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7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4分)1. “尚贤”是春秋战国时期儒、法、墨诸家的共同主张。其中,墨子更是提出“不辨贫富、贵贱、远近、亲疏,贤者举而尚之,不肖者抑而废之”。这反映了当时()A社会关系变动剧烈 B宗法等级趋于崩解C加强集权急需人才 D手工业者地位提高2.唐初三省制下,中书省的具体工作为批答奏章和起草诏书,是决策出令的第一道程序。门下省对诏令的审议封驳, 成为决策出令的又一道重要程序。门下省审复的诏令,经皇帝“画可”,加盖皇帝印玺后,再下达尚书省执行。材料反映的三省运行机制A.有利于官僚政治的建立 B.强化了尚书省
2、的决策权C.削弱了至高无上的皇权 D.推动了中央决策合理化3.1930年,中共中央要求红军将湖南国民党军队“完全予以消灭”,切断武汉长沙铁路,牵制常德,夺取长沙,并攻占岳州,然后击溃江西方面主要敌军,占领南昌、九江,进而“向武汉中心前进”。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A.坚持秋收起义后红军的进军方向 B.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C.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D.正确地预判了革命的战略形势4.20世纪80年代,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并在港澳问题上成功实践。这一构想吸收和发展了A.“另起炉灶”政策 B.结盟政策 C.睦邻友好方针 D.“求同存异”方针5.公
3、元前2世纪,罗马出现了一种新的诉讼形式程式诉讼。诉讼当事人都可以自由地向行政长官陈述各自的要求,不必像以前那样陈述一定的语言,履行一定的法定动作,也不必担心违背严格的形式主义而招致败诉的后果。此举A.适应了当时罗马社会发展的需要 B.体现了罗马公民法的典型特征C.克服了原有诉讼制度的诸多弊病 D.标志着古罗马法学体系的成熟6.“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在1787年制宪会议上说:“需要筑起一道篱笆,即挑选一部分经过启蒙的公民,人数有限而立场坚定,时时能够起来提出异议,对付激进狂躁的众议员,保护有可能受到多数人压迫的少数。”据此判断,美国设立参议院的主要目的是A.削弱众议院的职权 B.实现制衡的最大化
4、C.精英政治取代平民政治 D.避免多数人的暴政7.共产党宣言指出:“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的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这里迅速发展的革命因素是指A.农民阶级力量壮大 B.资产阶级力量壮大C.无产阶级力量壮大 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8.“支持我们担当国际领导的支柱是我们的民主思想和价值观所产生的力量因此,全世界走向民主和自由市场的走势有利于促进美国的利益。”材料反映了美国A.致力于推进人类民主化进程 B.积极承担领导世界的职责C.打着“民主”旗号谋求霸权 D.致力于推动全球一体化9.汉代画像
5、石(砖)上有大量妇女劳动的画面,如“一农妇在前播种,一农夫在后打土块”“男子持锨扬场,女子抱麦子”“一农妇连枷打场”,以及妇女采集桑叶、纺织、酿酒、饲养家禽等。由此可知,汉朝的小农经济A.提高了劳动妇女的地位 B.采用了家庭生产的形式C.遏制了土地兼并的发展 D.摒弃了自给自足的特点10.(宋)太宗淳化二年诏曰:“关市之租,其来旧矣征算之条,当从宽简。市征所算之名品,共参酌裁减,以利细民。”又诏“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这些举措说明A.打破了城市的坊市界限 B.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C.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D.增加了政府财政的收入11.“自津浦通车,而京津之信二日即可
6、抵沪,徐州以下,一日可至,凡铁路地带之消息,传递已较前大便。”“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铁路发展有利于观念革新B.内地与西部边疆的联系在加强C.铁路交通受到民众的欢迎D.电信事业发展得益于铁路交通12.农民与土地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核心问题。下列三幅图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农村政策,其共同点叙述正确的是 A.保护了农民的利益 B.改变了经营方式C.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D.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13.学者许倬云认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世界有了两种选择:一种是以国家权力有计划地规划经济发展的模式,制约财富的分配。另一种则是在相
7、对自由开放的市场经济上,制定各种节制资本与保障人民福利的政策。”这两种选择A.说明实行福利主义政策已成为共识B.均通过经济改革改变了国家的性质C.反映计划经济取代市场经济的趋势D.都在探索适合本国的经济发展模式14.下列是胡佛任职美国总统期间的部分做法。这些做法A.放弃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B.为罗斯福新政提供借鉴C.实现了国家对经济全面干预D.赢得美国民众广泛认可15.下图为1980年10月16日,我国重庆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一份营业执照。它反映出当时我国 A.单一所有制结构已发生变化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C.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建立D.公有制经济逐步失去主体地位16.2018年10月
