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漳一中2015届高三文综训练历史试题2014.12.1324顾炎武认为:“知封建之所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敝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有圣人起,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材料表明其主张是A反对封建君主专制 B郡县制避免了分封制的弊端C应重新恢复分封制 D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25据史载,隋朝时期,“京兆王都所在,俗具五方,人物混淆,华戎杂错。去农从商,争朝夕之利,游手为事,竞锥刀之末”。材料表明隋朝 ( )A少数民族与汉族杂居的现象比较普遍 B都城商业活动很频繁,草市开始普及C草市作为乡村集市发展为地方商业中心 D民众经营的意识增强但受到舆论指责26.“ 古人教
2、人不过存心、养心、求放心。此心之良,人所固有,人惟不知保养而反戕贼放失之耳。苟知其如此,而防闲其戕贼放失之端,日夕保养灌溉,使之畅茂条达,如手足之捍头面,则岂有艰难支离之事? 此乃为学之门,进德之地。”对陆九渊的上述论述解释正确的是A继承了儒生笺注经书来表达思想的途径 B把主观的“心”与客观的“理”割裂开来C主张内心反省与学习他人结合的教育方向 D蕴含着对主体独立思考及辨志立志的肯定271933年2月,实业家方液仙(镇海方家第五代传人)联合二百多家厂家,在上海南京路大陆商场开设了中国国货股份有限公司,右图为1949年1月1日该公司发行的壹仟万元股票一枚。以下关于材料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官
3、僚资本主义企业垄断国货市场 B私人资本主义企业联合经营自强C私营工商业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 D国有企业的所有制改革不断深入281938年3月5日,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我之对倭,在以广大之空间土地,求得时间持久之胜利;积各路之小胜,而成全局之大胜。”这里,蒋介石A认为时空因素是胜利的根本 B效仿中共全民族抗战路线C暴露出消极抗战的思想 D表达了持久抗战的思想291967年,英国太阳报发表文章中国的惊人的技术发展指出,如果允许文化革命在1967年的大部分时间里继续进行,中国可能蒙受极大的损失,不是由于政治上的不 统一,而是由于技术训练的中断。可见作者 A看到了政治错误对科技发展的破坏 B主张中国继
4、续推行“义务教育”C赞成中国实行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D对中苏关系的恶化表现出忧虑30.下面是1795年出版的法国作家孔多塞所写的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一书目录摘要: 第四个时代 人类精神在希腊的进步下迄亚历山大世纪各种科学分类的时期 第七个时代 科学在西方的复兴从科学最初的进步下迄印刷术的发明 第八个时代 从印刷术的发明下迄科学与哲学挣脱了权威的束缚的时期 这表明作者认为 A.判断是非的标准是“人”自己 B.科学技术不断推动人类社会进步 C.东西方文明相互交流不断融合 D.历史是人类理性不断解放的过程31古希腊哲学家安提丰(公元前426年一公元前373年)说:“因为法律的规定是任意的(人为的
5、),而自然的指示则是必然的。此外,法律的规定是人们约定的结果,并非产生于自身(自然的产物);而自然的指示则与生俱来(源于自身),并非人们之间约定的产物”。在他看来A人应该无条件服从法律确 B法律制度与人性相违背C法律制度源于人的契约 D所有人都应当是平等的321935年,罗斯福签署了社会保障法,为失业者和老年人提供了救济金和养老金。同年,美国国会又通过财产税法,规定对盈利超过15%的公司征收超额利润税,对收入5万美元以上者征收超额累进税,使社会财富的再分配稍显公平。这表明罗斯福新政A着力增加就业,提高社会购买力 B只运用经济手段干预经济发展C建立社会保障机制保障资本家 D力求缩小贫富差距,缓和
6、社会矛盾33从20世纪60年代起,美苏开始缓和谈判。1968年美苏参与签订核不扩散条约,1972年美苏开始第一阶段限制战略武器谈判,1979年美苏进行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谈判,1987年美苏签订了中导条约。上述材料说明 A两极下的平衡状态已经被打破 B世界其他政治力量介入两极争霸C世界向多极均势转变日益明显 D核战争的威胁推动美苏走向妥协34.全球化:起源、发展和影响一书指出:“当发展中国家的移民涌入纽约那样的全球化城市”,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的人“再也没有办法互相忽略了”,“人们可能开始对自己的政治和社会上的效忠对象产生迷惑”。对材料的理解,最恰当的是A全球化会改变人们的意识形态和观念 B
7、政治制度不同是阻碍移民的关键因素C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日益落后 D全球化加剧国际之间移民问题的矛盾35有人在评论某文学风格时说:“它排斥虚无缥缈的幻想,排斥神话故事,排斥寓意与象征它意味着我们不需要虚构不需要梦幻世界。”此文学风格是A古典主义 B现实主义 C自由主义 D浪漫主义40.(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代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在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一书中,阐述了这样一个观点,在早期资本主义发展进程中,存在着两种发展动力:一是资本本身的发展动力,即资本不赢利即死亡的本质所含有的“经济冲动力”;二是资本主义的精神,即马克斯韦伯所阐释的,由新教伦理发展出来的艰苦奋斗、克勤克俭
