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8 ,大小:140KB ,
资源ID:887624      下载积分:7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87624-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湖北省名师联盟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备考精编金卷生物(A)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湖北省名师联盟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备考精编金卷生物(A)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1、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精编仿真金卷生 物(A)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一、单选题(本小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

2、的是A心肌细胞内的CO2浓度低于其生活的内环境B血管中的药物需经组织液进入肌细胞C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会引起组织肿胀D内环境的成分中有葡萄糖和无机盐等2下列关于人体组织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中的葡萄糖可以通过组织液进入骨骼肌细胞B肝细胞呼吸代谢产生的CO2可以进入组织液中C组织液中的O2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组织细胞中D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组织液中3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NaCl溶液,则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A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B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渗透压恢复到注射前水平C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

3、注射前水平D机体血浆渗透压上升,排出相应量的NaCl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4下列与反射弧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效应器的活动包括腺体分泌和肌肉收缩B效应器的结构受到损伤会影响反射活动的完成C突触后膜上有能与神经递质特异性结合的受体D同一反射弧中感受器的兴奋与效应器的反应同时发生5如图为突触传递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和都是神经元细胞膜的一部分B进入突触间隙需消耗能量C发挥作用后被快速清除D与结合使的膜电位呈外负内正6胰岛素与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结合后可以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下列情况可以导致血糖浓度降低的是A健康人早餐食用馒头、面包和米粥等食物后B胰岛A细胞分泌增强,胰高血糖素水平上升C体内胰岛素水

4、平正常,胰岛素受体活性降低D胰岛B细胞分泌增强,胰岛素受体活性正常7人体受到病毒感染后,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抗病毒抗体可特异性地与血液中游离的病毒结合并直接使其降解B某些病毒可破坏其感染的免疫细胞从而造成免疫系统受损C病毒抗原和淋巴因子可参与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的过程D效应T细胞接触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后,可引起被感染细胞的裂解8为探究运动对海马脑区发育和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研究者将实验动物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运动组每天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跑步/游泳)。数周后,研究人员发现运动组海马脑区发育水平比对照组提高了1.5倍,靠学习记忆找到特定目标的时间缩短了约40%。根据该研究结果可得出A有氧运动不利

5、于海马脑区的发育B规律且适量的运动促进学习记忆C有氧运动会减少神经元间的联系D不运动利于海马脑区神经元兴奋9生长素及其类似物能够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棉花栽培过程中去除顶芽可促进侧芽生长,提高棉花产量B给果树适宜喷施适量的NAA有利于保果,提高果实产量C用适宜浓度的IAA处理未受粉番茄雌蕊,可得到大量正常的番茄种子D带有芽和幼叶的柳条扦插时容易生根,是因为芽和幼叶均能产生IAA10如图为燕麦胚芽鞘经过单侧光照射后,甲、乙两侧的生长情况,对照组未经单侧光处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为背光侧,IAA含量低于乙侧和对照组B对照组的燕麦胚芽鞘既不生长也不弯曲C若光照前去除尖端,甲、乙

6、两侧的生长状况基本一致DIAA先极性运输到尖端下部再横向运输11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分裂B乙烯可在植物体的各个部位合成C赤霉素能促进果实成熟D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12图甲为豌豆苗茎节段赤霉素(GA)合成途径末端图(其中GA1有生物活性,其他无活性),图乙为外源添加生长素(IAA)对离体豌豆苗茎节段GA含量影响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与去除顶芽的豌豆苗相比,保留顶芽的茎节段中GA8的含量较低B给离体豌豆苗茎节段添加IAA,能促进GA20至GA29的合成C若用乙烯处理豌豆苗,茎节段中的GA1含量上升D若去除顶芽后,豌豆苗茎节段伸长,侧芽萌发13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

