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级中学20172018年(一)期末考试高二化学测试卷(出卷人:刘彦龙)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5 小题,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3分,共 45分。)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两种粒子,若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则其化学性质一定相同B凡单原子形成的离子,一定具有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C两原子,如果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一定属于同种元素D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与上一周期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2以下表示氦原子结构的化学用语中,对电子运动状态描述最详尽的是( )A B C D3. Mg(OH)2在水中达到溶解平衡:Mg(OH)2(s)Mg2+(aq)+2OH,下列哪种
2、情况可使 Mg(OH)2(s)的量减少()A加入MgCl2溶液 B加入少量NaOHC加入NH4NO3溶液 D加入K2S溶液4.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三种盐NaX、NaY、NaZ的溶液,其pH依次为8、9、10,则HX、HY、HZ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HX、HY、HZ BHX、HZ、HY CHZ、HY、HX DHY、HZ、HX5下列物质中,既含有极性共价键,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 )A、CCl4 B、CO2 C、NH4Cl D、C2H46当镁原子由1s22s22p63s2 1s22s22p63p2时,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A镁原子由基态转化成激发态,这一过程中吸收能量B镁原子由激发态转化成
3、基态,这一过程中释放能量C转化后位于p能级上的两个电子处于同一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 D转化后镁原子与硅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化学性质相似7. 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预测H2S和BF3的立体结构,两个结论都正确的是( )A直线形;三角锥形 BV形;三角锥形C直线形;平面三角形 DV形;平面三角形8下列关于铊(81T1)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铊比铝的金属性更强 B铊能与盐酸反应放出氢气C铊在化合物中可以是+3价 D氢氧化铊一定具有两性9. 氨气分子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而甲烷是正四面体形,这是因为( )A两种分子的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不同,NH3为sp2型杂化,而CH4是sp3型杂化。BNH3分子中N
4、原子形成三个杂化轨道,CH4分子中C原子形成4个杂化轨道。C两种分子均是sp3杂化,NH3分子中有一对未成键的孤对电子,它对成键电子的排斥作用较强。D氨气分子是极性分子而甲烷是非极性分子。10下列关于丙烯(CH3CH =CH2)的说法正确的( )A丙烯分子有6个键,1个键 B丙烯分子中3个碳原子都是sp3杂化C丙烯分子存在非极性键 D丙烯分子中3个碳原子在同一直线上11. 实验室用铅蓄电池作电源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氯气,已知铅蓄电池放电时发生如下反应:负极Pb+SO42- =PbSO4+2e,正极PbO2+4H+SO42-+2e=PbSO4+2H2O今若制得Cl2 0.050mol,这时电池内消
5、耗的H2SO4的物质的量至少是( )A0.025 mol B0.050 mol C0.10 mol D0.20 mol12可用于电动汽车的铝-空气燃料电池,空气中的氧气与铝反应产生电流。电池总反应为:4l3O26H2O4Al(OH)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以NaCl溶液或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正极反应都为:O22H2O4e4OHB以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负极反应为:Al3OH3e-Al(OH)3C该电池通常只需要更换铝板就可继续使用D电池工作时,电子通过外电路从正极流向负极13. 在25时,将pH=11的NaOH溶液与pH=3的CH3CO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6、ACNa+=CCH3COO+CCH3COOH BCH+= CCH3COO+COHCCNa+CCH3COOCOHCH+ DCCH3COOCNa+CH+COH14.氯碱工业的基本原理就是电解饱和食盐水下列关于实验室电解饱和食盐水的说法中正确的说法是()A可以选用炭棒作为阴、阳极材料,但阳极材料也可以用铁棒B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靠近阴极区域,试纸变蓝C电解过程中,在阴极区域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色D实验结束后将溶液搅拌,然后用PH试纸检验,溶液呈中性15.向盛有硫酸铜水溶液的试管里加入氨水,首先形成难溶物,继续添加氨水,难溶物溶解得到深蓝色的透明溶液。下列对此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 A反应后溶液
7、中不存在任何沉淀,所以反应前后Cu2+的浓度不变 B沉淀溶解后,将生成深蓝色的配合离子Cu(NH3)4 2+C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乙醇,溶液没有发生变化 D在形成的蓝色配合物离子中,Cu2+给出孤对电子,NH3提供空轨道第卷(共55分)二、填空题16. (14分)已知和碳元素同主族的X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的第1个长周期,短周期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内层电子总数少3,它们形成的化合物的分子是XY4。试回答:(1)X元素原子的基态电子排布式为 ;Y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的电子排布图为 。(2)该化合物的空间结构为 ,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为 ,分子为 (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3)该化合物在常温下