8、、聚敛财富的清教徒精神,此为“精神动力”。 现代经济和科技的迅猛发展,碾碎了在早期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时期建设起来的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的清教徒精神,取而代之的是现在在西方国家中普遍流行的高消费心理。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20年代,社会消费心理和社会生活方式的明显转变始自美国。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下)材料二 1927年,美国60的小汽车是用分期付款的方式销售的。其他物品如洗衣机、电冰箱、私人住宅等等也大量采用赊购方式进行交易。一时间,酗酒、赌博、追求享受、投机倒把、发财致富成为社会时尚。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科技革命的深入,经济繁荣时代的到来,这种高消费的时尚蔓延至欧洲。新科技革命所提供
9、的新工艺、新材料、新能源,使生产多样化、小型化。小批量产品更新换代快,淘汰率高,彩色电视、录像机、摄像机、激光唱盘、高级音响、微波炉、自动洗衣机、高档汽车、个人电脑的购买与消费已经非常普遍。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下)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社会消费心理和社会生活方式的明显转变始自美国”的原因有哪些?(6分)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高消费带来的社会影响。(10分)材料三 山东城镇居民“九五”时期消费结构表1996年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消费支出构成100100100100100食品支出43.640.939.637.134.7衣着支出17416.7
10、14.013.613.2设备用品及服务9.49.510.412.211.2医疗保健支出394.54.54.96.4交通通信支出4.95.56.26.07.0娱乐文教用品及服务10.011.212.813.314.2居住支出6.77.17.98.27.9杂项用品及服务4.64,64.64.75.3(2)根据材料三慨括这一时期山东城镇居民消费观念的变化。(3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6分)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历史大事年表包含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种信息。英国1769年1851年历史大事年表1769年英国科学家瓦特造出了他的第一台蒸汽机,并获得了发明冷凝器的专利权。后瓦特
11、又发明了自动调节蒸汽机运转速度的离心式调速器、压力计、计数器、示功器、节流阀以及许多其他仪器。1776年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主张进一步解除封建束缚,实行自由经营、自由贸易和自由竞争。1790年瓦特蒸汽机几乎全部取代了老式钮可门蒸汽机,使工业革命进入新高潮。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有使用价值的铁路蒸汽机车。1820年英国出现了专门制造机器的工厂,有专门的技术工人,生产相同型号的机器零部件。1826年英国各个城市都设立了职工讲习所,培训非熟练工人。1829年英国国王乔治四世创办伦敦大学(当时称伦敦国王学院)。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法案生效。改革法把英国选民数从48.8
12、万增加到80.8万,从人口总数的2%增加到3.3%。1835年由于解决了动力问题,英国的棉纺织业突飞猛进。本年英国工业消耗的棉花达31800万磅,1780年仅550万磅。1836年宪章运动开始,伦敦工人协会提出人民宪章,要求取得在议会改革中未取得的普选权。1841年英国棉纺织业中心曼彻斯特的人口达到35万人,而在1770年该城市仅有1万人。1850年英国从事铁路制造业和运输业的工人大约为60万人。铁路营运里程达到6625英里。英国各种科学团体由1780年的14个增至139个。1851年英国人口约1800万,城市人口占52%,10万人以上的城市有10个,伦敦人口达到230万。全国棉纺织业人口48
13、.5万,煤矿工人21.9万,铁矿工人2.8万。 根据钱乘旦英国通史、萧国亮世界经济史等整理阅读英国1769年1851年历史大事年表,提取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英国历史变迁的三项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45.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五口通商章程签订后,西方各国以中国审判方式野蛮、监狱条件恶劣为借口纷纷攫取了在中国的领事裁判权,但他们在审判中依据各自所属法律所规定的审判原则处理案件,令人耳目一新,使时人得以更直观的方式与西方审判制度、审判观念、审判原则相接触。1906年清政府着手司法官制改革:改刑部为法部,统一管理司法行政,不再兼理审判;改大理寺为大理院,作为中央审判机关