7、述,正确的是A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是调查群落中物种丰富度的常用方法B森林火灾若干年后又可以恢复,这属于群落的初生演替C性别比例通常影响种群的出生率,不影响种群的死亡率D当种群的死亡率大于出生率时,该种群数量一定会减少14某森林曾被开垦用于种植农作物,后因产量不高而弃耕,若干年后又恢复到森林。下列关于该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演替属于次生演替B演替过程中群落结构不变C人为因素引发了该演替D弃耕地中有种子等繁殖体15生活在某海岛上的珊瑚裸尾鼠,由于海平面的上升使其栖息地面积减少。为了生存不得不与海鸟和乌龟争夺食物,导致珊瑚裸尾鼠数量锐减,最终成为首个因全球变暖而灭绝的哺乳动物。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8、珊瑚裸尾鼠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保持不变B海鸟与珊瑚裸尾鼠之间存在竞争关系C该海岛生物群落物种丰(富)度降低D乌龟与珊瑚裸尾鼠共同(协同)进化16某实验小组用细菌甲(异养生物)作为材料来探究不同条件下种群增长的特点,设计了三个实验组,每组接种相同数量的细菌甲后进行培养,培养过程中定时更新培养基,三组的更新时间间隔分别为3h、10h、23h,得到a、b、c三条种群增长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菌甲能够将培养基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B培养基更换频率的不同,可用来表示环境资源量的不同C在培养到23h之前,a组培养基中的营养和空间条件都是充裕的D培养基更新时间间隔为23h时,种群增长不会出现J型增

9、长阶段17在某一农田生态系统中,大面积单一种植某种农作物(甲)可导致害虫A的爆发,改成条带状合理地间作当地另一种农作物(乙)后,乙生长良好,害虫A的爆发也受到了抑制。对此,不合理的解释是A新的种间关系不利于害虫A B新的群落空间结构不利于害虫AC乙的出现使害虫A的环境容纳量下降 D乙和害虫A存在互相抑制的竞争关系18下列有关生态系统成分及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动物都属于消费者B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一定不是生产者C生产者和消费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D细菌可以属于分解者或消费者或生产者19如图是一个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示意图,据图判断正确的是A蝗虫是次级消费者B若蛇的数量大量减少,田鼠的数量也随之大量

10、减少C鸟和田鼠具有相同的营养级D该食物网共有2条食物链20如果食物链上各营养级均以生物个体的数量来表示,并以食物链起点的生物个体数作底层来绘制数量金字塔,则只有两个营养级的夏季草原生态系统(假设第一营养级是牧草,第二营养级是羊)和森林生态系统(假设第一营养级是乔木,第二营养级是昆虫)数量金字塔的形状最可能是A前者为金字塔形,后者为倒金字塔形B前者为倒金字塔形,后者为金字塔形C前者为金字塔形,后者为金字塔形D前者为倒金字塔形,后者为倒金字塔形2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越多,自我调节能力越弱B向生态系统大量引入外来物种,可增加该系统的稳定性C负

11、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最常见,使生态系统保持稳定D正反馈的结果是加速最初所发生的变化,使生态系统保持稳定22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蕴含着生物学知识的语句,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螟蛉有子,蜾蠃负之”体现了生物之间的互利共生关系B“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体现了群落次生演替的过程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了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生态系的抵抗力稳定性23为减少某自然水体中N、P含量过高给水生生态系统带来的不良影响,环保工作者拟利用当地原有水生植物净化水体。选择其中3种植物分别置于试验池中,90天后测定它们吸收N、P的量,结果见下表。植物种类单位水体面积N吸

12、收量(g/m2)单位水体面积P吸收量(g/m2)浮水植物a22.301.70浮水植物b8.510.72沉水植物c14.612.22结合表中数据,为达到降低该自然水体中N、P的最佳效果,推断应投放的两种植物及对该水体的生态影响是A植物a和b,群落的水平结构将保持不变B植物a和b,导致该水体中的食物链缩短C植物a和c,这两种植物种群密度会增加D植物a和c,群落中能量流动方向将改变24下列有关生态学规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农田中适当增加食物链,能提高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物种、生态系统三个层次的内容C雄鸟求偶时进行复杂的求偶炫耀说明信息传递能调节种间关系D红树林在调节气候方面发挥了

