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杨氏之子说课稿一、说教材杨氏之子是统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课是一篇文言文,选自世说新语言语。课文通过人物对话,展现了杨氏之子的机智与幽默。整篇课文难度不大,结合课文注释基本就能读懂,课文的重点是了解人物对话的内容,以及体会语言的幽默性。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个九岁孩子与客人笑谈的经过。孩子机智巧妙的对答,令人拍案叫绝。选编这篇课文有两个目的,一是让学生开始接触文言文,对文言文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二是让学生感受故事中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二、说教学目标1.认识“诣、禽”2个生字,会写“梁、诣、禽”3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
2、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三、说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重点)2.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难点)四、说教法学法说教法1.朗读法 本文是一篇文言文,文言文的学习要把课文读流利、顺畅,能正确断句。因此要让学生多朗读,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熟读成诵。 2.发现点拔教学法 本课重点是要引导学生体会人物对话的幽默性,要带着学生读懂对话,分析对话所体现的人物形象,了解杨氏之子是怎样机智巧妙地回应孔君平的。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本课的教学同时准备了多媒体课件,内容涵盖作者简介,课文生字等内容,辅助教学。说学法本课要求学生在课
3、前做好预习,包括预习生字,结合课文注释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课堂上主要是朗读课文,能把课文读得流利、顺畅,能体会人物对话的机智幽默。五、说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1.我们每天都在用语言交流。精练得当的语言,能使我们有效地与人沟通;机智巧妙的语言,能帮我们摆脱可能出现的尴尬局面;幽默风趣的语言,能愉悦我们的身心。古代有一个九岁的孩子,回答别人时语言风趣机智,妙趣横生。他的故事被记录在刘义庆的世说新语里,大家想听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文,也叫文言文杨氏之子。2.板书课题“杨氏之子”,讲解课题意思。“杨氏之子”的意思就是姓杨的人家的儿子。“之”是助词,相当于“的”。3.齐读课题。(二)读通课文 1.学生
4、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把字音读正确,读通课文。2.检查读通情况。 3.课件展示生字,着重强调以下字的读音:惠(hu)曰(yu)禽(qn)诣(y) 梁诣 禽 强调:“为设果”中的“为”读作we。“应声”中的“应”读作yng。 4.引导学生读准停顿: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句子中的“家禽”不同于现在的“家禽”,这里的“家”和“禽”各自独立表达意思,因此要停顿。) (3)反复熟读。(三)理解文意1.参考注释,自学课文。要求:将注释中重点词语的解释批注在文中,据此初步理解句意
5、。2.学生提出不理解的字词。以下字词比较陌生或古今差异较大,学生可能提出:其父:他的父亲。其,他。 为设果:小儿(杨氏之子)为他摆出水果。设,摆设,摆出。以示儿:以便给小儿看。以,来,以便。 此是君家果:这是你家的水果。此,这;君,您,古代对对方尊敬的称呼。未闻:没有听说。未,没有;闻,听。 夫子家禽:您家的鸟。夫子,古时对男子的敬称,这里指孔君平。禽,鸟类。 (以上问题,可让学生通过同学之间讨论自己获取答案,如学生能够作出回答,教师则应追问学生是怎么知道的。学生无法回答,教师可以适当点拨提示,让学生明白字词义。) 3.说说每句话的意思。译文:梁国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于是便叫他出来。他为孔君平端来水果,水果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杨氏子马上回答说:“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四) 质疑问难,背诵课文 1.默读课文,说说意思,还有哪些疑难问题?2.背诵课文。(五)课文小结 课文讲述了梁国一户姓杨的人家,家中一个九岁男孩机智应答来访的客人的故事,反映出他的思维敏捷,机智幽默。(六)拓展延伸 生活中不乏精妙的语言,你听说过类似的故事吗?(学生交流)。六、说板书设计交代梁国杨氏子聪慧 21 杨氏之子 此是君家果思维敏捷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机智幽默3