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西省汾阳市汾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十二次周测试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70.0分)1. 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物群落、无机环境以及食物链和食物网B. 我国南方热带雨林中分解者的代谢活动比北方森林中的弱C. 研究两个物种间的信息传递关系属于群落水平上的研究D. 增加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的个体数量能增强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2. 下列对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阳光、热能不属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B. 消费者的存在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 生产者和分解者缺一不可,都是生态系统的基石D.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食物
2、链和食物网3. 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关于此食物网的叙述,正确的是()A. 该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B. 蜘蛛、蟾蜍均属于初级消费者C. 蛇在不同食物链上均属于同一营养级D. 若使用农药灭杀食草昆虫则猫头鹰的数量可能大幅减少4. 下列各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香山公园中的全部乔木; 一块棉田中的所有棉蚜卵、幼虫及有翅和无翅的成年棉蚜; 一块农田中的所有普通小麦、小黑麦及其无机环境; 一片原始森林中的全部动物和绿色植物; 昆明湖中的全部生物; 密云水库中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A. B. C. D. 5.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成分和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 食物网中的生
3、物和无机环境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B. 稻田中放养草鱼,会使该生态系统营养结构更复杂C. 硝化细菌属于自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D. 某甲虫通过分解落叶获得养分,该甲虫属于分解者6. 有关图示的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图中有两条捕食链B. 狐与鸟之间既存在捕食关系又存在竞争关系C. 细菌占有第二、三、四、五营养级D. 该图表示生物群落,狐为第三、四营养级7. 关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生物部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生产者中既有真核生物,也有原核生物,但都是自养型B. 消费者全是异养型真核生物C. 分解者只包括腐生细菌和真菌D. 生产者和分解者间均直接联系,消费者可有可无8. 如
4、图所示是一个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各项叙述中,错误的是( )A. 此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有2种,是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B. 若丙种群数量下降20%,辛种群不会发生明显变化C. 在该食物网中辛占有3个营养级D. 既存在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的只发生在丁和辛、丙和乙之间9. 槲寄生是一种特殊的植物: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根特化,导管直接与其他植物如榆、杨的导管相连,从榆、杨身上获得水和无机盐,还能分泌一些物质引起榆、杨顶枝枯死,叶片早落,使自己有机会接触到充足阳光。棕头鸦雀以槲寄生果实为食,同时为槲寄生传播种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榆树(杨树)槲寄生棕头鸦雀是一条食物链B. 槲
5、寄生和榆、杨也存在竞争关系C. 槲寄生从榆、杨身上获得营养,是消费者D. 槲寄生的分泌物是具有调节功能的植物激素10. 如图曲线表示某生态系统中三个不同种群的生长繁衍情况。已知种群丙是自养生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甲是次级消费者,乙是初级消费者B. 种群乙在第3年时,其增长速率最大C. 种群乙在B点时出生率小于死亡率D. 种群乙在第57年时间内个体数下降与甲的增加和丙的减少有关11.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产者不一定都是植物,植物也不一定都是生产者B. 专门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不一定是分解者,还有可能是生产者或消费者C. 因为动物都是靠捕食获取食物,所以动物都是消
6、费者D. 生态系统的结构仅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及分解者12. 有关生态系统的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一定不是生产者B. 生产者都是绿色植物C.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指生态系统中由食物关系形成的食物链和食物网D. 生产者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消费者不是生态系统的必备成分13. 如图表示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图中既包含了生态系统的某些组成成分又包含了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B. 错综复杂的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的重要条件C. 图中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的存在可以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D. 图中可以实现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的生