14、,专掌最高审判。 1910年清廷通过了刑事诉讼律草案与民事诉讼律草案,明确把诉讼分为刑、民两部分,为审判中的刑、民分立确立了法律依据。1910年颁行法官考试任用暂行章程及其细则,以法令的形式初步确定了通过考试选取法官的制度,并严格规定了考试章程。在所颁布的宗室觉罗诉讼章程中,更是规定过去享有司法特权的“宗室”在民事诉讼中,审判管辖、起诉、被诉等审理过程中都不再享有特权,而与汉人“一体同科”,满洲宗室犯罪,必须像汉人一样关进监狱。 龚春英清末审判制度改革与中国法制近代化(1)根据材料分析清末审判制度改革的主要原因。(6分)(2)根据材料概括清末审判制度改革的内容及影响。(9分)46(15分)【近
15、代社会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一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有“民本”而无“民主”的思想元素。“民主”作为现代文明的一种具有普遍性的原则,是从西方输入的。中国人接受和传播“民主”,最初也是把它说成与“三代法度”相符,与“君主”掺和在一起,视为“君民共主”甚至“为民做主”。 摘自马克壵主编世界文明史材料二 第五条: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第十条:人民对于官吏违法损害权利之行为,有陈诉于平政院之权; 第十一条:人民有应任官考试之权; 第十二条:人民有选举及被选举之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材料三 学者林家有谈到:老百姓和知识分子不一样,老百姓关心的最主要是生存。清末,民间其实有很多抗捐抗
16、税的斗争,广东也有很多,但当时老百姓还没有什么政治理想这种东西。当时老百姓意识到,要改变自己的生存状况,就必须起来革命,推翻清政府,所以很多民军、会党都有老百姓的参与。但是,当时的农民对民主的理解还是有局限的。这里有一个例子:辛亥革命后实行选举,老百姓从来也没有选举过什么官员,不知该怎么做,都不愿意要这个权利。在广西桂林,选举时老百姓都不来,不来怎么办?发米粉票!每人来参加投票附几张米粉票,这样老百姓才过来投票。情况到了上世纪20年代已经完全不一样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时,农民开始懂得履行自己的权利,为了争取合法的利益,各种运动和斗争蓬勃发展起来了。所以,公民意识的形成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但只要开了
17、这条路就好了。 该怎样打量辛亥遗产?(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人对民主的认识及其成因。(8分)(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以及所学知识,评析辛亥革命对中国民主政治进程的影响。(7分)47. (15分)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 建立一个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参加的联盟。不管是大国还是小国,一起合作来维持和平,这是威尔逊总统梦寐以求的事联盟从来就没有取得它的创始人所期望达到的出色成就在所有重大危机中,人们要么是不听国联的话,要么就根本不理它。材料二 联合国成立以来头30年的成就,尚可予人深刻印象但它在普遍裁军方面却一事无成。它也未能制止苏美之间日益增长的摩擦,而这种摩擦肯定是对国际和
18、平的威胁然而,可以论断,联合国主要由于提供权宜的解决办法和讨论各种牢骚的讲坛,有助于防止两个巨人的迎面冲突。结果,种种危机愈演愈烈,成为剧烈的争吵,但未形成毁灭世界的大规模的祸殃。伯恩斯、拉尔夫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两次世界大战在性质及战后世界格局变化方面的差异。(8分) (2)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国联和联合国在制止国际危机方面的作用并分析原因。(7分)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 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其强,又末中之一节也。彼之所长,循而习之;我之所短,改而修之。以中国之大,土田之广,因地之制
19、,皆可使富也;用民之力,皆可使强也;即吾所谓自治也。舍富强之本图,而怀欲速之心,以急责之海上,将谓造船制器,用其一旦之功,遂转弱为强,其余皆可不问,恐无此理。郭嵩焘条议海防事宜(1875年)材料二 三代以前,独中国有教化耳,故有要服、荒服之名,一皆远之于中国而名曰夷狄。自汉以来,中国教化日益微灭,而政教风俗,欧洲各国乃独擅其胜,其视中国,亦扰三代盛时之夷狄也。中国士大夫知此义者尚无其人,伤哉卜三代以前,皆以中国之有道制夷狄之无道。秦汉而后,专以强弱相制,中国强则兼并夷狄,夷狄强则侵陵中国,相与为无道而已。自西洋通商三十余年,乃似以其有道攻中国之无道,故可危矣。郭嵩焘使西纪程(1876年)材料三
