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作业16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基础巩固1唐朝诗人杜荀鹤在小松诗中写道:“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这首诗给我们的启示是()新事物总是弱小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人和事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要辩证地看问题,促进新事物成长A BC D答案:C2鲁迅说:“不耻最后,即使慢,驰而不息,纵会落后,纵失败,但一定可以达到他所向往的目标。”这句话蕴涵的哲理是()在事物发展过程中速度的快慢是无所谓的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事物的联系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A BC D答案:B3新事物之所以能够战胜旧事物,主要是因为()A新事物产生后就显示出强大的力
2、量B新事物一产生,旧事物马上就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C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D新事物代表人民的利益,很快就能被人民群众接受解析:任何新事物的成长都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A项是错误的;新事物产生后,旧事物不会马上退出历史舞台,它总是竭力扼杀新事物,阻止新事物的成长,B项是错误的;新事物虽然代表人民的利益,但是人民群众对新事物的认识、理解和接受,需要一个过程,D项是错误的。答案:C4量变和质变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事物的量变一定能引起质变B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C事物发展是通过质变实现的,所以量变是没
3、有实际意义的D事物的发展就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解析:事物量的积累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A是错误的;尽管事物的发展是通过质变实现的,但是如果没有量变也不会有质变,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量变和质变具有同样的实际意义,C项错误;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一次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并不等于事物发展变化的终结,事物在新质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再次引起质变,D项是片面的。答案:B5(2019年湖南常德高三期末)右边漫画把别人拉下来时,你也一定在下面告诫我们()不能只看到矛盾的同一性,而看不到矛盾的斗争性不能只看到矛盾的斗争性,而看不到矛盾的同一性不能只看到事物的有利联系,而看不到事物
4、的不利联系不能只看到认识源于实践,而看不到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联系的多样性。漫画把别人拉下来时,你也一定在下面告诫我们不能只看到矛盾的斗争性,而看不到矛盾的同一性,不能只看到事物的有利联系,而看不到事物的不利联系,正确且符合题意。正确但与漫画寓意不符,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项。答案:C6改革开放30多年来,从无法可依到有法可依,从注重数量到提高质量,从基本形成到走向完善,我国的民主法治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启示我们()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量变必然引起质变A BC D答案:A7在量变和质变的关系上,有一种
5、观点,它只承认质变,否认量变,否认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这种观点属于()A激变论 B庸俗进化论C唯物辩证法 D科学的发展观解析:在量变与质变关系上,要反对形而上学的两种错误倾向:一是要反对只承认质变,否认量变,否认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如生物学上的“激变论”;二是要反对否认质变,否认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认为事物的发展只有量的渐进,没有质的飞跃,如自然科学和哲学上的“庸俗进化论”。由此得知,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均与题无关。答案:A8法布尔在昆虫记的蝉中写道:“未长成的蝉的地下生活,至今还是个秘密,不过在它来到地面以前,地下生活所经过的时间我们是知道的,大概是四年。以后,在阳光中的歌唱只
6、有五星期。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通过法布尔对蝉的生活的描绘,我们可以体会到()A任何事物的前途都是光明的B旧事物灭亡的速度是很快的C事物发展道路的曲折性D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解析:“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漫长而曲折的,故选C项。A、B两项错误。D项与题意不符,不选。答案:C能力提升9孔子在论语中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思是:“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这主要说明()不发愤图强就不能进行启发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适时促进事物质
7、的飞跃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A BC D解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要求我们,对被启发者来说要重视量的积累,对启发者来说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正确切题,答案选B项。说法本身错误,排除。题干不强调质变的作用,不符合题意。答案:B10下列诗句中蕴含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这一哲学道理的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A BC D解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做好本题需要准确理解每句诗所蕴含的哲理,然后再与题干结合进行分析。体现了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符合题意。答案:B老子云:“图(注:打算)难
8、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注:开始)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据此回答1112题。11这句话蕴涵的哲学道理是()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A BC D解析:老子的话强调的是量的积累对发生质变的重要性,符合题意。虽然观点正确,但不是题目中要阐述的道理。答案:A12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A应坚持适度原则,办事情要注意分寸B抓住机遇,促成事物的飞跃C懂得质变比量变更重要D注重量的积累,为质变作充分准备解析:材料强调的是量变对质变的重要性和意义,因此相对应的应该选D项。答案:D古希腊哲学家亚里
9、士多德有句名言:“最初偏离真理毫厘,到头来就会谬之千里。”据此回答1314题。13亚里士多德这句名言蕴涵的哲理是()A有量变就会有质变B量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C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D事物的量变是不显著的变化解析:该题关键是读懂名言的含义,它的意思是慢慢偏离真理,到一定的程度,就会走到真理的反面,故C项符合题意。答案:C14下列说法中蕴涵上述哲理的是()A近朱者赤,近墨者黑B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C一把钥匙开一把锁D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解析:做对上一题是做好该题的关键所在,这类题要注意分析它们的内在联系。答案:B15“集腋成裘,聚沙成塔”与“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
10、功在不舍”共同蕴涵的哲理是()A抓住时机,促成质变B要重视量的积累C量变是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D要重视事物的质变解析: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要重视量的积累,抓住时机,促成飞跃。它们共同蕴涵的哲理是要重视量变,应选B项。其他三项明显不符合题意。答案:B16地震学家对地震级别作了如下描述。这说明()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发生质的变化量变和质变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A BC D解析:本题考查量变和质变的关系、运动。地震学家对地震级别所做图示,小地震、有感地震、破坏性地震之间量的限定及内在的联系,体现了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发生质的变化
