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课 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一、选择题:(共20题,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在希特勒出任总理后,德国政府要求所有犹太人必须佩戴显著的标志,这种做法()A提高了犹太人的社会地位 B缓和了德国的民族矛盾C稳定了德国的社会秩序 D是对犹太人的公开歧视2、“我们要求得到领土和土地(殖民地)来养活我国人民和迁移我国过剩人口。”为此德国在20世纪30年代()A镇压社会主义革命 B大规模迫害犹太人C向边境地区迁移人口 D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3、一战后,法西斯运动提出的纲领和目标有()对外侵略扩张推行极权统治实行议会民主制鼓吹民族优越论A BC D4、德、日、意法西斯运动
2、兴起的社会根源不包括()A封建残余严重,民主基础薄弱 B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冲击C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气氛浓厚 D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极其强烈5、从下表中我们能够得到的正确认识是( )会议名称时 间主要内容或影响巴黎和会1919年A帝国主义国家总是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来满足本国的利益华盛顿会议19211922年名义上尊重中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实质使中国回到被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慕尼黑会议1938年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强行割给德国A帝国主义国家总是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来满足本国的利益B恐怖主义给世界带来了严重危害 C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D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6、“第二
3、次世界大战的悲剧本来是很容易避免的,善良的软弱强化了邪恶的刻毒。”(丘吉尔二战回忆录)这句话揭示了()A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是意大利法西斯B绥靖政策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有重大责任C凡尔赛和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 D捷克斯洛伐克的软弱助长了希特勒的野心7、“我不知道你们的国家是否会从慕尼黑作出的决定中得到好处,但肯定无疑的是,我们不会是最后一个受害者。在我们之后,其他人也将遭遇同样的命运。”这段话中的“我们”成为受害者,是因为英法推行 ( )A绥靖政策 B侵略政策 C法西斯政策 D不结盟政策8、绥靖主义者在玩喂鳄鱼的危险游戏可预计最后鳄鱼也会把他给吃了。”这是英国前首相丘吉尔“二战”前对绥靖政
4、策的评价。下列事件验证了丘吉尔推断的是( )A苏台德区被割占 B法国战败投降 C苏德战争爆发 D日本偷袭珍珠港9、1938年,德、意、英、法四国政府的首脑在德国签订了慕尼黑协议,这一事件被称为慕尼黑阴谋。该“阴谋”直接损害了下列哪个国家的利益?( )A波兰 B法国 C捷克斯洛伐克 D意大利10、希特勒强调:“只有我们在西线腾出手来的时候才能反对俄国。”这里“腾出手来的时候”是指( )A不列颠之战 B敦刻尔克大撤退C法国投降 D轴心国正式结成军事侵略同盟11、德国法西斯势力上台是通过政党政治的民主方式,但是却建立了法西斯专制独裁统治,其原因主要是()A缓解经济危机的需要 B德国统治阶级的需要C人
5、民群众的要求 D对外扩张的需要12、20世纪上半期召开的国际会议中,把纵容法西斯侵略的绥靖政策推向顶峰的是()A雅尔塔会议 B巴黎和会 C华盛顿会议 D慕尼黑会议13、有人说:“把纳粹党的暴政加在自己身上的,是德国人自己。”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纳粹党通过议会选举的合法道路成为执政党 B纳粹党使德国摆脱了凡尔赛体系的束缚C迫害犹太人迎合了大多数德国人的心理 D纳粹党的扩张给德国人带来了实际利益14、近卫内阁上台后提出要建立“大东亚共荣圈”。 1940年9月日军进驻法属印度支那北部,美国迅速做出回应,宣布停止对日本输出航空汽油、润滑油、上等铁屑等物资。这()A成为太平洋战争爆发的促成因素 B大
6、大缓解了苏德战场的压力C标志着美国放弃中立政策 D促成了大西洋宪章发表15、1938年9月,英国首相张伯伦在伦敦机场发表演说:“在我国历史上,这是第二次把光荣的和平从德国带回到唐宁街(英国首相府)来。”张伯伦演说中所谓的“两次光荣的和平”的相同之处有()都是英法对德制裁的结果 都有利于英国的长久和平都牺牲了弱小国家的利益 都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A B C D16、乌克兰危机爆发以,东欧局势持续紧张,2014年3月1日,俄罗斯议会批准总统普京提出的出兵乌克兰的要求,美国芝加哥论坛报评论道,“这是美国与欧洲的慕尼黑时刻”。上个世纪30年代也曾经出现“慕尼黑时刻”,下列对其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加