20、 光绪二年(1876年),有位出使英国的大臣郭高赢,做了一部游记。里头有一段,大概说,现在的夷狄和从前不同,他们也有两千年的文明。唆哟!可了不得。这部书传到北京,把满朝士大夫的公愤都激起来了,人人唾骂闹到奉旨毁版,才算完事。”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1922年)(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郭嵩焘关于中西关系的基本认识。(8分)(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郭嵩焘的观点。(7分) 历史参考答案24-25 DD 26-30 DBDAD 31-35 CDDAB40.(25分)(1)原因:西欧诸国在战争废墟上挣扎;美国在战争中大发其财,为战后更新固定资本、扩大生产储备了足够的资金;第二次科技
21、革命的展开和生产管理的改进,战后美国经济繁荣。(6分)影响:积极:带动第三产业兴起;扩大市场需求,促进社会生产发展;转变人们生活观念;人们的衣食住行向多样化和高级化方向发展;使人文主义内涵得以丰富和发展。消极:滋长了极端利己主义思潮;奢糜之风盛行,影响社会风尚;精神文化的肤浅。(10分,消极方面至少打出1点)(2)变化:由重温饱到重健康、舒适;由重物质到重文化教育。(3分)原因:改革开放的深化;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国家科技进步;居民的思想解放;居民收入增加等。(6分)41.示例:信息一:蒸汽机的改进并应用于交通运输、纺织工业、机器制造。 说明:生产由手工向机械化转变,生产力提高,工业革命完
22、成。 信息二:棉纺织业耗棉量和铁路里程增加大幅增加,棉纺织业、交通运输业和煤铁矿业从业人数增加。 说明:经济迅速发展,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基本实现工业化。信息三:全国城市人口增长并超过非城市人口,大城市数量增加。说明:社会人口结构发生变化,城市化进程加快。信息四:议会改革成功和宪章运动开展,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更多政治权利,无产阶级要求普选权。说明:工业革命后英国社会阶级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信息五:国富论发表、职工讲习所普及、大学创办、科学团体大幅增加。说明:思想文化教育得到迅速发展,经济自由主义盛行,人们价值观、生活方式发生变化,工人知识水平提高。(信息提取正确、说明合理各2分,共三项12分)4
23、5.(1)原因:中国原有司法审判制度存在弊端(司法权由行政部门掌管,司法不独立);西方审判制度和观念的传入;司法主权丧失(列强攫取领事裁判权)的刺激。(6分)(2)内容:成立专门的司法行政与审判机构;确立民刑分立原则;确定考试选拔法官制度;取消满洲宗室的司法特权。(6分,任意答三点即可)。影响:确立了司法审判的独立地位;有利于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推动了中国法制近代化进程。(3分)46.(1)认识: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与近代西方民主思想混为一谈。(2分) 成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传统政治文化影响仍然巨大;对西方民主的认知有限。(6分)(2)影响: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赋予民众民主与参政
24、的权利;(2分)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2分)但是,大部分地区民众的参政积极性不高,辛亥革命对民主政治影响有限。(3分)47.(1)第一次世界大战: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性质战争;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正义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成雅尔塔体制(或美苏两极格局)(8分)(2)作用:国联没能真正起到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联合国没有消除美苏矛盾,但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矛盾,避免世界大战的爆发。原因:国联是英法操纵下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联合国最初是美国的霸权工具,但由于参加国的广泛性,以及提供讨论和协商的舞台,因而在制止世界大战的发生和缓和地区冲突、种族争端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7分)48.(1)认识:西方治国之本在于政治制度,发展工商业是末;中国不仅在器物制度上不如西洋,而且伦理教化也远远落后于西洋;过去是中国人把四方看作蛮夷,现在是西方人把中国看作蛮夷。要使中国富强,不能只学习西方的造船制器,关键是要先从政治教化上进行改革,不能舍本逐末。(8分)。(2)评价:他的思想超越了时代,以其独特和前瞻的眼光看待中外关系,不仅冲破了洋务派“中体西用”的理论体系,也推动了资产阶级维新思潮的出现。遭到朝野上下的口诛笔伐,也反映了当时的中国人尚未冲破传统的“贵华夏贱夷狄”(天朝上国)的藩篱。(7分) w.w.w.k.s.5.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