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8 ,大小:656.50KB ,
资源ID:885279      下载积分:4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85279-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甘肃省岷县二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甘肃省岷县二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

1、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封线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高二 历 史本试卷分卷(选择题)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卷(选择题,共50分)一、 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同学们将正确答案写到答题卡上,否则不得分。)1. 史载:公元前546年,在宋国的斡旋下,举行了有楚、晋两大诸侯国和宋、郑等十余小国参加的弭兵会议,达成“晋、楚之从(注:从国)交相见”的决议;此后,宋、郑等国“仆仆于晋、楚之廷”。这段记载反映出A周王室已经丧失天下共主的地位 B战国初年诸侯争霸极为激烈C大小诸侯与周王室的宗法关系不同 D当时分封制度受到较大破坏2汉

2、高祖刘邦称帝后,尊旧礼,“五日一朝太公(刘邦父亲),如家人父子礼。”后其父以尊礼待刘邦,口中还念念有词,“帝,人主也,奈何以我乱天下法。”这里的“天下法”是指A分封制 B宗法制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D皇位世袭制3.某同学在研究下列两幅图片后,对该阶段中国古代社会的变化特征得出一些感悟,你认为正确的是 从贵族体制到官僚体制 从世袭到任命 从地方分治到中央集权 从分裂到统一A B C D4. 有学者经研究发现,宋代经常出现县官职位空缺、无人愿意履职的现象,即使在江南富庶之地也同样如此。出现这一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A中央集权过度,地方权力衰弱B文化教育落后,官僚人才缺乏C商品经济发达,弃官从商普遍D

3、经济重心南移,文人弃北趋南5.“春秋笔法”是作者用不同的字来表达态度,不发议论而将褒贬寓于叙事之中。因此,不少重要的历史概念实际上已隐含着作者的某种倾向性判断。下列历史概念中具有这种特色的是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 C甲午战争 D戊戌变法6.古代雅典民主制实行抽签选举、轮番而治,这一做法有利于全体雅典人参与国家管理 提供了公民参与政治的均等机会确保了公民大会决策的公正无私 忽视了参与政治者的能力与品德A B C D7.公元前5世纪,雅典戏剧塑造了大量的英雄人物,刻画了不同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吸引了大量观众,成为盛极一时的文化现象。这一现象发生的最重要的原因是A希腊境内多山,天然良港众多 B雅典民主

4、发展,统治阶级提倡C众多城邦出现,新的阶层崛起 D教育高度发展,惠及广大民众8古罗马颁布的民法大全中规定:“宁可让罪犯逃脱惩罚,也不可枉屈一人。”这表明罗马法A是人是万物尺度思想的起源 B强调法律的人人平等原则C是西方天赋人权思想的起源 D包含鲜明的人文主义精神9罗马法规定,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自然人必须具有人格,即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人格由自由权、市民权和家庭权三种身份权构成。罗马法规定,只有同时具备上述三种身份权的人,才能在法律上享有完全的权利能力,才属于具备完整人格的人。罗马法的此项规定 A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提供了理论武器B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法律形式C. 为资产阶级的民权

5、理论提供了思想渊源D为资产阶级国家的法律体系树立了楷模10中国隋唐科举制、罗马的万民法,其相似的作用是:A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B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C扩大了统治基础D实现了选贤任能11著名历史学家巴林顿摩尔指出:“没有新的原则在17世纪的成功实施,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够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这里“新的原则”是指 A议会至上 B和平渐进C自由平等 D分权制衡12本杰明富兰克林指出,美国新宪法确定的政体是一种“选出来的君主制”。他的观点表明A美国总统拥有很大的权力 B美国总统由国会选举产生C美国新宪法具有专制色彩 D美国总统实际上是专制君主13莫格在他说的仍在实行一文中指出:“和柏拉

6、图一样,孔子认为明君治国可以创造一个好的社会。”“他们都是成功的教育家,但在推行自己的政冶理想上,也都是失败的政治家。”柏拉图和孔子成为“失败的政治家”的根本原因在于二人的思想A未能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B缺乏思辩化和系统性C与当时的现实政治脱节 D治国实践中遭致失败14.陈独秀曾说:“孔教之为国粹之一,而影响于数千年之社会心理及政治者最大,且为当时社会之名产,此均为吾人所绝对承认者”。这表明陈独秀 A借孔子名义宣传维新变法思想B以理性的态度肯定儒家思想的优点C推崇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D对儒家思想存在绝对肯定的看法15著名史学家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说:“中国史如一首诗,西洋史如一本剧。一本剧之各幕,

