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课件.ppt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85785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2.9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课件.ppt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课件.ppt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课件.ppt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课件.ppt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课件.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课件.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课件.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课件.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课件.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课件.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课件.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课件.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课件.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课件.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课件.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课件.ppt_第21页
第21页 / 共4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课件.ppt_第22页
第22页 / 共4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课件.ppt_第23页
第23页 / 共4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课件.ppt_第24页
第24页 / 共4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课件.ppt_第25页
第25页 / 共4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课件.ppt_第26页
第26页 / 共4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课件.ppt_第27页
第27页 / 共4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课件.ppt_第28页
第28页 / 共4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课件.ppt_第29页
第29页 / 共4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课件.ppt_第30页
第30页 / 共4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课件.ppt_第31页
第31页 / 共4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课件.ppt_第32页
第32页 / 共4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课件.ppt_第33页
第33页 / 共4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课件.ppt_第34页
第34页 / 共4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课件.ppt_第35页
第35页 / 共4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课件.ppt_第36页
第36页 / 共4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课件.ppt_第37页
第37页 / 共4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课件.ppt_第38页
第38页 / 共4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课件.ppt_第39页
第39页 / 共4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课件.ppt_第40页
第40页 / 共4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课件.ppt_第41页
第41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实行的原因内外敌人扼杀苏俄;集中全国物力财力。海军上将高尔察克邓尼金弗兰格尔苏俄(1918.8)苏维埃政权的建立与巩固彼得格勒的工人、士兵每天只能得到1/4磅面包。(苏联史论40页)1918年1月份,莫斯科只运进180车皮粮食。而粮食需要量按每人每天1/4磅计算,需510至530车皮。(外国历史大事集现代部分第一分册75页)回答:1918年1月份,莫斯科人的口粮究竟能达到多少?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实行的原

2、因内外敌人扼杀苏俄;集中全国物力财力。2.主要的措施分类措施内容农业余粮收集制工业 全部国有化商业取消自由贸易实行义务劳动制时间 征集数量 1917年11月到1918年8月1日,3千万普特粮食1918年8月1日到1919年8月1日1亿1千万普特1919年-1920年度21250万普特1920年-1921年度36700万普特余粮收集制(苏联史论 46页-52页)备注:苏联重量单位,1普特=16.38公斤时间法令名称1918年5月13日授予粮食人民委员部特别权力同隐瞒粮食储存、进行粮食投机的农村资产阶级作斗争的法令1918年10月30日“征收农业实物税”法令。如不按规定交出或出售粮食,则被宣布为人

3、民的敌人,并判处10年以上徒刑,驱逐出村庄,没收粮食及其他财产。1919年1月11日关于在各产粮省征集余粮和饲料交给国家支配的法令,即著名的余粮收集制法令。苏俄政府法令外国历史大事集现代部分第一分册76页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实行的原因2.主要的措施余粮收集制全部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实行义务劳动制1919年提出按四类标准凭证供应口粮人员分类每月获得相应的面包数重体力劳动工人36磅普通工人 25镑职员18磅居民12磅(备注:1磅454克苏联史论48页)1920年1月召开的全俄第三次国民经济委员会代表大会,提出了在国家经济生活中“应逐渐由实物结算来取

4、代社会关系中的货币结算”。(苏联史论48页)人民委员会1920年1月19日颁布了关于撤销人民银行的法令。(苏联史论48页)列宁认为,在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从货币向无货币的产品交换过渡,这是无可争辩的”。(列宁文集第34卷,第384页,转引苏联史论58页)1919年末,军工厂需3万8千名工人,只能得到1万名,为了解决这一日益严重的问题,苏维埃政府开始实行和推广普遍的劳动义务制。(外国历史大事集现代部分第一分册74页)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实行的原因内外敌人扼杀苏俄;集中全国物力财力。2.主要的措施余粮收集制全部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实行义务