7、物组分只有甲14. 某研究小组从某湖泊中选取了4种不同的生物,并对其消化道内食物组成进行了分析,其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生物种类鱼甲河虾鱼乙水蚤消化道内食物组成鱼乙、河虾水蚤、小球藻水蚤、河虾小球藻A. 小球藻、水蚤在生态系统中属生产者B. 表中5种生物全部个体构成一个群落C. 河虾与水蚤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和竞争D. 属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只有鱼甲和鱼乙15. 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该食物网由7条食物链组成,蛇与鼠、食虫鸟与蛙的关系分别是捕食和竞争B. 该图仅体现了生态系统成分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未体现的成分是分解者C. 生态系统中的食
8、物链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的原因是多种生物在食物链中占有不同营养级D. 从理论上分析,维持一个生态系统存在的不可缺少的生物成分只有生产者16. 沙漠中的啮齿动物和蚂蚁都以植物种子为食。啮齿动物喜欢取食大粒种子、蚂蚁偏爱小粒种子。在该生态系统中,大粒种子植物在与小粒种子植物的竞争中处于优势。科研人员在1974年l977年间,在某一实验区域内进行了啮齿动物的有无对蚂蚁数量影响的相关研究。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 在该生态系统中,蚂蚁和啮齿动物之间不存在任何竞争B. 在该生态系统中,蚂蚁和啮齿动物分别属于第二、三营养级C. 移走全部啮齿动物后,蚂蚁的数量会先增加然后维持相对稳定D. 啮齿动物可通过植
9、物间的竞争对蚂蚁的数量产生影响17. 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三种类型生物二氧化碳消耗量(相对量)的曲线图,下列正确的是( )A. b曲线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任何一种生产者B. a、b、c都有可能是细菌C. a曲线代表的生物一定是消费者D. 由a、b、c三种生物可组成一个生态系统18.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有几项() 食物网中某生物的位置不能被其他生物取代当天气干旱时,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种类和数量一般不会有太大变化,这一事例属于恢复力稳定性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不断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进行循环的过程,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
10、能量补充,以便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植物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调节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中的化学信息信息传递对于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稳定都有重要作用A. 一项B. 两项C. 三项D. 四项19. 如图为黄鱼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M、N、P、Q四点中,只有M点时种群年龄组成为增长型B. N时黄鱼的种群数量代表环境容纳量C. N-P段,种群增长速率下降,但种群数量仍增加D. Q点以后该黄鱼种群数量不再发生变化20. 如图表示某处于平衡状态的生物种群因某些外界环境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变时的四种情形,下列有关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
11、 若图所示为海洋生态系统中某鱼类的种群,则a点后的变化可能是由于大量放养该种鱼B. 若图所示为某发酵罐中酵母菌的数量,则b点后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增加了营养供应C. 图中c点后种群个体的数量变化反映出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D. 图曲线可用于指导海洋渔业生产中的捕捞活动二、填空作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0.0分)21. 如图是处于平衡状态的简单淡水生态系统,请回答下列问题:(15分)(1)此生态系统中共有_条食物链。(2)此生态系统中属于第三个营养级的动物是_,淡水虾与小鱼的关系是_,大鱼与小鱼的关系是_。(3)此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是_。A水鸟 B水绵 C水藻 D腐生细菌、真菌(4)若所有水鸟迁徙
12、到别处则大鱼数目_,水藻数目_,淡水虾数目_。(5)若此生态系统中的水绵大量减少,则下列_会随着发生。A水藻大量增多 B小鱼的数目增多 C水鸟的数目减少 D甲壳类的数目增多(6)此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总和在生态学上称为_。( 7)本图所表示的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分别属于_和_,未表示出的生态系统成分有_。22. 下图表示南极某海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据图分析回答:(15分)(1)此食物网共有_条食物链,其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是_。(2)虎鲸同时占有_个营养级。虎鲸要增加1kg体重,至少需要消耗硅藻_kg。(3)虎鲸和豹海豹的关系是_。(4)该图只表示了生态系统的部分成分,图中未表示的成分是_。(5)
13、如果某种原因导致帝企鹅的数量大量减少,则食物链中随即发生的变化是_。(6)由硅藻磷虾的过程中碳以_形式进行流动。生物周测十二【答案】1. A2. B3. D4. C5. A6. A7. A8. D9. B10. B11. A12. C13. D14. C15. C16. D17. B18. C19. C20. C21. (1)3 (2)水鸟、小鱼、淡水虾;竞争;捕食 (3)D (4)增多;减少;减少 (5)A (6)生物群落 (7)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及无机物、有机物、气候、能源22. (1)9;硅藻磷虾飞鸟(2)3;125(3)竞争和捕食(4)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5)枪乌贼得数量大
