是否可育,如二倍体西瓜和四倍体西瓜、马和驴等。检测落实 体验成功 题组一 基因频率的计算1某植物种群中,AA 基因型个体占 30%,aa 基因型个体占 20%。若该种群植物自交,后代中 AA、aa 基因型个体出现的频率以及 A、a 基因频率分别为()A55%、45%、45%、55%B42.5%、32.5%、45%、55%C55%、45%、55%、45%D42.5%、32.5%、55%、45%解析答案D2某种群中 AA、Aa、aa 的基因型频率如图所示,其中阴影部分表示繁殖成功率低的个体。则该种群经选择之后,下一代中三种基因型频率的结果最可能是图中 ()B题组二 概念辨析

33、3下列关于种群和物种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一个种群中所有的个体都是同一个物种B两个种群间生物若存在生殖隔离,则这两个种群就是属于两个物种C同一物种的个体都是生活在一起的D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解析 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角度上看,物种明显大于种群,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角度上讲,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而物种代表了不同生物的分类地位,其并非全部生活在一起。C4下列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以下说法正确 的是 ()A是生物的突变和基因重组 B是自然选择 C是自然选择学说 D是物种多样性 解析 是基因频率的变化;是突变和基因重组以及自然选择;是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答案C题组三 生物进化

34、的解释5狼和鹿是捕食和被捕食的关系,从进化的角度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狼在客观上起着促进鹿发展的作用 B狼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C鹿奔跑速度的加快可加速狼的进化 D鹿的进化速度比狼的进化速度快 D6抗流感的疫苗,每过几年就要更换新的种类,因为流感病毒已对旧的疫苗产生了高度的抗性,这种抗性最好的解释是()A病毒因疫苗刺激而产生突变B病毒某些结构的用进废退C由于生殖隔离造成D由于选择作用,使对疫苗有抗性的病毒被保留下来并扩大繁殖解析 本题考查病毒的抗药性,属于考纲理解层次。解答本题的关键清楚抗药性形成的机制。抗药性的形成是变异的结果,药物对病毒进行了选择,从而使对疫苗有抗性的病毒被

35、保留下来并扩大繁殖;并不是病毒因疫苗刺激而产生的变异,变异在前,疫苗选择在后。D7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图1 (1)图 1 表示某小岛上蜥蜴进化的基本过程,X、Y、Z 表示生物进化中的基本环节。X、Y 分别是_、_。(2)该小岛上的蜥蜴原种由许多个体组成,这些个体的总和称为_,这是生物进化的_。(3)小岛上能进行生殖的所有蜥蜴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蜥蜴的_。(4)小岛上蜥蜴原种的脚趾逐渐出现两种性状,W 代表蜥蜴脚趾的分趾基因;w 代表联趾(趾间有蹼)基因。图 2 表示这两种性状比例变化的过程。由于蜥蜴过度繁殖,导致_加剧。小岛上食物短缺,联趾蜥蜴个体比例反而逐渐上升,其原因可能是_

36、_ _。图2 图 2 所示的过程说明,自然环境的变化引起不同性状蜥蜴的比例发生变化,其本质是因为蜥蜴群体内的_发生了改变。(5)从生物多样性角度分析,图 2 所示群体中不同个体的存在反映了_多样性。解析(1)生物进化的基本环节是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和隔离。(2)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称为种群,它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3)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4)生物进化过程中存在着因过度繁殖而出现的生存斗争现象,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所以联趾蜥蜴适于游泳,更易获得食物,出现个体比例上升的现象。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5)性状由基因控制,所以生物性状的多样性是由遗传(基因)多样性决定的。DNA 分子的多样性可用 PCR 技术检测。答案(1)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2)种群 基本单位(3)基因库(4)生存斗争(种内斗争)联趾型个体趾间有蹼,适合于游泳,可以从水中获取食物。因此,在岛上食物短缺时,联趾个体的生存和繁殖机会较多(合理即可)基因频率(5)遗传 PCR(聚合酶链式反应)返回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