5、劳动制1918年10月5日,人民委员会首先颁布了资产阶级必须参加义务劳动的法令。对资产阶级和一切非劳动者发放劳动手册,代替身份证,根据情况领取口粮。凡不完成劳动任务的都不能领到粮食。(外国历史大事集现代部分第一分册74页)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实行的原因内外敌人扼杀苏俄;集中全国物力财力。2.主要的措施3.作用及评价结合94页“历史纵横”,分析余粮收集制的作用是什么?缓解饥荒保证前线扭转战局损害农民列宁在事后总结“战时共产主义”的经验教训时说:“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

6、说明我们错了。”(列宁选集第三版,第四卷,第570页20世纪的俄罗斯49页)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实行的原因2.主要的措施3.作用及评价二、新经济政策1.政策调整原因列宁说:“在经济战线上,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遭到了严重的失败,这次失败比高尔察克、邓尼金或皮尔苏茨基使我们遭到的任何一次失败都严重得多,重大得多,危险得多。这次失败表现在: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同下层脱节,它没有促成生产力的提高。”(列宁全集第42卷,第184页转引苏联史论61页)列宁承认的失败应该是指什么事件?他分析了失败的原因吗?帝国主义和白卫分子利

7、用这一形势在全国掀起富农叛乱,一些中农,甚至贫农也参加到叛乱队伍中去。工人对苏维埃政权不满的情绪也在增长。1921年初,在莫斯科、彼得堡和哈尔科夫等城市相继发生了怠工和罢工事件。1921年初发生的喀琅施塔得大规模的暴乱是工农联盟破裂的征兆。(外国历史大事集现代部分第一分册7页)喀琅施塔得的叛乱士兵提出“政权归苏维埃,不归党派”的口号。(外国历史大事集现代部分第一分册140页)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实行的原因2.主要的措施3.作用及评价二、新经济政策1.政策调整原因2.主要政策调整分类 战时措施 新经济政策 农业余粮收集制粮食税工业 全部国有化允

8、许私人办小企业,外资可租让经营矿山森林商业取消自由贸易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废除实物分配制实行义务劳动制“战时共产主义”体制形成过程中的主观因素,第一,认为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最好方式。1920年2月,在第七届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列宁谈到运用余粮征集制的办法,迅速地集中了大批粮食时,进一步肯定了这些粮食“是按照固定价格向农民摊派而不是通过由农民在自由市场上出卖粮食这种办法收集的我们相信,这条道路是正确的”。(列宁全集第38卷,第115页,转引苏联史论57页)第二,试图用军事方法即行政命令的方法解决经济建设问题。1920年2月3日列宁在第七届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次会

9、议上的报告中说:“国家在军事方面已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就应该用军事办法来完成经济任务。”(列宁全集第38卷,第114页,转引苏联史论57页)第三,认为社会主义与商品货币关系是不相容的。列宁认为,在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从货币向无货币的产品交换过渡,这是无可争辩的”。(列宁文集第34卷,第384页,转引苏联史论58页)第四,认为在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以后,俄国可以不经过一定的过渡时期直接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过渡。1921年列宁承认战时共产主义的各项措施是犯了一个落后国家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错误。“当时我们认定,农民将遵照余粮收集制交出我们所需数量的粮食,我们则把这些粮食分配给各个工厂

10、,这样,我们就是实行共产主义的生产和分配了”。(列宁全集第42卷,第182页,转引苏联史论59页)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实行的原因2.主要的措施3.作用及评价二、新经济政策1.政策调整原因2.主要政策调整三、“斯大林模式”1.苏联成立与列宁逝世回答分别是在什么时间?1924年1月25日,列宁逝世,享年53岁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实行的原因2.主要的措施3.作用及评价二、新经济政策1.政策调整原因2.主要政策调整三、“斯大林模式”1.苏联成立与列宁逝世2.“斯大林模式”的内容结合96页前两段,回

11、答“斯大林模式”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工业:优先发展重工业2)农业:推行集体化运动3)经济体制:单一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1925年1月,俄共(布)中央召开全会。全会从苏联处于资本主义包围之中的局势出发,认为当务之急是增强国防力量,而一切都取决于冶金工业和金属加工工业的发展。(外国历史大事集现代部分第二分册86页)结合材料回答为什么优先发展重工业?对于粮食问题,斯大林忧虑的是今后怎么办?他说:采用刑法等非常措施,只能使当年的情况好转,但不能保证富农以后对于粮食收购不再怠工。为了使粮食收购工作有比较稳固的基础,必须展开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建设。(外国历史大事集现代部分第二分册68页)结合材料