8、10日,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罗伯托阿泽维多表示,如果中美爆发全面贸易战,可能将导致全球贸易额下降17.5%,使全球经济损失1.9%。澳大利亚和日本也呼吁中国和美国要利用现有规则解决它们在贸易和政治问题上的分歧,不要引发新的“冷战”。这说明当今A.世贸组织丧失了调节国际贸易的职能B.反全球化的浪潮日益高涨C.大国战略博弈引发国际社会重大关切D.国际经济新秩序无从建立17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吸收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促成当时学术思想上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A王国势力强大B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 C现实统治需要D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18程颢
9、诗云:“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其体现的主旨是A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 B人与万事万物皆同理C张扬自我的人生态度 D无为而治的思想理念 19公元前5世纪以前,希腊哲人主要探讨的是宇宙本原等问题。其后,智者学派另提出一些命题,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皆有丰富的论述,希腊哲学的主题已转移到A神 B自然 C人 D政治 20.我国古代的书法理论讲究“意在笔先”。下列能体现这一理论的是A.“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B.“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焉”C.
10、“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下笔用力,肌肤之丽”D.“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惟笔软则奇怪生焉”21.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他最可能选择的依据分别是A.风俗画和文人 B.话本和小说 C.汉赋和唐诗 D.元曲和京剧22.晚清有人说:“美法之民主共和制,决不适于中国,欲跻国于治安,宜效英之存虚君,而事势之最顺者,似莫如就现皇统而虚存之。”由此可见其政治上的倾向是A.中体西用,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B.实行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制C.暴力革命,建立民主共和国 D.全盘西化,科学与人权并重23
11、.“观念形态的革命以批判传统为条件,但实现观念形态的变革又不仅仅在于批判传统。它表现为破坏旧传统与正面重建的同一。”下列选项能准确体现这一观点的是A.梁启超发表变法通义 B.康有为发表孔子改制考C.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24.近代文学家、翻译家林纾在公言报上发文批评某项运动是“覆孔孟,铲伦常”“尽废古书,行用土语为文字”,是“叛亲蔑伦”“人头畜鸣”。材料表明该学者A.支持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B.反对新文化运动的基本主张C.否定袁世凯尊孔复古的政策 D.重建中国传统儒学思想体系25.孙中山在1921年3月说,当年“因社会主义学说输入中国未久,兄弟将社会主义原文译为民生主
12、义较为允当”,“两种主义没有什么分别,要分别的还是在方法”。在孙中山看来,民生主义与社会主义都主张A.调和劳资关系 B.将生产资料收归国有C.没收外国资本 D.合理分配社会财富26.“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两者反天主教会腐败、特权的主要目标虽基本一致,但内涵和影响有别,两者互有促进,有先后之序。”由此可见两者的主要历史作用在于A.改变了西方社会的宗教信仰 B.强化天主教会的世俗权威C.在不同领域打破旧的精神枷锁 D.构想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架构27.有著名艺术评论家写道:“勃拉克轻视形状,将一切物体、风景、人物和房屋都变成了几何图形和立方体”据此判断,与勃拉克风格一致的画家是A.拉斐尔 B.莫奈 C
13、.凡高 D.毕加索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个小题,共46分)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9分)材料一从晚明时期到清朝中期,约有500名耶稣会士来华,中国人从他们那里学到了大炮铸造法、历法、绘图、算术、天文、几何等西方文明,这为中国提供了使其自身现代化的机会。但这一缕微弱之光只在一小部分较进步的中国士大夫中隐约闪亮,中国的士大夫总体上对自己的文化遗产自负非凡,以至不承认常要吸收外来学识。与此同时,传教士也将汉学传回了欧洲,利玛窦翻译的孔子四书于1687年在巴黎出版,1682年传教士向教会呈现了400多部中国典籍译本。欧洲第一次领略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一些大思想家如歌德、伏尔泰、亚当斯密等成为中