7、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B.捷克斯洛伐克的领土主权遭到破坏C.标志英法的绥靖政策达到顶峰 D.促使苏联和英法建立集体安全体系17、某国际条约规定:“德国、英国、法国和意大利考虑到苏台德领土割让给德国在原则上已达成协议,并且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将被责成履行撤退。”下列对这一条约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和平幌子下的绥靖政策会鼓励侵略野心 B不平等的国际和约会激化国家间的矛盾C抵御强邻侵略不能依靠国际社会的帮助 D民族自决原则有时会成为侵略者的借口18、20世纪30年代,埃塞俄比亚人民的抗意战争与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民族解放战争失败的共同原因,不包括()A法西斯势力相对强大 B英法等国推行绥靖政策C美国实
8、行“中立”政策 D孤立作战,缺乏国际援助19、20世纪30年代后期,许多西班牙人移居到拉丁美洲,他们为拉美的经济发展、社会变革及文化多元化作出了贡献。其“移居”的主要背景是()A西班牙内战 B同属拉丁语系C西班牙为中立国 D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20、1935年,希特勒以特有的救世主的口吻就某一历史事件发表言论,声称“血的声音说出了有力的话”。欢迎“持续了15年的错误”结束。这一事件是()A萨尔区投票决定归属德国 B阿尔萨斯、洛林归还法国C德国开进莱茵区 D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50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国防部队中的服役系以
9、普遍兵役为依据。德国和平(时期)陆军由12个军团和36个师组成。(注:当时德军每个陆军师的编制约为1.4万人) 德国国防法(1935年) 材料二每一个德国男子都有服兵役的义务。凡应服兵役者,遇下动员令时,应听从国防军调遣。战时和遇特别紧急状况时,德国国防部长授权可以扩大应尽兵役义务的德国男子的范围。 德国兵役法(1935年)请回答:(1)两则材料反映了什么共同问题?(2)对比凡尔赛和约的相关内容,说明主要不同之处。(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产生的影响。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在国际关系中,作为西方国家对法西斯侵略奉行的特定意义上的绥靖政策,是随着二战前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法西
10、斯不断扩大侵略逐步形成的,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西方舆论认为,凡尔赛和约对德国过于严厉。道威斯计划、洛迦诺公约、杨格计划都表现出对德国的宽容。这种情结与和平主义思潮结合在一起,成为绥靖政策的政治土壤。此外,一战耗尽了英法等西方国家的国力,战后接连不断的经济危机给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以沉重打击。经济上缺乏活力,造成军备上的滞后状态,使英法不得不把政府的大部分精力投入到解决国内问题。 在上述背景下,西方大多数政治家一厢情愿地相信希特勒的目标有限,相信纳粹德国是抵御共产主义向西欧扩散的坚强堡垒,相信通过让步能将德国重新纳入维护欧洲安全的多边体系中来。这样,终于使绥靖政策逐渐成为30年代西方国家的基
11、本国策。1939年8月23日,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9月1日,希特勒进攻波兰,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1940年6月,法国沦陷。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 摘编自国际关系史(刘德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根据材料,概括20世纪30年代西方国家对法西斯侵略奉行绥靖政策的原因。(2)根据材料,说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签订的影响。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国) 陆军实力之总数不应超过10万人,军官及补充部队在内,并应专为维持领土内之秩序及边界巡查之用。德国之强迫普及(即普遍)征兵制应予废止。德国陆军仅能以志愿服役者募集组成之。莱茵河之东50 公里一
12、线之西,在德国领土之内之要塞工程、堡垒及陆地要塞均应解除武装,并拆卸之。 凡尔赛和约 材料二 国防部队中的服役系以普遍兵役为依据。德国和平(时期) 陆军由 12 个军团和36 个师组成。(注: 当时德军每个陆军师的编制约为1.4 万人) 德国国防法(1935年) 每一个德国男子都有服兵役的义务。凡应服兵役者,遇下动员令时,应听从国防军调遣。战时和遇特别紧急状况时,德国国防部长授权可以扩大应尽兵役义务的德国男子的范围。 德国兵役法(1935 年)(1)比较材料二和材料一,指出它们的不同之处。德国在 1936 年又采取了什么重大军事行动?(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造成上述情况的背景和产生的影响。答案