12、回答苏联政府为什么推行农业集体化?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实行的原因2.主要的措施3.作用及评价二、新经济政策1.政策调整原因2.主要政策调整三、“斯大林模式”1.苏联成立与列宁逝世2.“斯大林模式”的内容3.“斯大林模式”的利与弊结合96页后两段,回答“斯大林模式”的利弊是什么?(1)利:经济快速发展 1937年工业产量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奠定战胜法西斯的物质基础。(2)弊:农轻落后;农民不积极;地方和企业积极性受压制。日益僵化造成解体原因之一。年代 粮食产量 粮食商品率 1929年 453500万普特13%1933年 445100万普特(外国

13、历史大事集现代部分第二分册82-83页)40%。(11.3亿普特商品粮)比较下表苏联1929与1933年的粮食产量和商品率,你能得出什么结论?1939年3月召开的联共(布)第十八次代表大会决议明确指出:“苏联已经成为一个能用全部所必须的技术设备保证经济和国防需要的经济独立的国家”(外国历史大事集现代部分第二分册96页)斯大林曾经反复强调:“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五十年至一百年。我们应当在十年内跑完这一段距离。”(斯大林全集第13卷,苏联史论254页)这个经济发展战略,西方学者把它称之为“不平衡的经济发展战略”,我国学者或称之为在经济方面赶上并超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赶超战略”,或称之为“片面发展

14、重工业战略”。(苏联史论254页)苏联一五计划重点项目第聂伯河上的大坝集体农庄庄员在田间用餐从1930年3月起,集体农庄数目大量减少,大约有1000万农户退出集体农庄。但从1930年秋天起,集体化运动又重新开展起来。到1932年底,60%以上的农户走上集体化道路。到1937年底,93%的农户参加了集体农庄。资料来源:世界史现代卷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97199页。农民加入集体农庄列宁和斯大林1922年在哥尔克村本课测评:简述苏俄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渡到新经济政策的原因。年代拖拉机产量1928年 每天3台1932年 每天136台(外国历史大事集现代部分第二分册89,94页)

15、苏联工业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马林科夫斯大林赫鲁晓夫安德罗波夫1982-84契尔年科1984-85 戈尔巴乔夫勃列日涅夫1964-82前苏联最高领导人(1917-1991)列宁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一、赫鲁晓夫改革1斯大林模式弊端显露列举教材中所述的斯大林模式弊端。“按人口平均计算,谷物产量1913年全俄为540.2公斤,1950年为447.1公斤,;肉类统计1913年为31.4公斤,1950年为27公斤”。(苏联史论256页)斯大林时期工业发展1913年1953年钢产量 430万吨3810万吨采煤量 2910万吨32042万吨石油920万吨5270万吨

16、发电量 20亿度1344亿度(苏联史论253页)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一、赫鲁晓夫改革1.斯大林模式弊端显露英国的“圈地运动”、所谓的“羊吃人”,死了那么多人,但在历史学中从来都被看做是工业革命所必须付出的代价。为什么对苏联的农业集体化,死了人,就加以否定呢?(苏联史论356页)2.赫鲁晓夫改革内容1953年8月在最高苏维埃第五次会议上,马林科夫“公开承认苏联在发展轻工业和食品工业、农业方面落后了。他说:直到现在为止,我们还没有机会以发展重工业那样的速度来发展轻工业和食品工业,因此应当承认,在日用消费品的质的方面我们落后了已经达到的消费品的生产量也是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马林科夫:在

17、苏联最高苏维埃第五次会议上的讲话(苏联史论243页)1955年2月3日,在苏联真理报上赫鲁晓夫发出号召:“我们必须进行斗争,反对那些认为现在可以满足于现有的重工业水平、可以集中主要力量发展轻工业和食品工业的人们。”(苏联史论248页)赫鲁晓夫指责马林科夫发展轻工业的观点违反了马列主义原则,是“以口红代替车床”,是“会葬送全部社会主义事业的下降曲线论”。(王斯德世界当代史163页)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一、赫鲁晓夫改革1.斯大林模式弊端显露英国的“圈地运动”、所谓的“羊吃人”,死了那么多人,但在历史学中从来都被看做是工业革命所必须付出的代价。为什么对苏联的农业集体化,死了人,就加以否定呢