7、均有其截然不同之变化。诗则只在和谐节奏中转移到新阶段,令人不可划分西洋史正如几幕精彩的硬地网球赛,中国史则直是一片琴韵悠扬也。”这表明他认为A中国文化常在和平中得到延续性发展 B中西文化内涵有着根本的不同 C中国古代文化以诗词为主,艺术欠缺 D西方文化时断时续,带神秘色彩16.1517年,德国维登堡大学神学教授马丁路德把九十五条论纲贴在维登堡大教堂门口,引发了当时一场激烈的思想辩论。这场辩论的主题应是A. 宗教虚伪 B.灵魂自救 C.教会创世 D.生命起源17下图所示中国古代书体中,艺术性最强的一种是18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在评价某科学家时指出:在他的宇宙里,“每一种现象都是带有欺骗性,物

8、质和能量可以相互转换,双胞胎以不同的速度衰老,平行线可以交叉,光线弯曲的径迹其实缠绕宇宙。”这位科学家是A伽利略 B达尔文 C牛顿 D爱因斯坦19从“中体西用”到“托古改制”,从“三民主义”到“民主科学”,造成近代西学地位不断提高、中学地位逐渐下降的原因主要是A近代知识分子的思想渐趋激进 B西学涌入致中西文化碰撞交融C近代中国政局变化和社会转型 D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20从甲图到乙图,表明:甲图 清初男子剃发蓄辫 乙图 民国初年男子剪辫A 先进习俗必然取代落后习俗 B某些生活习俗具有深刻的政治意义C专制王朝由强大走向败落的历史命运 D专制与民主的斗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2119世纪末美国国民

9、运动(Populist Movement,或译为人民运动)倡导者亨利乔治著有进步与贫困一书,提出土地法、“单税法”等近乎社会主义的构想,一时在美国影响巨大,底层民众随之组建了人民党,并一度成为美国第三大党。据历史学者研究,孙中山的思想曾深受其影响,具体表现为A驱除鞑虏 B平均地权 C创立民国 D耕者有其田22下图是某学者概括的近现代中国思路历程简图,由此图可见近现代思路历程A是一个从器物到制度到文化的过程 B是-个东学西渐的过程C是一个不断回归传统儒学的过程 D是一个不断碰撞分化与融合的过程23.有学者称,自鸦片战争起思想界开启了引西救儒的过程,而经曾国藩、张之洞、王韬、康有为至严复,到20世

10、纪初出现西儒对立状态。在近代中西文化碰撞交融过程中,蕴含的共同的主题是:A.强国御辱 B.实业救国 C.民主共和 D.科学理性24.中外艺术作品风格常有许多相通之处。欣赏下列两幅绘画,它们的相同之处是 清明上河图 杜普雷农村风情画A注重写意,抒发个人主观性情 B大胆创新,采用夸张与抽象的表现手法C注重写实,作品栩栩如生 D托物言志,表达对民间疾苦的关怀25.“在欧洲(最早在法国)唯美主义与自然主义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文艺思潮和艺术流派。主要表现在绘画上,反法对学院派的保守,主张到大自旅中去写生,直接获取光与色的无穷变化以作艺术表现也是人类将艺术与科技相互融合的一种全新的成果。”此评沦适用于A.法兰

11、西多彩的浪漫主义绘画B.拓展科技的“现代主义”艺术C穿透历史的“印象派”艺术D.抒写自然风光的现实主义美术密封线学校: 班级: 学号: 姓名: 高二历史期末答题卡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111213选项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选项第卷 (非选择题,共50分)二、 材料分析题(本题包括3小题,其中26题27分,27题13分,28题10分,共50分。)26.(27分)中西文化的交流、碰撞,推动着中国的近代化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近代中西文化的交流与冲突,中国文化指的是维护封建统治几千年的中国传统农耕文化和封建文化,是一种道德伦理型的政治文化,它

12、在维护中国封建社会超稳定的延续的同时,也抑制甚至窒息了中华民族的天性发展和文化创造力。 -任伟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回顾材料二 具体到近代早期的中西文化交流的问题我个人以为:人类历史上所曾出现过的各个伟大文明中,其中只有西欧是最早(也是惟一自发地)步上了近代化的道路的。然而问题却在于,一旦有了某个文明早着先鞭,率先进入了近代化,则别的文明也必将步它的后尘步入近代化。近代化是惟一的历史道路,其间并无中外之别、华夷之辨。民族特色当然是会有的,但那只是近化化过程中的不同形式或风格,究其实质并无二致。发起中国近代化运动的动机,并非来自于本社会的内部,而是在外部的强大压力在西方国家侵略造成的国家、民族生死存亡