13、重要的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25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关于人类与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保证绿水青山就必须彻底杜绝一切砍伐和捕捞B人口应控制在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的基础上保持平衡C大气平流层中臭氧含量的减少导致温室效应的产生D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保证经济作物的健康生长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26(10分)中医学中的“阴阳平衡”指代表机体相互对立面的阴阳双方的消长变化保持在一定限度内,总体呈现相对稳定、协调的状态。请回答相关问题:(1)内环境指由_构成的液体环境,“阴阳平衡”与内环境的_类似。人体中存在_调节网络来维持这种平衡。(2)营养不良时,血浆渗透压_,水分

14、会进入_,引起组织水肿,平衡被打破。(3)人体剧烈运动时会产生大量的_,但内环境的pH不会降低太多,仍然可以维持平衡,原因是_。(4)人体体温调节中枢在_,人体在正常情况下,产热量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散热量。因感冒发烧体温持续上升,此时产热量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散热量。27(10分)人的排尿是一种反射活动。回答下列问题。(1)膀胱中的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会产生兴奋。兴奋从一个神经元到另一个神经元的传递是单向的,其原因是_。(2)排尿过程的调节属于神经调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排尿反射的初级中枢位于_,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说明排尿反射也受高级中枢控制,该高

15、级中枢位于_。(3)排尿过程中,尿液还会刺激尿道上的_,从而加强排尿中枢的活动,促进排尿。28(10分)某研究小组切取某种植物胚芽鞘的顶端,分成甲、乙两组,按下图所示的方法用琼脂块收集生长素,再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置于去顶胚芽鞘切段的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胚芽鞘切断的弯曲程度(角),测得数据如下表。据此回答问题。分组甲乙琼脂块左右角/度20.49.09.1(1)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运输属于极性运输,这种运输的方向是_。(2)上图中角形成的原因是 。(3)据表可知乙组中左、右两侧的琼脂块所引起的角基本相同,但小于甲琼脂块所引起的角,原因是 。29(10分)夹河湿地曾是烟台城市周边最大的湿地生态系统

16、,回答下列问题。(1)研究生态系统时,在种群水平上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种群的_和空间特征。(2)研究者在夹河湿地区域设置20个样地,在样地中利用_法进行植被数量调查,利用该方法调查关键要做到_。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的调查方法是_(3)下图中甲、乙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湿地中两种生物当年的种群数量(Nt)和一年后的种群数量(Nt+1)之间的关系,直线p表示Nt+1=Nt。甲曲线上A、B、C三点中,表示种群数量下降的是_点;乙曲线上D、F两点中,表示种群数量上升的是_点、F点时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_;Nt小于a时,甲、乙两条曲线中_曲线所代表的生物更易消亡。 (4)随着政府治理力度加大,夹河水质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17、,诸多生物纷沓而至,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其过程属于_演替。(5)如今夹河两岸景色宜人,沿河两岸不同地段自然风景各异,从群落空间结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群落的_结构。30(10分)因含N、P元素的污染物大量流入,我国某大型水库曾连续爆发“水华”。为防治“水华”,在控制上游污染源的同时,研究人员依据生态学原理尝试在水库中投放以藻类和浮游动物为食的鲢鱼和鳙鱼,对该水库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取得了明显效果。(1)在该水库生态系统组成中,引起“水华”的藻类属于_。水库中各种生物共同构成_。(2)为确定鲢、鳙的投放量,应根据食物网中的营养级,调查投放区鲢、鳙_的生物积累量(在本题中指单位面积中生物的总量,以thm

18、-2表示):为保证鲢、鳙的成活率,应捕杀鲢、鳙的_。(3)藻类吸收利用水体中的N、P元素,浮游动物以藻类为食,银鱼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由图可知,将鲢、鳙鱼苗以一定比例投放到该水库后,造成银鱼生物积累量_,引起该变化的原因是 。(4)投放鲢、鳙这一方法是通过人为干预,调整了该生态系统食物网中相关物种生物积累量的_,从而达到改善水质的目的。(5)鲢鱼和鳙鱼是人们日常食用的鱼类。为继续将投放鲢、鳙的方法综合应用,在保持良好水质的同时增加渔业产量,以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请提出两条具体措施: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精编仿