11、,而量变和质变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正确。均从图示中不能直接体现。答案:A172015年3月28日,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开幕式时表示,前进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期望的成果不会唾手可得。不管征程多么曲折、多么漫长,胜利总是属于那些永不放弃、百折不挠、携手前行的人们。下列各项与上述论断蕴含哲理相一致的是()A芳林新叶催旧叶,流水前波让后波B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C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D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解析:材料强调的是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B项符合题意。A项体现发展具有普遍性。C项体现联系具有普遍性。D项表明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12、。全部与题意不符。答案:B创新应用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当前中国扶贫脱贫已进入攻坚克难的重要阶段,扶贫脱贫则是全面小康的最后一公里。实施精准扶贫战略,脱贫摘帽要坚持成熟一个摘一个,既防止不思进取,等靠要,又防止揠苗助长、图虚名,促使贫困地区整体脱贫、全面脱贫。经济贫困背后隐藏着文化的贫困。贫苦地区长期固有的落后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形成所谓贫困文化。这种贫困文化成为制约人们摆脱困境、谋求发展的桎梏,扶贫先扶精气神,既要管好“肚子”,更要管好“脑子”,要把争取和凝聚人心,把教育、科技文化扶贫贯穿始终,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教育贯穿始终,用自己的勤劳双手建设美好家园,确保2020年全面建
13、成小康社会。(1)扶贫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公里。运用“事物发展的状态”哲理对此加以说明。(2)“扶贫先扶精气神,既要管好肚子,更要管好脑子”。请就扶贫脱贫拟两条宣传标语。解析:(1)本题要求运用“事物发展的状态”哲理对扶贫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公里加以说明,属于分析说明类的解答题。在解答时,首先要注意本题的知识限定为“事物发展的状态”,即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本问作答时首先要说明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然后从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做好量的积累和坚持适度原则结合材料进行分析。(2)本题是开放性试题,根据设问中既要管好“肚子”又要管
14、好“脑子”,所以拟写标语要体现“精神”“志气”“文化”“科技”等与脑子有关的词语。答案:(1)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状态,事物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脱贫摘帽要坚持成熟一个摘一个,既防止等靠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质变创造条件。又防止揠苗助长,反对激变论,走完扶贫脱贫的最后一公里,积极促成质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答案示例:既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扶贫先扶志,贫穷落后不光荣,好吃懒做很可耻。扶贫先扶智,治穷先治愚。人穷志愈坚,致富路更宽。脱贫先立志,致富靠自己。19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全民创业”会成为这个时代的常态。与
15、互联网相结合的项目越来越多,这些项目从诞生开始就是“互联网经济”的形态,因此它们不需要再像传统企业一样转型与升级。“互联网经济”,就是要促进更多的互联网创业项目诞生,随着移动互联网加速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更快融入传统产业,包括金融理财、交通运输、物流仓储等民生领域,以及传统家电制造业等,PC互联网时代升级到移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技术与信息化、工业化相融合会有更多看点。当然,我们也看到互联网也面临着新的风险与挑战,诸如互联网行业健康发展规范、个人隐私、公共服务信息安全、涉及法律、制度等问题将逐渐暴露出来。运用辩证法的发展观,谈谈应该如何看待互联网经济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解析:本题要
16、求运用辩证法的发展观,谈谈应该如何看待互联网经济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属于影响类的解答题。在解答时,要注意设问的知识点是发展观。从材料看,互联网经济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体现了发展的普遍性;但是发展过程中有风险与挑战,体现了发展的前途和道路的关系内容。答案:发展具有普遍性,人类社会和人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互联网经济体现了发展的普遍性。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企业通过互联网经济获得了新的发展,说明我国企业适应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尊重了经济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互联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需要经过一系列的调整与磨合,互联网经济对
17、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20人心是最大的政治,舆论是强有力的武器。我们党始终注重运用新闻媒体传播真理、组织群众、推动工作,形成了“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的强大力量。2016年2月,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强调: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应肩负起: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的新闻舆论工作职责和使命。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
18、法的总特征的相关知识,简要分析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所肩负的职责和使命的合理性。解析: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的相关知识,简要分析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所肩负的职责和使命的合理性,属于分析说明类的解答题。在解答时,首先要注意本题的限定知识范围为“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解答此问,要先构建唯物辩证法总特征即联系观与发展观的知识体系,然后审读材料,抓住关键词句确定属于知识范围内的答题要点:“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凝心聚力联接中外、沟通世界的新闻舆论工作职责和使命”,可从联系的特点、整体与部分、系统与要素的角度组织答案;结合材料“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澄清谬误、明辨是非,”可从发展
19、的实质、前进性与曲折性、量变和质变的角度组织答案。答案: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舆论工作事关重大,影响较广。整体与部分、系统与要素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在处理舆论问题上必须从全局的高度把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遵循系统内部优化趋向,达到凝心聚力、联接中外、沟通世界的效果。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新闻舆论工作并与时俱进,事物发展的趋势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状态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新闻舆论工作使命光荣,但要澄清谬误,明辨是非则充满各种挑战。因此必须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团结人民,鼓舞士气。只有这样才能传播真理,推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