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时间:45分钟分值:60分1回首砥砺奋进的五年时光,无数的光辉时刻值得中国人铭记:“振华30号”完成港珠澳大桥的最后吊装,“复兴号”动车组率先实现350千米时速的运营,首个太空实验站“天宫二号”如期升空这些进步与发展,让文化自信油然而生。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D)佐证了中国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前列体现了我国科技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性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创造力的生动体现A BC D解析:在古代,中国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前列,在近现代,并非如此,说法错误;材料未涉及民族性,不选。正确切题,入选。22018年7月26日,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吉祥物蒙古彩娃在北京揭晓。蒙
2、古彩娃以蒙古族儿童为创意原型,体现了内蒙古地区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寓意和平与希望,体现了和平和友谊的体育精神内涵。蒙古彩娃的设计体现了(B)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不同区域文化相互交流、借鉴、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特色中华文化历久弥新、源远流长,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A BC D解析:蒙古彩娃以蒙古族儿童为创意原型,体现了内蒙古地区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反映了。材料没有体现不同区域文化渐趋融合,与题意不符。中华文化历久弥新、源远流长强调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没有中断,材料没有体现这一特征,排除。蒙古彩娃体现
3、了内蒙古地区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体现了民族特性;寓意和平与希望,体现了和平和友谊的体育精神内涵,反映了中华文化的共性,符合题意。3遍布古代先民生活各个方面的漆器是实用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它与丝绸、瓷器并列为中华国粹。漆艺,更与历史文化融汇,留下了中华文明与世界文化的古老记忆。中华漆器与漆艺(A)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文化途径确保了中华民族的生命力是中华文化独领风骚的重要见证A BC D解析:漆器遍布古代先民生活的各个方面,与丝绸、瓷器并列为中华国粹,留下了中华文明的古老记忆,这体现了;漆器与漆艺只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或表现形式,不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途径,不选;说法太绝对。4在
4、温州,榕树下通常会有一座亭子,树亭相映成趣,成为一种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公共活动场所,专门研究榕树的专家叶榕称其为“榕亭文化”。你认为下列观点中最适合成为专家叶榕“榕亭文化”论文标题的是(C)A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B异彩纷呈,绚丽多彩C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D薪火相传,一脉相承解析:“榕亭文化”是温州所特有的彰显温州地方特色的文化,故适合的标题是“一方水土,一方文化”。C项符合,A、B、D均与题意不符,故答案选C。5犹太人在欧洲生活了一千多年仍摆脱不了被驱逐的命运,但一千年以前定居于中国的犹太人早与当地的中国人融合在一起了。这说明(A)A中华文化能够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B中华文化能够吸收和借鉴
5、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C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D中华文化可以吸收其他民族的一切文化解析:定居于中国的犹太人能够与当地的中国人融合在一起,这是因为中华文化具有求同存异的特点,即能够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而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不仅体现在求同存异方面,还体现在兼收并蓄方面。故C项没有A项更准确,更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项。6我国历史悠久,有许多文化底蕴深厚的千年古镇。如全国最大的乡村图书馆云南和顺;人与自然完美结合的典范安徽西递宏村;清水穿城过,人家尽枕河浙江乌镇。这一座座古镇荟萃成一部丰富多彩的中华人文百科全书。上述材料主要显示了(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镇能够展现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的个性寓于文
6、化共性之中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先进性ABCD解析:文化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排除。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鲜明的先进性,故不选。“文化底蕴深厚”“千年古镇”说明了。云南、安徽、浙江古镇各有特点,说明了。7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塑造的典型人物栩栩如生,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说明我国的文学艺术(C)A有辉煌而悠久的历史B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C有着鲜明而独特的风格D对世界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解析:文学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说明具有独特的风格,A、B、D说法虽然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C。8无论什么地域,都有自己的根,这就是地域文化。千百年来,济南的城
7、市发展、民风民俗等都与泉水有着最直接、最密切的关系,这成就了济南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最终积淀成济南的泉水文化。这主要体现了(C)A文化的自发性和社会性B文化的民族性和历史性C文化的独特性和地域性D文化的传承性和创造性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的区域性和文化的特点。题干主要表明特定的历史、地理等因素形成了济南富有特色的文化,所以C正确。A表述错误,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不是自发形成的。B、D表述正确,但与题意无关。9中国戏曲起源于原始社会的歌舞,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等综合而成。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有360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