13、一、单项选择1、【答案】D【解析】考查分析理解能力。希特勒宣扬德意志民族是优秀民族,犹太民族是劣等民族,因此要求犹太人佩戴显著标志的做法显然是民族歧视政策。2、【答案】D【解析】考查分析理解能力。题干信息表明德国要对外扩张。A、C两项与史实不符,B项无法体现对外扩张,D项表明德国突破凡尔赛和约的束缚,疯狂扩军备战。3、【答案】B【解析】法西斯对内推行独裁极权统治,摒弃议会民主制,故错误。4、【答案】B【解析】意大利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出现于1922年,B项错误。5、【答案】A【解析】尊重材料从材料出发,是做历史试题的唯一原则。本题目的在于让学生明确,巴黎和会、华盛顿 、慕尼黑会议三个会议的共同点是
14、A帝国主义国家总是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来满足本国的利益,所以本题答案选A6、【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体现了正是由于英、法、美等国的“善良的软弱”而助长了德、意、日法西斯的“邪恶的刻毒”,从而没有阻止住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故符合题意的为B项。7、【答案】A【解析】尊重材料从材料出发,是做历史试题的唯一原则。本题目的在于让学生明确,“我们”指的是捷克斯洛伐克,不论材料怎样新颖,考查的核心点是慕尼黑阴谋的绥靖政策。8、【答案】B【解析】尊重材料从材料出发,是做历史试题的唯一原则。本题目的在于让学生明确,“最后鳄鱼也会把他给吃了”是本题题眼,绥靖主义者是特指英国和法国,据题意
15、此题选 B法国战败投降9、【答案】C【解析】尊重材料从材料出发,是做历史试题的唯一原则。本题目的在于让学生明确,不论材料怎样新颖,但考查的核心考点是慕尼黑阴谋标志着绥靖政策推向顶峰。本题选慕尼黑会议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弱国真的无外交。10、A11、B12、D1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题干中“把纳粹党的暴政加在自己身上的,是德国人自己”的信息,强调德国人自己把纳粹党推上了领导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项理解正确;BCD三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故排除。14、A15、D16、D17、C18、【答案】D【解析】A、B、C属于共同原因。埃塞俄比亚人民的抗意战争孤立无援,而西班牙
16、人民的反法西斯民族解放战争得到了苏联以及由各国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组成的国际纵队的支持。19、【答案】A【解析】本题为认知型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阶段特征的理解。根据题干中的时间“20世纪30年代后期”可做出判断。此时的西班牙正值内战时期,政局动荡,导致大量居民移居拉美。20、A二、非选择题21、(1)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限制德国军备的条款。(2)不同:德国陆军总数不受限制,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可用于战争。(3)德国成为欧洲战争策源地。22、一战后和平主义思潮的泛滥。同情德国和20年代对德宽容外交惯性的推动。英法等国经济上的衰落。反苏反共本性的驱使。对希特勒的本质认识不清。原因:英法推行绥靖政
17、策,企图祸水东引,促成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影响:粉碎了英法挑动苏德战争的阴谋,使苏联赢得了加强战备的时间。不利于苏联同西方国家反法西斯集体安全体系的建立,使欧洲政治力量对比发生了有利于德国的变化(或不利于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改善了德国的战略处境,加速了二战的爆发(或助长德国法西斯的嚣张气焰,加速了二战的爆发)。23、(1)不同:德国陆军总数由不得超过10万人变为实际上不受限制;由志愿服兵役变为普遍义务兵役制;部队由维护国内秩序和巡查边界扩大到可用于战争。重大军事行动: 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2)背景:德国法西斯上台,积极扩军备战。影响: 德国成为欧洲战争策源地。【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第(1)题不同之处结合材料从军队数量、征兵方式、军队的用途等方面进行对比。行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2)题结合所学1935年之前德国的局势来分析其背景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