14、量增加(6)有机物【解析】1. 【分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与理解能力。【解答】A.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其中组成成分包括生物群落、无机环境,营养结构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A正确;B.我国南方热带雨林较北方森林的气候条件更适宜分解者的活动,因此分解者的代谢活动比北方森林中的强,B错误;C.研究两个物种间的信息传递关系属于生态系统水平上的研究,C错误;D.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所以增加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可增加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而增加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的个体数量不能增加生态系
15、统的抵抗力稳定性,D错误。故选A。2. 阳光、热能属于生态系统的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A错误;消费者的存在丰富了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正确;生产者和分解者缺一不可,其中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C错误;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D错误。故选B。3. 【分析】本题的知识点是食物网和食物链的分析方法,生物的富集作用,对于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分析及对生物富集作用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解答】A.该食物网中食物链共有3条,A错误;B.蜘蛛属于次级消费者、蟾蜍属于次级或三级消费者,B错误;C.蛇在不同食物链上所处的营养级不同,C错误;D.若使用农药灭杀
16、食草昆虫,则蜘蛛、蟾蜍的数量会大幅减少,从而导致食虫鸟、蛇数量减少,最终导致猫头鹰的数量大幅减少,D正确。故选D。4. 解:香山公园中的全部乔木不是一个物种也不是所有的物种,既不是种群,也不是群落; 一块棉田中的所有幼年棉蚜及有翅和无翅的成年棉蚜是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属于种群; 一块农田中的所有普通小麦、小黑麦不是所有的生物,不是群落,所以加上无机环境,也不是生态系统; 一片原始森林中的全部动物和绿色植物不是所有的物种,既不是种群,也不是群落; 昆明湖中的全部生物属于群落; 密云水库中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因此依次属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故选:C。 生命系统结构层
17、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种群是指一定范围内,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总和; 群落是指一定范围内,所有生物个体的总和,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生态系统是指生物群落和其所生存的无机环境。 本题考查了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要求考生首先能够识记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概念,能够根据概念准确判断;明确群落必须是指全部生物的总和,而种群只能指一种生物的总和。5. 【分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成分和结构,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掌握各组成成分的生物类型及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解答】A.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
18、境形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它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食物链中的生物只包含了生产者和消费者,A错误;B.稻田中放养草鱼,增加了稻田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使其营养结构更加复杂,抵抗力稳定性更大,B正确;C.硝化细菌可以进行化能合成作用,将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属于自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C正确;D.分解者分解动物植物的遗体、粪便等,最终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某甲虫通过分解落叶获得养分,该甲虫属于分解者,D正确。故选A。6. 【分析】本题考查食物网的相关分析,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构建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19、【解答】A.图中有草昆虫鸟狐,草兔狐2条食物链,A正确;B.狐与鸟之间只存在捕食关系,B错误;C.营养级是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各种生物的总和,细菌属于分解者,不属于食物链中的成分,C错误;D.该图中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所以表示生态系统,D错误。故选A。7. 【分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答题关键是识记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生物类型及三者的功能和关系。【解答】A.生产者大多数是光能自养型的真核生物绿色植物,但也有化能自养型的原核生物硝化细菌等,A正确;B.消费者都是异养型的,但并不都是真核生物,如根瘤菌属于消费者,但属于原核生物,细菌中有很多都属于寄生菌类,属于