18、?(苏联史论356页)2.赫鲁晓夫改革内容(1)农业农产品实行收购制;鼓励家庭副业,扩大农庄自主权;垦荒种玉米,提高粮产量。赫鲁晓夫执政时期农业方面的变化1953年1964年谷物产量8250万吨 15210万吨谷物收割机32万台51万台拖拉机74万台154万台农庄庄员收入 25卢布513卢布(斯大林时期),1950年每公担谷物的采购价为7.5卢布,而生产成本却要48.9卢布。(王斯德世界当代史174页)(2)工业:赫鲁晓夫的工业政策是什么?当代世界50年,黄安年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00页。结合98页“历史纵横”,分析大规模垦荒有哪些利与弊?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一、赫

19、鲁晓夫改革1.斯大林模式弊端显露2.赫鲁晓夫改革内容(1)农业(2)工业二、勃列日涅夫改革1.调整政策赫鲁晓夫与勃列日涅夫的工业政策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管理体制企业权利刺激手段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1964-82思考:比较赫鲁晓夫与勃列日涅夫在工业方面政策的异同。赫鲁晓夫与勃列日涅夫的工业政策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管理体制 废弃部门管理 恢复部门管理企业权利 给企业部分权利 扩大国营企业自主权前提:坚持集中计划管理刺激手段 承认企业和个人物质利益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注重发展军工赫鲁晓夫在1959年苏共二十一大上承认的:“经济行政区的建立也存在着把综合经济看做关门经济的不正确的、本位主义的见解。”由于取消

20、了主管部,分属不同地区的企业也造成协作上的困难。因此要求加强部门管理的呼声渐高。(苏联史论265页)工作内容相应工资1 钉成一个“V”字形架子87戈比2 削成两根长2000厘米和一根长1000厘米的方木2卢布27戈比3 把架子竖起来1卢布50戈比4 剪一根长1300厘米的绳子5戈比5 洗干净绳子38戈比6 作成一个绳结93戈比7 吊死工地主任伊万诺夫3卢布12戈比工地主任签字:伊万诺夫 勃列日涅夫的工业政策:企业“有权根据劳动法招收和解雇职工,对职工进行奖惩,有权确定工人的劳动报酬形式,确定奖金指标条件和数额。”(王斯德世界当代史387页)(20世纪的俄罗斯88-89页)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奥尔

21、洛夫曾亲自发现过有这样一张工资单,上面写着(70年代初)某月某日某工人完成以下工作: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一、赫鲁晓夫改革1.斯大林模式弊端显露2.赫鲁晓夫改革内容(1)农业(2)工业二、勃列日涅夫改革1.调整政策2.注重军工勃列日涅夫注重军事工业的利与弊是什么?70年代末苏联与美国实力比较苏联美国国民收入相当于美国的67%工业产值相当于美国的80%(参考王斯德世界当代史391页)苏联经济概况19661970197119751976198019811985社会总产值7.4%6.4%4.2%3.3%国民收入7.7%5.7%3.8%3.2%工业总产值8.4%7.4%4.4%3.7%农业总产

22、值4.1%2.5%1.7%1.1%年平均增长速度7.7%5.7%3.7%?资料来源:当代世界50年,黄安年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19页。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经济增长速度柱状图 时间 1966-1970 1971-1975 1976-1980 国民收入平均年增长率 工业总产值平均年增长率 10 5 4.3 5.7 7.8 下 降 时间 1966-1970 1971-1975 1976-1980 10 5 4.4 7.4 8.5 下 降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一、赫鲁晓夫改革1.斯大林模式弊端显露2.赫鲁晓夫改革内容(1)农业(2)工业二、勃列日涅夫改革1.调整政策2.注重军