8、为液体,它的沸点与SiCl4的比较, (填化学式)的高,原因是 。AaXY17(12分)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应用。右图表示一个电解池,装有电解液a;X、Y是两块电极板,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请回答以下问题:(1)若X、Y都是惰性电极,a是饱和NaCl溶液,实验开始时,同时在两边各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则来源:学科网在X极附近观察到的现象是 。Y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检验该电极反应产物的方法是 。(2)如要用电解方法精炼粗铜,电解液a选用CuSO4溶液,则X电极的材料是 ,电极反应式是 。Y电极的材料是 ,电极反应式是 。(说明:杂质发生的电极反应不必写出)18(13分)A、B、C、D是四
9、种短周期元素,E是过渡元素。A、B、C同周期,C、D同主族,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B是同周期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C的最外层有三个成单电子,E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64s2。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元素的符号:B C D (2)用化学式表示上述五种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 ,碱性最强的是 。(3)用元素符号表示D所在周期(除稀有气体元素外)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元素是 ,电负性最大的元素是 。(4)D的氢化物比C的氢化物的沸点 (填高或低),原因 (5)E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是 ,E元素在周期表的第 周期,第 族,已知元素周期表可按电子排布分为s区、p区等,则E元素在 区。 19
10、(共16分)已知A、B、C、D、E都是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ABCDE。其中A、B、C是同一周期的非金属元素。化合物DC为离子化合物,D的二价阳离子与C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AC2为非极性分子。B、C的氢化物的沸点比它们同族相邻周期元素氢化物的沸点高。E的原子序数为24,ECl3能与B、C的氢化物形成六配位的配合物,且两种配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三个氯离子位于外界。请根据以上情况,回答下列问题:(答题时,A、B、C、D、E用所对应的元素符号表示)(1)A、B、C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2)B的氢化物的分子空间构型是 ,其中心原子采取 杂化。(3)写出化合物A
11、C2的电子式 ,一种由B、C组成的化合物与AC2互为等电子体,其化学式为 。(4)E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ECl3形成的配合物的化学式为 ,(5)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稀溶液与D的单质反应时,B被还原到最低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高级中学20172018年(一)期末考试高二化学测试卷答题卡(出卷人:刘彦龙)选择题16171819总分来源:学_科_网Z_X_X_K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5 小题,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3分,共 45分。)123456789101112131415二、非选择题(共55分)16. (每空2分,共14分) (1) ; 。(2) , , 。(
12、3) , 。17(除第二小题第一个空每空1分,其余小题每空2分,共12分)(1) 。 , 。(2) ,(1分) 。 ,(1分) 。18(除第四小题第二个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3分)(1)B C D (2) , 。(3) , 。来源:Zxxk.Com(4) , (2分)(5) , , , 。 19(每空2分,共16分)(1) 。(2) , 。(3) , 。(4) , ,(5) 。12345678910来源:Zxxk.Com1112131415CDCADADDCCCADC来源:学科网B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5 小题,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3分,共 45分。)二、填空题16. (
13、每空2分,共14分)(1)1s 2 2s 2 2p 6 3s 2 3p 6 3d 10 4s 2 4p 2 或Ar 3d 10 4s 2 4p 2;(2)正四面体形 SP3 非极性分子(3)GeCl4 二者均为分子晶体结构相似,GeCl4 相对分子质量大,范德华力强,熔、沸点高17. (除第二小题第一个空每空1分,其余小题每空2分,共12分)(1)有气泡,溶液变红(2)2Cl-2e-=Cl2;把湿润的淀粉KI试纸放在Y极附近,试纸变蓝,说明Y极产物为Cl2(3)纯铜; Cu2+2e-=Cu;粗铜; Cu-2e-=Cu2+18. (除第四小题第二个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3分)(1)Na、P、N(2)HNO3 NaOH(3)F F(4)高, 氨气分子间能形成氢键,而磷化氢分子中不存在分子间氢键。(2分)(5)26, 第四周期, 第VIII族, d区19. (每空2分,共16分)(1)CON(2)三角锥形; sp3(3) ; N2O(4) ; (5)4Mg+10HNO3=4Mg(NO3)2+NH4NO3 +3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