8、。这些各具特色的戏曲(B)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是在各自地域内独立形成的具有强大生命力,包含着永不过时的教育价值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和融合具有悠久的历史,是各族人民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A BC D解析:中国戏曲内容丰富、历史悠久,源于实践,且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故符合题意。错误,它看到了不同戏曲剧种的差异,但否认了它们之间的交流融合。错在“永不过时”上。10闽南文化是生活在闽南地区的闽南人共同创造并一代一代传承发展与创新的地域文化,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独特的性格和丰富的内涵,是中华文化的一个支系。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闽南文化(D)传承创新,包容一切 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风格独特、博大精深
9、 兼收并蓄,底蕴厚重A BC D解析:闽南文化是生活在闽南地区的闽南人共同创造并一代一代传承发展与创新的地域文化,体现了;闽南文化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独特的性格和丰富的内涵,体现了。错在“包容一切”上。在材料中没有体现。11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区域有不同的文化,作为不同区域的文化(C)不能相互交流、借鉴会逐渐丧失其特点可以相互吸收既能渐趋融合,又可以保持着各自的特色A BC D解析:各地区的文化虽然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但不同区域的文化,可以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引,既能渐趋融合,又可以保持着各自的特色,所以说法错误,正确。12我国许多少数民族能歌善舞。侗族大歌、壮族山歌、蒙古族舞蹈、维吾
10、尔族舞蹈、藏族舞蹈、朝鲜族舞蹈等都极具特色。由此可以看出(B)中华文化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各民族文化各具特色,水火不容各民族文化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各民族文化独立于中华文化之外A BC D解析:各民族文化具有各自的个性,又具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有着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能够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和睦相处,故排除。选B项。13优秀文化是没有国界的,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一个以众为师、以各国人民为师,不断学习和创造的过程。这体现了(B)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中华文化不能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中华文化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所有成分中华文化面向世界、博采众长A
11、BC D解析:中华文化以众为师、以各国人民为师体现了它的包容性,是博采众长的表现,正确。两个观点没有做到辩证分析,是错误的。故选B项。14杭州钟灵毓秀,远古即孕育了灿烂的“良渚文化”“吴越”文化。宋室南迁,在此建都,不少中原地区缙绅仕宦移民杭州,使中原文化在此积淀,与杭州原有文化相交融,打造出具有浓重北方韵味的特色江南文化。这表明(B)A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主要途径B杭州文化具有很大的包容性C各地区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D杭州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解析:A错误,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与杭州原有文化相交融,打造出具有浓重北方韵味的特色江南文化表明杭州文化具有很大的包容性,B符合题意;
12、C、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15(16分)巴蜀文化作为独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始终离不开吸收和借鉴周边和外来文化。巴蜀文化可从古蜀文化找到源头。古蜀文化从距今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兴起,到西周中期突然黯淡失色。在东周时期,由于巴文化的兴起,逐渐融汇为巴蜀文化,扩大为巴蜀大文化体。至秦汉时,巴蜀文化又逐渐融入中华文化之中。这两次融汇让蜀文化融入更为雄浑、博大、精深的文化之中,为它注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成为推进巴蜀文化发展的两个里程碑。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巴蜀文化的发展过程是怎样体现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的。答案:巴蜀文化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历经西周、东周、秦汉,
13、绵延数千年,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的特点。巴蜀文化作为一种区域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自身的独特性,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特点。巴蜀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和借鉴周边和外来文化,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能坚持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与其他文化和睦相处,吸收、借鉴其积极成分,推动中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16(16分)胡同、特色小吃以及京剧等,都是“老北京”文化的标志。然而,这些文化并非北京土生土长的文化。胡同是蒙古人入主中原的产物,蒙古族建立元朝政权后,带来的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原汉文化相互冲击碰撞,形成了新型中华文化老北京小吃深受满族、回族饮食影响,据考证,焦圈、豌豆黄、肉末烧饼等,都是
14、从清宫御膳房流入民间的;历史上大量阿拉伯人、波斯人东迁中国,伊斯兰清真食品也随之传入北京清朝乾隆皇帝喜欢听戏,吸引了四大徽班进京,他们与湖北汉调艺人合作,融入昆曲、秦腔等剧种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1)结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华文化的特点及其意义。(2)上述老北京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对我们今天发展中华文化有哪些启示?答案:(1)中华文化具有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与其他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2)老北京文化是在实践基础上,多种文化相互交融、创新发展的结果。发展中华文化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增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要立足实践,包容互鉴,不断推动文化的创新。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等知识。第(1)问,审读材料可知,北京文化是对其他民族文化兼收并蓄的结果,说明中华文化具有特有的包容性。然后依据教材知识说明文化包容性的意义即可。第(2)问,根据中华文化包容性的内涵,结合材料说明如何做到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