14、华文明的崇拜者。欧洲上空弥漫着进步的气息。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材料二19世纪中期以来“西学东渐”简表阶段时期“西学东渐”简况第一阶段18401860年一批爱国者从战争中惊醒,他们提倡“师夷”,是对当时人们普遍存在的天朝大国心理的大胆挑战,但却是空谷足音,长久不为清廷所重视。第二阶段18601895年夷人的长技被提升为“西学”,并借助“体用”等中国传统哲学范畴,将中西学纳入统一体内,它进一步冲破了“夷夏大防”的藩篱,为人们大胆接受西学开辟了道路。以培养外语、军事、科技人才为目标的新式学堂增多,西式学堂逐渐被人们所接受。第三阶段18951900年维新派不仅将人们对西学的认识,由“西艺”推进到了
15、“西政”,而且第一次打破了隆中抑西的传统文化价值观,为西学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在思想上进一步开辟了道路。到1897年底,各地已建立以变法自强为宗旨的学会33个,新式学堂17所,出版报刊19种。到1898年,学会、学堂和报馆达300多个。据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等整理(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和西方对待中西方文化文流的不同态度及其影响。(9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人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和认识的变化并分析原因。(10分)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19世纪上半期,思想家们针对工业革命的思想交锋。 英国思想家、政治改革家科贝特、伍勒韦德等 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马尔萨
16、斯等 社会现实中劳动产品全部归资本家,导致了财富分配不平等;雇佣劳动者成为直接牺牲者;工人有获得劳动成果的权利,这是人的天赋权利。 只有工业文明,只有资本主义的经济自由,才能增进国家的财富,带来社会的进步,实现理想的“文明社会”。 摘编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编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近代史相关史实,围绕“工业革命”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要明确,所用史实要准确,史论结合。(二)选考题:(共15分。请从3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若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30【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总理衙门设立之初,作为分理军机处“外国事务”的机构,在官制上也仿照军机处。随着外交事务的日益
17、繁杂,国内已有不少外交改革的呼声。“庚子事件”后,在西方外力的压迫下,外务部的设置和外交制度改革最终得以实施。1901年制定的外务部章程中,设置左右丞、左右参议职位,并规定丞参备驻外公使之选,司员备驻外参赞、领事、随员之选。这样,有能力的司员就有了可循上升的路径,原来总理衙门官员由内阁大学士及六部堂司临时兼任的情况有所改变。同时,外务部对翻译官更为重视,官设七品、八品、九品,并规定翻译官可升本部主事。自此,翻译官被定位成“职缺”,保证了外语人才可长久地服务于外交事务。1907年的驻外使馆改革中,规定公使须是“历充外国参赞随员多年及通晓外国语言文字之合格人员”,并打破三年任期限制,若办事得力则可
18、连任,而参随人员则全部改归外务部统一调派。摘编自陈梁芊张德彝与晚清外交(1)根据材料,说明晚清外交制度改革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晚清外交制度改革的意义。(9分)31【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48年1月,美国陆军部长肯尼斯罗亚尔在旧金山发表演说,他认为现在美国对日政策的目标,“不仅使日本本土独立,而且要在日本建立起对今后的远东可能发生的新的极权主义战争的威胁,能够充分完成其防御性任务的强大而稳定的民主政治”。这次演讲反映了美国政府,尤其是美国军方,改变对日占领政策的企图。1947年11月和1948年2月,美国国务院政策设计委员会
19、主席凯南在向国务卿马歇尔提交的一份报告中指出,为了抑制苏联和社会主义国家,应重新研究对日政策。该报告成为后来美国转变对日占领政策的主导性意见。1948年10月,中国革命形势的变化促使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最终通过了NSC13/2号文件。该文件规定:停止对日本的非军事化和民主化等政策。次年5月,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又通过了NSC13/3号文件,同意了陆军部关于停止远东委员会的职能和大幅度减轻日本赔款的意见。这两份文件的签订标志着美国对日占领政策的正式转变。摘编自浙江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日本历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战后美国对日政策转变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战后美国