19、真金卷生 物(A)答 案1. 【答案】A【解析】心肌细胞的有氧呼吸不断产生O2,使其细胞内的CO2浓度高于其生活的内环境,A错误;血管中的药物需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再经组织液进入肌细胞,B正确;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会引起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由血浆进入组织液中的水分增多,诱发人体组织水肿,C正确;内环境的成分中有葡萄糖和无机盐等,D正确。2. 【答案】D【解析】血浆中的葡萄糖通过毛细血管壁细胞进入组织液,再通过组织液进入全身各处的细胞,包括骨骼肌细胞,A正确;肝细胞生存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因此其代谢产生的CO2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到组织液中,B正确;氧气通过血红蛋白被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液,再

20、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中,C正确;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属于无氧呼吸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而不发生在组织液中,D错误。故选D。3.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的理化特性,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及成分;掌握内环境的理化特性,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因为静脉注射的是与血浆等渗的生理盐水,所以机体血浆渗透压是不发生改变的,A、D错误;但正常情况下,水盐代谢要平衡,进多少出多少,所以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B错误,C正确。4. 【答案】D【解析】效应器指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

21、腺体,故效应器的活动包括腺体分泌和肌肉收缩,A正确;反射的完成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效应器的结构受到损伤会影响反射活动的完成,B正确;突触后膜上有能与神经递质特异性结合的受体,神经递质通过与突触后膜受体的结合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或抑制,C正确;因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因此同一反射弧中感受器先兴奋,效应器后兴奋,D错误。故选D。5. 【答案】D【解析】是上一个神经元的轴突膜的一部分,是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膜或树突膜,因此二者均是神经元细胞膜的一部分,A正确;神经递质以胞吐的方式分泌到突触间隙,需要消耗能量,B正确;正常情况下,神经递质和激素都是“一次性”的,作用后会被快速清除,不然会持续

22、性作用,C正确;神经递质分为两类,兴奋性递质与抑制性递质,兴奋性递质会使下一个神经元的膜电位呈外负内正,而抑制性神经递质不会使下一个神经元的电位发生变化,膜电位仍然是外正内负,由于不知道神经递质的类型,因此无法判断的膜电位的情况,D错误。6. 【答案】D【解析】健康人早餐食用馒头、面包和米粥等食物后,面食中含有淀粉,在消化道经淀粉酶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血糖会升高,A错误;胰岛A细胞分泌增强,胰高血糖素水平上升,升高血糖,B错误;体内胰岛素水平正常,胰岛素受体活性降低,胰岛素需要与受体结合才能发挥降血糖的作用,故血糖会升高,C错误;胰岛B细胞分泌增强,胰岛素分泌增加,胰岛素受体活性正常,胰岛素

23、与其受体结合,有效降低血糖,血糖下降,D正确。故选D。7. 【答案】A【解析】抗病毒抗体可特异性地与血液中游离的病毒结合形成细胞集团或沉淀,经吞噬细胞处理消化掉,A错误;某些病毒如HIV可破坏其感染的T细胞从而造成免疫系统受损,造成获得性免疫缺陷病,B正确;B细胞识别病毒抗原且在淋巴因子作用下,可以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C正确;效应T细胞接触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后,可引起被感染细胞的裂解,释放病毒,D正确。故选A。8. 【答案】B【解析】由题意可知,运动组每天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跑步/游泳),数周后,研究人员发现运动组海马脑区发育水平比对照组提高了1.5倍,因此,有氧运动有利于海马脑区的发育

24、,A错误;运动组海马脑区发育水平高,且靠学习记忆找到特定目标的时间缩短了约40%,因此,规律且适量的运动促进学习记忆,B正确;有氧运动有利于学习记忆,而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因此,有氧运动会增加神经元之间的联系,C错误;据题意可知,运动组海马脑区发育水平高,且学习记忆能力增强,不运动不利于海马脑区神经元兴奋,D错误;因此,本题答案选B。9. 【答案】C【解析】棉花栽培过程中去除顶芽可降低侧芽的生长素含量,解除顶端优势,促进侧芽生长,提高棉花产量,A正确;给果树适宜喷施适量的NAA有利于保果,提高果实产量,若浓度过高会造成落果,B正确;用适宜浓度的IAA处理未受粉番茄