13、的巨大压力下,在基本没有近代因素作前提的条件下,中国人仓促地采借西方文明,发起了近代化运动。 何兆武中西文化交流史论材料三 近代中外文化交流是在冲突中进行的,并且中国文化处于劣势。中西文化之间的这种落差,影响了一些中国人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出现了两种极端的倾向:一是“保存国粹”,一是“醉心欧化”以上一方趋于保守,另一方又过于盲目,他们对中西方文化优劣问题的评价都过于偏激。 张腾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冲突及其作用(1) 依据材料一,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归纳中国文化的内涵。(6分)(2)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概括说明“西欧是最早步上了近代化的道路”。(9分)(3) 依据材料二

14、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与西方近代化进程相比,近代前期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民族特色”是什么。(6分)(4) 依据材料三,作者认为应运用怎样的观点评价近代中西方文化?(2分)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三中提到的对待中西文化的“两种极端倾向”,选一例用史实加以说明(4分)27.(13分)古代中国科技成就显著,对中国社会发展和世界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 材料一 五千年中华文明成就辉煌,但在一定的条件下,也会成为中国向前发展的包袱。先民修筑了万里长城,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但也限制了自己的视野和对外交往。先民开凿了大运河,沟通了中国南北,但这对于封建统治者来说,主要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满足了专制者游玩的需要。中

15、国拥有“四大发明”,这固然是中华民族的奇迹和骄傲,但是罗盘针可以导航亦可看风水;火药可以制造喜庆的鞭炮亦可制造杀人的武器。更为关键的似乎是文化的取向,中国有远航,郑和下西洋早在哥伦布诞生之前,但主要的目的不在于开辟国际贸易,对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提高生产力没有显而易见的深远的促进作用。 材料二 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古圣贤的道德、教诲、祖宗的制度的成法,是古代辉煌的象征,同时也是进取的阻力。立论,言必称三代;著文,开篇子日诗云;行事,祖宗成法不可更改。因循守旧,不思变革,是我们伟大民族的另一种“色彩”。以上材料均摘自中西对比500年请回答: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华文明的特征。(4分)材料中所提到的火药与

16、罗盘针的发明对欧洲社会的进步、世界文明的发展有何作用?(6分)(3)科学技术在西欧和中国的不同作用说明了什么?(3分)28.(10分)护照是现代公民出入国境时的一份普通身份证明证件,各国护照上面都印有一句话,“请各国军政机关准许通过并给予协助和必要的保护”。以下是新中国实行的各版护照简介:1949年单页版、50版、53版、58版护照为中俄文对照,防伪手段几乎为零71版、75版改为中法英文对照,这一时段因私护照几乎为零80版将75版的“本护照前往下列国家和地区有效”改为“本护照前往世界各国有效”81版改变了53版以来6位数的护照累计号码,升至7位数号码97版采用数码技术、激光打印等防伪手段。到2

17、005年达到年均签发400万本,80是因私护照高二历史期末考试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111213选项DCAAABBDCCAAC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选项BABDDCBBDACC26、(1) 政治上维护宗法家长制、封建专制统治;经济上以封建小农经济为基础;思想上以儒家思想(仁义道德)为核心。(6分)(2) 政治上: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确立了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3分)经济上:工业革命,采用机器大生产,逐渐实现了近代工业化;(3分)(3分)思想文化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批判了封建神学思想和封建专制制度,宣传了近代民主思想。(3)中国

18、近代化是在西方列强侵略和工业文明的冲击下被动进行的(2分)近代化与救亡图存相结合(或中国近代化肩负着民族独立和近代化的双重任务)(2分)中国近代化先器物后制度再思想文化。(2分)(4)观点:辩证的观点。(2分举例:“保存国粹”: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主张只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而保留中国固有的政治制度和儒家思想文化。(4分)“醉心欧化”: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主张全面学习西方文化,要彻底否定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4分)27. (1)创造了辉煌的成就,另一方面这些成就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了中华民族的发展。(4分)(2)火药: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为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提供了强大的力量。

19、指南针: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帮助资产阶级开拓了世界市场。(6分)(3)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效益取决与社会环境。(3分)28.(1)从护照的文字看,50年代由于外交上采取一边倒政策,主要是同社会主义国家有外交关系,护照采取了中俄文对照;70年代前期护照改为中法英文对照,体现了中苏关系的恶化及与西方国家的建交热潮;(2)从护照使用范围看,80年代护照上不再注明使用的限定范围,反映了中国已经走上了对外开放的道路;(3)从护照的签发数量来看,80年代之前,由于计划经济和当时的政治氛围,签发的护照数量很少,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对外联系增多,尤其是在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观念改变的民众中涌现了出国热潮,使得护照签发的数量剧增;(4)从护照的防伪技术来看,以前护照的防伪技术很低,90年代以来随着高科技的使用护照的防伪技术有了巨大的突破。总之,护照的变迁折射了国家在政治、经济、外交等许多方面的发展变化。请结合历史背景,解读新中国护照的发展历程。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10分)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