20、消费者,B错误;C.分解者除了有腐生细菌和真菌外,还有腐生动物,如蚯蚓、蜣螂等,C错误;D.生产者与分解者之间不一定直接联系,生态系统中必不可少的是生产者和分解者。消费者也是重要成分,消费者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对于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等具有重要作用,D错误。故选A。8. 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有2个(甲和戊),它们是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A正确;由图可知甲到辛的食物链有5条,因此丙种群数量下降20%对辛种群不会有太大影响,即辛种群数量不会发生明显变化,B正确;辛在该食物网中占有3个营养级,即第三营养级、第四营养级和第五营养级,C正确;图中乙和丁、丙和乙之间也存在竞争和捕食的关系,D错误。
21、9.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中生物间的种间关系,意在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识记、理解与运用熟记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关键。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的种间关系主要有竞争、捕食、寄生和互利共生等【解答】A. 槲寄生与榆树(杨树)之间存在寄生关系,食物链一般是以捕食关系形成的食物联系,A错误;B. 槲寄生与榆树(杨树)之间存在寄生关系,同时它们之间存在争夺阳光、空间等,所以还存在着竞争关系,B正确;C. 槲寄生从榆、杨身上获得营养,只是水和无机盐,属于寄生物,但其能够进行光合作用,能将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属于生产者,C错误;D. 槲寄生的分泌物是具有调节种间关系的信息物质,D错误。故选B。10. 题目中已经说
22、明了丙是自养生物,属于生产者,则乙和甲是消费者,其构成的食物链是丙乙甲,甲是次级消费者,乙是初级消费者,A正确;种群乙在第3年时种群数量最大,但此时种群增长速率为0,B错误;种群乙在B点时,种群数量在减少,出生率小于死亡率,C正确;种群乙在第57年内个体数下降的原因应从两方面分析:食物来源,在这期间丙的数量在减少;天敌的数量,在这期间甲的数量在增加,D正确。11. 生产者不一定都是植物,如硝化细菌;植物不一定都是生产者,如菟丝子属于消费者,A正确。专门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一定是分解者,B错误。动物不都是消费者,如蚯蚓、秃鹫等属于分解者,C错误。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组成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
23、、消费者及分解者)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D错误。【答案】A12. 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也可能是生产者,如硝化细菌是化能合成型生物,A错误;分解者主要是腐生的细菌和真菌,此外还有少数动物,如屎壳郎、蚯蚓等,B错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指生态系统中由食物关系形成的食物链和食物网,C正确;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消费者是生态系统的必备成分,D错误。13.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已在考查识图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解题本题的关键是识记生态系统各成分的结构和功能。【解答】A.分析图形可知,甲表示生产者,乙表示分解者,该图中的非生物的物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属于生态系统的组成
24、成分,图中的食物链属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A正确;B.错综复杂的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的重要条件,B正确;C.图中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均属于消费者,消费者的存在,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正确;D.生产者可以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均可以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D错误。故选D。14. 【解析】水蚤是浮游动物,在生态系统中属消费者,A错误;群落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所有生物,表中5种生物全部个体不能构成一个群落,B错误;河虾捕食水蚤,同时河虾和水蚤都以小球藻为食物,故河虾与水蚤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和竞争,C正确;属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鱼甲、鱼乙、河虾,D错误。15. 【分
25、析】本题结合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能根据食物网判断食物链的条数、生物间的种间关系;掌握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分析题图:图示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其中植物为生产者,其余生物均为消费者,还缺少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图中共有8条食物链。【解答】A.该食物网由8条食物链组成,蛇与鼠、食虫鸟与蛙的关系分别是捕食和竞争,A错误;B.该图仅体现了生态系统成分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还缺少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B错误;C.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的原因是多种生物在食物链中占有不同营养级,C正确;D.