25、雌蕊,可得到无子番茄,C错误;芽和幼叶均能产生IAA,可以促进生根,因此带有芽和幼叶的柳条扦插时容易生根,D正确。故选C。10. 【答案】C【解析】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甲侧为背光侧,其生长素(IAA)的含量高于乙侧和对照组,A错误;对照组的燕麦胚芽鞘没有受到单侧光的照射,因此不弯曲,但是其尖端可以产生生长素,因此其应该直立生长,B错误;若光照前去除尖端,则没有尖端感受单侧光刺激,则甲、乙两侧生长情况应该基本一致,C正确;生长素先在尖端进行横向运输,再向下进行极性运输,D错误。11. 【答案】C【解析】细胞分裂素通过促进细胞分裂促进植物生长,A正确;乙烯合成部位:植物体各个部位;主要作用:促进果实

26、成熟,B正确;赤霉素具有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的作用,乙烯促进果实成熟,C错误;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D正确。12. 【答案】A【解析】去除顶芽的豌豆苗中IAA的含量减少,则从GA1合成GA8的路径不会被IAA阻断,GA8的含量会比保留顶芽的豌豆苗高,A选项正确;给离体豌豆苗茎节段添加IAA,会抑制GA20至GA29的合成,B选项错误;用乙烯处理豌豆苗,不能从图中信息预测GA1的含量变化,C选项错误;若去除顶芽后,GA8的含量会升高,而由于只有GA1具有生物活性,故豌豆苗茎节段不会伸长,D选项错误。13. 【答案】C【解析】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是调查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

27、A错误;森林火灾若干年后又可以恢复,这是在原有土壤条件得以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次生演替,B错误;性别比例是指种群中雌雄性个体数目的比例,通常影响种群的出生率,但不影响种群的死亡率,C正确;在没有迁入和迁出的情况下,当种群的死亡率大于出生率时,该种群数量会减少,D错误。14. 【答案】B【解析】弃耕地中保留了土壤基质和有生存力的孢子和种子等繁殖体,在此基础进行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A、D正确;由“某森林曾被开垦用于种植农作物,后因产量不高而弃耕,若干年后又恢复到森林。”可知,该演替是人为因素引发的,C正确;弃耕地演替为森林的过程中,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会增加,群落中的食

28、物链增加,群落的结构逐渐复杂,B错误。15. 【答案】A【解析】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珊瑚裸尾鼠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下降了,A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已知,海鸟与珊瑚裸尾鼠之间存在竞争关系,B正确;由于珊瑚裸尾鼠数量锐减,最终成为首个因全球变暖而灭绝的哺乳动物,说明该海岛生物群落物种丰(富)度降低了,C正确;乌龟与珊瑚裸尾鼠之间是相互选择、共同(协同)进化的,D正确。16. 【答案】D【解析】细菌甲是异养生物,通过分解培养基中的有机物获得无机物,给自身提供养分,A正确;更换培养基,为细菌提供了新的营养物质并除去了代谢废物,因此,培养基更换频率的不同,可用来表示环境资源量的不同,B正确;根据题图可知,在23h

29、前,a组细菌甲的生长曲线呈现J型增长,说明a组培养基中资源和空间充足,C正确;由题图曲线可知,培养基更新时间间隔为23h时,种群在早期会出现J型增长阶段,D错误。17. 【答案】D【解析】由题目所给信息“间作当地另一种农作物(乙)后,乙生长良好,害虫A的爆发也受到了抑制”可以直接推出新的种间关系和群落空间结构对害虫A是不利的且乙的出现使害虫A的环境容纳量下降, ABC正确。由题目所给信息“乙生长良好,害虫A的爆发受到了抑制”可判断出乙和害虫A之间不存在互相抑制的关系,D错误。18. 【答案】D【解析】动物大多属于消费者,少数腐生动物如蚯蚓等属于分解者,A错误;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也可能是生产