20、对日政策转变带来的影响。(9分)32【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15分)材料 欧阳修,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为人处世,刚正不阿。为了国计民生,敢于直言极谏,不怕贬官,不避刑戮。骂高若讷,驳吕夷简,其意气之盛,至今令人神往。及遭陷害,力请辩诬,襟怀坦然,难进易退。也正是由于具有这样正派的作风,才具有朴实的学风。他做学问,力求真实,不立异论。为学如此,为文也是这样。他主张文章要“中于时病而不为空言”,反对“好为新奇以自异”。他既不赞成唐代元结和樊宗师的“以怪而取名”,也曾力矫当时“以诡异相高”的所谓“太学体”。欧阳修自己的文章写得平易自然,影响了宋朝一代的文风。古人所谓“其身
21、正,下令而行”,欧阳修自己的文风正是起了这样的作用。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概括欧阳修的个人特色。(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阳修的历史贡献。(7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7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4分)123456789ADBDABBCB101112131415161718BABDBACCB192021222324252627C AABCBDCD二、非选择题28、答案:(1)中国态度:有一小部分较进步的士大夫开始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但大多数士大夫仍满足于现有中国文化,不愿接纳西方文化。影响:使中国失去了现(近)代化的机会。(5分)西方态度:欣赏和学习中国文化
22、。影响:促进了中西方文化交流;推动了欧洲启蒙运动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4分)(2)变化:从基本排斥西学到逐渐接受西学;对西学的认识经历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观念的复杂历程。(4分)原因:列强侵华不断加剧,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救亡图存运动风起云涌;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民族工业持续发展,民族资产阶级日益壮大,努力寻求民族资本主义独立发展的道路;世界联系逐步紧密,中外交流日益加强,西方文化不断传入。(6分)29、论题:工业文明与人类社会。(2分) 论证:工业文明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与人民生活的幸福,既有利又有弊。工业文明极大了改变了人类生活方式,提高了生活品质。首先,工业革命中机
23、器的大量使用,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增加的社会财富,为生活水平提高提供了物质基础。其次,伴随工业革命的进行,西方国家普遍开始了政治民主化改革,如英国议会改革,使人们逐步拥有了政治权力。第三,工业革命的成果大量运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如火车等,提升了生活品质。所以,由传统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是人类社会的进步。(4分)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工业革命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如城市化进程加快,出现的城市病问题;煤炭的燃烧导致环境污染问题;还有因为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阶级对立导致的社会动荡不安的问题。这些社会问题,妨碍了人类的幸福。(4分) 综上所述,工业革命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应该辩证地来看待这个问题
24、。同时,在发展中我们应该妥善处理经济发展与社会治理的关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探索绿色的发展道路。(2分) (从宏观上,可从工业革命的利弊、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的发展、提炼,从微观上,可从工业革命与社会主义运动、工业革命与人民生活、工业革命与经济发展思想)30、答案:(1)原因:外交事务日益繁杂的要求;国内有识之士提出改革建议;外国侵略势力的压迫。(6分)(2)意义:有利于建立外交官员的激励机制;保证外语人才从事外交事务的稳定性;推动晚清外交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一定程度上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9分)31、答案:(1)原因:美国称霸世界的需要;美苏“冷战”的影响;凯南分析报告的推动;中国革命形势的变化。(6分,任答3点即可)(2)影响:加剧美苏“冷战”和战后国际局势的紧张;促进了战后日本经济的复兴;导致战后对日本民主化的改造不彻底等。(9分)32、答案:(1)个人特色:刚正不阿,直言极谏;作风正派;注重实学,文风朴实;文以载道。(8分)(2)历史贡献:引领宋代学术注重实学实用,为儒学创新奠定基础;关注政治得失与民生疾苦,推动了北宋中期的社会改革;崇尚气节与正义,凸显文人的社会责任感;在文学、史学方面皆有成就,推动了北宋文化的发展。(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