26、从理论上分析,维持一个生态系统存在的不可缺少的生物成分有生产者和分解者,D错误。故选C。16. 【分析】 本题考查生物的种间关系及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分析清楚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及中间关系是解答本题得关键。【解答】A.根据题意,在该生态系统中,啮齿动物和蚂蚁在食物上没有竞争关系,但二者生活区域相同,在生存空间上存在竞争关系,A错误;B.因为二者都直接以植物为食,故都属于第二营养级,B错误;C.由于啮齿动物喜食大粒种子,而大粒种子植物和小粒种子植物在竞争中处于优势,故移走全部啮齿动物后,大粒种子植物因没有捕食者
27、,且处于优势而数量剧增,小粒种子植物数最减少,进而导致蚂蚁数量减少,C错误;D.由C项分析可知,啮齿动物可通过植物间的竞争对蚂蚁的数量产生影响,D正确。故选D。17. b曲线二氧化碳释放量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而变化,可以代表进行光合作用的生产者,A项错误;a可能是寄生细菌,b可能是光能自养型细菌,c可能是化能合成型细菌,如硝化细菌,B项正确;消费者或分解者通过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所以一天中保持不变,故a曲线代表的生物可能是消费者或分解者,C项错误;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物成分和无机环境,D项错误。18. 【分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解答】如果一条食物
28、链上某种生物减少或者消失,它在食物链上的位置可能由其它生物来取代,是食物网具有的特征,错误;当天气干旱时,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种类和数量一般不会有太大变化,这一事例属于抵抗力稳定性,错误;组成生物体的C、H、O、N等元素,不断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进行循环的过程,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正确;能量流动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以便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正确;植物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调节不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中的化学信息,错误;信息传递对于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稳定都有重要作用,正确。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19. 【分析】本
29、题结合曲线图,考查S型曲线,要求考生掌握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尤其是S型曲线的增长率变化情况,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难度适中。【解答】据图分析,0-N时间内,种群增长速率增加;N-Q时间内,种群的增长速率降低为0,种群数量呈现“S”型。A.M、N、P种群数量一直在增加,年龄组成为增长型,Q种群增长速率为0,种群数量基本不变,种群年龄组成为稳定型,A错误;B.N时黄鱼的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种群数量为,Q种群增长速率为0,种群数量基本不变,代表环境容纳量,B错误;C.N-P段,种群增长速率下降,但仍然大于0,故种群数量仍然在增长,C正确;D.图中无法判断Q点以后该黄鱼种群数量不再发生变化,Q点
30、后种群数量仍然可能发生变化,D错误。故选C。20.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种群数量变化等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能力。【解答】A.若图所示为海洋生态系统中某鱼类的种群,则a点后种群数量突然增加,超过了其环境容纳量,可能是大量放养该种鱼造成的,A项正确;B.若图所示为某发酵罐中酵母菌的数量,在一定的空间和营养物质的前提下,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是一定的,b点后种群数量增加可能是增加了营养供应,B项正确;C.图中c点后种群个体的数量变化反映出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C项错误;D.图曲线表明种群数量在K/2左右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快,这一结论可用于指导海洋渔业生产中的捕捞活动,D项正确。故选C。21
31、. 略22.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生态系统的结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1、生态系统的成分:包含非生物成分(无机盐、阳光、温度、水等)和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2、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同一种生物在不同食物链中,可以占有不同的营养级植物(生产者)总是第一营养级;植食性动物(即一级/初级消费者)为第二营养级;肉食性动物和杂食性动物所处的营养级不是一成不变的在食物网中,两中生物之间的关系有可能是唯一一种关系,也可能是出现两种关系,如竞争和捕食的关系食物链中各营养级是相互制约的,
32、使它们的数量始终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中,这种制约来自种间,也可能来自种内【解答】(1)根据图示可知,此食物网共有9条食物链,分别是:硅藻磷虾蓝鲸虎鲸,硅藻磷虾锯齿海豹罗斯海豹虎鲸,硅藻磷虾锯齿海豹罗斯海豹豹海豹虎鲸,硅藻磷虾锯齿海豹豹海豹虎鲸,硅藻磷虾阿德利企鹅豹海豹虎鲸,硅藻磷虾枪乌贼罗斯海豹虎鲸,硅藻磷虾枪乌贼罗斯海豹豹海豹虎鲸,硅藻磷虾枪乌贼帝企鹅豹海豹虎鲸,硅藻磷虾飞鸟,其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是硅藻磷虾飞鸟(2)虎鲸同时占有第四、第五、第六共3个营养级虎鲸要增加1kg体重,至少需要消耗硅藻的重量,则食物链最短,即硅藻磷虾蓝鲸虎鲸,相邻两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20%,则至少需要消耗硅藻120%20%20%=125kg(3)虎鲸和豹海豹都捕食罗斯海豹,且虎鲸捕食豹海豹,因此虎鲸和豹海豹的关系是竞争和捕食(4)该图只表示了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消费者,图中未表示的成分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5)根据图示可知,帝企鹅只捕食枪乌贼,如果某种原因导致帝企鹅的数量大量减少,则枪乌贼得数量大量增加(6)由硅藻磷虾的过程中碳以有机物形式进行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