30、者,如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硝化细菌属于生产者,B错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C错误;细菌可以属于分解者(如腐生细菌)、消费者(如寄生细菌)、生产者(如硝化细菌),D正确。19. 【答案】D【解析】图中蝗虫吃植物,因此蝗虫属于初级消费者,A错误;若蛇的数量大量减少,田鼠因捕食者蛇的减少而数量也随之大量增多,B错误;图中田鼠吃植物,田鼠是第二营养级;鸟吃初级消费者蝗虫,鸟是第三营养级,C错误;该食物网共有2条食物链是“植物蝗虫鸟蛇和植物田鼠蛇”,D正确。20. 【答案】A【解析】如果食物链上各营养级均以生物个体的数量来表示,并以食物链起点的生物个体数作底层来绘制数量金字塔,则可能出现正金字塔形,也

31、可能出现倒金字塔形。只有两个营养级的夏季草原生态系统(假设第一营养级是牧草,第二营养级是羊),则牧草的数量比羊多,绘制的数量金字塔为正金字塔形;森林生态系统(假设第一营养级是乔木,第二营养级是昆虫),一棵树上可以有很多昆虫,因此,昆虫的数目比乔木的数量多,绘制的数量金字塔为倒金字塔形。综上分析,前者为金字塔形,后者为倒金字塔形,A 正确,B、C、D均错误。21.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相关知识,理解正反馈和负反馈的含义和带来的结果。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越多,自我调节能力越强,A错误;外来物种的引入不一定能提高生态系统的稳态,如部分外来物种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系统,B错误

32、。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持是依赖负反馈作用,C正确;正反馈的结果加速最初发生的变化,常使生态系统远离稳态,D错误。22. 【答案】B【解析】“螟蛉有子,蜾蠃负之”体现了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A错误;“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体现了群落次生演替的过程,B正确;“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了物质循环过程,C错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生态系的恢复力稳定性,D错误。23. 【答案】C【解析】三种植物中,a对N的吸收量最大,c对P的吸收量最大,故为达到降低自然水体中的N、P的最佳效果,应该投放植物a和c,投放后生物的种类有所增加,会改变群落的水平结构和食物链的数目,而这两种植物吸收N、P

33、,其种群密度会增大,但不会改变群落中能量流动的方向。综上所述,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24. 【答案】C【解析】在农田中适当增加食物链,能提高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A正确;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层次: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B正确;雄鸟求偶时进行复杂的求偶炫耀说明信息传递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C错误;红树林在调节气候方面有重要作用,这属于生态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正确。25. 【答案】B【解析】保证绿水青山,必须避免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利用,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做到合理的利用,A错误;控制人口的方法是降低出生率,有计划地控制人口, 最终使全球人口在低出生率和低死

34、亡率的基础上保持平衡,B正确;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多导致温室效应的产生,C错误;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会导致污染,D错误。26. 【答案】(1)细胞外液 稳态 神经-体液-免疫 (2)降低 组织液 (3)乳酸 内环境中存在缓冲物质,可以维持pH的稳定 (4)下丘脑 等于 大于【解析】(1)内环境等同于细胞外液。“阴阳平衡”时,总体呈现相对稳定、协调的状态。与内环境的稳态类似。稳态维持依靠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2)营养不良时,血浆蛋白合成不足,血浆渗透压下降,水分从血浆进入组织液,引起组织水肿。(3)人体细胞进行乳酸型无氧呼吸,乳酸增多会使内环境的pH有降低趋势,但通过内环境中的缓冲物质可

35、使pH值维持相对稳定。(4)下丘脑中存在人体体温调节中枢。人体在正常情况下,体温相对稳定,产热量等于散热量。体温持续上升,说明产热量大于散热量。27. 【答案】(1)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2)脊髓 大脑皮层 (3)感受器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神经系统不同中枢对排尿反射的控制。(1)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受到刺激,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然后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兴奋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正是因为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兴奋从一个神经元到另一个神经元的传递是单向的。(2)排尿反射属于非条件