23、工三、戈尔巴乔夫改革1.改革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原因是什么?社会动荡、经济下降、生活下降2.经济改革重点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的重点是什么?戈尔巴乔夫管理方面:市场与计划所有制:调整所有制结构(个体发展)经营方式:租赁和承包1988年6月28日,戈尔巴乔夫的报告:“我们抛弃了所有在30年代使社会主义变了形和在70年代导致社会主义停滞不前的东西。”-在苏共第十九次代表会议上代表党中央作了题为“关于苏共二十七大决议的执行情况和深化改革的任务”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戈尔巴乔夫对哪两位苏联领导人的政策持否定态度?为什么?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一、赫鲁晓夫改革1.斯大林模式弊端显露2.赫鲁晓夫改革内容

24、(1)农业(2)工业二、勃列日涅夫改革1.调整政策2.注重军工三、戈尔巴乔夫改革1.改革原因2.经济改革重点3.改革存在的问题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存在哪些问题?1988年后苏联的经济连年滑坡,由低速增长变为负增长。1981-1985年国民收入年增长3.2%,1986-1988年降为2.8%,1989年降为2.4%。1990年出现了和平时期第一次发生的经济负增长。据苏联国家统计局发表的数字,与1989年相比,1990年苏联国民收入下降4%,国民生产总值下降2%,劳动生产率下降3%。(王斯德世界当代史419-420页)缺少宏观决策和配套措施;仍然优先发展重工业,人民生活水平下降。1986年,戈尔巴乔

25、夫在苏共中央委员会向党的第二十七次代表大会提出的政治报告中认为“改革的效果和经济的增长速度,主要是取决于机器制造业”,国家将加大对机器制造业的投资,使其增长率高达80%,该部门发展速度要比工业其他部门快90%。(苏联史论286页)机器制造部门突然得到国家大量的钱和外汇,而真正用于添置新设备、新建和改建企业花的钱并不多。同时又挤占了食品、轻工业品的预算资金,造成1985-1986年国家经费紧张、市场商品匮乏。(苏联史论286-287页)读了上述材料,你对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的问题有了哪些认识?“禁止酗酒”似乎只是生活中最多涉及社会治安之类的具体事情,但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却把它写进苏联共产党

26、纲领:“党认为始终不渝和坚定不移地和违反劳动纪律、盗窃和贿赂、投机和不劳而食、酗酒和流氓行为、贪赃枉法、阿谀奉承和讨好行为等现象作斗争具有头等意义。”根据这个精神,1985年9月18日苏共中央又做出关于消除酗酒现象措施的决定:进一步降低果酒产量,逐渐减少白酒的产量,达到每年减少伏特加酒和甜酒生产的10%,五年之内减少一半。(苏联史论291页)但仅仅过了几年,到1988年,苏联部长会议又做出决定,要求恢复全国的酒类生产。在1985-1988年禁酒期间,国库少收酒税至少670亿卢布。几年禁酒使葡萄种植面积减少了几乎1/3,关闭了1000家葡萄酒厂,20来家啤酒厂,使进口设备废置。(雷日科夫大震荡的

27、十年苏联史论291-292页)戈尔巴乔夫改革导致了苏联解体。“至于戈尔巴乔夫为什么这样做,是有意还是无意,还有代世人进一步研究。”(参考高校世界历史配套教材现代史卷132页)戈尔巴乔夫 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辞去苏联总统职务,然后发表了12分钟的电视讲话。他当时的顾问、哲学家采帕高曾私下表示,戈尔巴乔夫实际上尚不知是何原因导致了他的失败。俄罗斯经济学家谢尔盖格拉济也夫指出:世界寡头集团并不怕俄罗斯的分裂和衰落。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就曾毫不含糊地说道:站在美国利益的立场上,搞垮俄罗斯是必要的,在美国的地缘战略中,未来的俄罗斯应是由欧洲俄罗斯、西伯利亚共和国、以及远东共和国组成的“自由联合式的俄罗斯”使俄罗斯在经济上处于西方国家的依附和从属地位。(苏联史论317-318页)本课测评:为什么会出现戈尔巴乔夫改革?其结果如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