36、反射,其初级控制中枢位于脊髓,婴幼儿由于大脑发育尚未完善,不能控制排尿,经常会尿床,而成年人大脑发育完善,可以通过大脑皮层有意识地控制排尿。(3)当膀胱内贮尿量达到一定程度,膀胱壁内的感受器受到刺激而兴奋,神经冲动沿传入神经传到脊髓的排尿反射初级中枢;同时由脊髓再把膀胱充胀的信息上传至大脑皮层的排尿反射高级中枢,并产生尿意,大脑皮层向下发放冲动,将贮存在膀胱内的尿液排出;尿液进入尿道,刺激尿道上的感受器,神经冲动沿传入神经再次传到脊髓排尿中枢,进一步加强排尿。28. 【答案】(1)从形态学上端到形态学下端 (2)琼脂块中的生长素进入胚芽鞘切段的左侧,使胚芽鞘左侧的生长素浓度高于右侧,引起胚芽鞘

37、左侧生长快于右侧,形成角 (3)乙左右两侧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含量基本相同,但小于甲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 【解析】(1)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2)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只能沿着与胚芽鞘的接触面向下运输。图示中的琼脂块放置在去顶胚芽鞘切面的左侧,导致琼脂块中的生长素进入胚芽鞘切段的左侧,使胚芽鞘左侧的生长素浓度高于右侧,引起胚芽鞘左侧细胞的生长快于右侧,形成角。(3)表中信息显示:乙组左、右两侧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基本相同,但小于甲组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导致乙组琼脂块左、右部分中的生长素进入胚芽鞘切段左侧的量几乎相同,但明显小于甲组琼脂块中的

38、生长素进入胚芽鞘切段左侧的量,所以乙组左、右两侧的琼脂块所引起的角基本相同,但小于甲组琼脂块所引起的角。29. 【答案】(1)数量特征 (2)样方 随机取样 取样器取样法 (3)C D 稳定型 甲 (4)次生 (5)水平【解析】(1)研究生态系统时,在种群水平上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种群的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2)在样地中调查植被数量,可利用样方法。利用样方法进行调查,关键要做到随机取样。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的调查方法是取样器取样法。(3)已知图中甲、乙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湿地中两种生物当年的种群数量(N)和一年后的种群数量(Nt+1)之间的关系,直线p表示Nt+1=Nt。分析曲线图可知,甲曲线上的A、B

39、、C三点分别表示Nt+1=Nt、Nt+1Nt、Nt+1Nt、Nt+1=Nt,所以表示种群数量上升的是D点,表示种群数量相对稳定的是F点,F点时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稳定型。N小于a时,甲曲线中Nt+1Nt,所以甲曲线所代表的生物更易消亡。(4)随着政府治理力度加大,夹河湿地的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其过程属于次生演替。(5)如今夹河的沿河两岸不同地段自然风景各异,主要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30. 【答案】(1)生产者 (生物)群落 (2)捕食对象/食物 捕食者/天敌(3)明显下降 鲢、鳙与银鱼在食物上存在竞争关系 (4)比例(5)定期适度捕捞鲢、鳙;定期合理投放鲢、鳙;控制性捕杀鲢、鳙的捕食者;控制人

40、类活动(工业、农业、旅游等)对该水库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解析】(1)藻类能进行光合作用并作为浮游动物的食物,故藻类属于生产者;水库中的各种生物,就包括了这一范围内所有的生物,构成一个群落;(2)为确定鲢、鳙的投放量,应根据本水库食物网中的营养级,要调查投放区鲢鱼和鳙鱼的食物,即上一营养级藻类和浮游动物生物积累量,投放适量的鱼苗;为保证鲢、鳙的成活率,还要防止其天敌的捕食,故应捕杀鲢鱼、鳙鱼的天敌;(3)据图可知,将鲢、鳙鱼苗以一定比例投放到该水库后,造成银鱼生物积累量显著下降,引起该变化的原因是,投放鲢鱼和鳙鱼捕食浮游动物和藻类,导致浮游动物减少,银鱼的食物来源减少,导致银鱼数量下降;(4)通过投放鲢、鳙,该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的生物积累量发生了改变,故人为调整了该生态系统食物网中相关物种生物积累量的比例,从而达到改善水质的目的;(5)具体措施是:适量地投放鲢、鳙;适量增加投放浮游动物确保鲢、鳙有足够的食物来源;为保证鲢、鳙的成活率,控制鲢鱼、鳙鱼的天敌数量;减少人类活动对水库的干扰等。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